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2014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201406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指南

201406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指南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指南宜昌市城乡建设和住房委员会宜昌市城市规划研究院2014年5月目录前言 (1)1.雨水收集系统 (2)2.雨水收集回用工艺流程 (5)3.节水器 (6)4.节水设备:家庭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8)5.新农村家庭节水综合利用系统 (9)6.设备:江苏雨水收集系统 (10)7.中水回用 (11)8.社区污水再生利用、雨水蓄用与水景观建设综合解决方案129.建筑给排水中节水技术的应用 (14)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列世界第125位,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宜昌境内拥有“二江四河”,水资源总量虽然充沛,但可调节能力低,且存在地区分布不均匀、与耕地组合不平衡的问题。

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剧已造成了可用水量的减少。

雨水作为淡水资源的一个类型,渐渐成为人类利用的对象,雨水的收集利用将是未来开发水资源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基于自然环境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性的雨水收集利用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然途径。

为此,宜昌市住建委、宜昌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共同编制了《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指南》,以指导我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

1.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确切的讲,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

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

一、屋顶雨水。

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

屋顶等理想汇水区域收集流程在建筑屋面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经过过滤、处理,将收集的雨水经过沉淀池沉淀,与建筑中水系统结合,共同用于冲洗厕所、绿化、洗车、水景等用水。

年节约用水约500吨。

屋面雨水收集二、地面雨水。

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局部修订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局部修订版

修订内容
1.0.3A 条文回答的核心问题:
1、 排水工程设施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2、 排水工程设计人员肩负着什么样的责任?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及时反馈实施效果和问题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修订内容
1
总 则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编制单位
2013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编制单位
主编单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完成 期限
源 头 控 制 体 系
规划 与综 合
平面
1~2年
竖向
1~2年
技术 标准
设计 施工
2~3年 1~2年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回收设备规范要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回收设备规范要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回收设备规范要求在给排水工程中,雨水回收设备的规范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雨水回收设备是一种提取和利用雨水的系统,可以用于灌溉、冲洗和其他非饮用水方面的需求。

为了确保雨水回收设备的有效运作和安全性,以下是雨水回收设备规范要求的几个方面。

一、设备选择和设计在选择和设计雨水回收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容量和尺寸:根据需要回收的雨水量,确定设备的容量和尺寸。

设备容量应与工程需求相匹配,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资源浪费或不能满足需求。

2. 材料和耐久性:雨水回收设备应选用耐久且适当的材料制造,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如气候、水质等。

3. 滤清系统:雨水回收设备中的滤清系统是确保回收水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滤清系统应能有效过滤降低含有污染物和杂质的雨水。

二、安装和运维要求雨水回收设备的正确安装和定期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1. 安装位置:雨水回收设备应安装在通风良好、不受污染和易于维护的地方。

设备的位置应考虑到易用性和维修保养的方便性。

2. 排放管道:设备应设有排放管道,用于及时排除雨水回收系统中的过剩水和杂质。

3. 维护要求:定期检查和维护雨水回收设备是确保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必要步骤。

根据设备的制造商指南,及时更换滤清系统、清洁管道和设备表面等。

三、水质监控要求为保证回收水的安全性和质量,需要进行水质监控。

1. 监测参数:监控回收水的主要参数包括悬浮物、颜色、浑浊度、PH值、化学物质含量等。

通过检测这些参数,可以确保回收水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2. 检测频率:根据工程需求和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水质监测频率。

监测的频率应保证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水质问题。

四、安全保护要求为保障使用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雨水回收设备需要符合相关安全保护要求。

1. 防火措施:设备应采取防火措施,并确保回收水不会引发火灾或其他危险。

2. 输配电和接地要求:设备的输配电系统应符合电气安全标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雨水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给排水工程中,雨水收集规范要求的制定和执行,不仅能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还能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达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

一、雨水收集系统设计1. 雨水收集系统的规模和设计原则在给排水工程中设计雨水收集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雨水的降水量、径流系数、收集面积等因素,确定系统的规模和设计原则。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城市应采用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而规模较小的社区或建筑物可以采用独立的雨水收集系统。

2. 雨水收集设施的布局和选材要求雨水收集设施的布局应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环节。

