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药品注册--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结 束
1. 一般要求:
• 根据影响因素试验、产品的稳定性特点确定 • 模拟市售包装3批样品,比长期放臵温度至少高15℃的 条件下进行
– 一般可选择40℃±2℃、75%±5%RH条件下,进行6个月试 验,在试验期间第1、2、3、6个月末取样,检测考场指标
– 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或发生显著变化时,应改变条件重新进行 6个月,40℃/75%RH→30℃/65%RH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三、稳定性研究的试验方法
(一)影响因素试验
4.低温和冻融试验
• 方法:模拟药品在运输与使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温度条 件下,循环考察上市包装的药品的稳定性。 • 如果药品在运输、贮存或使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范围在 冰点以上,一般进行低温试验; • 如果药品在运输、贮存或使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范围在 冰点以下,一般进行冻融试验。
性状、物理性质及功能性试验超出标准规定
4 5
pH值结晶水发生变化 溶出度或释放度超出标准规定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六、稳定性研究设计的要点
6. 分析方法
• 应经过充分的验证,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 度、灵敏度等。
• 方法的确定和方法验证内容应结合质量研究工作进行。
七、稳定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四、稳定性研究的结果
影响因素 试验 加速试验 长期试验
确 定
贮存条件 包装材料/容器 有效期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五、国际气候带
1.国际气候带分布
气候带Ⅰ
气候带Ⅱ 气候带Ⅲ 气候带Ⅳ
温带
亚热带 干热带 湿热带
英国、北欧、加拿大 俄罗斯
药物稳定性试验
药物稳定性试验1. 引言药物稳定性试验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评估药物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面的变化,以确保药物的质量、效力和安全性。
药物稳定性试验的结果对于制定药物的储存条件、有效期限以及合适的包装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稳定性试验方法2.1 物理稳定性试验物理稳定性试验主要考察药物在不同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的物理特性变化。
常用的物理稳定性试验包括:•温度稳定性试验:将药物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观察其颜色、外观、粘度等是否发生改变。
•湿度稳定性试验:将药物暴露在高湿度环境下,观察其水分含量、结晶性等是否发生变化。
•光照稳定性试验:将药物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其光敏感性、颜色变化等是否发生变化。
2.2 化学稳定性试验化学稳定性试验主要研究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组成和活性的变化。
常用的化学稳定性试验包括:•pH稳定性试验:将药物溶液调节至不同的酸碱度,观察其溶解度、分解速率等是否发生变化。
•氧化稳定性试验:将药物与过氧化物接触,观察其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分解速率等是否发生变化。
•水解稳定性试验:将药物暴露在酶解液中,观察其酶解速率、代谢产物等是否发生变化。
2.3 微生物稳定性试验微生物稳定性试验主要考察药物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常用的微生物稳定性试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将药物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大肠杆菌试验:将药物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大肠杆菌生长。
•霉菌试验:将药物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霉菌生长。
3.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根据稳定性试验所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以确定药物的稳定性。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药物的目标用途、储存条件和预期使用期限来进行综合评估。
4.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稳定性试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物理特性、配方、储存温度、湿度、光照等。
药品的制药工程中的药物稳定性考察
药品的制药工程中的药物稳定性考察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质量、效能和安全性的特征。
药物稳定性考察是制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药物的生产、质量控制以及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一、药物稳定性的重要性药物稳定性的考察具有以下重要性:1. 药物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其效能和安全性。
药物在制药工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受到温度、湿度、光照、氧气、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药物不稳定,其效能可能会降低或丧失,甚至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2. 药物稳定性考察是确定药物的保存条件的基础。
通过药物稳定性的考察,可以确定药物在何种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和活性,从而制定合理的药物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
3. 药物稳定性考察是指导药物生产、储存和运输的重要依据。
了解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可以指导药物的生产工艺、储存条件和运输方式,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二、药物稳定性考察的方法为了准确地评估药物的稳定性,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考察:1. 真实环境考察法:将药物置于实际储存条件中,如高温、高湿度、光照等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后,检测药物的质量和效能,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2. 加速试验法:通过提高温度、湿度或其他因素的作用程度,缩短考察时间,快速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药物在长期保存中的稳定性,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考察条件。
