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新课标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知识的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价值观念。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适应新情况、新变化,要与时俱进、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改变历史教学方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以此切实提高高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能力,从而为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显著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样化、开放式的历史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着重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例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部分知识涉及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等众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以自身的个性及实际行为从不同方面促进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在教学完这章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之后,笔者发起了一个“历史人物评说”的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这些重要历史人物同时代、同社会的密切关系以及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认真地综合与整理讨论结果。
这样一来,就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了学生手中,不仅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讨论的兴趣及积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切实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化与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对于社会历史的深刻影响,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与发展。
二、实现历史教学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求历史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录像视频、纪录影片等资源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新课标的上述理念同样对笔者日常教学活动产生了积极且深刻的影响。
历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论文
历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高素质”,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具备的多方面的自身条件。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完成。
目前所设各门课程应是主渠道,都负有相应的重要责任,而历史学科是其中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因此,历史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我国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历史课的教学任务,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把素质教育的的理念融入课堂。
一、一视同仁,实行开放式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上的平等。
而封闭式的教学则满足不了学生思想上开放和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它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完全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方法以注入式为主,虽然也讲究讲和练的结合,但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合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
甚至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和因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造成学生心理的严重不平衡。
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
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二、理论与实际并举学生对历史课的教学不够喜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的脱节。
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
从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看: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存在着重史实叙述,轻理论分析和观点阐述的倾向。
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项任务,有着辩证统一的内在联系,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历史教学应与时俱进
历史教学应与时俱进姓名马公启单位鄞州高级中学邮编315194内容提要: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危机,困难。
尤其在历史教学中教什么,学什么的最基本问题上存在:忽视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问题;面面俱到,内容多杂,专业性强;忽视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认知规律等一些问题。
本文试着去探索原因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思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存在问题与时俱进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基础课,它担负着对学生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培养能力三大任务。
然而在当前,历史教学却存在着令我们不能不深思的一种现象:历史课缺乏活力,学生厌学,甚至怕学;历史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冷落,把历史摆在“副”科的位置。
怎样走出这种困境,使历史教育焕发出应有的活力?虽然目前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论述,但据我观察,却很少用目光审视我们历史教育自身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尝试,以期引起同行的思考、关注,并求教于同仁。
一、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我认为历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这是历史教学的最基本问题。
每位历史教师都清楚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或者说三大目标,但如何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到位,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比如说传授基础知识方面: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依据什么样的尺度取舍这些知识?哪些知识学生必须明确、了解、掌握?这是我们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然而就在这个最基本问题上,我们的历史教学明显存在着如下弊端:(1)、忽视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史学科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究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是史学的一贯性的根本任务;服务现实,把握未来,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乃是史学的最重要价值,是史学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依据[1]。
