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1)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
”这一童谣暗指()A.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B.秦朝刑罚残酷,社会动荡C.阿房将灭亡秦朝D.秦滥用民力,民怨沸腾2.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民族交融”一词最恰当的解读是()A.各民族人民迁移、杂居B.统治者推行的汉化政策C.各族人民联合起来进行反封建斗争D.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3.绘制表格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观察下面表格内容,其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C.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D.南方手工业发展的表现4.西晋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它与历史上的哪个朝代有相似之处:()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5.下列古代著名战役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长平之战②牧野之战③漠北战役④赤壁之战⑤官渡之战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③①④②⑤D.②①④⑤③6.假如你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的利弊各抒己见③人们使用“蔡侯纸”书写④一位太学生因学习成绩优秀被朝廷任命为官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7.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这里的“他”是()A.班超B.董仲舒C.卫青D.张骞8.《后汉书.皇甫嵩传)加载,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这一记载与哪一事件有关()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外戚王莽夺取政权D.八王之乱9.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10.历史上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的景象称为“盛世”“治世”,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在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B.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C.注重发展农业生产D.西汉进入鼎盛时期1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是()A.遗址中的牙齿化石B.遗址中的灰烬化石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生活想像图12.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
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
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历史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__说明:本试卷分为必作题(100分)和选作题(10分)两部分,对于选作题,可根据你自己的情况选择作答。
学,就是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传统知识,捕获和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而习,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就是感受、体验知识的魅力和知识的力量的过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习的喜悦,习的快乐吧。
Ⅰ卷此卷请同学们独立闭卷完成,时间为20分钟。
一、选一选: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取得的几项重要成就是()①种植粟②能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铸造铁器⑤发明瓷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⑤2.此图反映了谁对中华文明的贡献()A.黄帝B.尧C.舜D.炎帝3.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的建立者是()A.尧B.舜C.禹D.启4.战国后期,使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5.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祖冲之B.蔡伦C.贾思勰D.顾恺之6.张骞两次通西域是在()A.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1世纪C.公元2世纪D.公元1世纪7.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控制汉献帝,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的是()A.袁绍B.刘备C.孙权D.曹操8.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④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猜一猜下列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A.虎B.鼠C.兔D.蛇10.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是()A.《齐民要术》B.《水经注》C.《史记》D.《洛神赋图》二、填一填:请把满意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1)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1)一、选择题1.“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影响了千万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中国人民,它出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白莲教起义D.国人暴动2.与早期佛像相比,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张骞通西域B.丝绸之路C.孝文帝改革D.氐族苻坚改革3.《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以上情形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③经济重心已经向南转移④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A.北魏B.西晋C.北周D.前秦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史记》中查阅的史实有()①齐桓公称霸②秦始皇统一中国③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④赤壁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
东汉蔡伦(下图)能入选邮票图案,是因为他A.造出了千里船B.发明了造纸术C.改进了造纸术D.创编了五禽戏7.古代的中国无疑处在东亚文明的中心,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域外文化主要来自广义的西域地区。
华夏文明在欧亚大陆中西部进行经营,主要开始于()A.昭君出塞B.文成公主入臧C.张骞凿空D.班超投笔从戎8.“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至隋唐节日类型不断得到充实。
”那么,到秦汉时期,基本定型的节日有()①除夕节②元宵节③端午节④元旦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10.在建立政权前后,刘邦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如韩信为齐王,英布为淮南王。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24 小题,每小题2分。
)1.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 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 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 4 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北京人能够()A.制造和使用工具 B .饲养家畜 C .从事农业耕作 D .人工钻木取火2.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炭化稻谷种子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A.①② B .①④C.②③D.②④3. 在河南安阳殷墟(WWW.AYYX.CO)M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埋葬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的消息,公众代表在参加这次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的是()A.青铜器 B .圆形方孔钱C.兵马俑 D .造纸术4. 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盘古开天B. 后羿射日C. 大禹治水D. 商王迁都5. 某同学以“仁”、“君子”、“礼”等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搜索古代典籍,他能检索出的著作是A. 《道德经》B. 《论语》C.《墨子》D. 《韩非子》6. 要系统地了解商朝人留下的文字记录,应选的史料是A. 殷墟甲骨B. 四羊方尊(换图)C.妇好鸮尊D. 后母戊鼎7. 右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
