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2 8
常 规检 查 蛋 白从 少到 无 , 浮肿 渐 退 , 兴 氏 现 象 渐 减 , 重 亦 柯 体 轻 , 据病 情 改 善 , 热 之 邪 去 而 津 伤 阴 亏 之 象 明 显 。 再 改 根 湿 故 用养 阴清 利 固 肾 为 主 。 药 用 : 地 黄 1 g 北 沙 参 1g 麦 冬 生 2、 2、
以上介绍 的两个病案 中, 既可 以告诉我 们要正 确看待 古 人“ 肾无 实证 ” 之说 , 以便 完善 肾脏病 辨证 论 治的 思路 与 方
法, 提高 临 床 疗效 ; 可 以启 发 我 们 临证 处 方 要 与 时 俱 进 、 又 推
陈出新 , 现代中医治疗 肾脏 病不能 停留于 过去 的老框 框, 特
定 程 度 上 解 决 这 些 问题 , 而提 高 激 素 治 疗 肾病 的疗 效 。 从
1 g 山萸肉 9 山药 1g 黄柏 9 、 2、 、 2、 知母 1g 茯苓 1g 生 白术 g 2、 8、
9 、 黄 芪 1g 薏 苡 根 1 g 金 樱 子 1 g 芡 实 1 g 女 贞 子 g生 5、 5、 2、 5、 1 g旱 莲 草 1 g 竹 叶 1 g 5、 5、 2 。用 药 2周 , 验 尿 蛋 白转 阴 性 。 化 2 h 蛋 白定 量 03 , 酸 明 显 减 轻 , 肿 也 退 尽 , 样 为 激 4尿 .g腰 浮 这 素 的 撤 减 作 了充 分 准 备 。 自激素 在 肾脏 病 的 治疗 中 广 泛 应 用 以来 。 疗 效 得 到 了 其 临 床 医 家 的认 可 。 对 于原 发 性 肾病 综 合 征 , 其 是 轻 微 病 变 尤 型 的 患者 , 素 常 为 首 选 药 物 。 但 是 , 素 治 疗 过 程 中 的副 激 激
高血压病中医辩证论治
高血压病中医辩证论治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用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全身兼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特点。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
仅就文献的论述与临床实践,试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如下。
1病因病机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其受病之脏主要属于肝的病变。
肝脏的特性,前人的描述:“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
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见《临证指南医案·肝风》)足见肝脏之阴阳能相对的平衡则无病,而肝脏的阴阳得以平衡,又与其他各脏有密切的关系。
2 辨证要点风眩之病位虽在心脉,影响脑神,常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或平素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日久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升动,皆可致气血逆乱,上扰清窍,发为风眩。
部分高血压病病程长、反复迁延,久病必瘀。
如叶天士所说:“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
本病的辨证当分清标本虚实,本虚多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标实多为风、火、痰、瘀。
临床主要出现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头重脚轻,常伴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症状为辨证要点。
3 鉴别诊断3.1 真头痛突发剧烈头痛,面自汗出,恶心呕吐,血压显著升高等,其症状较风眩严重而凶险。
3.2 耳眩晕多为突发剧烈眩晕,有恶心呕吐,耳鸣,水平性眼球震颤,血压多在正常范围。
4 辩证施治4.1 肝阳上亢症状:血压升高,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病是指一种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可伴有心脏、血管、脑、肾脏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多归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范畴,以“眩晕”居多,是以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为主要病机。
高血压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中医药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高血压并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协调阴阳。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治疗1. 气虚痰阻治法:益气化痰黄芪30g、党参10g、天麻10g、清半夏10g、白术15g、陈皮10g、茯苓15g、葛根15g、川牛膝15g、川芎15g、泽泻15g、竹茹10g、甘草10g。
临证加减:若痰淤化热者,加黄芩10g、胆南星10g;若项强语塞者,加竹沥10g、络石藤15g;大便不畅者,加大黄6g、莱菔子10g。
2. 痰热互结证治法:祛痰化浊,清热燥湿。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苍术10g、薏苡仁15g、黄连10g、黄芩10g、胆南星10g、车前子15g、川牛膝15g、川芎15g、泽泻15g、甘草10g。
临证加减:烦躁易怒,加白芍15g、郁金10g、菖蒲10g;口苦咽干者,加元参15g、麦冬15g;胸闷心悸者,加瓜蒌15g、薤白10g。
3. 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15g、黄芩10g、石决明15g、夏枯草15g、豨莶草15g、杜仲15g、川牛膝15g、桑寄生15g、磁石15g、珍珠母15g。
临证加减:肝阳化火加水牛角10g、丹皮10g;肢体麻木、力弱者,加地龙10g、丹参15g;大便干燥者,加大黄6g、芒硝6g;头痛失眠者,加栀子10g、莲子心15g、磁石15g。
4. 肝肾阴虚证治法:滋养肝肾、平肝熄风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版15g、生杭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10g、生麦芽10g、茵陈15g、杜仲15g、桑寄生15g、罗布麻叶15g、甘草15g。
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论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多危害。
传统中医学中,高血压被称为“痹证”或“痿证”。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中医对高血压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的认识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绪不稳定、肥胖、饮食不当等。
而中医将高血压的病因主要归结为阴阳失调、气滞血瘀、脏腑功能紊乱等方面。
对于高血压的辨证分型,中医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肾阴虚型、痰湿阻络型等。
这些辨证分型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以及脉象等综合判断而得出的。
二、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方法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其中,中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选择不同的中药组方来进行治疗。
