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县材用资源植物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石林彝族传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石林彝族传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Ab t a t s r c :Ba e n t e fed i v siai n p cme olci n a d i e t c t n o s t h u e v st g s d o h l n e t t .s e i n c l t n d n i ai 。h u e— o— o s i i ,Yi d c o o s l n ,a d i g o e o i f o in - o t r c n ut g n i
1彝族 传统药 用植物 资源 的组成 特征
由于石林 彝族居 住地 的 自然环 境条 件独特 ,植 物资源 丰 feus e , i xoaF e 书带蕨科 Vt r ca )灌 木 4 iai ee ; ta 7种 , 半灌木 6种 , 常 富 , 中彝族 药用植 物呈 多样化 。在作者调 查研究 的 1 6 药 绿寄 生小灌木 1种 ( 花寄生 S url aaic in ,桑寄 生 其 9种 红 cr a r taLn . u p si 用 植 物 中 ,隶 属 9 科 16属 ,对 16种药用 植物进 行 了科 、 科 ) 藤本 1 1 7 9 ; 9种 ; 乔木 1 3种 ; 菌核 1种 [ 茯苓 P CCSSh . D OO(c wJ 属 、 的统计分析 1 种 。石林 彝族 药用植物 资源具有 以下特点 。 Wo .多孔菌科] l, f 。
12从属 的角度 看 . 3 4个 科含 2个或 2个 以上 的属 , 占总科数 的 3 .%。 使用科 74 按
至 到 自然 村 等 区域 进 行 了 6年 多 的植 物 资 源 调 查 和 标 本 种 的有樟科 ( Ⅱ ee 、 n d ) 伞形科 ( mbl eG ) 桔梗 科 ( a p n U el r 、 i e f Cm a—

石林的地方传统医药和疗养方法

石林的地方传统医药和疗养方法

石林的地方传统医药和疗养方法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南部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一座以石灵奇、景色秀丽而著名的风景区。

除了壮观的石林景观外,这里还有丰富的地方传统医药和疗养方法,为游客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健康体验。

本文将介绍石林地区的地方传统医药和疗养方法。

第一部分:地方传统医药石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其发展独特的地方传统医药提供了基础。

在传统医药的理论指导下,许多当地的居民运用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来治疗疾病并保持身体健康。

首先,石林地区的地方传统医药注重防治疾病。

据了解,石林地区的居民善于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如野生中草药和山间的天然温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他们相信,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这些天然物质中蕴含的特殊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其次,石林地区传统医药注重平衡人体的阴阳平衡。

在传统医学的观念中,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因此,石林地区的传统医药注重通过草药、汤剂和食疗等方式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第二部分:地方传统疗养方法除了传统医药,石林地区也有独特的传统疗养方法,这些方法通常结合了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技术手段,为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首先,石林地区的自然温泉是一种重要的疗养资源。

温泉疗养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关节炎、皮肤问题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游客们可以在石林地区享受这些温泉疗养,在温暖的水中放松身心,享受温泉的疗效。

其次,石林地区的山地气候也是一种独特的疗养资源。

这里的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适合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舒缓压力。

许多游客选择到石林地区进行疗养旅游,享受自然环境的恢复力量。

最后,石林地区的传统按摩疗法也备受游客们青睐。

这些传统按摩疗法结合了中医理论和手法,通过按摩和推拿等手段,改善身体的循环和平衡,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疲劳和舒缓紧张的肌肉。

