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全神贯注(教案及反思)

32 全神贯注一、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全神贯注》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课文共5节。
第2小节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这一节按时间顺序详细描写了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细致地描述了罗丹的动作和神态的变化,把罗丹工作时如痴如醉的境界刻画得惟妙惟肖。
学生分析:词语的理解不应游离于文本之外,而是应结合语言环境,因此,对于“全神贯注、端详、径自”等关键词的理解,我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或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罗丹工作时的忘我精神,再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
同时在朗读中,再一次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学生已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在阅读课文中已经学会一定的方法,但是有时却不知如何加以有效地利用。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意识,指导学生在读文时不应只停留于字面意思,而是要带着问题、带着想法去阅读,并在了解了文章背景的情况下,自主地品读并揣摩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如:课文第2节对于罗丹工作时动作、神态的描写非常细致,也是全文的重点。
因此,我以“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的”这一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自己去品读词句,感受罗丹工作时专心致志的品质。
同时,在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我又适时地启发他们进行想象说话,这样既能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本,也有效地加强了他们的思维、语言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本课生字“雕、咕、噜、吵、绪、痴、猛、歉”,理解并积累“全神贯注、端详、仪态万方、径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学习课文,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背诵课文第2节。
3、敬佩罗丹对艺术创作的热忱和忘我,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的道理。
《全神贯注》课堂教学教案

《全神贯注》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全神贯注、专注、注意力、分心、干扰、学习效率等。
2.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分心因素,讨论如何克服这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
3. 学习策略:介绍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定时任务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全神贯注”的思考。
2. 词汇学习:讲解并练习相关词汇,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分心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学习策略:介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进行实践。
四、作业布置1. 词汇练习:要求学生造句,运用所学的词汇。
2. 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学习策略,记录自己的实践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词汇练习和实践活动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词汇、案例、学习策略等内容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学习。
2. 真实案例: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分心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 学习方法指导:整理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定时任务等,供学生选择和实践。
七、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3. 对于实践作业,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注重实际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邀请心理专家或成功学专家,为学生讲解全神贯注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注意力。
2.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一些需要全神贯注的实践活动,如注意力训练游戏、专注力工作坊等。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0《全神贯注》教材分析鲁教版(最新整理)

《全神贯注》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1。
课文简说.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二是初步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学到的还要多。
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这两句话是茨威格对这件事的感触。
他亲眼目睹了罗丹对艺术的执著和浑然忘我的工作态度,深受启发,进而明白了人类的一切工作要想做好,都应该像罗丹一样全神贯注。
在学校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但要想把工作做好,获得成功,还要靠这种持之以恒,不懈追求的精神。
所以茨威格说比许多年在学校学到的还要多.(2)对词语的理解。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文中指罗丹在修改女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如痴如醉,浑然忘我的工作状态和执著精神。
端详:仔细地看.文中指在茨威格拍手叫好,认为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对自己的作品仔细地观察,找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仪态端庄:一个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正庄重。
文中指罗丹塑的女像令人欣赏。
径自:自作主张,直接行动。
文中指罗丹在修改完塑像后,完全忘记了茨威格的存在,更加表现出了他工作的全神贯注。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5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建议学生搜集关于罗丹的图文资料,对这位著名的雕塑家产生敬仰之情.2.本文为略读课文,应重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阅读,感受罗丹忘我的工作精神,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
《全神贯注》教案

《全神贯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专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专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和重要性。
2. 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专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专注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全神贯注”的定义和意义。
3. 体验活动:让学生进行一项需要专注的活动,如拼图、走迷宫等。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在体验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
5. 实际应用:让学生思考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保持专注。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专注的重要性。
7. 作业:让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保持专注的情况,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全神贯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认识到专注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情况。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全神贯注》教案

