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战略

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战略

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战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中国农业和服务业的重要部分。

花卉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等特点,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现状中国花卉产业已形成了以江苏、安徽、云南等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市场,其中以云南省的昆明市为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每年举办的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销会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和买家。

据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省的花卉面积约为35万亩,花艺教育培训、花卉产业研究、花卉旅游等相关产业也已成形。

同时,中国花卉消费市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中国,目前市场上有鲜花、盆栽、花卉饰品等不同品类,其中,鲜花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9年中国零售鲜花市场规模达到60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1000亿元。

此外,花卉电商也在近年来崛起,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花卉电商市场规模达到33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500亿元以上,电商将为花卉产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趋势1.品质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花卉的品质和美感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花卉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设计水平,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打造出更具价值感和艺术价值的产品。

2.智能升级未来,智能花盆、智能花卉养护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将会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花卉企业需要从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强应用,不断推动智能化升级。

3.科技竞争未来,花卉企业将通过科研创新、品牌建设、产品优化等手段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推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三、战略1.创新驱动花卉企业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单位、高校等的合作,推进研发与科技转化,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产业链协同花卉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打通信息流和物流,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花卉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的物质基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花卉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既是美丽公益事业,又是新兴朝阳产业和绿色富民产业。

我国植物种质资源丰富,花卉栽培历史悠久,花文化底蕴深厚,花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为指导我国花卉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形势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花卉生产国、重要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我国花卉业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新时代我国花卉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第一节主要成就2020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147万多公顷,花卉销售额超过2020亿元,花卉进出口贸易额6.22亿美元。

花卉产品供应能力、生产布局优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花文化弘扬、国际合作等跃上新的台阶,花卉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2011年以来,我国花卉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花卉产品不断丰富,市场销售量与销售额稳步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增值明显。

百合、康乃馨、月季、菊花等主要鲜切花居世界前列,观赏苗木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花卉产品供应能力明显提升。

二、生产布局不断优化经过近10年调整,我国花卉生产格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以云南、广东、福建、江苏、海南、辽宁等省为主的鲜切花产区;以广东、云南、江苏、山东、福建等省为主的盆栽植物产区;以浙江、江苏、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江西等省为主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为主的盆景产区;以广东、湖南、广西、上海等省(区、市)为主的花卉种苗产区;以甘肃、内蒙古、湖南等省(区)为主的花卉种子产区;以云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等省为主的食药用花卉产区;以云南、四川、黑龙江等省为主的工业用花卉产区。

大理州:特色花卉竞相绽放

大理州:特色花卉竞相绽放

发展 的意见》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 的引 株 , 先 后 承 担 国 家 科 技 部 星 火 i 2 , 并 - , kJ 导和鼓励下 ,大理州 的特色 花卉产业 “ 南 山 茶 花 品 种 创 新 及 关 键 技 术 研 云
取 得 长 足发 展 。20 年 以来 , 08 成功 举 办 究” 云南省科技 创新 强省计 划 “ 、 滇西 了四届 中国( 大理 ) 国际兰花 茶花博览 特 色花 卉产 业 化开 发 ” 目 、 南省 项 会 ,配合省政 府召开 了2 1 年全省花 花卉 产业 办公 室 下 达 的花 卉科 技 项 00
特 色 花 卉 竞 相 绽 放
素 有 “ 南 山茶 甲天 下 , 云 大 理茶花冠云南 ” “ 、 中国兰花在 云 南, 云南 兰花 在大 理 ” 美誉 的大
理 白族 自治州 , 位于滇西横 断山 脉南 端 、 三江并 流 ” “ 区域 , 仅 不 是众 多 植物 属类 多样 性 的遗 传 中心地 带 , 中国兰 花 、 是 云南 山 茶 和 高 山 杜 鹃 等 特 色 花 卉 的 世 界著名 产 区 ,而且 种质 资源 丰
司( 商引资企 业 ) 一批分 别侧重于 招 等 特色花卉商 品盆花 、 色园林 树木 、 特 特 色花 卉 主 题旅 游 景 点 营 造 的龙 头 企 业, 积极带动着特色花卉 的发展。大理 兰 国花业发展有 限公 司投资5 0 多万 20 元 建有6 亩商 品化生产基地 ,年均 向 5
富 、 培 历 史 悠 久 、 化 底 蕴 深 栽 文 厚 , 色 十分 鲜 明 。 特 培 育产 业 见 成 效
株, 年产值2. 4 亿元 。 9 大理州已成为国【 J 、 】 外 茶 花 、兰 花种 植 规模 最 大 的地 , 特 色花 卉产 业 基础 规 模 的快 速 壮 大 , 带 埘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云南地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花卉产地之一。

近年来,云南花卉产业迅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1. 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云南花卉产业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云南目前的花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数十万亩,年产量超过千万盆。