由此可知()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8.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
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A. 公元前7 世纪早期B. 公元前7 世纪末期C.公元前8 世纪早期D.公元前8 世纪末期9. 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小麦2.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居民①已经使用磨制石器②会渔网捕鱼③会烧制陶器④拥有成熟的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在“最强大脑”的角逐中,请你根据下图的两个提示依次说出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传说人物()提示1: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谷物和蔬菜提示2: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A.炎帝、盘古B.炎帝、黄帝C.黄帝、女娲D.盘古、女娲4.了解历史时序和学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夏朝C.商朝D.东周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请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A.秦汉:中华帝国的初建B.青铜时代与西周: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C.帝国的衰落与分裂D.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6.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7.随着精准扶贫攻坚战圆满结束,随后我们国家又致力于乡村振兴,为人民服务。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一切,以下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主张。
A.墨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8.商鞅变法触动了各方的利益,其改革措施最能促进社会转型的措施是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D.承认土地私有9.“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高度集权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区别10.公元前207年,项羽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
2020秋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北京人能够()A.制造和使用工具 B.饲养家畜 C.从事农业耕作 D.人工钻木取火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炭化稻谷种子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②④)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埋葬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的3.在河南安阳殷墟(WWW.AYY消息,公众代表在参加这次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的是()A.青铜器 B.圆形方孔钱 C.兵马俑 D.造纸术4.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盘古开天B.后羿射日C.大禹治水D.商王迁都5.某同学以“仁”、“君子”、“礼”等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搜索古代典籍,他能检索出的著作是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韩非子》6.要系统地了解商朝人留下的文字记录,应选的史料是A.殷墟甲骨B.四羊方尊(换图)C.妇好鸮尊D.后母戊鼎7.右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
由此可知()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
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A.公元前7世纪早期B.公元前7世纪末期C.公元前8世纪早期D.公元前8世纪末期9.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一、选择题1.《秦始皇本纪》记述“赭衣(罪人,穿有罪衣的人)塞路,图圈(监狱,牢房)成市”, 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A.法律非常严苛B.社会治安混乱C.徭役兵役沉重D.禁锢思想言论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下列哪一城市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南朝江南开发的一个缩影A.成都B.广州C.建康D.洛阳4.西晋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它也是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其“短命”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B.晋惠帝昏庸无能C.“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民族压迫5.公元200年,在我国北方的官渡发生了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一方号称十万大军,另一方却仅有三四万人,力量悬殊。
但弱方却采取火烧对方粮草,使对方军心动摇,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胜利。
那么作战双方是A.刘备与孙权B.袁术与袁绍C.董卓与孙权D.袁绍与曹操6.下列关于纸及造纸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西汉时期B.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数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播出去的D.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7.对下图所示道路描述正确的是A.南北贸易交流的通道B.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C.连接亚洲和非洲的通道D.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8.“悠闲对坐畅饮的主客二人……翩翩起舞的雀鸟……洒扫的奴仆……”东汉画像砖中这一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反映了A.“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发展B.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C.外戚专权,政治腐败不堪D.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9.下图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的政权是A.①吴②东汉B.①商②南宋C.①吴②东晋D.①东魏②东晋10.休养生息出自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位历史老师在复习课导入时出示了以下三幅图片,由此可知,本节课复习的朝代是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孙中山在某祭文中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这里,孙中山认为“中华开国五千年”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B.尧C.舜D.禹3.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孙思邈4.2018年10月,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九(1)班的小丽同学很想体验一下北京人的原始生活。
当主持人发给她一块兽肉让她切割时,她选择的工具应该是A.B.C.D.5.李明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他说:“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家猜猜我姓啥?”()A.夏B.宋C.唐D.秦6.《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
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7.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
”秦朝以前“最灿烂的学术思想”指的是A.焚书坑儒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信奉道教和佛教8.“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其中“周制”指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9.“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
