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作者与读者
理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理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作者:宋顺有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年第04期文章写作和阅读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沟通和生命对话行为,二者互相依存又相互生成。
写作主体和受体的内在差异性,使得两者在互动中出现一定的反差,理顺二者的关系,便显得十分重要。
读者作者文本关系在写作和阅读的双向交流中,作者和读者可以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伙伴关系。
作者写作是为了作用于读者,从这个角度看作者是写作主体,读者是接受客体。
然而阅读绝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
它贯穿着读者的积极探索和心理活动。
读者对阅读物的理解无疑会带上自己主观认识成分和个性色彩,从这个角度说,读者又是主体,作者和作品则成为客体和接受对象。
由于读者的气质、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等不同,便会达成他们对文章意义的理解深度、实现的方式及结果的差别。
任何读者总是按照自己的“期待视野”去理解和认识文章的,读者在阅读前和阅读后,对阅读物的把握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改变,这即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所起的主体作用的体现。
姚斯认为:文学是惟他之物,文学创造、传播出来,不仅仅是为了作者,也不仅仅是为了研究者的游戏,是为他人而存在。
文学如乐谱,没有被演奏,就没有被实现;只有演奏了,才能说是完成了。
所以,文本没有读者的参与,根本就不成文本。
没有读者,文本也没有意思。
表面上,创作是作者一个人的活动,但事实上,读者一直在影响着作者:作品是为谁而写的。
任何创作都是受到读者的需求所制约的。
萨特说过,文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密切合作的一个产物。
所以说,要使文本有意义,就必须有读者的不断介入,以及新的见解的不断注入。
由此可见,作者和读者的关系,绝不只是作者作用读者和读者被作用的关系。
诺曼说:接受意味着读者作为主体占有了作品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了它,通过释放作品蕴含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通过实现作品的可能性扩大了自身的可能性。
但是,作品在被接受、被改造的同时,也在占有并改造接受者,使其陶醉于自己的魅力,屈服于自己的影响。
著书当为读者谋--谈曹雪芹的作者与读者关系观
第2 3卷
第 7期
哈 尔滨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HARBI UNI N VERSI TY
Vb123 NO.7 .
20 0 2年 7门
Jl 0 2 u、 0 2
【 章 编 号】0 4 8620 )7 0 3 3 文 l0 —5 5 ( 20 —o 7—o 0
一
[ 者 简 介] 作 孔凡 戍 ( 95 ,江)
维普资讯
7 4 哈尔滨 学 院学报 20 0 2年
作者对读 者的关心 , 还体 现在f 人 / £ 越 为 J 要能
提高i者的审美能力。 萤 小说写道:‘ ‘ 再者亦令读者换 新 眼 目,不 E 『 j 胡牵乱 扯 、忽离 忽遇 、满纸 才人淑 女 、 建丈君 、 子 红娘 /玉 等通 共熟套之 旧稿 ” 所 谓 J 、 。 ‘ 换新眼 目”即指通过阅渎 《 红楼梦》克服审美钝 化倾 向,从 旧有 的审美 习惯 中摆 脱 出来 ,以新 的审 美 眼光 看待作 品 。 南于 “ 来野 史 皆蹈 一辙 ,干 部共 出— 套 ” 历 , 无 论= 是故事情 节 、人物 形象还是 主 旨表达 ,大 都陷 入了公 式化 、程 式化 、概 念化的泥 潭 ,因而导致 了 部分渎者思维定势,审美反应能力迟钝 ,出现审 美钝化倾向。 这—点集中体现在空空道人的问话上 : “ 兄 ,你这一 段故事 ,据 你 自己说 ,有 些趣味 , 石 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件 , 无朝代年纪可考 ; 第二件 , 并无大贤尢长哩 朝廷治 风 俗的善政 ,其 中只不过 几个异样 的女子 ,或 隋或 痴, 或小/微 善 , 无班姑蔡 女之德能 。我总 沙去 , 4 亦 恐世人不爱看呢。 h ”F此可见, 在空空道 ^ 看来 , 像 《 红楼 梦 》这样 的书 ,可能 世人不爱 看。因为 当时 世人爱看的是反映 “ 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 政 ” 班 姑 蔡女之德 能 ”类 的小说 ,这就 反映 了当 、“ 时人们整体 的审美水 平较低 ,审美 思维僵化 了。当 然 ,这不 能 睹 . ,因为 当日胄够 提 射 电门 赏 人 寸邑 f观 的大多是这类 主题. 劝世型 、 L 人物 琶人型的作品 。 要改 变渎者审 美钝化 的倾向 、唤醒 世人眼 目, 就必须 从 “ 那胡牵乱扯 、忽离 忽遇 、满纸/_ j 人淑女 子建文君 、 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 旧稿” 中走出来。 作者 认为 ,首先 要从 生活实 际出发 ,描写 “ 离合悲 欢 兴衰际遇 ” 追 踪摄迹 ”而不 “ 加穿凿 ” 要写 ,“ 稍 , “ 半世亲睹亲闻”的有关内容,改变 ‘ 牵乱扯” 胡 的局面;其次从艺术真实出发,强调 “ 取其事 隋 理 ”而 “ 不必 拘于朝代 年纪 ” 再次 强调作 品要 “ ; 发 泄真 隋” 做 到细腻感人 , 变 “ 半风 月故事不过 , 改 大 偷香窃玉 、 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隋发 泄一 二”的不 顷向;最 后强调作 品要有味 可寻 , 作者说: 都云作者痴, “ 谁解其中昧?” “ 这 谁解其 中味”表明 《 红楼 梦 》本 身就寄寓 了作者 的审美理 想 琵以及 丑 生活的独特审美体验等内蕴 , 寸峡 拥 有 着能激起欣赏 者美感 的特质 ,是 有意味 的形 式 , 有着丰厚的可供凑者肓说的话语。作者在仓 中正 l 胙 是努力贯彻 上述 四条原 则 , 而在 根本 E 保证 了 ‘ ‘ 亦 令世 人换新 眼 目”这 一 目标得 以顺 利 实现 。 四 当然 , 们说 雪芹先生对 凑 霍 责任 ,能平等 我 预 相待 , 但绝不是说作者对渎者就没有任何要求和期 待了。只不过不再是希望每— 卖耆只喜欢他写的 书 ,不再是 强迫 渎者受到什 么思想教 育 、接受 什么 思想改造罢了。就这一点而言,雪芹先生要比他出
