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听听声音》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听听声音》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教材以实验和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声音的基础知识,如声音的产生、传播等,但对于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音色)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但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学习声音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鼓、尺子)、声音传播的介质(如空气、水)、音叉、尺子等。
2.课件:关于声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声音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熟悉的声音,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学生关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振动的物体产生声音,并观察声音的传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问题,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利用,如电话、广播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并思考这些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第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生活中的声音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并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通过介质传播。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2.实验过程中对细节的观察和注意。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橡皮筋)、放大镜、记录纸等。
2.课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动画演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些生活中的声音,如鸟叫、汽车鸣笛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它们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动画演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然后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通过介质传播。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橡皮筋)并记录物体的振动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声音的产生。
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讲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空气,还有哪些介质可以传播声音呢?”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听听声音》教科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得非常热烈,每个小组都能够围绕声音的实际应用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小组讨论中,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评判者。这样,学生们更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比如准备更多有趣的实验和案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中学习。同时,我也应该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仅仅追求答案的正确性。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主动探究声音产生、传播、特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逻辑思维:训练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对声音现象进行归纳、推理和解释,增强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3.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探讨声音应用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提出创新性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声音保护,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环境,主动参与噪声防治,提高环保意识。
5.团队合作: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协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
-举例:通过敲击音叉产生声音,观察音叉振动;讨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掌握这三个基本概念,并能区分它们在声音中的作用。
-突破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如空气、水)中的传播效果,强调声音传播的条件。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具体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有着丰富的体验,但往往缺乏对声音本质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到对声音的科学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传播。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分析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鼓、尺子、气球等。
2.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声音需要什么介质传播吗?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鼓、尺子、气球等物体的振动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同时,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声音在空气、水等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空气和水,还有哪些介质可以传播声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优质教案
听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风铃管、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2min)1、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听音乐猜歌名”。
2、游戏(师用铝板琴敲击乐曲,学生猜)。
3、师:同学们太厉害了,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声音、节奏)你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用耳朵)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利用耳朵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所以今天请同学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来听听声音!(板书)二、新课1、既然我们要研究声音,那听声音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吗?要求:(1)安静地听(2)边听边分辨、思考2、听听周围的声音(1)师:首先30秒的时间先来听听周围的声音。
(2)30秒听声音。
(3)师:在这30秒时间内,大家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物体发出的)(4)师:教室很安静,我们细细听能听到这么多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声音?(6)师:有这么多的声音,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些声音,请大家一起来听听这些声音。
(7)汇报(8)过渡:想不想自己制造声音?3、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一)强弱(1)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种发声仪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2)师:(出示一支音叉)谁能让这支音叉发出声音?(生演示)有没有办法能让音叉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自己实际敲一敲听一听,并把听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一上。
记录单一第小组(参考词汇:强、弱;大、小;响、轻)(4)汇报:用很大的力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很响、音量很大、重;用小的力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轻、音量小。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听听声音》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1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有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呢?有没有思考过他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人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为了了解学生关于声音的认识情况和引发学生关于声音问题的思考,教科书设计了“听听周围的声音”的活动。