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
”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辽宋夏金元时期10.汉武帝曾诏日:“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联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材料体现的制度A.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扩大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C.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官员素质D.有利于消除地方隐患,加强中央集权11.与“楚河汉界”“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有直接关系的是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秦始皇、汉武帝D.王莽、刘秀12.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13.“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1)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1)一、选择题1.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下列对柳宗元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秦末农民起义与郡县制无关B.郡县制不利中央集权C.农民起义促进社会发展D.农民起义促进郡县制发展2.历史穿越剧中,主人公穿越回到了502年的北魏的时候,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娘是鲜卑人,新郎是汉族人B.在洛阳的街头,鲜卑族穿着汉族的服装C.在朝廷上,大臣都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曾经叫独孤x而现在名叫刘x的学生3.江南地区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裁,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谷物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段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C.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D.统治者施行仁政4.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有()(1)秦朝(2)西晋(3)前秦(4)北魏A.(1)(3)B.(2)(4)C.(1)(2)D.(3)(4)5.在小刚的印象中,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是京剧中的“花面奸臣”。
但是,经过历史课上的学习,他对曹操有了新的认识。
下列他对曹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从长安接到洛阳B.曹操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给孙刘联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刘备,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6.《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堪称史学双璧。
这两部著作都有可能记述的历史人物是A.宋太祖B.唐太宗C.秦始皇D.明太祖7.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下列物种中,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A.B.C.D.8.光武帝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9.魏晋以来,内迁少数民族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解析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解析一、选择题1.电影《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于2020年12月在各大影院与大家见面,下列场景最可能出现在影片中的是()A.磨光和钻孔技术B.使用和保存火C.饲养猪和狗D.制作彩陶2.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3.“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
”该诗歌颂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4.下图反映了西周时开始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卿大夫D.世袭制5.“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統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这两件精品制作的时期是()A.尧舜禹时期B.夏朝C.商周时期D.秦朝6.“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水利工程兴修B.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C.各国变法改革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7.一位班主任在谈心得时说道:“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
”他的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B.道家兵家C.道家儒家D.墨家儒家8.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和布帛 B.去经商发财C.当兵建立军功D.参加考试9.1973年,在山东省威海市苘山镇出土了一个秦代铁权(秤砣),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
”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统一了六国②统一了度量衡③用行书书写④确立了皇帝称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语句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关的是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2)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2)一、选择题1.《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陈胜年轻时曾对一起耕作的农民说过:“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陈胜做了一件惊天动地得大事,即A.刺杀秦始皇B.推翻了秦朝C.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建立汉朝2.某同学在学习某单元的过程摘录了“南北朝”、“三国鼎立”、“汉人胡服”等关键词,由此推断该单元的时代特征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记载“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这一材料反应了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调整统治政策4.“实际上三国鼎立是中国遭受十几年大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三国的统治者在本国内所采取的某些政治、经济措施,客观上对全国的统一都起着有益的作用。
”结束这一“过渡阶段”的皇帝是A.曹操B.司马亮C.司马炎D.司马睿5.学习历史应注重时空概念.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分别填的是A.春秋、三国B.东周、战国C.春秋、战国D.东周、三国6.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从史实来看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错误C.①正确②错误D.①错误②正确7.下图所示,古代商路的起点是()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A.长安B.郑州C.咸阳D.洛阳8.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不包括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D.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10.《汉书·文帝纪》中记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2024北京海淀区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七年级练习历史参考答案2024.1第二部分(共52分)25.(20分)⑴①: 手工业发展水平高(分工细);(2分)②:墓葬的规模、随葬品数量和质量差距大,发现集中的王族墓地。
(2分)⑵商朝周边生活着一些部族,他们有时与商朝发生冲突;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商代的耕作方式;甲骨文体系较为完整,记载了商代很多方面的情况。
(4分。