其中,以玫瑰、满天星、报春花等为代表的花卉品种成为主要的产业结构。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民纷纷加大了对花卉种植的投资力度,扩大了生产规模。

2. 产业链完善,市场化经营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完善的产业链的支持。

从种植、培育到销售等的多个环节得到了有效的协调和管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流程。

并且,在花卉交易市场上实现了市场化经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企业参与其中,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品质提升,出口创汇云南花卉生产过程中,注重提高品质,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确保花卉的外观和品质。

因此,云南的花卉产品逐渐走向国内外高端市场,并出口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创汇效益显著增长。

云南花卉产业面临的挑战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来自不同地区的花卉产品竞争增加,价格下降。

这对云南的花卉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 品种单一云南目前的花卉品种仍然相对单一,主要以少数几个品种为主。

这使得市场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3. 品质和安全问题需加强虽然云南花卉产业在品质提升方面有所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品质和安全问题。

处理病虫害、保鲜技术、农药使用等问题亟待解决,以提高花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建议1. 加强品种研发和多元化云南花卉产业应该加强品种研发,推出更多新品种,提高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注重市场需求的综合评估,提高新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对策分析云南是中国花卉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花卉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近年来,随着花卉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消费升级,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与此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进行对策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云南花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云南地处南亚热带和北回归线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是理想的花卉生长环境。

目前,云南花卉种类繁多,品种丰富,供应量大,已成为中国甚至全球花卉市场的重要供应地之一。

但与此云南花卉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昆明等少数地区,其他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二是花卉品质和品牌建设仍需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三是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缺乏整合和统一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

二、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生产过剩与价格波动:近年来,由于花卉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远快于产能的增加速度,导致了部分花卉品种的生产过剩和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 品质和品牌建设滞后:云南花卉产业在品质和品牌建设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部分优质花卉品种缺乏知名品牌,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3. 产业链条不完善:目前,云南花卉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从花卉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环节存在着短板和断层,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

4. 市场营销手段落后:部分花卉企业在市场营销手段方面还比较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1. 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云南花卉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力度,提高花卉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知名度。

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引导花卉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2. 建立产业协作联盟:鼓励花卉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建立协作联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链条整合和升级。

云南现代花卉产业的优势和问题

云南现代花卉产业的优势和问题

Special Planning 花卉产业云南现代花卉产业的优势和问题杨明珊1,陆继亮1,魏国震1,陆 琳2*(1.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昆明 650034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24)|摘要|云南花卉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云南最具发展优势的绿色新兴产业,也是全球3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和全球第二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

文章阐述了云南现代花卉产业的优势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新趋势,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云南与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是世界3大适宜花卉生产的地区,具有周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光照充足、气候类型多样等优势,可周年生产几乎所有种类的商业花卉,且品质较好、成本较低。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从斗南逐步扩大至整个滇中地区,成为云南最具发展优势的绿色新兴产业。

云南鲜切花种植面积全球第一,产量连续25年全国第一,占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奠定了其亚洲鲜切花中心的地位。

自2009年至今,云南花卉产业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在保持鲜切花优势地位的同时,盆花、绿化苗木、加工花卉发展迅速,成为全球3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和全球第二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

但云南现代花卉产业仍然存在产业聚集化程度不足、创新驱动力较弱、技术质量标准不够完善、运输过程损耗严重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种植面积云南是中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区,“十二五”以来云南省花卉种植规模年均增长14.0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7.58%,产值增幅高于全国5.75%(图1),2017年种植面积156.2万亩(10.4万hm2),总产值503.2亿元,占全国花卉总产值的33.37%(图2)。

DOI: 10.16815/ki.11-5436/s.2020.13.0022500200015001000500全国花卉面积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云花总面积面积/(667万m)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图1 2011~2016年全国和云南花卉总面积与增幅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全国花卉面积增幅云花总面积增幅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增幅/%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图2 2011~2016年全国和云南花卉总产值与增幅30.0020.0010.000.00-10.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全国花卉总产值(销售额)全国花卉总产值(销售额)增幅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云花总产值云花总产值增幅产值/亿元增幅/%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加工用花卉61%绿化观赏苗木19%盆花6%鲜切花14%产值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图3 2018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与产值占比2018年,云南省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71.4万亩(11.4万hm 2),同比增长9.7%;总产值达525.9亿元,同比增长4.5%;鲜切花产量112.2亿枝,同比增长1.7%;盆栽花卉产量4.28亿盆,同比增长28.5%;出口额2.06亿美元,同比减少1.9%;花卉企业数2316家,同比增长8.3%;其中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29家,销售收入1000~5000万元花企137家,5000万~1亿元花企17家,1亿元以上花企10家。

云南花卉营销策划方案

云南花卉营销策划方案

云南花卉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云南是中国最大的花卉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各类花卉的生长。