按照规范要求,雨水收集设施的选材要求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雨水收集设备要求1. 雨水收集设备的设计和安装要求在给排水工程中,雨水收集设备的设计和安装要求包括雨水收集装置、滤池、储水设备等方面。

设计时需按照工程要求进行严格计算,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规范要求;安装时需注意设备的位置和布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便于维护和清洁。

2. 雨水收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求为了确保雨水收集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按照规范要求,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检修、更换等方面,以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寿命。

三、雨水收集水质要求1. 雨水的净化要求雨水经过收集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以满足使用要求。

具体的净化要求包括去除悬浮物、重金属、有机物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确保雨水的水质符合规范要求。

2. 雨水的利用要求雨水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利用需求,对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同。

例如,用于灌溉的雨水要求较低,而用于饮用或生活用水的雨水则有更高的水质要求。

四、雨水收集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为了及时发现和修正雨水收集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工作。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介绍

90 HUANJINGYUFAZHAN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介绍张宗农(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本文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10月)中给出的各类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概念、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LID技术;黑臭水体;治理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1-0090-02DOI:10.16647/15-1369/X.2018.01.053The introduction of the urban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Zhang Zongnong(He’Nan Building Materials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imply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ion, applicabilit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of every kind of the urban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These technologies are contained in the Technical guide for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 Construction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rainwater system (Trial Implementation) which is issued by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on October, 2014.Key words: LID technology;Black and smelly water;Treatment按主要功能分类,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包括渗透技术、储存技术、调节技术、转输技术、截污净化技术等几类,下面就这几类技术做简单的介绍。

城市给排水工程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规程

城市给排水工程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规程

城市给排水工程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规程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水资源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规范化的处理。

二、技术规程1、设计原则(1)规划合理。

设计方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2)安全可靠。

设计方案应考虑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发生洪涝等情况。

(3)经济合理。

设计方案应尽可能地考虑节约成本,降低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4)环境友好。

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环保型的技术和材料。

2、设计要求(1)雨水收集区域的划分。

应根据城市的规划和实际情况,将城市分为雨水收集区、非雨水收集区和雨水渗透区。

雨水收集区域应具有一定的面积,同时应考虑到雨水收集管道的布局和连接。

(2)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

应根据雨水收集区域的大小和地形情况,合理设置雨水收集设施。

主要包括雨水收集桶、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坑、雨水收集井等。

(3)雨水收集管道的布局和连接。

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实际情况,合理布局雨水收集管道,同时应注意管道的连接方式和施工质量,确保管道不会出现渗漏等问题。

(4)雨水利用设施的设置。

应根据雨水利用的具体需求,设置合适的雨水利用设施,主要包括喷灌系统、灌溉系统、绿化系统等。

3、技术方案(1)雨水收集方案。

雨水收集方案应根据城市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和雨水收集管道的布局和连接。

(2)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雨水收集处理方案应根据雨水的用途和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主要包括雨水的过滤、消毒等处理措施。

(3)雨水利用方案。

雨水利用方案应根据雨水的用途和城市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喷灌系统、灌溉系统、绿化系统等。

建筑物雨水排放的规范要求与环保法规

建筑物雨水排放的规范要求与环保法规

建筑物雨水排放的规范要求与环保法规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雨水排放的规范要求以及环保法规,以确保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雨水排放的规范要求,并探讨其与环保法规的关系。

一、建筑物雨水排放的规范要求1. 建筑物设计阶段的考虑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应考虑雨水排放系统的规划。

建筑物的屋面、露台、庭院等区域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收集设备,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有效地排出,并防止污染。

2. 雨水排放的处理与利用建筑物的雨水排放应满足国家有关规定。

在城市地区,雨水排放可能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预处理通常包括沉淀、过滤等工艺,以去除悬浮固体和有害物质。

此外,也可以考虑将雨水收集并进行利用,例如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给等。

3. 防止污染物排放建筑物的雨水排放应防止污染物的溢出和排放。

例如,在屋顶设置沉淀池或格栅,过滤出屋顶表面的颗粒物;在雨水进入排水管道之前,应设置适当的过滤设备或沉淀池以去除悬浮物质和油脂等污染物。

二、建筑物雨水排放与环保法规1. 环保法规的要求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建筑物的雨水排放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例如,国家标准GB 50016-2014《建筑给水排水与室内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建筑物雨水排放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