本课为学生营造了氛围,并提供了讨论他们已有声音知识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产生更多关于声音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对声音可以说是既熟悉乂陌生的。
熟悉是因为他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自己也能制造出各种声音;陌生是因为他们很少去思考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也就是对声音产生的本质缺乏研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有机会探索和描述声音的特点,从而了解不同声音的本质。
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也有自己的想法,教师梳理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将为本单元的教学打下很好的基础。
四年级的学生知道音阶代表着声音高低不同的变化,也对不同节拍音乐的强弱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学生认识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学生对于声音的原有认识,关于声音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
难点:把听到的声音尝试用高、低、强、弱来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课前打开教室的门窗,以便上课时学生能够听到教室外面的声音或者录有各种声音的音频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听听声音》教案(热门3篇)
《听听声音》教案(热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听听声音》教案(热门3篇)《听听声音》教案篇1教学背景分析: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蛙声、鸟鸣声,人类活动产生的汽车声、鞭炮声、说话声、读书声、歌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 听听声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 听听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声音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可能了解不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实验和实践活动充满兴趣,但对于理论知识可能会有抵触情绪。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进行传播。
2.培养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学生如何通过听觉来感知声音。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观察法: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3.交流探讨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橡皮筋等)、扬声器、录音机、纸屑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声音。
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来源,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归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电话通讯、语音识别等,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听听声音(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听听声音教学内容: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观察并简单的区分、归类和鉴别各种不同的声音以及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
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2.经历有关声音的实验过程。
获得“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等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1)物体发声活动——各种固体材料、瓶子、杯子、水等;(2)分辨声音的变化活动——相同玻璃杯4只、水、筷子等。
教师演示活动用:包含各种声音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学习引入研究声音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二、倾听周围的声音(1)教师先让学生们安静下来,再让学生倾听周围发出的声音。
(2)学生交流听到的周围发出的声音,并说明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3)教师播放各种声音,并让学生逐个说明发出声音的物体。
(4)学生交流听到过的其他声音。
(5)教师小结: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田野里的蛙叫蝉鸣声,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声。
各种各样的声音包围着我们。
那么,这些声音中,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哪些又是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呢?(6)对声音进行分类。
(7)学生小组进行分类记录。
(8)各组交流记录表。
三、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的活动(1)听听固体发出的声音。
想办法让桌上的各种固体发出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和描述:用()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这种声音的特点是()。
(3)听听液体发出的声音。
想多种办法使水发出声音,听听不同的方法产生的水的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
(4)学生交流和描述。
(5)听听气体发出的声音。
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由空气发出的?你有什么办法使空气发出声音?(6)学生进行“使空气发出声音”的活动。
(7)讨论交流:从以上的活动中,你认为声音与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8)教师反诘:有人认为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声音,比如雷声就不是什么物体发出的。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听听声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等。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声音传播和特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较高,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究声音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难点:声音传播的原理,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鼓、锣、尺子、塑料管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3.学习材料:学生实验记录表、作业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如:“你们听说过千里传音吗?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远处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和产生。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器材,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
如:用鼓、锣等器材展示声音的产生,用尺子、塑料管等演示声音的传播。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和观察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如何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回答。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的特征。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可能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揭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播。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特征,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声音的特征及其观察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声音的奥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振动的物体、声音源等)、幻灯片、录音机、音响设备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引入课题,让学生听一些不同的声音,如钟声、掌声、音乐声等,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播。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吹动不同长度的管子等,观察声音的特征。