同时,云南的花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云南花卉营销渠道相对落后,品牌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云南花卉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有限。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花卉营销策划方案,提升云南花卉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确定1. 提升云南花卉品牌知名度:通过有效的品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云南花卉的认知和认可度;2. 拓展云南花卉市场份额:通过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扩大云南花卉在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占有率;3. 加强云南花卉产业链条的完善:通过建立花卉生产、销售、物流等配套设施,打造云南花卉的产业链。

三、策略及措施1. 品牌宣传策略(1)建立云南花卉品牌形象:通过开展知名度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云南花卉的认知程度,结合云南花卉的地理特色,确定品牌调性和形象;(2)打造品牌标识和口号:设计一套具有云南花卉特色的品牌标识和口号,以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和知名度;(3)品牌合作宣传:与国内外知名花卉品牌合作,共同宣传云南花卉的品牌形象,并通过线下展示、线上推广等方式推动品牌的传播;(4)建立社交媒体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花卉养护知识、花卉推荐等内容,增加用户粘性,提升品牌影响力。

2. 销售渠道策略(1)建立线下销售渠道:与大型花卉批发市场、花店、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广云南花卉品牌,增加销售占有率;(2)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等建立在线销售渠道,增加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开拓全国市场;(3)生鲜花卉配送服务:建立生鲜花卉物流配送体系,提供专业的花卉运输和配送服务,确保商品质量和新鲜度。

3. 价格策略(1)市场定价: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合理定价,保证产品竞争力和利润率;(2)促销策略:通过举办花卉展览会、节庆推广等形式,进行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额。

高中地理题云南鲜花产业

高中地理题云南鲜花产业

高中地理题云南鲜花产业一、云南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区,地处北纬21度至29度之间,东经97度至106度之间。

地理位置优势使得云南成为一个适宜发展农业的地方。

同时,云南的地理环境也赋予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如独特的地形、海拔高度和季风气候等。

二、云南的鲜花产业现状与特点1. 产业规模云南是我国最重要的鲜花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广阔的适宜花卉生长的土地资源。

目前,云南的鲜花种植面积已超过800万亩,年产值达数百亿元。

云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和流通中心之一。

2. 主要鲜花品种云南的鲜花品种繁多,主要有玫瑰、康乃馨、百合、郁金香、洋桔梗等。

这些花卉种类独特,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3. 鲜花出口云南的鲜花产业以出口为主导,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

云南的鲜花产品优势在于品种独特、质量优良和种植成本较低,这使得云南的鲜花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4.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鲜花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云南的鲜花产业正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发展多样化的花卉品种,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三、云南鲜花产业的发展前景1. 内市场潜力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

云南拥有丰富的鲜花资源和适宜的种植条件,可以满足内地市场的不断增长需求。

2. 外贸市场广阔云南的鲜花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竞争力,还有很大的外贸市场潜力。

尤其是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对云南鲜花的需求量巨大。

鲜花出口可以带动云南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 生态保护意义云南的鲜花产业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鲜花的种植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云南在发展鲜花产业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确保其鲜花产业的可持续性。

四、云南鲜花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1. 市场竞争压力云南的鲜花产业面临来自全国以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云南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方式提高竞争力。

云南花卉外销情况汇报

云南花卉外销情况汇报

云南花卉外销情况汇报近年来,云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花卉外销业务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文将对云南花卉外销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首先,云南花卉外销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云南花卉外销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郁金香、玫瑰、百合等传统花卉品种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出口量,而新兴的多肉植物、仙人掌等品种也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成为出口的新增长点。

其次,云南花卉外销市场格局逐渐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东南亚、欧美市场外,近年来,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也逐渐成为云南花卉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同时,云南花卉外销渠道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海运、空运外,跨境电商、直邮等新型出口方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花卉外销提供了更多选择。

再次,云南花卉外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花卉质量、品种创新、包装设计等方面的提升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汇率波动、贸易壁垒等因素也给花卉外销带来了一定压力。

最后,云南花卉外销的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云南花卉的国际竞争力,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开拓,拓宽出口渠道,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外贸政策的研究和应对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综上所述,云南花卉外销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挑战,抓住机遇,不断完善外销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云南花卉外销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云南花卉外销事业迈上新台阶。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报告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报告

2018·11产业发展·重点产业推进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报告花卉(鲜切花、盆花、园林观赏植物、食用加工花卉)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重属性的农业朝阳产业,兼具“色、香、姿、韵”旅游审美和“养眼、养颜、养胃、养心”四养功能。

云南省在鲜切花和开花型盆花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占有国内70%以上市场份额,已成为花卉面积和产值全球第三、增长速度全球第一的世界花卉重点产区。

