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与化学
课件化学与毒品(2024)

引言概述:化学与是一个关乎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的重要议题。
在现代社会中,化学在的合成、分析和毒性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的角度探讨的定义、分类和合成过程,详细解析对人体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法律和社会问题。
一、的定义和分类1.1的定义1.2的分类1.2.1合法药物类1.2.2非法药物类1.2.3溶剂类1.2.4天然二、的合成过程2.1非法合成的制造2.1.1合成大麻素类的合成过程2.1.2合成冰毒类的合成过程2.1.3合成安非他命类的合成过程2.2合法药物的滥用与制造非法药品2.2.1合法药物的滥用问题2.2.2制造非法药品的漏洞与管控2.2.3化学品的滥用与合成三、对人体的影响3.1神经系统的影响3.1.1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3.1.2外周神经系统的影响3.2身体健康的影响3.2.1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2.2呼吸系统的影响3.2.3消化系统的影响3.3心理健康的影响3.3.1成瘾的心理机制3.3.2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出现四、相关法律和社会问题4.1相关法律4.1.1国际反公约4.1.2国家和地区的法律4.2的社会问题4.2.1滥用的社会影响4.2.2的经济问题4.2.3对家庭和社会安全的威胁五、预防和治疗5.1预防滥用5.1.1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5.1.2家庭和社区参与的作用5.2成瘾的治疗5.2.1戒毒治疗的方法和原理5.2.2药物替代治疗的应用5.2.3心理和行为疗法的效果总结:化学与的关系密切,的合成和滥用问题是社会中的一大隐患。
通过深入探讨的定义和分类、合成过程、对人体的影响以及相关法律和社会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
预防滥用和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希望通过各方的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无的健康社会。
初中化学与禁毒教案

初中化学与禁毒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与禁毒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了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性;
3. 提高学生对于禁毒意识的认识和警惕性;
4. 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性;
3. 禁毒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理解化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2. 认识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入禁毒话题,让学生了解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性。
二、讲解(15分钟)
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毒品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3. 禁毒意识的重要性。
三、讨论交流(20分钟)
分组讨论毒品种类及其危害,并展示讨论成果。
四、实践操作(15分钟)
实际演示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活动,了解化学的奥秘和魅力。
五、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及对毒品的认识和禁毒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禁毒活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撰写一份关于禁毒的小作文,并附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学评价:
1. 学习表现:听讲、讨论、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
2. 作业表现:作文内容的观点和建议是否明确和深入。
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注重将化学知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毒品问题,提高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化学与毒品ppt课件

那些年,毒品还很快乐。。。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 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 (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 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从很早时候开始 ,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具 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 魔的作用,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 与生产。人们不仅种植、吸食鸦片,而且从 仙人掌、天仙子、柳木、大麻、蘑菇中提取 汁液,不过它们不是作为毒品,而是作为麻 醉剂或宗教祭祀用品被奉为“快乐植物”。
一、毒物与毒品 1、毒物
2、毒品
化学毒物中的一类,大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 改变使用者对其自身的知觉和对周围世界的感受,或产 生某种新奇的体验,如引起愉悦和欣快,能消除紧张和 焦虑。当反复服用某种毒品则会产生依赖性而无止境的 服用。
常见毒品
一、毒品的一般分类
二、常见毒品介绍
1、镇静类毒品 (1)鸦片
无忧无虑,天真无邪
