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 文
“格物致知”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
精 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讲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
内涵
到知识。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通过实地实验
得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测客观世界。
意义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探讨问题。
检讨
彷徨(pánɡ huánɡ) 激变 格物致知
动词,意为“藏在袖子里”。
不要写成“至于”的“至”。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cuò )
( yīnɡ)应该 应
( yìnɡ)应付
【记少余多法】
➢ “埋”除了在“埋怨”中读作“mán”外,其余一律 读作“mái”。
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问题探究
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看法。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平 天下”,一般指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 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 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 解、认识客观世界进而获得新知,所以侧重 于实验精神。
本文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的真 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 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袖手旁观。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了多个例子,试简要分析
其作用。
王阳明“格” 竹失败的事例
说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他们把探察外 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进而证明中国传统教 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4段)
通过实验了解竹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 子的性质的事例 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第8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 肇 中
创设情境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 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一旦需要 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理清思路
➢ 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旁批六:“这里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写议论文时,一般不举自己的经验为证,但这里的情况 不太一样。这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 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 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文体知识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的事例,真实具体的论证了……,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道理论证,通过讲出……的道理/引用……的名言,论证了……的 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从而 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论证了……的论点。
•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 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 知,知识、认识。
丁 肇 中
创设情境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 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一旦需要 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理清思路
➢ 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旁批六:“这里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写议论文时,一般不举自己的经验为证,但这里的情况 不太一样。这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 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 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文体知识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的事例,真实具体的论证了……,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道理论证,通过讲出……的道理/引用……的名言,论证了……的 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从而 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论证了……的论点。
•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 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 格,探察、探究。 ✓ 物,物体、事物。 ✓ 致,达到、得到。 ✓ 知,知识、认识。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 性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 发急。
整体感知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
释,请找出来。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我们的发现:
演讲词的印证
为了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需围绕观点,添加典型详实 的论证材料,可以加入自己的亲身体验,拉近听众距离。(议 论文一般不用自己的例子)
本篇演讲词的写作特点
1.观点鲜明 有针对性 符合听众需求
心
中
2.思路清晰 层层递进 便于听众理解
有
听
3.举例典型 详实有力 拉近听众距离
众
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 家对实验的态度。”(第4段)
{ 为什么要举阳明格竹的例子?
典型,有代表性 贴近生活,便于听众理解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 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 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 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 无帮助。” (第12段)
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是 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不仅 如此,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Ø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 致知精神?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 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共19张PPT)
2.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 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 讲一讲。
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 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 这篇文章,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 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 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 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 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 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 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 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 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 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 知”的精神。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请结合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 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 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 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 段落层次。
本文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 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 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1):理例结合,证明真 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1)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列举事例时,采 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列举 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 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 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作者用在大学念物理时, 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 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 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写一写
cuò
丁肇中(zhào )
不知所( 措 )
彷徨 ( pánɡ)
华裔 ( yì )
论语 ( lún )
儒家 ( rú )
我能行 根据解释写出适当的词语。
1、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2、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急。 ( 不知所措)
3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一帆风顺)
据
受。
(1)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
道理论据 (2)古今中外名家的名言警句、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3)自然和
科学上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
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 格物致 知精神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 格物致 知精神 》课件 (共29 张PPT)
4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 彷徨 )
我能行 根据解释写出适当的词语。
5、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 格物 )
6、获得理性知识。( 致知 )
7 、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 格物致 知精神 》课件 (共29 张PPT)
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 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 格物致 知精神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 格物致 知精神 》课件 (共29 张PPT)
3、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 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 样不一样? 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 得到新知识。
【初中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在“格物致知”方面,中国学生有哪些不足?原因是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 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 ,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这主要是由传统教育这个文化背景导致的,学生对格物致知 的精神贯彻不足。
反面论证
作者用什么事例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 验”?
