中职化学教学大纲
中专化学教学大纲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形成是获得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以辨别、概括等形式发现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
2.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化学概念的含义各有不同、深浅不一,但每个概念中均有各自的关键词,只有挖掘概念的深层含意,找出概念中的重要字词,学生才能在获得概念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概念。
教案内容
课程名称
化学
学时:30
第23-30学时
教学内容
重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课型
讲授
本课时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了解金属的通性,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现代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应用;
2.理解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
3.学会常见金属离子的检验方法;
4.加强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学会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
难点.
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及重要的非金属化合物;
教学难点:
应用非金属离子的检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资料等)
1.教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激光笔;
2.教材:
《化学(通用类)》崔凤芝方杰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方法
和步骤
(含运用何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
2.教材:
《化学(通用类)》崔凤芝方杰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方法
和步骤
(含运用何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方法: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形成是获得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以辨别、概括等形式发现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
中职化学教学大纲
中职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中职化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为他们未来进入相关职业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标如下: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起对化学学科体系的整体认识;2. 掌握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性质;3.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会解析化学方程式;4.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实验室安全知识,并能正确操作常见实验仪器;5. 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的思维方式;6.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中职化学教学大纲涵盖以下内容:1. 化学基础知识1.1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2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符号1.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4 化学键和化学键类型1.5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2. 化学实验与技术2.1 常见实验室仪器和玻璃器皿的使用及维护 2.2 常见实验操作技巧和常见实验方法2.3 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2.4 实验安全和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方法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3.1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3.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3 燃烧反应和热化学方程式3.4 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4. 无机化学4.1 酸碱反应和酸碱中和滴定4.2 阴离子的鉴定和分析方法4.3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反应4.4 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原理和应用5. 有机化学5.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5.2 有机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3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5.4 聚合物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下:1. 讲授与示范:通过板书、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化学知识和原理,提供示范操作等。
2. 实验实践: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数据分析能力。
《化学分析与考证》(中职教学大纲 )
《化学分析与考证》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技能训练与考证【学时/学分】64学时/10.5学分【实践学时】104学时【适用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一)课程定位:《化学分析与考证》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是一门综合性、适用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
从教学内容上,将课程分为化学分析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树立“量”的概念,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将分析工技能培训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有机的结合,建立一种适应现代教学快速发展、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有利于培养扎实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模式,这种将所学专业和职业技能融为一体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校期间就积累“工作”经验,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课程与前期课程衔接得当,前导课程有《化学》、《仪器分析技术》、《实验室组织与管理》,为本课程中检测分析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二)教学目标:1. 以职业需求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主线,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开发和设计,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理论与正确的基本操作;掌握化工过程的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
对课程各章节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按照分析检验规程或标准使用化学试剂、分析仪器、计量工具,对原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等的技术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对生产规程进行控制分析。
4. 培养学生具备对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自己能够进行分析与解决,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及及简单故障的维修的能力。
中专化学教案2024新版
学生作业批改与反馈
认真批改作业
老师应该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于 每一道题目都要仔细查看学生的解答 过程和结果。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作业 和解题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 学习。
给予详细反馈
在批改作业时,老师应该给予详细的 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同时 给出正确的解答和建议。
鼓励学生关注化学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和研 究成果,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方向,为 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掌握基 本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制 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明确复习 目标和重点。
多做练习题
通过大量练习,加深对知识点 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
注意考试技巧
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分布,合 理安排答题时间,注意审题和 答题规范。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01
大部分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技能提升
02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
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学习态度与方法
03
学生普遍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表示将继续保持积极的
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讨化学平 衡的移动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阐述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性质,探讨分 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电解质溶液与电化学基础
讲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介绍原电池、电解 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中职化学的教学大纲(完整版)
中职化学的教学大纲(完整版)中职化学的教学大纲很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一份完整的关于中职化学的教学大纲,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份中职化学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
1.课程性质与特点:中职化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文化课。
它对于学生学习相关职业的工艺原理和操作技能,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提高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1)使学生获得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3)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逐步树立和强化“绿色化学”的观念,促进学生关心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热爱科学、艰苦奋斗、立志报国的教育。
3.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及其变化、常见的无机物、常见的有机物、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等。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基本概念,掌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配平方法,掌握电解质溶液的有关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甲烷、乙烯、苯、乙醇等有机物的结构、制备原理和用途等知识。
4.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其中,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基本概念和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配平方法、电解质溶液的有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结构、制备原理和用途等知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等知识。