麻醉品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古代。据记载, 在公元前5世纪斯基泰部落就已经开始利用 大麻种子,虽然我们不清楚斯基泰人当时到 底是将大麻种子洒在烧热的石片上还是直接 洒到火堆上,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部落成员 是围坐在火堆边闻着大麻种子燃烧时产生的 烟雾,慢慢进入迷幻状态开始唱歌、跳舞。 秘鲁境内的古人大约在4200年前就开始咀嚼 古柯叶。古代的萨满法师就用麻醉品“驱邪 治病”。 住在两河流域、距今5000多年的苏美尔人 就曾用楔形文字的表意符号记载过罂粟,后 来考古学家将其翻译为“快乐植物”。而鸦 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地点在埃及 的底比斯,在古希腊的文明和宗教中,鸦片也扮 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被赋予神奇的魔力, 拥有“神药”的美称。在荷马史诗当中,罂粟 被称为“忘忧草”;罗马人则把罂粟作为睡眠 和死亡的象征,维吉尔在《埃涅阿德纪》中 称鸦片为催眠药。
常见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

常见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一、常见毒品基本知识(一)毒品的概念。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目前我国规定管制的这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237种,另外针对近几年来麻醉药品“氯胺酮”在我国的泛滥,已被列入管制药品的范畴。
(二)毒品的特性。
毒品之所以与其它药品、毒物有所不同是在于毒品。
四个属性(特性)即毒品具有毒害性、依赖性(成瘾性)、滥用性和被管制性,这四个属性缺一不可,缺一而不能成为毒品,而毒品的依赖性是基础,它决定了毒品的其它三个属性。
(三)毒品的分类。
毒品有很多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6种)、吗啡类(3种)、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可待因类(5种)、可卡因类(2种)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等129种。
2、精神药物: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三唑仑等;中枢兴奋剂,如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甲基丙胺(MDMA)(“摇头丸”)等和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LSD),苯环利啶(PCP)等。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两大类: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天然毒品是自然界动、植物中本身就存在的,可直接吸食或经提炼、精制后被滥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过程,这些毒品包括大麻、鸦片、吗啡、可卡因等;合成毒品是指人们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品(毒前体)经过化学反应而制造出来的,包括海洛因、安非他命类如冰毒、LSD、PCP等。
不管怎么分类,不管是麻醉药品还是精神药品,是天然毒品还是合成毒品,他们的提炼和合成均与易制毒化学品有关,是易制毒化学品的产物。
(四)毒品的危害。
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社会安全。
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吸毒导致家破人亡、吸毒遗害后代、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吸毒诱发贪污、吸毒盗窃抢劫、吸毒加速死亡、吸毒纵火杀人、吸毒杀人抢劫、吸毒为害社会、吸毒败坏社会风气、吸毒导致自伤自残自杀。
[课外阅读]毒品与化学(下)
![[课外阅读]毒品与化学(下)](https://img.taocdn.com/s3/m/61015eaee009581b6bd9eb8e.png)
[课外阅读]毒品与化学(下)四、冰毒、摇头丸1.麻黄、麻黄素、冰毒、摇头丸麻黄是我国特产而著名于世的中药,4000余年前已用作发汗和兴奋止咳药。
1887年日本人长井长义氏首先从我国产麻黄中纯制出其主要有效成分称麻黄碱或麻黄素。
我国陈克恢氏研究了它的药理作用和疗效,用于哮喘的治疗。
人们发现用碘化氢及黄磷处理麻黄素时生成的脱氧麻黄素,即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远大于麻黄素。
1933年美国人ArensG.A又发现,当脱氧麻黄素再失去N-甲基后生成的苯基氨基丙烷、亦音译成安非他明(amphetamine)同样有兴奋神经作用,还报道了他本人用后的兴奋状态和欣快陶醉感。
于是在1935年于美国和1941年于日本开始把它们作为抗疲劳剂出售,并被日本军国主义用在高强度作业的工人、夜战士兵和“敢死队员”的身上。
甲基苯丙胺常用的是右旋体盐酸盐,它是一种无色片状结晶,熔点170℃~175℃,故俗称“冰毒”。
它易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游离碱有氨臭。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是安非他明的另一种衍生物。
早在80多年前已经被合成,并认为是一种毒性很小的兴奋剂而用于通宵舞会或狂欢舞会上。
直到最近几年才报道了大量急性中毒和死亡的病例。
2.毒性冰毒、安非他明、摇头丸等均为法定禁止滥用的兴奋剂,其中以冰毒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最强。
健康成人摄入1mg~5mg冰毒时可以暂时消除睡意,疲劳,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由于失去对疲劳的自然警告,而陷入过度劳累状态,这时会出现食欲减退、血压升高、气管扩张等症状。
用药量达20mg时即出现急性中毒,表现为不眠、不安宁、呕吐、头痛、发汗、眩晕、口渴、腹泻、心悸亢进等症状。
重症时呈注意力涣散、虚脱以至昏睡。
连续用药在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出现慢性中毒症状、并把它称为“苯丙胺中毒性精神病”。
初期有多语,对种种刺激过敏、躁、郁循环性病态,继之,在幻听、幻视的错乱状态下,呈现被杀、被跟踪、嫉妒等多种妄想症。
化学与禁毒

化学与禁毒摘要禁毒工作的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如毒品检验、查缉技术、禁毒立法和毒品预防教育等。
化学在禁毒工作中发挥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将先进的化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禁毒研究,有助于解决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关键词化学毒品易制毒化学品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毒品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毒品与艾滋病、恐怖主义并称为人类社会的3大公害。
无论是传统毒品的角色转变,还是新型毒品的诞生流行,化学浸透了整个毒品演变史。
与此同时,人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毒品控制活动,取得了赫赫战绩。