3. 包装稳定性考察法:将药物装入常见的药品包装材料中,经过一定时间后,检测药物的质量和效能,评估药物在不同包装材料下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能够指导药物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4. 特定试验指标法: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用途,选择合适的试验指标进行考察。
常用的特定试验指标包括药物含量、PH值、溶解度、颜色变化等。
三、药物稳定性考察的数据分析与评估药物稳定性考察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药物是否稳定及其稳定性的程度。
数据分析与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含量变化:通过检测药物的含量变化情况,评估药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 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 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 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
原料药及制剂处方研究需进行, 供试品可用一批未包装样品。
高温试验:
60℃放置10天, 于第五、第十天检测
高湿度试验:
25℃分别于相对湿度(75于相)%及(90于相)%放置10天, 于第五、第十天检测
强光照射试验:
于照度(4500试验:()lx放置10天, 于第五、第十天检测
2.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加速试验:原料药和制剂需进行此项试验。
供试品要求3批, 按市售包装, 在温度(40按市)℃, 相对湿度(75对湿)%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
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末取样一次。
3个月资料可用于新药申报临床试验, 6个月资料可用于新药申报生产。
长期试验:为制定药物有效期提供依据, 原料药和制剂需进行此项试验。
供试品3批, 按市售包装, 在温度(25按市)℃, 相对湿度(60对湿度)%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
每3个月取样一次。
6个月数据可用于新药申报临床研究, 12个月数据可用于新药申报生产。
3.典型恒温法
理论依据是Arrhenius公式。
有效期t0.9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
例题: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有
A.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
B.加速试验、典型恒温
C.长期试验、典型恒温、加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
D.典型恒温、长期试验
E.长期试验、加速恒温正确答案:C。
药物稳定性研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药物稳定性研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前⾔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物学和微⽣物学特性的能⼒。
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产⼯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艺、包装、贮藏条件、运输、使⽤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持性信息。
药物稳定性研究是运⽤科学的分析⽅法、原理对药品进⾏全⾯质量评估的过程,在药品整个⽣命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
本⽂对药物稳定性研究中的不稳定的类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稳定性实验的设计思路、提⾼稳定性的措施、以及稳定性考察中的问题进⾏了分析。
⼀药物不稳定的类型从稳定性考察试验中发现,药物不稳定的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即物理不稳定性、化学不稳定性、⽣物不稳定性。
1、物理不稳定性物理不稳定性主要是由于时间、温湿度等条件引起的性状⽅⾯发⽣的变化,如⽚剂表⾯出现⿊点、变软、变脆、乳剂的分层;颗粒剂的结块等。
2、化学不稳定性化学不稳定性系指药物由于化学反应(如⽔解、氧化等)引起的不稳定,如在考察过程中,由于⽔分增加、光照、氧⽓、原辅料相容性、药物和包装容器相容性等引起的药物降解,杂质增加,含量降低等。
此外,⽣产过程中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晶型变化也是⼀个重要因素。
相关的检测指标如有关物质、异构体、溶液澄清度与颜⾊、聚合物、含量、晶型等。
3、⽣物不稳定性⽣物不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微⽣物污染等因素引起的不稳定,能够使药品变质、腐败。
药品申报中的相关的检测指标如⽚剂⾄少需要在稳定性考察的初始和结束时间点进⾏微⽣物限度的考察。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药物本⾝的化学结构药物结构在稳定性中是最重要的,有些药物结构中含有容易发⽣降解的基团,如酯键、共轭双键、硫醚键等,有时会发⽣⽔解、光照、氧化等降解,产⽣杂质。
改变固体药物的性质、提⾼其稳定性的⽅法有提⾼熔点、选择不吸湿的晶型(晶体或成盐)、改变外部形态等⽅法。
药物稳定性加速实验
稳定性实验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预测注射液稳定性的原理。
2.掌握应用恒温加速实验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贮存期的方法。
二、仪器和材料仪器:恒温水浴,酸式滴定管(25ml ),锥形瓶(50~250ml )等。
材料:维生素C 注射液(2ml ∶0.25g ),0.1mol ∕L 碘液,丙酮,稀醋酸,淀粉指示液等。
三、实验内容(一)试验方法1、放样 将同一批号的V C 注射液样品(2ml ∶0.25g )分别置4个不同温度(如70、80、90和100℃)的恒温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如70℃为间隔24h ,80℃为12h,90℃为6h ,100℃为3h )取样,每个温度的间隔取样次数均为5次。
样品取出后,立即冷却或置冰箱保存,供含量测定。
2、V C 含量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样品液1ml ,置150ml 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5ml 与丙酮2ml ,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 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不褪。
每1ml 碘液(0.1mol∕l)相当于8.806mg 的V C (C 6H 8O 6),分别测定各样品中的V C 的含量, 同时测定未经加热试验的原样品中V C 含量,记录消耗碘液的毫升数。
(二)实验数据处理1.数据整理 由于含量测定所用的是同一种碘液,故不必考虑碘液的精确浓度,只要比较消耗碘液的毫升数即可。
将未经加热的样品(表1-1中时间项为0)所消耗碘液的毫升数(即初始浓度)作为100%相对浓度,各加热时间内的样品所消耗碘液的毫升数与其相比,得出各自的相对浓度百分数(C 相,%)。
实验数据如表 -1。