然而与花卉发达国家相比,云南花卉大而不强,品种自主创新、新主体培育、高效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和三产融合等四方面是云花产业链的相对薄弱环节,未来提升空间很大,力争在2022年将云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花卉创新中心和交易中心,全球重要的高品质花卉生产基地,及全国主要花卉旅游目的地。

一、发展现状(一)发展规模本、越南、印度相比,云南具有周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光照充足、气候类型多样等优势,可周年生2018·11产业发展·重点产业推进30目重点开发云南特色的观赏花卉、花卉加工产品和花卉旅游;二是国内市场以鲜切花、开花类盆栽植物、食用花卉精深加工产品作为主要方向;三是出口花卉主要为鲜切花,以康乃磬、菊花、玫瑰、百目标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云南花卉1400亿~1500亿元,其中中国鲜花市场规模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云南花31表1 云南与国外花卉生产成本比较表2 云南与国内花卉种植大省生产成本比较图2全国各省鲜切花生产面积三、发展目标、路径与主要任务(一)发展目标对标国际先进,将云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花卉创新中心和交易中心,全球重要的高品质花卉生产基地,全国主要的花旅目的地。

到2022年,全省花卉生产总面积稳定在10.67万hm 2左右,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其中二、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超过40%,平均亩产值在6万元以上,花农人均年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全国综合市场占有率提升至75%以上。

(二)发展路径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小农户的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云花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需求。

2024年云南花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云南花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云南花卉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花卉市场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对于云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旨在分析云南花卉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品种特点、销售渠道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

2. 市场规模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其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花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云南花卉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云南省花卉协会数据显示,该地区年花卉销售额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销售额的15%以上。

3. 品种特点云南地区的花卉种类繁多,包括鲜切花、盆栽花、观赏植物等。

其中,洋槐花、玫瑰花、满天星等是云南花卉市场的主要品种。

这些花卉以其色彩鲜艳、花期长、耐贮存等特点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4. 销售渠道云南花卉市场的销售渠道多样化,主要包括花卉批发市场、零售花店、电商平台以及花卉展览会等。

花卉批发市场是云南花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类花卉生产商和供应商提供销售平台。

零售花店则是消费者购买花卉的主要场所,其地理分布广泛,方便消费者随时选购花卉。

近年来,电商平台的崛起为云南花卉市场带来了新的销售渠道,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

5. 面临的挑战云南花卉市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花卉价格波动较大,对花卉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利润带来一定压力。

其次,花卉质量和品质控制难度较高,需要花卉生产商加强管理和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

此外,云南地区花卉市场对物流运输的要求较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以保证花卉能够迅速到达消费者手中。

6. 总结云南花卉市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为地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品种特点突出,销售渠道多元化。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和物流配送问题依然是云南花卉市场面临的挑战。

未来,花卉生产商和相关企业应加强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云南花卉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花卉产业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云南花卉产业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云南花卉产业冷链物流发展研究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地带,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气候优势,是中国主要的花卉产地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花卉产业在云南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冷链物流也逐渐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围绕云南花卉产业冷链物流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一、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云南省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加之地理位置优越,使得云南成为了中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云南的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着稳步增长。

昆明市、大理市、曲靖市等地的花卉种植规模较大,品种丰富,产业链配套较为完善。

2. 品种丰富,市场广阔云南省因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适宜种植各类花卉,如玫瑰、茉莉、满天星、报春花等。

这些花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销售市场广阔,尤其是出口市场需求大。

3. 产业链条不完善虽然云南的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其产业链条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

从生产、运输、销售环节来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尤其是在冷链物流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和不足。

1. 冷链物流市场需求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花卉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国内外对于花卉产品的保鲜、运输等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冷链物流配套设施与技术的支持。

2. 冷链物流建设滞后尽管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是目前云南省的冷链物流建设相对来说还比较滞后。

从设施、技术、管理等方面看,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特别是在冷库、冷藏车、冷链配送等方面,云南省的建设相对薄弱。

1. 加强冷链设施的建设为了满足花卉产业冷链物流的需求,云南省需要加强冷链设施的建设。

特别是在冷库、冷藏车、冷链配送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提升设施的规模和质量,以确保花卉产品的保鲜和运输安全。

2. 提升冷链技术的应用除了加强冷链设施建设外,云南省还需要提升冷链技术的应用水平。

(发展战略)滇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滇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滇西)滇西中部点苍山至西南部高黎贡山区域,含大理州及保山市两个行政地州。

本区拥有十分丰富的中国兰花、云南山茶及高山杜鹃等多种特色花卉资源。

同时,由于本区域开发时代较早、文化发达、交通便捷、经济繁荣,因此,历来是云南西部花卉资源开发、培育、经营、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也是云南省八大名花的主要原产地。

以滇西为主要布局区,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开展云南特色花卉的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发,引导和培植国兰、山茶、杜鹃等主要特色花卉迅速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开创独具特色的云南花卉商品,对实现全省花卉发展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对滇西旅游综合开发及地方经济建设均有深刻意义。

