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制备3原料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964db33f0975f46526d3e1a9.png)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方法2.熟悉湿法制粒的操作3.了解片剂处方分析二、实验原理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固体制剂,不同的辅料有不同的功能。
通常片剂辅料由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构成。
处方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辅料和用量。
制软材时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并以握后掌上不粘粉为度。
片重计算:片重三、实验仪器与材料仪器:单冲压片机,片剂四用仪,分析天平,普通天平,烘箱电炉,药筛(80目,120目),尼龙筛(14目,16目),乳钵,搪瓷盘等材料:对乙酰氨基酚,干淀粉,硬脂酸镁,蒸馏水,硫脲等四、实验内容1.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处方对乙酰氨基酚 25g干淀粉 0.75g淀粉浆用淀粉 2g硫脲 0.025g硬脂酸镁 1.7g共制 50片2.淀粉浆的制备将硫脲溶于适量温水中,加入淀粉,搅拌,使淀粉分散成均匀的混悬液,及时加入沸水不断搅拌成糊状(淀粉与总用水量之比约为1:2)3.对氨基酚片剂制备A.混合:将对乙酰氨基酚粉末和干淀粉用等量递增混合法混合均匀,加入热的淀粉浆制成“手握成团,轻压即散”的软材。
B.制粒:用14目尼龙筛制粒。
C.干燥:将制得的湿颗粒在60℃左右鼓风干燥约4-5hD.整粒:干燥颗粒用16目尼龙筛整粒,与硬脂酸镁混匀。
E.压片:以Ф12mm冲模压片,即得。
五、操作注意A.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晶不适于直接制粒,往往在压片过程中导致裂片,故必须粉碎成细粉,有利于黏合剂与粉末表面直接接触而制成坚实的颗粒。
B.根据经验,本品的原料色泽一般是反应本品的稳定性及制粒过程难易的重要因素,凡色泽不洁白,甚至带暗红色的原料,颗粒的机械强度大,压片时易产生斑点及崩解度不合格,露置空气易于变色。
C.制粒时所用淀粉浆浓度不易过低,一般应采用30-50%。
这样高浓度的浆糊不易成熟,特别是在将淀粉分散时要用温水,水温的掌握很重要,夏天约40℃左右,冬天60-70℃左右。
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f2c475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a.png)
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引言:乙酰氨基酚片(Acetaminophen tablets)是一种非处方药,具有镇痛、退热、抗炎等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关节痛、痛经、感冒发热等症状。
本文将从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1.乙酰氨基酚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乙酰氨基酚的化学名称为对乙酰氨基酚(N-acetyl-p-aminophenol),分子式为C8H9NO2,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其外观为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乙醇、氯仿、水及醋酸乙酯等溶剂。
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理还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形成,从而达到镇痛、退热、抗炎等效果。
此外,乙酰氨基酚还能通过影响疼痛信息的传递,减轻疼痛感知和反应,但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相对较弱。
2.乙酰氨基酚片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方法采用传统的混合法(blending method),主要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1)原料准备:使用高纯度的乙酰氨基酚粉末作为主要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粉剂、稠化剂、包衣等辅助剂,其中最常用的包衣成分包括羟丙甲纤维素(HPMC)、硬脂酸及其盐、柠檬酸及其盐等。
(2)分选混合:将粉末原料通过分选机筛选,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药物和辅助剂均匀混合。
(3)湿法制粒:将混合好的药物料加入制粒机中,通过喷淋液体的方式制成湿性颗粒,然后干燥,制成干性颗粒。
(4)包衣处理:将干性颗粒通过旋转流化床喷涂,逐层覆盖包衣,通常需要进行数次重复的喷涂和干燥,直至达到所需的粒径和包衣厚度。
(5)压片制品:将包衣好的干性颗粒通过压片机压制成所需形状、尺寸和厚度的片剂,然后进行清洁、包装、检测等工序,最终制成乙酰氨基酚片。
此外,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还需要严格质量控制,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对制品进行检测和评估等。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路线的选取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路线的选取](https://img.taocdn.com/s3/m/62a0158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5.png)