表 -1 70℃恒温加速试验各时间内样品的测定结果2.求4种试验温度的V C 氧化降解速度常数(k 70~k 100) 用回归方法求各温度的k 值时,先将各加热时间(x )与其对应的lg(C 相,%)值(y )列表(表 -2)表16-2 加热时间及其相对浓度(%)对数值的回归计算表(70℃)用具有回归功能的计算器,将x 和y 值回归,直接得出截距,斜率和相关系。
三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2)药物稳定性预测
药物稳定性预测有多种方法,但基本的方法仍是
经典恒温法,根据Arrhenius方程以lgk对1/T作图
得一直线,直线斜率=-E/(2.303R),由此可计 算出活化能E和A。
若将直线外推至室温,就可求出室温时的速度
常 数 ( k25 ) 。 由 k25 可 求 出 分 解 10% 所 需 的 时 间
dC dt
k0
积分式 C=C0-kt
(3)一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
dC kC dt
积分式为 lgC=lgc0-kt/2.303 半衰期t1/2=0.693/k 有效期t0.9=0.1054/k ( 药物剩余90%或降解10%所需的时间)
(4)二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 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化学稳定性:水解、氧化、光解 物理稳定性:
固体制剂:外观、崩解、溶出; 液体制剂:澄清度、色泽; 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 乳剂:分层、破裂 微生物学稳定性:微生物学变化,霉变、腐败。
(3)光降解
硝普钠、氯丙嗪、异丙嗪、核黄素、氢化可 的松、VA、辅酶Q10
(4)其它 异构化 • 光学异构:外消旋化和差向异构(四环素) • 几何异构:VA
聚合 脱羧 脱水 与其它药物或辅料作用
2.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和稳定化方法
处方因素 外界因素
(1) 处方因素
① pH的影响 包括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影响酯类、酰胺的水解速度 影响药物的氧化
2. 药物稳定性的加速试验研究方法 药物稳定性试验周期可长达2年,因此常
稳定性试验规定,稳定性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方法
FDA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那么药品稳定性试验规定每年底制定下年度原料和制剂成品稳定性试验书面方案,内容包括:规格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每批数量、考察工程、考察频次、时间等。
经批准后执行,新开发的制剂品种在开发阶段应制定稳定性方案。
3公司药品生产用原料稳定性试验可采用影响因素试验法:3.1将一批供试品除去包装以后,平放在平皿中,在以下条件下按规定贮存,检测重点考察工程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重点考察工程包括: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察工程。
影响因素试验条件:3.1.1暴露在常温空气中;3.1.2高温试验,温度分别为60℃、40℃两个温度水平;3.1.3高湿试验,湿度分别为90%±5%、75%±5%两个湿度水平;3.1.4强光照射试验,照度为4500LX±500LX4制剂稳定性试验:4.1加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温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 个月,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末取样检测各剂型规定的重点考察工程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
片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
硬胶囊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外观、内容物色泽、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水份。
液体制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性状、相对密度、含量、pH值、微生物限度检查。
3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2年,6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3年。
4.2长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规定保存条件下贮存,每年检测一次,重点考察工程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观察3年的检验结果,以确定产品的贮存期或有效期。
5严格按照批准的书面稳定性方案,做好试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及时调整。
6试验完毕后,对试验结果进展数理统计后处理,评定并作出结论。
写出稳定性试验报告,所有资料归档保存。
留样观察管理制度留样的环境及要求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品种的贮存需用,设专用的留样观察室,分为常温区、阴凉区,留样室要求避光、枯燥、通风、防虫鼠。
临床实验用药品稳定性检验
临床实验用药品稳定性检验药品的稳定性检验是临床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临床试验中,药品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合理有效的药品稳定性检验方案对于临床试验的成功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临床实验用药品稳定性检验的相关内容。
一、药品的稳定性定义药品的稳定性指的是药品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其药理活性、药效和质量的能力。
在临床实验中,药品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为药品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药物的成分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药效的准确评价。
因此,药品的稳定性检验对于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品稳定性检验的方法1. 物化性稳定性测试:物化性稳定性测试主要通过测定药品的溶解度、颜色、气味、PH值、溶解速度以及晶体形态等指标来评价药品的物化性稳定性。
2. 化学稳定性测试:化学稳定性测试主要通过测定药品的含量、杂质、分解产物、光敏性等指标来评价药品的化学稳定性。
3. 生物学稳定性测试:生物学稳定性测试主要通过测定药品在体外和体内的药效、毒性、代谢动力学等指标来评价药品的生物学稳定性。
三、药品稳定性检验的条件1. 温度条件:不同的药品对温度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进行稳定性检验时,应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条件。
2. 光照条件:光照对某些药品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稳定性检验时,应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光照条件。
3. 湿度条件:湿度对某些药品的稳定性也有影响,因此,在进行稳定性检验时,应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湿度条件。
四、药品稳定性检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1. 药品的含量变化:通过测定药品的含量变化,可以评价药品的稳定性。
