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作者与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作者与写作

一、作者的权威与文学创作动因

(一)作者的权威至少有以下几重含义:1、法律归属意义上,作者对其作品负责任,享有其作品的受益权,因其文本而得到尊荣或受到指责。2、作者是意义的源头,是文本的创造者,是具有坚实个性的讲述者。3、阅读必须尊重作者的权威,因为真正的阅读就是对作者意图的还原。

(二)作者与文学创作的状态、动因(参教材)

1、灵感说:a、柏拉图的“神力凭附”(实际上也表明并没有作为

主体的“作者”);b、累积而突然爆发的灵感。

2、虚静说:如何领悟这“惟恍惟惚”、“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老子提出“涤除玄鉴”,意思就是洗去各种杂念、欲念,让自己变得像镜子一样空明、纯净、清明,也即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人只有保持内心的虚静状态,才能观照那造化孕育万物的道。庄子所谓的“自由”就是“游心于物之初”,也即“游心于道”。但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这样,必须要像那些“至人、神人、圣人”那样“无己、无功、无名”才行。经过

外天下、外物、外生后才能达至“无己、无功、无名”,也就是“心斋”、“坐忘”之境。此时心中不再有任何利害的计较、取舍,不再有任何的欲望干扰,此乃真正的自由游戏的状态。

3、社会责任说:为统治者服务,为道德服务、为启蒙……

4、欲望升华说:文学艺术对纾解文明中的不满大有作用。对保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大有作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也揭示了作为“主体”的作者之死亡)

二、非个人化及反意图论

1、非个人化:

诗人是所有存在物中最没有诗意的,因为它没有个性——它在不断地(带来信息)供给其他主体——太阳、月亮、大海、男人和女人,这些都是冲动的造物,都具有诗意,它们周围都有一种不可改变的特质——诗人却没有;他没有个性——他确实是上帝所有的造物中最无诗意的一个。(这和新批评的非个人化不一样)选自《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P307

俄国形式主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反个人化的主张,但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反心理注意、反情感表现、反外在解释。如迪尼亚诺夫认为:“直

接研究作者的心理,在他所处的环境、他的生活、社会阶级和他的作品之间建立因果关系,这是一种极不可靠的做法。”穆卡洛夫斯基说:“诗歌并不与任何经验的个性相等同,甚至不与作者的个性相等同。”

新批评从艾略特开始就对浪漫主义过度的个人主义进行反叛:一个成熟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早已在他的前辈的作品中出现。历史的意识是对于永久的意识,也是对于暂时的意识,是二者的结合。这种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它也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

关系。“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谁也不能单独的具有他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对他和以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你不能把他单独的评价;你得把他放在前人之间来对照,来比较。”“我们所应坚持的,是诗人必须获得或发展对于过去的意识,也必须在他的毕生事业中继续发展这个意识。于是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诗里的感情并不是现实中诗

人的感情。诗中的感情不是个性化的,而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普遍的感情。

2、反意图论

传统文论总是把作品看作是作者意图的再现,这种认识在20世纪被消解了。在新批评派中,维姆萨特是反意图论中最坚决的,他与比尔兹利合写了两篇著名的论文《意图谬见》、《感受谬见》。他们给传统文学研究从作者创作动机来推测作品意义的做法扣上了一个意图谬见(intentional fallacy)的帽子,“意图谬见将诗与其产生过程相混淆,这是哲学家们称为起源谬见的一种特例,

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他们给从读者阅读心理与阅读效果出发的文学研究扣上了“感受谬见”的帽子:“将诗与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这是认识论上怀疑主义的一种特例……其始是从诗的心理效果推衍出批评标准,其终则是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

3、非个人化及反意图论的意义及局限

(1)意味着对赤裸裸的教诲与忏悔的一种拒绝。(2)文学关注的中心从读者转向文本,转向创造过程本

身。(3)一种客观主义的学术立场。

所谓的“反意图论”并不是否定作者创作时意图的存在,而是认为当文本创作出来,作者便对文本失去了控制,意图便成为难以确证的东西,文学研究只能以作品提供的既有事实为依据。因此,作者的生平,文学创作的心理动机以及作品诞生时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不是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参汪正龙《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

三、作者之死

1、作者之死的背景

上帝之死——人之死——

作者之死;结构主义——后结构

主义——解构主义

理性(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毁灭”(借卢卡奇语)

2、德里达

就仿佛存在一种独特性之间的抗争,一种写作与阅读之间的抗争,在其过程之中,一个副署跑来既肯定、重复并尊重另一个的、“原”作的署名,同时又将它引离他处,因此就冒背叛它的危险,为了尊重它才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去背叛它,创造同样独特的另一个署名。选自《文学行动》P35 甘冒意义虚无的危险就是开始游戏,首先是进入异延的游戏中,延异

不准任何词、概念和主要解释从某中心的神学在场中概括和支配差异活动和文本间隔。《多重立场》P16 ……另一种则不再转向源头,它肯定游戏并试图超越人与人文主义、超越那个叫做人的存在,而这个存在在整个形而上学或存在神学的历史中梦想着圆满在场,梦想着令人安心的基础,梦想着游戏的源头和终极。《书写与差异》P524

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总是焦虑于写下的文字会对灵魂中的铭文造成损毁,或者说,写下的文字是对灵魂之铭文的一种危险的增补。而德里达的解构正是揭示出了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