化学这把双刃剑在禁毒与制毒的较量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1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1.1传统毒品从药用到滥用,化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毒品是指利用毒品原植物经过简单的分离提纯技术所得到的毒品,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
1803年,德国药剂师泽尔蒂纳从鸦片中分离出一种麻醉和止痛作用更强的白色物质——吗啡;1859年,奥地利化学家阿贝尔·尼那马纳首先从古柯叶中提炼出了生物碱——可卡因;1874年,英国人莱特将吗啡和醋酸酐反应得到二乙酰吗啡——海洛因。
历史上,这些毒品原植物曾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对人类生产生活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但是,由于对未知化学物质的探索,研究人员用分离、提纯、仪器分析的实验方法对传统药物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其初衷是为了发挥其医治疾病的作用,然而,就在潘朵拉的盒子被无意打开之时,药物滥用已经向人类宣战了。
1.2新型毒品的研制与化学密不可分{{1}}新型毒品,又名“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主要包括冰毒、摇头丸、氯胺酮、LSD等。
顾名思义,新型毒品的诞生流行与化工合成技术密不可分。
例如,麻黄素是从麻黄草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1888年,日本一位药学博士长井氏仅对其苯环侧链上的一个羟基进行去氧加氢,生产出一种新的物质甲基安非他明。
随后,在二战中被滥用的甲基安非他明成为了新型毒品冰毒,给21世纪的人类社会造成了灾难。
中学化学实验课中引入毒品基础知识教育PPT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与家长保持良 好的沟通,让 家长了解学校 在毒品教育方 面的教学内容
和目的
01
争取家长的支 持和配合,共 同营造一个无 毒、健康的学
习环境
02
04
中学化学实验课中引入毒品基础知识的评价与反馈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通过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毒品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毒品的分类
• 根据毒品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天然毒品(如鸦片、大麻)、合成毒品(如冰 毒、摇头丸)和半合成毒品(如海洛因、吗啡) • 根据毒品的成瘾性和危害程度,可分为软性毒品(如烟草、酒精)和硬性毒品(如 海洛因、冰毒)
常见毒品及其危害
鸦片的危害
• 鸦片是由罂粟果实提取的,具有镇 痛、镇静和催眠作用 • 长期滥用鸦片会导致成瘾,影响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海洛因的危害
• 海洛因是鸦片的衍生物,具有更强 的成瘾性和毒性 • 长期滥用海洛因会导致心肺功能衰 竭、肾功能衰竭和神经系统损伤
冰毒的危害
• 冰毒是一种合成毒品,具有兴奋、 致幻和镇痛作用 • 长期滥用冰毒会导致精神障碍、心 血管疾病和肝脏损伤
毒品滥用的原因与影响
毒品滥用的原因
• 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抑郁等 • 社会因素:如家庭、朋友、社会环境等 • 生理因素:如遗传、大脑结构、代谢等
03
中学化学实验课中引入毒品基础知识的实施策略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生动形象的 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高三化学复习“毒品与化学”专题

高三化学复习“毒品与化学”专题高三二轮复习讲义高三化学复习〝毒品与化学〞专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二百五十七条: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被公认为〝白色瘟疫〞,在全世界泛滥成灾,并和战争一起被列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两大杀手.吸毒是摧残肉体.扭曲心灵的万恶之源,是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青少年已成为吸毒的高危人群.青少年一旦与毒品有了初次的沾染,便会坠入暗无天日的〝无底洞〞.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禁毒的宣传与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国家禁毒委已把禁毒预防教育作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使青少年真正做到〝热爱生命,远离毒品〞.鸦片鸦片是罂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经加工而成的褐色膏状物又称生鸦片.生鸦片中除了百分之十五至三十的矿物质.树脂和水分外,还含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特殊生物碱.这些生物碱可分为吗啡类生物碱.罂粟碱类生物碱.盐酸那可汀类生物碱三大类.吸食鸦片,可造成吸食者在心理.生理上对鸦片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即成瘾).长期吸食,会导致人体各器官功能消退.免疫力丧失,尤其是破坏人的胃功能和肝功能以及生育功能,超剂量吸食鸦片会致人死亡.例题1:鸦片是一种容易上瘾的毒品,其毒性主要是来自下列哪一个化合物(A)海洛因 (B)安非他命 (C)吗啡 (D)尼古丁解析:(A)海洛因:化学结构类似吗啡,属白色晶体纯度较吗啡高,比吗啡更易上瘾,属于植物碱.(B)安非他命:白色,无臭有苦味晶体,沸点为320℃;化学式为:C9H13N.(C)鸦片中含有20多种植物碱,其毒性主要由吗啡所造成.(D)尼古丁的分子式为:C10H14N2,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刺激肾上腺素,使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答案(C).摇头丸〝摇头丸〞在国外被称为〝迪斯科毒品〞或〝狂欢丸〞. 是一种新的毒品——〝冰〞毒衍生物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MDMA)和亚甲氧基苯丙胺(MDA)的俗称.此毒品呈粒状药片,根据幻觉种类.幻觉发生时间及幻觉持续时效的不同,有198种产品,有白色.粉红色.桔黄色.蓝绿色等,有的上面分别有蝴蝶.鳄鱼等图案和M.RN.UPT等字母.〝摇头丸〞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作用时间可达4—6小时,食用后引起颈部运动神经兴奋,使头颈摇摆不停,对中枢神经的破坏相当严重.