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古今对译文白互通新人教版必修
《兰亭集序》原文+译文(人教版高一必修)
《兰亭集序》原文+译文(人教版高一必修)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永和九年,这一年是癸丑年,阴历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
众多的贤人(永和:东晋穆帝的年号。
癸guǐ丑:永和九年的干支纪年。
修禊xì: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会稽kuàijī:郡名。
山阴:一个县名。
)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都到了,老老少少聚在一起。
这里有高大的山险峻的岭,茂密的山林,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映带(于)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映衬在周围,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它的旁边,即使没有乐器奏乐的盛况,但一边饮酒(映带:映衬,环绕。
觞:饮酒,名作动。
曲水:环形渠水。
流觞曲水流、曲:使动,使……流、弯曲。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一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拂,抬头可以看到浩大无穷的宇宙,(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与“俯察品类之盛”都是定语后置句,“之”乃定语后置的标志。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低头可以看到繁盛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够用来充分享受视听的乐趣,确实快乐啊!(品类:指自然万物。
游:使动,使……放纵,骋怀:畅开的胸怀。
极:穷尽,副词作动。
信:实在,确实。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人们相互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
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与朋友对面交谈;有的人(或:不定代词,有的人。
取诸:诸,兼词“之于”,从……中取得。
晤言:对面谈话。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通过所喜欢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在形体之外,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差别很大,(因:通过,介词。
2017_2018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01709041180
二、写作背景 王羲之生活的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士族文人多奉行 庄子人生哲学,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甚至厌倦人生,放 浪形骸, 轻生乐死。 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 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 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 言语篇》) 王羲之借这篇序文批评当时一些文人的人生态度,指斥 “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
答案:1.古代习俗,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2.把……作为 3.用来……的…… 4.的确, 实在 5.旁边 6.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 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 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7.这
二、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 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 、记述高阁盛宴的《滕 王阁序》 、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 。
四、注音 1.修禊 ( . 4.激湍 ( . 7.齐彭殇 ( . 9.游目骋 怀( . ) ) ) ) 2.癸 丑( . 5.管弦 ( . ) ) 3.流觞 ( . 6.虚诞 ( . ) ) ) )
4.信 可乐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坐其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流觞曲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 日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 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必修2
阅读——文学中的典故
被尊为“史圣”的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受腐刑后, 承载着极大的心理、生理上的痛苦,忍辱含垢,发愤著书,终于 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 记》。受眼盲、耳聋、口哑三种痛苦折磨的海伦·凯勒曾说过这样一 句话:“我的眼睛是明亮的,只不过这个世界太黑暗。”正因为 她能正视人生的不幸,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 痛苦,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才被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并获得“总统自由勋章”这一殊荣。
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译文:死和生也是人生一件大事呀。 2.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句) 译文:也也将将对对这这次次集集会会的的诗诗文文有有所所感感慨慨吧吧。。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 译文:抬头纵观广阔的宇宙,低头俯视地上繁多的万物。 4.列坐其次。(省略句) 译文:人们排列坐在曲水的旁边。
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足以极.视听之娱形容词,穷尽
1.极夫 北何 通使 巫我 峡至 ,于 南此极.极 潇.也 湘名 动词 词, ,尽 到头 达、 尽极 头点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动词,最多有、至多有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动词,面对 2.临居高临.下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副词,将要
永和九年,岁 在 癸ɡuǐ 丑, 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这年按干支纪年属于癸丑年,阴历三月初,
会于会稽 山阴 之 兰亭, 修 禊xì事 也。 名士们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求福活动。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 中:
问题 1 问题 2 问题 3 问题 4
本文以淡雅自然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写,起伏跌宕的情思, 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会中诸人的观感。从中描述了生命的不 同状态,抒发了作者对死生的看法和高旷的宇宙情怀,并以此批 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8 兰亭集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8 兰亭集序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
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
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
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
升两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
夏人连陷邠、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人,与夏人战,败之,获牛马千余。
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
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贿,继缘二帅贪固威权。
”又云:“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
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
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
”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
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珪袭取之,遂置极刑。
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