作为为历史科学服务的历史教学理应把人类历史那些最能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学问和知识,最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推广给我们学生,扬善抑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时俱进搞好高中历史教学
3 . 对 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加 以 改 革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 一 定 要 把 学生发现知识 . 探究 知识 . 研 究 知 识 等 认 知 活 动 放 到 突 出地 位 来抓 . 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课 堂 是 学 生 获取 知 识 的 主 阵地 , 而 不 是 教 师 展 示 风 采 的 大舞 台 . 一 定 要 让 历 史 的学 习过 程从 真 正 意 义上还给学生 。 让 学 生 自主 地 发 现 问题 、 提 出问 题 、 分 析 问 题 并 最 终 解 决 问 题 。 这个 过 程 应 该 成 为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 发 展 自己 的
在就要渗透科技 含量 .一定要充 分发挥 多媒体信 息技术 的最 佳 优势 。 要把信息技术 的作用在课堂 教学中得 到很好 的推 进 ,
l 教 学 研 究
韩 冰 ( 青龙 满族 自治县 木头 凳高 级 中学 , 河北 青龙
2 0 1 3 年 第 7 期 ( 总 第 1 8 9 期 )
与 盱仉进手 高好 高 中 7 2 " / 吏教 学
0 6 6 5 0 0 )
教 师 是 一 种 崇 高 的职 业 . 专业性非常 强 . 作 为 历 史 教 师 既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 力 戒 空谈 改革 与 创 新
1 . 要 对教 学 内容 的呈 现 方 式 进 行 改 革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式 一 般拘泥于教师划重点 。 讲重点 , 学生背重点 。 用 重 点 。在 课 程 改 革 大潮 之 下 . 要 把单 一 的 教学 内 容 呈 现 方 式 改 革 成 多 样 化 和 科 学 化 的教 学 方 式 。多 样 化 主 要 是 打 破 教 师 的权 威 地 位 。 传 统 教 学 方式在教 学 内容呈 现方 面主要 是依靠 教 师 的言传 身教 , 现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摘要:新课改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满足当下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政治信念教学技能科研能力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愈发迫切。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质量的控制者,其教学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满足当下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笔者试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诸方面做探讨。
一、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学生及学习等的基本观念的沉淀,这既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又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课堂中理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从历史课程的特点出发,全面、准确地贯彻和落实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努力改变过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观念,珍视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并充分开发和丰富教学资源,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专业知识要严谨扎实严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是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
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丰富,要注意保持历史专业知识结构的活跃状态。
因此历史老师要潜心学习,通读中外通史,洞悉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站在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研究教材,了解各类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基本史实,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外,教师还要阅读文学史、美学史、教育学、心理学和政治经济哲学等各类书籍,不断完善以历史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
高中历史教学理念当与时俱进
高 中 历 史 教 学 理 念 当 与 时 俱 进
顾 卫 星
( 海 门市 冠 今 中学 , 江苏 海 门 2 2 6 1 0 0 )
摘 要 :高 中历 史教 师在 教 学 设 计 与 改 革推 进 过 程 中 , 要 始 终 与教 改 脉 搏 保 持 一致 性 , 及 时汲 取 先 进 教 学 经 验 , 吸 收 到 教 学 工作 之 中 。教 师在 教 学 中要 鼓 励 学 生参 与 自主 合 作 学 习 , 强化 爱 国 主 义教 育 , 拓展教学空 间, 从 而 进 一 步 提 高历 史教 学成 效 。 关 键 词 :高 中历 史 教 学 改 革 分 析 研 究
一
、
其 中爱 国主 义 教 育 起 到 了核 心 统领 作 用 。高 中历 史 教 学 应 当 始终弘扬合一主旋律 , 让 学 生 的 爱 国 主义 热情 高 涨 。 培 养 他 们 正确的思想理念 、 人生观点 , 这 对 于 成 长 转 折 期 的高 中生 而 言 意 义 非 凡 。笔 者 在 教 学 工 作 中 充 分 结 合 教 材 开 展 了爱 国 主 义 思想教育 , 例如教学《 九一 八 事 变 》 时, 笔 者 运 用 多 媒 体 为学 生 播 放 了一 段 课 件 , 上面有具体的数字描述也有 图片 , 数 字 展 现 的是 日本 帝 国主 义侵 略 中 国期 间 。对 中 国军 民生 命 财 产造 成 的 巨大 损 失 , 图 像 是 有关 南 京 大屠 杀 的惨 烈 场景 。 这 些 方 教 师 应 当及 时 捕 捉 课 程 改 革 的 信息 . 深 入 了解 当前 各 地 涌现 出来 的 好 经 验 与 新 做 法 . 与 历 史 教学 紧 密结 合 , 实 现 先 进 理 念 与教 学 实 践 的 有 效 融 合 . 在 推 动 改革 的进 程 中提 高 教学 成 效 。 高 中历 史 教 学 应 当遵 循 与 时 俱 进 原 则 每一 位 教师 在教 学 工 作 中既 要做 埋 头 苦干 的 实千 家 。又 要 做 抬 头 望天 的 改革 者 .特 别 是 在高 中 历史 教 学改 革 如 火如 荼 的 今天, 广 大 教师 更 要 与时 俱进 地 分 析研 究 历史 教 学 现状 、 发 展 态 势, 深 入 发 掘存 在 的 问题 , 寻 找其 根 源进 行 有 效 突破 。 笔者 认 为 高 中历史 教师 要抓 住 三点 , 首 先 要树 立 终 身学 习 的理 念 , 因为 教 学 工 作 是 一 个 不 断 向 前 的动 态 过 程 。 昨天 的经 验 在 今 天有 可 能 就 已落 后 , 教 学 改 革 总 是 在 不 断 向前 发 展 。高 中 历 史 教师 要 树 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 , 认 真阅读各类教学刊物 . 详 细 浏 览 教 学网站, 从 中搜 集 对 自己有 价 值有 借 鉴 意 义 的 内容 。其 次 , 教师 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参与各类教研 活动 . 无 论 是 教 导处 、 年 级 组、 备课组 , 还 是 上 级 主 管 部 门组 织 的教 研 活 动 , 对 自己 而 言都 是 一 次 充 电 提 高 的过 程 。历 史 教师 要 珍 惜 机 会 认 真 学 习 , 在这 些 活 动 中汲取 他 人经 验 , 使 历 史教 学 工作 始终 保 持 先 进性 , 做勇 立 潮头 的改 革探 路 者 。另外 。 广 大历 史 教师 要重 视教 学 经验 的总 结梳理. 通 过 一 系列 教学 改 革 研究 积 累 丰富 经 验 , 不 断提 高 教学 技巧 . 能够 进一 步提 高 历史 教学 的有 效 驾驭 程度 。 二、 高 中 历 史 教 学 应 当鼓 励 学 生合 作 探 究 合 作 与 学 习有 密 切 联 系 。 以 合 作 的 方 式 组 织 开 展 历 史 教 学 活动 . 能 够 让 学 生 在合 作 中拓 宽 视 野 、 增长 知识 , 也 在 合 作 氛 围 中提 高 兴 趣 。 高 中 历史 教 师 要 改 变 完 全 依 靠 自身灌 输传 授 开 展 教 学 的方 法 . 突 出体 现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特 别 是要 让 学 生 在 课 堂 学 习 中有 兴 趣 参 与 , 有 载体 引 路 , 通 过 学 生 深 入 探 究 和教 师 启 发 引 导 , 实 现 教 学 活动 的深 入 开 展 。 