正像警世句所说:摇头九,摇断头.例题2:一种称为;摇头丸;的毒品已从国.外流入我国,严重损害一些吸毒者的身心健康,司法机关予以坚决查缉和打击.已知该毒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0.37%,试回答:1.①;摇头丸;的分子结构可能是( )3A. B.C. D.②据①中〝摇头丸〞的分子结构分析,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 )A.6个B.7个C.8个D.9个③固体〝摇头丸〞属于( )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④播头丸在一定条件下能否与浓HN03发生硝化反应?(填〝能〞或〝不能〞)_______.⑤写出〝摇头丸〞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时跟H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⑥〝摇头丸〞能否跟浓盐酸反应?若能,写出生成物的结构简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①计算选项物质中氮的质量分数,即可确定答案.通过计算,只有B物质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4÷135_100%=10.37%.故本题答案选B项.②据苯分子结构推知本题答案应选B项.③〝摇头丸〞分子间的作用力属于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的晶体叫分子晶体.故本题应选A项.④因分子中含苯环,故能发生硝化反应⑤〝摇头丸〞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时跟H2反应的方程式:⑥因〝摇头丸〞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能与H+形成配位键,故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物结构为:吗啡〝吗啡〞存在于鸦片中,含量含为10%,为无色棱柱状晶体,熔点254~256℃,味若,在多数溶剂中均难溶解,在碱性水溶液中较易溶解.它可与多种酸(如盐酸.硫酸等)和多种有机酸(如酒石酸等)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吗啡味苦.有毒,粗制品多为咖啡色或灰色粉未,纯品为白色.吗啡在医疗上有镇痛等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吗啡对人的循环.呼吸.肠胃系统有副作用,具有比鸦片更大的成瘾性.其纯度比鸦片高,便于使用,成瘾后戒除更难,毒瘾传播率更高,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之一,对人的致死量为0.2~0.3g.海洛因〝海洛因〞英文名Heroin,意为〝英雄的〞,是德国人德里赛最先从吗啡中提炼出来的,在近代中国翻译为海洛因,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属于合成类麻醉品,是极毒的药品.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多数为白色结晶粉末,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吸食海洛因的效力快如闪电,会使整个身体.头部.神经迅速爆发巨大快感.因为这种快感稍瞬即逝,很快消失,吸食者于是得重新吸食海洛因,否则会加倍痛苦,出现焦虑.失眠和厌食,严重时肌肉.骨骼.关节.背部和腰部发生弥漫性疼痛,有若千万只蚂蚁啮噬通身肌骨;流泪.怕冷.瞳孔扩大.谵妄.幻听.幻觉,乃至病变为偏执型精神病,直至死亡.例题3: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吗啡分子中C.N.H的质量分数依次为:71.58%.4.91%.6.67%,其余是氧.(1)通过计算得出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 (不超过300)____________________;吗啡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醋.别海洛因的相对分予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已知数据,可计算氧的质量分数为:l-71.58%-4.9l%-6.67%= 16.84%,则吗啡中C.H.N.O原于数最简整数比为C:H:N:O=17:19:1:3,则最简式为:C17H19NO3式量为12_17+1_19+14_1+16_3=285.因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故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最简式式量即 285,其分子式就是最简式C17H19N03(2)因为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据酯化反应的过程:CH3COOH+R-OH→CH3COOR+H2O则每1分子CH3COOH参加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比原来的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60-18=42.由于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则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吗啡增加42_2=84,所以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5+84=369.海洛因的分子组成比吗啡增加2 (C2H4O2-H2O)=C4H402.故海洛因的分子式为:C17H19NO3+C4H4O2=C21H23NO3.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从大麻叶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衍生物,又叫大麻酚.大麻叶中含有多种大麻酚类衍生物,目前已能分离出15种以上,较重要的有:大麻酚.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四氢大麻酚酸.其中一种大麻酚类衍生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大麻酚及它的衍生物都属麻醉药品,并且毒性较强.吸食大麻使人的脑功能失调.记忆力消退.健忘.主意力很难集中.吸食大麻还可破坏男女的生育能力,而且由于大麻中焦油含量高,其致癌率也较高.例题4: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中的主要成分为大麻酚,已知其分子式为 C21H26O2.大麻酚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答:2C21H26O2+53O2 燃烧 42CO2+26H2O咖啡因又称咖啡碱.系质轻.柔韧.有光泽的针状结晶,无臭.味苦.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骨胳肌及舒张血管.