玉道出华州,被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子不疑,字居之。
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
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沉,儿可无虑。
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
”读者恻然。
(选自《金史·韩玉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B.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本单元学习古代写景记游的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从简单的记事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写景记游类的抒情散文则产生较晚。
起初体制短小,描写简单,到了东晋时期,世事离乱,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此时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才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
唐宋时期,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审美能力更强,于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便大量涌现。
“唐宋八大家”描写山水、记叙游历的作品极为丰富,成为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亮点,影响所及直至明清而不衰。
这类散文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作家在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时往往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抒写个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具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本单元所选三篇散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其景、情、理的高度统一,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图说·画中有话】【概说·单元内容】1.了解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以便于分析理解作品。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做到举一反三。
4.在阅读古代优秀散文作品时,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5.要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6.体验古人徜徉山水的乐趣,感悟人生的情趣,培养我们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师说·单元所学】1.疏通字句,把握文章大意。
阅读古代作品,首先要克服语言困难,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其次要反复诵读,体会句读语气;进而把握文章大致内容,分出写景、议论、抒情的层次。
2.提纲挈领,抓住关键语句。
山水游记类散文往往通过议论性语句,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寄托作者的理想或政治抱负。
阅读这类文章,就要留意文中起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作用的语句,抓住这类语句,就能化繁为简,纲举目张。
高一语文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推荐文章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翻译热度:人教版语文教材《谏太宗十思》原文及翻译热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热度:高一语文下《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热度:高中语文《采薇》原文及翻译热度:《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原文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
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
或取诸(26)怀抱,悟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
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
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
8兰亭集序PPT课件人教版
贤能不待次而举
其致一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一一觞一咏
悟言一室之内
(6)于会欣于于会所稽遇山 阴之兰亭
终期于尽
(7)虽虽虽趣世舍殊万事殊异
及其所之既倦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之足以极视听之娱 夫人之相与 向之所欣
引以为流觞曲水
(9)以亦足以畅叙幽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本单元学习古代写景记游的散文。我国古代散文从简单的 记事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议论政事、 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写景记游类的抒情散文则产生较晚。起 初体制短小,描写简单,到了东晋时期,世事离乱,偏安江南 的士大夫们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 水,此时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才开始出现并逐 渐发展起来。唐宋时期,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 审美能力更强,于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便大量涌现。“唐宋八大
5.要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并 给予恰当的评价。
6.体验古人徜徉山水的乐趣,感悟人生的情趣,培养我们 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师说·单元所学】 1.疏通字句,把握文章大意。阅读古代作品,首先要克服 语言困难,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其次要反复诵读,体会句读 语气;进而把握文章大致内容,分出写景、议论、抒情的层次。 2.提纲挈领,抓住关键语句。山水游记类散文往往通过议 论性语句,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寄托作者的理想或政治抱负。 阅读这类文章,就要留意文中起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作用的语 句,抓住这类语句,就能化繁为简,纲举目张。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兰亭集序》【教学目的】1.学问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把握实词“信、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力量目标:品尝文中精练美丽、朴实清爽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观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由“乐”到“痛”,再到“悲”变化。
【教学方法】争辩法、讲授法【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一代君王李世民,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对自己的儿子唐高宗提出要求,期望可以得到一件特殊的随葬品,这就是王羲之的有名行书作品《兰亭序帖卷》。
至此,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
此后,传世的《兰亭序帖卷》是曾经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
(打出幻灯片观赏《兰亭序帖卷》)。
请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
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
因此后人称这幅作品为“天下第一行书”。
今日我们上完王氏的书法力作之后,在让我们一同感受一下王羲之的文学才华,一同学习这篇序文。
二、文学常识1.“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
字逸少。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
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
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
以寿终。
世称“王右军”。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
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有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头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从今书艺大进。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渐渐成熟,草书得到进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课件