浅析应用文作者与读者
Legal Svs t em A nd So c i et yf叁垒!查塾垒一兰!!!堡!望盟..箧翟翟翟霪耄浅析应用文作者与读者欧婷婷吴玲玲丁华平摘要应用文的读者与作者有其特有的性质,明确这一性质可以准确把握写作的立场与态度。
本文先对应用文的分类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应用丈作者与读者的类型.关键词应用丈公文事务文书中图分类号:H I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253.O l应用文是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来处理公务或办理私事、传播信息、表述意愿而撰写的具有某种法定格式或惯用体式的实用性文章。
应用文是属于写作学科的一个分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其种类也有不同,下面先了解应用文的种类。
一、应用文分类(一)按使用领域划分1.公文。
是领导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意图,代表自身权威,具有特定体式的各种文字材料。
分为正式公文和非正式公文两种,正式公文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
这类正式公文法规性严,策性强,具有规范的体式,体现的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其使用者只能是党、政、人大、政协、军队机关。
2.事务文书。
是处理日常事务的应用文,常见的有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规章制度、会议记录。
3.专业文书。
是指在某些专业领域使用的文书,比如财经文书、法律文书、科技文书。
4.日用文书。
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处理事务使用的惯用格式的应用文。
比如条据、书信、启事、海报、电报等。
5.求职礼仪文书。
这是在特定的场合中使用的文书,比如求职信、应聘信、启事、声明、感谢信、慰问信、请柬、聘书、开幕词、闭幕词、演讲词、欢送词、答谢词、讣告等。
(二)按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1.公务类应用文。
主要是用来处理日常的公务,其使用者主要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这类应用文表达的是集体意愿,比如公文,事务文书中单位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
2.私务类应用文。
作者与读者关系
(一)阅读与反馈的影响 (二)年齡与性别的影响
(三)职业与文化差异的影响
(一)阅读反馈的影响 读者对写作活动的影响,首先表现为 阅读之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思考 和阅读质疑等反馈给写作主体。
这种反馈可以分为专业化反馈和非专 业化反馈。专业化的信息反馈主要来自 专业化读者。非专业化的信息反馈主要 来自普通读者的阅读反馈。
经历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
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节 受体的心理特征 本节概括:作者要了解读者,顺应读 者,使读者受益。
任何一个作者要想使自已的写作获得 满意的效果,必须研究读者的心理特征。 掌握读者阅读兴趣的心理原因,然后去 顺应它。
作品要使读者受益,否则无人买单。
例: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刘禹锡的《陋室铭》
例: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仅
仅只有一次,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
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可以说,我已把自已的毕生
2、追求超前介入
读者对写作主体写作活动施加影响的 时机提前。(传统是滞后的,并非不 好。)现在则把他们的需要、爱好提前 告知主体。广大读者希望作家关注自已
所关注的问题。有些网络写手写一段,
然后看读者反应。
3、追求可接受性。
作家历来把可读性作为自已的追求。
但“市场性包装”、“炒作”,但有些
作者和受者的关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受者对作者的影响愈加明显其互动交流及时化这使得作者不得不重视读者的存在印刷阶段交流者可以不在场跨越时空限制交流主体和受体之间的距离可以无限放大
编辑出版工作中如何处理作者和读者的矛盾
编辑出版工作中如何处理作者和读者的矛盾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作者和读者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群体。
作者是内容的创作者,他们赋予作品灵魂和思想;读者则是作品的接收者和评价者,他们的喜好和需求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
然而,由于立场、视角和期望的不同,作者和读者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
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矛盾,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矛盾,首先体现在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期待上。
作者往往会倾注自己的情感、经验和创造力,追求独特的表达和深度的探索。
然而,读者可能因为自身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对作品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
比如,有些读者可能更倾向于轻松易懂、情节紧凑的作品,而某些作者可能更注重文学性和思想性,导致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晦涩难懂。