2. 药品的物理变化:药品溶解度、颜色、气味等的变化也是评价药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 药物分解产物和杂质的检测:通过对药品中分解产物和杂质的测定,可以评价药品的稳定性。
五、药品稳定性检验的意义药品的稳定性检验对于临床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药品的稳定性检验可以评价药品是否适用于临床实验;其次,药品的稳定性检验可以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药品的稳定性检验可以为药品的生产和贮存提供参考。
药物稳定性研究
药物稳定性研究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性,包括其化学、物理和微生物稳定性。
药物的稳定性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药物稳定性的研究是药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药物稳定性的定义和意义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包括其化学成分、药物活性、溶解度和物理性质等方面。
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能够揭示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进而为制药过程和药物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对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药物稳定性的不良变化可能导致药物疗效下降,药物降解产物可能具有毒性或无效。
因此,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能够帮助制药企业确保药物的质量,并指导药师合理选用和储存药物。
二、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药物通常会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和降解反应,而低温则可以减缓药物的降解速度。
2. 光照:药物的稳定性受到光照的影响。
某些药物对光敏感,容易发生光解反应,导致药物分解或者产生有害物质。
3. 氧气:氧气也是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之一。
氧气能够引起氧化反应,导致药物的降解和失效。
4. pH值:药物稳定性的研究需要考虑药物在不同pH值下的变化。
酸碱性环境能够影响药物的分解和溶解性。
5. 湿度:湿度对于一些药物的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高湿度会导致药物变质、分解和降解。
三、药物稳定性的研究方法1. 加速试验:加速试验是通过改变药物在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下的暴露时间,以研究药物在实际使用期限的稳定性。
常见的加速试验方法有热力学法、湿热法和光照法等。
2. 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通过对药物样品进行化学和物理分析,以评估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稳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3. 数据处理和评估:药物稳定性研究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评估。
通过对药物的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像处理,可以得到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定量和定性表达。
稳定性试验规定,稳定性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方法
FDA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药品稳定性试验规定每年底制定下年度原料和制剂成品稳定性试验书面计划,内容包括:规格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每批数量、考查项目、考查频次、时间等。
经批准后执行,新开发的制剂品种在开发阶段应制定稳定性计划。
3 公司药品生产用原料稳定性试验可采用影响因素试验法:3.1 将一批供试品除去包装以后,平放在平皿中,在以下条件下按规定贮存,检测重点考查项目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重点考查项目包括: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查项目。
影响因素试验条件:3.1.1 暴露在常温空气中;3.1.2 高温试验,温度分别为60℃、40℃两个温度水平;3.1.3 高湿试验,湿度分别为90%±5%、75%±5%两个湿度水平;3.1.4 强光照射试验,照度为4500LX±500LX4 制剂稳定性试验:4.1 加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温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末取样检测各剂型规定的重点考查项目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
片剂的重点考察项目为: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
硬胶囊剂的重点考查项目为:外观、内容物色泽、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水份。
液体制剂的重点考察项目为:性状、相对密度、含量、pH值、微生物限度检查。
3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2年,6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3年。
4.2 长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规定保存条件下贮存,每年检测一次,重点考查项目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观察3年的检验结果,以确定产品的贮存期或有效期。
5 严格按照批准的书面稳定性计划,做好试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及时调整。
6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后处理,评定并作出结论。
写出稳定性试验报告,所有资料归档保存。
药物的稳定性实验
三、操作步骤
• (5)将上述四种药品的“4”号管,分别加入硫 酸铜试液2滴,观察并记录各药品的颜色变化。
• (6)将上述四种药品的“5”号管,分别加入0.0 5mol/L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2ml后,再分别加入硫 酸铜试液2滴,观察并记录各药品的颜色变化。
四、注意事项
1.阿司匹林定性鉴别用三氯化铁试液鉴别反应十分灵 敏,如用量过大,颜色过深时,可用水稀释后再观察。
• 2.对氨基水杨酸钠、盐酸异丙肾上腺 素或重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维生素C 、盐酸氯丙嗪的氧化变质。
三、操作步骤
• 1.盐酸普鲁卡因的水解实验 • (1)取盐酸普鲁卡因约0.1g,加水3ml使其溶解,将一
