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文号】林科发[2006]252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注:本篇法规中关于“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审批”的行政审批项目已被: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发布日期:2013年11月8日,实施日期:2013年11月8日)取消*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林业局公告2014年第5号――国家林业局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发布日期:2014年2月13日,实施日期:2014年2月13日)废止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林科发[2006]25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速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保障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顺利实施,依据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是一项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实施“科教兴林”基本方针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施的国家林业局重点林业科技计划。
其宗旨是根据林业生产建设对科技成果的迫切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大批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通过建立试验示范点、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在林业生产中大面积地推广应用,以提高林业生产建设质量,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国家林业局科技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实施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各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和国家林业局有关直属单位的科技推广管理机构,负责本地方、本单位推广计划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与审批第四条国家林业局科技主管机构根据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技术需求,每年发布《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年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1.09.08•【文号】•【施行日期】2021.09.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林科发〔2017〕46号),促进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局遴选出了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见附件),现予发布。
请各地各单位根据生产实际,重点推广本次发布的100项林草科技成果,特别是在各类林草技术转化项目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予以重点应用,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示范引领作用。
成果相关信息请登录“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网站(http://124.205.185.86:8080/sso/login)进行查询。
特此通知。
附件: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2021年9月8日附件_GBK;">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序号成果名称成果领域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1三峡库区高效防护林体系构建及优化技术集成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肖文发2岷江上游森林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3生物基可降解纤维沙袋沙障治沙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永4退化湿地恢复技术体系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崔丽娟5内蒙古退化植被恢复技术和定向经济型植物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张文军6长江经济带生态退化区植被修复与低效林提质增效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张旭东7竹林生态系统碳过程、碳监测与增汇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8南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及多功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刘世荣保护研究所9低覆盖度羽翼袋沙障及其铺设机械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杨文斌10川西北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鄢武先11川中丘陵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四川农业大学李贤伟12困难立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集成林草生态保护修复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宋宪虎13陕北沙地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符亚儒14南方型杨树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南京林业大学方升佐15树木良种的“复幼-扦插”规模化繁育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16鲜食枣设施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新岗17青钱柳叶用优良品种选育及定向培育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南京林业大学方升佐18澳洲坚果品种选育与栽培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贺熙勇19林木精准井式节水灌溉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新疆林业科学院李宏20泡核桃品种资源创新及提质增效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陆斌术推广总站21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南京林业大学彭方仁22半干旱区人工山杏低效林改造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李显玉23优势特色果品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河北农业大学王国英24檀香与降香黄檀混交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徐大平25漆树良种及高效栽培综合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邱蓉26马尾松大径材及高产脂林定向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贵州大学丁贵杰27花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原双进28川草1号、2号老芒麦产业化技术集成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游明鸿29南方次生林经营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曾令海30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国际竹藤中心范少辉31紫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北华大学程广有32抗寒苹果、矮化砧木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及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院陈淑英33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结构化经营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河北农业大学张志东34马尾松良种选育、定向栽培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贵州大学丁贵杰35广西藤县八角低效林改造技术集成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梁文汇36珍贵树种人工林林下植物生态经营模式及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刘君昂37‘新苹红’苹果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李显玉38酿酒葡萄免埋土安全越冬栽培关键技术集成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华39一种核桃大树更新复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贵州省核桃研究所孙建昌40一种肉桂高效培育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开祥41优质材桉树无性系选育与产业化利用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陈健波42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剑春43蓝靛果高效培育及其花色苷提取纯化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北京林业大学付玉杰利用44林木剩余物高得率清洁制浆产业化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房桂干45环保型长效抗菌自清洁柜橱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北京林业大学郭洪武46高性能木竹质重组材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于文吉47建筑与桥梁用竹质结构材料与构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竹藤中心江泽慧48实木木材热改性及其功能性材料应用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曹永建49原竹自动定段技术与设备林草资源开发国家林草局北京林业周建波利用机械研究所50竹质异色层积装饰材制造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陈玉和51圆竹分级展平及展平复合规格材制造技术与装备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竹藤中心刘焕荣52豆粕胶黏剂无醛中密度纤维板制造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王春鹏53无醛胶合板用豆粕胶黏剂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