这种差异容易引发读者的不满,认为作品不符合他们的阅读需求;而作者则可能觉得读者未能理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从而感到失落和沮丧。
其次,在作品的风格和形式方面,作者和读者也可能存在分歧。
作者可能会尝试创新的写作风格、独特的叙事结构或者新颖的表现形式,以展现自己的艺术追求。
但对于一些读者来说,过于前卫或陌生的风格可能会造成阅读障碍,使他们难以接受和欣赏作品。
例如,一些先锋派的文学作品,可能因其独特的语言运用和叙事手法,让习惯传统阅读模式的读者感到困惑和排斥。
再者,作品的定价也是一个容易引发矛盾的因素。
作者通常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回报,因此可能对作品的定价有较高的期望。
然而,读者则会从自身的消费能力和对作品价值的判断出发,对价格较为敏感。
如果作品定价过高,超出了读者的心理预期,就可能导致读者的购买意愿下降,从而影响作品的销售和传播。
那么,作为编辑,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呢?首先,编辑要充当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和沟通者。
在作品出版前,编辑要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核心价值,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动态和读者的需求趋势。
通过与作者的充分沟通,编辑可以在尊重作者创作自由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作者调整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期待。
作者之用心与读者之别有用心
作者之用心与读者之别有用心当下文坛一个重要现象是作家纷纷揭秘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用心。
作者意图是作品意义的重要来源,但并非唯一的来源。
这种做法容易造成作者理解对读者意见的压制,进而损害作品意蕴的持续生成和深化。
对文学解读活动而言,作者出场解释自己的作品就几乎消解了探寻原意解读方式的合法性。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文学解读完全可以在作者用心之外延展意义,甚至可以别有用心地挖掘、发明出原意之外的新内涵,进而提供“不同的理解”。
关键词:意图;解读;别有用心;发明边利丰,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湖北宜昌443002)庞海音,新疆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新疆乌鲁木齐830046)一当下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作家频繁地以各种形式阐释、揭秘自己作品的意图和创作用心。
比如新作发表、出版之时,出版机构因发行宣传的需要举办首发式、渎者见面会;评奖前制造影响、获奖后发表答谢感言;住大学、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举办讲座、研讨会;作品引发争议,为自己辩诬正名;作品改编成影视文艺形式,为市场预热、吸引眼球的需要接受媒体采访;出版自传性文字,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和作品的奥秘。
参与这些活动的往往都是主流文化公认的重要作家,其目的可能不尽相同,但客观上都可以保持、提高作家及其作品的知名度,引发文化市场的持续关注和期待。
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前后,五位获奖作家全都在各种媒体上频频亮相,讲述作品本意、创作用心。
如张炜说《你在高原》写的是“心的高原”,书写的是“50后”心灵史;刘震云说自己的《一句顶一万》讲述“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并且“农民工的孤独比知识分子更深刻”。
莫言尽管主张要相信“读者的判断力”、“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但在《蛙》获奖前后也频繁、深度地揭秘作品。
2009年12月21日,他在新浪网读书频道的访谈中明确指出:《蛙》的主题“要写人的内心深处在所谓的罪与非罪之间,所谓的功与过之间自己灵魂的搏斗”。
作品作者与读者
作品作者与读者作者是制造者、生产者、创造者、书写者。
作者基于作品的概念总是和读者对立的。
以作品为中心,著述的人叫作者,赏读的人叫读者。
一、作为隐身读者的作者相对于作品的作者运用语言,以概念为手段达到向读者心灵揭示理念的独特目的。
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在创作时,他除了作为作者之外,他还是他作品的读者———隐含读者。
他的本我和自我往返于作品之间,往返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二、承载作者读者声音的作品“作品文本的意义是某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活动赋予作品的,我们对作品的阅读就是被动地去发现和挖掘这些东西。
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作者成了绝对的主动者而读者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作品成了由语言结构支撑的文本,文本的语言结构将作者、读者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三、作为潜在作者的读者阅读时有另一个思考的主体的我和存在的我。
读者阅读时把自己想象为作者,预测着、期待着、修正着,凭着想象的翅膀,他边阅读边“创作”,好比作者在写作。
因为读者阅读时有着作者类似的经历,充分发挥感知和想象。
作品作为一种意识行动的产物,无疑和作者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思想意识,创作个性和才能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这一切也会或隐或显,直接或者曲折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作者创作一部作品,并不单是为了反映他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思想意识和创作个性,而且也是要让他创作的这部作品去接受读者对它的具体化。