此外,还需遵守地方政府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以确保雨水的排放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环境监管与执法建筑物雨水排放的合规性需要由环保部门进行监管与执法。

相关环保部门会定期检查建筑物的雨水排放情况,确认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相关责任人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结论建筑物雨水排放的规范要求与环保法规密切相关。

建筑物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雨水排放系统的规划,并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有效地排出,并防止污染。

此外,建筑物的雨水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否则可能会受到处罚。

只有遵守相关规定,建筑物的雨水排放才能真正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摘要:1.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简介2.规程的主要内容3.规程的适用范围4.规程的实施与执行5.规程的重要性正文:1.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简介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于2014 年发布实施。

该规程主要针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规定,旨在保证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2.规程的主要内容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术语和定义: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相关的术语进行了定义,以便于各方准确理解和使用。

(2)设计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设计合理、科学。

(3)材料和设备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使用的材料、设备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其质量、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质量验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施工质量。

(5)验收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验收的程序、方法、标准等进行了规定,以保证验收的科学性、客观性。

(6)运行维护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3.规程的适用范围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4.规程的实施与执行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均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

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规范要求与节水意识

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规范要求与节水意识

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规范要求与节水意识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建筑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作为一种环保节水的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规范要求,并探讨如何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一、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规范要求1. 设计与建造阶段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阶段,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案。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屋顶类型、降雨强度、收集容量等因素,并合理安排雨水收集设备的位置和数量。

2. 排水与过滤系统规范要求为了确保收集的雨水质量符合要求,建筑物应配备适当的排水与过滤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将雨水从屋顶引导至储水容器,而过滤系统则可以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这些系统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规范要求,确保雨水的安全利用。

3. 储水与供水系统规范要求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中的储水和供水系统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储水系统应保证储水容器的密封性和结构强度,避免泄漏和破裂的风险。

供水系统则应设计合理,确保雨水能够有效供应给建筑物的各个用水设备。

4. 运行与维护规范要求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要求。

定期进行系统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此外,建筑物的使用者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系统的操作方法,以保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运行。

二、节水意识的提高除了规范要求外,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也是建筑物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提高节水意识的方法:1. 教育与宣传通过开展节水教育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优势和重要性。

学校、社区和媒体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节水意识的认知水平。

2. 制定节水政策和法规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和法规,鼓励建筑物业主和使用者安装和使用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此外,为采用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建筑物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进一步推动节水意识的普及和应用。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它涉及到城市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放与处理。

其中,雨水收集是一项关键的环节,保障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雨水收集的规范和有效性,市政工程中有一些规范要求需要遵守。

一、雨水收集系统设计规范要求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降雨量和频率:设计时需参考当地气象监测数据和历史降雨记录,保证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应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降雨情况。

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确定雨水收集系统的规模和布局,确保系统能够覆盖到达的地区并实现有效的水资源利用。

3. 水质要求:根据雨水收集的具体用途,设定适当的水质指标和处理要求,确保收集的雨水达到相关的水质标准。

4. 管网布局:合理规划管网布局,确保雨水能够顺利地收集和输送到相应的处理设施。

二、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和安装规范要求1. 设备选择:选择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的雨水收集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

2.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雨水收集系统的安装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满足排放大水量的需要,保证雨水能够快速、稳定地排出。

4. 雨水贮存容量:根据降雨频率和用水需求,确定合适的雨水贮存容量,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供水。

三、雨水收集系统运维和管理规范要求1.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雨水收集系统,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功能。

2. 水质监测: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保证雨水的合格水质。

3. 维修和更换:及时发现和修复雨水收集设备和管道的故障,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4. 废水处理:对于雨水收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水,应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涉及到系统设计、设备选择、施工安装、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确保规范执行,才能保证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要求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要求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1 总则1.0.2 在我国,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重点地区是西北、华北的半干旱缺水山区、西南石灰岩溶地区和石山区以及海岛和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严重缺乏或季节性缺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多为山区、沟壑纵横,引水、输水条件十分困难;居住分散,适宜利用就地资源,分散开发;贫困、不发达。

例如,西北、华北许多山区,地表水、地下水十分缺乏,不仅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人畜用水也严重不足。