精制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于干燥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对氨基酚5.3g,水15ml,醋酐6ml,轻轻振摇使成均相,再于微波辐射仪中反应30分钟,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10ml冷水洗2次,抽干,干燥,得白色结晶性对乙酰氨基酚粗品约6g。
操作步骤
试剂:对氨基苯酚 醋酐 活性炭 亚硫酸氢钠
01
器材:锥形瓶 滴管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微波辐射仪 抽滤瓶
02
布氏漏斗 滤纸 吸滤瓶 酒精灯 石棉网
03
选取合成路线的试剂与器材
注意事项
加亚硫酸氢钠可防止对乙酰氨基酚被空气氧化,但亚硫酸氢钠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 酰化反应中,加水15ml,有水存在,醋酐可选择性地酰化氨基而不与酚羟基作用,若以醋酸代替醋酐,则难以控制氧化副反应,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差。
3 以对氨基酚为原料
以对氨基苯酚和乙酸酐为原料,以锌粉为抗氧化剂,以活性炭为脱色剂,以稀乙酸为反应介质,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优点:副产物少,产品后处理简单,污染小,产品纯度高;
缺点:起始原料对羟基苯乙酮来源较少,价格较高。
特点
5 以苯酚为原料
以苯酚为原料,经乙酰化、Fries重排、肟化、Beckmann重排合成对乙酰氨基酚,收率分别为82 %,68.6 %,92.5 %,50.5 %。流程见图5。
所需药品的物化性质
1. 对氨基苯酚 分子式: C6H7NO 分子量: 109.1259 分子结构: 密度: 1.21g/cm3 熔点: 188℃ 沸点: 282°C at 760 mmHg 闪点: 124.3°C 水溶性: 1.5 g/100 mL (20℃) 物化性质: 性状 白色或浅黄棕色结晶。 熔点 186~187℃ 沸点 110℃ 溶解性 稍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苯和氯仿,溶于碱液后很快变褐色。
药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药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7c03062ad5bbfd0a785673aa.png)
药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药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药物化学实验报告篇二:药化实验报告模板扑炎痛的合成一、实验原理二、主要试剂及仪器原料名称阿司匹林氯化亚砜… …规格药用级 CP,bp.78.8? d=1.638… …用量 9g 5ml摩尔数 0.05 0.05摩尔比 1 1(主要仪器装置手绘)三、实验步骤1、步骤(以流程图形式体现): 1.1 乙酰水杨酰氯的合成搭建实验装置?按顺序依次加入磁子、阿司匹林、氯化亚砜和吡啶?水浴加热?监测反应终点?蒸除溶剂?封装备用 1.2 扑炎痛的合成搭建实验装置?………….?……….四、实验操作记录:五、实验结果获得白色晶体5g,总收率y=44%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用氯化亚砜制备酰氯的方法;掌握了有害气体HCl和SO2的吸收方法和操作;熟悉了酯化反应的方法及无水条件下的操作技能。
七、讨论1、由羧酸制备酰氯的方法很多,实验室及工业上常用氯化亚砜或草酰氯作为酰化试剂,本次实验采用氯化亚砜作为酰化试剂对阿司匹林的羧酸基团进行酰化。
由于酰氯遇水极易水解,故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无水操作,所用仪器及试剂均需要做干燥处理。
另外用氯化亚砜酰化,会产生氯化氢及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该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氯化氢为500:1,二氧化硫为40:1),故我们采用水作为气体的吸收介质。
注意:吸收气体用的漏斗不可全部没入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
2、酯化反应方法很多,本次实验采用酰氯与酚钠盐缩合而成,主要是因为酚羟基的活性……………………,………八、课后思考题 1、答:……….. 2、答:……….. ……… ………..篇三: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校实训教案(首页)课程药物化学班级药剂,,,校实训教案。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f0bc31e377232f60dccca18d.png)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一、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对乙酰氨基酚淀粉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3%淀粉浆羟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仪器:单冲压片机乳钵台式天平烘箱14目尼龙网制80目筛14 目筛分析天平四用仪六管崩解仪碎度检查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二、实验内容1、处方:对乙酰氨基酚(50g)(主药)淀粉(7g)(填充剂)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黏合剂)13%淀粉浆(适量)(黏合剂)羟甲基淀粉钠(0.5g)(崩解剂)硬脂酸镁(0.5g )(润滑剂)制成100片2、制法:按处方量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和淀粉,将原辅料混合装筛磨粉后过80目。
以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3%淀粉浆混合粘合剂制软材,14目尼龙网制湿颗粒,湿颗粒在60〜70C干燥后14目整粒,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用平顶冲模压片。