比如针对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柴胡、黄芩等清热解毒、平肝降压的中药进行治疗。
对于肾阴虚型的患者,则可以选用丹参、麦冬等滋阴补肾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的效果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
另外,针灸疗法也是辨证论治高血压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内关、合谷、太冲等,具体的穴位选择需要根据辨证分型来确定。
三、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辨证分型。
高血压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因此辨证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脉象、舌像、症状等多方面信息,确保准确辨证。
其次,要根据辨证结果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拥有丰富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每种方法对每个患者都适用。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中药方剂或针灸穴位。
另外,中医治疗高血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中医讲究顾全大局、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患者需要坚持治疗,并配合医生的指导。
四、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效果与优势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9年第12期主任医师王豪(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南昌 330008)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
辩证分成六种基本证型进行治疗。
【肝阳上亢证】主症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息风。
方用羚羊角汤加减。
羚羊角骨(先煎)15克,石决明(先煎)30克,龟甲(先煎)20克,钩藤 20克,夏枯草、牛膝、菊花各12克,白芍、丹皮各15克,生地黄、酸枣仁各18克,甘草6克。
如无羚羊角骨,用水牛角或山羊角25克代替。
加减若肝火偏盛,可加龙胆草15克,以增强清肝泄热之力;如大便秘结,可加大黄l0克,以通腑泄热;若阳盛生风眩晕,加天麻12克息风。
【阴虚阳亢证】主症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牛膝、黄苓、栀子各12克,钩藤18克,石决明(先煎)30克,杜仲20克,白芍、茯苓、生地黄各15克,夜交藤25克,甘草6克。
加减眩晕、肢麻甚者,加白僵蚕15克,胆南星10克,以息风通络;肥胖多痰者,加法半夏、全瓜蒌各15克,以化痰;兼血瘀头痛者,加延胡索12克,丹参15克,以活血化瘀;兼失眠者,加酸枣仁18克,以安神。
【肝肾阴虚证】主症失晕耳鸣,目涩视矇,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
枸杞子、生地黄、丹皮、茯苓、山药各15克,菊花、山茱萸、泽泻各12克,杜仲20克,酸枣仁18克,甘草6克。
加减若症见手足心热、盗汗、咽干、舌红少苔等虚火上炎征象者,加知母、黄柏各10克,龟甲(先煎)15克,以滋阴泻火;若畏寒肢冷甚,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者,加鹿角胶(烊化)15克,淫羊藿12克,以温阳补肾。
【痰浊中阻证】主症头晕头重,困倦乏力,心胸烦闷,腹胀痞满,呕吐痰涎,少食多寐,手足麻木,舌淡苔腻,脉弦滑。
中医辨证高血压
中医辨证高血压中医辨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如同蔓延在人体健康领域的阴霾,让人心生忧虑。
然而,在这片阴霾中,中医辨证高血压的疗法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患者前行的道路。
以下,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医辨证高血压的奇妙世界,探寻其中的奥妙。
高血压,中医称之为“眩晕”、“头痛”等,其病机复杂,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等因素所致。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症状。
治疗时,宜滋补肝肾,养阴潜阳。
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方中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药材,可滋补肝肾;泽泻、茯苓、丹皮等药材,可利湿泄热;黄柏、知母等药材,可清热降火。
如此,便能调和阴阳,缓解病情。
其次,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舌燥等症状。
治疗时,宜平肝潜阳,清热解毒。
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羚羊角汤等。
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药材,可清热解毒;羚羊角、石决明等药材,可平肝潜阳;钩藤、菊花等药材,可清热明目。
通过此方,患者肝阳上亢之证可得以缓解。
再者,痰湿内阻型高血压。
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头晕、胸闷、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宜健脾利湿,化痰通络。
常用的方剂有半夏白术散、二陈汤等。
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等药材,可健脾利湿;白术、甘草等药材,可健脾益气;茯苓、泽泻等药材,可利水渗湿。
如此,患者痰湿内阻之证便可逐渐改善。
此外,还有气滞血瘀型高血压。
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症状。
治疗时,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常用的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等药材,可活血化瘀;当归、赤芍等药材,可养血活血;柴胡、枳壳等药材,可行气止痛。
通过此方,患者气滞血瘀之证可得以缓解。
中医辨证高血压的治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患者耐心配合,长期坚持。
高血压的中医内科辨证论治
浅谈中医“治未病”与高血压病的防治【摘要】近年来,现代医学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在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每年死于高血压病并发症的人数仍不断增加。
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单纯运用西医手段治疗高血压并非最佳方案,而以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作为指导,运用中医手段结合抗高血压药物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进行防治,则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高血压;并发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在高血压病的治疗方面,现代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降压药物的研制日新月异,临床应用红红火火,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在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血压控制率仍然不高,每年死于高血压病并发症的人数仍不断增加。