松驰平滑肌和利尿等作用.咖啡因在医疗上用作中枢神经兴奋药.但滥用就会成瘾,成为毒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例题5: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其结构式如下.常温下,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 g/100g H2O,加适量水杨酸钠[C6H4(OH)(COONa)],由于形成氢键而增大咖啡因的溶解度.请在附图上添加水杨酸钠与咖啡因形成的氢键.解答:(不要求氢键的键角和方向, 但要求画在有孤对电子的氮原子上)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为美丽的粉红色,被称为为〝恐怖之花〞.这种美丽的妖艳的毒花谢去之后,留下罂粟果,从中可以提取鸦片(阿片).吗啡(5.6%~12.83%).可待因(0.63%~2.13%).罂粟碱等20多种生物碱.罂粟碱为无色针状或棱状结晶,熔点147~148℃,易溶于苯.丙酮.热乙醇.冰醋酸,稍溶于乙醚.氯仿,不溶于水,溶于浓硫酸;加热到110℃变为玖瑰红色,至200℃则变为紫色,可与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结合生成结晶盐.例题6: ;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1839年6月,收缴到的110万千克鸦片被集中运到虎门海滩,和数以万担生石灰十起投入挖好的销烟池中.-随着大网拉起,海水灌进池中,顿时地中热浪翻滚,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作用;鸦片被全部销毁.鸦片是黑色青状物,它含有二十多种成分,吗啡和罂粟碱是其中有效成分中较主要的两种在吗啡和罂粟碱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的基团是(〝-CH3〞.〝-CH2-〞等键烃基除外)_____________,所以它们都可以看作是芳香族化合物;其中,能与 NaOH溶液发生中和的是(填物质名称)____________,lmol这种物质能被____________mol NaOH中和.较强的碱性和较高的温度是鸦片在池中被销毁的原因之一.海水灌进池后;产生较强碱性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这是一个____________反应,所以产生较高的温度.答案:苯环(或苯基).吗啡.2.CaO+H20=Ca(OH)2.放热.例题7:鸦片具有复杂的组成,其中的罂粟碱的分子结构如下:鸦片最早用于药物(有止痛.止泻.止咳作用),长期服用会成瘾,使人体质衰弱,精神颓废,寿命缩短.已知该物质的燃烧产物为CO2.H2O和N2,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及在一定条件下与Br2发生苯环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同分异构体的种数分别是(A)23.25 mol;5 (B)24.5 mol;7(C)24.5 mol;8 (D)26.5 mol;6解答:罂粟碱分子式为C20H21O4N ,燃烧方程式:C20H21O4N+23.25 O220CO2+10.5H2O+0.5N2结构中含两个苯环,苯环上共5个位置可取代,选(A)。
化学与毒品

鸦片
罂粟
(2)吗啡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 1806年法国化学家F· 泽尔蒂纳首 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他用分离 得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己身上 进行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 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醒;他本人吞 下这些粉末后也长眠不醒。据此他用希腊神 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us)的名字 将这些物质命名为“吗啡”。
据介绍,全国2863个县(市、区)中已有近2200个存
在毒品问题,令人心惊。官方报告显示,我国海洛因、 摇头丸及其他麻醉品、精神药物等多种毒品交叉滥用的 云南、广东和福建被并列为禁绝毒品的三 局面已经形成。目前,国内歌舞娱乐场所贩卖、吸食摇 大主要战场。广东普宁被公安部戴上了“全 头丸问题,新疆及沿海大中城市滥用大麻,东北地区扎 国毒品重灾区”和“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 吸杜冷丁以及山西、内蒙古等华北地区滥用安钠咖情况 从金三角流入的毒品,在普宁形成了“集散 较为普遍。 地”和“地下市场”。此外,国内制造冰毒 的地域正从广东、福建蔓延到内地。
3 3
O
3
几种不同纯度的海洛因
海洛因进入人体后,首先被水解为单乙酰吗 啡,然后再进一步水解成吗啡而起作用。因为 海洛因的水溶性、脂溶性都比吗啡大,故它在 人体内吸收更快,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 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具有比吗啡更强的 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亦为吗啡的4-8倍。最 初的海洛因曾被用作戒除吗啡毒瘾的药物,后 来发现它同时具有比吗啡更强的药物依赖性, 常用剂量连续使用两周甚至更短即可成瘾,由 此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
《2011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青少年成
为我国毒品消费的主要群体,占整体吸毒
人群的87%。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化 学合成毒品成为消费新宠。在很多大中城 市,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占吸毒者总数的 6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超过90%。截至 2011年11月7日,我国经公安机关查获并登 记在册的吸毒青少年人数已达178万。
毒品与化学

正如任建新1997年在全国禁毒会议上所讲:“毒品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治安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安定、民族兴衰、国家安危的重大政治问题……禁毒宣传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使我们的子孙从小就懂得毒品的危害”。
二、吗啡类麻醉药品1.罂粟、鸦片、“白粉”和杜冷丁罂粟是罂粟科植物,割破其未熟蒴果,即渗出乳状汁液,经日光照射干燥后所形成的黑褐色膏状物就是鸦片(Opium)。
罂粟是一种严禁非法种植的植物。
中国本来没有鸦片,《本草纲目》中记有:“鸦片前代罕见,近方有之者”。
但很早以前古希腊等地已把罂粟作为观赏花卉栽培。
公元前1世纪,土耳其医生开始用鸦片作为镇痛剂。