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⑶措施: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分。
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看法: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分。
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⑷措施:迁都洛阳,把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学习汉族文化。
(2分。
答出一点即可)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分。
答出一点即可)26.(17分)⑴变化:货币数量增加;各种货币流通区出现重合;货币铸造地点增多,地域扩展。
(4分)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各国力图拓展疆域,战争不断。
(4分。
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⑵①:秦始皇(2分。
回答秦国、秦朝也可得分)②: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3分。
一点2分,回答出两点即可)⑶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打击诸侯王、商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4分。
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27.(15分)⑴图1:B;(2分)图2:A(2分)关系:2分。
答案示例: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相互往来,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丝绸之路”。
⑵维护西域地区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的通畅;保证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
海淀7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海淀7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灭六国C. 汉朝建立D. 三国鼎立5.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3. 汉武帝时期,我国开始设立西域都护府。
()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5. 宋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三、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2.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主要是在______时期。
3.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我国的______朝。
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5. 明朝时期,我国沿海地区经常受到______的侵扰。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
2. 请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
3. 请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
4. 请简述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5. 请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五、应用题1. 请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 请分析唐朝的繁荣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3. 请分析宋朝经济发展的原因。
4. 请分析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5. 请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六、分析题1. 请分析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2. 请分析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1. 请以唐朝的繁荣为背景,设计一个历史文化展览活动。
2. 请以宋朝经济发展为主题,设计一个历史课程教学活动。
北京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图一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一原始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北京市境内B.陕西省省西安市境内C.云南省元谋县境内D.浙江省省余姚市境内2.余秋雨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到:它以七千年前的稻作文明遗迹证明,这儿不仅是我的故乡,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故乡。
余秋雨先生的故乡是()A.半坡B.河姆渡C.大汶口D.北京3.《墨子·尚贤》:“古者舜耕于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这种“举以为天子”的形式出现于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辽河流域4.《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导致“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的主要原因是A.私有制的发展B.原始社会的解体C.统治者的自私D.早期国家的建立5.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A.陶罐符号B.甲骨文C.利簋金文D.竹简文字6.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考古发现是A.A B.B C.C D.D7.它是世界上流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灵渠B.都江堰C.长城D.大运河8.学习历史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图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9.秦朝因为周朝确立的分封制导致周后期王室衰微,最终被诸侯国所取代,因此不再推行分封制。
于是()A.建立皇帝制 B.确立丞相制 C.推行郡县制 D.强化监察制10.“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刘邦、项羽起义B.巨鹿之战C.楚汉之争D.陈胜、吴广起义1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能为研究我国早期人类起源提供可靠证据的是A.B.C.D.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到的史料图片编成一组,用来反映某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
该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3.下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制造船只,发明弓箭④他发明算盘,创造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黄帝4.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
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青铜或宣纸上6.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是①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交融③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发展④有利于周王室加强统治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7.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选项第一步第二步A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观点找到庄子强调“顺应自然”的观点作证据B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找到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的观点作证据C查阅到孔子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结论D 查阅到孙膑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思想等相关史料得出孙是兵家创始人的结论A.A B.B C.C D.D8.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最多不超过2万,楚军也不超过4万。
而至战国,魏国在马陵之战中动用“十万之军”,长平之战中秦国坑杀赵军俘虏40多万。
2019-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最新精品
