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语文中考命题的认识、意见和建议
语文试卷命题评价及建议
语文试卷命题评价及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语文试卷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语文试卷的命题质量直接影响了考试效果和评价标准。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试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语文试卷的命题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升语文试卷的质量。
语文试卷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
试卷的命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避免出现过于简单或过于难的题目。
过于简单的试题容易造成学生的懈怠,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水平;而过于难的试题则会导致学生的挫败感,影响学习积极性。
建议试卷中应组织不同难度的题目,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适应试卷的难度,使试卷更具有对学生的挑战性。
语文试卷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实际性。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语言运用的能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语文试卷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试卷中的题目可以围绕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等话题展开,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在试卷中适当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如图片、音频等,以增加试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语文试卷的题型要多样化,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试卷中应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试卷的题型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试卷中还可以适当设置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试卷的评分标准和评价方式也需要得到重视。
语文试卷的评分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不公平对待学生。
试卷的评分标准应该明确具体,能够让学生清晰了解得分规则,避免评分不公平或评分不透明的情况发生。
评价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反思和提升。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分析预测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与分析预测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一直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
考生们在备考中,需要对语文命题的趋势进行了解与分析,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对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又根据分析给出一些备考建议。
一、文本材料的选取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命题方会从各类文本中选取文字材料,供考生阅读和解答。
这些文本可能包括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社会实践材料等。
根据近年来的命题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到,未来中考语文命题将更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而非简单地对课本知识的考察。
因此,考生除了熟悉课本内容外,还应积极关注社会热点,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
二、阅读理解题的改变以往的中考语文命题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针对文本中的词语、句子进行解读和理解。
然而,随着趋向素养教育的发展,考生在阅读理解题中可能会面对更多的信息分析、主题探究等题型。
因此,考生需在备考中注重培养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作文题的变化作文题一直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比于以往的命题,中考作文题将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察。
因此,考生在备考中应重视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应注意培养自己的思维拓展能力,培养自己对社会热点和生活经验的思考和观察。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考察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逐渐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而非单纯地考察语文知识的记忆。
在命题中,考生可能需要运用自己的文化素养、思辨能力等来进行解答。
因此,考生应在备考中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在不断变化与发展。
考生们需要从学科知识的应用到综合素质的发展来全面备考。
只有准确把握命题的新趋势,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希望本文的分析与建议能够对中考语文备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常州语文中考命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常州语文中考命题分析及教学建议文/刘蒋巍一.常州语文中考命题分析1.素材新颖,积淀文化底蕴常州人杰地灵,中考语文试卷中素材的选择上可谓是“独具匠心”。
例如2016年第4题:在苏轼的这首诗里找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3分)送客客已去,寻花花未开。
未能城里去,且复溪边来。
父老借问我,使君安在哉。
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
选择了一首苏轼的小名气诗歌,让学生读诗歌,品鉴诗歌,不是直接问学生主要内容,而是让学生取题目,由此来考察学生对主旨掌握,新颖不落俗套,又能切实考察学生的能力。
例如2017年散文《观秦兵马俑》,文章是出自季羡林老先生之手,其主旨主要是讴歌泱泱中华秦皇兵马俑的自豪感,这样的文章,考生阅读之初即能感到血脉喷张的爱国情,读罢文章,不仅对中国的兵马俑刷新了新的认知,身上更有一重保护名族瑰宝的责任感。