C、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 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归纳
论 证 方 法
王阳明“格物”
举 王阳明的“格物”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不能适用于 例 现研在究竹的子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不正确。 论 证 个证人明经实验 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语文(部编版)八年 级 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THERE SHOULD BE A SPIRIT OF KNOWING THINGS FROM THINGS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 验的科学品质。
以他自己在美国读大学的亲身经历为证
反面论证 以自己亲身的经验为证,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验、 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从而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 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
1.思路清晰、缜密。 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
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 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 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 方面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全文思 路清晰,说理严密。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据
(3)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
论 点
论 证
阅读课文,梳理结构
【课前成语解释】 格物【释义】:探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致知【释义】: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致:推极。知:认识。 彷徨【释义】: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释义】: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释义】: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正心【释义】:心要端正。 诚意【释义】: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袖手旁观【释义】: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释义】: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戴圣《礼 记·大学》)
格物致知,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 早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
那怎么应对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寻找答案的方向。
【走进作者】
丁肇中,生于193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 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教授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精确检验量子 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寻找新粒子 和新的物理现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创作背景:
第二部分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 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 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 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 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37张PPT)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重点)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 论证方法。(重点)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 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难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导入新课 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
课堂小练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 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蕴含“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 的一项是 ( )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D. 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格物致知”语出 《礼记 .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
知至。”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
,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
本文的中心论点。
背景资料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旨概括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 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 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格言警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 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 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 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 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 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 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身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讲座教授。
成就: 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 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1991年10月18日,《瞭望》周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 征文颁奖大会,作为获奖者之一,丁先生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题,向与会的中国青年学生发表了这篇演讲,用自身的治学经验 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去寻求真理, 提出了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的格物致知之道,对于从事现代科学研究 的人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拓展延伸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 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1)读准字音,把握字形
华裔( yì ) 测量( liánɡ ) 不知所措( cuò )
丁肇中(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格物致知( zhì )
liào望( 瞭 ) 朱xī( 熹 )
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 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 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 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 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身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讲座教授。
成就: 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 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1991年10月18日,《瞭望》周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 征文颁奖大会,作为获奖者之一,丁先生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题,向与会的中国青年学生发表了这篇演讲,用自身的治学经验 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去寻求真理, 提出了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的格物致知之道,对于从事现代科学研究 的人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拓展延伸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 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1)读准字音,把握字形
华裔( yì ) 测量( liánɡ ) 不知所措( cuò )
丁肇中(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格物致知( zhì )
liào望( 瞭 ) 朱xī( 熹 )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3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阅读6-12段。 (2)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 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的观点。
合作探究
2.阅读6-12段。 (3)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 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 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 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反面论证,举例论证。
合作探究
2.阅读6-12段。 (5)第7段说:“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 ,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证明吗?
示例:屠呦呦通过几十年夜以继日不停 地实验研究,终于提取出了青蒿素。
合作探究
2.阅读6-12段。 (6)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它 们之间有何联系?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不能删去。“往往”“常常”表示 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 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严密、准确。
合作探究
4.读第13段。
(1)给本段划分层次。
第一层(1句):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 意义。 第二层(2~3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 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 第三层(4~ 7句):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 义。 第四层(8句):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合作探究
(2)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中“唯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合作探究
2.阅读6-12段。
(4)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 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这句话点出了中国学生偏重理论而轻视实验的 根源。
具体表现: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 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 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 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 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的观点。
合作探究
2.阅读6-12段。 (3)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 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 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 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反面论证,举例论证。
合作探究
2.阅读6-12段。 (5)第7段说:“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 ,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证明吗?
示例:屠呦呦通过几十年夜以继日不停 地实验研究,终于提取出了青蒿素。
合作探究
2.阅读6-12段。 (6)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它 们之间有何联系?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不能删去。“往往”“常常”表示 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 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严密、准确。
合作探究
4.读第13段。
(1)给本段划分层次。
第一层(1句):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 意义。 第二层(2~3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 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 第三层(4~ 7句):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 义。 第四层(8句):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合作探究
(2)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中“唯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合作探究
2.阅读6-12段。
(4)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 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这句话点出了中国学生偏重理论而轻视实验的 根源。
具体表现: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 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 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 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3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背景介绍(1分钟)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 奖时发表的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 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 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 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 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因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 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 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 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 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 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会产生什么弊端?