三、质量检测1、外观检查: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底版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 距离片剂30cm,以肉眼观察30秒钟。
2、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量: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士7.5%平均片量:0.3g及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士5%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片,紧密称定总重量,求的平均片重,再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有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
片重差异二(每片重量-平均片重)/平均片重X 100%3、崩解时限检查取药片6片,分置于吊篮的六支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加入挡板,吊篮挂于金属支架上,侵入盛有37士1C水的1000ml烧杯中,启动崩解仪,按一定的频率的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 32次)。
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记时,至片剂全部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如有一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要求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处。
片剂类型崩解时限压制片15mi n薄膜衣片30mi n4、硬度药典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普通片剂硬度在50N以上,抗张度在1.5 至3.0MPa为好。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f0bc31e377232f60dccca18d.png)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一、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对乙酰氨基酚淀粉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3%淀粉浆羟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仪器:单冲压片机乳钵台式天平烘箱14目尼龙网制80目筛14 目筛分析天平四用仪六管崩解仪碎度检查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二、实验内容1、处方:对乙酰氨基酚(50g)(主药)淀粉(7g)(填充剂)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黏合剂)13%淀粉浆(适量)(黏合剂)羟甲基淀粉钠(0.5g)(崩解剂)硬脂酸镁(0.5g )(润滑剂)制成100片2、制法:按处方量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和淀粉,将原辅料混合装筛磨粉后过80目。
以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3%淀粉浆混合粘合剂制软材,14目尼龙网制湿颗粒,湿颗粒在60〜70C干燥后14目整粒,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用平顶冲模压片。
三、质量检测1、外观检查: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底版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 距离片剂30cm,以肉眼观察30秒钟。
2、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量: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士7.5%平均片量:0.3g及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士5%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片,紧密称定总重量,求的平均片重,再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有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
片重差异二(每片重量-平均片重)/平均片重X 100%3、崩解时限检查取药片6片,分置于吊篮的六支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加入挡板,吊篮挂于金属支架上,侵入盛有37士1C水的1000ml烧杯中,启动崩解仪,按一定的频率的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 32次)。
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记时,至片剂全部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如有一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要求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处。
片剂类型崩解时限压制片15mi n薄膜衣片30mi n4、硬度药典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普通片剂硬度在50N以上,抗张度在1.5 至3.0MPa为好。
工厂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流程
![工厂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5d20a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e.png)