总结:石林地区的地方传统医药和疗养方法丰富多样,为游客们提供了独特的健康体验。

石林县珍稀植物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

石林县珍稀植物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

石林县珍稀植物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因石林县处于喀斯特地貌区域,多种保护植物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采取措施保护珍稀植物物种具有紧迫性和潜在价值.以查阅相关资料、咨询和访问、普遍调查与典型重点调查相结合等调查方法,对石林县境内的珍稀植物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石林县境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其它珍稀植物共2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种.针对石林县珍稀植物现状,提出编制濒危珍稀植物名录,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珍稀植物栽培基地等珍稀植物保护建议.Key words: rare plants status survey list of plants protection recommendations Shilin County石林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也是驰名中外的旅游景区,调查县境内的珍稀植物,对保护喀斯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立县以及提高旅游景区地位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1调查目的和意义生物物种及其基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植物物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于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物质至关重要.尤其是要着手保护并研究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又对人类有重大价值的珍贵、稀有、濒危植物,以为人类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创造条件.[1]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物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在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中,植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可复得,人类将永远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而一个物种的消失又常常导致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特别是珍稀植物,不仅稀少而珍贵,又常常生长在极端环境中,面临着绝种的威胁,而恰恰就是这些能抵御极端环境的物种中存在着人类特别需要的遗传物质.有时候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能改善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可以使生产和经济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保护住一个物种就保护了其许多基因资源,为今后的竞争多了一分主动.因此,保护珍稀植物物种不仅具有紧迫性,且有着十分重要的潜在价值[2-3].石林县属喀斯特地貌区域,多种保护植物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近年来,石林县掀起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美县、创世界一流景区、打造世界旅游胜地等高潮.在此,为公众提供处于濒危状态而有待保护的具体植物种类及其特征的知识,教育公众保护植物,充分理解“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重要性与意义,号召人们共同参与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保护环境、保护物种和发展生物产业、旅游业等尽一份责任. 2濒危物种保护级别分类按IUCN地方濒危标准评价,将物种保护级别分为9类,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最高级别是绝灭(EX),其次是野外绝灭(EW),“极危”(CR)、“濒危”(EN)、“易危”(VU)、近危(NT)、无危(LC)、数据缺乏(DD)、未评估(NE).其中:“极危”(CR)、“濒危”(EN)、“易危”(VU)3个级别统称“受威胁”.石林县境内调查到的保护植物全部属“受威胁”.同时,根据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令第4号1999年9月9日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又将其分为Ⅰ、Ⅱ级保护,具体详见表1. 3调查方法3.1查阅相关资料首先通过收集二手资料,了解石林县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基本情况,并查阅以往相关的记载资料,然后从云南省有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单中筛选出与之相适应的物种作为石林县有可能分布的重点名单. 3.2咨询和访问咨询林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当地群众、乡土专家,了解一些已知的保护植物信息. 3.3普遍调查与典型重点调查相结合采用全面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普遍与重点表1 石林县珍稀植物调查名录Tab.1 Rare plant survey list in Shilin county续表1 注:保护级别Ⅰ、Ⅱ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令第4号1999年9月9日中的国家保护Ⅰ级、Ⅱ级;其它指除国家保护级别外的珍稀植物.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即在石林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基础上,在小班区划调查的同时对各小班内的珍稀植物先作一个普遍初查,并在各小班备注栏标注有关珍稀植物分布的信息情况等.然后由植物专家带头的专项调查组根据各种资料、踏勘情况以及各调查小组的初查信息,采用典型线路、详细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 4调查结果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石林县境内调查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其它珍稀植物共2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种(含Ⅰ级保护植物1种、Ⅱ级保护植物16种);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7个种,虽不在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但确属珍贵、稀有的植物,其中有已经匿迹达100年之久的中国苦苣苔科特有单属植物——弥勒苣苔.弥勒苣苔一般生长在海拔2 000~2 600 m的石灰岩林内石壁上,仅分布于滇东南弥勒和石林县,它的再次发现,对于研究云南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起源与分化、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调查结果详见表1. 5珍稀植物保护建议1)深入开展对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研究,编制濒危的珍贵稀有植物名录,研究其分布区、生物生态学、种群和群落学特性及其生境特点.在此基础上,查明引起它们濒危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2)在不同自然地带各生物地理范围内,根据遗传基因库的要求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干扰,有效保护野生植物的栖息地.3)在植物园和苗圃引种栽培所在区域内的珍贵稀有植物.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濒临灭绝的珍贵稀有植物,人工繁殖一定数量的个体后在原产地重新种植,以恢复其天然分布和自然繁衍.4)对经济价值高、需用量大的珍贵稀有植物建立栽培基地.5)拍摄有关珍贵稀有植物的电影,出版珍贵稀有植物的宣传画片和画册,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和参与保护的积极性.6)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坚决打击破坏性的天然林砍伐不法行为,对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建设用地,应严把征占用林地手续关,对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项目应采取避让、移栽等措施.[4-6]参考文献:[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大纲》[Z].1995.[2]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令第4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S].1999.[3]贺善安.中国珍稀植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郑小江.鄂西南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及特点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学版),2000,18(4):21-25.[5]程洪文,张贵良,杨治国.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两类国家级保护植物的比较及其特点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6):65-71.[6]曹桂荣.浅谈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对策[J].山东环境,1999(4):59-60.。