西南山区虽然全年降雨比较充沛,但分布不均;区内河谷深切,水资源难以开采;石灰岩裸露、岩溶发育、保水性很差;因而经常发生季节性干旱。

我国沿海的石质丘陵山区及海岛由于缺乏淡水资源,引水工程的修建比较困难,也迫切需要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关于规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多年平均降水量适用下限的依据,主要是考虑如果降水量太小,所需要的集流工程规模就较大,工程费用也随着增加,将会造成技术不可行和工程不经济。

根据调查,我国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的地区中,以甘肃省的靖远县和会宁县、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南山区的降水量最小。

甘肃靖远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250mm,雨水集蓄利用主要用于解决人畜用水困难,用于灌溉的很少。

会宁北部年降水量为250~300mm,除了解决人畜用水外,也进行集雨灌溉。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降水量多数大于300mm,最少的地方降水量也在250mm以上。

宁夏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分布在宁南山区,那里的降水量多数在300mm以上。

因此本条规定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适宜降水量下限为250mm,是符合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实际的。

1.0.5 本规范引用的其它规范主要包括:SL1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JGJ/T98-9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GB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ECS82:96《农村给水设计规范》,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等。

雨水收集2014技术要求

雨水收集2014技术要求

雨水回收系统的说明一.概况1新建雨水池位于ISG 工厂东南侧,现有树木位置。

配提升泵,用于雨水利用。

配排污泵,用于污物排弃.2雨水首先进原有雨水回用水池(100立方米),再进800立方米水池,满后沿现有积水坑沿沟渠排走。

项目区域内的雨水经过管网汇总至Y56---Y57管网后,在雨水进入提升泵坑之前,由初期雨水分流井把雨水引入雨水调蓄池(800m ³),调蓄池水满以后,雨水溢流到提升泵坑,由提升泵提升至排水明沟排出。

具体流程如下,3 收集雨水接绿化中水管网,浇水使用。

4 原植物恢复,不影响工厂绿化,植被。

原100立方米水池现800立方米水池二.方案(一).雨水处理回用系统1.雨水处理回用工艺流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含原设备)雨水经雨水收集管网汇集至南侧排水管,雨水进入原100立方蓄水池以及新建的800立方(地埋式水池尺寸为23m*17.8m*2.4m,地埋深度约2.8米)蓄水池,当两雨水蓄水池满水时,多余的雨水量进行弃流。

蓄水池中的雨水按照用水需求、经雨水处理站之后,蓄水池回用泵管道接现有中水浇灌管网,以及预留阀门,以供回用,蓄水池污水水泵管道接现排水沟渠,以便排污。

三.雨水处理回用系统由雨水分流井,蓄水池,水泵设备,配套管路组成.在水池前端设置初雨分流井,经弃流后,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水池,后经水泵提升后送入厂区绿化系统和景观水体,作为绿化和景观的补充水源。

弃流雨水排入污水管道或下游雨水管道。

雨水初期弃流,采用溢流堰式初期雨水分流井, 雨水初期弃流井穿墙预埋管使用刚性防水套管。

初雨分流井为现浇混凝土井,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515第33页标准图。

800立方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的储存装置,采用成品组合装配式PP方块,聚丙烯塑料模块相组合,形成一个地下水池,包裹防渗不透水的土工布,作成贮水型水池。

水池上方恢复为绿地,回植树木等,。

雨水储水池:采用PP模块组合水池,每块单体尺寸为800*400*440(h),承压≥0.22N/mm²,层间采用共用板的形式进行连接,列间采用连接卡,进行连接。

雨水收集系统施工技术与注意事项

雨水收集系统施工技术与注意事项

雨水收集系统施工技术与注意事项雨水收集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旨在收集和储存降水以供日常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技术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雨水收集系统施工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设计与规划1. 系统定位和容量规划在设计阶段,首先需要确定雨水收集系统的定位,例如在房屋屋顶、地面或地下。

然后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储水容量。

计算准确的容量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2. 排水和滤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需要有效的排水系统来收集和运输雨水。

排水系统应包括雨水管道、入水口和出水口等设施。

滤水系统包括过滤器、沉淀池和吸水井等,用于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3. 基础设施和安全考虑在规划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如储水罐和输水管道等设施的位置,确保安全施工和使用。