《全神贯注》教案《全神贯注》教案(通用16篇)《全神贯注》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6个,积累词语9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学习并背诵第2节,体会是如何刻画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的。
3.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需全神贯注。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并背诵第2节,体会是如何刻画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的。
2.学习罗丹仔细工作的情景,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必需全神贯注。
教学预备:跟课文内容有关的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告知大家,课文中消失了哪两个人物。
(1)板书:罗丹斯蒂芬.茨威格指导读人名,随即出示图片《深思》、《思想者》,一件作品市场拍卖价100万美元左右。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是罗丹最亲热的伴侣,用课文里的词说“挚友”,茨威格是罗丹的挚友,谁是你的挚友?(2)除了“挚友”,课文中还有新词,一起来看看!谁来读?出示:仪态杰作愧疚感受猛然端详莫名其妙全神贯注2.揭示课题。
3、同学齐读题,给课题找近义词。
(聚精会神、一心一意、用心致志)4、给课题的前后加些词语,使它成为一句完整的话,这句话要跟课文的内容有联系。
同学说了老师立刻板书: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
5、针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6、梳理问题:重点解决“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的?”7、重点学习第2节。
8、要解决这个问题,去读哪段?(第2段)会读吗?会背吗?想听老师背吗?老师背不来怎么办?(提个醒)9、老师有感情地背诵其次段。
10、划出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的句子。
11、体会读句子“只见罗……手不停地挥动……”想像说话: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似乎在说:”________突然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好像在争辩:______________12、从哪里看出他工作更投入了。
出示句子。
“一刻钟过去了,……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想想它是根据什么挨次来描写这个过程的?划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以及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全神贯注的方法和技巧。
3.了解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工作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全神贯注的概念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是指在某一件事上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思虑周详,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
2. 全神贯注的好处
1) 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2) 可以提高学习工作的质量。
3) 有利于培养耐心和毅力。
2) 容易出错,导致浪费时间和资源。
3) 降低了自身的信心和自尊心。
1) 做好时间规划,分配好学习工作任务。
2) 减少干扰,远离娱乐和社交媒体。
3) 保持身体健康,心态平衡。
4) 学会集中注意力,注意力逐渐增强。
5) 正确培养思维习惯,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五、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全神贯注的相关概念和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全神贯注的好处。
六、教学过程:
3) 分组讨论: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全神贯注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请学生进行全神贯注练习,借助音乐或定向练习,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
5) 总结:与学生共同总结全神贯注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七、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
学习中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来全神贯注,进行评价和反馈。
全神贯注说课稿

全神贯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全神贯注”这一成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全神贯注”这一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全神贯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成语“全神贯注”的解释和例句。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材料。
3. 学生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全神贯注”。
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感受到全神贯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习成语“全神贯注”(15分钟)a. 展示成语“全神贯注”的解释和例句,并与学生一起读一遍。
b. 解释成语中每个字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
c.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成语“全神贯注”的意义和用法。
d.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3. 拓展应用(20分钟)a. 阅读理解:给学生分发一篇短文,要求他们阅读并回答与“全神贯注”相关的问题。
b. 口头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全神贯注”为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全神贯注”的意义和重要性。
4. 拓展活动(10分钟)a.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设计一个情境,将“全神贯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进行角色扮演。
b. 角色扮演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角色扮演,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情境和应用。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 完成学生练习册中与“全神贯注”相关的练习题。
2. 搜集并整理与“全神贯注”相关的例句和故事,并写一篇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理解、口头表达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运用“全神贯注”这一成语。
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一、教材分析1、内容方面:《全神贯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它生动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文中对罗丹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2、表达方面: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特点来表现人物精神,感受人物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方面的主要特点。
3、教材位置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中应让学生运用前面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的。
学习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依据四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精神,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以下学习目标: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帝、茨、咕、吵、痴、径”;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并积累“全神贯注、挚友、端详、痴痴、径自”等词语。
2.围绕重点段质疑问难,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
3.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罗丹全神贯注工作情景的。
4.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这是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的。
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
二、说教法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接触过不少写人的课文,但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技能还不够熟练。
而本篇课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好课文。
本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如:走进人物内心补白想象法、角色转换朗读法,想象对白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三、说学法因为教为学服务,根据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全神贯注》教案