绿色世界昆明石林风景区的奇特石林和多样植物

绿色世界昆明石林风景区的奇特石林和多样植物

绿色世界昆明石林风景区的奇特石林和多样植物昆明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南120公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林景区之一。

这个被誉为“石林奇观”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而闻名于世。

在昆明石林风景区,人们可以欣赏到神奇的石林地貌和各类多样化的植物,沉浸在这个绿色的世界中。

昆明石林的石林地貌是由几亿年前的地壳运动以及地质构造和风化作用所形成的。

这里的石林由高达30米的巨石组成,形状各异。

有的石头如削成棱角,锋利异常;有的则宛如菌群或蘑菇,曲线优美。

在石林间穿行,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中,令人心旷神怡。

观赏这些石林,你会被它们的壮美和奇特所吸引。

除了石林地貌,昆明石林还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而著名。

这里拥有超过3000种植物,涵盖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多个生态区域的植物类型。

其中,一些珍稀植物如七叶树、长苞蓝钟花等在这里独有。

昆明石林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原因就在于这里汇聚了如此丰富的植被资源,使得这里成为植物学研究的热点。

在昆明石林的绿色世界中,人们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在林间散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层层叠叠的石头,沉思着地球的历史。

在昆明石林的角落里,你可以听到鸟鸣声,看到奔跑的小兔子,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

这里的绿色世界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生命力和生态平衡的思考。

为了保护昆明石林的独特景观和植物资源,相关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和规定。

游客在进入景区之前要接受相关引导员的讲解,并遵守游览秩序。

不准乱丢垃圾、破坏植被,保持景区的整洁和生态平衡。

这些举措的实施旨在让大家更好地认识、了解和保护昆明石林,确保其美丽和宝贵资源能够长期存在。

总之,昆明石林风景区是一个充满奇特石林和多样植物的绿色世界。

它的美丽和独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

走进昆明石林,你会被那些奇特的石林景观所震撼,同时也会被这片绿色世界所感染。

让我们一同保护和珍惜昆明石林,让这片绿色的世界永远存在下去。

浅析石林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石林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石林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森林資源状况石林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距省会昆明78千米。

全县最高海拔为老圭山海拔2601米,最低海拔1530米。

以岩溶地貌为主,其中石林风景区尤为典型。

全县年平均气温15.6℃,最冷月1月均温8.2℃,最热月7月均温20.8℃,极端最低气温-5.3℃,极端最高气温32.4℃。

全县气候温和,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全县面积*****.0公顷。

其中,林地面积*****.9公顷,非林地面积*****.1公顷。

全县森林面积*****.6公顷,森林覆盖率40.95%,林木绿化率46.53%。

二、林业产业状况石林县林业以“结合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围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理念,狠抓林业基地建设。

主要建设以核桃、苹果、苹果、枇杷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苗木基地,以野生菌、中药材为主的林下资源和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及森林旅游。

1.特色经济林果。

依托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核桃基地建设等项目工程,结合石林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种植以核桃、枇杷、苹果等为主的一系列特色经济林果。

截止2019年,全县已发展核桃5.406万亩,核桃挂果面积3万亩左右;板栗总面积1.17万亩,挂果面积0.82万亩;花椒总面积0.5万亩,挂果面积820亩;枇杷、苹果等水果总面积11.3万亩,挂果面积8.7万亩。

千亩以上规模连片果园12片,千亩以下200亩以上26个。

2.苗木生产。

石林县共有各类苗圃220余家,苗木基地2.52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规模的有4家,500亩-1000亩2家,100亩-500亩的有38家,100亩以下的176家。

培育槐树、栾树、苦楝、红豆杉、滇朴、黄莲木、清香木、冬瓜树、云南松、雪松等各类苗木5059万余株。

3.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全县共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5家。

其中石林龙晖野生动物科研中心有限公司2018年被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评为“林下经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林龙晖野生动物养殖示范基地”,主要以濒危野生动物的养殖、物种保护与救护、集科研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现有犀牛100余头、长颈鹿1头、斑马8匹。