作者对他要再现的客体总是要以他在创作中设计的形象展示出來,一个再现客体可以连续以多种形象展示给读者,在英加登看来,这是为读者对它的具体化做好了准备。
作品中的语言当然也是人们之间“互相沟通的工具”,它的形成和这部作品作者的创作意向,以及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见闻和体验是分不开的。
图式观相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作者对他要再现的客体总是要以他在创作中设计的形象展示出來,一个再现客体可以连续以多种形象展示给读者,在英加登看来,这是为读者对它的具体化做好了准备。
论述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关系
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对作家作品与读者关系的论述:
1.作家为读者提供思想和情感的启示: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内心的思想、情感和体
验。
作品可以成为读者与作家之间的桥梁,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家的情感和思考,从而获得新的视角和启示。
2.作家引发读者共鸣和反思:作家的作品通常涉及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经历。
读者在阅读作
品时,可能会找到与自己相似或相反的情感和经历,从而引发共鸣和反思。
这种互动促使读者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和社会问题。
3.作家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家的描述和描绘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力。
读者在阅
读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图像和场景,与作家的描述相结合。
此外,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冲突也可能激发读者的创造力,让他们进一步展开想象和创作。
4.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作家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一种与读者进行对话和交流的方
式。
读者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作家的思想和观点,并可以通过评论、讨论和反馈与作家产生互动。
这种互动促进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5.作家提供文化遗产和身份认同:作家的作品往往承载着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
读者通过
阅读作品,不仅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还能够找到与自己的身份认同相契合的内容。
作家的作品成为人们传承和认同共同文化遗产的重要媒介。
总的来说,作家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精神上的互动和连接。
作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而读者通过阅读与作品对话、思考和感受。
这种互动让作品获得生命力,同时也丰富了读者的心灵和思想。
文本解读:读者与作者、文本的共生
文本解读:读者与作者、文本的共生作者:罗晨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2年第01期罗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教师。
一《散步》作为多次入选的“经典课文”,一线教师对《散步》的研究讨论从未间断。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课文总是被全面审视(包括内容蕴含、思想主题、艺术手法、美感特质、版本源流等各方面)的命运不同,关于《散步》讨论却大多数聚焦于文章的主题,或围绕着主题展开。
1993年第一次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后,1994年贺晓溪《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散步〉赏析》[1]一文,标题即明确“尊老爱幼”是《散步》的主题。
1995年夏雨舟《〈散步〉探美三题》[2]的第一题即是“尺水兴波折射至高之上的人性美”,认为“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随着关于《散步》主题讨论的持续与深入,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观点。
因此“统编本”《教师教学用书》提出:“作品内涵丰富,又很适合做多元解读。
对于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要注意‘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作品一旦问世,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应该允许读者从中读出多样的滋味、多角度的理解。
比如,可以读出‘亲情——关爱’‘谦让——和谐’‘孝道——伦理’‘中年——责任’‘生命——感慨’‘选择——担当’等。
”[3]P68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果然包含如此豐富的“主题”吗?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观点中,我们还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吗?二在讨论《散步》的主题之前,不妨先看看本文的“主角”是谁?我们从本文三个“特殊”的句子谈起。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③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三个句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点符号——冒号(:),冒号常用于提示引用人物的语言。
《散步》中,除了提示引用人物语言之外,以上三句也使用了冒号。
作者与读者关系探考