例 如 在 教 学 《 现 代社 会 生 活 的新 变 化》 一课 时 , 笔 者 要 求 学 生按 照 事 先 提 供 的 思考 题 进 行分 析 .了 解 近 代 以来 人 们 在 物 质 生 活 和 社 会 习 俗 变化 方 面 经历 了一 个 怎 样 的 过 程 , 揭示其影响因素 ; 了 解 近 代 以来 交 通 工 具 、 通讯工具 的进步变化 , 认 识 到 这 些 变 化 对 群 众 的 生 产 生 活 产 生 了哪 些 积 极 的 影 响 ; 从 现代报 刊 、 影视 、 互 联 网 的 逐 步 普 及 .体 会 大 众 传 播 媒 体 发 展 对 群众 生 活 带 来 的 变 化。 抓 住 了这 些 要 点 , 学 生就 始 终 能够 紧扣 教 学 的三 个 重 点 环 节, 对 把 握 教 材 中心 内 容 、 领会其发展 背后蕴含的规律起到 了 积 极 的作 用 , 学 生 的分 析 梳 理 能 力 、 归 纳 总 结 能 力 和 思 维 发 散 能 力 得 到 了 增 强 。由此 可 见 . 学 生 在 合 作探 究学 习 中能 够 拓 展 思 维 的 宽 度 .大 家 一 起 研 究 提 高 了 学 习 的 深 度 。再 比如 教 学 《 “ 一 国两 制 ” 和祖 国 的 统 一 大 业 》 时, 笔者引导学 生针对“ 一 国 两 制 ” 当初 提 出 的背 景 和 目标 及 在 港 澳 回归 工 作 中所 起 到 的 积 极 作 用 等方 面人 手 , 相 互 讨 论 得 出观 点 , 在 全 班 进 行 分 析 交 流。 这 样 的 教 学 引 导 较好 地体 现 了对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的培 养 , 大 家 也 在 相 互 交 流探 究 过 程 中 提 高 了分 析 研 究 能 力 ,培 养 了 合
历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历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已是时代发展的必需,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振兴的必要条件。
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面对这次教学改革的洗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让历史课变成学生愿学、更爱学的一门课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人格魅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所以教师在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只有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学识渊博,专业精深的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赢的学生及家长的尊敬,也才能激励学生刻苦攀登科学高峰所以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在学生面前展示知识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人格魅力还来自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爱是师德最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是蕴含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它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只有具备善良和慈爱的老师才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我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神圣的天职。
正是这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能把真诚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紧跟时代步伐,创设情景教学;历史的过去性,是阻碍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组织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与历史相统一。
例如;在讲到战争时,我就将近期热播或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电视剧进行讲评,学生的思维很快跳跃起来。
高中历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高中历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摘要〕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业已凸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崇尚创新已成为奔腾全球的滚滚潮流。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才能培养出应用型、能力型具有创新思维,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通过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创新,有不当之处,望赐教!〔关键词〕历史教学与时俱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可见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愿意被动的学习。
那么,是不是学生真的不愿意主动学习呢?不是。
据笔者对所教学生的实际了解,绝大多数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但就目前来看,主动学习更多的表现在数理化等一些学科上面。
谈到历史学科学生一致认为不是不愿意主动学习(学生也很反对单纯的背书),而是不知道如何主动学?在学生认为数理化等学科主动学习相对易于操作,教材提供公式或原理,老师课堂上通过大量例题的讲解,然后在学生理解的程度上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
而历史学科他们一致认为主动学习无从下手。
因此问题不是出在学生不愿意主动学而是老师如何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可操作性上面。
1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受苏联史学理论和斯大林史学方法的影响,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唯一的理论,把阶级分析法当作唯一的方法,使历史教学变成了僵化的公式和教条。
历史是一门科学,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但不可以用它们来代替一切。
因此,作为中学历史老师,尤其的高中历史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理论,研究新方法,了解新知识。
现在的高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开放,经常给老师提出一些非常尖锐敏感、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如果没有“两下子”,即如果缺乏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没有敏锐的历史眼光和政治见解,是难以教好历史这门学科的,也是难以博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的。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摘要:新课改下教学方式应力求多样,同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从而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教学方式;多样性;学习方式;变革新课改下,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历史教学也应如此。
以下是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教师教学方式力求多样性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般分为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述新课、重点难点分析、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是一种传统模式。
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教师的教学没有效果。
只有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应根据知识需要自主自由地安排教学,寻求多种途径,打破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讲为主,单向授受”的传统做法。
比如探究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引乡土历史入课堂教学法等都是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的运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究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虎门销烟》时,我创设探究主题之一:1.今日毒品的种类主要有哪些?2.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从青少年自身看,导致吸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5.如果发现你身边的朋友或亲戚吸毒,你该怎么办? 6.你认为要遏制毒品的泛滥,应采取哪些措施?情境体验教学法:孔子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