没有。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 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弊端: 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 际毫无帮助。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 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 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起统率全文的作用,解决“需要证明什 么”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 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 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证 明和补充。 特点:正确性、鲜明性、新颖性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是文章的主体,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 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 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预习检测(2分钟)
丁肇中( zhào ) 瞭望( liào ) 缅怀( miǎn )彷徨( pánɡ )华裔( yì ) 1、gé wù zhì zhī( 格物致知 )的目的,是使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5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 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 《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 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 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2) 第三部分(13)
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学习 自然科学。
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 题和自己的亲身经验,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 重要性。
强调培养实验 精神的意义, 并对中国年轻 一代提出希望。
第二层(3~5):反面论证
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失败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是 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 世界。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 实践,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 格物致知的含义。
第三层(6~12):正反两方面分析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呢?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祖 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 家。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奖。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受传 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适应社会、 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 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 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答案】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 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3.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案】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 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 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四 个月,收到来稿近千篇。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 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初读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论题是?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论题的? 2.“格物致知”出自?意思是?目的是?举了怎样的例子? 3.知识是怎样得到的?获得知识的过程有哪些要求? 4.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哪些弊端?作者是如何验证这些弊端的? 5.“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其真正意义是?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6.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你能否把握文章的结构,并进行层次划分?
1.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文中引用《大学》里的话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物和致知”。 ②举例论证。文中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论证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 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 ③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的论点。
字词积累
丁肇(zhào)中 瞭(liào)望 彷(páng)徨(huáng)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7.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新的知识;实验的过程不是 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 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 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明朝大理论家王 阳明“格”竹子, 头痛失败。
通过实验了解 竹子性质。
中国学生功课成 绩好,面临研究 工作束手无策
作者在美国的学 习经历
阐述道理
传统教育不是真正 的“格物致知”。
实验的过程…… 积极的探测。
科学实验精神的 必要性和现实意 义 以埋头读书应 对……毫无帮助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人教版·“高分低 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 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 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 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理解演讲中事例
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
推进的结构。
创作背景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 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怀念》 被评为特别荣誉奖。1991年10月 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举行,丁肇中在会上 发表了这篇演讲。
字词疏通
瞭(liào)望:登高远望,本文中是指一种周刊的名字。 缅(miǎn)怀: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探察:探听侦察;察看。 探讨:研究讨论。 检讨:找出缺点和错误,并做出自我批评。 彷(páng)徨(huáng):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
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 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四、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 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 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 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 意义是什么?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 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 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 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 二,探索应该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不能消 极的袖手旁观。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
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 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 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 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 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 题的。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项是( c )
A、“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 措”,是由中国的文化背景及在这个背景支配下的传统教育观念 决定的。 B、“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是因为中国人把探察外 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C、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 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C、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 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D、关于格物致知,《大学》里的阐述自相矛盾。
合作探究 (阅读第3~12自然段)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 么样的?
6、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 么论证?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实验的方法
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 体的计划。
五、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 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 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 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把握中心论点 2、辨析论据类型,分析其作用 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论证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
1、举例论证
作用:通过举出……的事例,论证了……观点,使论证 更具体更有可信度。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作用:通过……的名言、格言、道理等,论证……
1、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 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 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 真 正意义。
2、第4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以王阳明为例。
证明了
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 和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十二段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证明了
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 动手的弊端。
真正的意义: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
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请按照“提——分——解”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第一部分(l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 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一层(2~5段):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 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 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 出希望。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 积极的探测。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 目标。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 样的?
