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寻李白》赏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余光中《寻李白》赏析

余光中的作品中也有幽美缠绵的爱情诗,也有低回婉转的爱国诗章,但纵观他的诗歌创作,还是以豪放取胜,这首《寻李白》可为代表。

所谓自古诗人咏史多。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诗人不乏会写些咏史的作品,其中不乏有些许佳作,并且在一些大诗人中发扬光大,而余光中就无疑是这类诗人的代表。从本诗标题看,这就是一首咏史诗,并且咏的是李白这位唐朝的大诗人。

纵观全诗,《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全诗以李白失踪开篇,以李白乘风归去终。因此,寻李白便成为全诗的主调。在淋漓尽致的倾诉中,让读者充分领略了作为诗人的李白的不凡的风度、独特的气质、飘逸的胸怀、洒落的心神,让人千载之下,如获见之。李白的狂放、李白的豪情、李白的抱负、李白的奇异、李白的痛饮、李白的失意、李白的永恒的价值,都在这短短几十行诗中表现了出来。余光中的奇思妙想还表现在,他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写,一方面是诗人李白的世界,一方面是千年之后余光中心中的世界,二者圆融幻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任想像自由驰骋,任意挥洒,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一种多层次的美,避免了平面化、简单化的弊病。并且全诗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

第一节首先以杜甫《赠李白》之中的诗句开头,一副轰然大气的场面出现的读者眼眸,犹如见那在青天白日之下仗剑饮酒,引吭高歌,潇洒脱俗的大诗人李白真人一般。之后“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这两句分明是描写了李白在酒醉后,让力士拖鞋,贵妃磨墨这一野史的典故。却再次写出李太白的洒脱不羁,文人的高傲。

之后的叙述中,李白写诗多是风景,抒情,这或许是因为李白出生在太平盛世的缘故,对于民生疾苦,李白表现的不过,而杜甫却过多的在诗中表现出对当时战争时期的民不聊生,兵荒马乱的场景。因此作者在诗中写到“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之后“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而后被贺知章认为谪仙则是引用的历史记载,接着最后三局“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的水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则是将野史中李白醉酒捞月坠湖的故事写入全诗。第一节以李白的消失而结束。

第二节开头就是对李白嗜酒如命,放荡不羁又高傲的性格的描写。“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这四句大体是说,李白写诗多用酒、剑、月光等意象,又将李白的存在轨迹给读者一说,从而引发读者对李白消失该如何去寻找的思考。其中“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诗中之眼,更是雄奇骇俗之句,实属将我们民族的诗中“谪仙”写的入木三分。“冠盖满途车骑的喧嚣/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

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首”这则描写出作者对李白崇高的敬意,李白千年前的一首诗在今世依旧是经典之作,足够表现出李白诗的前瞻性与美妙章句。作者说李白的绝句犹如水晶一般轻叩着额头,引起无限的回思又打开了思维。

第三节诗人一改抒情的手法以写实为主,将李白被贬之地写下。继而写下人们猜想中的李白出生地,“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到之后的白发狱中,更是写出的李白那种豪放不羁,不畏权贵宁斩不折的气节与傲骨,所以说“七仙无友,都救不了你了”。“匡山被雾锁了,无路可入/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这几句明显的写出世上并无不死药,或许李白这谪仙已经驾鹤西去不在归还。

第四节开头就直接以“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很顺畅的回应了第三节中那对李白出生地的猜想,作者想象中认为那月宫才是李白真实的故乡。经过了安史之乱,长安已经从李白的生活中脱离出去了,那已经破败又无法回现的地点早已不是李白想居住的了。李白就应该住在那虚无缥缈之中,所以最后那几句作者就写下了李白乘风而去消失在这现实世界中,回到了他自己的传说中,回到了人们对他的猜想中。最后的乘风委屈又跟最初的李白消失相对应,从而写出李白并未真正的消失而是乘风而去罢了。

整首诗想像如天马行空,超逸绝然,正如李白的诗那般无拘无束,不羁随意,意随心动,想法超然,此足可以说出作者的创作之超然,想象之丰富,着实具有一丝“太白遗风”。

如此之人,心胸之豁达,傲气冲天,不羁之豪放,若青史并无为其留下名声,吾等怎又不甘而为君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