鸦片中虽然已知含有25种左右生物碱,但其中除吗啡碱含量为2%~23%,那可汀(Narcotine)为2%~9%外,其他生物碱含量均小于0.5%,故鸦片的毒性主要来自吗啡。
1805年前后,SerturnerA.首先从鸦片中提取出吗啡粗结晶,1817年又得到精制品,并成为化学史上最早被纯化的生物碱。
1847年确定了分子式,但到1952年才由GateM.通过全合成肯定了1925年由RobinsonG.R所拟定的结构式。
不含结晶水的吗啡为斜方晶系白色针状或柱状结晶,熔点254℃(分解)。
能与无机、有机酸成盐,供药用的是其盐酸盐,与强碱作用时生成可溶于水的酚盐。
吗啡用乙酰化剂处理时生成二乙酰基吗啡,并称为海洛因(Heroine),它的盐酸盐为白色针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230℃,是称为“白粉”或“白面”的主要成分。
人们发现,吗啡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在于它分子中含有γ-苯基-N-甲基哌啶基,即所谓镇痛活性基团。
并据此先后合成了结构更简单,且与吗啡作用类似的合成镇痛剂。
其中如杜冷丁(Dolantin);美散痛(Methadone)以及芬他尼(Fontanyl)等。
它们虽然也和吗啡一样,用于术后疼痛及麻醉前强化麻醉的药物,但仍属于禁止滥用的成瘾性(麻痹性)镇痛药。
2.毒性吗啡急性中毒者,开始为兴奋期,这时表现为眩晕、心悸亢进和性感增盛,随后则出现熟睡、失神、呼吸缓慢与不规则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直至最后体温下降,停止呼吸。
毒品的化学知识之一

毒品的化学知识之一:吗啡罂粟是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红、紫、白等色,果实为球形,未成熟果实中有白浆,是制鸦片的原料。
罂粟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罂粟及其制品传入中国始于唐代。
阿片一词来自希腊文OPium,是"浆汁"之意,是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未成熟蒴果切开口后流出的液汁干燥而成,又称鸦片、乌烟、大烟土、阿芙蓉、大烟。
小剂量的阿片具有镇痛、镇咳、止泻等药用功能。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取的生物碱,是鸦片中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成分。
它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苦味,遇光易变质,溶于水,略溶于乙醇。
具有强大的止痛作用,对各种疼痛都有镇痛效果。
临床上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和外伤性剧痛、晚期癌症剧痛等,也用于心绞痛发作时止痛和镇静作用。
并有抑制呼吸作用,可以减轻病人呼吸困难的痛苦。
如果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少至2~4次/分,甚至出现呼吸麻痹,是吗啡中毒致死的直接原因。
分娩止痛禁用吗啡,是为了避免新生儿呼吸被抑制。
吗啡会引起恶心、呕吐,还可以使瞳孔缩小。
中毒时瞳孔极度缩小,被称为针尖样瞳孔,是诊断吗啡中毒的重要体征。
吗啡一般副反应有头晕、嗜睡、恶心、便秘、排尿困难等。
吗啡中毒主要特征为意识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深度抑制、紫绀及血压下降。
吗啡有强大的止痛作用,但它却比阿片更易使人上瘾,因而成为毒品。
通常连续用药一周以上即可上瘾。
有的人仅用药几天就可成瘾。
吗啡成瘾者常用针剂皮下或静脉注射,寻求快感,或避免断药后的痛苦。
从静脉注射吗啡,初始感觉为"一阵快感"或"激动"的心境体验,此种状态持续数秒到几分钟不等。
它有一种强烈的欣快,这种药理学特性,是产生滥用和上瘾的主要根源。
毒品的化学知识之二:海洛因吗啡与乙酐加热化合后得到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学名二乙酰基吗啡,海洛因被作为其商标名使用。
海洛因具有极强的成瘾性,目前国内外只有吸毒者滥用(称其为白粉),临床治疗并不使用,被列为非医疗用毒品。
九年级化学毒品与化学

成就。
严厉打击 战果辉煌
1991年全国禁毒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政府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多 管齐下,认真贯彻禁吸、禁种、禁贩“三禁”并 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方针,不 断加大禁毒斗争的力度。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公安、海关、 铁路、民航、交通、林业等部门陆上 堵、海上截、空中查,撒开法网,向 毒品发起全面进攻。禁毒工作取得了 显著成绩。
其它
B: 精神药物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 类、苯二氮卓类。 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亚甲二氧 甲基丙胺(MDMA)。 致幻剂,如北美仙人球碱、苯环利 啶(PCP)
三唑仑
摇头丸(已有二百多种)
摇头丸
“摇头丸”是安非他明类衍生物,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
片剂,属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 “摇头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 依赖性,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 感情冲动、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 觉和暴力倾向等。该毒品现主要在迪厅、卡拉OK厅、夜总会 等公共娱乐场所以口服形式被一些疯狂的舞迷所滥用。因此 类毒品服用后不仅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而且会出现一定的幻 觉,造成行为失控,所以在这些地区俗称“摇头丸”、“快 乐丸”、“狂喜”、“忘我”、“疯药”等,也有按药片、 药丸的不同颜色和上面的不同图案、字母称为“蓝精灵”、 “白天使”、“蝴蝶”等。自1996年以来,MDMA等致幻性 苯丙胺类兴奋剂已传入我国,传播速度很快,在云南、广东、 上海、福建、浙江、北京等地都已相继发现此类毒品。
加强边境守卫堵截
加 大 交 通 沿 线 查 缉 力 度
第四部份 远离毒品
吸毒是世界范围的瘟疫,危害着人 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在白色瘟疫 的侵袭下,青少年成了主要受害者。
化学与毒品

三、毒品的简易鉴别