《全神贯注》教案一、引言1.1教学背景1.1.1描述《全神贯注》的教学背景,强调专注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1.1.2引用相关研究,说明专注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1.3介绍本课程的目的,即提升学生的专注力。
1.2学生需求分析1.2.1分析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专注力问题。
1.2.2调查学生对专注力提升的兴趣和需求。
1.2.3阐述课程如何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
1.3教学方法介绍1.3.1介绍课程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
1.3.2解释每种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专注力。
1.3.3预期这些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
二、知识点讲解2.1专注力的定义与重要性2.1.1精确定义专注力,并解释其组成部分。
2.1.2讨论专注力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1.3分析专注力对个人成就的影响。
2.2提升专注力的策略2.2.1介绍实用的专注力提升策略,如定时休息、环境优化等。
2.2.2详细说明每种策略的操作方法和预期效果。
2.2.3讨论如何将这些策略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3专注力训练方法2.3.1介绍不同的专注力训练方法,如冥想、专注力游戏等。
2.3.2解释每种训练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3.3分析这些训练方法对学生专注力提升的长期影响。
三、教学内容3.1专注力理论学习3.1.1详细讲解专注力的理论基础,包括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原理。
3.1.2通过实例说明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1.3引导学生理解专注力的内在机制。
3.2专注力实践应用3.2.1设计实际活动,让学生实践所学专注力提升策略。
3.2.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专注力的理解。
3.2.3引导学生反思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3专注力评估与反馈3.3.1介绍专注力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3.3.2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
3.3.3提供反馈机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4.1.1使学生掌握专注力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024小学语文说课稿《全神贯注》说课稿范文

2024小学语文说课稿《全神贯注》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全神贯注》,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全神贯注》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它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全神贯注的故事,旨在培养学生专注力和注意力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故事中学生的全神贯注行为,理解专注力和注意力的重要性。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意识到专注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明确专注力和注意力的重要性。
难点是: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二、说教法学法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境导入法,引导探究法;学法是:合作学习法,体验教学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教学素材,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伊始,我将向学生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全神贯注的故事。
我会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全神贯注很重要?在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引入今天的课题《全神贯注》做好铺垫。
环节二、导入新知,让学生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
在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基础上,我将向学生介绍课文《全神贯注》。
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我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学生全神贯注的场景,并引导学生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和重要性。
环节三、探究专注力和注意力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_全神贯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并理解本课“邀请、挚友、端详、径自”等词语和“全神贯注、仪态端庄、莫名其妙”等成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用简短的话来概括。
体会文中罗丹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作风和全神贯注的精神。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文中罗丹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作风和全神贯注的精神。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画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同学们平时都积累了不少的名人名言,谁能来说几句?(指名说)老师这里也有一句名人名言要送给大家。
1.出示:对于我们的眼睛,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师:(我们教给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其实,罗丹不仅善于发现美,而且善于创造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创作作品中的罗丹。
(板书:全神贯注,提醒“贯”的笔顺。
)齐读课题。
谁来猜一猜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师:老师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对全神贯注有更深的理解。
那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件出示生词:邀请挚友端详哎哟径自吱吱响痴痴地笑仪态端庄叽里咕噜斯帝芬·茨威格师:斯帝芬·茨威格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他是罗丹的挚友,“挚友”你能猜到是什么意思吗?关系密切的朋友。
那么,罗丹和茨威格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谁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指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师:课文中指的是谁在全神贯注地干什么?谁能把这个词扩充为一句话?)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的故事.”。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024年小学语文《全神贯注》教案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全神贯注》是一篇描写人物精神状态的精彩文章。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一位抗日将领的交往过程,展现了将领全神贯注、坚定信念、英勇抗日的精神风貌。
本文语言简洁、情节感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并学会如何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尚在培养之中。
但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感人的故事情节有较高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文章情感,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并学会如何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文章情感,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会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
难点:分析文章情感,理解文章背后的历史背景。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相关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感受文章情感。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全神贯注的含义,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精神状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全神贯注的作文。
2.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分享学习感悟。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后评价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2.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班会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全神贯注(教案及反思)

