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二甲醚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二甲醚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则不能熄灭泄漏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空旷处。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泄露: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二甲醚个人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尝试超标时,佩戴甲烷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二甲醚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及标签(十六项完整版)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甲醚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ether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也用作溶剂,气雾剂,制冷剂和麻醉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GB3000-2013,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1,加压气体-液化气体。
标签要素: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保持容器密闭。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与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戴防护手套、穿防静电工作服、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睛设备。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沐浴更衣,注意个人卫生。
禁止排入环境。
【应急响应】如皮肤接触:皮肤接触时不能先脱衣物,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脱去被污染衣物,用温水抹干净身上有毒物,再送医院诊治。
吸入:迅速将呼入者抬离现场,对发生呼吸障碍者进行人工呼吸,立即就医。
收集泄漏物。
火灾时,使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工。
【废弃处置】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清洗,然后掩埋处理或焚化,不要焚化密封的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该产品可发生静电累积,可能导致放电起火。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物质混合物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NO二甲醚99.5%115-10-6急救: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工的温水中复温。
聚甲氧基二甲醚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产品名称:聚甲氧基二甲醚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修订日期:2018年7月18日SDS编号:2018XDKJ-001最初编制日期:2017年6月1日版本:0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聚甲氧基二甲醚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oxymethylene dimethyl ethers企业名称:四川鑫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龙凤镇顺江村7组邮编:621708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电话(24h)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推荐用途:清洁柴油调和组分、清洁环保溶剂、石油钻井助剂、清洗剂等限制用途:无数据资料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吞食后有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4)急性毒性-口服(类别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会中毒危险性说明: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吸入蒸气可引起鼻和喉刺激;高浓度接触将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
防范说明(包括预防措施、事故响应、安全储存、废弃处置)预防措施: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远离火源/火花/明火/热源表面。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
使用防爆电气/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作业后彻底清洗。
穿戴防护用品器具(手套、护目镜等)。
使用本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脱掉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清水清洗/淋浴。
如误吞入,立即漱口或就医。
在发生火灾时用沙、干粉或抗溶性泡沫灭火。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或密闭储存。
存放处需加锁。
废弃处置:处置内装物/容器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进行。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甲醚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 ether化学品别名:甲醚CAS No.:115-10-6EC No.:204-065-8分子式:C2H6O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 1;高压气体,压缩气体。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气体,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不适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气体,有爆炸危险。
高压压缩气体,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
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 SDS 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二甲醚安全充装规程
二甲醚安全充装规程
二甲醚又称甲醚,该物质溶于水、汽油、四氯化碳、苯、氯苯、丙酮及乙酸甲酯,主要用作溶剂、冷冻剂、喷雾剂等。
二甲醚为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因此类似装二甲醚的液化气运输半挂车应注意按规定进行充装操作。
1、充装槽车的操作人员应熟悉流程、熟悉二甲醚物性,熟悉本操作规程。
2、在任何情况下,管道结冻时,不可敲打、火烤、水喷淋管线、阀门等。
3、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水分、油污及机械杂质进入槽车、储槽或管道。
4、在任何情况下,有液体时,二甲醚运输槽车的压力应控制在0.1Mpa—0.95Mpa 范围内。
5、在任何情况下,有液体时,严禁迅速打开二甲醚运输槽车的气相截止阀或液相截止阀泄压,泄压时必须缓慢。
6、在充装槽车过程中,如发现泄漏,必须先关闭相关截止阀,管线泄压后,方可紧固。
严格禁止任何情况下的带压操作。
7、二甲醚运输槽车内应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量的0.5%或100kg的余量,且应保持不低于0.1Mpa的压力。
8、储罐和槽车的压力表及安全阀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定期检验,液位计应注意其准确性。
9、定期检查金属软管的螺纹接口和放松链的状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乙二醇二甲醚
目
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蒸气接触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
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回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目