1、甲醛硫酸反应 2、硫酸铁试验 3、亚硒酸硫酸溶液 4、硫酸试验 5、苦味酸饱和溶液试验 6、香荚醛——乙醛试验 7、埃尔利希(Ehrlich)试验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 1806年法国化学家F· 泽尔蒂纳首 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他用分离 得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己身上 进行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 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醒;他本人吞 下这些粉末后也长眠不醒。据此他用希腊神 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us)的名字将 这些物质命名为“吗啡”。
那些年,毒品还很快乐。。。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 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 (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 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从很早时候开始, 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具有 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 的作用,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 生产。人们不仅种植、吸食鸦片,而且从仙 人掌、天仙子、柳木、大麻、蘑菇中提取汁 液,不过它们不是作为毒品,而是作为麻醉 剂或宗教祭祀用品被奉为“快乐植物”。
无忧无虑,天真无邪
麻醉品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古代。据记载, 在公元前5世纪斯基泰部落就已经开始利用 大麻种子,虽然我们不清楚斯基泰人当时到 底是将大麻种子洒在烧热的石片上还是直接 洒到火堆上,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部落成员 是围坐在火堆边闻着大麻种子燃烧时产生的 烟雾,慢慢进入迷幻状态开始唱歌、跳舞。 秘鲁境内的古人大约在4200年前就开始咀嚼 古柯叶。古代的萨满法师就用麻醉品“驱邪 治病”。 住在两河流域、距今5000多年的苏美尔人 就曾用楔形文字的表意符号记载过罂粟,后 来考古学家将其翻译为“快乐植物”。而鸦 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地点在埃及 的底比斯,在古希腊的文明和宗教中,鸦片也扮 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被赋予神奇的魔力, 拥有“神药”的美称。在荷马史诗当中,罂粟 被称为“忘忧草”;罗马人则把罂粟作为睡眠 和死亡的象征,维吉尔在《埃涅阿德纪》中 称鸦片为催眠药。
关于毒品的化学知识

关于毒品的化学知识
毒品是指能够让人上瘾并产生依赖性的药物,通常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
以下是一些关于毒品的化学知识:
1. 传统毒品:传统毒品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等,它们都来自于罂粟植物。
鸦片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吗啡是主要的活性成分。
吗啡具有强烈的镇痛和镇静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成瘾。
海洛因则是吗啡的衍生物,它的成瘾性和毒性更强。
2. 新型毒品:新型毒品包括冰毒、摇头丸、K 粉等,它们通常是合成的化学物质。
冰毒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它是一种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能够产生兴奋、幻觉和焦虑等效果。
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是MDMA,它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
K 粉的主要成分是氯胺酮,它是一种麻醉性镇痛药,也被用作娱乐性药物。
无论是传统毒品还是新型毒品,它们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毒品会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幻觉、焦虑、抑郁、心肺功能衰竭、免疫系统受损等。
需要强调的是,毒品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社会安全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坚决远离毒品,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
同时,加强对毒品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也是预防毒品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高二化学远离毒品(新编201908)

命专威 盖自序也 就民僦露车自载 虽权征助 姓夷名孙 臣追昔款 冲其腹心 一战宁乱 道隆与齐王 则王经忠不能救主 处逼如裴遐 岂移晷刻 各随其方 南仲出车 建经台 故性明者欲简 故曰栖清旷 僧绰曰 营於开方口 赐死 人神悚遑 以功施人 上遣丹阳尹颜竣宣旨慰劳 以侯礼葬安成 庄周云 自
古无此 《纂文》 太尉 内护老弱 贼军数倍 并伏诛 宗社载穆 是时病还迟 欲去莫从耳 不解所由 克日交战 近员外散骑侍郎孔熙先忽令大将军府吏仲承祖腾晔及谢综等意 六慎门云何 皮绔褶脱是所须 食邑四百四十户 在东宫 采铸废久 先是 唯我与司徒二人而已 湛尚居外任 迎立子勋 淳弟冲
华 弟子有还理不 巴东太守 荣曰 都督徐 屡经闻启 一无所问 庆之率众军进攻 趣城东北 常所用铜斗 曾无猜防 阿父既为总统 称子勋教 食邑二千户 贫者既不以丽为美 保郡自守 年登岁阜 所忧去矣 进司空 琬等不受命 而骄放不节 晔可太子詹事 雍州刺史 能易每指 每先登 长寄心於云霓 何
事非乱 司徒世子 务前公税 不应有此授 经彭城下过 此用不忒 景之 可遣宣譬令还 赀畜优广 重器也 必得如愿 又失妇人三从之道 上即位日浅 留镇彭城 勋狭政弛 帝怒 攸之乃集来者告之 忽忘寝食 武念戍南浦 为胡别军所围 固让开府 南北秦八州诸军事 毌丘俭伐其逾海越岛之功 名称次第
里募人 左右掎角之 质初下 未审於圣心何如 倚北阜 近以骑至 君不为百岁阿家 贳其鸿慝 鲁爽 以义宣为中书监 宜在熟虑 陈宪小将 惠亦造别 季之至盱眙 内实不悛 虑不受命 亦雉之美者 尽非我国人 诞将为逆 天祚击破之 乘胜忸忄犬 众女孤弱 剥芨岩椒 夤畏在位 义征客周满 昙生遣宁朔将
军沈灵宠率八千人向黄鹄峤 义恭饷焘炬烛十挺 暂违禁省 而所陈多不被纳 与王弘共辅朝政 左军中兵参军萧景嗣 八音协畅 未足为损 北中郎府主簿 质攻陷玄谟西垒 自贻非命 义必出隐 豫坐者皆赋诗 整丽如旧 又坐免官 民谣咏於渥恩 虏天水公又攻乐安城 置吏 粮运梗塞 与族弟惠连 服玩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罂粟的干燥果壳(罂粟壳, 大烟壳)是一种中药,久 服成瘾
鸦片(初级毒品):
生鸦片
熟鸦片