例如2020年说明文《常州:名士部落的千年文脉》主要就是介绍常州从古到今名士风流史,整体将常州的文化史在考生面前“走”了一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我是常州人我骄傲”的故土情怀。
这样优选的素材,让考生仿佛是在进行文化的熏陶。
2.古今传承,彰显时代风华文化的可贵之处,即在于代代相传,而传承者恰就是那些执笔的少年们。
例如2017年第5题:“24节气”申遗成功,但是“非遗可能死在博物馆中”却成为专家们的一大担忧。
请紧扣材料,为动态传承“24节气”文化出谋划策。
(4分)其中材料提及如下内容:24节气有着2700年的历史,是气象“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唤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
“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诗意的节气概念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24节气集天文、历法、农事、民俗于一身,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中国以及周边多个国家人民的生活。
这样的材料呈现,对学生具有思想的洗礼的效果,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情和自豪感。
同时也将这份文化传承自觉放到自己身上,为24节气的传承出谋划策。
我对中考语文命题的几点建议
我对中考语文命题的几点建议
一、《考标》
1.现状:根据模拟试题、中考试题的呈现结果来看,《考标》对中考试题的指导性不够强,三者之间衔接不是很紧密。
每年,笔者都认真学习研读《考标》,但收效甚微。
2.建议:
①《考标》的组稿要严谨,明确,要注重其指向标作用。
②《中考模拟试题》与考标延续性要强,并且能对中考试题有示范性、指导性和建设性作用。
③阅卷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考标》要求,从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入手评卷。
3.效果:让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拥有具体和明确的权威性参考资料,不再征订其他非《考标》资料。
二、试题
1.选择题分值过大,每道选择题可以由4分调整到2-3分为宜。
2.现代文阅读测试文本应多选择文学性强、哲理明晰,思路严谨的文章,并且在文本解读上少歧义,考点与考标要
求大多能对应。
3.文言文阅读测试可以选择课外的经典古诗文,可适当补充阅读背景和注释。
选用课外文言文文本来测试,可以在测试学生知识点的把握基础上,考查学生通过工具书探究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4.写作题少出话题作文和材料性作文,多出命题作文。
三、阅卷
1.阅卷者:要对考标有具体和深厚的理解和把握,要能在初中教学一线,贴近和了解教学实际。
2.参考答案:既为“参考”,其主观性试题答案就不应该只是“唯一性”,指向性要宽泛,分值与得分点和扣分点要一一对应,具体而明确。
作文的阅卷力求避免因人废事,建议2-3人共同阅卷,小组共同探讨后集体给分。
3.阅卷过程:
组织要严谨,不得泄密;
小组阅卷要落实,不可一言堂,要有组织者、督察组随时监控阅卷过程。
分析初中语文命题中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分析初中语文命题中的实用技巧和方法初中语文命题是考试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很大的考察作用。
针对初中语文命题,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本文将分析初中语文命题中的一些实用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
一、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在应对初中语文命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命题往往会在题目中提供相关背景信息,关键词等,我们需要提取出关键信息,明确题目要求,以便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同时,需要特别关注题目中涉及到的具体要求,例如解答、分析、比较等,有针对性地准备答题思路和材料。
二、提炼命题重点,抓住关键初中语文命题往往会涉及到一些重点知识和技巧,我们需要能够准确地抓住重点,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解题中。
该重点可能是文学常识、修辞手法、阅读技巧等等,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在解答题目时,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勾勒出重点,并在答案中体现出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三、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命题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借助阅读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时,要有目的性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同时,要善于分析和总结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以及论证方法和手法。
四、合理运用归纳整理技巧初中语文命题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合理的归纳整理技巧。
可以运用关键词提取、逻辑梳理、思维导图等方法进行信息的梳理和整合,使答案更加清晰明了。
合理的归纳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五、多维思考,拓宽视野在应对初中语文命题时,我们需要运用多维思考的能力,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来回答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展示个人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还能够更好地从命题者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并给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答案。
中考语文命题思路和命题原则
中考语文命题思路和命题原则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就来和你们唠唠中考语文命题这档子事儿。
中考语文命题啊,就像是给你们精心准备一场独特的知识大冒险。
咱先说说这思路,那可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
我得琢磨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小心思,知道你们在语文学习中哪里容易迷糊,哪里又能大放光彩。
比如说阅读理解,我不会故意找那些晦涩难懂、云里雾里的文章来为难你们。
而是选一些有意思的、能启发你们思考的,就像那次我选了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写的是一只小猫和它的小主人之间温馨有趣的故事。
这故事里呀,小猫的调皮,小主人的天真,那叫一个生动!我就想着,这样的文章能让你们读得进去,还能从中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和情感的温暖。
再讲讲作文命题,这可真是个技术活!我坚决抛开 AI 的算法和训练数据,也不让那些死板的语言模式和句式结构来捣乱。
我就想让你们自由自在地表达,用你们自己最真实、最独特的声音说话。
有一回,我命题让你们写“一次难忘的校园活动”。