作者与读者关系探考作者:隋雪纯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年第08期摘要:朱光潜文学理论将作者与读者关系分为不视、普视、俯视、仰视、平视五种类型。
其中,不视观因主张作者的孤立绝缘性应遭摒弃;普视观因境界高而难求;俯视观与仰视观各有理论依托,但都具片面性;平视观有利于合理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形成和良好文学风气的开拓,是作者对于读者最好的态度。
朱光潜对于作者和读者关系的文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根基与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之精华的糅合,体现为作者与读者关系的一体性、理论的和谐性、打动人心的实用目的性三大特征。
关键词:作者与读者关系文学理论朱光潜从文学作品诞生之日起,关于作者与读者关系的解读和辩论便此起彼伏。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在其《作者与读者》一文中提出:作者对于读者的态度可分为不视(包括普视)、仰视、俯视、平视。
[1]五视观对作者与读者关系的概括包括哪些实质内容?作者与读者关系究竟要走向何方?是否有一种最为恰当合宜的作者与读者关系?这些都是当今文学场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研究论述中,基于作者与读者关系的思考较为普遍,而从朱光潜之文学理论视角切入探究其关系者尚不多见,笔者不揣谫陋,具體论析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一、不视——目中无读者不视即目中无读者,朱光潜文学理论将“不视”分为文学创作的两种极端境界。
第一种“不视”会产生“最坏的作品”,即“作者向虚空说话”[2]。
朱光潜将空洞议论、陈腐讲章、枯燥叙述之类的作品归入此等。
作者语言缺少生动性,无法发挥“人类心灵交通的工具”的作用,只能沉浸在自我的“直觉形相中,独乐其乐”,却无法“在以符号传达所直觉之形相时,与人同乐”[3]。
读者无法从文本字句中窥透作者的性格,使读者和作者之间情感交互具有隔膜。
语言的晦涩和费解使读者无法直接透过字句和文本领会作者意图、性格等,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和不适感。
由于朱光潜提倡“文学的功用在表现作者的情感思想,传达于读者,使读者由领会而感动”[4],所以无法达到传达作者情感、艺术的内容与形式未能融合的作品可谓写作的失败。
第七讲: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主题
第七讲: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主题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文章是否应该有一个或者多个主题。
有些人认为一篇作文可以有多个主题,而有些人则认为作文只能有一个主题。
其实在写作中,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主题,并解释如何确保文章只有一个主题。
为什么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主题呢?一个主题可以帮助文章保持清晰和有条理。
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有太多的主题,读者很容易会感到混乱和不知所措。
相反,如果一篇作文只有一个主题,读者就可以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更加容易接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一个主题可以让文章更加有力量。
如果一个作文有多个主题,就很容易会让读者感到作者没有重点,文章显得毫无重要性。
而一个主题可以让文章更加有力量,更加有说服力,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如何确保文章只有一个主题呢?在写作文之前,我们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就需要我们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写作的时候要始终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展开文章。
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避免在文章中出现过多的支离破碎的内容。
我们要确保每一个段落都与主题相关,不要在文章中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我们可以在写作文之后,对文章进行审查和修改。
我们可以检查文章中是否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是否有不清晰的地方,是否有其他主题的迹象。
这样可以确保文章只有一个主题,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主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主题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有条理,更加有力量和更加有说服力。
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文章,避免文章中出现过多的支离破碎的内容,确保文章只有一个主题。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更加容易产生影响力。
作者、作品与读者间的紊乱关系解读
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可能隐含着一个信息 , 已被传 达到作 一个 品中的信息 。当作者寻 找到能准确传 达 自己意图 的表 达形
式 时 , 部作品就能恰 当地体 现作者的 意图 , 么这种情 况 这 那 下作 者和作 品之 间不存在紊乱。 比如一些后现代主义 小说 , 只看 内容 的话会觉得其本身就是一个紊乱 的过程或者状 态 ,
维普资讯
理论摇索
作者 作品与读者问的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系解读
颜 青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反映在作者 、 品与读者 的关 作
系上 , 现 为 三者 间 既 有 有 序 的一 面 , 有 无 序 即 紊 乱 的 一 表 也