4.巩固(5分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特征,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5.拓展(5分钟)讲解声音的应用,如电话、广播、音乐等,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征。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声音,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以及声音的特征。
8.板书(课后整理)整理实验结果,归纳声音的特征,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变化有适当地了解。
3、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区分、鉴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加以归类。
2、难点: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学生小组活动:制造声音——学生的学习用具,课桌等教师演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音叉等。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欣赏优美转噪音的乐曲。
2.PPT呈现耳朵很大的小孩图片衔接语二.寻找教室里存在的声音1.讲解要求2.点评学生的发现。
3.衔接语:从教室的声音——声音的世界三.听听常见的声音,声音的简单分类.讲解要求2.播放常见的一些声音(共9种:2种人类活动产生,种大自然产生。
)3.学生个人回答4.师生一起总结9种声音分别是什么。
5.引导进行简单的归类6.再听一次,感受声音的美。
7.衔接语:简单的任务——困难的任务。
四.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声音.讲解要求。
2.同桌合作制造声音(3分钟)3.评点制造方法衔接语五.声音产生的秘密.衔接语,出示音叉。
72.听音叉的声音3.学生代表摸音叉并分享感觉。
4.摸喉咙六.声音的变化衔接语1.猜一猜录音中一共有多少人——音色的不同。
放录音学生的分析放视频总结:为什么能猜对?衔接语:声音音色的不同——声音其他的变化2.声音其他的变化七.回顾总结快乐的心情总是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在开始上课前,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
关闭噪声,解释:现在,出了一点问题,优美的音乐放到一半就变成噪声了。
现在老师想请刚才听得投入的孩子。
Q1:在优美的音乐还没有变成噪声的时候,你的感觉怎么样?Q2:后来音乐出问题了,变成噪声了,你的感觉怎么样?的确是这样,人人都喜欢优美的声音,安静的环境,不喜欢吵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探究、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一定的感知。
但他们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实验心得,共同探讨声音的特性。
3.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一:将音叉放在桌子上,用尺子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的产生。
实验二:让一名学生发音,另一名学生观察其喉咙和嘴巴的振动,了解声音的产生。
实验三:两人相距一定距离,一方说话,另一方听,观察声音的传播。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相关问题。
同时,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第一篇:听听声音教学设计《听听声音》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听听声音》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第五单元《声音》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他们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别。
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本课为后面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也为未来建立有关声音的一些科学概念打下感性的基础。
教学设想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处处着眼于以生为本,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动中自己感悟。
采用了倾听——观察——质疑,比较——分析,巩固归纳——演绎推理的学法设计。
对于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我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认识声音的高低上。
通过敲击音叉,反复倾听,学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然后教师引入科学概念音调的高和低。
进而组织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利用音调的高低描述声音,积极地内化体验。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我们周围充满了声音,通过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2、通过游戏、实验,使学生懂得声音有大小、远近、高低的不同,初步分辩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记录卡》每人一张,塑料直尺、小鼓、小棒及笛子、口哨、塑料瓶、石子,两把口琴,透明玻璃杯6-8只,清水一小盆。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听听声音》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听听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了解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学会用简单的词汇描述听到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倾听、比较、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声音,提高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特点。
理解声音的高低、强弱。
2.教学难点准确描述声音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如鸟鸣、流水、音乐等。
提问学生: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出课题。
2.倾听不同物体的声音准备一些不同的物体,如铃铛、木鱼、鼓、塑料瓶等。
让学生依次倾听这些物体发出的声音,并描述听到的声音特点,如清脆、低沉、响亮等。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3.认识声音的高低用钢琴或其他乐器弹奏不同音高的声音。
让学生倾听并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呢?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哪些因素来改变声音的高低?4.认识声音的强弱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或其他物体。
让学生倾听并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呢?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哪些因素来改变声音的强弱?5.描述声音给出一些声音的例子,如风声、雨声、汽车声等。
让学生用恰当的词汇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如柔和、嘈杂、急促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对不同声音的描述。
6.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以及如何描述声音。
提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声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有趣的声音呢?7.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倾听各种声音,并记录下来,尝试描述它们的特点。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教学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教学设计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听听声音》教案教学设计1.听听声音【教材简析】《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科书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
“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
“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并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
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声音的问题,为后面声音问题的研究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
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对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对于声音,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
