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经济学分析初定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主粮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实现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1] 200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水稻年的设定,这是世界首次出现以主粮命名的年份;5年之后,即2008年联合国大会再次审议通过了马铃薯年,明确确定了马铃薯在世界粮食当中的主体地位,为世界推广马铃薯主粮化奠定了基础。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是其他主粮无可比拟的,它被称为“最富营养的食物”。专家提出,马铃薯成为人们主食后,人们将实现合理的膳食结构,人们饮食将会更加富营养化,身体将会更加健康。其实,马铃薯的主粮地位早就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承认,早在上个世纪,联合国粮农组织对马铃薯的种植推广和科研投入就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给予了马铃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的待遇。
另外,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马铃薯成为主食后,我国的粮食安全更加有保障,对我国粮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在两个方面较为突出,一个方面是增加了我国粮食总量,解决我我国粮食贮备不足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稳定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马铃薯的价格,马
铃薯主粮化后,可以满足其市场需求,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当然,马铃薯地位的提高,也将改变我国种植结构,对环境对土地都会有一定的改善,更有利于我国实现农业上的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实现主粮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顺应农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切实符合了我国中央关于对农业产业优化调整的要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马铃薯的主粮化让这句话变得更加真实。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富有营养健康的消费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改变传统的粮食消费方式,使人们的粮食消费更加健康,更加营养化。
2国外研究文献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世界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其中,主要是分布在欧亚两大板块,集中在我国、俄罗斯、印度和乌克兰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加起来将近1000万公顷,是总面积的50%左右。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总的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整个美洲大陆保持基本不变,但在世界各个洲的种植面积还是有一些波动,比如欧洲,欧洲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来有所下降,而亚非两个洲的马铃薯面积却一直增加。
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上升,马铃薯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马铃薯产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马铃薯主粮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所以马铃薯产业备受关注,研究马铃薯的专家学者对马铃薯进行
多角度的研究分析,采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并走访多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动向与趋势,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增强马铃薯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马铃薯生产加工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如何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以及马铃薯产品改良方面,全球许多国家都进行过尝试,试图通过马铃薯育种解决马铃薯在生产、运输及食品加工中的各种问题,让马铃薯变得更适合生产与加工。
如今,很多国家确立马铃薯育种目标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要求进行的,比如欧美发达国家,他们在育种目标建立的时候就把马铃薯市场需求,包括种薯和商品薯以及环保问题充分考虑在内。荷兰是马铃薯加工率最高的国家,他们在确立育种目标的时候除了考虑以上这些,他们还综合考虑了种薯在各种病虫防疫,单产量,淀粉含量,口感,加工品质,运输问题等。其他的发达国家比如法国德国,他们确定育种目标主要还是看重马铃薯淀粉的含量,高淀粉是他们育种的最大目的。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比如荷兰,它育种的目标除了高淀粉之外,还要求马铃薯具有高的加工品质,在荷兰,一半以上的种薯都是以加工食品为目的培育的,它要求种出来的马铃薯薯形漂亮,皮肉优质,糖分充足,炸成薯条后保证口感新鲜美味。所以荷兰加工选购的马铃薯是十分严格的,标准也高。[2]
马铃薯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加工情况不近相同。
下表是李惠2001年对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情况汇总的数据[3]:
以下表格是宋佰符研究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情况所得来的数据:
马铃薯的加工主要集中欧美发达地区,占世界马铃薯加工总量的一半以上,欧美发达国家的马铃薯加工总量多,加工比例高,马铃薯加工食品的消费产值多,所以该地区马铃薯食品品种较多,占的比例也比较高,占到78%左右。[4]
马铃薯加工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马铃薯加工食品在各个国家都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从人均消费量上看,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是73.9公斤,比世界人均年消费量32公斤还多出两倍,而马铃薯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年消费量是20.4公斤,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10公斤左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相比之下,马铃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5]。因此它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生产成本和产量一直是专家们研究马铃薯必不可少的课题,他们研究的目的始终是围绕如何降低马铃薯的生产成本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在研究的过程中,专家们考虑最多的是地域环境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P.Vereijken,C.D.Vanloon (1991)认为,种植马铃薯受到地域贫瘠的影响,所以通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有机肥,这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增加了马铃薯的成本,二是污染了环境。针对这两个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种植马铃薯应该使用轮作的方式,种植优良的种薯,避免过多使用有害农药化肥,这样一来节省了成本,二来种植出来的马铃薯绿色无污染[6]。D.O.Caldiz,P.C.Struik(1999)经过实地调查了阿根廷种植马铃薯的情况以后提出,阿根廷之所以马铃薯产量高,成本低,生产效益好,主要是因为阿根廷具有明确的育种目标,种薯优质,抗病虫,除了在种薯培育上具有很多优势之外,它的用肥措施,灌溉技术都比较先进。接着D.O.Caldiz,P.C.Struik 还运用了LINTUL马铃薯模型测算了马铃薯的收益率,但测算出来的收益率比实际得到的收益率要高得多[7]。David Holland and Jun Ho Yeo(2001)感兴趣的是种植马铃薯过程中所投入的和所产出的是不是平衡的问题。他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后得出,对马铃薯加工的100%投入有55%的产出,其他45%废料的产出成为牛奶场投入的原材料,当然45%废料的产出也算是收益,只是这个收益不高,因此得出结论,马铃薯加工投入与产出是比较平衡的[8]。Khakbazan et al.(2009)在土质与气候影响马铃薯种植方面的研究有所建树,他运用经济和农业动力学模型对马铃薯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