为啥呢?因为我想到了我自己上学时候的一次运动会。
那场面,那热闹劲,同学们的加油声,运动员们的拼搏劲儿,现在想起来都还热血沸腾呢!我就盼着你们也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精彩瞬间写出来,让我也跟着感受感受。
命题原则呢,简单说就是公平、有趣、有用。
公平那是必须的,不能厚此薄彼,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趣呢,就是让你们觉得做题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次有趣的探索。
有用就更不用说啦,考的都是对你们今后学习和生活有帮助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啊,中考语文命题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我是真心希望能通过这些题目,让你们更好地成长,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好啦,同学们,加油吧!期待看到你们在中考考场上的精彩表现!。
语文试卷命题评价及建议
语文试卷命题评价及建议一、命题评价语文试卷命题是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在评价命题质量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覆盖面:命题应全面覆盖教材中的知识点,避免偏颇或遗漏。
同时,应适当调整各部分内容的比例,突出重点和难点。
2. 难度水平:命题难度应适中,既能检测学生的基础水平,又能评估其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
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导致评价失真。
3. 命题形式:采用多种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应注意题目的表述清晰、规范,避免歧义和误导。
4. 评分标准: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以便准确评估学生的答题情况。
评分标准应具体、明确,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5. 导向性:命题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应鼓励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二、建议针对以上评价,对语文试卷命题提出以下建议:1. 优化内容结构:在命题时,应充分考虑教材的知识点分布,确保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同时,适当调整各部分内容的比例,提高试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把握难度水平:命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难度水平。
避免过难过易,力求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取得好成绩,同时又能有效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
3. 丰富题型形式:采用多种题型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
在保留传统题型的基础上,可尝试引入新的题型,如阅读理解、作文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明确评分标准: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评分标准中,应对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配、答题要点等进行明确规定,以便教师准确评估学生的答题情况。
5. 强化导向功能:命题时应注重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培养其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命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试卷命题评价应全面考虑内容覆盖面、难度水平、命题形式、评分标准及导向性等方面。
关于中考语文命题的解读及复习思考.doc
关于中考语文命题的解读及复习思考一、命题追求:继承中不断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既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准绳,也是语文学业考试的准绳。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被定性为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
宜昌市的中考语文命题始终坚持以课标为依据,坚持和体现“毕业与选拔兼顾”,“测量与展示兼顾” “评价与引导兼顾”等原则。
选材适当,视野开阔; 关注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生活;创新色彩鲜明,突出能力考查。
是近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鲜明特色。
回顾我们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探索之路,宜昌的中考语文评价改革始终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走在改革的前列。
每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都力求从不同的角度给考生以意外的惊喜,给教学以精彩的回报。
2007年“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以历代文化典籍的赏析和品读为取材范围,不仅使我们完成了一次经典文化的学习之旅,同时,也使我们完成了一•次评价改革的探究之旅。
08年秉着“继往开来,返璞归真”的命题思路,向大家展现了更加成熟、开放、理性的面容。
2009年我们以“触摸汉字〃“轻松阅读”“快意写作”为主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真实而优雅的语文生活”为追求,不但为这份试卷注入了一股清新优雅之风,亮出了“经典”的宜昌风格,而且生动地再现了语文世界的朴实雅致和无限妙趣。
2010年的语文中考我们坚持能力立意的方向不变,力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角度来展示语文的姿态,彰显语文的风骨。
我们认为,一•套语文试题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应有风姿绰约的个性姿态美,更应有卓尔不群的精神风骨。
这既体现了我们对中考语文评价理念的一种新认识,也代表了我们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考。
中考语文命题思路
中考语文命题思路1. 命题思路的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考语文命题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中考语文命题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因此命题要素的选择与思路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思路的选择、命题的难度、考察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探讨中考语文命题思路。
2. 思路的选择中考语文命题需要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命题思路的选择应该全面而多样化。