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北京人能够()A.制造和使用工具 B.饲养家畜 C.从事农业耕作 D.人工钻木取火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炭化稻谷种子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在河南安阳殷墟(WWW.AYY)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埋葬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的消息,公众代表在参加这次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的是()A.青铜器 B.圆形方孔钱 C.兵马俑 D.造纸术4.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盘古开天B.后羿射日C.大禹治水D.商王迁都5.某同学以“仁”、“君子”、“礼”等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搜索古代典籍,他能检索出的著作是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韩非子》6.要系统地了解商朝人留下的文字记录,应选的史料是A.殷墟甲骨B.四羊方尊(换图)C.妇好鸮尊D.后母戊鼎7.右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
由此可知()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
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A.公元前7世纪早期B.公元前7世纪末期C.公元前8世纪早期D.公元前8世纪末期9.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2024北京海淀初一(上)期末历史(教师版)
2024北京海淀初一(上)期末历史2024. 0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02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应用新技术手段,从周口店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
该发现有助于研究A.早期人类的体质特征B.史前社会的生产状况C.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D.夏朝时期的定居生活2.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赵宝沟聚落遗址距今约6800年入遗址中发现的生产工具中,农具占大多数,分为砍伐、翻土、收割、加工等类型;能够确认为狩猎工具的遗物很少,仅有石球和石镞等。
学者由此推断,在该遗址居民的生活中,农业经济比狩猎经济重要得多。
学者的结论源于A.释读历史图片B.分析考古发现C.收集远古传说D.阅读古代文献3.位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距今7000 —5000年)以彩陶最右特色,山东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4500年)的陶器在色彩以及纹饰方面就包含了仰韶文化的因素;而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鼎、罐、高柄杯等陶器,有的器形与大汶口文化遗物近似甚至相同。
以上材料说明A.炎帝教民耕种,制作陶器B.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C.不同文化间存在借鉴现象D.大汶口原始居民拥有私有财产4.《礼记》记载:”与以上材料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君主制D.中央集权制5.殷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位列中国20 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殷墟的发掘有助于我们了解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6.有学者认为,周王在新占领的广大领土上以推行封国的方式,建立新的统治格局,使王权较商朝更为集中。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周王A.制定刑法,加剧社会矛盾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C.实行分封,稳定统治秩序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7.以下示意图中①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磨制石器,农业兴起B.早期国家的出现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七雄间兼并混战8.古籍记载某一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因此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2023北京海淀初一(上)期末历史(B)试卷含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一(上)期末历史(B)2022.12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二部分,28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图为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项链,由兽骨和贝壳穿孔制成。
此发现可以说明山顶洞人()①掌握钻孔技术②已经有了爱美意识③开始农耕生活④外貌与现代人接近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黄河流域”、“粟”、“地穴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3. 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该遗址的高级墓葬内发现了大量礼器,与绝大多数基本没有随葬品的小型墓葬形成鲜明对比。
对以上考古发现认识正确的是()A.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B. 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C. 陶寺先民使用铁制生产工具D. 私有制出现与阶级分化明显4. 《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其中,“天下为公”所指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5. 某班级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入选“商朝篇”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6. 图中,①②分别是()A. 燕国和齐国B. 齐国和魏国C. 燕国和秦国D. 楚国和秦国7. 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出土某一历史时期的铁质生产工具185件,其中农具131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北京人能够()A.制造和使用工具 B.饲养家畜 C.从事农业耕作 D.人工钻木取火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炭化稻谷种子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在河南安阳殷墟()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埋葬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的消息,公众代表在参加这次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的是()A.青铜器 B.圆形方孔钱 C.兵马俑 D.造纸术4.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盘古开天B.后羿射日C.大禹治水D.商王迁都5.某同学以“仁”、“君子”、“礼”等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搜索古代典籍,他能检索出的著作是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韩非子》6.要系统地了解商朝人留下的文字记录,应选的史料是A.殷墟甲骨B.四羊方尊(换图)C.妇好鸮尊D.后母戊鼎7.右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
由此可知()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
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A.公元前7世纪早期B.公元前7世纪末期C.公元前8世纪早期D.公元前8世纪末期9.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该工程是()A.都江堰的开凿B. 长城的修筑C.灵渠的开凿D. 始皇陵的修建10.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秦朝统一后实施的政策承继的是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C.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 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11.美国史学家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统一的文字。
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作者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出现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西汉12.2017年9月,“秦汉文明”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以下展品可以作为秦统一度量衡证据的是①秦·铜诏铁权②秦·秦诏陶量③秦·半两钱币④秦·兵马俑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3.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右图所示朝代为A.西汉B.蜀汉C.东晋D.北魏14.小鹿同学查阅相关史料后,列出了大事年表如下。