工厂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制备。
苯胺与冰醋酸反应生成乙酰苯胺。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完整版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08a88487c24028905fc349.png)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一.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从中得棱柱体结晶。
易溶于热水或,溶于,微溶于水,不溶于及苯。
熔点168~171℃。
(21/4℃)。
饱和水溶液pH值。
二.合成路线1 以硝基苯为原料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
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剂失活[5],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2 (1)以对硝基酚为原料优点:可采用“一锅煮”法,不需分离纯化对氨基酚,避免了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氧化,简化了工艺路线,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提高。
反应可在固定床反应器或反应釜中进行,产物可以连续移出,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提倡的合成方法;缺点:酰化加热140 ℃,温度略高。
(2)以对硝基酚一步合成法因为对硝基酚性质稳定,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故选用对硝基酚为原料。
.(3)以硝基酚为原料以PN P 为原料, 在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中, 用5%PdC 作催化剂, 催化氢化继而乙酰化, 一步合成A PA P, 总收率为80 %。
美国专利采用5 % PdC催化剂将PN P 还原一半后加入乙酐, 使加氢与酰化同时进行, 总收率为81. 2 %。
(4)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对硝基酚氢化、酰化一步合成对乙酰氨基主反应:副反应::此工艺由于避免了分离和提纯容易被氧化的中间体对氨基酚, 不但缩短了工艺路线, 而且减少了对氨基酚的氧化, 从而减少了杂质的生成量,产品APAP 的质量、纯度、颜色及外观都很好,缺点:该反应是复杂的多相催3 以对氨基酚为原料微波辐射是新兴的绿色合成技术,微波能量能穿过容器直接进入反应物内部并只对反应物和溶剂加热,且加热均匀,防止反应物和产物因过热而分解。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964db33f0975f46526d3e1a9.png)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方法2.熟悉湿法制粒的操作3.了解片剂处方分析二、实验原理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固体制剂,不同的辅料有不同的功能。
通常片剂辅料由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构成。
处方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辅料和用量。
制软材时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并以握后掌上不粘粉为度。
片重计算:片重三、实验仪器与材料仪器:单冲压片机,片剂四用仪,分析天平,普通天平,烘箱电炉,药筛(80目,120目),尼龙筛(14目,16目),乳钵,搪瓷盘等材料:对乙酰氨基酚,干淀粉,硬脂酸镁,蒸馏水,硫脲等四、实验内容1.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处方对乙酰氨基酚 25g干淀粉 0.75g淀粉浆用淀粉 2g硫脲 0.025g硬脂酸镁 1.7g共制 50片2.淀粉浆的制备将硫脲溶于适量温水中,加入淀粉,搅拌,使淀粉分散成均匀的混悬液,及时加入沸水不断搅拌成糊状(淀粉与总用水量之比约为1:2)3.对氨基酚片剂制备A.混合:将对乙酰氨基酚粉末和干淀粉用等量递增混合法混合均匀,加入热的淀粉浆制成“手握成团,轻压即散”的软材。
B.制粒:用14目尼龙筛制粒。
C.干燥:将制得的湿颗粒在60℃左右鼓风干燥约4-5hD.整粒:干燥颗粒用16目尼龙筛整粒,与硬脂酸镁混匀。
E.压片:以Ф12mm冲模压片,即得。
五、操作注意A.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晶不适于直接制粒,往往在压片过程中导致裂片,故必须粉碎成细粉,有利于黏合剂与粉末表面直接接触而制成坚实的颗粒。
B.根据经验,本品的原料色泽一般是反应本品的稳定性及制粒过程难易的重要因素,凡色泽不洁白,甚至带暗红色的原料,颗粒的机械强度大,压片时易产生斑点及崩解度不合格,露置空气易于变色。
C.制粒时所用淀粉浆浓度不易过低,一般应采用30-50%。
这样高浓度的浆糊不易成熟,特别是在将淀粉分散时要用温水,水温的掌握很重要,夏天约40℃左右,冬天60-70℃左右。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7a793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f.png)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一种常用的退热镇痛药物,以下是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主要通过对苯酚和乙酰氯进行反应合成而成。
具体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苯酚和乙酰氯,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2. 反应步骤:将苯酚和乙酰氯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长,一般反应温度在100-150℃之间,反应时长为数小时。