研讨课文
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实验
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 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 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 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六、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 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 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七、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 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项是( ) A、“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 措”,是由中国的文化背景及在这个背景支配下的传统教育观念 决定的。 B、“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是因为中国人把探察外 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C、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 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C、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 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D、关于格物致知,《大学》里的阐述自相矛盾。
速读课文、整体理解、揣摩思路
方法提示: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迅速抓住能表达
作者观点的句子、以及承上启下的段落或 各段的关键句子。
自主学习(阅读第1、2、13自然段)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 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是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3、对比论证
作用:通过……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论证了…… 观点,是论证更全面,更充分。
4、比喻论证
作用:将……比作……,论证了……观点,使论证生动 形象,浅显易懂。
阅读口诀
论文阅读不可怕, 一读全文巧勾画, 二抓题干明要点, 三找区域摘原文, 最后概括组答话, 论文阅读我不怕!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 形象生动,更 具说服力。
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 以埋头读书应
习经历
对……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反面
动,更具说服力。
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
传统教育弊端
有
格 物
分析问题
致
知 精
实践精神的重要性
神
摆事实 讲道理 对比
分析问题: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明朝大理论家王 论证传统教育不 阳明“格“竹子 是真正的“格物 的,头痛失败。 致知”。
通过实验了解 实验的过程……
竹子性质。
有计划的探测。
作用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论述 角度
反面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 绩好,面临研究 工作束手无策
什么叫做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 追究事物原理,从而获 得知识。
丁肇中
字词过关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探察(tàn) 接触(chù)儒家(rú) 遵照(zūn) 实践(jiàn) 栽种(zāi zhòng) 埋没(mái mò) 埋怨(mán yuàn) 不知所措(cuò ) 彷徨(páng huáng) 激变 检讨 探讨 袖手旁观 格物致知
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 去掉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到的。
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惟一 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
1、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第4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4、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5、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6、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 7、第12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8、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讲的道理:
实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测,需要眼光、 勇气和毅力。
中国学生的现状: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 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 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 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 常不知所措了。
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 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四、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 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 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 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 意义是什么?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 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 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 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 二,探索应该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不能消 极的袖手旁观。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
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 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 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 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 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 题的。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项是( c )
A、“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 措”,是由中国的文化背景及在这个背景支配下的传统教育观念 决定的。 B、“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是因为中国人把探察外 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C、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 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C、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 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D、关于格物致知,《大学》里的阐述自相矛盾。
合作探究 (阅读第3~12自然段)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 么样的?
6、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 么论证?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实验的方法
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 体的计划。
五、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 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 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 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把握中心论点 2、辨析论据类型,分析其作用 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论证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
1、举例论证
作用:通过举出……的事例,论证了……观点,使论证 更具体更有可信度。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作用:通过……的名言、格言、道理等,论证……
1、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 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 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 真 正意义。
2、第4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以王阳明为例。
证明了
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 和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十二段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证明了
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 动手的弊端。
真正的意义: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
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请按照“提——分——解”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第一部分(l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 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一层(2~5段):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 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 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 出希望。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 积极的探测。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 目标。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 样的?
研讨课文
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实验
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 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 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 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六、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 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 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七、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 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项是( ) A、“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 措”,是由中国的文化背景及在这个背景支配下的传统教育观念 决定的。 B、“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是因为中国人把探察外 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C、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 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C、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 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D、关于格物致知,《大学》里的阐述自相矛盾。
速读课文、整体理解、揣摩思路
方法提示: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迅速抓住能表达
作者观点的句子、以及承上启下的段落或 各段的关键句子。
自主学习(阅读第1、2、13自然段)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 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是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3、对比论证
作用:通过……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论证了…… 观点,是论证更全面,更充分。
4、比喻论证
作用:将……比作……,论证了……观点,使论证生动 形象,浅显易懂。
阅读口诀
论文阅读不可怕, 一读全文巧勾画, 二抓题干明要点, 三找区域摘原文, 最后概括组答话, 论文阅读我不怕!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 形象生动,更 具说服力。
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 以埋头读书应
习经历
对……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反面
动,更具说服力。
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
传统教育弊端
有
格 物
分析问题
致
知 精
实践精神的重要性
神
摆事实 讲道理 对比
分析问题: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明朝大理论家王 论证传统教育不 阳明“格“竹子 是真正的“格物 的,头痛失败。 致知”。
通过实验了解 实验的过程……
竹子性质。
有计划的探测。
作用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论述 角度
反面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 绩好,面临研究 工作束手无策
什么叫做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 追究事物原理,从而获 得知识。
丁肇中
字词过关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探察(tàn) 接触(chù)儒家(rú) 遵照(zūn) 实践(jiàn) 栽种(zāi zhòng) 埋没(mái mò) 埋怨(mán yuàn) 不知所措(cuò ) 彷徨(páng huáng) 激变 检讨 探讨 袖手旁观 格物致知
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 去掉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到的。
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惟一 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
1、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第4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4、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5、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6、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 7、第12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8、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讲的道理:
实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测,需要眼光、 勇气和毅力。
中国学生的现状: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 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 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 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 常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