听到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根据资料阅读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五;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
因此,历史新课改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培养学生以自己独特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如教《开元盛世》时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元盛世政府工作报告会”。
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高中历史教学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既要保留老的有用的教学方法,又要创出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学、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
一、课前导学,让学生在行为参与中有准备地学课前导学,就是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中进行学习,还要求学生在课堂外提前参与。
教师设置预习作业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自己学习相应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社会调查、上网查询等方式进行知识信息的收集,然后做出判断。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有关的知识,而且达到了有准备地学的目的。
课前获得相关信息,不仅为历史课堂节省了一些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曲折发展的十年》时,笔者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具体见表1、表2、表3)。
另外,让学生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故事、照片等资源。
方法提示:(1)访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长辈;(2)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3)到电子阅览室访问历史网站。
在课前导学中,笔者通过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点;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咨询长辈等方式了解历史信息,培养了搜集、分析史料的能力和意识。
历史学科课前体验性、实践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及方法指导,体现了学习的多样性、活动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习空间,密切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二、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历史教师要积极地响应新的教学指导理念,努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们只有在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历史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琐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历史教学中的与时俱进理念
历史教学中的与时俱进理念随着社会不断的变革和发展,历史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历史教学应该不仅仅是讲授一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历史的本质、掌握历史的规律、运用历史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首先,历史教学应该注重灵活性。
历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里面蕴含着各种规律和变化,需要教师有相当的灵活性来进行讲解。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
其次,历史教材应该丰富多彩。
历史教材应该包含多种形式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音频等多种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效果。
这些多样化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探索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历史教学应注重生动性。
生动的历史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帮助学生发掘历史事件的背后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从而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
生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包括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旁征博引等,能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和表达,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历史教材也应该有现实意义。
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掌握历史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
历史可以为现实社会提供诸多启示,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可以领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而运用历史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综上所述,历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生动性以及现实意义。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历史素养、思维实力以及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为什么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
为什么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麻栗坡县杨万中学——李慧珍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他看来,一个君子的培养,要通过学习诗歌等这样美的事物得到知识的启发。
古代哲人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今天的审美教育从学校角度来讲,应该打破原来那种陈旧、呆板的灌输式教学。
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审.美向高层次发展。
具体在历史教学方面,历史老师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美育资源,把审美纳入自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人文景观等等,都是历史教学的好去处。
同时也可以进行审美教育活动,例如去年本人所在的历史教研组带领学生参观了平坝的佛教圣地--高峰山以及中国屯堡文化之乡的天龙等活动。
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的教育取向就自然地给学生以美的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摆脱庸俗的功利主义观念,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观察我们的世界,让他们能够抓住自己身边无数的“美丽”。
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将是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教育。
另外,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立身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比较混乱,毕竟改革开放弓|进来的除了菁华还有思想的多元化,拜金、享乐、自私等观念充斥人心。