没有思考过他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体发出来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难点:能根据听到的声音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录表、微课视频资料和课件PPT。
小组: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课: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半分钟的时间仔细听听我们周围的声音。
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2.教师总结: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音,声音无处不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听听声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听听声音》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声音章节的第1课《听听声音》,主要介绍声音的概念和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培养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认识声音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方式的理解和实验的操作。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但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混淆。
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描绘声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平时生活中常常能听到这个东西,它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张人在唱歌的图片。
第二环节:导入新知教师通过示范和实验,向学生展示声音的产生方式。
教师可以敲击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听到不同的声音。
例如,教师可以敲击铁锤和木锤,让学生比较两种敲击产生的声音的不同。
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我用铁锤敲击这个桌子,你们听到声音了吗?现在我用木锤敲击一下,声音有没有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声音的变化。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敲击,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敲击产生的声音。
例如,学生可以用手敲击桌子、敲击玻璃杯、敲击铃铛等,通过观察和听觉感受,总结声音的特点和产生方式。
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你用手敲击桌子和敲击玻璃杯时,声音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想到其他物体敲击产生的声音吗?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声音能传播到哪里?”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并将学生的回答整理在黑板上,形成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探究声音的奥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课堂上,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浓厚,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现象。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实验器材:气球、尺子、乐高等。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声音现象,如雷声、鸟叫、音乐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如振动、介质等。
同时,介绍声音的传播方式,如空气、水等。
最后,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实验内容包括:a.声音的产生:用气球、尺子等器材,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振动的产生。
b.声音的传播: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教室的一端,另一组在教室的另一端,通过振动手中的器材,观察声音的传播。
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
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二、探究内容:(一)倾听周围的声音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课后反思过去,教师习惯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习惯以自己的经验来评价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变化有适当地了解。
3、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区分、鉴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加以归类。
2、难点: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活动:制造声音——学生的学习用具,课桌等教师演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音叉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欣赏优美转噪音的乐曲。
2.PPT呈现耳朵很大的小孩图片
衔接语
二.寻找教室里存在的声音
1.讲解要求
2.点评学生的发现。
3.衔接语:从教室的声音——声音的世界
三.听听常见的声音,声音的简单分类
.讲解要求
2.播放常见的一些声音(共9种:2种人类活动产生,7种大自然产生。
)
3.学生个人回答
4.师生一起总结9种声音分别是什么。
5.引导进行简单的归类
6.再听一次,感受声音的美。
7.衔接语:简单的任务——困难的任务。
四.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声音
.讲解要求。
2.同桌合作制造声音(3分钟)
3.评点制造方法
衔接语
五.声音产生的秘密
.衔接语,出示音叉。
2.听音叉的声音
3.学生代表摸音叉并分享感觉。
4.摸喉咙
六.声音的变化
衔接语
1.猜一猜录音中一共有多少人——音色的不同。
放录音
学生的分析
放视频
总结:为什么能猜对?
衔接语:声音音色的不同——声音其他的变化
2.声音其他的变化
七.回顾总结
快乐的心情总是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在开始上课前,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
关闭噪声,解释:现在,出了一点问题,优美的音乐放到一半就变成噪声了。
现在老师想请刚才听得投入的孩子。
Q1:在优美的音乐还没有变成噪声的时候,你的感觉怎么样?
Q2:后来音乐出问题了,变成噪声了,你的感觉怎么样?
的确是这样,人人都喜欢优美的声音,安静的环境,不喜欢吵闹。
而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恰好又是关于声音的,需
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
这就离不开每一个小朋友的积极配合。
大家能够做到吗?
杨老师也觉得大家做得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奇妙的声音世界。
(PPT第一张)
诶?大家有没有发现图片上的小孩子有一个特点?他的耳朵怎么样?其实这是杨老师的一个希望,希望小朋友们,从这节课开始,能够多多地使用你们灵敏的耳朵,去发现一个,和平时不那么一样的世界?
既然我们现在要来研究声音,那么肯定得先找到声音。
而声音啊,比较奇怪,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那么它容不容易找到呢?
那么我们就来用一用,灵敏的耳朵,一起来找一找,在这个教室里边,这个时候都有哪些声音在围绕着我们。
现在请所有的同学,闭上双眼,轻轻地呼吸,然后仔细地听一听,搜索一下,在我们教室里面,现在啊,都有哪些声音?30秒钟的时间,现在倒计时3、2、1、开始。
时间到,现在“天亮了”,大家睁开眼睛,我想请刚才听得认真,现在又坐得端正的同学……
(点评学生的发现,着重声音的。
)
其实一般来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还有雷声,田野里的蛙叫蝉鸣声,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声等等。
可以说各种各
样的声音包围着我们,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这么多声音,聪明的小朋友一定在平时都记住了不少,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将接受一次小小的考验:老师将给大家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片段。
大家一边仔细地听,一边把你的答案记录下来。
完成记录表一。
注意哦:要保持安静,我待会儿会请那些听得认真的孩子,来给我们讲一讲他的发现。
(播放声音……)
录音放到这里就结束了,我刚才看到这位同学听得挺认真,那么你来告诉大家:Q1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我再请一位同学:Q2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Q3:还有没有不同的声音?
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他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首先听到的是……?
(鸟叫,牛,蚊子,火车,雷声,海鸥/大海,公鸡打鸣,羊,刹车)
(按顺序回顾听到的声音,各个声音的特点描述,PPT 呈现文字)
那么这9种声音里边,有哪些是人类活动有关的呢?
剩下的7种,也就是大自然产生的,有鸟声……
表扬:咱们班的孩子可真是能干,基本上都通过了考验。
可能刚才大家都忙着去分辨去记录,而没有用心去感受
这些声音的特点,那么我们再来听一遍。
这一遍老师希望闭上眼睛来聆听。
刚才我们已经听了这么多的声音,并且能够简单地给声音分类,但是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挺能干,一下就通过了考验。
大家想不想来点更难的?
