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翼电影对上海都市的批判(一)
电影史考前
填空:1、八个样板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
2、姜文导演的四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3、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定军山》,谭鑫培主演4、梅兰芳《天女散花》、《春香闹学》5、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作品)与《庄子试妻》,第一位女演员:严珊珊6、《劳工之爱情》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中国电影胶片。
7、《黑籍冤魂》是中国长剧情片的最初实践,最初的长剧情片是《阎瑞生》8、《孤儿救祖记》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中国民族电影的确立。
9、张石川开创了中国导演艺术的基本形态。
10、包笑天编剧《空谷兰》,主演张织云当选为第一代电影皇后。
11、《火烧红莲寺》为中国武侠电影的开端。
12、孙渝被誉为“银幕诗人”。
《故都春梦》成为中国电影开始摆脱武侠神怪之风的标志性作品。
其代表作品《野草闲花》是最早的一部歌曲配音片,片中《寻兄词》是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
13、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主演是胡蝶。
《都市风光》是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有声片。
14、蔡楚生的《渔光曲》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
15、袁牧之《马路天使》、《桃李劫》16、吴永刚的电影《神女》,是中国无声电影成熟的标志。
主演阮玲玉,饰演的是母亲与性工作者的叠合。
17、马徐维邦被誉为“恐怖大师”,代表作《夜半歌声》、《歌剧魅影》18、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
19、《塞上风云》的民族团结主题,是当时中国电影中唯一表现少数民族的电影。
20、东影的《桥》是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无形的战线》是第一部反特片,《内蒙春光》是第一部少数民族电影,上影厂的首部当代农村题材电影《农家乐》,《智取华山》是第一部军事惊险片。
21、名著改编片《五朵金花》和历史传记片《林则徐》以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成熟的镜头语言,成为新中国电影艺术的标志。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六)论述题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六)论述题部分1.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
“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
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
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
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
”请问,你怎么看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2.《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率先觉醒的时代新人,但是,在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中,鲁迅为什么却要讲他病愈后“赴某地候补”?3.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冷峻彻骨的自审。
比如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都是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
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鲁迅这种自审的?4.“幻灯片事件”对鲁迅的心灵创伤一定是太深重了,对看客,对示众,鲁迅是一写再写,接二连三。
在《示众》中,夏日炎炎的街头,无聊的看客成了作家描述和讽刺的主角。
在《肥皂》中,四铭先生在街头充当了一回看客,看孝女乞钱,又听了别的看客的风言风语,淫欲萌动,特意买了珍贵的肥皂回家。
在《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看客们的眼神,让他想到了狼的眼睛。
在《祝福》中,祥林嫂在丧子之后,反复地述说儿子阿毛死于狼口的不幸,周围的人们,始则好奇,诱导她来述说,继则冷淡,不愿再理睬她,终则厌弃,纷纷避她而去,甚至嘲弄她。
“狂人”周围的人们,兄长、医生、乡邻,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他的迫害。
魏连殳的遭遇,在为祖母办丧事时周遭人们的关注和预测,他“发迹”之后无聊小报的窥探和吹捧,足以令人扼腕。
《风波》呢,更是一群无知民众对时代风云的一种盲目的远观了。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5.《故事新编》中的《补天》、《理水》、《非攻》,把炼石补天的女娲、治理水患的大禹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墨子,能够直面灾难、进而以实干态度和奉献精神克服灾难的伟大精神,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重建;对那在大的灾难来临之际,只知逃避远遁,标榜洁身自好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则在《采薇》中予以辛辣的嘲讽。
左翼电影中的都市形象研究
的特 例—— 茅盾 的 《 子夜 》 ,观 念 内核 是 左翼 的 ,但
呈现 方式 却相 当 “ 都市 、 “ 代 ” 现 ,相 当 “ 新感 觉 ” 。
着反都 市 的色彩 ” ,且 左翼 都 市 电影 的 现代 性 也 主 … 要体现 在 呼 吁 救 国、反 映 民族 危 亡 一 面 。但 仔 细 阅 读3 0年代 左翼 电影 文本就 会发 现这 种 归纳并不 准确 。
一
第2 5卷第 2期 .0 1 6月 21 年
-
贵州大学学报 ・ 艺术版J U N L O U 0 N V I — r d t n FG I 0 R A ZH U U I ER T A t E i i S Y o