3.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过滤等步骤,分离出产物,得到未纯化的对乙酰氨基酚。
4. 精馏纯化:对未纯化的对乙酰氨基酚进行精馏,通过升温将对乙酰氨基酚蒸馏出来,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5. 结晶和干燥:将精馏得到的对乙酰氨基酚用溶剂进行结晶,得到结晶体,然后通过过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最终的对乙酰氨基酚产品。
6. 包装和存储:将对乙酰氨基酚产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湿气和光线等因素的影响。
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储存,确保质量和保存期限。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对原料和产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且生产过程中要遵循规范和规定的操作程序。
以上是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3991e14964bcf84b9d57be4.png)
对乙酰氨基酚 羧甲基淀粉钠 淀粉浆
20g 1.6Βιβλιοθήκη 适量共制成40片制粒的目的
为改善粉末流动性而使较细颗粒团聚 成粗粉或颗粒。 制粒是把粉末状态的物 料经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粒状物 的操作。 几乎所有的固体制剂的制备过 程都离不开制粒过程。所制成的颗粒可能 是最终产品,如颗粒剂;也可能是中间产 品,如片剂。
3、淀粉浆的制备。称取50g淀粉于250ml的烧杯中,在 烧杯中加入水100ml,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 程中不停的搅拌。注意观察,一旦糊化就立即停止加 热,即可得到浓度为50%的淀粉浆。 注意事项:煮浆时不能煮沸
4、软材的制备。向已混合均匀的物料中加入适量的淀粉 浆,不断的挤压揉搓,使物料与淀粉浆充分混合。 注意事项: a、淀粉浆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因为冷淀粉浆的粘度会增 加,甚至凝固成块,不利与物料的混合。淀粉浆温度 不烫手时即可使用。 b、软材应当是“手握成团,轻压即散”的。目前世界范 围内还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所以都是凭借经验,所 以老师会给你们做一个示范,每个同学都应当去感受 一下,累计经验,然后再自己制备。
休止角的测定
休止角:颗粒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 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 下的最大角。一般而言,休止角小于30°,说明粉 体的流动性较好,能够满足压片的需要。
制粒的流程图
四、思考题
1、单冲式压片机的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质量评价
c、淀粉浆应当少量多次的加入,防止加入过量,导致物 料太湿太黏,无法制粒。可以采用减量法。取少量淀 粉浆于100ml烧杯中,放置于天平上,连同胶头滴管 去皮。每次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淀粉浆加入到物料中, 最后记录减少的量即为淀粉浆的用量。这样可以有效 防止淀粉浆加入过量。 5、颗粒的制备:将制备好的软材捏成团,于16目尼龙筛 中来回挤压揉搓,使物料挤压通过筛网,即可得到适 宜的颗粒。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31b3f60655270722192ef7cd.png)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一、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对乙酰氨基酚淀粉 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3%淀粉浆羟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仪器:单冲压片机乳钵台式天平烘箱 14目尼龙网制 80目筛 14目筛分析天平四用仪六管崩解仪碎度检查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二、实验内容1、处方:对乙酰氨基酚(50g)(主药)淀粉(7g)(填充剂)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黏合剂)13%淀粉浆(适量)(黏合剂)羟甲基淀粉钠(0.5g)(崩解剂)硬脂酸镁(0.5g)(润滑剂)制成100片2、制法:按处方量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和淀粉,将原辅料混合装筛磨粉后过80目。
以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3%淀粉浆混合粘合剂制软材,14目尼龙网制湿颗粒,湿颗粒在60~70℃干燥后14目整粒, 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用平顶冲模压片。
三、质量检测1、外观检查: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底版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距离片剂30cm,以肉眼观察30秒钟。
2、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量: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7.5%平均片量:0.3g及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5%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片,紧密称定总重量,求的平均片重,再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有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