一、滇西特色花卉的发展现状(一)资源现状滇西位于横断山脉南端,是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及古热印度—马来亚植物区系的典型交汇区。

并且,南北走向的河流与高山峡谷地形,铸就植物种类的南北迁徙和躲避第四纪冰川时期严寒对植物的侵袭。

因此,本区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的花卉资源。

在长期自然选择与栽培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极富特色的,以中国兰花、云南山茶、高山杜鹃等为代表的特色花卉优势种群。

1、兰花资源云南省是我国兰花资源大省。

特别是滇西峡谷区是世界上兰科植物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繁衍环境最为优秀的“生物谷”和“兰品种基因库”。

国产兰属植物29种和5个变种,云南占26种和3个变种。

滇兰四大名品“大雪素、小雪素、朱砂兰及通海剑兰”有三种原产于滇西地区。

近20年风糜世界的莲瓣兰仅产于滇西及四川西部极少地区,“大雪素”及“小雪素”即为其代表品种。

莲瓣兰被喻为“兰花贵族”,被认为具有“春兰之香、蕙兰之秀、剑兰之质、墨兰之韵、寒兰之神”等优秀品质,并拥有奇花、蝶花、色花、瓣型花、素花等系列品种资源,是深受国内外兰界欢迎和极富特色的新型国兰种类,极具开发前景。

明代地方史料《南中幽芳录》记载滇西兰花上品38种。

最新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最新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地现状与趋势云南花卉产业地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通过广大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地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地品种,10多年来一个新地农业种植品种----花卉已经成为云南农业种植业新地经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云南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地产值,发展到1994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地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亩,鲜切花产量达到2.1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年地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地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不断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地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使云南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地新格局。

云南花卉产业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地发展,截止至2005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花卉总产值60亿元。

鲜切花产量36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12年全国排名第一。

花卉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

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地生产格局。

目前全省花卉企业1035家;花农合作组织115个;从事鲜切花、盆花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地农户75662户。

云南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 单位:公顷云南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趋势图 单位:公顷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本表、图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2004年、2005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2、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概况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初期,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以呈贡为主地滇中局部地区,种植品种也相对单一,基本上是温带鲜切花。

2024年云南花卉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云南花卉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云南花卉市场分析报告作者:助手1. 引言云南省作为中国著名的花卉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花卉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本报告旨在对云南花卉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

2.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云南花卉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截至2020年,云南花卉市场总体规模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鲜花市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占比约为XX%,其次是盆栽花卉和切花市场。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云南花卉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3. 市场竞争格局云南花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种植户、花卉批发商、花店和电商平台等。

种植户是市场的基础,他们以丰富的品种和低廉的价格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花卉供应。

而花卉批发商则负责将花卉分销给各个零售商,为市场提供了便捷的商品流通渠道。

花店则是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重要角色,他们通过提供专业的花艺服务和品质保证,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电商平台在近年来迅速崛起,通过互联网的便利性和高效性,改变了传统花卉市场的格局。

4. 市场消费者需求云南花卉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主要的消费者群体包括家庭消费者、企事业单位和礼品市场。

家庭消费者主要购买鲜花和盆栽花卉用于家居装饰和赏花,他们注重花卉的品质和价格。

企事业单位购买花卉用于企业活动和办公场所装饰,他们注重花卉的形象和服务。

礼品市场则是花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送花礼品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礼仪。

5. 市场机遇与挑战云南花卉市场存在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花卉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其次,云南省政府对花卉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花卉市场的发展。

然而,市场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波动大等问题,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应对。

6. 市场发展建议为了更好地开拓云南花卉市场,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发展建议:•多样化产品:推出多样化的花卉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朝阳产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丰富,花卉产业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前景。

根据经济发展总体要求,为把花卉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特色产业,特编制本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将是描绘花卉产业发展的蓝图,是明确发展目标、定位、重点和布局的纲领,是对花卉产业实行宏观指导和战略决策的依据,是引导和促进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南。

本规划立足于花卉业的发展形势,在分析产业发展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实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旨在成为促进花卉产业升级并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概要1.1 建设目标全省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到1万公顷,总产值达3.626亿元,其中新增面积5450公顷,新增产值19.76亿元。

其中鲜切花新增600公顷,新增产值2亿元;盆花新增560公顷,新增产值达8亿元;花坛花卉960公顷,产值达2亿元;园林绿化苗木3330公顷,产值达15亿元;建立花卉苗木繁育基地5456公顷;大型多功能综合花卉市场增加到14个,总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花卉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分别达到100家;鲜花零售店达到1000家,建立花卉研发中心4个;培训科技骨干1000人、花农1万人。