32 全神贯注一、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全神贯注》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课文共5节。
第2小节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这一节按时间顺序详细描写了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细致地描述了罗丹的动作和神态的变化,把罗丹工作时如痴如醉的境界刻画得惟妙惟肖。
学生分析:词语的理解不应游离于文本之外,而是应结合语言环境,因此,对于“全神贯注、端详、径自”等关键词的理解,我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或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罗丹工作时的忘我精神,再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
同时在朗读中,再一次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学生已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在阅读课文中已经学会一定的方法,但是有时却不知如何加以有效地利用。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意识,指导学生在读文时不应只停留于字面意思,而是要带着问题、带着想法去阅读,并在了解了文章背景的情况下,自主地品读并揣摩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如:课文第2节对于罗丹工作时动作、神态的描写非常细致,也是全文的重点。
因此,我以“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的”这一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自己去品读词句,感受罗丹工作时专心致志的品质。
同时,在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我又适时地启发他们进行想象说话,这样既能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本,也有效地加强了他们的思维、语言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本课生字“雕、咕、噜、吵、绪、痴、猛、歉”,理解并积累“全神贯注、端详、仪态万方、径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学习课文,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背诵课文第2节。
3、敬佩罗丹对艺术创作的热忱和忘我,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的道理。
《全神贯注》课堂教学教案

《全神贯注》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认识到专注力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将专注力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效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将专注力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全神贯注”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和经验。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专注力训练,将所学方法应用于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3. 专注力训练道具:如定时器、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专注力小游戏,引发学生对专注力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全神贯注”的含义,阐述专注力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专注力的重要性。
4. 方法与技巧:讲解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等。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和经验。
6.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专注力训练,运用所学方法。
7. 总结与反馈:总结课堂内容,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反馈。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9.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关于专注力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
10.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专注力重要性的理解。
2. 专注力训练:通过专注力训练环节,评估学生运用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知识点分析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知识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e0bddfb9d528ea80c77903.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知识点
1. 主要内容
2. 中心思想
3. 分段及段意
1主要内容
记述了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做客。
请他去参观工作室,发现自己的女像不够完美,于是修改起来。
后来把客人忘得一干二净的一件事。
2中心思想
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
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3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写了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参观工作室,并看刚完成的女像作品,以及客人对作品的称赞和主人发现作品还有毛病等。
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写了罗丹修改女像的经过。
第三段即第3、4自然段,进一步生动地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这可以说是第二段的发展和延伸。
第四段即第5自然段,写了茨威格的回忆和感受:一切值得做的工作,想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显然,这是全文内容的归结。
全神贯注教材分析

全神贯注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二是初步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一、说教材《全神贯注》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组课文都是讲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并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全神贯注》讲的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突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了作品,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并让茨威格有所感触与体会。
虽为一篇略读课文,但文章其特有的语言魅力让此文在本组单元中占了重要的位置。
作者通过对神态、语言、动作以及想象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内容,以及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6个生字,并理解本课“邀请、挚友、端详、径自”等词语和“全神贯注、仪态端庄、莫名其妙”等成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用简短的话来概括。
3、抓住关键语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神态、语言、动作以及想象将人物的性格描写出来的。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根据这样的目标设计,我的教学重点放在“抓住关键语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神态、语言、动作以及想象将人物的性格描写出来的。
全神贯注