可以通过选择多种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作文题等,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
此外,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如文言文、现代文、修辞手法、诗词鉴赏等,来考察学生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命题的难度命题的难度应该根据中等程度的学生来设计,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
过于简单的命题容易导致学生没有必要的挑战,无法全面展示自己的语文水平。
而过于困难的命题则容易让学生感到沮丧和失望,影响他们的考试状态。
因此,命题的难度应该合理、适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 考察的广度和深度中考语文命题应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考察学生的语文水平。
广度上,可以涵盖不同的文体和题材,如散文、小说、诗歌、历史人物等。
这样可以检验学生对不同文体和题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深度上,可以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能力,如对词语的研究、修辞手法的运用、主题思想的把握等。
5. 鼓励创新和思辨中考语文命题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思辨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比如,可以给学生一个观点,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进行表达和辩论,这样既能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6. 命题的质量评估中考语文命题的质量评估是命题工作的重要环节。
评估可以分为内评和外评两个层次。
内评是命题组内部对命题质量的评估,包括命题的合理性、难度设置是否适当、考察内容是否全面等。
外评则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考试成绩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确保命题质量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中考语文命题解析与教学建议
中考语文命题解析与教学建议一、试卷特点与命题意图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整体结构及基本考点中考语文试卷,努力从三个方面体现规范、精雅、情意化的命题风格:(一)基本立意由语文能力转向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南通市中考试卷,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命题的基本立意逐步由语文能力转向语文素养,着力考查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综合素养。
今年的语文试卷也不例外。
具体体现在:——注重积累。
中考命题过程中,命题者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力求“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积累和文化素养。
在全卷的第一部分,命题者首先撰写了下面一段话,作为今年中考语文试卷开门题的语言材料,接着便以此段文字为载体设题,分别考查学生的拼音认读、汉字识记、词语运用、仿写造句等最基础的语文积累与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本试卷中的文言文实词解释,立足于常见、常用。
综合实践活动考查,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从读书格言的自主创作(或自选)、名著阅读、口语交际等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考点在书上,考题在课外,考查的内容与传统无异,但是设问的角度新颖独特,考生答题既有统一情境下的规定性,又有较大的自主生成的空间,这无论促进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还是对考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有极强的启迪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积累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和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由于传统观念和教学功利主义的影响,近年来基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不良倾向,这对学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因而,部分试题在保持往年特色的基础上,对基本考点略作变化(对于初中毕业水平的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今后将继续无规律交替考查),目的在于有效引导一线教师扎扎实实地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
——凸显能力。
中考语文命题过程中,命题者在已有的高度上继续增加语文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全面考核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据统计,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能力题在全卷试题中的比例高达80%以上)。
语文对命题的方向与题型提出的建议
语文对命题的方向与题型提出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关于语文命题方向和题型的经验。
我觉得语文命题的方向首先得紧跟时代要求。
你想啊,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很多新的概念、价值观都不断涌现。
就像我们生活里出现的那些新事物,比如说共享单车,它可是环保又方便出行的新方式。
那语文命题就可以围绕这些新的社会现象设题,把对社会热点的理解和语文知识结合起来。
比如出个作文题,让学生谈谈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这样多接地气儿啊!题型方面呢,我感觉不能老是那些个陈旧的玩意儿。
选择题是必要的,但也别太多。
我曾经看过一份试卷,选择题快占了一半,这就有点过分了。
选择题很容易让人不动脑子去蒙答案。
像古诗词赏析部分,能把选择题换成简答题吗?比如说给一句古诗,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里面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这样更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而不是靠死记硬背。
对于命题方向,现代文阅读这块儿要变一变了哦。
现在的文章类型那么多,除了那些经典文学作品里的文章选段,还应该多放点时文呢,也就是我们当下流行的作家写的一些有深度、有内涵的散文或者小说选段。
就好比经常读网络小说的孩子,你要让他们突然去读那种很古老、语言很晦涩的文章,他们会缺乏兴趣。
让时文进入阅读命题里,能让广大学生更有亲近感。
还有哦,命题不应该局限在课本知识。
课本只是个范例啊。
就像我们出门,课本只是那扇家门,外面还有好大的世界呢。