范东斌54低质人工林木材高效干燥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周永东55高含油互叶白千层产业化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吴丽君56多花黄精林药复合栽培及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利用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竹藤中心汤锋57低施胶量环保木质单板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南京林业大学周晓燕58一种木质纤维定向液化制备乙酰丙酸的综合利用方法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剑春59豆粕胶黏剂无醛刨花板制造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储富祥60江西特色植物萜类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江西农业大学王宗德61人造板VOC快速释放检测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东北林业大学沈隽62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张建国63野牛草高效育制种及其产业化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钱永强64青藏高原东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白史且65国审良种‘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及其繁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康向阳66油茶大果型新品种选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谭晓风67落羽杉属树木杂交新品种林果花江苏省殷云龙选育技术草种业提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68甜柿优良新品种及园艺化栽培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龚榜初69杉木优异品系选育及扩繁关键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会全70杉木种业创新工程关键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黄开勇71‘中林5号’‘中林1号’楸树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麻文俊72‘西南桦广西凭祥种源’‘西南桦云南腾冲种林果花草种业中国林科院热曾杰源’西南桦提升带林业研究所73油桐抗枯萎病品系选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陈益存74中天1号紫花苜蓿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常根柱75福建柏优良种源和家系选择及培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仁华76香花油茶良种选育及繁育关键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马锦林77高油加工型红松、榛子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黑龙江省林业杨凯提升科学院78枣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韩传明79油茶遗传改良与良种应用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志真80‘滨海密枝’柽柳林果花草种业提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杨俊明81北林201紫花苜蓿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卢欣石82‘蓝美1号’蓝莓林果花草种业提升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华江83红掌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陈孝丑中心84‘燕杏’‘送春’‘花蝴蝶’梅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张启翔85环湖寒生羊茅林果花草种业提升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刘文辉86陆表植被碳汇量关键技术及管理平台林草装备和信息化北京林业大学冯仲科87电动树干打孔注药机林草装备和信息化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敏88安徽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及“森林资源一张图”应用技术林草装备和信息化国家林草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刘道平89湖北森林防火网格化监测预警云平台建设及应用技林草装备和信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张维术息化院90灌木林虫灾发生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林草灾害防控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91林火监测预警双红外火灾探测器林草灾害防控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朱恒星92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及安全防控技术林草灾害防控宁夏农林科学院何嘉93蒙陕青新林业鼠(兔)害防治技术集成林草灾害防控国家林草局林草防治总站常国彬94全国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及管理体系林草灾害防控国家林草局林草防治总站宋玉双95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林草灾害防控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季梅96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林草灾害防控东北林业大学孙龙97竹子真菌病害的快速检测技术林草灾害防控国际竹藤中心高健98北京市重要林果病虫害生防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林草灾害防控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梁洪柱99中国特色国家公园建设模式及技术野生动植物保护国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孙鸿雁100节约型生态景观绿道建设技术人居优美环境建设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张乔松。
打通科技兴林“最后一公里”——湖南6人获评全国“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

29打通科技兴林“最后一公里”文/唐文奕 整理国家林草局2018年8月启动“寻找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活动,旨在选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林草科技推广先进典型,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精神,激发广大林草科技推广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从各地申报的林草科技推广员中遴选出第一批200名“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
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一批“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名单,湖南省共有6名同志榜上有名。
这些同志下到基层,打通林业科普和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为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树立了榜样。
王国晖FORESTRY AND ECOLOGY >三湘林人现任怀化市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林业高级工程师。
王国晖坚信林业科技进步可以改变林农生活。
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推广运用上,她2011年就使全市90%以上的林农在手机上随时随地了解自家林地的各种相关信息。
王国晖通过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定点定人的“一对一”技术服务,为林农整理编印科技资料,推动林业经营水平大幅提升,让林农奔向更富裕的道路。
王国晖践行献身林业、服务林农的理念。
“问林热线”24小时在线为林农答疑解惑。
不论在造林工程中,还是对林农的“一对一”服务时,都尽职尽责,即使身体不便时,她也坚持到现场指导。
1990年,她每天步行10公里往返于工地与单位,经过半年努力,完成造林140公顷,面积和质量均居所在县前列,受到省、市林业部门的肯定。
30多年来,王国晖先后主持和参加的数十个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均获得奖项;主持或协助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1项,为基层争取到2000余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靖州县也成为湖南山核桃栽培的丰产示范点,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
刘欲晓——湖南6人获评全国“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现任攸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攸县林业局薪火工作室挂牌名师、攸县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林业高级工程师。
科学技术部关于下达《“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下达《“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1999.09.10•【文号】国科发计字[1999]378号•【施行日期】1999.09.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下达《“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的通知(国科发计字〔1999〕3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总装备部司令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本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评审工作已经完成。
经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省市科委推荐,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共有214项技术成果列入“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中,其中工业项目149项,农业项目65项。
现将《“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印发给你们。
请积极宣传并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市场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请将推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我部。