条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盖于试管口,在沸水浴上加热,红 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 (2)取盐酸普鲁卡因约0.1g,加水3ml使其溶解,加入1 0%氢氧化钠试液1ml,将一条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盖于试管 口,在沸水浴上加热,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三、操作步骤
• 2.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的水解实验 • (1)取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约0.1g,加水5ml
使其溶解,观察溶液的澄清度,放置2小时, 观察溶液是否有浑浊及颜色。 • (2)取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约0.1g,加水5ml 使其溶解,加稀盐酸2滴,有白色沉淀产生。
三、操作步骤
• 3.苯巴比妥钠的水解实验 • (1)取苯巴比妥钠0.1g,加水5ml使其溶解,观
• (2)将上述四种药品的“1”号管,同时去掉试管的 塞子,在空气中置于日光下直射,观察并记录各药品 的颜色的变化。
三、操作步骤
• (3)将上述四种药品的“2”号管,分别加入3% 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同时放入沸水浴上加热,观 察并记录各药品在5、20、60分钟时的颜色变化。
研究药物稳定性的方法
研究药物稳定性的方法
研究药物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加速试验:该方法通过对药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速暴露,来模拟长期储存或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常用的加速试验方法包括高温、高湿、光照、氧化等暴露条件。
通过检测药物在不同暴露条件下的变化,可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2. 长期稳定性试验:该方法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对药物进行监测,来评估其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通常,药物会在不同储存温度下进行稳定性试验,如常温、冷藏和冷冻条件下。
长期稳定性试验通常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
3. 加速稳定性试验:该方法结合了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的优点,以更短的时间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对药物进行加速暴露,并结合数学统计模型,可以预测药物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4. 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某些药物可能会受到特殊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光照、湿度、氧化等。
研究药物在这些特殊条件下的稳定性,可以提供关于储存和使用条件的指导。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质谱(MS)等,对药物分子结构和药物降解产物进行分析,以了
解药物的稳定性情况。
药物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研究与评价
药物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研究与评价药物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是药物制剂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药物在制剂中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对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药物稳定性的定义、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稳定性的定义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在合理保存期内保持其质量、活性和效能的能力。
药物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其在制剂中的降解、失效或毒性增加,因此药物稳定性研究对于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物稳定性研究方法1. 加速试验法加速试验法是常用的研究药物稳定性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模拟长期保存的情况,加速药物的降解反应,以预测药物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
常用的加速试验方法有高温试验、湿热试验、光照试验等。
2. 稳定性研究中心试验稳定性研究中心试验是指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对药物进行稳定性研究。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了解药物在制剂中的降解规律和影响因素,为药物制剂的生产和储存提供科学依据。
3. 降解产物分析通过对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药物的降解途径和稳定性。
常用的降解产物分析技术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通过对降解产物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药物的稳定性。
三、药物稳定性评价指标1. 外观指标外观是药物是否稳定的重要判断指标之一。
药物在稳定状态下应具有一定的外观特征,如颜色、气味、透明度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可以确定药物在制剂中是否发生质变。
2. 化学指标药物稳定性的化学指标主要包括药物含量、杂质含量、PH值、溶解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药物在制剂中的质量变化和降解程度,从而评价药物的稳定性。
3. 生物学指标生物学指标主要指药物在制剂中的活性变化和毒性变化。
通过对药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可以判断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和疗效。
四、药物稳定性研究的意义药物稳定性研究是保证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对于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和评价,可以优化药物制剂的配方和工艺,延长药物的保质期,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案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药物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药物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考察其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条件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药物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二、试验要求***药物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性试验项目包括影响因素试验与加速试验。