而我们中学生的认识价值观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处于形成之中,他们又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我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已给出了答案。
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QQ农场,把“偷”作为升级的认可行为,虽说是网游,可谁又敢保证它不会被中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
其次,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价值观教育。
在历史课的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
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
历史课堂上的与时俱进
在 学 习历史 的过程 中,用今 天 的新 闻来 印证教 材 上 的历 时获 取 时政 信息 ,同时鼓 励 学生 多看 《 新 闻联 播 》 、 《 焦点访
中的 《 权利 法 案 》和君 主立宪 制是 本 课 的重 点和 难点 。课 堂 联性 、时事性 和 导 向性 。选 取 的材料 要符 合 当今社 会 发展 趋 上 我 出示 《 卡 梅伦 接受 英 国女 王伊 丽 莎 白二 世 的任命 ,成 为 势 ,要贴 近 学生 的认 知水 平 和 能力 ,要有 利 于学生 形 成正 确 新 一届 首 相 》的新 闻报 道 。 引导 学生 思 考 : 卡梅 伦 是 如何 当 的 人生 观和 价值 观 ,有 益学 生身 心健 康成 长 。三是 选 取 的材 选 英 国首相 的?伊 丽 莎 白二世 女 王是 怎样 当 上 国王 的?两 者 料 要 立 足 教 材 和课 标 。必 须 选 取 那些 与教 学 内容 密 切 相 关 相 比谁 的权 力 更大 ? 同时 介绍 英 国王 室 的现状 和学 生 较为 关 的热点问题 ,切勿盲 目引入 ,生搬硬套 ; 引入的形式也要多
之 中 ,不仅 核 心 价值 观 ”系列 宣 传 画 ,引导学 生 认识 到 《 权利 法案 》体
会 大大 缩短 历 史课 与学 生 间 的心 理距 离 ,而 且能 激 发学 习兴 现 了资产 阶级 的 民主 与 自由 ,是人 类 文 明的宝 贵遗 产 。在社 趣 ,提 高辨别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在对 《 权 利 法 案 》进 行 总 结 时 ,我 出 示 了 “ 社 会 主 义
导学 生 关注 历 史与 现实 的联 系 ,使 我们 的历史 教 学更 富有 时 会性 发 展 ,是新 课 程改 革重 要 的价 值 目标 ,也是 对 学生 情感
历史教学中的与时俱进理念
历史教学中的与时俱进理念1. 时代的发展与历史教学的变革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变革与更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将与时俱进理念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 传统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对事件、人物、时间等细节的记忆。
这种以知识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导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所需求求。
3. 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时俱进理念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面对复杂多变、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现实社会中,仅仅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辨别真伪、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能力。
4. 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与时俱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5. 借助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与背景。
通过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工具,学生可以获取到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
同时,互联网还提供了交流与分享的平台,让学生能够与其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6. 培养跨文化意识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跨文化意识成为了当代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史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尊重。
7. 强调实践与应用传统历史教育往往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探讨,缺乏实践与应用的环节。
与时俱进的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实验等方式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文化。
8. 激发学生兴趣与参与度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引入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育中来。
9. 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之一。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动高中历史教学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摘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前进,高中历史教学正面临各种教育制约因素,如何提高教学成效成为重要课题,应当从改革创新入手,将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之中,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分析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整个教学的核心要素,抓住了这一要点,就等于抓住了历史教学的牛鼻子与总开关,引导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向着深入的程度实施,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模式改革进行分析。
一、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生学得更加自主高效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运用较为广泛,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项教学模式改革。
翻转课堂颠覆了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这样的传统模式,事先通过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知识要点、能力要求等方面有了初步感知,在课堂教学中则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讨论分析研究,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帮助他们准确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能力得到发展,兴趣充分激发,历史教学中可以进行积极运用。
在《洋务运动》教学中,笔者事先录制了教学视频存放于学校网站上,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观看。
可以反复看,对教材中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记忆和理解,对其深度分析,尝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理解。
接下来在课堂上,笔者着重针对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代表人物、构思设想、推进措施具体效果等,和学生进行回顾,通过简要回顾进一步细化和突出这些知识点。
接下来通过学生分小组的讨论交流、在班级之中的汇报辩论,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必然性进行深入探讨,对洋务运动同时产生的积极意义也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既客观全面看待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又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其存在的积极意义,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且学习热情高涨,为教学成效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运用情境感知教学法让学生学得更加自主高效历史发展的厚重让教学工作面临更高难度,教师要善于发掘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特别是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浓厚氛围,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