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单纯用西医手段治疗高血压并非最佳方案,而以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作为指导,运用中医手段结合抗高血压药物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进行防治,则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早在《黄帝内经》,古代医家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这是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雏形。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经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综观历代医家医著,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分三个层次,一为“未病先防”,即采取各种手段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二为“既病防变”,即已发生疾病,应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防病情发展;三为“瘥后防复”,即在病情稳定期,积极采取措施以防复发。
在中医学里,一般将高血压病归入“眩晕”、“头痛”范畴,但由于个体耐受的差异,有些高血压病患者自体感觉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概括起来看,中医认为的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三,一为情志不遂,精神紧张,使肝气不舒,郁而化热,肝阳上亢而发病;二为血虚阴亏,劳欲过度,肾精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而发病;三为饮食失节,恣食肥甘厚味或过量嗜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痰湿上扰而发病。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可以有效地调理身体,控制和缓解高血压。
本文将就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式,它基于中医理论,通过辨别患者体内的阴阳失衡和气血运行不畅的具体表现,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高血压常见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1. 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是高血压的常见辨证类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舌质淡白、脉象细弱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益气活血,调整气血平衡。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当归、川芎、红花等,可以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2. 肝阳上亢型肝阳上亢型是高血压的一种辨证类型,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耳鸣、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平肝息风,降低肝火。
可以采用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等中药进行治疗,并配合针灸、拔罐等疗法。
3. 肾虚型肾虚型是高血压的辨证类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舌质红、脉象弦细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滋补肾阳,强化肾脏功能。
常用的中药包括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等,可以配合针灸、艾灸等治疗方法。
4. 痰湿阻络型痰湿阻络型是高血压的一种辨证类型,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胁痛、头重脚轻、体胖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祛痰化湿,通畅经络。
可以采用半夏厚朴汤、二陈汤等中药进行治疗,并配合拔罐、艾灸等疗法。
二、中医辨证施治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化治疗: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方案制定。
2. 综合治疗:中医辨证施治通常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3. 结合饮食调理:中医辨证施治强调饮食调理,可根据患者的辨证类型进行相应的饮食调理,如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等。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案例分析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案例分析一、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例高血压病人的病情,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二、病历分析患者:男性,55岁主诉:头痛、头晕、心慌、失眠等症状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西药降压药物,效果不佳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肝阳上亢、肾阴不足的证候,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等上病,失眠等内病。
治疗原则:疏肝降压、滋阴益肾验方:柴胡泻肝汤合六味地黄丸三、中医辨证施治具体措施1. 柴胡泻肝汤合六味地黄丸的应用柴胡泻肝汤能疏散肝气、降压平喘,而六味地黄丸具有益肾阴、缓解虚火的作用。
将两方合用,可以同时调理肝阳和肾阴的失衡病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2.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体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全谷类食物等。
此外,定期进行中医调理,例如针灸、推拿等,可以加速恢复患者体质。
3. 心理疏导高血压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疏导,降低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四、效果评估经过两个月的治疗,该患者的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明显减轻,失眠情况也有改善。
血压值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需依赖西药降压药物。
体检结果显示,肝功和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