32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导读《全神贯注》一文写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家里做客时发生的一件事,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进而说明这种工作态度的重要。
在课文中,从哪几方面看出罗丹工作是全神贯注的呢?1.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来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这是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是罗丹想到了个比较满意的修改女像的方案.并进行反复推敲时的神情。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这反映出罗丹工作时的紧张、精神专注。
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这时的罗丹“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真可以说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这就把罗丹工作时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情描绘得非常具体了。
2.从时间上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
对女像“左肩偏了点儿”的小毛病,罗丹却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在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修改,这些描述进一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3.从挚友被关在工作室里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这一方面说明罗丹还没有从刚才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说明罗丹确实把挚友茨威格忘掉了,恰恰表明罗丹的确是全神贯注地工作的。
从罗丹的“才猛然想起”、“很抱歉”、“对不起”、“请不要见怪”等描述中,可以看出罗丹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刚才发生的把人家关在门里的事完全是无意的。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课前准备名人名言投影片。
A案名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1.师生共同背诵名人名言。
如: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全神贯注》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全神贯注》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全神贯注》重点难点疑点解析1、《全神贯注》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对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时发生的一件事的描述,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进而说明这种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重要。
2、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注意思考课文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逐句阅读,画出表现主人公全神贯注的语句,再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这样从面到点,从理解关键的词句来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最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是对他修改女像时的一段描写,也就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这段话作者紧紧抓住罗丹修改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特点,具体展示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的。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这是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左肩偏了点儿”这个毛病该怎样修改。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是罗丹想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又进行反复推敲时的神情。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反映出罗丹工作时的紧张,激烈。
然后从时间上讲,“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
对“偏了点儿”之类的小毛病花费这么多时间,进一步说明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神贯注的神情说成“像喝醉了酒一样”,这样使描绘更具体,形象生动。
全神贯注说课稿

全神贯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全神贯注》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细节信息;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进行口头表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1.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2. 教学难点:2.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2.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1. 课文《全神贯注》的复印件;1.2. 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解释和例句;1.3. 课堂练习和活动的素材;1.4. 录音设备和播放器。
2. 学生准备:2.1. 课前预习课文《全神贯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段音频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2. 新课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课文《全神贯注》的复印件,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3. 词汇和短语讲解(15分钟)教师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逐一进行讲解,并提供相关的解释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和短语。
4. 阅读理解(20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答相关的问题,包括主旨理解、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等。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完成的方式进行。
5. 口头表达(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对话或演讲,运用所学的词汇和短语进行表达。
6.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课外阅读推荐、相关视频观看等,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兴趣。
7.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神贯注》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全神贯注》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对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时发生的一件事的描述,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进而说明这种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重要。
2、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注意思考课文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逐句阅读,画出表现主人公全神贯注的语句,再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这样从面到点,从理解关键的词句来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最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是对他修改女像时的一段描写,也就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这段话作者紧紧抓住罗丹修改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特点,具体展示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的。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这是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左肩偏了点儿”这个毛病该怎样修改。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是罗丹想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又进行反复推敲时的神情。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反映出罗丹工作时的紧张,激烈。
然后从时间上讲,“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
对“偏了点儿”之类的小毛病花费这么多时间,进一步说明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这时的罗丹“像喝醉了酒,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真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这就把罗丹工作时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情描绘得非常形象,具
体。
3、理解了以上内容,再理解文章最后茨威格的话: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
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这是茨威格后来回忆罗丹时说的一段话。
第一句话讲那天下午发生的事,给他的启发和教育实在太大了。
在罗丹工作室半天时间里耳闻目睹学到的东西比多年在学校里学的还要多,而且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第二句是讲从那时起,茨威格懂得了怎样对待工作,怎样做好工作,那就是要“全神贯注”。
4、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是落实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的题目。
这篇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是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二是每段内容都是紧紧围绕罗丹全神贯注工作这个意思来写的,无论是他修改女像,忘记朋友存在的故事情节,还是由此触发的感想,始终都与“全神贯注”这个意思紧密连在一起。
例: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析:这是一个比喻句,罗丹工作时十分专注,完全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之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作者把他如痴如醉的全神贯注的神情说成“像喝醉了酒一样”,这样使描绘更具体,形象生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