高中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业已凸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崇尚创新已成为奔腾全球的滚滚潮流。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才能培养出应用型、能力型具有创新思维,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通过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创新,有不当之处,望赐教!1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改变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历史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的怀疑、对尚不理解历史问题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
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老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坚决克服那种课堂上老师是主演,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要让师生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只有这样,学生才敢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一些问题预设,制造一些悬念,这种问题的设置,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内容符合教学内容和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预设的问题最好是逆向思维的、散发思维的问题。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迫使学生由被动灌输变成主动的探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如在讲古代文明史发展时,教师提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亚非,但为什么现在最发达的地区却在欧美?这样的质疑,既能使学生思考多种答案,又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既挖掘了学生的智力,又诱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得到了学习历史的快乐,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历史老师的与时俱进
历史老师的与时俱进作者:邵英富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9期摘要: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今的历史教师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
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多看书看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并将其溶入讲课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与时代紧紧接轨。
所以教师自身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科研创新素质。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就历史教师必备的与时俱进素质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教师素质 ;與时俱进 ;改变观念记得有一次科组活动,有一位老师这样感叹:初中的史、地、生老师是在夹缝中生存的,费力不讨好,学生不喜欢,领导不重视。
这句话得到不少老师的认同。
也有位主科老师说:只要认识字,谁都能教历史。
这些话刺得笔者几天都睡不着觉!面对是是非非的评论,作为一位从教多年的历史老师,不得不去深思:吾辈若不想被人小视,看来得抖擞精神认真打造自己,以便内强素质、外树形像。
人们常说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教出一流的学生。
历史是一个人文学科,一个好的历史教师他必须具有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好的综合素质。
在这里,科学的世界观、理想和事业心,探索、创新与宽容精神,勤奋、意志与毅力,职业道德和规范都是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
特别是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
历史教师天天面对过去,但历史教学却十分忌讳古板。
惟有求新、求活,“乐从史出,乐在史中”,历史教学方才会活现无穷生气,给学生以愉悦,给学生以启迪。
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必须用现代教育思想统领历史教学,用现代教学方式实施历史教学。
新课程也要求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注重从以下两方面下工夫:一是研究学生,“以学论教”。
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师才能将教学内容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二是研究合作交往,实现交往互动。
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做到与时俱进
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做到与时俱进
赵相衡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师版)》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现在社会在不断发展,在不断创新,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想要取得进步和发展,就必须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要进行大胆的创新。
学校对于教学也要有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高中历史教学要学会与时俱进,才能培养社会的新型人才。
【总页数】1页(P133-133)
【作者】赵相衡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陈家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闻编采人员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2.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深入浅出
4.与时俱进搞好高中历史教学
5.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做到“拓展有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时俱进,创新导向——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与时俱进,创新导向——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拥有符合社会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必备品格,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主要将“与时俱进,创新导向”作为研究课题,首先阐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势,然后分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新课标;高中历史;核心素养高中面临高考这一重要人生转折点,在应试教育理念下,为了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吸取更多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过于枯燥,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与新课标教学理念相违背。
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应该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将教育方针具体化,以奠定学生文化基础,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参与意识。