五、总结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可得出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此外,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也是高血压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有差异,因此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应由专业的中医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总体而言,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高血压需要持续时间较长,并且需与西医治疗相结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方法高血压,即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中医药学认为,高血压是由于阴阳失衡、气机不畅所致。
下面将介绍高血压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方法。
一、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分型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的过程。
对于高血压的辨证分型,一般可以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内蕴、气阴两虚等几个类型。
1. 肝阳上亢型特征:头晕目眩、面红目赤、耳鸣、情绪烦躁、易怒、睡眠差、大便干燥等症状。
治疗方法:以清热疏肝、降逆平肝为主要方向。
常用方剂有柴胡疏肝散、真武丹、龙胆泻肝丸等。
2. 肝肾阴虚型特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心悸失眠、舌红少津、尿量多而短赤等症状。
治疗方法:以滋养肝肾为主要方向。
常用方剂有左归饮、六味地黄丸等。
3. 痰湿内蕴型特征:头昏沉重、胸闷、气短、舌苔厚腻、体形肥胖、腰腹部肥胖等症状。
治疗方法:以祛痰利湿为主要方向。
常用方剂有茯苓五苓散、脱脂茶等。
4. 气阴两虚型特征:头晕、心悸、口干、咽干、气短、尿量少、舌红少津等症状。
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为主要方向。
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人参党参麦冬汤等。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合理选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可缓解症状、调节血压、改善体质。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胃肠道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2. 饮食调理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低盐、低脂的食物。
可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的摄入,维持正常体重,并且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3. 运动疗法适量的有氧运动对于控制高血压病情有积极作用。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节奏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4. 心理调节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问题。
通过运用中医养生理论,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和调养。
高血压病辨证论治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一、风火上扰(肝阳暴亢)症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脉浮弦。
治则:平肝熄风、清热活血选方: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钩藤20 g,生石决明30 g,川牛膝12 g,桑寄生12 g,杜仲12 g,山栀子10 g,黄芩10 g,茯神30 g,夜交藤20 g,夏枯草15 g,龙齿30 g)二、肝火上炎症候: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满,烦躁易怒,随情志变化波动,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则:平肝潜阳、滋养肝肾选方: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 g,生地黄12 g,当归12 g,柴胡10 g,泽泻12 g,车前子15 g,木通12 g,黄芩10 g,茯苓30 g,灵磁石30 g)三、痰浊上蒙症候: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治则:化痰祛湿、健脾和胃选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 g,白术12 g,天麻15 g,陈皮10 g,茯苓30 g,甘草6 g,瓜蒌12 g,枳实12 g,竹茹12 g)四、气血亏虚症候:眩晕动则加剧,劳心太过则加重,面色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益气养血、宁心安神选方:归脾汤加减(黄芪30 g,白术12 g,茯神15 g,龙眼肉12 g,酸枣仁30 g,党参15 g,炙甘草6 g,当归12 g,远志10 g,木香10 g,枸杞子12 g,龟板胶12 g,生地黄12 g)五、肝肾阴虚症候:头晕眼花,耳鸣,眼干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足跟痛,夜尿频,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淡,苔白,脉沉或脉弱。
治则:滋补肝肾、养阴填精选方:左归丸加减(熟地黄12 g,山药15g,山萸肉12g,菟丝子12g,枸杞12g,川牛膝12g,鹿角胶10g,龟板胶12g,白芍12g,旱莲草12g)六、血瘀阻窍症候:眩晕头痛,心悸怔忡,耳鸣耳聋,胸闷胸痛,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小议高血压的中医辨证疗法
小议高血压的中医辨证疗法摘要: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高血压病出现的多数症状都有独特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着重探讨一下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疗法。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辨证疗法【中图分类号】r271.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86-011引言中医辨证论治将高血压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中风”的范畴,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发生多责之于肝、脾、肾的功能失调。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现在一般采用西药来控制高血压,扩张血管,只能产生一时的作用,停药后很可能反弹。
中医将高血压的治疗看做一个整体,从病原入手,将人体的紊乱失调的各项机能归于正常,调理气血,最终使血压恢复正常。
中药最大的特点,是从根本上恢复身体调压功能,标本兼治,完全解决了化学药物只能治标的弊端。
因此,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高血压病出现的多数症状都有独特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着重探讨一下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疗法。
2高血压的病因因思虑忧伤,精神紧张,急躁善怒,导致肝郁气滞,若化热且热极生风,风阳上扰头目,则有头痛、眩晕诸症。
因烦劳,五志过极,则化热生火,火盛则水衰,不能制火而涵木,形成肝火循经上冲头目,体肥而气弱则食滞不化,聚湿成痰,痰浊中阻,阻遏气机的正常升降,则眩晕内生。