联系单位:发展计划司附件:“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项目简介略)科学技术部一九九九年九月十日附件“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说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推动科学技术进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环节。
为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正确驾驭新科技革命的趋势,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化生产力转化,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的指示精神,科技部对先进、成熟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成果进行组合、配套编制了“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以下简称“推广计划”)。
这些项目可在农业、工业等领域中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实施,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形成规模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出206项重点推广成果

中央财政25.79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近日,中央财政下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 贷款贴息项目资金25.79亿元,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 营项目单位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予以补贴,充分发 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有效推动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项目建设范围涉及北 京、河北、内蒙古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大 连、宁波、青岛3个计划单列市。
第十五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重庆开幕
7月14~16日,中国第十五届马铃薯大会在重庆 市巫溪县开幕。来自比利时、韩国、荷兰等6个国家 及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马铃薯业界的700余名专家 学者参会,共商马铃薯产业如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马铃薯大会是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 委员会倡导,从该会1998年开始的年会基础上演变而 来的全国性马铃薯学术交流研讨会。旨在通过全国
性学术交流研讨,推进我国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 展。大会每年一届,迄今已在北京、辽宁、陕西、内 蒙古等地成功举办了14届。
据了解,马铃薯是世界第三大、我国第五大粮 食作物,是我国各地分布最广的农作物之一,在全 国3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中,有1500多个县种植马 铃薯。
农产品加工业 15
信息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出206项重点推广成果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 重点推广科技成果评选工作。经过申报、推荐、遴 选、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206项重点推广科技 成果。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 化、加大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力度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此次评选出的重点推广成果,主要是 “十一五”以来各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成果,包括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以及 其它可转化的成果。这些成果科技含量高,市场前 景广阔,转化应用潜力大,有些已取得良好的推广 应用效果。其中,超级稻新品种“中嘉早17”,创 浙江省农业吉尼斯早稻百亩方示范高产记录;超高 产玉米新品种“中单909”,创我国玉米新品种推广 速度和作物单品种转让记录;“中棉所”系列棉花
2018年湖南林业十件大事

2018年湖南林业十件大事作者:来源:《林业与生态》2019年第03期01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点。
在这座小木屋里,习总书记通过察看无人机实时跟踪画面、定点探头监控视频、候鸟迁徙卫星定位图,听取省林业厅厅长胡长清的汇报,详细了解洞庭湖湿地修复和候鸟、麋鹿、江豚等野生珍稀物种种群保护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对洞庭湖湿地修复和种群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02全省林业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湖南省机构改革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2018年10月29日上午,湖南省林业局正式挂牌成立,属正厅级省政府直属机构。
此次机构改革赋予林业部门“监督管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职责。
省本级机构改革中,省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保护研究中心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成建制转隶至省林业局,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由省农业农村厅成建制转隶至省林业局。
全省所有市州林业局全部保留,县市林业局基本保留,林业发展的组织基础基本保持稳定。
03省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显成效2018年,全局坚持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不断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完善“三级联动机制”;坚持“三级述评机制”;建立“四每”经常性教育机制;开展“六个一”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首次在清华大学举办两期“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认真开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调研活动,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撰写的调研文章在省委大调研活动中获评一等奖。
在省直单位党组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考核中,胡长清局长获最高评价等次。
04湖南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圆满收官2016年至2018年间,湖南启动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全省禁伐区面积达到532.4万公顷,覆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减少采伐量1500萬立方米,减伐幅度达44.7%。
云南省林业厅科技成果登记公示

云南省林业厅科技成果登记公示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实施办法>的通知》(云科奖发﹝2015﹞2号)要求,现将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申报的“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技术”成果登记信息公示如下:一、成果概况(一)成果名称: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技术(二)成果类别:应用技术(三)第一完成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四)主要完成人:泽桑梓、季梅、杨斌、周平阳、朱家颖、户连荣、赵宁、刘凌、张知晓二、成果简介(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区项目“薇甘菊颈盲蝽化学通讯及其嗅觉相关基因克隆、功能分析”,项目编号31360154,起止时间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
(2)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林地薇甘菊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04518,起止时间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
(3)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林业重大检疫性有害植物--薇甘菊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编号2012CH001,起止时间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
(4)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薇甘菊颈盲蝽对薇甘菊的控制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0CD131,起止时间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
2、背景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植物,2009年薇甘菊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怒江、西双版纳和普洱6个州(市)16个县(区)发生,发生面积45.12万亩。
其中,林地上发生面积为21.55万亩、农地15.91万亩、其它生境7.66万亩,造成了数亿元的直接和生态经济损失,已对国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国内外虽然在薇甘菊的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物理防除、生态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多针对农地、农田的薇甘菊防控;但对于地形复杂、类型多样的林地薇甘菊,其监测预警、防治减灾、持续治理、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相对滞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18年重点推广林
业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公布日期】2018.05.21
•【文号】办科字〔2018〕80号
•【施行日期】2018.05.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
正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
成果100项的通知
办科字〔2018〕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有关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林科发〔2017〕46号),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大力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扶贫富民的目标任务,我局围绕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以及扶贫富民的技术需求,遴选出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见附件),现予发布。