由此可见,与时俱进、创新导向下,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与时俱进,创新导向——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势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应该贯穿落实在每个学科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学应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将发展核心文化作为基本任务,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拥有历史思维素质以及学习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如下优势。
(一)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成为一种空谈,在学生自身思想意识不能得到提高的情况下,无法认识到学习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面对新型的教育形式,高中历史教师应以提高历史核心质量作为重心,将学生视为祖国未来发展的花朵,核心素养理念下应该重视花朵的浇灌,通过细心照料来促进花朵的成熟,全方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快乐成长,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
浅论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浅论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摘要: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教与学的理念上有很多重大改革,这其中,对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突出、鲜明。
笔者认为,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有很多,包括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学习理念、史学理念、高考理念等等的更新。
本文主要从课程理念、教学理念两个方面来阐述个人的愚见。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高考理念其实就是做事的理论,而理论是指导实践的。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如果仍然用旧的教学理念教与学,所做的工作恐怕只是穿新鞋走老路,效果不佳。
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就得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和高考理念。
一、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历史“课程内容改变了‘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历史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历史教材的编写,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
举个例子,中国近代现代史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三年过渡时期(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78年以后),也按照这样的模式编写世界史那一大块。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发表时间:2017-01-11T17:21:03.1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5期作者:肖亚平[导读] 实践证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276100 摘要: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教与学的理念上有很多重大改革,这其中,对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突出、鲜明。
笔者认为,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有很多,包括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学习理念、史学理念、高考理念等等的更新。
本文主要从课程理念、教学理念两个方面来阐述个人的愚见。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高考理念其实就是做事的理论,而理论是指导实践的。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如果仍然用旧的教学理念教与学,所做的工作恐怕只是穿新鞋走老路,效果不佳。
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就得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和高考理念。
一、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历史“课程内容改变了‘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历史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历史教材的编写,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
举个例子,中国近代现代史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三年过渡时期(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78年以后),也按照这样的模式编写世界史那一大块。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
其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历史(II)、历史(III)等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选修模块。
必修(I)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当然既包括中国史的内容,也包括世界史的内容。
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
必修(II)中的8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如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当今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趋势等。
必修(III)中的8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等。
这样就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纵横交错编写教材,体现了纲要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二、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知识和经验获得过程的指导,重视对学生的体验与感情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
美国人沃德曾经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抑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
传统的教学为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出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必须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与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实践证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对新课堂的把握上,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新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主导了。
一字之差,意义却变化极大。
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尊重学生人格、主体意识、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是形势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
所以,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差异的学生,要创造不同的环境,发展个性,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信息、情景,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当好组织者、策划者和参谋。
现在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就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动手能力,给他们深刻的体验,使他们的学习由“填鸭式”变为“自助式”、由“封闭式” 变为“开放式”。
这样,课堂就变成了学生成长的舞台和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