2024中职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目录•课程性质与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素养提升课程性质与目标中职化学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化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为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中职化学课程定位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理解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了解常见无机物、有机物及其性质,掌握重要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和处理化学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掌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性质,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电解质溶液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平衡的移动。
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有机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合物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掌握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了解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环境保护中的化学知识。
中职化学说课稿
中职化学说课稿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学会制定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 能够使用化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 化学概念和分类;
-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定义和分类
- 化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转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分支学科。
2.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颜色、形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腐蚀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 例如,铁的物理性质是黑色固体、密度大、熔点高,而铁的化学性质是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3. 化学实验方案的制定
- 包括化学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等;
- 例如,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4. 化学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 化学思维是指从化学概念、方法和实验中获取信息并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例如,可以应用化学思维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常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四、教学方法
- 讲授结合实例演示;
- 课堂互动辅助讲解。
五、教学评价
- 通过验收实验结果,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 考试形式为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解和实例演示,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果不错。
但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实用性。
中职教育化学教案
中职教育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特点。
(2)掌握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
(3)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提纯方法。
(4)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强实验操作技能。
(2)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积极参与实验操作。
(3)组织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要点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及特点(1)烷烃、烯烃、炔烃的命名。
(2)烷基、烯基、炔基的命名。
(3)官能团的命名。
2.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1)有机物的饱和与不饱和。
(2)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与电子式的表示。
(3)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4)醇、醚、酮、酸、酯、醛等的特性与常见反应。
3.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提纯方法(1)酸碱中和法、加氢法、醇的酸化法等有机物的合成方法。
(2)蒸馏、结晶、过滤等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离与提纯方法。
4.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1)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2)试剂的使用与储存。
(3)实验操作流程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2.实验操作指导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3.学生合作实验,交换实验经验。
4.提倡探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
2.阅读资料与实验实物。
五、学情分析与教学重难点1.学情分析: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缺乏经验。
2.教学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及特点。
(2)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
3.教学难点:(1)有机物的结构式与电子式的表示。
(2)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六、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1.第一课时:导入与知识铺垫(10分钟)(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兴趣。
(2)知识铺垫:简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历史和重要性。
2.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及特点(40分钟)(1)课堂讲授: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及特点。
完整版中专化学教案-2024鲜版
02
基础知识回顾
2024/3/28
7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0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关系, 以及它们在原子中的分布和运动状态。
02 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的排列原则,元素的分类,周期和族的概 念,以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0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云、能级、轨道等概念,以及洪特规则、泡 利原理等在电子排布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 的科学研究能力。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等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章节。
上课时间
每周3-4课时,具体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而定。
2024/3/28
实验安排
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26
2024/3/28
THANKS
感谢观看
27
21
重量分析法与光谱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组成的方法,包括沉淀法、挥发法等。
光谱分析法
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等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 发射光谱法、分子光谱法等。
分析仪器与设备
介绍常用的分析仪器与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
2024/3/28
22
06
实验技能与安全知识
2024/3/28
23
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
仪器的识别和使用
介绍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 及注意事项。
实验基本操作
包括药品的取用、称量、加热、溶解、过滤、 蒸发等基本操作,要求熟练掌握。
中职化学教学大纲
中职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中职化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发展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5.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中职化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等;2. 化学实验:包括基本实验室操作技能和实验仪器使用方法;3. 有机化学:包括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等;4. 焊接化学:包括焊接原理、焊接材料和焊接技术等;5. 环境化学: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三、教学方法中职化学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程度:1. 讲授法: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技能;3.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4.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分享;5. 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材和教具中职化学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具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
例如:1. 教材: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化学教材,如《中职化学教程》;2. 实验器材:提供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实验器具等;3. 多媒体教具:使用投影仪、幻灯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增加教学的视觉效果和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中职化学教学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因素。
评价形式可以包括:1. 期中和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测试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4. 学生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和参与程度。
2024版化学通用类(中职)教学教案x
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Leabharlann 强化学生中心意识03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专业知识结构完善
深化化学学科知识
系统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
拓展相关学科知识
学习与化学相关的物理、生物、环境科学等学科基础知识,以形 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专家深入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和经验。
06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Chapter
课程考核方式及内容
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 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考核内容
涵盖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分析 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重点考察学生 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实验法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 分析,培养学生的实 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 力。
04
案例教学法
引入典型案例,让学 生在分析、讨论中加 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 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 象。