云南石林奇特地貌石头森林的自然奇观

云南石林奇特地貌石头森林的自然奇观

云南石林奇特地貌石头森林的自然奇观云南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的石林县,是一个闻名遐迩的自然奇观。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林,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一睹其美。

石林的石头森林景观令人不禁惊叹,其奇特的地貌与自然景观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云南石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大约2700万年前,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造就了这个壮丽景观。

在长时间的风化过程中,石林中的石灰岩经过水的作用,逐渐形成了各种形态各异的巨大岩石。

这些奇特造型的石头构成了整个石林地区,好像是一片石头森林,每块岩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

走进石林,你会被石头森林所震撼。

巨大的石块竖立在地面上,有的像是高耸入云的巨树,有的则像是峰峦叠嶂的山脉。

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石头闪着光芒,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石林中的小路纵横交错,让人不禁想起童话故事中的迷宫。

石头之间的缝隙和孔洞形成了一个个隐藏的小空间,让人在探索中发现无尽的惊喜。

石林还以其各式各样的石头景观而闻名。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是“一线天”,这是一个窄小的裂缝,两旁是高耸的岩壁,只能容许一人通过。

通过“一线天”,你会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震撼和不可思议。

另外还有“美人背”、“音乐石”、“万年泉”等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们前来探寻。

除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外,石林还富含丰富的生物资源。

这里是云南省最大的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拥有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和珍稀植物物种。

在这片土地上,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野花野草,以及栩栩如生的动物。

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为石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此外,石林还是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游客们可以在石林中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在某些特定的节日,还会举行传统的民俗活动,吸引着游客们一同参与。

云南石林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亲自来到石林,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与美丽。

云南石林县的蕨类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云南石林县的蕨类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云南石林县的蕨类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利用陈自然;翟书华;张光飞;苏文华【摘要】在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标本鉴定和文献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云南石林县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目前,共知有蕨类植物30科,57属,112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蕨类植物2种.按照用途将这些植物划分为药用、观赏、食用、指示、化工原料、饲料和绿肥6种类型,分析了保护利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必要性,并对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石林县的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蕨类植物;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云南石林【作者】陈自然;翟书华;张光飞;苏文华【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21;昆明学院生命科料技术系,云南昆明,65003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36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植物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束植物。

尽管它们没有鲜艳的花朵,但以其独特的外形和翠绿欲滴的颜色与众不同,素有“无花之美”之称。

可共利用的蕨类植物资源还大量深藏于森林中,已开发利用的仅占很少的一部分。

因此,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有云南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区域。

由于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和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县范围已呈现出森林制备退化、石漠化加剧、水旱灾害突出等现状。

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石林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及石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研究该地区的资源植物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科学的参考价值。

云南的植物王国探索独特的石林植物群落

云南的植物王国探索独特的石林植物群落

云南的植物王国探索独特的石林植物群落云南的植物王国:探索独特的石林植物群落云南是中国的植物王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资源。

其中,石林地貌是云南的一大特色,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植物群落。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云南石林植物群落的奇特之处。

一、石林地貌与植物群落的关系石林地貌是由石灰石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质景观,其特点是嶙峋的石柱、石笋、石塔等。

由于地下水溶蚀作用,石林地貌中往往充满了各种孔洞和裂隙。

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石林植物群落以耐旱、耐寒、耐贫瘠的植物为主,它们适应了石灰岩地区的恶劣环境。

例如,石刺、小叶乌桕、毛乌桕等植物,它们的根系可以穿透石缝,并从中获取水分和养分。

这些植物在石林地貌中能够生长繁衍,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植物景观。

二、石林植物群落的特色植物1. 石刺石刺是石林植物群落中的代表之一,其英文学名为Pseudomystilus spinescens。

石刺是一种多肉植物,叶片呈纺锤形,带有尖锐的刺状突起。

它们的根系可以顺着石缝向下延伸,以获取养分和水分。

在石林中,石刺犹如一把把尖刺,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2. 小叶乌桕小叶乌桕又称“石林乌桕”,是石林植物群落中的主要代表之一。

