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民法学2004
2004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民法学真题及解析

2004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民法学真题及解析2004年法律硕士联考民法学试题分析七、单项选择题(32—51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32.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A.日出B.备课C.赠与D.恋爱【答案】C【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客观现象。
一个客观事实是否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看它是否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
根据这些客观事实与主体的意志之间的关系,民事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
事件称为自然事实,与主体的意志无关,如出生、死亡、时间的经过以及那些引起损害的各种自然现象;行为是受主体意志支配的法律事实,如买卖、赠与、租赁、运输、保管、拾得遗失物、侵权行为等。
在本题中,A项日出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没有引起法律关系,故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B项、D项属于人的行为,但该行为本身也不直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备课、恋爱行为都不足以从法律上约束行为人,故也非法律事实。
只有C项赠与,作为人的行为,一旦实施赠与,即可产生法律关系,赠与人受其赠与承诺的约束,受赠人可以通过赠与行为取得赠与物的所有权。
故赠与属于民事法律事实,即只有C项符合试题要求。
【考生注意】民事法律事实是民法理论问题,作为考点主要是对某些事实的认定方面。
如“某物丢失报废”和“抛弃某物报废”,是行为还是事件?答案是前者是事件,后者是行为。
另外关于不当得利是行为还是事件的问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是后者。
另外,对该问题侧重看辅导书中所举例子。
33.公民可以适用正当防卫方法保护的民事权利是()。
A.名誉权B.生命权C.肖像权D.扶养权【答案】B【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当防卫的适用。
2004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民法学试题

2004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民法学试题凯程教育搜集整理2004 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基础课试题民法学部分七、单项选择题:32~51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32.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是A.日出B.备课C.赠与D.恋爱33.公民可以适用正当防卫方法保护的民事权利是A.名誉权B.生命权C.肖像权D.扶养权34.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智力创作成果中不属于作品的是A.讲稿B.魔术C.地图D.杂技3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是A.首饰B.记名有价证券C.麻醉品D.盗窃物36.甲与乙订立了租期为三十五年的房屋租赁合同。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中关于租期的约定A.二十以下均有效B.二十五年以下均有效C.三十年以下均有效D.三十五年以下均有效37.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法人有权转让A.营业执照B.荣誉C.名称D.名誉38.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五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配偶乙A.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B.只能申请宣告死亡C.应当先申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D.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39.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标的物被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该五年的期间属于A.普通诉讼时效期间B.长期诉讼时效期间C.除斥期间D.取得时效期间40.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以下合同中属于实践性合同的是A.买卖合同B.承揽合同C.保管合同D.运输合同41.被宣告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其所订立的遗嘱A.无效B.有效C.部分有效D.效力待定42.甲在乙的画展中看中一幅画,并提出购买,双方以 1 万元成交。
甲同意待画展结束后,再将属于自己的画取走。
此种交付方式属于A.现实交付B.简易交付C.指示交付D.占有改定43.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代理的是A.代为书写遗嘱B.代拟发言稿C.代买办公用品D.代为主持会议44.在债的关系中A.债权人、债务人都是特定的B.债权人、债务人都是不特定的C.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是不特定的D.债权人是不特定的,债务人是特定的45.下列各项中属于孳息的是A.树上的果实B.未收割的庄稼C.银行存款的利息D.供热管道输送的热力46.某公司生产了一种饮料,其注册商标为“乐哈哈”。
2004年南昌大学法学院行政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4年南昌大学法学院行政学考研真题
南昌大学2004年行政学考试
一、名词解释:30%(每题五分,共30分)
1.棱柱形
2.机制性
3.行政生态学
4.国家预算
5.无过错行政行为
6.事中控
二、简答题:54%(每题9分,共54分)
1.简述西蒙归纳的信息失真的障碍
2.简述美国学者卢斯和莱伐提出的决策类型
3.简述“社会公正”的基本涵义
4.简述国外行政学的发展趋势简述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5.简述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三、论述题:50%(每题25分,共50分)
1.联系实际,论述行政领导群体素质结构优化原则
2.联系实际,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
四、案例题:16%(每题8,共16分)
案例内容(略)
回答问题:(每题8分)
(1)举行听证会体现我国行政决策改革和发展的那些趋势
(2)听证会也属于行政决策的外部监控内容,请说明行政监控系统的作用。