嗜欲无度,劳役伤肾,或生育太多,以致肾水亏虚,肾虚不能上滋肝木,肝阳无制而妄动,不能上承心火,则成心肾不交等诸症。
病程日久,或久治不愈即可导致瘀血的产生,而气虚、肝火、痰阻等皆可成为血瘀证的病因。
3高血压的中医辨证疗法3.1肝火亢盛证主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
次证: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法。
主方用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6g、黄芩10g、栀子10g、当归6g、生地10g、柴胡6g、泽泻12g、木通12g、车前子10g、甘草6g。
心火旺加黄连,相火旺加黄柏,木通用白木通或川木通,不用关木通,慎防马兜铃酸损害肾功能。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中医辨证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原理,通过对临床疗效的观察、药物、针灸、推拿等疗效的分析,发现中医辨证治疗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强调了其在未来研究中的重要性。
综合分析显示,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有望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和方法,将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药物疗效、针灸疗效、推拿疗效、优势、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高血压长期不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心脏、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不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很容易发展为其他慢性疾病,加重病情。
除了对个体健康的危害外,高血压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高血压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高血压也会占用医疗资源,增加社会的医疗负担。
高血压的严重危害不仅体现在患者个体层面上,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及时对高血压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2 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性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也会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和体质特点,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综合施治,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通过调理患者的体质,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避免药物依赖,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2. 正文2.1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原理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原理主要是基于中医对于高血压病机病因的理解和诊断。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一、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方法,可以将高血压患者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二、气虚血瘀型该类型的高血压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疲乏无力、心悸气短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气血不足、气机运行不畅导致的。
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为主,可使用黄芪、当归等药物进行调理。
三、阳盛阴虚型阳盛阴虚型的高血压患者常常面色潮红,身体发热,口干舌燥。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是由于阳气亢盛、阴液不足所致。
治疗上,应以清热凉血为主,可采用生地、黄芩等药物进行调理。
四、肝郁气滞型肝郁气滞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烦躁易怒、胸闷不舒等表现。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致。
治疗上,应以疏肝解郁为主,可使用柴胡、丹参等药物进行调理。
五、痰湿内蕴型痰湿内蕴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体重增加、浮肿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痰湿内蕴所致。
治疗上,应以利湿化痰为主,可采用茯苓、白术等药物进行调理。
六、肾精亏损型肾精亏损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肾脏功能不足、肾精亏损所致。
治疗上,应以补肾益精为主,可使用菟丝子、山药等药物进行调理。
七、总结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助于明确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并能指导针对性的治疗。
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症状进行辨证分型,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中药治疗。
同时,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心理调节等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血压值偏高
如果您的高压在130~139mmHg和(或)低压在85~ 89mmHg,属于血压偏高。虽然您目前不是高血压患者, 但您的血压值已接近高血压的边缘。
5)高血压家族史
如果您的父母有一方或双方是高血压病人,您就有高血 压家族史。
6)缺乏体育锻炼或缺少体力劳动
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 人的器官和组织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长久不使用的 器官系统就会萎缩、退化,最终导致整个机体的早衰,适 应能力减退,抵抗能力下降,各种疾病便会接踵而来。我 国和世界各地的资料统计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与 体力活动和运动不足有关。
8
三、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 (1)证候:头痛且胀,头晕目眩,口干口苦, 烦躁易怒,夜寐欠安,或兼胁痛,尿黄便 结。面红目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有力。 (2)治法:平肝潜阳。 (3)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 明、黄芩、栀子、牛膝、杜仲、桑寄生、 夜交藤、茯神、益母草)。 (4)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全天麻胶囊。
4
2)吃盐过多 食盐中的钠离子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从人