1.2 品种布局鲜切花以香石竹、月季、非洲菊、百合、唐昌蒲、切花菊等品种为主;盆花以蝴蝶兰、仙客来、凤梨、红掌等品种为主;花坛花卉以矮牵牛、万寿菊、彩叶草、串红等品种为主;绿化苗木以常绿树、花灌木、彩叶树、地被等为主。

1.3 建设内容1.3.1基地建设新建基地5450公顷,其中:鲜切花基地600公顷、盆花基地560公顷、花坛花卉基地1520公顷、园林绿化苗木基地3330公顷。

1.3.2 育苗基地建设建设鲜切花育苗基地10公顷。

其中香石竹6公顷、月季2公顷、切花菊2公顷。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对策分析云南作为中国的花卉大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植物资源,使得云南的花卉产业在国内外都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云南的花卉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通过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来推动产业发展,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对策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品种品质云南的花卉产业以玫瑰、紫薇、茶花等为代表的鲜花、切花种植业日益壮大,而这些优质的花卉品种来自于科技创新与研发。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花卉品种的口感和商业价值,是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应增加科研投入,加强花卉育种技术研究,培育新品种、新系列,提高产品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满足市场对品质和功能的需求。

加强与国内外花卉生产和贸易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进行示范推广,提高当地产业水平。

应加强花卉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种植者的专业技能,增强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对策二: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云南的花卉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价格波动等问题。

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是解决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对策。

应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协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产业链上游的花卉种植、中游的花卉加工与销售,下游的产品推广和物流配送等环节应密切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

加强与国内外花卉贸易企业的合作,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拓展出口市场,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加强与国内市场的合作,提高售价和成交量。

拓展花卉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加工制作花束、插花、干花、花茶、花饼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消费体验,满足市场不同需求,拓展市场空间。

三、发展对策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云南的花卉产业在过去主要以传统的鲜切花种植与销售为主,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缺乏自主品牌竞争力。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植树造林与绿化
【发文字号】林规发[2013]19号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发布日期】2013.02.05
【实施日期】2013.02.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林规发〔2013〕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发展花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中国,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已经国家林业局局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快推进花卉产业发展
2011-
1 / 1。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发展模式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发展模式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发展模式云南是我国著名的花卉之乡,而斗南更是云南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斗南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花卉资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花卉产业发展模式,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资源优势斗南地处云南高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适宜各类花卉的生长。

斗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为花卉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当地土壤肥沃,适合花卉生长,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模式1. 产地集约化:斗南花卉产业以产地集约化为特点,通过规划布局,将花卉种植区集中在一起,便于管理和生产。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质量。

2. 产销一体化:斗南花卉产业实行产销一体化模式,即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种模式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农民合作社:斗南花卉产业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种植和统一销售。

合作社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三、发展成果斗南花卉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方面,产业集约化和产销一体化模式提高了花卉的产量和质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产值和利润。

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的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未来展望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斗南花卉产业仍然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斗南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品种繁育和产业链延伸,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发展模式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地集约化、产销一体化和农民合作社为核心,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斗南花卉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滇西)滇西中部点苍山至西南部高黎贡山区域,含XX州及XX市两个行政地州。

本区拥有十分丰富的中国兰花、XX山茶及高山杜鹃等多种特色花卉资源。

同时,由于本区域开发时代较早、文化发达、交通便捷、经济繁荣,因此,历来是XX西部花卉资源开发、培育、经营、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也是XX省八大名花的主要原产地。

以滇西为主要布局区,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开展XX特色花卉的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发,引导和培植国兰、山茶、杜鹃等主要特色花卉迅速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开创独具特色的XX花卉商品,对实现全省花卉发展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对滇西旅游综合开发及地方经济建设均有深刻意义。

一、滇西特色花卉的发展现状(一)资源现状滇西位于横断山脉南端,是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及古热印度—马来亚植物区系的典型交汇区。

并且,南北走向的河流与高山峡谷地形,铸就植物种类的南北迁徙和躲避第四纪冰川时期严寒对植物的侵袭。

因此,本区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的花卉资源。

在长期自然选择与栽培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极富特色的,以中国兰花、XX山茶、高山杜鹃等为代表的特色花卉优势种群。

1、兰花资源XX省是我国兰花资源大省。

特别是滇西峡谷区是世界上兰科植物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繁衍环境最为优秀的“生物谷”和“兰品种基因库”。

国产兰属植物29种和5个变种,XX占26种和3个变种。

滇兰四大名品“大雪素、小雪素、朱砂兰及通海剑兰”有三种原产于滇XX区。

近20年风糜世界的莲瓣兰仅产于滇西及XX西部极少地区,“大雪素”及“小雪素”即为其代表品种。

莲瓣兰被喻为“兰花贵族”,被认为具有“春兰之香、蕙兰之秀、剑兰之质、墨兰之韵、寒兰之神”等优秀品质,并拥有奇花、蝶花、色花、瓣型花、素花等系列品种资源,是深受国内外兰界欢迎和极富特色的新型国兰种类,极具开发前景。