I o・ 5 o 2 u ・ 0 1 V l N -J n 2 1 2
身和 电影化 手段 本 身 所 天 然 赋 予 的 ,这 里 所 要 强 调
的是左翼 编 导们 对 都 市 现 代性 的 高 度 自觉 。左 翼 电
影 中的佼 佼 者 成 功 地 “ 有 关 现 代 性 和 现 代 化 进 程 将
的话 语 翻译 、杂体化 并加 以再 创造 ” ,塑造 了中 国 电影史 上至今 都难 以超越 的现 代都 市形 象。
这 种现代 都 市 形 象 不 能仅 仅 看 作 是 上 海 景 地 本
出回应 ,衍 生 出一 种 白话 形 式 的 现 代 主 义 。这 种 现 代主义 白话 可 能 并 不 总 与 当 时 的 文学 政 治 话 语 内 阐 述 的 国家 文化 理 想 相 一 致 ,却 清 楚 地 代 表 了 它 自己 的一种俗 语 ,一种 富 区域和 文化特 殊性 的美 学。 _ ”2 J 左翼都 市 电影 与 左 翼 文 学 有 很 大 不 同 ,其 中呈 现 了大上 海 的 花 花 物 质 世 界 ,因 而更 像 左 翼 文 学 中
上海都市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摘要:上海都市作为一种文学元素,不断的出现在作家的笔下,从30年代的茅盾、新感觉派,40年代的张爱玲为代表的上海孤岛文学,一直到80年代以王安忆为代表的上海作家,他们在作品中展现的上海形象不断的发展变化。
本文将以三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家作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文学中的上海都市景观的形成发展。
关键词:上海书写;变迁与发展一、《子夜》:左翼作家的上海都市叙事上海在左翼作家的笔下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如蒋光慈主要描写了帝国主义的铁蹄对上海的侵略,描绘了一幅黑暗的上海图景;丁玲则是利用“革命+恋爱”的主题,体现革命者的矛盾心理。
在这种背景之下,茅盾用自己的创作展现了一个不同的上海都市叙事。
20年代的创造社和30年代的新感觉派的笔下,更重视的是上海城市的现代化特征,他们在作品中不遗余力的描写在上海出现的新事物、新观念、新名词,将上海当做一个享乐之地、污秽之地进行描写。
而茅盾不仅看到了上海的现代化特征如在《子夜》中介绍股票、债券和工厂,而且正视了上海迅速发展背后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因此在茅盾的《子夜》中,茅盾是展现了一个日夜交替的上海。
首先,作为夜的上海出现的代名词是夜总会等社交娱乐场所。
茅盾受到社会的影响,作品中不时提到夜总会、社交舞等。
在《子夜》中,吴荪甫和孙吉仁等人合办的公司各方受敌时赵伯韬向吴荪甫招安――两人的口头和心理的博弈就是在夜总会中进行的。
除此之外,茅盾笔下还有对交际花形象的描述,这也是现代都市上海的一个重要现象。
在《子夜》中,公认的交际花是徐曼丽,她在小说的第二章,以赵伯韬的情人和雷鸣的红粉知己的双重身份出场,她在所有人当中都可以游刃有余的进行交际。
夜总会、交际花已经作为一种流行元素融入到了上海人的生活中,所以在茅盾的作品中,始终有一种“夜上海”的影子存在。
其次,茅盾笔下的上海也是一个“白上海”,处于迅速的发展变化之中。
白天的上海紧张、刺激、多变,债券、股票和工厂成为描写的重点。
它以上海为背景,以交易所冒险、工厂罢工、农村暴动为切入点,观照了社会现象的总体性。
解读20世纪30年代电影史
解读20 世纪30 年代电影史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20世纪30 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默片艺术不断成熟并到达了历史高峰,同时有声片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寻求到了最佳的规范标准,并产生了一系列经典作品。
这一时期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比较宽广,不再是一些单纯的神怪武侠和家庭恩怨电影,而是题材更加贴近现实,表现多彩的生活场景,传递民生。
同时,这一时期的导演大多数都是在系统进行了系统化专业知识学习,并不断成长,以及国外众多流派及理论知识流传到中国,成长起来的导演更加重视电影特性的表达,自觉对比运用电影语言进行创作与思考,再加上有声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音响调节、镜头调度与画面造型有效结合成为了一种趋势,影片的展现角度进一步拓展,反映了电影综合艺术的造型效果。
于是,《马路天使》《狂流》《十字街头》《神女》等大量典型影片逐渐出现,涌现出大量“贴近社会生活、蕴含人生哲理、洋溢着爱国情怀”的影片,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优秀电影作品涌现的高峰时期。
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作品在美学和历史意义上,明显超过了30 年代之前的作品,深刻影响了后来甚至如今的中国电影,那个时期的电影在当代一次次被搬上荧幕。
一、多元竞争电影格局的形成20世纪30 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文化领域还算比较自由,电影在这一时期是一个新颖的事物,更加开放自由。
一些外来干涉确保了电影产业运营能够自主化,1923—1925年间,全国共设立了175家电影公司,其中 1 40家便设立在上海,这么多的电影公司,由于专业知识的差异,其拍摄水平差异性较大,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分析得知,电影行业多元竞争格局不断形成。
适者生存便成为了这一时期只有竞争的必然结果。
各大电影公司不断创新,从而在我国电影市场上迅速成长出一些独具特色的电影公司,例如这一时期比较出名的公司:“大中华百合”“明星”“天一”“长城”“神州”、上海影戏、南国戏剧社,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电影行业。
各个电影公司都均有独特的经营理念,例如“天一”的传统保守形象、“大中华百合”的欧化色彩、“明星”的“营业主义加一点点良心”的“正剧”等等,进一步充实了30年代的影坛。
2015艺考考点试题中国近代史电影史解析
中国诞生的标志
• 1905年春夏之交,北 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 庆泰主持拍摄,京剧 演员谭鑫培主演了第 一部无声影片《定军 山》。地位与影响: 中国第一部国产片、 电影艺术在中国诞生 的标志。
• 2、第一批短片 •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在上海创办了 “新民公司”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难夫难妻》,其后又拍摄《黑籍冤魂》、 《一夜不安》等。 • 同年,黎民伟在香港拍摄了故事片《庄子 试妻》。 中国第一部出口片。