南昌大学法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1.法的汇编(十六章)2.法的溯及力(第五章)3.法律关系(第十章)4.法理程序(第十二章)二、辨析题1.法系即法律体系的简称(第七章)2.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法律制裁(第十一章)三、简答题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第一章)2.简述司法的基本要求(第十七章)3.如何认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第十九章)4.如何理解民主政治就是法治政治(第二十三章)四、论述题试析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第十五章)一、概念比较题1.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第十九章)2.一般法和特别法(第五章)3.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第七章)4.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第十章)二、简答题1.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含义及其意义2.与司法相比较,执法有哪些特征(第十七章)3.简述法和道德的主要区别(第二十五章)4.简述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第十六章)三、论述题1.试述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原则(第十一章)2.试述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及其适用规则(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法律行为(第九章)2.权利能力(第十章)3.实证分析方法(第一章)4.法律事实(第十章)5.立法程序(第十六章)二、简答题1.简述法律原则的功能(第六章)2.试述划分部门法的标准与原则(第七章)3.简述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及其适用规则(第五章)4.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要件(第十一章)5.简述法与道德的主要区别(第二十五章)6.简述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十三章)三、论述题谈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二十一章)一、名词解释体1.法的溯及力(第五章)2.守法(第十七章)3.法律汇编(第十六章)4.调整性法律关系(第十章)5.审判解释(第十九章)二、简答题1.简述法律行为的特点(第九章)2.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应遵循那些原则(第十一章)3.简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第十九章)4.简述法与道德的主要特别(第二十五章)三、论述题1.试比较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不同(十三章)2.试述司法的基本原则(第十七章)一、名词解释题1.价值分析方法(第一章)2.判例法(第五章)3.构成行规则(第六章)4.行为能力(第十章)5.法律事件(第十一章)二、简答题1.简述守法的条件(第十七章)2.简述法产生的一般规律(第十三章)3.法与党的政策(第二十三章)三、论述题1.试述正当程序的意义(第十二章)2.试从法律实施的角度看法律原则的作用(第六章)一、名词解释题1.大陆法系(第十三章)2.任意性规则(第六章)3.实证分析方法(第一章)4.法律行为(第九章)5.法的溯及力(第五章)二、简答题1.简述法治的基本含义(第二十六章)2.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第九章)3.试述法对科学技术的作用4.简述法律解释的一般原则(第十九章)三、论述题1.试述法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第二十五章)2.试述法律本土化的基本要求(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1.任意性规则(第六章)2.法系(第七章)3.职务责任4.法律事实(第十章)5.法律解释(第十九章)二、简答题1.简述法最终形成以哪些现象为标志2.简述我国法律监督主体3.简述责任相称原则(第十一章)4.简述立法的基本程序(第十六章)三、论述题1.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二十三章)2.试述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第二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法学2、法学方法论3、法律职业4、法律解释5、强制性规范二、简答题1、简述责任相称原则。
2004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民法学答案

2004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民法学答案民法学部分七、单项选择题32.C 33.B 34.B35.记名有价证券属于特定主体,因而也不适用善意取得。
A36.《合同法》第214 条规定:“租赁合同不得超过二十年。
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A37.C 38.D 39.C 40.C41.继承法》第22 条规定,只有完全行为能力人有遗嘱能力,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
A42.占有改定是由双方当事人约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方,但标的物仍然由卖方实际占有,买方取得标的物的间接占有,以代替标的物的实际交付。
D43.代为书写遗嘱中,代书人没有独立的意思表示,也非和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不具备民事代理的特征。
C44.A 45.C 46.B 47.D 48.D 49.D50.《合同法》第68 条第1 款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其他情形。
A 和C 都不准确。
选B51.D八、多项选择题52.ABC53.《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12 条规定,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ABD54.赔礼道歉、消除危险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前者适用于精神性人格权遭受侵害,后者适用于已经发生危险,但尚未造成结果时。
AD55.AC56.必须有受赠人接受的意思表示,方可成立赠与行为。
因此,赠与行为是双方法律行为BC九、简答题57.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民事行为在客观上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行为。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是:(1)存在无权代理行为;(2)第三人在客观上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3)第三人主观上是善意且无过错。
58.用益物权是指以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定限物权,如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用益权等。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综合(含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综合(含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考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六门任选五门)说明:本试题分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六个部分,每部分30分。
根据专业要求,报考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回答本专业的试题,选答其它五个部分(注意看每部分的提示);其它专业的考生任选其中五个部分,总分lS0分。
法理学部分(共30分。
报考法学理论专业的考生不答此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法律监督答:对法律监督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法律监督泛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检查、监察、督促和指导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
狭义的法律监督专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的创制和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检查、监察、督促和指导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