作诗的理由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成书的经过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作诗的情形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借题发挥
(诗人的生死观)
成书的意义
(后之览者, 亦有感于斯文)
文章主旨
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 欢乐有尽,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 了生死问题,表明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整体感知
游踪的本质是以时间为线索记载山水游览历程,方位的 本质是以空间为线索记载景观布局。
作者简介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 之称,世称“王右军” 。
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 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 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 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 沿用散文写作的作家。文风清洗, 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古今异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古义:全、都。今义:有盐味)
2.列坐其次 (古义:水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3.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自然界。今义:种类)
4.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古今异义
5.所以游目骋怀。古:用来。今:连词,表因果关系 6.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7. 曾不知老之将至。古:竟; 今:无此义 8. 向之所欣。古:过去; 今:常用义为方向 9. 终期于尽。古:至,及 今:无此义 10.亦将有感于斯文 。
研读课文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 残酷的权利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就 是保全性命。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 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 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 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 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 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3 《兰亭集序》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
3兰亭集序王羲之一、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形作名,贤明的人)毕(全)至,少(形作名,年少的人)长(形作名,年长的人)咸(都)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名动,环绕)左右,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胜景),一觞(名作动,喝)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
是(这)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万物)之盛,所以(用来)游目骋(舒展)怀,足以极(极尽享用)视听之娱,信(的确)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相互交往),俯仰一世,或取诸(之于)怀抱(心怀),悟(通“悟”,面对)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躯体)之外。
虽趣(通“取”)舍万殊(不同),静躁不同,当其欣(对……感到欣喜)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形作名,老年)之将至;及(等到)其所之(求得)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连接)之矣。
向(之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尚且)不能不以(因为)之兴(发生)怀,况修(动作名,寿命长)短(动作名,寿命短)随化,终期(到)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符契),未尝不临文嗟悼(叹息悲伤),不能喻(明白)之于怀。
固知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齐(把……看作相等)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情趣)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通“取”)(2)悟言一室之内(通“晤”)(二)古今异义1.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2.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胸怀;(三)词类活用1.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2.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环绕)3.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贤士)4.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少者、年轻的人,长者、年长的人)5.无丝竹管弦之盛(形容词作名词,热闹的场面)6.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7.齐彭殇为妄作(意动,把……看作相等)8.当其欣于所遇(意动,对……感到高兴)9.引以为流觞曲水(使动,使……流)10.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动,使……产生)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把……看作一样)(四)一词多义1.修(1)茂林修竹(高)(2)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3)乃重修岳阳楼(修建)(4)修守战之具(整治)(5)怠者不能修 (学习)(6)是故事修而谤兴 (办好)2.一(1)若合一契(一起)(2)其致一也(一样)(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4)一觞一咏(一边……一边……)(5)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3.期(1)终期于尽 (至、及)(2)不期修古 (期望)(3)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4)期年之后 (满)(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1)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3.岁在癸.丑. 癸丑:中国传统纪年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称“癸丑年”。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 时的序号,叫“干支纪年法”。 (2)帝王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并以年号 纪年。如《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
次:旁边。丝竹管弦:指代音乐。盛:繁盛。一觞一咏:
为动词性短语,即“喝点酒,作点诗”。 以:连词,用来。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层解 本层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 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
段解 本段描述了兰亭集宴的盛况。然后点染出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这 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妙处所。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 羲之的《兰亭集序》。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 意,是为赠序,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不好哦~
宾短语作状语。悟,通“晤”,面对面。因:介词,“依、随着”。寄:寄
托。所托:指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趣
舍:取舍。趣,音qū,
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欣于所遇:“于所遇”
为状语后置。及:等,到。②之:往、到达。系:附着。
层解 本层引出“死生”这一人生重大的问题。作者联想到人有两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