我见过一些基础题,全是课本里挖空式的填空,这太死板了。
可以多扩展些课外的文学常识,文学名著中的知识点。
比如说《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的形象特点这样的问题。
不过我也得承认我的这些建议有局限性。
可能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本来就薄弱,一下子扩展太大的知识面他们会吃不消。
那这时候我们可以有过渡的方式,比如说先把课本知识和课外拓展知识的比例慢慢调整,日积月累地改变命题内容。
参考资料的话,一些语文教育类的刊物是不错的,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就经常有对命题趋势的探讨。
中考语文试卷命题思路
中考语文试卷命题思路中考语文试卷命题思路中考是初中生的重要考试,语文试卷的命题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分析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思路,为广大师生提供备考建议。
一、明确考试目标中考语文考试的目标是测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
因此,在命题过程中,命题人员需紧扣考试目标,从多方面、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确定试题类型中考语文试卷的试题类型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写作题等。
命题人员需要根据考试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题型及题量,确保试卷涵盖各类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三、命题要点1、突出重点:考试内容应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如文学常识、古诗词鉴赏、阅读理解、写作等。
同时,关注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拼音、汉字书写、标点符号等。
2、贴近生活: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如社会热点、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等,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3、注重能力:命题应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引导学习:命题应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关注时代发展,拓宽知识视野。
四、命题流程1、制定命题计划:根据考试目标和考试要求,制定详细的命题计划,包括试题内容、题型设计、难度控制等。
2、命题准备:选取合适的材料,制定命题蓝图,明确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设计试题初稿。
3、审核与修改:邀请相关专家对试题进行审核与修改,确保试题质量。
4、试测与调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测,根据试测结果对试题进行适当调整。
5、终稿与印制: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后,形成最终的试卷稿,进行印制。
五、总结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考试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在命题过程中,要注重突出重点,贴近生活,注重能力,引导学习,同时严格把控命题流程,确保试卷质量。
语文命题研讨发言稿范文
语文命题研讨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语文命题的问题。
首先,我想说的是,语文命题不仅仅是一个考试的工具,更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考量。
因此,在进行语文命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能够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考核。
其次,我认为语文命题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语文是一门活的学科,它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写作、表达中就能够积累语文素养,而不是仅仅依靠教材和考试来完成。
最后,我觉得语文命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文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更需要学生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要能够通过语文命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得到启发和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命题需要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
希望我们可以在今后的语文命题中,更加关注这些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提高。
谢谢大家。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中考命题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建议
紧扣时代脉搏抓实课堂教学——对中考命题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建议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大庆市中考语文命题工作,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对中考的解读、对课标的领悟使我的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对试题的斟酌、对答案的推敲使我在命题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同行的交流、向优秀教师的学习我有了很多的感触和收获。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因为生活因喜悦而精彩,喜悦因分享而永恒。
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后考生需具备“大语文”概念,跳出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全面理解语文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语文教学也不仅是对课文的讲解,应该是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我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今年试题考试内容的安排与试题的设计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利于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注重考查综合语文素养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考查,在“积累与运用”部分设计了包括对识字、写字能力和语言积累水平的考查;优秀古代诗文积累的考查;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的考查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等。