的生理需要讲,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该不超 过6克,而我国大多数人的食盐摄入量明显高于6 克,有些地区甚至达到15~20克。研究表明,人 群的人均食盐摄入量越多,高血压的发病危险也 越高。 3)饮酒
大量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使高血压的发病危险 升高。如果每天饮白酒在2两或2两以上,属于过 量饮酒。
3
什么人容重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要比正常人群高3~5倍。 如果能预防和控制超重,将使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减少30%。超重不仅 易引起高血压,同时易引发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判断自己是否超重的简单方法有: ①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米)。 凡体重大于或等于按身高计算所得数,即体质指数≥25,您就超重了。 如身高1.60米,而体重在64公斤以上即为超重。 ②腰围/臂围 如果男子≥0.9,女子≥0.85,您就属于“向心性肥胖”,这种体形俗 称“苹果”体形(因为过多的脂肪都集中在腰腹部,形似苹果)。相 对于“苹果”体形,还有一种体形为身体脂肪集中于臂部和大腿,形 象地称为“梨形”体形。有研究表明,“苹果”体形的人患心脑血管 疾病的危险比“梨形”体形的人高。 ③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如果您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就属于超重;如果超过20%,则 为肥胖。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Company
LOGO
1
一、概述
•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致使血压的 调节功能失调而产生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 一种综合征。长期高血压可并发心脏、脑、肾脏、 视网膜等靶器官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和代谢改 变,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早期症状表现为: 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慌、烦躁、 耳鸣等,测血压异常升高;晚期往往出现心绞痛、 心脏扩大、腰酸、蛋白尿、甚至发生尿毒症、脑 病等。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 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密 切相关。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剧烈活动常诱发 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并发严重心脑肾损害者, 预后不良。
9
2.肝阳化风 (1)证候:头目晕眩,头痛耳鸣,肢体麻木, 筋剔肉瞤。苔薄黄,脉弦滑或弦细。 (2)治法:潜阳熄风。 (3)方药:镇肝熄风汤(淮牛膝、龙骨、白芍、 天冬、麦芽、代赭石、牡蛎、玄参、川楝子、 茵陈蒿、甘草、龟板)。 (4)中成药:全天麻胶囊。
10
3.痰湿内阻 (1)证候:头痛而重,头晕胸闷,恶心食少,
2
• 高血压病属中医的“眩晕”、“头痛”等 范畴。
•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约 89%的患者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 压”,即高血压病;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 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又称 证候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压超过正常 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90mmHg)。
13
四、养生
1.饮释方面:节制饮食,减少食盐,少 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宜 多食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和新鲜蔬菜、水 果。忌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煎炸 之品和肥甘油腻厚味。
14
• 2.预防与护理: • (1)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如控制
不良,将逐渐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导致严 重并发症,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定期检 测血压,坚持长期有效的中西医治疗,以 保持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 (2)保持正常体重,注意情志调节,避免 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劳逸结合,保证睡 眠。
呕吐痰涎,倦怠多寐。形体肥胖,舌胖, 苔腻,脉濡滑。 (2)治法:化痰祛湿。 (3)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白术、 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 枣)。 (4)中成药:眩晕宁冲剂。
11
4.肝肾阴虚 (1)证候:头痛隐隐,头晕阵作,目眩耳鸣,
五心烦热,目涩口干,腰腿酸软,盗汗 颧红。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 (2)治法:滋养肝肾。 (3)方药:杞菊地黄丸(熟地、山药、山茱 萸、泽泻、丹皮、茯苓、枸杞子、菊 花)。 (4)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12
5.阴阳两虚 (1)证候: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
寒肢冷,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大便溏泻 或泄泻便秘交替出现,小便混浊如膏,面色苍黄 晦暗,耳轮干枯,齿摇发脱,阳痿,舌淡暗,苔 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2)治法:育阴温阳,补肾活血。 (3)方药:金匮肾气丸(桂枝、附片、熟地、山药、 山萸肉、泽泻、茯苓)合水陆二仙丹(芡实、金 樱子)。 (4)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6
二、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为长期精 神紧张或恼怒忧思,致肝郁化火化 风;恣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致痰浊 内生;劳欲过度或年老体衰,致肝 肾亏损,总之,上述病因使肝肾阴 阳失调,邪干清窍发为本病。
7
病理变化为肝气郁滞,郁久化火,肝阳 上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窍;或饮食不节, 脾胃损伤,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胸阳不展;劳欲伤肾或年老肾亏, 肾精亏耗,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阳上扰; 病程迁延,久病入络,瘀血内停,阻滞脉络, 血脉瘀滞;阴损及阳,肝肾阴阳俱虚,阴不 滋养,阳失温化;若肝阳暴张,风随阳动, 血随气逆,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蔽清窍, 则见中风昏厥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