明代地方史料《南中幽芳录》记载滇西兰花上品38种。

目前,滇XX区共获中国名兰登录的兰花品种达40余种,是国内登录名品最多的地区。

自1988年在XX举办第1届全国兰展以来,XX送展兰花在历届全国兰展中共获各类奖项近400项,也是国内获奖数最多的地区。

故有“中国兰花在XX,XX兰花在XX”的美称。

2003年春,第13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在XX举办,同时XX第三届兰花博览会在XX举办(也是中国兰博会的分会场)。

全国25个省区及韩、日、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宾参展或参会,兰花展出5000余盆,观众达12万多人次,馆内成交额达5000多万元,进一步展示了滇西优势的国兰资源。

2、山茶资源山茶泛指山茶科,山茶属观赏植物,大致可分为华东山茶、XX 山茶、茶梅、野生山茶(含栽培的红花油茶及白花油茶)、金花茶五类。

XX山茶,花大色艳,树姿优美,观赏性显著优于其它四类,故有“XX山茶甲天下”之称。

滇西XX是省内最早开展山茶栽培的地区,早在南诏XX国时期(公元8-13世纪),XX山茶已在宫庭及寺院中广泛栽培。

据考证,现存于XX紫溪山的古茶花林,乃属XX皇族建造行宫时所种植,距今约650年,比被称为“万朵茶”的XX玉峰寺红花油茶砧“狮子头”茶花早350多年。

至今XX、巍山、鹤庆、剑川、祥云、宾川(鸡足山)、永平及腾冲等滇西不少地方均尚存有树龄达二、三百年的古茶花树。

明洪武16年(1383年),XX感通寺高僧无极和尚率师徒入XX向朱元璋皇帝进贡山茶。

自此后,XX山茶名声大震,海内外广泛引种栽培,并作为重要花卉种质资源,用于育种研究。

千百年来,XX人酷爱山茶栽培,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培育出多种山茶优良品种,自成XX茶花系列,极大地丰富了XX山茶的良种资源。

现XX茶花品种已发展到100余种,其中紫袍、恨天高、童子面、玛瑙等为传统名贵品种,新选育品种有六角恨天高、独心XX 茶、玛瑙紫袍等,其它品种如十八学士、牡丹茶、早桃红、蝶翅茶、狮子头(九心十八瓣)、松子鳞等均各具特色,系珍贵的山茶良种资源,应加以收集保护与利用开发。

3、杜鹃花资源滇西是世界杜鹃花的故乡。

在世界广泛栽培的5000多个杜鹃品种中,有很多带有滇西杜鹃的“血统”。

早在19世纪末期开始,西方植物学者及园艺学家便多次到滇西猎取杜鹃种质资源,他们在高黎贡山采走了树龄达280年的大树杜鹃年轮标本,在苍山等地采走了马樱花、XX杜鹃、露珠杜鹃等多种杜鹃活体资源。

至今,部份滇西特产的杜鹃花仍生长在国外的植物园中。

滇西点苍山、罗坪山、无量山及高黎贡山等地,是世界杜鹃狭长形分布带中杜鹃资源最富集地区,目前仍有大片野生杜鹃优势群落分布。

闻名于世的大树杜鹃就分布在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植物》记载,高黎贡山杜鹃有9个属187种,属于高黎贡山特有种就有5个属50种。

《XX种子植物名录》和《XX植物志》等文献记载,仅XX州X 围就有70余种杜鹃种质资源。

映山红、马樱花、似血杜鹃、泡泡叶杜鹃、鲜黄杜鹃、黄杯杜鹃、乳黄杜鹃、硫磺杜鹃、高尚杜鹃等在滇西广泛分布的杜鹃花,具有很高的欣赏品位,不仅是优良的园艺育种材料,而且也是直接可以应用为园林、盆景、插花及木本切花开发的珍稀园艺品种。

4、其它特色花卉资源除丰富的兰花、茶花及杜鹃花资源外,滇西尚有诸如木兰、含笑、龙胆、报春、绿绒蒿、马先蒿、独蒜兰、石斛、梅花、贴梗海棠等十分丰富的野生半野生特色花卉资源。

(二)生产现状1、兰花生产。

兰花为XX市市花。

近年来,滇西国兰栽培有很大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XX为中心,XX、XX为犄角的滇西兰花经济圈。

自1998年起,受韩国、日本、XX及XX等地兰商纷纷到滇西选购莲瓣兰等因素刺激,兰花市场快速升温,兰价一涨再涨,小雪素从每株15~30元上涨至60~100元,大雪素从每株500~1000元上涨至5000~15000元。