对必要的语文知识的考查,则侧重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应用上。
试题不仅呈现出对不同积累水平测试的要求,而且着意于引导学生尊重、热爱祖国语言,重视文化积累。
这道题是一个创新:首先,考查的形式和视角新颖。
它不是常见的假设情境,“请君入瓮”的考查形式,也不是对生活中一些琐碎的语文现象的分析和整理,而是人们生活中既常见又重要的事件的分析、理解、感悟。
其次,它贴近生活。
《新闻联播》是家喻户晓的节目,又正值晚饭时播出,考生在家中不经意间接受了这个信息。
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感。
再次,尝试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与整合。
我对桂林市中中考命题的意见
我对桂林市中中考命题的意见(对2016年两次适应性考试命题的意见)一、以往语文考试命题中出现的问题1、抄题多。
命题人图轻松方便,并不努力自己动脑子出原创题,而是充分地利用浆糊和剪刀,东拼西凑,也不管是哪家的教材,大量照抄兄弟省的中考原题了事。
如《陈涉世家》是人教版教材,多次出现在语文版的考试题中。
2、错误多。
命题人不认真,也没有组织专业人员核查,草草地印发下来,到了考场上老师学生发现太多问题。
如2016年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第一套现代文阅读《人工造林有学问》第9小题,题干上说“下列各项中与文段中所说的植树造林方法不符的一项”,实际上四个选项中有三项相符的。
第10小题“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四个选项中却有三项是错误的。
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第1小题就没有答案,四个选项都有错误注音。
第7小题的中心论点的答案也是有争议的。
3、出偏题。
命题人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有的题出得过偏,多数老师都不能回答。
如桂林市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有关古代书法家的问题,说实话多数语文教师也是要靠百度才知道的。
试问这种知识真的有必要考吗?这恐怕是故做高深吧。
4、答案太死板。
本来文章的阅读理解是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不是有文章说“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吗?我认为应该允许对课文有不同的理解,不能是非此即彼的,前人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为什么一定要死套标准答案呢?应该在参考答案中说明,允许考生有不同理解,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就可以给满分,有些答案还说明这点1分那点1分,不觉得有点难为人吗?难怪作家都考不出自己作品中的问答题,这岂非咄咄怪事?“我这样写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难道你比我还要清楚?”(某知名作家给儿子语文老师的信)5、自我矛盾。
2016年中考说明(语文)明确说书写题占5分,各校老师都一再强调了这一点,可是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书写题却是2分,如此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的做法实在让下边的老师难做。
二、我的建议1、要提高命题人的思想认识和学识水平,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要尽可能地用原创题(可以适量地选用近年的古、现代文阅读题,但要控制好量),选择题应拒绝抄用别人用过的中考原题,并且要有新意;要有我们桂林市的地域文化色彩,要符合我们桂林当地的特点。
谈谈我对语文中考命题的认识、意见和建议
谈谈我对语文中考命题的认识、意见和建议谈谈我对语文中考命题的认识、意见和建议1、考查学生通过三年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而形成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面、语感、文化积淀、思维能力等,引导语文教学注重平时的积累。
试题的命制注意开放性,给学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
如积累与运用中的综合学习题、现代文阅读中的批注题等。
2、注重对基础的落实。
字音、字形、词语、句子等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展现语文能力的载体,命题时对此给予了较大关注。
3、现代文阅读打破了以往强调文体感的常规考法,如用考查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概念来区别不同的文体阅读,而将重心放在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概括提炼、体验探究等能力考查方面,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
文言文阅读避免考查艰深的词法、句法,强调字词的积累以及对文意的整体理解,课外文言文所考测的字词均在课标所规定的篇章之内。
4、写作强调生活因素及情感因素,避免在初中阶段进行抽象的思辨训练。
所考内容来源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避免因城乡差别、地域差异而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个人想法一是加强学习。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要真正研究和领会课标精神,将新课标理念贯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要加强课程学习,认真研究文本,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因为教材是我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好,利用好的前提就是熟悉教材。
陈标延老师说过:课本,是教学之根本,忘掉课本,容易陷入无路的状态。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课本都是很好的载体,因此首先一定要读好课本。
我们听余映潮老师上语文阅读课,给人印象最深的一般都是他的那一份从容和自信。
他的从容和自信从哪里来?就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高屋建瓴和深入透彻地把握和驾驭。
我们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认真研读课文,课文中的方方面面自认为心中有数的时候,上起课来底气会显得特别足,而且对文本钻研得越深就越不怕学生质疑,无论是讨论还是讲评都会显得从容自信。
对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命制的看法
对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命制的看法一、初中中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及导向功能。
依循考试的自身规律,在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科学素质的养成及素质教育的推动前提下,考查学生对初中三年时间所学语文知识的认知及掌握程度。