是来源于个 体最真实神秘 的体验 , 是失语状态的最好印证和
创作的随意性 、 即兴性和拼凑性 , 任何试 图捕捉 准确意义 使 的企图都完全落空 , 由紊乱发生 。这种紊乱虽然是作者刻 任 意制造的 , 但紊乱的结果却不可能在作者的掌控之 中。
当读者参与进 来时 , 紊乱的问题在作品与读者这一环节 上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了。读者在面对作品时 , 并非是完全受 动的 , 恰恰相反 , 理解 本身便 是一种积 极 的、 建设 性的行 为 , 包含着创造的因素。作品的意义来 源于两个 方面 : 一是作品 本身 , 一是读者的填充 。读 者对作 品意义 的填充 是能 动的 、 决定性的。在阅读过 程 中, 读者充分 调动 主体能 动性 , 激活 自己的想象力 、 直观能力 、 体验 能力 和感悟力 , 通过对作品符 号的解 码 , 不但把创作主体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中所包 含的丰 富 内容复现出来 , 以充分地理解 、 加 体验 , 而且还渗人 自己的 人格 、 气质 , 以及 生命 意识等等 , 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 形象 , 甚至能够对原来 的艺术形 象进行开 拓 、 充 以至再 创 补
第七讲 作者与读者
第七讲作者与写作一、作者的权威与文学创作动因(一)作者的权威至少有以下几重含义:1、法律归属意义上,作者对其作品负责任,享有其作品的受益权,因其文本而得到尊荣或受到指责。
2、作者是意义的源头,是文本的创造者,是具有坚实个性的讲述者。
3、阅读必须尊重作者的权威,因为真正的阅读就是对作者意图的还原。
(二)作者与文学创作的状态、动因(参教材)1、灵感说:a、柏拉图的“神力凭附”(实际上也表明并没有作为主体的“作者”);b、累积而突然爆发的灵感。
2、虚静说:如何领悟这“惟恍惟惚”、“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老子提出“涤除玄鉴”,意思就是洗去各种杂念、欲念,让自己变得像镜子一样空明、纯净、清明,也即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人只有保持内心的虚静状态,才能观照那造化孕育万物的道。
庄子所谓的“自由”就是“游心于物之初”,也即“游心于道”。
但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这样,必须要像那些“至人、神人、圣人”那样“无己、无功、无名”才行。
经过外天下、外物、外生后才能达至“无己、无功、无名”,也就是“心斋”、“坐忘”之境。
此时心中不再有任何利害的计较、取舍,不再有任何的欲望干扰,此乃真正的自由游戏的状态。
3、社会责任说:为统治者服务,为道德服务、为启蒙……4、欲望升华说:文学艺术对纾解文明中的不满大有作用。
对保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大有作用。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也揭示了作为“主体”的作者之死亡)二、非个人化及反意图论1、非个人化:诗人是所有存在物中最没有诗意的,因为它没有个性——它在不断地(带来信息)供给其他主体——太阳、月亮、大海、男人和女人,这些都是冲动的造物,都具有诗意,它们周围都有一种不可改变的特质——诗人却没有;他没有个性——他确实是上帝所有的造物中最无诗意的一个。
(这和新批评的非个人化不一样)选自《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P307俄国形式主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反个人化的主张,但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反心理注意、反情感表现、反外在解释。
读者与作者
读者与作者
读者与作者是不同的,作者写作要表达的是自己的思想,而读者阅读文章得到是自己情绪的宣泄,所以同样一本《伤寒论》,一百个人阅读得到是一百个不同的结果。
虽然《伤寒论》是一本医书,却因为读者的情绪不同,后人所得也不同,若达不到原作者的思想境界,那么永远学不会《伤寒论》,而只会在自己的欲望中宣泄医学。
其他书籍也如同《伤寒论》一样,被不同的读者宣泄自己的情绪。
譬如说,《道德经》是被乱解最多的著作之一,也是传播最广的著作,不谦真人仅举一句话说明,《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认为: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天地(对待万物和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这样的理解当然是不正确的,没有从原作者的思想境界去理解文章本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摆饰,如同道具一样,现代祭祀使用的各种纸做的祭品或者是麦秆编织的祭品与刍狗是一脉相承的。
天地没有仁爱,天地将万物当作自己的摆饰,圣人没有仁爱,圣人将百姓当作自己的摆饰,即百姓只是圣人自我表功的摆饰。
祭祀时摆饰越多越豪华,越能显示祭祀者的功绩。
正因为读者与作者是不同的,所以更需要不同的作者表达多姿多彩的思想,这就是文明。
无论读者有多少,都不能抵上一个作者。
一
座城市是否文明,不在于多么富有,而在于有多少作者,所以深圳远不如上海,深圳多的是土豪,而上海是文化文明之都。
作者体现了独立自由的思想,而读者没有这样的思想,所以建设社会精神文明需要更多的作者。
文章与读者
文章与读者
作者是神,是文章的主宰,文字是木偶,文章就是神为人表演的木偶剧。
文章是伊圃园里智慧树上的金苹果,它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空中的风吹入读者的头脑;是山间的细泉淌入人们的心田。
读者是收集者,在文章的海洋里。
星空中,找寻自己的珍宝,添满心的瓶子。
文章不能没有读者,因为读者是文章的传呈人,体验者,完善者。
现在家喻户晓的四大名着,唐诗宋词……这些闪烁着光芒的文章,是因为有读者的欣赏和传播才让它们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作者将文完美,他们把自己的见解,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以及磨练多年的文字功底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文章中。
希望的是将自己的喜悦和悲伤,得意和烦恼与别人一齐分享。
读者不能没有文章。
因为文章让读者的思想得到洗礼然后成长。
没有文章的读者是世界上不幸的人,他们没有精神的滋润也得不到救赎。