滇西兰花从此进入自1989年~1993年高峰期后的第二次发展高峰,热炒热卖一直持续至2003年初。

从2003年下半年起,兰市开始降温,兰花栽培营销趋于理智与稳定发展。

据初步调查估计,XX州现存国兰栽培量约100万株,其中大雪素约10万株,小雪素20~30万株,州内涉足兰花栽培与销售人数约3.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1.1%,融资投入10万元以上养植户约0.5万户,按当前市值价年产值超10亿元,部份兰花以引种交流方式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批量出口以小雪素、小雪素、剑阳兰及普通莲瓣兰为主,年销售量约2~3万株,收入0.5~1亿元。

2、茶花生产。

滇西茶花主要集中在XX市栽培,全市总存量约5万株,因繁殖技术较为落后,年扩繁力仅约1~2万株,年销售量也仅约1~2万株,年产值仅100~200万元。

由于受滞于传统小规模庭院栽培,并缺乏茶花生产企业的辐射带动,当前茶花生产的发展较为落后,XX这一古老的传统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经济效益。

在建立强有力科技支撑体系与市场开发体系的基础上,以产业化模式运作生产,茶花资源将大有潜力可挖。

3、杜鹃花生产。

目前,除锦绣杜鹃与西洋杜鹃有一定生产性繁育栽培外,滇西杜鹃生产尚处于上山采集野生资源至庭院栽培的资源无序利用时期,资源浪费与破坏严重,迫切需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两重并举措施的迅速实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滇西特色花卉的商品生产尚处于启动与萌芽阶段,生产格局为资源型,尚未形成经济型,应给予重点扶持和引导,避免炒卖资源,力促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优势产业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不足。

滇西拥有丰富的特色花卉资源,也具备良好的花卉生产条件,同时也面临XX省花卉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但在怎样利用现有基础、怎样把握良好机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方面,尚未形成全面明确统一的认识。

2、科技滞后。

国兰、山茶、杜鹃等特色资源是历史和自然遗留给滇西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但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但繁殖率低,而且生长缓慢,极难适应商品化生产要求。

科技进步,尤其是资源保护与快繁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已经成为滇西特色花卉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3、产业化水平低。

缺乏能组织传统名品批量生产,并将其批量推向海外及省外市场的生产销售企业,追求粗放型扩X,对资源的掠夺性采挖日趋严重,以及处于庭院式小生产和分户式分散营销的初级水平构成了当前滇西特色花卉生产的突出问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几千万株国兰出口,而滇西国兰年出口仅1~2万株,这与莲瓣兰主产区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4、资金投入不足。

缺乏各级专项资金投入,致使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开展试验研究和示X推广。

对外招商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5、管理体系不健全。

多年来,滇西各州(市)、县两级都没有明确的花卉生产管理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虽然各县市均设立园艺站,但因没有专项经费,影响花卉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州(市)内也未形成非盈利性中介销售服务机构,以及产业信息收集与发布等社会化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花卉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滇西特色花卉的发展条件(一)显著的环境优势一是滇XX处横断山脉南端,“三江并流”区下游,季风气候与高原山地切割地形创造了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这里不但出产世界著名的莲瓣兰花,XX山茶花及高山杜鹃花等特色花卉,而且具有广泛的冷凉坝区及低热河谷坝区可以开展球根花卉及热带兰花等多种热销花卉生产。

二是滇西XX、XX,自古以来便是我省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物资集散地,一批现代基础设施,如XX机场、XX机场、广大铁路、楚大高速公路、大保高速公路等的相继建成以及拟议中的“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建设,为滇西花卉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投资环境。

三是XX以“风花雪月”四景著称,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花卉生产的快速发展。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XX在民间传说中有“花都”之称,早在南诏XX国时期,兰花、茶花、梅花、杜鹃花等名特花卉已广为栽培。

XX人工栽培兰花已有300多年历史。

自古以来,滇西人民谈花、爱花、种花、赏花,堪称“家家流水,户户养花”,花卉生产在此具有坚实的历史根基。

始于清道光年间的“XX端阳花市”及近年兴起的“XX迎春兰展”已成为XX人爱花、养花、赏花的狂欢节。

“已报山茶岁占先,千枝万树竞婵娟;含杯我向梅花问,何故沉酣尚睡眠。

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这是郭沫若先生的咏茶花诗。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诗人、艺术家、丹青妙手,无不被滇西特产的国兰、山茶和杜鹃所倾倒,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诗篇。

当代XX洱源县白族养兰名家李应龙投巨资建兰文化陈列馆,展出马丽生《百兰图》、吴寿谷《五虎图》等各界名流赏兰时所赠珍品,并作《历代名人爱兰画卷》,按史料记载重修《XX古代七贤赏兰图》,创作兰苑歌曲,制作赏兰音乐,在举办“XX兰花展”等,对弘扬兰花文化,促进特色花卉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