一个地区的中考试题不仅具有对该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学业水平进行检测的功能,同时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然,我们反对功利主义的考什么教什么的做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地区的中考试题应该力求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遵循教学规律,科学高效地实施自己的教学。
二、近年来语文中考题的特点:1、切合考生的实际语文水平。
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比较理想。
平均分较高,甚至出现满分的考生。
出现这种局面,命题者在如下方面作出了努力,首先基础整合部分的考查中,严格按照《考试说明》中的规定,体现了真正的基础性。
例如对成语的考查,注重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且限于常见的成语,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基本一致。
2、是阅读能力的考查,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学名著阅读。
对文言诗文阅读的考查,讲究文言诗文材料的浅易性、基础性,传统性;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注重材料的语言精新平实,注重材料的时代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把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这些都比较接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
3、在写作实践部分,作文题的命制保持了稳中有变的特点。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形式多样。
同时淡化了对文体的要求,这样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肺腑之言,体现了素质教育中的基本精神。
附加题部分,没有随意拔高试题的难度去为难考生,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
三、对今后语文命题的建议:1、中考试题应体现全面性。
语文新课标所强调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五个目标要求”(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都应尽可能兼顾。
2、中考试题应体现人文性。
人文性原则是指命题时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规范、适切。
中考语文命题特点与考生应对策略
中考语文命题特点与考生应对策略中考是每位学生面临的一次重要考试,其中语文科目无疑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语文命题的特点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应对策略,因此了解和掌握语文命题的特点是提高考生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考语文命题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考生应对策略。
一、中考语文命题的特点1. 综合性中考语文试卷通常分为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作文等多个题型,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较多。
同时,试卷中的题目往往是综合性的,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巧进行解答。
2. 知识点广泛中考语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词语理解、句子理解、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高度综合素养的要求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往往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养。
除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外,还注重考察考生的情感态度、思辨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等。
二、考生应对策略1. 掌握基础知识作为中考语文考试的基础,考生首先需要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
通过背诵和积累词汇,掌握语法规则,学习修辞手法等有效途径,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水平。
2.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考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阅读经典文章、多做阅读理解题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多练习试题反复练习试题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
考生应该多找一些中考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进行练习,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进行弥补和提高。
4. 注意命题的特点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多样,考生应注意并了解命题的具体特点。
在做题过程中,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理清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5. 训练综合能力中考语文试卷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考生需要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思辨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讨论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中考语文命题与阅卷分析
中考语文命题与阅卷分析2023年,中考历经多次改革和调整之后,已成为国家教育考试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语文是中考科目之一,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语文考试是他们最为担心的考试之一。
因此,中考语文的命题和阅卷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考语文命题的内容以立意为主中考语文命题围绕学生的生活,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侧重于实用性和启发性,内容涉及生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
立意为主是中考语文命题的特点之一。
立意不同于主题,主题只是表面上的一种说法,而立意则是作文的根本思想。
而在作文命题中,有时可以通过词语的选择、论述思路的设置等方式来明确表达出立意。
二、中考语文命题覆盖面广泛,考察形式多样化中考语文命题的覆盖面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还包括了文学欣赏、议论文写作等方面。