请各地各单位在实施各类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产业发展等项目时,根据生产实际,重点推广2018年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成果相关信息可登录“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网站(http124.205.185.558080index.asp)进行查
询。
特此通知。
附件: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2018年5月21日附件
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新形势下的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困境

新形势下的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困境作者:吴玲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8期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林业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形势新时期下因为我国林业方面科学与技术推广的不够,从而导致我国林业科技进步缓慢,林业的现代化建设受到了阻碍,所以,为了促进林业科技的发展,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有逻辑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从而使得我国林业科技产业可以高效、合理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科技推广;问题;解决对策舒适的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它同样的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想要改善环境,就必须建设好生态林业工程。
在建设生态林业工程时,林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以生态林业建设为原则,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技术推广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其原因,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可行建议,以便促进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完善和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人员意识薄弱科技是以人为本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推广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推广和大力宣传,总体而言,相关人员和部门对林业科技的推广意识并不积极,尤其是存在一些偏远林场主管没有采取高效的推广方法,或者是对上级下发的文件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有效执行。
此外林业技术研究人员大都思想上存在误区,重研究轻推广,这种思想对于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后备资金短缺目前,林业产业建设不仅面临着的技术不足的问题,资金短缺也对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产生一定的阻碍。
对于林业技术的开发,不仅基层产业技术的开发需很多资金,而且技术的深入研究更需要强大资金的有力支持,而现阶段林业技术的开发还是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使得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受到資金的制约,阻碍了林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同样的,也是由于资金大量短缺,使得一些基层林业干部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无法改变,长期处于较艰苦的环境,在思想层面上给基层技术人员和干部造成了很大的思想压力,这使得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的一直处在迷茫状态,无法完全投入到林业科技建设工作,对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研究缓慢,阻碍了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进程。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省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资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和加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资金项目(以下简称林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管理, 加速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保障科技推广资金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制定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资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林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支持林业科技成果推广与示的补助资金项目,项目类型分为跨区域重点推广示项目和其他推广示项目;跨区域重点推广示项目由国家林业局审批立项,其他推广示项目由省林业厅会同省财政厅审批立项。
第三条补助对象为承担林业科技成果推广与示任务的林业技术推广站(中心),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林业专业合作社,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和苗圃,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等单位和组织。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省林业厅会同省财政厅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省林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的实施工作。
各市、县(区)林业局、财政局、厅直有关单位和省属有关院校,负责本地区、本单位林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与审批第五条省林业厅会同财政厅按照国家发布的申报指南,结合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制定林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并发布。
第六条各市、县(区)林业、财政部门、厅直有关单位和省属有关院校按照项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项目进行初步审查。
第七条项目申报条件:(一)申报项目所依托的技术成果必须已通过鉴定或验收(或评审),其技术成熟,应用围广,辐射带动作用大,成果无权属异议。
(二)申报项目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技术先进,有利于带动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中的技术水平,对社会、环境、资源没有危害。
(三)申报单位必须具备实施项目所需的技术基础条件,符合当年发布的申报指南的相关要求。
第八条申报项目应提供如下材料:(一)《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资金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
2020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

四、生态修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序号
成果名称
49
油茶主要病虫害生态调控关键技术集成
50
牧草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51
橡胶树死皮康复综合技术
52
核桃炭疽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53
枣缩果病防治技术
54
美国白蛾灾害精准防控技术
55
青海省林地鼠兔害综合防控技术
56
林果栽培全程害鼠无害化调控技术
57
我国亚热带重要经济林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附件
一、林木良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0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
成果名称
‘渤丰3号’杨树 ‘庆元林场杉木3代种子园种子’杉木
‘洋020’‘洋061’杉木 ‘南林-金森E1号’杂交鹅掌楸 ‘尼泊尔印度黄檀优良种源’印度黄檀
‘平核无’柿 ‘中柿5号’柿 ‘东榧1号’‘龙凤细榧’香榧 ‘三元515’印楝无性系 ‘中林1号’楸树
11
‘中宁盛’核桃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12
‘青山1号’‘青山2号’‘青山5号’‘青山6号’西南桦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13
‘瑞雪’苹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4 ‘闽杉3号’‘闽杉4号’‘闽杉5号’‘闽杉6号’‘闽杉7号’‘闽杉8号’杉木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15
‘燕山早丰’板栗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 所
35
珍贵树种钩栗良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
36
灰木莲优良种源家系选育及繁育技术
37
核桃高产高抗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3
成果单位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指南

附件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指南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成果库”)新用户请先行注册,注册时“主管单位”一栏务必选择“贵州省林业厅”,填写注册信息并提交给主管单位审核、开通账号,即可使用。
系统将默认注册单位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一、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填报流程申报单位注册——省级主管部门开通——申报单位填写成果信息表、上传佐证材料、点击提交——省级主管部门审核——提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复审。
当申报成果不符合要求时,主管部门予以修改,或备注修改要求退回申报单位,申报单位需确保联系方式有效,并持续关注,及时补全信息。
(二)注意事项1.成果信息表务必填写完整,“成果简介”突出描述成果内容及推广应用前景。
2.成果(省级/单位)编号不同于鉴定证书编号,申报时编号填写格式为“单位简称【成果获得年份】00X”。
如: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获得的科技成果,其编号命名“省林科院【2018】001”,勿重复编号。