这种植物叶片小而坚硬,树干呈灰白色,能够适应石灰岩地区的干旱强烈阳光照射等环境条件。

小叶乌桕在石林中呈现出众多的灌木丛,给人以耐旱极端环境下生机勃勃的感觉。

3. 毛乌桕毛乌桕是石林植物群落中的常见植物之一,其叶片上覆盖着毛茸茸的绒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银白色的光泽。

毛乌桕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和适应能力,在石林中生长茂盛。

它们与其他植物共同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植物画卷。

三、石林植物群落的生态意义石林植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稳定土壤,并防止水土流失。

由于石林地貌中水源稀缺,植物的根系扎根石缝中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的稳定性,防止土壤流失。

其次,石林植物群落对维持地区水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摘要】石林县作为玉米种植的重要区域,绿色种植技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展开讨论,通过对现状、生长环境、应用、关键措施和发展前景的分析,揭示了该技术在当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改善土壤质量,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石林县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措施,以推动玉米绿色种植技术在当地的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绿色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石林县的玉米生产将更加高效、环保,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活品质。

【关键词】关键词: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环境分析、应用、关键措施、发展前景、特点、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重要性石林县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种植技术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基础,采用可持续方式种植作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

通过引入绿色种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石林县玉米产业的竞争力。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应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为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1.2 研究背景石林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

玉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颇丰。

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施肥不当、农药使用过量等,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种植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应用技术与研究

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应用技术与研究

NONGTIAN SHUILI林木种苗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提高林业发展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石林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植被修复中,出现了苗木供给与山地造林绿化目标之间的失衡和矛盾,如何充分发挥国营石林林场独特的区位优势、林地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确保森林资源稳步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盘活国有林地资源,提高林地产出能力,最终实现以短养长、以林养林的发展目标,是国营石林林场必须探索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为全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培育适宜全县立地类型的乡土苗木,以满足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苗木需求。

合格的林木苗木是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林地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为深入开展石漠化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破坏、违规占有森林资源等突出问题,全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培育适宜全县立地类型的乡土苗木以满足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三年行动方案苗木需求,势在必行。

无患子、清香木等优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以满足石林县和昆明市林业生态建设及植被修复对优秀乡土树种苗木的需要为目的,充分考虑石林县气候条件和项目实施地土壤及其基础设施现状,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布局,规范管理,集约化经营,为石林县及昆明市培育、提供合格的优秀乡土树种壮苗。

本文阐述了如何培育乡土树种苗木林,同时,针对乡土树种的苗木培育应用进行探讨。

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的基本原则(一)典型选地原则统筹考虑全县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科学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育苗地,提高种苗适应性,为苗木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二)乡土壮苗原则及依据加快主要乡土造林树种苗木培育,严格种源、苗源的引入,选择已经过科学筛选的乡土树种生产基地采购种子和壮苗,进行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确保乡土树种壮苗的产出率。

(三)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原则在严格苗源、科学种植、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定期监测乡土树种苗木生长状况,分析总结所培育乡土树种苗木的生长规律和培育措施的科学性,为乡土苗木培育探索适宜当地推广的实用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石林县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为了保障农民的收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石林县积极引进和推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玉米绿色种植技术是指在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减少农业污染。

以下是一些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具体措施:1. 合理施肥:石林县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施肥。

采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在播种前进行土壤调查,并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制定施肥方案,以确保玉米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2. 选择优质种子:选用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质种子,提高品种适应性和抗逆性。

选择早熟品种,可避开高温和旱季,降低玉米受灾的风险。

3. 土壤保护:合理轮作和间作,保护土壤养分,增加土壤肥力。

避免连续种植玉米和单一作物,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进行拔节修剪、中耕等措施,保持土壤湿润和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生长。

4. 农药防治:采用生物农药和绿色植保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在农药使用上,根据玉米生长期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用农药,控制施药量和施药时间,避免农药残留。

5. 种植管理: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和通风,保证玉米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及时进行除草,防止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对病虫害的防治,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通过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还可以降低农业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这对于农民的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石林县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绿色种植技术,努力实现农业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摘要】石林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玉米种植面积广阔。

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展开,从发展现状、技术原理、种植管理、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运用绿色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品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本文对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前景展望和推广应用建议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发展现状、技术原理、种植管理、优势、可持续发展、前景展望、推广应用、策略、研究背景。