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 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 [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 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 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 质划为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医药抽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
其它理化性质:
回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目
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回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目
录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ﻫLC50:无资料
二甲醚安全标签(新版)
英文名称:DIMETHYL ETHER
;METHYL ETHER
组分含量:CH3OCH3≥99.0%
危
险
极易燃气体; 含压力下气体, 如受热可爆炸; 引起皮肤刺激; 怀疑可致遗传性缺陷; 怀疑致癌; 怀疑损害生育力或胎儿;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 致器官损害; 皮肤接触可能有害; 吸入可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长 期持续的有害影响;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使用产生电火花的工具。 ·保持容器密闭。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避免吸入。 ·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耐酸手套。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操作后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禁止直接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 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收集泄漏物。 ·火灾时,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可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安全储存】 ·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远离火种、热源,温度不宜超过 30℃,使用钢制耐压容器储存,采用防爆型照 明。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废弃处置】 ·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清洗,然后掩埋或焚化,不要焚化密闭容器。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 ***************有限公司 电话:****-******* 地 址: *********************** 邮编:******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四乙二醇二甲醚143-24-8
https:// 3/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对水溞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活动抑制EC50-Daphniamagna(水溞)-7,467mg/l-48h方法: OECD测试导则202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避免曝露:使用前需要获得专门的指导。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滴。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无数据资料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无数据资料
7.3 特定用途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暴露控制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无数据资料 如果误服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 国际海运危规 : -
国际空运危规 : -
对苯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苯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对苯二甲醚(化学式:C8H10O)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溶剂和合成原料。
但也需要注意它的安全使用。
以下是对苯二甲醚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物理及化学性质:1.外观与性状:对苯二甲醚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在常温下具有芳香气味。
2.熔点与沸点:对苯二甲醚的熔点为−50℃,沸点为138℃。
所以,在室温下,对苯二甲醚为液态。
3.稳定性:对苯二甲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常温下不易分解。
但遇到强氧化剂、火源或高热会发生燃烧反应。
4.溶解性:对苯二甲醚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醚类等。
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化学品存储:对苯二甲醚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火源和热源。
避免与强氧化剂和酸性物质接触,以免造成危险事故。
2.防火措施:对苯二甲醚为易燃液体,存放和使用时要注意防火。
禁止与明火、高热或静电放电接触。
在储存和使用时要配备适当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和检查。
3.个人防护措施:接触对苯二甲醚时应佩戴化学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技术培训,了解化学品的安全性能和操作规程。
4.泄漏处理:如发生对苯二甲醚泄漏,应迅速进行隔离,切断火源。
可用沙土、干砂、干泥或干石灰吸收泄漏物,然后将其收集到密闭容器中。
切勿用水直接冲洗,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危险。
5.废弃物处理:对苯二甲醚废弃物的处置需符合相关法规。
不可随意倾倒进下水道、水体或开放场地。
应委托专门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三、急救措施:1.眼部接触:如果对苯二甲醚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就医。
2.皮肤接触:如皮肤接触到对苯二甲醚,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和清水充分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或红肿等症状,应就医检查。
3.吸入中毒:如果吸入对苯二甲醚的蒸气,在空气新鲜处静养。
如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或昏迷等症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4.食入中毒:如果不慎误食对苯二甲醚,应立即漱口,并马上送往医院抢救。
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醚(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醚;二甲醚化学品英文名:methyl ether;dimethyl ether分子式:C2H6O相对分子量:46.08(2)成分/组成信息成分:纯品CAS No:115-10-6(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引起发红、水肿、起疱,长期反复接触,可使皮肤敏感性增加。
皮肤直接与液态本品接触,可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
不要涂擦。
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
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
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泄漏处的火焰。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邻苯二甲醚91-16-7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邻苯二甲醚CAS No.:91-16-7别名:藜芦醚;1,2-二甲氧基苯;愈创木酚甲醚;白藜芦素;邻二甲氧基苯;邻苯二酚二甲醚;黎芦醚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物理性危害:FlammableLiquids:Flam.Liq.3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危害类型GHS07:感叹号;信号词 【警告】危险申明H302 如果吞食有害健康。
H227 可燃液体。