埋设的管道和设备应具备耐候性,以应对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

二、施工过程及要点1. 安全施工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人的安全。

当进行屋顶收集系统的安装时,需要使用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以预防意外事故。

2. 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选择优质的材料是确保整个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例如,储水罐应选用耐腐蚀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密封性和耐久性。

另外,需要注意材料的成本和环境友好性。

3. 专业施工队伍与监控建议雇佣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4. 及时沟通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与设计师、业主和施工队伍进行沟通,以清楚了解施工进度和需求变化。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三、注意事项1. 水质安全为了确保雨水的水质安全,需要安装合适的过滤器和消毒设备。

定期清洗和维护过滤器,以去除附着在滤网上的污垢和杂质。

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北京市地方标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主要条

北京市地方标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主要条

4.1.11 收集雨水及其回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 管道相连接。
与建水规一致。
4.2 雨水入渗场所应不引起地质灾害及损害建筑物, 下列场所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1 可能造成陡坡坍塌、 滑坡灾害的场所;2 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 土等特殊土壤地质场所。
对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的场所进行规定。
规定了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应与项目规划同时进行,满 足市政规划条件。 集中开发区域不得按拆分地块建设规模减少雨水利用设 施规模。
4.2.3 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应优先利用低洼地形、 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并满 足以下规定:
1 新建工程硬化面积达 2000 平方米及以上的项目, 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具体配建标准为:每千平方米 硬化面积配建调蓄容积不小于 30 立方米的雨水调蓄 设施;
3. 主要内容介绍
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削减径流总量、峰值及降低径流污染和收集回用雨水的总称。包括雨水滞蓄、收集 回用和调节等。 2.1.2 低影响开发(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 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包括已建成区域现有设施)的冲击,其核心是基于源 头控制和延缓冲击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合理利用地表 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减少城镇面源污染。 2.1.3 雨水调蓄 stormwater detention, retention and storage 雨水滞蓄、储存和调节的统称。 2.1.8 雨水利用设计降雨量 design rainfall depth 指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能消纳并使其不外排的一场降雨的最大雨量,通常用日降雨 量表示。
本条参照市规发【2012】1316号文《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 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中的要求作出规定。基于控 制大中型工程的雨水外排流量考虑,提出每2000平方米硬 化面积以上的项目要配建雨水调蓄设施。每千平方米硬化 面积配建3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可控制33mm厚度的 降雨,由统计数据可得这一数值的设计降雨量可实现年径 流总量控制率为85%,已经满足低影响开发要求; 雨水调蓄不提倡专设雨水池,鼓励利用景观水体、收集池、 下渗设施等作为调蓄空间,既有利于削减峰值流量,同时 兼顾雨水的收集利用。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汇总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汇总
罐区或多个罐区区域应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原油等需要收集浮盘初期雨水的罐区还应设置初期雨水储存池, 生产污水储存池和初期雨水储存池宜分别设置,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对于罐区受到条件限制时,生产污水与 初期雨水可合并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一并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罐 区生产污水、初期雨水可通过生产污水管道系统收集重力输送到污水处理场,但应符合GB/T50934的防渗要 求。”
关于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初期雨水收集要求:
“7.12.1.2处置区排水应采用雨污分流制。7.12.1.6经收集池收集的贮存 区及作业区的初期雨水应经过有效处理,达到GB8978要求后排放。”
03
初期污染雨水量的确定
初期污染雨水量的确定
01
02
03
04
05
根据《化学工业污 水处理与回用设计
关于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初期雨水收集要求:
“6.1.10宜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和污染特征进行污染区域划分,设置初期污 染雨水收集池。”
关于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装置区
应设置装置区小围堰或大围堰(或收集明沟),小围堰应满足GB50160的设计要求;围堰区内初期雨水收集后 通过初期雨水管道收集到初期雨水储存池或切换到生产污水系统收集。
(h),宜小于 120h。
感谢聆听
关于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装置区
清净雨水出装置区时应设置切换设施,必要时可将围堰外污染雨水或事故 排水切换到初期雨水系统收集或生产污水系统收集。
关于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罐区
罐区排水宜至少划分生产污水和清净雨水两个排水系统,原油等需要收集浮盘初期雨水的罐区还应设置初期雨 水系统。