3.上传的附件按“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命名,如“黔林核7号认定良种证书”“一种药材套种立体栽培方法专利证书”“贵州油茶优良品种选育研究验收证书”,按相对应的栏目上传。
若未找到对应的栏目,可在“其他”栏点击上传。
4.勿在同时间多地登陆同一账户。
二、图例说明登陆界面:注册界面:选择“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填入信息,点击保存资料,联系主管单位授权开通。
已注册过的用户直接登录,登录后显示如下界面。
点击“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信息管理系统”,出现如下界面:点击“成果登记”即可填报成果。
完整填写“成果信息表”后,点击“成果证明附件”上传材料,保存后返回上级界面提交。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8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的决定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8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12.30•【字号】通政发〔2019〕37号•【施行日期】2019.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8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的决定通政发〔2019〕3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鼓励全市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根据《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评定办法》(通政规〔2017〕3号)的规定,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经专家评审、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领导小组评议,报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授予“蛋鸽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等37个项目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现予公布。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再创佳绩。
全市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要以先进为榜样,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果,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南通市人民政府2019年12月30日附件2018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获奖项目名录一等奖(2项)1、蛋鸽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完成单位:南通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如皋市畜牧兽医站、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如皋市金诚肉鸽专业合作社完成人:赵宝华、刘宗华、关伟伟、陈丹、沈良琪、俞燕、丁左梅、高明燕、邓志成、丁雯、张丹、时鹏、杨红兵、沈华卿、胡成泉、吴杰、居自远、黄海飞、刘素梅2、“海安大米”产业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推广完成单位:海安市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海安市雅周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安市南莫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安市大公镇农业服务中心完成人:王佳熙、孙晓荣、杨正权、张小青、林晓云、徐培根、李桂云、吴中华、吉剑、唐进、王开余、XXX兰、王明霞、徐静婷二等奖(8项)3、草莓种苗繁育体系及设施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完成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如皋市蔬菜办公室、海门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海安市果蔬栽培指导站、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启东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完成人:胡琳、丁宁、张伟艳、曹国华、陆兵、陈思思、符小军、葛建忠、滕金奎、徐亚云、杨献娟、徐仁超、戴云新、张熹、张隽、蔡广州、袁兵、韦春奎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创新及应用完成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海安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南通市通州区农林科教管理站、启东市农业干部学校、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门市农业干部学校、如皋市农林科技与信息中心完成人:赵卫东、殷琳毅、沈烨慧、顾卫兵、徐耀辉、邵云、谢瑞斌、丁建华、季玲玲、张喜琴、徐秀银、陆杰、沈海健、潘玲玲、陈海燕5、甜糯型鲜食玉米明玉1203产业链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海门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南通保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人:吴刚、孔令杰、徐云霞、王银元、季林波、吴一梅、沈华、赵文明、丛建红、袁建华、康晨晖、杨翠娥、郑小芹、洪少明、孙健、谢琰、华为国、卢浩明、徐标、蔡国华6、大规格白羽肉鸡精准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南通市通州区畜牧兽医站、通州区平海肉鸡养殖场、江苏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人:杨建彬、钱志锋、董美荣、钱洪彬、张杰、杨爱娟、沈强兵、王冕、朱承志、曹庆玉、司建兵、陈淼、朱磊、张小波、吴涌、朱凯杰、赵震东、张蓉花、俞振飞7、海蜇苗种人工繁育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单位: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南通滨海园区乾峰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人:徐梦雪、朱赟杰、倪建忠、孙习武、王爱华、徐小敏、夏淑平、倪晓艳、高明亮、洪春花、王玉梅、王建国8、出口蔬菜全程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如东县园艺技术推广站、如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农村工作局、如东县掘港镇农业服务中心完成人:潘国云、韩益飞、陈名蔚、郁兵、王峰、王玲玉、刘宗陈、陆亚琴、王靖宇、曹拥军、何永红、吴骥飞、李长铭、袁媛、吴红霞、王云如、马作全、缪文军、孔旭东、张士宇9、南通市设施蔬菜障碍土壤绿色修复技术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通市耕地质量保护站、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如皋市蔬菜办公室、海安市果蔬栽培指导站、海门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通州区园艺技术指导站、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启东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完成人:袁玉娟、王志强、顾绘、陈美丽、徐晨伟、李建、李春柳、尹升华、陈爱山、金新华、阚建鸾、沙斌、朱晶华、孙福洲、张俊、张楠、凌宁、崔士友10、如东县规模蛋鸡标准化养殖配套技术推广完成单位:如东县畜牧总站、如东县大豫畜牧兽医站、如东县岔河畜牧兽医站完成人:冒留留、印向东、张诗南、柳林、管慧、刘亮、张红玉、季晶晶、王爱华、石素梅、钱婧、张朋朋、葛正东、陈新剑、申兰兰、徐进昊、李学峰、刘娟、缪娟娟、吴新泉三等奖(27项)11、如东县生猪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完成单位:如东县畜牧总站、如东县马塘畜牧兽医站、如东县掘港畜牧兽医站完成人:张拥军、马爱华、吴伟、何娟、戴海兵、喻明、刘军、丁丽军、丁良成、顾伟程、钱徐慧、张皓博、汤毅宇、江炜炜、叶鹏宇、袁聪聪、宋传斌、陈洁、石小峰、谢建明12、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稻麦病虫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海门市植保站、海安市植保植检站、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指导站、海安圣大家庭农场完成人:蔡银杰、孙娟、肖颖、蔡良华、朱渼萍、张宏军、冯寅洁、沈丹波、冯成玉、焦阳阳、郑兴国、王秀敏、颜军烨、王道瑜、黄叶飞13、稻茬麦高质量耕播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与应用完成单位: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如皋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南通市通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南通市通州区农业机械技术学校完成人:李波、施卫卫、董芙荣、吴贵茹、张宏彬、季松平、朱爱华、赵月军、卢少颖、吴咏梅、涂莉、曹亮、张亚军14、碧护(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节本增效中的应用完成单位: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江苏碧护双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指导站、南通市通州区田梦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人:丁晓辉、魏佳峰、张瑞萍、罗岗、赵海红、沈素香、易红娟、谢松华、孟爱中、顾烨、瞿炎、顾红15、优质水稻绿色高效生产及其稻米品牌建设完成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安分公司、海安市雅周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南通市通州区农林科教管理站、江苏长寿集团如皋广兴米业有限公司、南通荣凯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如东县曹埠镇农业服务中心完成人:薛亚光、邱海涛、石吕、刘洪、张丽华、吉科桦、许仲贤、姚广圣、张晓晓、卞红林、孙宇16、优质元麦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链构建完成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如皋市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完成人:魏亚凤、刘建、宋居易、陈惠、李世峰、钱李晶、郭小鸥、汪波、陈永建、田建华、瞿空名、杨晓冬、潘宝国、石晓旭17、鲜食夏大豆“通豆5号”“通豆6号”品种及技术集成应用完成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启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人:汪凯华、缪亚梅、马忠、黄柳松、黄金金、施美、葛红、赵娜、朱新健、顾春燕、王学军、陈满峰、王永芳、吴浩18、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苏玉糯901应用推广完成