如果没有弃医从文的鲁迅又怎么回有崛起的新中国;如果没有马列主义又怎么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文章是最不可思议的事物,因为它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而读者是文章的基石,它让文章充满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作者与写作一、作者的权威与文学创作动因(一)作者的权威至少有以下几重含义:1、法律归属意义上,作者对其作品负责任,享有其作品的受益权,因其文本而得到尊荣或受到指责。
2、作者是意义的源头,是文本的创造者,是具有坚实个性的讲述者。
3、阅读必须尊重作者的权威,因为真正的阅读就是对作者意图的还原。
(二)作者与文学创作的状态、动因(参教材)1、灵感说:a、柏拉图的“神力凭附”(实际上也表明并没有作为主体的“作者”);b、累积而突然爆发的灵感。
2、虚静说:如何领悟这“惟恍惟惚”、“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老子提出“涤除玄鉴”,意思就是洗去各种杂念、欲念,让自己变得像镜子一样空明、纯净、清明,也即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人只有保持内心的虚静状态,才能观照那造化孕育万物的道。
庄子所谓的“自由”就是“游心于物之初”,也即“游心于道”。
但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这样,必须要像那些“至人、神人、圣人”那样“无己、无功、无名”才行。
经过外天下、外物、外生后才能达至“无己、无功、无名”,也就是“心斋”、“坐忘”之境。
此时心中不再有任何利害的计较、取舍,不再有任何的欲望干扰,此乃真正的自由游戏的状态。
3、社会责任说:为统治者服务,为道德服务、为启蒙……4、欲望升华说:文学艺术对纾解文明中的不满大有作用。
对保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大有作用。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也揭示了作为“主体”的作者之死亡)二、非个人化及反意图论1、非个人化:诗人是所有存在物中最没有诗意的,因为它没有个性——它在不断地(带来信息)供给其他主体——太阳、月亮、大海、男人和女人,这些都是冲动的造物,都具有诗意,它们周围都有一种不可改变的特质——诗人却没有;他没有个性——他确实是上帝所有的造物中最无诗意的一个。
(这和新批评的非个人化不一样)选自《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P307俄国形式主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反个人化的主张,但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反心理注意、反情感表现、反外在解释。
如迪尼亚诺夫认为:“直接研究作者的心理,在他所处的环境、他的生活、社会阶级和他的作品之间建立因果关系,这是一种极不可靠的做法。
”穆卡洛夫斯基说:“诗歌并不与任何经验的个性相等同,甚至不与作者的个性相等同。
”新批评从艾略特开始就对浪漫主义过度的个人主义进行反叛:一个成熟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早已在他的前辈的作品中出现。
历史的意识是对于永久的意识,也是对于暂时的意识,是二者的结合。
这种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性的。
它也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
“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谁也不能单独的具有他完全的意义。
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对他和以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
你不能把他单独的评价;你得把他放在前人之间来对照,来比较。
”“我们所应坚持的,是诗人必须获得或发展对于过去的意识,也必须在他的毕生事业中继续发展这个意识。
于是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
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
”诗里的感情并不是现实中诗人的感情。
诗中的感情不是个性化的,而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普遍的感情。
2、反意图论传统文论总是把作品看作是作者意图的再现,这种认识在20世纪被消解了。
在新批评派中,维姆萨特是反意图论中最坚决的,他与比尔兹利合写了两篇著名的论文《意图谬见》、《感受谬见》。
他们给传统文学研究从作者创作动机来推测作品意义的做法扣上了一个意图谬见(intentional fallacy)的帽子,“意图谬见将诗与其产生过程相混淆,这是哲学家们称为起源谬见的一种特例,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
”他们给从读者阅读心理与阅读效果出发的文学研究扣上了“感受谬见”的帽子:“将诗与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
这是认识论上怀疑主义的一种特例……其始是从诗的心理效果推衍出批评标准,其终则是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
”3、非个人化及反意图论的意义及局限(1)意味着对赤裸裸的教诲与忏悔的一种拒绝。
(2)文学关注的中心从读者转向文本,转向创造过程本身。
(3)一种客观主义的学术立场。
所谓的“反意图论”并不是否定作者创作时意图的存在,而是认为当文本创作出来,作者便对文本失去了控制,意图便成为难以确证的东西,文学研究只能以作品提供的既有事实为依据。
因此,作者的生平,文学创作的心理动机以及作品诞生时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不是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参汪正龙《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三、作者之死1、作者之死的背景上帝之死——人之死——作者之死;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理性(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毁灭”(借卢卡奇语)2、德里达就仿佛存在一种独特性之间的抗争,一种写作与阅读之间的抗争,在其过程之中,一个副署跑来既肯定、重复并尊重另一个的、“原”作的署名,同时又将它引离他处,因此就冒背叛它的危险,为了尊重它才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去背叛它,创造同样独特的另一个署名。