警告申明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RSHazard symbol(s) XnR-phrase(s) R22S-phrase(s) S362.3 其它危害物-无3 成分/组成信息3.1 物质分子式 - C8H10O2分子量 - 138.174 急救措施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一般的建议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无数据资料如果误服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 消防措施5.1 灭火介质火灾特征无数据资料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碳氧化物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消除所有火源。
注意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可蓄积在地面低洼处。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喷水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5.4 进一步的信息无数据资料6 泄露应急处理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
二甲醚(MSDS)
二甲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醚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 ether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C 2 H 6 O分子量:46.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纯品CAS No.:115-10-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乙二醇二甲醚
第十三部分: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2093 UN 编号:2252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乙二醇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化学品名称 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 第十部分 第十一部分 第十二部分 第十三部分 第十四部分 第十五部分 第十六部分 理化特性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毒理学资料 生态学资料 废弃处置 运输信息 法规信息 其他信息
第十部分: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LD50:无资料 急性毒性: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第十二部分: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九部分: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略有醚味。 pH: 熔点(℃):-69 沸点(℃):83 分子式:C4H10O2 主要成分: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6.40(20℃) 临界温度(℃):36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1(O.C) 引燃温度(℃):202 溶解性:溶于水、烃类。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医药抽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 其它理化性质: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燃烧热(kJ/mol):2516.7 临界压力(MPa):3.87 相对密度(水=1):0.8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1 分子量:90.12
乙二醇二甲醚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 [1992] 677 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 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 为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UN 编号: 2252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 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 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 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 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
.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蒸气接触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二甲醚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 ether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分类:混合物主要成分:民用燃料级二甲醚浓度:99.5%CAS号:115-10-6分子式:CH3OCH3相对分子质量:46.0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醚为弱麻醉剂, 但高浓度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呼吸道和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使皮肤发红、水肿、生疱。
液体因迅速蒸发可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三废排放量少,对环境污染小。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空气中爆炸极限:3.45-26.7%(V%)。
遇火星、高热有燃烧爆炸危害,钢瓶及附件损件有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不能先脱衣物,要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扩大损伤,然后脱去被污染衣物,用温水抹干净身上有毒物,再送医院诊治。
眼睛接触:立即提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安静地方;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该物质常温下为压缩液体,减压后迅速气化,如果遇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氧气存在下,能产生不稳定的过氧化物,长期放置或放在玻璃瓶受阳光照射,受热即行爆炸。
气体二甲醚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沉积并扩散,遇火源易着,但不易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用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等灭火剂灭火。
若不能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喷雾状水稀释空间地面。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戴厚质防护手套,穿消防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灭火势,以雾状水稀释、溶解二甲醚蒸气;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
乙二醇二甲醚110-71-4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2252
国际海运危规 : 2252
国际空运危规 : 2252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1,2-Dimethoxyethane 国际海运危规:1,2-Dimethoxyethane 国际空运危规:1,2-Dimethoxyethane
https:// 3/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吞咽
吞咽可能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无数据资料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无数据资料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KI1451000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g) 闪点
-1.99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67 hPa 在 20 °C
l) 相对蒸气密度
3.11 - (空气= 1.0)
m) 相对密度
0.867 g/cm3 在 25 °C