这个任务的名字叫做:声音的发明家。
老师先给大家讲一讲规则:
.需要同桌两人来完成,一个人制造声音,另一个人负责记录下制造的方法。
这可是同桌两个人的并肩战斗,希望你们一定要默契配合。
2.时间有3分钟,也请大家要把握好时间。
3.不要一直制造同一种声音,比如……。
4.不能够使用嘴巴来制造声音。
除了嘴巴之外,我们的身体,身边的课桌、地板、文具盒等等,总之是你身边的材料都是你可以使用的。
当然老师就是大家的裁判了,我会一直观察大家的表现,待会儿呢,我就会请那些最认真、配合最默契的同桌给我们分享他们的制造经验。
(巡视,观察……)
好的,时间到,请大家停止手中的活动。
我刚才看到这一桌挺认真的,那就先请他们来。
Q1:你们谁是发言人?
Q2:你们都发现了哪些方法?
鼓励学生声音洪亮,请大家关注他的发言……
我再请一桌。
Q1Q2
那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能干,居然可以用这么少的材料,来制造出这么多的声音。
即使是困难的任务,也成功地完成了。
来,我们为自己鼓一下掌。
好的,刚才不仅听到了声音,也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出了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声音产生的秘密是什么呢?大家看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什么?
这个器材的名字叫做音叉,那么音叉的声音听上去怎么样呢?我们现在竖起耳朵来听一听。
音叉刚开始没有声音,老师一敲,他就很听话,就有声音了。
那么敲过之后的音叉,和没有敲过的音叉,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现在,我想请4个坐得端正的孩子。
(孩子上台后)你们要放心老师不是坏人,要来敲你们。
.首先来摸一摸没有敲过的音叉。
感觉怎么样?同意吗?
2.摸正在发声的音叉
感觉怎么样?同意吗?
那么为什么会有触电的感觉呢?原来啊,敲过之后的音
叉正在做特别的运动——振动。
通过振动,音叉就发出了声音。
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把手我们的喉咙上,一起发一个很短的:啊!twice
那么这就是我们人类声带的振动。
其实不管是刚才的音叉,还是人类的声带,所有的物体,要想发出声音,都必须通过什么?
这就是声音产生的秘密。
振动!!yESorNo?
那么大家再来思考一个新的问题,声音通过物体的振动,产生了,是不是就一直是那样了?会不会变化呢?
恩,声音的确是会变化的。
它会有很多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声音都有哪些变化。
首先,是音色的变化。
那么音色是什么呢?现在不懂没有关系,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声音的小侦探。
图片上的小孩在干什么啊?他拿了一个玻璃杯,放在门上,偷听里面的说话。
我们待会儿要做的事情和他差不多,我会给大家播放一段录音,在座的各位小侦探的任务就是猜一猜,在整个录音中,一共有几个人说话?都有些谁?
侦探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哦!请大家竖起耳朵,仔细的听,一共有几个人说话?都有些谁?
(播放录音)
好的,现在录音已经播放结束了,我想请一个刚才听得认真的同学……好的,你来告诉老师:
Q1:一共有几个人说话?
同意吗?
Q2:猜一猜,这些人里面都有些谁啊?
你确定吗?大家同意吗?
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相是什么?
(播放视频)
现在我们知道了,到底有几个人啊?
那么我们刚才只听了录音,怎么也能猜对是4个人呢?
我想请一个坐得端正的孩子。
Q:你觉得你为什么能够猜对啊?
大家同意吗?
的确,我们刚才就是通过老年人、中年人、还有小孩子声音的不同,来找出正确答案的。
我们把声音的这种不同就成为音色的变化,其实声音除了有音色的变化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变化。
现在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声音除了有音色的变化之外,还有哪些变化?
(引导总结出声音的其他变化:方向,高低,大小等)好的,今天这节课上到这里就已经接近尾声了,我想表扬咱们班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
不仅能够找到声音,
分辨声音,还可以制造声音,最后还弄明白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一些变化。
当然,有关声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你还想知道声音更多的秘密?就请课后继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