选自《文学行动》P35 甘冒意义虚无的危险就是开始游戏,首先是进入异延的游戏中,延异不准任何词、概念和主要解释从某中心的神学在场中概括和支配差异活动和文本间隔。
《多重立场》P16 ……另一种则不再转向源头,它肯定游戏并试图超越人与人文主义、超越那个叫做人的存在,而这个存在在整个形而上学或存在神学的历史中梦想着圆满在场,梦想着令人安心的基础,梦想着游戏的源头和终极。
《书写与差异》P524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总是焦虑于写下的文字会对灵魂中的铭文造成损毁,或者说,写下的文字是对灵魂之铭文的一种危险的增补。
而德里达的解构正是揭示出了这一增补无可避免,而灵魂的铭文这一作为本源的、同一性的存在本来并不存在。
由此,作为意义之同一性保证和源头的作者就不可避免地死亡了。
德里达用“异延”(分延)驱逐了纯洁的“灵魂”所渴求的神圣的“存在”,异延乃是不是源头的“源头”。
(解构)它首先是一种分析性、开放性的阅读方式。
……这种阅读方式不把文本看作固定不变的实体,也不认为它有一个值得读者去紧追不放的本源性意义,更不认为其中隐藏着作者的绝对权威,相反,它要我们取消文本的绝对界限,使文本成为向我们无限开放的东西,向其他文本不断开放的东西。
在解构性阅读中呈现出来的是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的意义之网,即使我们看到一个我们千百次使用的具有固定意义的语词,我们也应把这个词的现有词义掏空,看它能向我们展现出多少种不同的意义,看它在另一种可能的语境中有什么新意义。
《汪堂家讲德里达》P333、福柯论“作者之死”福柯主要著作(仅限译为中文):《疯癫与文明》(1961)、《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规训与惩罚》(1975)、《性经验史》(1975后)、《主体解释学》(1981后)福柯的思想主线都是与身体相关的,中心议题是理性对身体经验的压制,理性对生命的操控。
理性的疯癫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惨剧。
由此作进一步的延伸,文学中,那个拥有父权的作者,作为理性的化身,应该被消解。
“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因为人们出于这种疯癫,用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性所支配的行动把自己的邻人紧闭起来。
”在萨德与戈雅之后,而且从他们开始,非理性一直属于现代世界任何艺术作品中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着这种使人透不过来气的险恶因素。
由于疯癫打断了世界的时间,艺术作品便显示了一个虚空,一个沉默的片刻以及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它造成了一个不可弥合的缺口,迫使世界对自己提出质疑。
艺术作品中必然出现的亵渎成分重新出现,而在那种陷入疯癫的作品中的时间里,世界被迫意识到自己的罪孽。
从此,通过疯癫的中介,在艺术作品的范围内,世界在西方上第一次成为有罪者……《词与物》讨论人文科学的合法性。
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
《词与物》要让思想史在无名之中展开……问题在于剥离思想史的一切先验的自我欣赏的成分;必须把它从这个它被封闭在其中的失而复得起源的循环中解脱出来。
《知识考古学》以下出自《什么是作者?》作者的名字不单纯是话语的成分(作为主语、补语,或可以用代词或其他词类取代的成分)。
它的出现是有作用的,作用就在于它是分类的手段。
名字可以把若干文本归集在一起,从而把这些文本跟其他文本区别开。
名字也建立起文本间不同形式的关系。
……一些文本属于一个名字,这一事实意味着这些文本间有同质、亲缘、互相解释、归属相同的关系,还有使用相同的关系。
最后,作者的名字说明了讲述以某种方式存在的特点。
……它在藉以流传的文化中,确定了它的地位,以及接受它的方式。
选自《符号学文学论文集》P516 但与此同时,“文学”讲述只有带作者的名字才可接受;每首诗歌、每部小说的文本都必须署上作者,说明写作日期、地点和详细情况。
根据这种信息,确定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文本不署名,就尽一切努力探出其作者。
文学作品的匿名,只是作为要让人解决的难题才有意义,因为在我们的时代,文学作品全然受到作者权威的支配。
P518(历史上或许有所谓的匿名或共名时期,但在中国,很久就有著书写作而不朽的观念)福柯提到了根据文本之间是否有相似性、一致性来断定文本归属的方法,以此说明作者—功能体的问题。
从小说的叙述者去寻找跟实际写作人有关的作者,那是荒谬的;从作者和实际写作人的分裂中,从二者的分离中产生“作者—功能体”。
521 作者—功能体跟限制、确定、连接讲述领域的法律和公共惯例制度密切相关;它在各种各样的讲述、各个时期、各种文化中起作用的方式不是整齐划一的;它不是把文本自然地归属于其创作者就可以确定的。
它的确定,要经过一系列准确而复杂的过程;在作者—功能体同时产生几个自我,同时产生一系列任何种类的个人都可以占领的主观地位的范围内,它并不单纯而简单地指一个实在的个人。
P5224、罗兰·巴特文论在巴特看来,作者权威的确立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人们总是认为文本是作者意图的呈现,作者先于书而存在,作者养育了书。
但事情恰恰要颠倒过来,是书养育了“作者”,是书塑造了、赋予了“作者”以生命,“作者”非但不是写作的主语,相反,“作者”不过是经由书写而建构出来的纸上的生命。
“生命只不过是对书的模仿,书本身只是符号的交织物,只是对丢失的、无限延期的事物的模仿。
”只有当那种父权制的作者死亡之后,读者才诞生。
这时候也就不存在那种已经完成了的作品,只有写作。
作者之死意味着那种作为文本中心与意义本原的功能的丧失。
(1)《写作的零度》(见于《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1988年版)“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统一性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写作,而且在资产阶级的(也就是古典的和浪漫主义的)时代,形式不可能分割,因为人的意识尚未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