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完成人:张振良、周广飞、郁伟、陆虎华、黄凯美、刘剑、邱华华、薛林、顾洪新、石明亮、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胡加如、宋旭东19、特色蔬菜洋扁豆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江苏中宝食品有限公司、海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人:邱晓锋、管冬梅、葛亚丽、陈赛晶、沈健华、周新、张玉琴、王凤、吴志慧20、薄皮甜瓜新品种通翠1号及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完成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启东市嘉禾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人:闫洪朗、顾巍菊、茅赛赛、程玉静、魏小云、何林池、董友磊21、观赏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应用与示范推广完成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通州区园艺技术指导站、如皋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完成人:李玉娟、郭聪、王莹、钱小兰、陈烨丽、李敏22、花椰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完成人:唐明霞、孙正国、李进、袁春新、张雪峰、徐迎春、姜永平、朱方丽、顾宇23、大棚设施周年利用模式及其绿色增效技术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海门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如皋市蔬菜办公室、南通市通州区农林科教管理站、海安市雅周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公室、江苏鲜生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完成人:杨美英、刘水东、龚佩华、吴军、姚桂芳、沙宏锋、陈小莉、黄冬梅、谢兆兵、韩娟、王奎山24、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完成单位:江苏超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海安市农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办公室、启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门市农业科教信息站、如皋市农林科技与信息中心、如东县农林科技信息站、海安市白甸镇农村工作局完成人:姜大庆、丁晓卫、陈林琳、冯仕根、蒋丽丽、缪小龙、刘珍敏、吴中华、黄菊、王蕾、蒋咏梅、薛岩、孙书云、周卫、丁成龙、吴婷婷、李节、朱筱华25、规模鸡场免疫新程序的研究与推广完成单位:海安市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城东畜牧兽医站、海安市角斜镇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大公镇畜牧兽医站、海安市曲塘镇畜牧兽医站完成人:王秋生、程素平、高倩、杨亮、周圣兵、张士娟、于宽敬、刘礼进、张艳、李存彬、孙美华、仇裕斌、储晓林、蒋林晨、孟丽丽、毛正梁、王素珍、陈光辉、XXX、王剑嘉26、生物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推广应用完成单位:海安市畜牧兽医站、海安市曲塘镇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城东畜牧兽医站、南京宝辉生物饲料有限公司、海安市李堡镇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大公镇畜牧兽医站完成人:陈文军、毛生富、孙福春、孙益林、吴金春、刘小强、夏长保、李建、吴兵、储呈彬、仲储森、夏后璋、吴日钧、孙彬、谢兰、栾嘉卉、贾长诚、徐竹山、张小彬27、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的推广与应用完成单位:海安市畜牧兽医站、海安高新区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城东畜牧兽医站、海安市曲塘镇畜牧兽医站完成人:丁兆汉、徐晓剑、韦存莉、黄典兰、戴伍峰、陈健、方向明、张志春、张加纯、徐素军、郭娟、朱成忠、徐益斌、闻雪梅、王军、王德圣、陈海霞、徐长稳、姜宏波、吉基平28、山羊保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完成单位:海安市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城东畜牧兽医站、江苏波杜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海安市墩头镇畜牧兽医站、海安高新区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大公镇畜牧兽医站完成人:孙元、赵金龙、徐怡虎、沈汤红、姚国平、李为根、尤佩华、陆兴平、潘桂华、吴军、吉晓建、陈元、丁海琴、王芳、练泳洋、翟振中、许金楠、周瑾、邓方倩29、海门市适度规模羊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示范与推广完成单位:海门市四甲镇畜牧兽医服务站、海门市畜牧兽医站完成人:茆海华、杨晓峰、许新松、陈向英、沈晓峰、袁菊、曹丽华、赵国华、黄佳宁、蓝晓霞、杨卫星、黄立新、宋银琴、季卫玉、张丽华、高欢欢、龚惠、苗元高、施丽娟、李霞30、山羊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完成单位:如皋市九华镇畜牧兽医站、如皋市畜牧兽医站完成人:沈永辉、孔瑞、李秀平、徐晶军、周小红、许金辉、宗卫阳、冒爱华、宗建波、孙建美、张海燕、陈娟娟、吴金泉、秦伟文、房艳越、陈小虎、张敏、曹钱婧、陈思念、陈锦31、蓝孔雀规模化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完成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国信孔雀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通州区畜牧兽医站完成人:顾拥建、袁亚峰、袁裕忠、蒋建兵、陆陈红、季楚楚、董镝燕、吴华、沙文锋、吴永军、陈羽锋、王志明32、蛋鸡低蛋白饲料的研究与推广完成单位:海安市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城东畜牧兽医站、海安市曲塘镇畜牧兽医站、海安高新区畜牧兽医站、海安市大公镇畜牧兽医站完成人:许秀平、储瑞华、储新生、邱月建、储晓鸿、朱长春、陈存荣、章正林、丁小波、濮军、顾宏伟、钱文峰、庞加航、孙建华、陆宝荣、王祖俊、仲俊蓉、钱贞峰33、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集成推广完成单位:启东市农村环保能源技术推广站、启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启东市高效设施农业协会完成人:曹小凯、范淑琴、彭鹏、龚伟杰、王松花、施永军、丁海燕、倪建辉、朱海霞、张程、张汉飚、陈春红、黄玲玲、卢玉、张永生、王卫玉34、木腐菌菇渣二次高效利用研究与推广应用完成单位:南通东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完成人:谈峰、许义生、许建民、徐濯清、冯汉皋、胡金平35、启东市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集成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完成单位:启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人:邱海燕、黄丽婧、陈虔文、彭连法、朱江华、赵晓燕、曹顶华、季红丹、岳蒙蒙、黄丽华、张唯、高雪、张颖、唐凯健36、新型职业农民混合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海门市农业干部学校、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人:张键、袁媛、邱聪、陈琴琴、王丽丽、徐子舒、季佩华、周建华、范卫红、刘静、黄淼娟、袁娟、汤莉莉、姜丽春37、桑疫病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完成单位:如皋市蚕桑技术指导站、海安市蚕桑技术推广站、南通市通州区蚕桑指导站完成人:孙锋、陆琳、陆琴、徐祥、环国莲、吉华、席日峰、章亚蓓、王静、朱建、谈嵩山、郑子平、沈军华、石小丽、崔松明、周慧勤、景建新、沈剑、刘斌、丁亚玲。
陕西省林业厅关于2017年林业科技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

陕西省林业厅关于2017年林业科技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17.10.17•【字号】陕林计发〔2017〕218号•【施行日期】2017.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林业厅关于2017年林业科技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陕林计发〔2017〕218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你站《关于报送<2017年林业科技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陕林站发〔2017〕7号)收悉。
根据《陕西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17年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通知》(陕林计发〔2017〕158号)精神,经研究,原则同意该实施方案,现批复如下:一、项目名称:2017年林业科技推广站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三、项目建设期限:1年(2017年6月—2018年6月)四、项目实施范围:定边县、蒲城县、陇县、佛坪县、长武县、延长县等6个林业科技推广站。
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购置笔记本电脑6台(每个站1台),台式计算机、多功能一体机各24台(每个站各4台),打印复印一体机6台(每个站1台),数码摄像机6部(每个站1部),数码照相机24部(每个站4部)。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核定项目概算总投资62.70万元,均为设备购置费。
资金来源:中央投资6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7%;建设单位自筹2.7万元,占总投资的4.3%。
七、请据此批复,抓紧开展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建立健全物资设备入库、发放管理制度。