1. 引言1.1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重要性石林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粮食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绿色种植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无公害、低污染、高效益的种植方法,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在石林县,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种植玉米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绿色种植技术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对绿色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1.2 研究背景研究和推广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优化种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种植技术还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种植模式和管理方法,对于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优化农产品结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石林县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石林县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石林县的玉米种植一直以传统方式进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玉米种植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保护环境,石林县积极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选择和准备玉米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的要求也较高。

石林县的土壤以红壤为主,适宜玉米的生长。

在选择土地时,应尽量选择坡度较小,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在土地准备方面,要进行耕地平整,施肥和灌溉,保证土壤肥力和湿润度,为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良种选择良种选择是玉米生产的关键环节。

石林县应优先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适合的品种,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推荐玉米优良品种包括云南114、云南183、云南108等。

三、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绿色种植技术的关键环节。

在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避免施肥过量或施肥不足的情况发生。

还应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合理施肥,及时调整施肥方案,以提高施肥效果,避免肥料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科学种植科学种植是指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范的管理,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这包括种植密度、播种深度、间苗、增施底肥、及时施水、除草等。

增施底肥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玉米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要保证玉米的生长需要的水分,以避免因干旱导致产量的下降。

五、病虫害防治玉米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石林县应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还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还要根据病虫害的流行规律和发生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护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云南石林县石灰岩山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初探

云南石林县石灰岩山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初探
维普资讯
昆 明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 0 ,2 ( ) 5~ 8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4 :7 7
CN 3—1 3 / I S 1 0 5 1 1 G4 S N 0 8—7 5 98
J u n lo n n a h r l g o r a fKu mig Te c esCol e e
Ab t a t s r c :Th r r a it fwid v g tb e n S ii u t f Yu n n P o i c c u e o t a au a e e a e a v re y o l e ea l s i h ln Co n y o n a r vn e be a s fis b d n t r l
CHEN . i , Zin u ZHAIS u. u , h h a ZHANG n . in , Yo g xa g MENG e h i Xu . u
( .D pr et f ioy K n n ecesCl g , unnK n n 5 0 1 C ia 1 ea m n o o g , u mi T ahr o ee Y n a umi 6 0 3 ,hn ; t B l g l g 2 Frs yB ra f hl o n , un nS in6 2 0 , h a . oet u uo inC u t Y n a h i 5 2 0 C i ) r e S i y l n
c n i o s Th r a n a ln s h r eo g t h o t o be fun n t e lme tn o dt n . i e o me t p a t e e b ln o t e s rs t o d i h i so e,whih a e g o tr ss- n l c r o d a e it a c fd s a e n eo ie s s;d e o t e p r os,s l l a e mal e v s,a d tp c lc a a trsi fd o g ttl r n e,c n g o i h o rs i n y i a h c e tc o r u h oe a c r i a r w n t e p o o l o n t e b r i e tnec a k. T h o e a e eo hewi r a e tlp a t e o r e si o a tfrt c - ri h a e l so r c m o c o s nd d v lp t l o d n m n a ln sr s u c si mp r n o he e o t n mi a o sr ci n o h l o n y o o c lc n tu to fS i n c u t fYun a o i c . i n n Pr vn e K e r s:S ii o n y o n a o i c l so e y wo d hln c u t fYu n n Prvn e;i me tn ; l r a n a ln ;e mpa m e o r e wid o me tlp a t g r l s rs u c s n

云南石林景区研究报告结论

云南石林景区研究报告结论

云南石林景区研究报告结论
经过对云南石林景区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云南石林景区是一个自然景观和地质奇观的胜地。

其独特的石纹、石柱和石洞等地质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科学研究者前来探索。

2. 云南石林景区的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包含了丰富的岩石类型和出露形态。

这些岩石形态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厚度和高度都具有很大的差异。

石林地区的地质构造有助于了解区域地质发展和演化的历史。

3. 云南石林景区的植被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环境,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4. 云南石林景区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