片重差异=(每片重量-平均片重)/平均片重×100%3、崩解时限检查取药片6片,分置于吊篮的六支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加入挡板,吊篮挂于金属支架上,侵入盛有37±1℃水的1000ml烧杯中,启动崩解仪,按一定的频率的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32次)。
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记时,至片剂全部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如有一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要求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
片剂类型崩解时限压制片 15min薄膜衣片 30min4、硬度药典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普通片剂硬度在50N以上,抗张度在1.5至3.0MPa为好。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修订稿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c9dbacd81a37f111f0855b1c.png)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一.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从中得棱柱体结晶。
易溶于热水或,溶于,微溶于水,不溶于及苯。
熔点168~171℃。
1.293(21/4℃)。
饱和水溶液pH 值5.5-6.5。
二.合成路线1 以硝基苯为原料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
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剂失活[5],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2 (1)以对硝基酚为原料优点:可采用“一锅煮”法,不需分离纯化对氨基酚,避免了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氧化,简化了工艺路线,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提高。
反应可在固定床反应器或反应釜中进行,产物可以连续移出,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提倡的合成方法;缺点:酰化加热140 ℃,温度略高。
(2)以对硝基酚一步合成法因为对硝基酚性质稳定,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故选用对硝基酚为原料。
.(3)以硝基酚为原料以PN P 为原料, 在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中, 用5%PdC 作催化剂, 催化氢化继而乙酰化, 一步合成A PA P, 总收率为80 %。
美国专利采用5 % PdC催化剂将PN P 还原一半后加入乙酐, 使加氢与酰化同时进行, 总收率为81. 2 %。
(4)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对硝基酚氢化、酰化一步合成对乙酰氨基主反应:副反应::此工艺由于避免了分离和提纯容易被氧化的中间体对氨基酚, 不但缩短了工艺路线, 而且减少了对氨基酚的氧化, 从而减少了杂质的生成量,产品APAP 的质量、纯度、颜色及外观都很好,缺点:该反应是复杂的多相催3 以对氨基酚为原料微波辐射是新兴的绿色合成技术,微波能量能穿过容器直接进入反应物内部并只对反应物和溶剂加热,且加热均匀,防止反应物和产物因过热而分解。
对乙酰氨基酚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de75844a45177232f60a2ff.png)
所以,实验的关键转为制备对氨基苯酚。下面, 我们就来讨论下如何较高产率的制备出对氨基苯酚。
对氨基苯酚制备
对氨基苯酚(p--Aminophenol,又名对羟基苯胺,简称PAP )是 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用于染 料工业生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和毛皮染料;在医药工 业中用于制造补热息痛、安妥明等药物, 消耗量很大;在橡胶工业中用作防老剂;此外还可用于甲醛贮藏的 阻聚、抑制金属腐蚀、尿素加成反应等 过程,还用作丙烯腈二聚催化剂以及感光材料和石油添加剂等等。 PAP 为白色或棕色针状或片状晶体,具一定毒性,被皮肤吸收会 引起皮炎、高缺血红蛋白症和哮喘,
三、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
将第二步的温度分别改成25℃、35℃、45℃、55℃、65℃下, 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重复反应。观察温度对其的影响。
还原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还原温度需在一定的范围内,低于一定限度,反应速度太慢,太高时会发生 副反应。 当亚硝酸钠和九水合硫化钠量分别为0.15mol和0.125mol,还原时间为1.5小时, 温度对产率的影响如下表:
(四)苯酚亚硝化法
由苯酚经亚硝化、还原、酸析而得。 反应原理如下:
工艺流程:在亚硝化罐中先加入碎冰及水,不断搅拌,加入9o%30~C苯酚水
溶液,45%的亚硝酸钠溶液、4o℃的稀硫酸;加料时间为4.5h,加料初反应温 度为0~C一2℃ ,最终不超过12"(2,加毕,继续搅拌1小时,放料,离心过滤, 甩干得亚硝基苯酚。用热水溶解硫化钠为10%溶液,过滤除杂质后倒入还原锅 中,不断搅拌,控温45℃ 一48~C,缓漫加入亚硝基苯酚,约3 4h加完,继续保 持原温度2—3h,其间每隔15 2(knin进行一次终点检查。反应毕加入相当于对氨 基苯酚量l6倍的水,升温至90~C左右,在搅拌下,加入盐酸至pH为7.5,冷却 至30~C以下,过滤、甩干,即得对氨基苯酚PAP。 粗品PAP可利用活性炭、重亚硫酸钠进行精制。过程总收率为65%。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d9774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2.png)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乙酰氨基酚,化学名称是N-乙酰-对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用于退热和缓解轻度到中度疼痛。