建筑排水设计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与处理方式

建筑排水设计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与处理方式

建筑排水设计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与处理方式在建筑排水设计中,雨水的收集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不可忽视的环节。

合理的雨水收集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达到节约用水、环保的目的。

本文章将介绍建筑排水设计中的雨水收集规范要求与处理方式。

一、雨水收集规范要求1. 设备选型与布置在雨水收集系统中,选择合适的设备十分重要。

常见的设备包括雨水斗、过滤器、水泵、水箱等。

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及需求,合理选型,并合理布置设备的位置,以便实现最优的雨水收集效果。

2. 雨水面积计算在进行雨水收集设计时,需要准确计算出收集的雨水面积。

基于建筑的屋面面积、庭院面积等,结合当地的降雨量数据,计算出每次降雨所能收集到的雨水量。

3. 雨水贮存量计算根据实际需求及雨水的利用方式,需要计算出合适的雨水贮存量。

这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用水需求、干旱季节的用水情况等因素,确保雨水能够满足日常的用水需求。

4. 安全防护在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合理设置检查口、清理设备等,以便定期清理雨水收集系统,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雨水处理方式1. 过滤处理雨水在收集过程中可能携带一定的杂质和污染物,因此需要进行过滤处理。

通过设置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去除雨水中的杂质,保证后续的使用安全。

2. 分级利用在进行雨水处理时,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级利用。

例如,将经过初步过滤的雨水用于冲厕、洗衣等非饮用水需求;经过进一步处理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植物等用水需求。

3. 结合其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可以与其他系统相结合,实现更高效的利用方式。

例如,可以将雨水收集系统与灌溉系统相结合,进行智能化的灌溉控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防治污染在雨水处理中,需要注重防治污染问题。

避免雨水收集系统受到污染源的影响,设置相应的防止污染措施,确保收集到的雨水质量达到要求。

三、雨水收集系统的优势1. 资源节约合理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GB 50483-2019),初期雨水指污染区域降雨初期产生的雨水。

宜取一次降雨初期15min~30min雨量,或降雨初期20mm~30mm厚度的雨量。

2.1《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GB 50483-2019)(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

(2)初期雨水收集要求:“6.1.10宜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和污染特征进行污染区域划分,设置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

”2.2《石化企业水体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要求》(Q/SH0729-2018)(1)适用范围:适用于石化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水体环境风险防控,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或其联合组成的工厂以及石油库、石油储备库、码头、汽车加油加气站的水体污染预防与控制。

(2)初期雨水收集要求:5.1装置区5.1.1应设置装置区小围堰或大围堰(或收集明沟),小围堰应满足GB50160的设计要求;围堰区内初期雨水收集后通过初期雨水管道收集到初期雨水储存池或切换到生产污水系统收集。

5.1.2排水系统宜划分且不限于生产污水、初期雨水和清净雨水三个排水系统,各排水系统宜独立设置。

当装置生产污水量少且没有连续流时,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的排水系统可合并设置,可在围堰处设置生产污水和清净雨水的切换阀。

5.1.3装置区或多个装置联合区域宜设置初期雨水储存池和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分别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对于装置受到条件限制时,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可合并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一并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装置区生产污水、初期雨水可通过生产污水管道系统收集重力输送到污水处理场,但应符合GB/T50934的防渗要求。