附件:2017年林业科技推广站建设项目投资概算批复表陕西省林业厅2017年10月17日附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五项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研究员应浩介绍,“农 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 术”项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蒋剑春院士的 科研团队研究和开发完成。项目总体目标是开 展生物质热解气化工艺、成套装备和炭材料技 术的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符合国家 能源战略需求、农林剩余物高值化利用、具有 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建立示范生产线;提 升我国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的产业化利用技术水 平,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据介绍,此次发布会遴选生态建设、产业 发展、林业扶贫等重点领域的先进适用科技成 果进行推介。其中,五项重大科技成果分别是 “森林对 PM2.5 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 研究”“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 料关键技术”“高性能木(竹)质重组材制造 技术”“非醛类热塑性树脂胶合板制造技术”“生 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周建斌说,“生物质气 化多联产技术”以木片、果壳、秸秆等为原料, 通过气化多联产技术同时得到三种产品:生物 质可燃气燃烧供热或发电;生物质炭根据原料 不同可生产活性炭、工业用炭、机制炭或炭基 复合肥;生物质提取液可生产液体肥等,使生 物质能够物尽其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表 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高度重视林业和草 原 工 作, 特 别 是 近 年 来 围 绕 国 家 重 大 战 略, 突 出 创 新, 强 化 应 用, 在 科 技 成 果 转 移 转 化 方面取得成效。近三年储备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7700 余项,发布重点推广技术成果 300 项, 推广林木良种 400 多个,培训林业骨干技术人 员 100 多万人次,对推动林业改革和生态文明 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2019-林业科技课题项目三年滚动工作计划范本-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林业科技课题项目三年滚动工作计划范本篇一: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的含义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滚动计划(也称滑动计划)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
它不象静态分析那样,等一项计划全部执行完了之后再重新编制下一时期的计划,而是在每次编制或调整计划时,均将计划按时间顺序向前推进一个计划期,即向前滚动一次,按照制订的项目计划进行施工,对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计划的情况,因此要跟踪计划的执行过程,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另外,跟踪计划还可以监督过程执行的费用支出情况,跟踪计划的结果通常还可以作为向承包商部分支付的依据。
然而,计划却经常执行得很差,甚至会被完全抛弃。
其编制方法是:在已编制出的计划的基础上,每经过一段固定的时期(例如一年或一个季度,这段固定的时期被称为滚动期)便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条件和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从确保实现计划目标出发对原计划进行调整。
每次调整时,保持原计划期限不变,而将计划期顺序向前推进一个滚动期。
[编辑]滚动计划法的制定流程滚动计划法根据一定时期计划的执行情况,考虑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调整和修订出来的计划,并相应地将计划期顺延一个时期,把近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
在计划编制过程中,尤其是编制长期计划时,为了能准确地预测影响计划执行的各种因素,可以采取近细远粗的办法,近期计划订得较细、较具体,远期计划订得较粗、较概略。
在一个计划期终了时,根据上期计划执行的结果和产生条件,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原订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并将计划期顺序向前推进一期,如此不断滚动、不断延伸。
2018年度优秀科技成果项目清单

广东省农业厅(中 共广东省委农村工
作办公室)
-2-
杨洲,洪添胜,李震,李君,吴伟
山地果园索轨运送 斌,张常寿,朱余清,闫国琦,苏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
9 装备技术及应用 建,黄志平,宋淑然,段洁利,岳学
司
军,欧阳玉平,文韬
广东省教育厅
郭霄峰,刘晓慧,梁昭平,杨德胜,
3000 米深水多功能 陈忠前,周兰辛,樊斌,罗良,王永
36
水下作业支持船 (海洋石油 286)
珊,盛德,唐猛,阮红军,陈标烘,方 怿民,段仲兵,桂满海,卓宁宁,袁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上海船舶研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
究设计院
员会
设计及建造
俊,李素美
37
城轨交通供电系统 智能化运维技术研
究与应用
何霖,蔡昌俊,靳守杰,田伟云,王立 天,马金芳,何江海,庞开阳,池代 臻,黄德亮,蔡波,何治新,李鲲鹏,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29
跨境冶金类固体废 物属性鉴别技术及
应用
吴景武,冯均利,余淑媛,张庆建, 唐梦奇,刘志红,梁烽,赵祖亮,刘 冬,韦新红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技术中 心,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 中心,防城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 服务中心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30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 安全风险评价关键 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示范
梁红,杨妙贤,周玲艳,刘忠平,刘 胜洪,黄春源,陈金爱,陈志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平县水果研究所
广东省教育厅(省 委教育工作委员
会)
16
海洋微藻脂质合成 途径及高水平累积
的分子机制
李宏业,维东,吕阳,刘洁生,吕 颂辉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1、2等奖--山东省3个主栽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

附件1:山东省3个主栽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一、项目名称:山东省3个主栽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二、提名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三、提名意见:该成果是由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历时15年完成的山东省3个主栽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
成果全面收集引进保存国内外刺槐、黑杨和楸树种质资源2816份,系统研究评价了育种群体的遗传特性,构建了刺槐分子鉴定技术体系;创新杂交育种技术路线,探明了杂交亲本有性生殖特性,创制黑杨和刺槐优异杂交新种质430份;选育出3个树种速生、优质、抗逆系列新品种12个,为生产提供了更新换代多用途优良品种。
研发新品种扦插、嫁接等高效繁殖技术;创新用材林高产栽培理论和关键技术,解决了高效无性繁殖和栽培技术薄弱问题。
项目研究成果对刺槐和黑杨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2项,国家授权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审定林木良种10个;制定林业行业标准和山东省地方标准7项;发表研究论文60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硕博研究生8名;鉴定验收科技成果4项。
该成果已经在山东及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提名该项目为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杨树、刺槐和楸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主栽树种,对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战略地位。
山东省3个树种造林面积和蓄积占全省用材林总面积的85%、总蓄积量的90%。
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工林品种老化性能退化,缺乏区域专适定向优良品种,高效培育关键技术薄弱等。
本项目紧密结合生产需求,历时16年协同攻关,取得了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优良新品种创制、高效繁殖和栽培技术创新等多项重大成果。
1.资源收集鉴定突破,着重3个树种国内外新、优种质资源引进鉴定评价,极大丰富了育种资源群体。
全面收集保存国内外黑杨、刺槐、楸树种质资源2816份,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黑杨和刺槐种质资源库。
一项目名称

一、项目名称油用牡丹‘凤丹’油用机制和产业技术二、主要完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江苏国色天香油用牡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石圪节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中资国业牡丹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德信致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清大百奥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汉都牡丹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佑集团有限公司三、主要完成人王华芳、尹伟伦、李育材、杨金方、李海波、冯国宝、林奋、晁龙军、董成学、修宇、唐文思、王龙、王虎、丁晶、王若馨四、推荐奖项科技奖一等奖五、推荐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六、推荐意见该成果发现了牡丹‘凤丹’籽油,揭示了‘凤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脂肪合成分子生理机制;将‘凤丹’拓展为新兴绿化油料树种,为国土绿化生态文明建设及振兴乡村林区提供新兴奇缺优质材料。
研发生态、油料产业农工商一体化生产技术,引导新兴产业发展。
创建国家油用牡丹种质资源库和高科技产业示范园,种苗培育基地、绿化油用生产示范园;建立‘凤丹’播种、移栽、施肥、除草、采摘全过程农机一体化种植基地、矿区油用绿化种植基地和林下栽培示范基地;牡丹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厂和产供销产业链,引导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社会、生态和效益经济显著。
该成果全国协作推广绿化油用牡丹‘凤丹’超过300万亩。
申报明专利5项,授权3项;国家油用牡丹种质资源库1个,牡丹籽油生产示范工厂2座,四星级休闲园区1个,矿区、山区绿化油用示范30万亩,帮扶脱贫71个县,直接经济效益超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33篇,培养研究生28名,其中博士9名,留学生1名;培训大批企业技术骨干,普及科学知识150余万人次,社会、生态效益和战略意义显著。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确认材料真实有效,按照要求和项目完成单位对项目情况进行公示,目前无异议。
七、项目简介该成果属于木本油用作物行业领域,经历20年有关牡丹‘凤丹’油用机制和产业技术研究,集中探索牡丹‘凤丹’油用抗旱优质良种选育理论技术、建立微型快繁与产业化推广技术体系。
科技成果简介(一)

科技成果简介(一)
无;王瑞;何之龙;许彦明;袁军;张震;刘彩霞;陈永忠
【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
【年(卷),期】2024(51)2
【摘要】以培育油茶良种壮苗为目标,成果揭示了油茶芽苗砧嫁接生理与分子机理,提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早期鉴别技术;筛选出油茶主推品种‘湘林210'适生砧木品种为‘湘林27',优化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嫁接效率提高60%,嫁接成活率达97.65%;建立了油茶容器大苗培育与高效施肥技术,3年生油茶容器大苗苗高83.6 cm,地径9.7 mm.