实验室教学
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实验 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与难点分析
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 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 教学目标和要求。
案例与实例引入
结合实际应用和案例,将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
教学方法探讨
01
02
03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 使学生掌握化学通用 类专业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讨论,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中专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
中专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中专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
在中专化学专业的教学中,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专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包括其内容、重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大纲的内容中专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内容: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键的类型和键的断裂与形成等基本概念。
2. 有机化学反应: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机理等。
3.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和策略等。
4.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的有机化合物。
二、教学大纲的重点中专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应突出以下重点:1. 培养学生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一个概念性强、逻辑性强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如键的类型、分子结构和反应类型等。
2. 强调实践与应用:有机化学是实验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
因此,教学大纲应强调实验教学和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学科,学生需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中专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 互动与讨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机化学的实验操作和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4. 实验教学:有机化学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课件《化学(通用类)》(中职)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基础知识与技能 • 无机化学及其应用 • 有机化学及其应用 • 分析化学简介及实验方法 •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理念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化学(通用类)课程简介
化学(通用类)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 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 基础。
工业制氢气
电解水或天然气与水蒸气高温 反应。
无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食盐
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用作调味品、腌制食 品、配制生理盐水等 。
纯碱
主要成分为碳酸钠, 用于生产玻璃、肥皂 、造纸等。
小苏打
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用作发酵粉、治疗 胃酸过多等。
熟石灰
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等。
烷烃
稳定性好,常用作溶剂、燃料等。
烯烃和炔烃
含有不饱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等反应,用 于合成橡胶、塑料等。
芳香烃
具有特殊气味和稳定性,用于合成染料、香料等 。
醇、酚、醚
具有羟基或醚键,可发生酯化、氧化等反应,用于 合成树脂、涂料等。
醛和酮
含有羰基,可发生还原、氧化等反应,用于合成 医药、农药等。
羧酸及其衍生物
具有羧基或酰基,可发生酯化、酰胺化等反应,用于合 成油脂、蛋白质等。
有机合成与制备技术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
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够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
。
有机反应机理
了解常见有机反应的机理和影响 因素,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等。
有机实验技术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 技能,如蒸馏、萃取、分液、重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1]
附件7: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化学是人类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化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技术,不仅为化学科学本身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指导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感受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3. 指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观察、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物质的变化,并学会用化学语言进行记录和表述。
4. 指导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协作互助的工作作风。
5.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其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时数为48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主要涉与对化学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分为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制造加工类三大类,教学时数为16~30学时。
该模块包括反映职业特点和相关专业教学需要的知识性内容,以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性内容。
中专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中专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中专化学教学大纲中专化学教学大纲是根据《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编写的,规定了中等专业学校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数、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要求,以及教材、教辅和仪器设备等的配备要求。
以下是该大纲的部分内容:一、知识要求:1.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知识;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知识;3.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4.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5.掌握溶液的浓度及配制方法;6.掌握酸碱盐的水解原理;7.掌握烃的化学性质;8.掌握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要求: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能正确配制比较复杂的溶液;3.能分析一些简单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4.能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5.能分析和书写一些简单的有机和无机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要求:1.学会使用简单的化学实验仪器;2.能正确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3.能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
河北中考化学教学大纲河北中考化学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考试性质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面、准确地呈现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我省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由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制订的、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水平的一种标准化的考试。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我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命题原则1.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科素养的考查。
学业水平考试要依据课程标准,防止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型,重视化学学科思想和学习方法的考查,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依据教学基本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
学业水平考试要依据教学基本要求,防止随意命题和提高难度,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评价的科学精神。
3.创设实际情境,注重学以致用。
学业水平考试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024年中职《化学》(高教版)同步教学教学设计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理解
-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分子结构特点,理解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 学生能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正确命名简单的烷烃、烯烃和炔烃。
- 学生能够解释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机理,如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技能与应用
-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预测其可能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重点讲解烷烃的饱和结构、烯烃的碳碳双键、炔烃的碳碳三键特性,强调这些结构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举例:以甲烷、乙烯、乙炔为例,分析其分子结构及对应的性质变化。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系统讲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命名方法学习,提高学生的化学符号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有机化学反应实例,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在小组讨论与合作中,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化学教学大纲
中职化学教学大纲中职化学教学大纲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在中职教育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职化学教学大纲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中职化学教学大纲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应该培养对化学安全的意识,了解化学在社会和环境中的应用。
其次,中职化学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内容。
化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化学计算和化学应用等方面。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合理,既要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