5.1.4清净雨水出装置区时应设置切换设施,必要时可将围堰外污染雨水或事故排水切换到初期雨水系统收集或生产污水系统收集。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Title: Exploring the CJJ 142-2014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s in Buildings1. Introduction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issue of effective drainage systems for building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he CJJ 142-2014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s in Building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JJ 142-2014) provides comprehensive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design,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uch system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key aspects of CJJ 142-2014, delve into its significance,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2. Understanding CJJ 142-20142.1 Overview of CJJ 142-2014CJJ 142-2014 outline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s in buildings, with the aim of ensuring efficient and reliable water evacuation. It covers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drainage system, includinggutters, downspouts, and drainage pipes, as well as th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principles for proper water flow and discharge.2.2 Standards and CriteriaThe specification sets out detailed standards and criteria for the materials, 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s. It specifies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for load-bearing capacity, dur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corrosion, providing a benchma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industry.3.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CJJ 142-20143.1 Design and InstallationFor architects, engineers, and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s, CJJ 142-2014 serves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s. By adhering to the technical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outl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practitioners can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longevity of the drainage infrastructure.3.2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Beyond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phase, CJJ 142-2014 also offers guidance on the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of roof rainwaterdrainage systems. Regular assessment and upkeep of the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re essential to prevent blockages, leaks, and other potential issues.4. Personal PerspectivesFrom a personal standpoint, the significance of CJJ 142-2014 cannot be overstated. It represents a pivotal advancement in the regul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s, promoting the overall safe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As a writer and researcher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I appreciate the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of CJJ 142-2014, which not only benefits industry professionals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broader goal of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urban development.5.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CJJ 142-2014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s in Building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standards and practice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ts comprehensive guidelines, standards, and practical insights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sign,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ffective drainage systems.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JJ 142-2014, we can ensure the sustainablemanagement of rainwater in urban environments, contributing to the resilience and longevity of our built infrastructure.In this article, we have only scratched the surface of CJJ 142-2014, and I encourage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study of its contents for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tinues to evolve,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guidelines outlined in CJJ 142-2014 will undoubtedly remain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building drainage systems.-End of article-。

雨水收集的技术措施

雨水收集的技术措施

雨水收集的技术措施一、引言雨水收集是一项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可以在干旱地区提供可靠的水源。

本文将介绍雨水收集的技术措施,包括收集表面、排放和过滤。

二、收集表面1.屋顶屋顶是最常见的雨水收集表面之一。

在选择屋顶时,应优先考虑防止污染和腐蚀的材料,如钢板、瓦片和金属瓦。

此外,应确保屋顶倾斜以便于排放和清洁。

2.道路和人行道道路和人行道也可以用作雨水收集表面。

对于这些表面,应选择不含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的材料,并确保它们具有足够的坡度以便于排放。

3.其他表面其他表面如露台、庭院等也可以用作雨水收集表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这些表面时应考虑其是否会对雨水产生污染。

三、排放1.储存设备储存设备是雨水收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常见的储存设备包括塑料桶、混凝土罐、地下水库等。

在选择储存设备时,应考虑其容量、耐久性和易于清洁的程度。

2.排放管道排放管道是将雨水从收集表面输送到储存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排放管道时,应考虑其材料、直径和长度。

此外,为了避免污染,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塑料管道。

四、过滤1.自然过滤自然过滤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过滤方法,可以通过将雨水通过沙子和石头等天然材料来去除杂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雨水收集系统。

2.人工过滤人工过滤是一种更复杂的过滤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过滤器来去除杂质。

常见的人工过滤器包括砾石床、沙箱和竹制筛子等。

3.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高级的过滤方法,可以去除更小的颗粒和有机物质。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化学品,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五、结论雨水收集是一项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在干旱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收集表面、排放和过滤方法,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雨水,减轻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

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系统规范要求

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系统规范要求

排水工程中的雨水收集系统规范要求在排水工程中,雨水收集系统的规范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要求、建设要求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排水工程中雨水收集系统的规范要求。

一、设计要求在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系统容量要求:根据地区的平均降雨量、雨水径流系数以及目标收集利用雨水的需求量,合理确定雨水收集系统的容量。

2.系统安全要求:保证雨水收集系统在频繁降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正常运行和排放,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系统材料要求:采用防腐材料、耐长期阳光暴晒材料,确保雨水收集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耐用性。

4.系统防渗漏要求:采用防渗漏措施,确保雨水不会渗漏进入排水管道或周围土壤中,防止地下水污染和地基沉降等问题。

二、建设要求在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中,需要遵循以下要求:1.合法合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工程的合法合规,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2.合理布局:根据地形、用地状况以及雨水收集的需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并合理布置管道和沉淀池等构筑物。

3.工程质量: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因质量问题导致的雨水收集系统故障或事故。

4.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控制施工噪音、扬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维护要求雨水收集系统的维护是确保其长期正常运行的关键,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维护: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雨水收集设施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清洁维护:定期清洁水路和沉淀池等设施,清除堵塞物,防止影响雨水收集效果和系统的排水功能。

3.维修更换: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损耗情况,及时进行设备的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记录管理: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维护情况、异常事件及处理过程等信息,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回收系统的说明
一.概况
1新建雨水池位于ISG 工厂东南侧,现有树木位置。