【总页数】1页(PF0002)
【作者】无;王瑞;何之龙;许彦明;袁军;张震;刘彩霞;陈永忠
【作者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大三湘苗木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科技成果简介
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科技成果简介
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科技成果简介(续二)
4.《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实务》简介
5.科技成果简介(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海林
40
核桃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示范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庄国庆
三、森林经营技术(12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单位
成果人
41
北方地区主要树种和典型林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经营技术集成与经营方案编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陈绍志
42
樟子松人工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甘先华
四、生态修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4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单位
成果人
53
三峡库区高效防护林体系构建及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肖文发
54
沿海困难立地造林关键技术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季永华
55
亚热带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构建与功能提升技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王占林
25
优质特色柿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龚榜初
26
酸枣加工专用品种选育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张建英
27
主要经济竹类新品种选育与育种技术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汪奎宏
28
油茶高产新品种应用和规模化扩繁技术集成示范
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周伟国
29
山苍子优良家系选育技术
福建农林大学
刘 健
48
竹林可持续覆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浙江农林大学
桂仁意
49
天然笃斯越桔果林优化经营与恢复技术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科学院
王洪学
50
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优化及功能恢复模式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冯宜明
51
辽宁省造林模式研究与应用技术
沈阳农业大学
周永斌
52
广东地区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技术集成模式
华南农业大学
陈晓阳
16
湿地松遗传资源高产脂测评技术与定向育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姜景民
17
油桐良种集约经营技术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曾祥福
18
阔叶树轻基质育苗的基质配方技术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何波祥
二、经济林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22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单位
成果人
19
‘亚林ZJ02号’等油茶系列良种
浙江农林大学
童再康
11
木荷珍贵优质用材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技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周志春
12
杨树优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房 用
13
桢楠遗传资源及高效培育技术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龙汉利
14
火力楠种质创新和繁育关键技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姜清彬
15
优良速生阔叶树种黄梁木和红椿定向培育技术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杨 凯
35
云南特产大型丛生竹优良品种高效培育示范
西南林业大学
辉朝茂
36
文冠果种质资源引进技术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杨雨春
37
茶用菊花的脱毒复壮及产业化技术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赵玉芬
38
蓝靛果种质资源创新培育与无性系快繁技术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赵恒田
39
经济林新型生物肥料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汪阳东
30
特色小浆果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开发与示范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孙 蕾
31
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王 进
32
高寒区枣树设施促成栽培技术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邢金香
33
薄壳山核桃苗木培育技术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习学良
34
平欧杂种榛高效栽培与繁育技术推广示范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季 梅
66
泡桐丛枝病发生的组学研究及其应用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
范国强
五、林下经济与观赏植物(15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单位
成果人
67
利用沙棘剩余物培育功能食用菌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邹 莉
68
四种重要林源药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浙江农林大学
斯金平
69
山参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李 敏
6
杉木高生产力优质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浙江农林大学
黄华宏
7
高抗速生白榆良种选育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张江涛
8
长白山区珍稀野生核桃楸果材兼用林选育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杨雨春
9
米老排良种早期选育及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杨锦昌
10
楠木等5种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育与创新利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任华东
20
‘中仁4号’杏良种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乌云塔娜
21
‘西农枇杷2号’枇杷良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吴万兴
22
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姚小华
23
核桃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陕西省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曹席轶
24
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与示范
虞木奎
56
平原防护林现代经营技术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毕广有
57
民勤绿洲新型风沙灾害防治技术模式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唐进年
58
源头水源涵养林恢复与水生态功能改善技术与示范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于立忠
59
石灰岩地区优良抗逆树种筛选及造林关键技术
华南农业大学
庄雪影
60
APF-I型系列松墨天牛高效诱剂、ZM型系列诱捕器及配套技术
宋晓东
43
珍贵树种人工林林下植物生态经营模式及技术
中南林业பைடு நூலகம்技大学
刘君昂
44
林业资源多层次信息服务技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唐小明
45
上阔下竹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
王福升
46
湿加松人工幼林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郭文冰
47
毛竹林资源信息管理关键技术及土壤肥力保持机制示范
福建农林大学
张飞萍
61
桉树重大害虫桉蝙蛾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杨秀好
62
白屈菜碱杀虫药剂制备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马 玲
63
高山毛顶蛾发生规律及寄生天敌控制利用技术
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李 涛
64
核桃内生拮抗菌筛选及抑病效果研究与应用
山西农业大学
王美琴
65
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严春光
70
香榧林下经济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宋其岩
71
不同区域林下药用植物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蔡传涛
72
‘粉黛’等百合系列良种
北京林业大学
贾桂霞
73
玉兰属观赏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一、用材林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18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单位
成果人
1
‘渤丰3号杨’杨树良种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
蔄胜军
2
‘杂交鹅掌楸优无1’等系列良种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余发新
3
‘白桦家系3-12’等系列良种
东北林业大学
刘桂丰
4
‘天楸1号’等楸树系列良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王军辉
5
耐盐柳树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