2、***药物供试品可以从橡胶膏生产车间生产的同一批制剂中抽取,抽样数量符合稳定性试验要求。
3、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药物所用供试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4、***药物稳定性试验,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
三、试验方法(一)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
其目的是考察***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其在高温、高湿及低温条件下各项质量指标的稳定性及变化情况。
1.高温试验***药物置药物稳定性检查仪中,60℃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药物成品质量标准进行全检。
若***药物供试品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5%),则在40℃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
若60℃无明显变化,不再进行40℃试验。
2.高湿度试验***药物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分别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药物成品质量标准进行全检,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重量,以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潮解性能。
若吸湿增重5%以上,则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若吸湿增重5%以下,且其他考察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
恒湿条件可通过在密闭容器如干燥器下部放置饱和盐溶液实现,根据不同相对湿度的要求,选择NaCl饱和溶液(15.5~60℃,相对湿度75%±1%)或KNO3饱和溶液(25℃,相对湿92.5%)。
3.低温试验***药物置适宜的密封洁净容器中,0℃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药物成品质量标准进行全检。
药品稳定性实验
1.1 术语1.1.1 长期稳定性试验(long term stability testing)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接近实际条件)留样,并定期进行检验。
其目的为了确认适当的贮存条件及制定产品有效期或复验期提供依据。
1.1.2 加速稳定性试验(Accelerated stability testing)通过使用超常的贮存条件来加速产品化学降解或物理变化。
评估在运输期间短期的贮存条件与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不符时,可能会造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对长期稳定性研究数据的补充。
1.1.3 影响因素试验1.1.4 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
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和建立降解产物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2 稳定性年度计划1.2.1 QC经理根据生产品和QA的要求,种制订年度稳定性试验计划,包括:品名、规格、批次、批号、试验方式、稳定性试验项目及方法、责任人等。
1.2.2 稳定性计划经QC经理审核,交质量部负责人批准方可生效。
1.3 原料药影响因素试验1.3.1 原料药进行该试验。
用一批代表性的原料药进行,将样品除去包装后,平放在称量瓶或培养皿中摊成≤5 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 mm厚薄层,进行以下实验,考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1.3.2 高温试验温度分别选择40℃、60℃两个温度水平。
将样品在60℃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若样品无明显变化,则不进行40℃条件下的试验;若样品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5%,鉴别不明显,外观色泽变化大等),则须在40℃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
1.3.3 高湿试验选择相对湿度为75%±5%、90%±5%两个湿度水平(T=25℃)。
将样品置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装KNO3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用封口胶密封)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要求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样品的重量,若样品无明显变化,则不进行75%±5%条件下的试验;若样品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5%,鉴别不明显,外观色泽变化大、吸湿增重5%以上等),则须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装有NaCl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用凡士林密封)同法进行试验。
药品稳定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依据:《GMP》与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的要求目的:考核药品质量稳定性,为确定药品的合理有效期提供科学依据。
范围: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稳定性试验1.药物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2.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2.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其中影响因素试验适用于原料药,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和制剂。
2.2 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样品所用容器、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2.3 应重视有关物质的检查。
3.影响因素试验影响因素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强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时,将样品置于适宜的容器中,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可摊成≤10mm厚的薄层,进行以下试验:3.1高温试验3.1.1将供试品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中)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可摊成≤10mm厚的薄层,在60℃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照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即: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以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