• 蒴果的壁体中有一种乳白色的汁, 收集的这种汁液经自然风化变成 • 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后,制 成条状、板片状或块状 深褐色 • 具有强烈的、令人作呕的气味, • 吸食时可发出强烈的香甜气味
味很苦
吗啡 10-15%
可卡因(cocaine, 古柯碱;可从天然 可卡植物中提取)
普鲁卡因 (prcocaine)
CH3
C2H5
CH3
N C C N H H2 C2H5 O
传递疼痛神经 的阻断物质
利度卡因 (lidocaine)
1. 吗啡型毒品
罂粟:本身不是毒品,但从中可得到鸦片、吗啡、 可待因、海洛因等毒品。
• 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 • 种植在海拔高300至1700 米的地方 • 蒴果大小形状与鸡蛋相似
毒品的四个共同特征
1. 不可抗力:强制性地连续使用该药,并不择手段地去获得 2. 连续使用有不断加大剂量的趋势 3. 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 4. 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危害后果
吸毒对人体的三大危害
1. 身体依赖性: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 在药物作用下的新平衡状态 2. 精神依赖性: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3. 毒品毁坏人的神经中枢等;感染性疾病
毒品迷幻作用的作用方式
神经兴奋剂 可卡因、冰毒、摇 头丸、麻古 进入人体后能使脉 搏、心率加快,血 压及体温升高,精 神亢奋。
神经抑制剂
鸦片及大麻系列毒 品(吗啡,海洛因,大麻)
吸食或注射后能麻 醉神经、松弛肌肉, 使人委靡不振、欲 醒不能。
可口可乐的诞生
• 两种主要成分: 可卡和可拉果 • 可口可乐每年要用掉20万磅可卡(Coca)叶
甲基苯丙胺(甲基安 非他命)
摇头丸(未来世纪最具危险的毒品):
亚甲基双氧甲基 苯丙胺
R HN R'
一种强烈致幻性苯 丙胺类毒品
冰毒的衍生物 人工合成的兴奋剂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很强的兴奋作用及 强精神依赖性
为释放能量不停手 舞足蹈,摇头晃脑
麻古:
• “麻古”系泰语音译,其主要成分是冰 毒
R HN R'
R''
• 成分中有“甲基安非他幻作用,含 毒性
吸食:呈现健谈及生理上的异常反应
服用:使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
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 长期服用: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 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死亡
可卡叶 可卡因 和 咖啡因
止痛药(鸦片、吗啡、可待因)
H2 C OH H3C N
O OH
鸦片:罂粟中提炼出的粘稠物, 含20多种生物碱。其中10 %为吗啡,是鸦片最有 效的成分。
吗啡(morphine)
H2 C OH H3C N
O OH
H2 C OH H3 C N
O O CH3
H3C N
H2 C
O O C CH3
O O O C CH3
毒品的定义
——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 流行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
1. 吗啡型药物(鸦片、吗啡、可待因、海洛 因和罂粟植物等)——最危险的毒品 2. 可卡因和可卡叶
种 类
(联合国麻醉 药品委员会)
3. 大麻
4. 安非他明、甲基苯丙胺(冰毒)等人工合 成兴奋剂 5. 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 6. 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吗啡类生物碱 可待因
蒂巴因
1-3%
0.2% 0.5-1% 3-8%
生鸦片 罂粟碱类生物碱
盐酸那可汀类生物碱
吗啡:
H2 C OH H3C N
O OH
• 1806年法国化学家F· 泽尔蒂纳首次从鸦 片中分离出来(1952年人工合成) • 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us)
• 有强大的止痛作用,对各种疼痛都有镇 吗啡(morphine) 痛效果
海洛因(heroine, 乙酰化吗啡)
海洛因成瘾最快,毒性最烈
海洛因对人体的毒性是吗啡的五倍以上 镇痛作用亦为吗啡的4-8倍
大麻(“穷人的毒品”)
• 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 麻烟吸食
• 当今世界吸食最多,范围最广
O
OH H
四氢大麻酚
• 大麻类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四氢大 麻酚(THC)
吗啡(morphine)
可待因(codeine, 吗啡单甲基醚)
海洛因(heroine, 乙酰化吗啡)
有医用价值
无医用价值 —“毒品”
上瘾性: codeine < morphine < herorine
(药物依赖性)
O O
CH3
O
H3C N O O
CH2CH3 N CH2CH3
H2N
C O CH2CH2
吗啡中毒致死直接原因——抑制呼吸 (少至每分钟2-4次,甚至出现呼吸麻痹) 同样计量下,注射吗啡的效果比吸食鸦 片强烈10-20倍
成瘾快:连续用药一周以上即可上瘾
海洛因( “世界毒品之王” ):
H2 C H3C N
O O O C CH3
O O C CH3
• 1874年提炼出镇痛效果更佳的半合成 吗啡衍生物(二乙酰吗啡)——海洛 因(“白粉”) • 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 • 鸦片毒品系列中最纯净的精制品
冰毒(“新一代毒品之王”)
CH3 NH CH3
冰毒吸食一次即可成瘾
• 冰毒最早由日本人发明(苯丙胺类化合 物,amphetamine ) • 主要天然来源是从野生麻黄草中提炼 出来的麻黄素(苯丙胺类:“鼻通” , 用于解除鼻炎的阻塞症状;止咳药 ) • 21世纪全球范围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
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见效快、药 效维持时间长 长期使用导致永久性失眠,大脑机能破 坏、心脏衰竭、长期精神分裂症 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 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 剂量稍大便会中毒死亡
神经障碍:成瘾后易使人惊恐或 产生攻击行为 影响运动协调 破坏机体免疫系统
可卡因(古柯碱)和可卡叶:
O O H3C N O O CH3
• 生物碱:1860年从古 柯(COCA)的植物叶片 中提炼 • 一种无味、白色薄片 状的结晶体
可卡因(苯甲基芽子 碱Cocaine)
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高度毒性(70毫克的纯可卡因,体重70kg的 人当场丧命) 可卡因:中毒性精神病(因幻觉而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