配提升泵,用于雨水利用。

配排污泵,用于污物排弃.
2雨水首先进原有雨水回用水池(100立方米),再进800立方米水池,满后沿现有积水坑沿沟渠排走。

项目区域内的雨水经过管网汇总至Y56---Y57管网后,在雨水进入提升泵坑之前,由初期雨水分流井把雨水引入雨水调蓄池(800m ³),调蓄池水满以后,雨水溢流到提升泵坑,由提升泵提升至排水明沟排出。

具体流程如下
,
3 收集雨水接绿化中水管网,浇水使用。

4 原植物恢复,不影响工厂绿化,植被。

原100立方米水

现800立方米水

二.方案
(一).雨水处理回用系统
1.雨水处理回用工艺流程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含原设备)
雨水经雨水收集管网汇集至南侧排水管,雨水进入原100立方蓄水池以及新建的800立方(地埋式水池尺寸为23m*17.8m*2.4m,地埋深度约2.8米)蓄水池,当两雨水蓄水池满水时,多余的雨水量进行弃流。

蓄水池中的雨水按照用水需求、经雨水处理站之后,蓄水池回用泵管道接现有中水浇灌管网,以及预留阀门,以供回用,蓄水池污水水泵管道接现排水沟渠,以便排污。

三.雨水处理回用系统
由雨水分流井,蓄水池,水泵设备,配套管路组成.
在水池前端设置初雨分流井,经弃流后,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水池,后经水泵提升后送入厂区绿化系统和景观水体,作为绿化和景观的补充水源。

弃流雨水排入污水管道或下游雨水管道。

雨水初期弃流,采用溢流堰式初期雨水分流井, 雨水初期弃流井穿墙预埋管使用刚性防水套管。

初雨分流井为现浇混凝土井,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515第33页标准图。

800立方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的储存装置,采用成品组合装配式PP方块,聚丙烯塑料模块相组合,形成一个地下水池,包裹防渗不透水的土工布,作成贮水型水池。

水池上方恢复为绿地,回植树木等,。

雨水储水池:采用PP模块组合水池,每块单体尺寸为800*400*440(h),承压≥0.22N/mm²,层间采用共用板的形式进行连接,列间采用连接卡,进行连接。

储水池外面包裹一层1.0mm厚的HDPE防渗膜。

雨水储水池,按照以下工序施工,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底板浇筑→下
部防水包裹物铺设→进出水井定位→反冲水管安装→模块拼装→上部防水包裹物铺设→配水管连接→回用管、排泥管、铺设→电缆线铺设→土方回填→机电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运行;PP模块组合水池基坑开挖应预留安装空间,基坑两侧超出储水方块2.0m。

基坑回填时,模块水池顶面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在管沟内推土回填。

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头,冻土及其它杂物硬物。

雨水设备间:采用PE成品设备间,规格尺寸为:∅1800,H2200(mm), 内安装集水坑排污泵。

设备间为室外埋地使用,施工时底部需做100厚素混凝土垫层。

水泵:雨水回用泵、排污泵口设备间排污泵选用污水污物潜水型电泵,电机位于电泵上部。

控制系统:电控柜采用内置PLC控制,选配人机界面(触摸屏),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系统控制设定,确保系统出水水质。

电控柜显示齐全有各用电设备运行、停止、过载、缺相、面板漏电、电机进水、电流、电压等显示,并对水泵进行全自动保护(过载、缺相、短路、渗漏)。

出水系统:出水井使用PE成品井,井口∅700,井口承重圈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8SS523第25页防护井盖选用安装;配水管使用缠绕结构壁管热缩带连接;回用水管、反冲洗水管、排泥管均使用PPR管,热熔连接。

四.系统验收
1、雨水利用管道系统的验收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及不同管材的标准要求分别进行验收:
2、回填土密度的检验回填土的密度应符合具体工程要求,在设计无要求时,可按以下要求执行,密实度检验可用环刀法检验。

沟槽回填的最佳密实度 90%
水池顶面上部0.5m 内 85%
水池顶面上部0.5m 外至顶面 80%
3、水池及管道密闭性检验:采用满水检验方法。

水池及管道的密闭性检验时,尤其要注意管道的接口及管道与水池池体连接处不得有漏水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