第三,中职化学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化学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探究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验仪器和材料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中职化学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总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评价的标准上,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考察。
在教学评价的方法上,可以采用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中职化学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教师的教学要求。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熟悉化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化学教学大纲(试行)
中职化学教学大纲(试行)1.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中职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中职化学课程的教学实施。
2.教学目标2.1 主要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2.2 具体目标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3.1 理论知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和方程式。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热力学。
3.2 实验操作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常见化学实验的进行和观察。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3.3 应用与拓展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化学与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关系。
相关实验技术的应用和拓展。
4.教学方法4.1 授课方法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4.2 实践教学注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组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4.3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实验和相关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5.评价与考核5.1 评价方法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评估。
实验操作和报告的评价。
平时作业和小测验的评分。
5.2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包括理论和实验内容的考核。
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
6.教材与参考资料6.1 教材中职化学教材》其他适用于中职化学教学的教材6.2 参考资料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相关期刊和论文7.实施与评估7.1 实施进一步明确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培训教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落实实验室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
7.2 评估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
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2024版中职化学基础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溶液中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相应 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 一定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 剂的浓度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向氧 化或还原的方向移动。
配体和中心原子在溶液中形 成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 配合物的形成和离解达到动 态平衡状态。当条件改变时, 平衡会向形成或离解配合物 的方向移动。
2024/1/28
22
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
缓冲溶液概念
介绍缓冲溶液的定义、组成和作 用原理,阐述缓冲溶液能够抵抗 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对溶液pH值
的影响。
2024/1/28
缓冲作用机制
详细分析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机制, 包括酸碱平衡的建立、缓冲容量的 计算以及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方 法。
应用举例
通过实例说明缓冲溶液在生物化学、 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如 血液pH值的维持、酶活性的调节等。
D
2024/1/28
25
原电池工作原理及组成要素
原电池工作原理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 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在正极 上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在负
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
电极材料
由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 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
某些氧化物等)组成。
电解质溶液
两电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 闭合回路,或电极插入电解质溶
23
06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2024/1/28
24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类型划分
A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化学反 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复分 解反应、置换反应)。
C
氧化性与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 子的能力。一般得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失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7: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化学是人类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化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及分析测试技术,不仅为化学科学本身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指导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感受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3. 指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观察、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物质的变化,并学会用化学语言进行记录和表述。
4. 指导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协作互助的工作作风。
5.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其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时数为48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主要涉及对化学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分为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制造加工类三大类,教学时数为16~30学时。
该模块包括反映职业特点和相关专业教学需要的知识性内容,以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性内容。
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
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中的*号部分为拓展内容,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内容的教学时数为建议学时,不做统一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二)职业模块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五、教学实施(一)教学建议
1. 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基础模块
职业模块
职业模块一医药卫生类
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或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2. 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适宜的
教学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已具备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深入浅出,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做好与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知识的前后衔接。
教师应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品质。
对比较抽象的化学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教育技术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应重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同时,教师要善于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 基本教学设施建议
学校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药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验活动。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向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应鼓励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开发实验仪器,开发微型化、低污染的绿色化学实验,设计富有区域与职业特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规定,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与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恰当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教材结构上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技能形成规律。
教材形式上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阅读习惯,图文并茂;名词术语、文字、符号、数字、公式、计量单位等的运用要准确、规范、统一,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与规范。
应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比较全面的支持。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丰富化学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要素同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此外,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发网络课程和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创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
六、考核与评价
1. 目的和功能
通过考核与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教学信息,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应充分发挥考核与评价的诊断、指导、导向和激励功能,以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2. 原则和方法
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化学课程的功能,做到知识的考核与评价同实践能力的考核与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评价包括练习、测验和考试等,实践能力考核与评价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和体验探究的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