表格中?处应填的是年号纪年公元纪年?主要大事记录建元元年公元前140 17岁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董仲舒献A.汉高祖年纪B.汉武帝年纪C. 汉光武帝年纪D.汉献帝年纪15.“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推恩之令”A.扩大了汉朝的疆域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16.司马迁写作历史前,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记》的著述。
这表明司马迁著史A .坚持“有闻必录”原则B .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C .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D .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17.下列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年代尺。
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王朝是公元前202年 9年 25年 220年 280年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18.接上题,对该朝的历史特征描述准确的是A.王朝前期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局面B.王朝中后期皇帝年幼形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C.统治者改革措施不当,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统治短暂D.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19.一位同学将与书写材料相关的主要内容按下表的形式整理出来,但是该同学却不小心将墨水溅到了笔记本上。
如果请你帮助他重新填写污点处的内容,你的正确选择是()A.西汉、张骞 B.西汉、晁错 C.东汉、蔡伦D.东汉、班固20.下列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曹操虽然统一北方,但并不是三国时期的人B.曹丕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C.诸葛亮既生活在汉末也曾经担任蜀汉丞相D.孙权曾经派卫温到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21.“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
”这次战役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B.奠定了楚汉战争的结局C.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D.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22.下表为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依据内容判断,他学习的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3.东汉末年以来,大批中原地区的人口纷纷南迁,这种现象A.有利于东晋统一全国B.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C.为江南开发提供劳动力D.造成南方人口大量外迁24.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历史源远流长。
若举办书法的历程展览,下列书法作品按出现先后的正确顺序是①宣示表 (楷书) ②熹平石经(隶书) ③ 琅琊石刻(小篆) ④兰亭集序(行书)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统帅 周瑜——曹操兵力对比5万——20万(号称80万) 结果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请务必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答题无效)25.(本题18分)历史地图为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阅读地图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图2(1)观察地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所示王朝名称并写出判断理由。
(6分)图1所示王朝为。
(1分)判断理由(要求:理由不唯一,证据需充分)(2分)图2所示王朝为。
(1分)判断理由(要求:理由不唯一,需证据充分)(2分)(2)图1和图2所示王朝统治地方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两个王朝官员的产生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3)图1和图2所示王朝之间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写出每个历史时期的名称(2分)。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
(4分)26.(17分)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河南省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材料一 2014年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本项目全长5000公里,从长安洛阳到中亚的七河地区,涉及到三个国家一共33个申遗点,其中中国是4个省共22个申遗点。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表述正确的在括号内划“√” ;表述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
( 5 分)①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因为古代丝绸之路联通三国、横贯欧亚。
( ) ②中国遗产申报点包括古代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
( )③中哈吉三国,中国丝路遗产申报点数目最多。
( )④丝绸之路东起西汉都城长安,西到吉尔吉斯斯坦国结束。
( )⑤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 )材料二左图为出土于新疆和田城外山普拉遗址的一件毛裤裤腿。
该遗址的出土文物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公元3世纪,即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
上方裤腿图案表现的是神话传说,人头马的形象来自希腊人马的图案,人马的斗篷和下方武士人物领子上的花卉、钻石图案具有浓厚的中亚风格。
这些图案先随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传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陕西省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 甘肃省 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尔尕哈峰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北庭故城遗址(2)丝绸之路上的文物解读。
A.阅读材料二图文材料,请整理材料的相关信息。
(8分)文物所处的历史时期:出土地:羊毛裤图案相关信息:信息1:信息2:信息3:B.丝绸之路上出土的这件羊毛裤腿,其图案来自不同文明,这说明了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
(3分)27. (17分)“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⑥以汉服装代替鲜卑服(1).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见上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表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区别开来,将上表内措施的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
(6分)A.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序号B.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序号(2).请选择上表中关于商鞅变法内容的两项措施,谈谈改革措施的具体作用。
(4分)材料二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
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3).依据材料二说明关于魏孝文帝改革的两个观点有什么不同?(4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3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25.(本题18分)(1)(6分)图1西周。
(1分)理由:都城镐京或镐;地方为各个封国(主要诸侯国列举正确亦可);(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1分。
图2秦朝。
(1分)理由:都城咸阳;长城;匈奴;郡的名称等或者疆域四至等(2分)图2理由评分标准:此部分理由角度多,学生答案包含其中两个理由即可得2分,一个理由得1分。
其他证据属实也可得1分。
(2)(6分)图1:分封制图2:郡县制(2分)图1:王朝官员由贵族担任,依据血缘关系担任不同官职。
(2分)评分标准:贵族或血缘关系均可得2分,其他如答出世袭得1分图2:王朝官员由皇帝或中央任命,依据才能或军功担任不同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