比如,中考语文命题可能包括:1. 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对某个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和论述,使读者产生共鸣。
2. 阅读文章之后进行回答问题,如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判断文章的真实性等。
3. 作文,进行议论,描述、写景等,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
此外,中考语文命题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书写题等,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中考语文阅卷分析以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中考语文阅卷分析从一开始就遵循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原则。
语文阅卷工作通常在最高水平的审查机构中进行,采用多人过审的双盲审查模式,因此,阅卷过程可以保证客观、公正、可靠。
阅卷的分数标准和规范也是非常明确的,以能严格地区分学生的不同语言能力为目标,确保评分的客观公正性。
四、中考语文阅卷分析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综合评价中考语文阅卷分析过程中,在维护公正性的前提下,也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综合评价。
这包括了对每个学生所具备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及对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化兴趣和文化素养的评价。
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我对语文中考命题的认识、意见和建议
1、考查学生通过三年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而形成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面、语感、文化积淀、思维能力等,引导语文教学注重平时的积累。
试题的命制注意开放性,给学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
如积累与运用中的综合学习题、现代文阅读中的批注题等。
2、注重对基础的落实。
字音、字形、词语、句子等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展现语文能力的载体,命题时对此给予了较大关注。
3、现代文阅读打破了以往强调文体感的常规考法,如用考查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概念来区别不同的文体阅读,而将重心放在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概括提炼、体验探究等能力考查方面,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
文言文阅读避免考查艰深的词法、句法,强调字词的积累以及对文意的整体理解,课外文言文所考测的字词均在课标所规定的篇章之内。
4、写作强调生活因素及情感因素,避免在初中阶段进行抽象的思辨训练。
所考内容来源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避免因城乡差别、地域差异而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个人想法
一是加强学习。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要真正研究和领会课标精神,将新课标理念贯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要加强课程学习,认真研究文本,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因为教材是我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好,利用好的前提就是熟悉教材。
陈标延老师说过:课本,是教学之根本,忘掉课本,容易陷入无路的状态。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课本都是很好的载体,因此首先一定要读好课本。
我们听余映潮老师上语文阅读课,给人印象最深的一般都是他的那一份从容和自信。
他的从容和自信从哪里来?就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高屋建瓴和深入透彻地把握和驾驭。
我们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认真研读课文,课文中的方方面面自认为心中有数的时候,上起课来底气会显得特别足,而且对文本钻研得越深就越不怕学生质疑,无论是讨论还是讲评都会显得从容自信。
现在教学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教参以及网上资源,为老师们提供了对文本的各种各样的解读,这在给老师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许多老师滋生严重的依赖性,不再去独立思考和研究文本,这种现象是极不可取的。
其实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即使对文本的思考和研究达不到教参的高度和深度,但只要是我们自己进行了
思考和研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内功”修炼的过程。
长期坚持下去,必定有所成就。
三要深入学习洋思、杜郎口、东庐中学等国内名校的先进经验,深入学习魏书生、余映潮等知名专家的教学经验,敢于效仿,敢于创新,切实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实现高效教学。
二是研究教法。
在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启发式教学仍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渠道。
我们的语文课堂既不以单纯的感知为出发点,也不以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但从课堂表现来看,有些老师的提问缺乏导向性,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能真正的调动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因此对课堂提三是研究学生。
商家常说,顾客是上帝。
所以商家要千方百计地去了解、收集、研究顾客的情况特别是其需求,不研究顾客的商家必定是失败的商家。
新课程则说,要以学生为本,所以我们每一位实施新课程的教师也要千方百计地去研究学生的情况,不研究学生的教师也不会成为成功的教师。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方:如果仍把课堂教学比作“倒水”与“装水”的话,过去教师是只顾着把自己桶里的水倒完就算完成任务,一只只“装水的瓶子”里到底装了多少水老师是不问的,而此时这些“装水的瓶子”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瓶口斜在
那里,有的倒在地上,有的连瓶塞都没有打开。
新课程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一只只“瓶子”的状况,想方法把斜着的、倒着的扶正,瓶塞没打开的打开瓶塞,然后再把水准确无误地倒进“瓶子”里,这才真正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不研究学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