2.法律解释答:法律解释的定义以及分类是重要知识点,应该熟练掌握法律解释,就是指对法律条文所表述的法律规范的内容、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的理解和说明,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公民个人,为遵守或适用法律规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法学理论或自己的理解,对现行法律规范或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以及所适用的概念、术语等的理解和所作的各种说明。
狭义的法律解释特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律的字义和目的所进行的阐释。
3.立法程序答:立法程序,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享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在制定、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步骤、手续和次序。
狭义的立法程序,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议会)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程序。
4.保护性法律关系答:按照法律关系的产生依据是否使用法律制裁,划分为保护性法律关系和调整性法律关系。
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考研真题

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民诉试题及解析(民商法学与经济法学)一、名词解释1、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答案】是指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特定原因的出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转移给案外人,由其承担原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是基于民事权利、义务的转移而发生的。
如果没有民事权利、义务的转移,也就不会有诉讼权利、义务的转移,也就不会有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
诉讼权利、义务承担的情形包括:一方当事人死亡;法人或其他组织中止。
2、财产保全:【答案】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申请,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对一定财产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生效判决的有得以实现的物质保障的法律制度。
财产保全以时间为标准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尚未起诉而实行的财产保全。
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则是指当事人已经起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后才采取的财产保全。
3、延期审理:【答案】是指在特定情形下,人民法院把已经确定的审理期日或正在进行的审理顺延至另一期日进行审理的制度。
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有四种: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4、民事抗诉:【答案】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理的诉讼行为。
民事诉讼中的抗诉,仅指对已经生效裁判的抗诉,对未生效的裁判人民检察院不能行使抗诉权。
民事诉讼中的抗诉不能完全等同于刑事诉讼中的抗诉,它只能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提出。
5、参与分配:【答案】是指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其全部或者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在执行程序开始以后,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执行程序,并将执行所得在各债权人中公平分配的一种执行制度。
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民法学试题及解析

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民法学试题及解析(简答、分析)一、简答题1、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区别与联系相邻关系是指相邻不动产的占有人之间在不动产的利用方面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关系是所有权内容的扩张,并非一项独立的权利.所谓相邻权只能在所有权的意义上来理解。
地役权是需役地权利人与供役地权利人因不动产利用的需要,基于地役权合同的约定就供役地利用或使用限制的用益物权。
地役权是独立于所有权的定限物权。
按照台湾学者谢在全先生的观点,相邻关系与地役权有以下不同:(1)相邻关系为土地所有权内容之当然的扩张或限制,是法定的。
而地役权则为所有人间基于契约而生之所有权扩张与限制,是意定的。
(2)相邻关系非独立之权利,系为所有权本身之限制或扩张。
而地役权乃因他物权而受一时之限制,系为独立之权利.(3)相邻关系之成立及对抗第三人,均无须登记.而地役权之成立以登记为必要。
(4)相邻关系并非使受限制之相对人, 因而取得独立之定限物权。
而地役权则属之。
(5)相邻关系而生之权利义务,与所有权俱存,不可能单独的取得或丧失,即不因相对人之意思而生得丧变更,但地役权则可,而有一定之取得或丧失原因。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联系:(1)相邻关系与地役权均系不动产利用方面的协调。
两者在权利内容上不具有绝对的排斥性,有观点认为相邻关系是法律就相邻不动产利用所作的最低协调,而此部分协调并非不得通过当事人的约定而成为地役权.在法国法上,相邻关系的内容被规定为法定地役,而与约定地役相对,证明两者并非绝对不相容。
(2)王泽鉴先生认为,相邻关系并非强制性规范,而是可以由当事人进行约定。
承认相邻关系的约定性意味着其与地役权的区别更加模糊.不过,约定的相邻关系如果进行登记,应理解为地役权比较合适.2、我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请分析该规定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关系.(1)所谓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的动产或不动产,受让人善意有偿受让动产占有或完成不动产登记所需的相关程序,而取得所有权的制度.善意取得以处分人无处分权为前提,如果权利人为有权处分,则无善意取得适用的余地。
精编版-2004-2009年江西南昌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2004-2009年江西南昌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2004一、名词解释∶30%(每题五分,共30分)1.棱柱形2.机制性3.行政生态学4.国家预算5.无过错行政行为6.事中控制二、简答题∶54%(每题9分,共 54分)1. 简述西蒙归纳的信息失真的障碍2. 简述美国学者卢斯和莱伐提出的决策类型3. 简述"社会公正"的基本涵义4. 简述国外行政学的发展趋势5. 简述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6. 简述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三、论述题∶50%(每题25 分,共50分)1.联系实际,论述行政领导群体素质结构优化原则2.联系实际,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案例题∶回答问题∶(每题 8分)举行听证会体现我国行政决策改革和发展的那些趋势听证会也属于行政决策的外部监控内容,请说明行政监控系统的作用。