3.1.2 若检测结果与0天结果比较,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5%),则40℃下按同法进行试验。
如60℃的结果无明显变化,不再进行40℃试验。
3.2 高湿度试验在25℃将供试品开口置于相对湿度90±5%的恒湿密闭容器中(在密闭容器中放置硝酸钾饱和溶液),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验上述项目,重点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性。
如吸湿增重5%以上,则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放置氯化钠饱和溶液),同法进行试验。
如吸湿增重5%以下,而且其他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
药物稳定性实验实习报告
药物稳定性实验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等影响因素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并预测药品的有效期。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原料药或药物制剂- 各种试验溶液(如高温试验溶液、高湿试验溶液、光照试验溶液等)- 对照品、试剂等2. 实验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紫外-可见光光谱仪- 电子天平- 恒温恒湿箱- 称量瓶、培养皿、容器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影响因素试验:(1) 高温试验:将原料药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在60℃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有关指标。
如供试品发生显著变化,则在40℃下同法进行试验。
(2) 高湿试验:将供试品置恒湿密闭容器中,于25℃分别于相对湿度75%和90%条件下放置10天,在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
检测项目应包括吸湿增重项。
(3) 光照试验:将供试品置于光照条件下,观察其颜色变化等指标。
2. 加速试验:将三批供试品在加速条件下进行试验,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75±5)%。
于0、1、3、6、9、12个月时取样,检测有关指标,包括含量、颜色、澄清度等。
3. 长期试验:将三批供试品在长期条件下进行试验,条件为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
于0、3、6、12、18、24个月时取样,检测有关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高温试验:供试品在60℃条件下放置10天后,含量有所下降,颜色变深。
在40℃条件下放置10天后,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颜色无明显变化。
- 高湿试验:供试品在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10天后,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吸湿增重明显。
在相对湿度90%条件下放置10天后,含量有所下降,吸湿增重更明显。
- 光照试验:供试品在光照条件下放置10天后,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颜色变深。
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1]
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药品的稳定性是指原料药及制剂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性质,通过对原料药和制剂在不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线等)下稳定性的研究,掌握药品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依据,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稳定性研究是药品质量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与药品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紧密相关。
稳定性研究具有阶段性特点,贯穿药品研究与开发全的过程,一般始于药品的临床前研究,在药品临床研究期间和上市后还应继续进行稳定性研究。
本文为一般性原则,具体的试验设计和评价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二、稳定性研究设计的考虑要素稳定性研究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结合原料药的理化性质、剂型的特点和具体的处方及工艺条件进行。
(一)样品的批次和规模一般地,影响因素试验采用一批样品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采用三批样品进行。
稳定性研究应采用一定规模生产的样品,以能够代表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产品质量。
原料药的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生产规模一致;药物制剂的处方、制备工艺也应与生产规模一致。
稳定性研究中,原料药的供试品量应满足其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用量。
口服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应为10000个制剂单位左右。
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中试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
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包装及放臵条件稳定性试验要求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进行,这些放臵条件的设臵应充分考虑到药品在贮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因素。
原料药的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所用包装应采用模拟小包装,所用材料和封装条件应与大包装一致。
药物制剂应在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包装,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的包装应与拟上市包装一致。
稳定性研究中所用设备应能较好地对各项试验条件的要求的环境参数进行控制和监测。
(三)考察时间点由于稳定性研究目的是考察药品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研究中一般需要设臵多个时间点考察样品的质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概述