其独特的地貌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然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 云南石林景区的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宣传,引导游客遵守规定和规范行为,减少对景区的破坏;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云南石林景区在自然地质、生物多样性和旅游资源
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但在进一步发展和保护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 林 ….
貌 显 著 , 漠 化 严 重 , 灰 岩 山 地 自然 条 件 恶 劣 , 石 石 材 用 资 源 植 物 独 具 特 色 . 以 旅 游 业 为 主 导 产 业 的 石 在 林 县 , 用 植 物 的 景 观 价 值 远 大 于 直 接 应 用 木 材 的 材
s a e ft e a e b a t u n n q e wh c a e wi ey u e n ma y ae s W i h e eo me to u i ,h s ft e h p so e r e u i la d u iu , ih c n b d l s d i n r a . t t e d v lp n ft r m te u e o i r f h o s mb r
广. 随着旅 游业 的不断拓展 , 且 石林 县材用资源植物的利用 已从 单纯利 用其木材 转 向利 用其景 观价值 等方 向发
展 . 进 一 步 开发 、 用 和保 护 好 当 地 材 用 资 源 植 物 , 据 调 研 结 果 探 索 科 学 依 据 与 方 略 . 为 应 根
关键词 : 云南石林 ; 材用植物 ; 景观价值 ; 开发 应用
C N Z—i , N u —u ,H I h—u G O Qn , A G Xa—o g HE i u ME G X ehi Z A uh a , U i Y N i hn 。 n S o
( . i ce c n e h oo yD p r e tK n ig U i r t , u n n K n ig6 0 3 , hn ; 1 Lf S i e a d T c n lg e a m n , u m n nv s y Y n a u m n 5 0 C ia e n t ei 12 3 :3— 7 0 0 3 ( )5 5
CN 3一l 1 / I S 1 7 —5 3 5 2 1 G4 S N 6 4 69
J u n lo n n ie st o r a fKu mi gUnv r i y
云 南 石 林 县 材 用 资 源 植 物 及 应 用 研 究
p n rsucso S inC ut h s hne o s gi odol t ejyi n saevle eeom n. codn ei e— l t eore f h i ony a agdf m ui s o ny o no sadcp a vlp e t A crig o h vs a l c r n tw tl ud tt n
材 用 资 源 植 物 通 常 是 指 能 向 人 们 提 供 木 材 或 以 木 材 应 用 为 主 的 乔 木 和 灌 木 树 种 . 林 县 喀 斯 特 地 石
降 雨 时 间 集 中 在 5~1 0月 , 年 降 雨 量 的 8 . % . 占 55
石 林 县 土 壤 主 要 有 黄 棕 壤 、 壤 、 色 土 、 击 土 和 红 紫 冲 水 稻 土 , 地 带 性 植 被 为 亚 热 带 季 风 常 绿 色 阔 其
o o a i b rpln es u c s flc lt e a tr o r e . m
Ke r s hl o n y i n a t e ln s ln s a e v le; e eo me ta d a p ia in y wo d :S i n c u t n Yu n n; mb r pa t ;a d c p au d v l p n n p l t i i c o
t ai g r s l,h c e t i a i a d g n r l l n h v e n p t o wad t g t u t e e eo me t f l a p iai n a d g o r tc in i t e u t te s i n i c b ss n e e a a a e b e u r r o e f rh rd v lp n ,ul p l t n o d p oe t g n f p f c o o
陈子牛 孟学会 翟书华 郭 庆 杨晓虹 , , , ,
( .昆明学 院 生命科 学与技术系 , 1 云南 昆明 6 03 ;.石林县林业 局 , 5 0 12 云南 石林 6 20 ) 5 2 0
摘 要 : 过 对 云南 省 石 林 县 植 物 资 源 调 查 , 现 石 林 县 材 用 资 源 植 物 种 类 独 特 、 形 优 美 、 冠 奇 特 、 用 途 径 通 发 树 树 应
2 FrsyB ra f hl o ny Y n a hl 52 0, hn ) . oet ueuo inC u t, un nS in6 20 C ia r S i i
A b t a t Ba e n s r e frs u c s o i e l n s n S ln Cou t I a e n 0 n t tt e s ce s v r p c a a d t sr c : s d o u v y o e o r e f tmb r p a t i hii n y, th s b e fu d ha h pe is i e y s e i l n he
中 图 分 类 号 : 9 99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4— 69 2 1 ) 3— 0 3— 5 Q 4.9 A 17 5 3 ( 00 0 0 5 0
S u n Re ou c s a i z to o mbe a s i ii un y o t dy o s r e nd Utl a i n fTi i r Pl nt n Sh ln Co t fYuna o i e n Pr v n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