200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新公共关系2.竞争型政府3.公共选择4.广义的特殊环境5.拉焦尔模式6.公共财政二、简答题(每题9分,共 54分)1.简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管理上的主要区别2. 简述危机管理的意义3.比较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区别4.简述公共管理的3P 原则5.为什么说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6. 简述"责任政府"的实质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分)1.论述中国公共行政文化发展的趋势2. 论述现阶段,我国政府角色的定位四、案例题(每题8 分,共 16 分)案例问题∶剪辑机构的症结何在?为什么会失败?案例问题∶用行政学人力资源原理,说明"化工专业丢掉,厂长也没当好"的原因是什么? 2006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1.管理2.科学管理之父3.决策4.职业计划5.激励6.绩效管理二、简答题(每题 12 分)1.简述权变管理理论2.简述目标管理基本思想3.简述组织设计的原则4.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5.简述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三、论述题(每题 18 分)1.试论述领导者的类型2.试论述现代管理的控制过程3.试论述从管理的角度分析治理与统治的异同。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法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法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法理学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监督
2.法律解释
3.立法程序
4.保护性法律关系
二、简答:(10分)
简述社会主义法和民主政治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圜土
2.出入人罪
3.通政使司
4.刑名幕友
二、简答:(10分)
简述从法经《具律》到隋唐律《名例律》的发展演变过程。
宪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宪法惯例
2.违宪司法审查
3.言论免责权
4.国务院
二、简答:(10分)
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刑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预备犯
2.特别累犯
3.牵连犯
4.重大责任事故罪
二、简答:(10分)
简述犯罪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民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2.质押
3.代书遗嘱
4.邻接权
二、简答:(10分)
简述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诉讼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涉外财产保全
2.补充侦查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公开审判。
2022年南昌大学法学专业《民法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南昌大学法学专业《民法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方某、李某、刘某和张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方某向李某借款100万元,刘某提供房屋抵押,张某提供保证。
”除李某外其他人都签了字。
刘某先把房本交给了李某,承诺过几天再作抵押登记。
李某交付100万元后,方某到期未还款。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借款合同不成立B.方某应返还不当得利C.张某应承担保证责任D.刘某无义务办理房屋抵押登记2、甲公司、乙公司签订的《合作开发协议》约定,合作开发的A区房屋归甲公司、区房屋归乙公司。
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委托书》,委托丙公司对外销售房屋。
张某查看《合作开发协议》和《委托书》后,与丙公司签订《房屋预订合同》,约定:“张某向丙公司预付房款30万元,购买A区房屋一套。
待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后,双方签订正式合同。
”关于《房屋预订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无效B.对于甲公司而言,丙公司构成无权处分C.对于乙公司而言,丙公司构成有效代理D.对于张某而言,丙公司构威表见代理3、甲的一头牛走失,乙牵回关入自家牛棚,准备次日寻找失主。
当晚牛棚被台风刮倒,将牛压死。
乙将牛肉和牛皮出售,各得款500元和100元。
请人屠宰及销售,支出100元。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一头同样的牛B.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元C.甲有权要求乙返还600元D.甲有权要求乙按该牛的市价赔偿1000元4、胡某于2006年3月10日向李某借款100万元,期限3年。
2009年3月30日双方商议再借100万元,期限3年。
两笔借款均先后由王某保证,未约定保证方式和保证期间。
李某未向胡某和王某催讨。
胡某仅于2010年2月归还借款100万元。
关于胡某归还的100万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因2006年的借款已到期,故归还的是该笔借款B.因2006年的借款无担保,故归还的是该笔借款C.因2006年和2009年的借款数额相同,故按比例归还该两笔借款D.因2006年和2009年的借款均有担保,故按比例归还该两笔借款5、甲公司在与乙公司协商购买某种零件时提出,由于该零件的工艺要求高,只有乙公司先行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样品后,才能考虑批量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财经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卷)
专业:刑法学、经济法学
考试科目:法理学、民法学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第一部分:《法理学》(共计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普通法系
2、法律责任
3、法的实施
4、法律解释
5、法的继承
二、简述(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法律责任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法解释的必要性。
4、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
三、论述(20分)
试结合以下材料论司法独立
2003年5月,河南省洛阳市法院在一民事判决中认定“《种子法》实施后,玉米种子的价格已由市场调节,《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作为法律阶位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其与《种子法》相冲突的条文自然无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因此而责令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纠正”法院的“违法”行为并严肃处理有关主管及责任人员。
为此,该院的一位副庭长被免职,主审法官亦遭免职。
第二部分:《民法学》(共计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永佃权
2、融资租赁合同
3、除斥期间
4、复代理
5、邻接权。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简述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不视为专利侵权的几种行为或者情形。
2.简述“揭开法人面纱”理论。
3.简述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
三、论述题(20分)
试述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人身权法律保护中的运用。
四、案例分析(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