下面将介绍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准备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对氨基酚、酞丁嗪、琥珀酸二乙酯、氢氧化钠、醋酸乙酯、氯化亚铜等。
二、反应步骤1. 氮化钠法脱水将对氨基酚与少量的氮化钠混合,通过加热蒸馏的方式进行脱水反应。
此步骤主要目的是去除对氨基酚中的水分,提高反应效率。
2. 对氨基酚乙酰化反应将脱水后的对氨基酚与酞丁嗪、琥珀酸二乙酯等原料混合,通过加热反应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这个反应是一个酯化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和酯化副产物。
3. 酯化副产物的水解由于酯化反应会生成一定量的酯化副产物,需要将这些副产物进行水解。
将反应混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通过加热反应来完成酯化副产物的水解。
4. 精制和提纯通过溶剂萃取、晶体分离、洗涤等步骤对反应产物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和提纯。
这个过程主要是去除杂质,提高产物纯度。
5. 干燥和包装用适当的方法将对乙酰氨基酚进行干燥,去除残留的水分。
干燥后的产物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包装,以便于后续的贮存和使用。
三、安全防护在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以防止与化学物品直接接触造成伤害。
同时,在反应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控制,确保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步骤、精制和提纯、干燥和包装等过程。
这些步骤属于基本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适当的工艺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可以高效地进行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氨基酚进一步氧化成醌形化合物
→颜色逐渐变成粉红、棕色,最后至黑色
任务2 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
课堂互动
思考并讨论:某制药厂最近想 做一个片剂品种,处方中有对 乙酰氨基酚,想用碳酸氢钠作 辅料,不知道对乙酰氨基酚在 这种条件下,稳不稳定?
对乙酰氨基酚
结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稳定性
分析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原料药
制剂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分析:性状
•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 • 本品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
中略溶。 • 熔点 本品的熔点(附录Ⅵ C)为168~172℃。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分析:鉴别
• 1、三氯化铁反应 • 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 2、重氮化-偶合反应 • 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
6、对氯苯乙酰胺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与其制剂 检查项目对比
原料药 片剂 注射液
检
1-9 对氨基酚 有关物质
查
项
溶出度 PH值
目
其他
其他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HO
分析:含量测定
原料药
结构中具有共轭双键,在 257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熔 点:168~172℃ • 溶解性:易溶于热水或乙醇,溶于丙酮,
略溶于水。
任务2 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
性质:化学性质
HO
三氯化铁反应 还原性 弱酸性
O
N
CH3
H
水解性
任务2 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
• 水解性
性质:化学性质1
• 分子中含有酰胺结构,在酸(或碱)性溶液中可水解,生
成醋酸和对氨基酚。
_
对乙酰氨基酚——制备1
• 原料:对硝基苯酚钠(实验室)、硝基苯(工业)
• 反应:
NO2
NH2
NHCOCH3
Fe ,HCl H2O
CH3COOH 130~135。C
ONa
OH
OH
NO2
H2,Pd - C
H2SO4
NHOH
NH2
NHCOCH3
冰1C0H9~3C1O48O。CH
OH
OH
对乙酰氨基酚——制备2
OH
ONa
NHCOCH3
H2SO4 pH6-7
CH31C0O0O~H15,0。C(,CH103C~O12)2hO
OH
OH
知识链接
•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 1、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 • 2、以对氯硝基苯为原料 • 3、以苯酚为原料