1. 意义 含义:药物制剂在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 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体外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 保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确定使用期限; 经济损失; 新药申报必须呈报相应的稳定性研究资料;
2. 任务 考察原料药或制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 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 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化学稳定性:水解、氧化、光解 物理稳定性: 固体制剂:外观、崩解、溶出; 液体制剂:澄清度、色泽; 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 乳剂:分层、破裂 微生物学稳定性:微生物学变化,霉变、腐败。
如苯巴比妥注射液、安定注射液等。 电解质,影响药物的降解速度; 可通过形成胶束,提高稳定性;
③ 离子强度的影响
④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⑤ 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2)外界因素及解决方法
对制订产品的生产工艺条件和包装设计均十分重 要。
① 温度
确保灭菌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灭菌温 度和时间。特别是热敏性药物,如青霉素、 生物制品。 Arrhenius方程:k=Ae-E/RT
(3)光降解 硝普钠、氯丙嗪、异丙嗪、核黄素、氢化可 的松、VA、辅酶Q10 (4)其它
异构化 • 光学异构:外消旋化和差向异构(四环素)
• 几何异构:VA
聚合 脱羧 脱水 与其它药物或辅料作用
2.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和稳定化方法
处方因素
外界因素
(1) 处方因素
① pH的影响
包括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影响酯类、酰胺的水解速度 影响药物的氧化
pH的调节
•
•
• •
需考虑稳定性、溶解度和药效 常用盐酸与氢氧化钠。 生产上常用与药物本身相同的酸和碱 维持pH不变,常用磷酸、枸橼酸、醋酸及 其盐类组成的缓冲系统来维持
②溶剂的影响
对于水解的药物,有时采用非水溶剂如乙醇、 丙二醇、甘油等而使其稳定。
② 光线
不仅激发氧化反应,也能激发药物的分解反应。 光敏感物质
③ 空气(氧)
• • • • •
易氧化物质: 真空包装 通惰性气体 用非水溶剂 加抗氧剂 加协同剂:提高抗氧剂效果,枸橼酸、酒石酸
④ 金属离子
来源: 影响:催化自氧化反应
要避免金属离子的影响,应: • 选用纯度较高的原辅料, • 操作过程中不要使用金属器具, • 加入络合剂如依地酸盐或枸橼酸、酒石酸、磷酸、 二巯乙基甘氨酸等附加剂,有时络合剂与亚硫酸 盐类抗氧剂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 依地酸二钠常用量为0.005%-0.05%。
丁酸氮芥、克林霉素、硫唑嘌呤、顺铂、阿糖胞 苷、维生素B、地西泮、碘苷等;
酚类: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杨酸钠 • 烯醇类:维生素C • 芳胺类:磺胺嘧啶钠 • 吡唑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 • 噻嗪类: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 • 含碳碳双键药物:VA、VD 光、氧、金属离子、pH的影响
•
一批原料药,摊成≤5mm,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 目检测 强光照射试验:4500±500lx ,10天(5、10取样) 高温试验:开口容器;60℃,10天(5、10取样) 高湿度试验:恒温密闭容器;25℃,相对湿度
• • •
90%±5%,10天(5、10取样)
•
• •
加速试验 目的:加速药物或制剂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物或制剂 的稳定性,为制剂处方设计、工艺改进、质量研究、包装、 运输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 3批供试品, 40℃±2℃,相对湿度75%±5%; 6个月 市售包装 长期试验 接近药物或制剂的实际贮存条件,目的是为制定药物的有效 期提供依据 3批供试品, 25℃±2℃,相对湿度60%±10%,12个月 市售包装
⑤ 湿度和水分
对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影响特别重要。 临界相对湿度(CRH)
⑥ 包装材料
3. 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法 (1). 改进药物剂型或生产工艺
制成固体剂型;供注射的做成注射用 无菌粉末。 制成微囊或包合物:易氧化药物 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
(2). 制成稳定型衍生物
•
化学结构决定其稳定性 制成难溶性盐、酯 制成前体药物 前体药物:将具有药理活性的母体药物,引 入另一种载体基团(或与另一母体药物结合) 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体内经 生物转化,释放出母体药物而呈现出疗效。
三. 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1.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 验、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强化试验): 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 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 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 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 和建立降解产物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原料药和制剂均要求进行此项试验。
•
• •
2. 药物稳定性的加速试验研究方法 药物稳定性试验周期可长达2年,因此常 需要能够预测化学稳定性的加速实验方法, 以便在产品研制期间能加快处方筛选和工 艺优化。 经典恒温法 温度系数法 活化能估算法 Q10法 线性变温法
四. 化学降解动力学 反应级数 (1)意义 研究药物降解的速率,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浓度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级数是用来阐明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 的关系。 反应级数有零级、一级、伪一级及二级反应;此 外还有分数级反应。 在药物制剂的各类降解反应中,尽管有些药物的 降解反应机制十分复杂,但多数药物及其制剂可 按零级、一级、伪一级反应处理。
二.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1. 化学降解途径 (1)水解 酯类 • 水解后,pH下降。若灭菌后pH下降,首先考虑 是否水解
•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盐酸可卡因、溴丙 胺太林、硫酸阿托品、氢溴酸后马托品等; 内酯: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开环。硝酸毛果芸香 碱
•
• •
酰胺: 生成酸、胺;
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利 多卡因、对乙酰氨基酚等; 其它药物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