n) 溶解性 / 水溶性 可溶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的信息
喷水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消除所有火源。将人员疏散到安 全区域。注意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可蓄积在地面低洼处。
对苯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苯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危险性概述
对苯二甲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尽管它本身毒性较低,但如果处理不当或暴露于不当环境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健康危害
对苯二甲醚在正常条件下不易分解,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然而,如果摄入过量的对苯二甲醚,可能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对苯二甲醚也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
三、急救措施
如果不慎摄入对苯二甲醚,应立即停止接触,并尽快就医。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之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催吐:如果摄入量较小,可以通过催吐将胃内的对苯二甲醚排出体外。
2. 漱口: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对苯二甲醚。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安全储存和运输
1. 储存:对苯二甲醚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储存容器必须密封,防止泄漏和污染。
2.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
运输车辆应配备灭火器和防泄漏设备,并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
五、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对苯二甲醚的性质和操作规程。
2. 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防护服、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3. 避免直接接触对苯二甲醚,尤其是在处理高浓度的对苯二甲醚时。
4. 如果对苯二甲醚发生泄漏或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和污染,并向上级报告。
对苯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苯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摘要:1.对苯二甲醚的基本信息2.对苯二甲醚的性质与用途3.对苯二甲醚的安全措施4.对苯二甲醚的应急处理5.对苯二甲醚的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6.对苯二甲醚的法规信息正文:【1.对苯二甲醚的基本信息】对苯二甲醚(C8H6O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称作对二甲氧基苯。
它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固体,具有芳香和甜味。
对苯二甲醚主要用于制药、化工、塑料和涂料等行业。
【2.对苯二甲醚的性质与用途】对苯二甲醚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42-45℃,沸点200-210℃,密度1.05g/cm3。
在化学性质上,对苯二甲醚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醇、醚和苯等有机溶剂。
其主要用途包括:作为制药过程中的中间体,用于生产一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对氨基水杨酸等;在化工领域,用于生产染料、树脂和涂料等。
【3.对苯二甲醚的安全措施】在使用对苯二甲醚时,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应接受适当的培训,了解对苯二甲醚的性质、用途和安全措施;- 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避免吸入粉尘;-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罩、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吞食和吸入;- 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 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4.对苯二甲醚的应急处理】如发生对苯二甲醚泄漏、火灾或中毒等意外情况,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泄漏:立即停止输送,封锁泄漏区域,用砂土、干燥剂等吸收泄漏物,避免扬尘,清理干净后妥善处置;- 火灾: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源,避免使用水灭火;- 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困难应给予吸氧,就医治疗。
【5.对苯二甲醚的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接触控制措施包括:-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局部排气;- 管理控制:制定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定期检查设备;- 个人防护:佩戴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罩、手套和护目镜。
【6.对苯二甲醚的法规信息】在我国,对苯二甲醚属于危险化学品,其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等活动需遵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
二甲醚安全技术特性表
闪点,℃
—
爆炸极限
3.4~27.0%
引燃温度,℃
350
最大爆炸压力,MPa
0.880
火灾危险类别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T / A
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能引起燃烧爆炸。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使用。
灭火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
毒性及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
LD50(mg/kg,大鼠经口)
—
LC50(mg/m3,大鼠吸入)
308000
健康危害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
—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防护处理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高浓度接触时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穿防静电工作服,特殊情况下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
甲醚
中文别名:
(二)甲醚
英文名称:
methyl ether
英文别名:
dimethyl ether
CAS 号:
115-10-6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 2.1 类 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对皮肤有刺激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LD50:LC50:308000mg/m3(大鼠吸入)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1040
UN 编号:
1033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Hale Waihona Puke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1.62
分子量:
46.07
燃烧热(kJ/mol):
1453
临界压力(MPa):
5.33
爆炸上限%(V/V):
27.0
爆炸下限%(V/V):
3.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主要用途:
用作致冷剂、溶剂、萃取剂、聚合物的催化剂和稳定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pH:
无资料
熔点(℃):
-141.5
沸点(℃):
-23.7
分子式:
C2H6O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350
自燃温度:
350
燃烧性:
易燃
溶解性:
溶于水、醇、乙醚。
相对密度:
0.66
相对蒸气密度: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