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中间产物——对氨基酚 任何一种方法都用酸等做催化剂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40分钟,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5滴, 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 2ml,振摇,即显红色。 • 3、IR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与其制剂 鉴别方法对比
原料药 片剂 注射液
鉴 (1) (1) (1)
别
方
(2) (2) (2)
法
IR
IR
HPLC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HO
NHCOCH3
H+ 或 OH H2O
HO
NH2 + CH3COOH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H
O CH3
O
• 后者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试液作用,生成重氮盐, 再与碱性β-萘酚试液偶合生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HO
NH2 NaNO2 , HCl HO
+
_
N N Cl
OH
NaOH
HO
HO NN
重氮化-偶合反应
(红色)
知识链接
项目十 解热镇痛药与非甾体抗炎药及其分析
对乙酰氨基酚 及其分析
学习任务
结构 性质 分析
任务1 认识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
HO
O
N
CH3
H
•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 • 别名: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
结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稳定性
分析
任务2 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
性质:物理性质
• 性 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 无臭,味微苦。
• 原料:对氯硝基苯 • 反应:
NO2 NaOH ,H?2SO4
Cl
NO2 Fe ,N?aCl H+
OH
NH2 1冰0C9H~13C48O。OCH
NHCOCH3
OH
OH
对乙酰氨基酚——制备3
• 原料:苯酚
• 反应:
NO
NH2
NaNO2 , H2SO4 2~10℃
OH NH2
Na2S 40~45。C ,3~4h
任务2 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
课堂互动
思考并讨论:如何用简便的 化学方法鉴别阿司匹林和对 乙酰氨基酚?
任务2 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
性质:稳定性
• 在空气中较稳定,水溶液的稳定性与溶液的pH有
关,pH为6时最稳定。
HO
• 贮存时颜色加深
• 原因:
O
N
CH3
H
• 酰胺结构→酸或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对氨基酚
比色法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分析:检查
• 5、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 对氨基酚 • 目的:制备过程中要经过对氨基酚的乙酰化,
如果乙酰化不完全或成品贮存不当易发生水解, 均会引入对氨基酚。该杂质不仅对人体有毒性, 并会使产品的颜色加深,因此应严格控制其限 量。 • 方法:HPLC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重氮化-偶合反应
HO HO
O NHCOCH3
水解_
H+ 或 OH H2O
HO
NH2 + CH3COOH
N
CH3
H
潜在的 游离的 芳伯胺基
芳香第一胺
任务2 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
性质:化学性质2
• 三氯化铁反应 • 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其水溶液
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紫色。
HO
O
OH O
N
CH3
H
O CH3 O
分析:检查
• 1、酸度
• 6、对氯苯乙酰胺
• 2、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 7、干燥失重
• 3、氯化物
• 8、炽灼残渣
• 4、硫酸盐
• 9、重金属
• 5、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分析:检查
• 1、酸度 • 目的:(1)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酸性杂质
(2)水解有醋酸生成 →应控制本品1%水溶液的pH值
• 方法:取本品0.10g,加水10ml 溶解,依法测定,pH值 应为5.5~6.5。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分析:检查
• 2、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 目的:
• 方法:
(1)生产过程中使用铁粉作还原 剂,有可能带入成品,致使乙醇
比浊法
溶液产生浑浊。
(2)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有色氧化 物在乙醇中显橙红色或棕色。
分析:检查
• 1、酸度
• 6、对氯苯乙酰胺
• 2、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 7、干燥失重
• 3、氯化物
• 8、炽灼残渣
• 4、硫酸盐
• 9、重金属
• 5、有关物质与对氨基酚
任务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知识链接
•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 1、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 • 2、以对氯硝基苯为原料 • 3、以苯酚为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