一、中国电影史
王广华主讲
1.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 2.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 3.解放区的中国电影 4.新中国十七年电影 5.“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6.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电影的发明
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 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 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 像。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 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 戏与幻灯”。 3、灯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 (13世纪)以后,被带入波斯、阿拉伯和东南 亚等国。(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中欧一带。 4、1872年,(英国人慕布里奇)曾经用24架 照相机搞了一个拍摄(奔马)的试验,成为电 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3、“国防电影”的提出 代表作:《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 《火的洗礼》《东亚之光》《风云儿女》 等。 4、“软性电影”的干扰 5、“孤岛电影”的奇观 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产量高②类型多③效 益好④借古喻今,表现了艺术家的勇气和 良心 代表作:《貂蝉》《木兰从军》《铁扇公 主》《明末遗恨》《尽忠报国》《苏武牧 羊》
• • • • • • • • •
第四代导演 · 黄蜀芹 · 黄健中 · 郑洞天 · 谢飞 · 王启民 · 滕文骥 · 吴贻弓 · 丁荫楠
软性电影
软性电影作者:张汉梁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2期摘要: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电影界和文艺界发生的关于“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的论战,起因实则是左翼影评小组对于电影功能和技法等方面的言论垄断,引起了文坛“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和黄嘉谟等人的不满。
他们针对左翼的理论,提出了电影应该是软性的,着力增加电影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尽管软性电影论者在当时的论战中占据了上风,但是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因素在后来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和清算。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客观地审视软性电影的电影观及其重要价值。
关键词:软性电影;硬性电影;左翼1932 ~ 1935年,在上海电影界和文化界曾经有过一次蔚为壮观、声势浩大的论争,这就是“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
论争双方是以“左翼影评小组”夏衍、王尘无、唐纳、鲁思、舒湮等组成的“硬性电影论者”与“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黄嘉谟和江兼霞(叶灵风)等为主将的“软性电影”论者。
论争基本是探讨电影的功能和价值的问题,由“软性电影”论者提出,而左翼影评人积极反击并开始将批评范围扩大到涵盖艺术本质、艺术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乃至艺术性与倾向性等一系列艺术理论问题。
1 背景:左翼影评人小组掌握话语权在1932年7月成立的“影评人小组”实际上是个“松散的群众组织”,一切工作都在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指导下进行。
这些影评人里有共产党员、左翼文艺人,也包括一些进步青年学生、电影爱好者。
王尘无、石凌鹤、鲁思、毛羽、舒湮、李之华是主要的作者,夏衍、郑伯奇、陈鲤庭、沈西苓、柯灵、于伶、宋之的、聂耳等也是重要的撰稿人。
王尘无是当时影评人小组的组长,他奠定了所谓“新兴电影批评”的基调。
这些左翼理论家非常强调电影的“意识”本性,其观点接近了意识形态批评的雏形,但是这种批评并不是单纯的学术性活动,而是为政治活动服务的,至少是要满足某些政治群体的斗争需要的。
而在技巧方面(即拍摄技术层面的导演摄美)马虎一点,甚至完全不说也是没关系的。
租界里的民国机制与左翼电影的边界_李永东
引论讨论左翼文学,其对象相对明确。
因为文学创作属于个人的精神活动,只要作家愿意遵照左翼观念来创作,问题就不大。
电影与文学不同,不属于“一个人”的事业。
左翼①“没有资本,没有机器设备”②,没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左翼编剧和导演只能依靠“借鸡生蛋”的方式制作影片,这样生产出来的影片是否可以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左翼电影”?参与影片生产的左翼与非左翼人士,在何种情形下、在什么程度上能够达成共识?决定影片思想风貌的内外因素有哪些?当我们进入这些问题的历史情境时,“左翼电影”的边界就变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考量的问题。
哪些国产影片可以纳入左翼电影的范畴?《中国左翼电影运动》是对“左翼电影”加以定性的权威资料集,在编辑的过程中,左翼电影运动的领导者夏衍“亲自确定了1932至1937年六年内,九家电影公司出品的74部国产电影为‘左翼电影’,并明确表示,这74部以外的任何电影都不可以叫做‘左翼电影’”③。
令人不解的是,其中大约三十部影片的导演或编剧并不是左联组织的成员,包括《渔光曲》、《姊妹花》、《神女》、《天明》、《都会的早晨》、《都市风光》、《大路》、《夜半歌声》等经典影片。
而编剧或导演为左翼文艺家的四十多部影片,是不是就可以贴上“左翼李永东内容提要左翼电影的边界问题,需要进入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机制,进入租界化上海的文化场域,才能做出符合历史的解答。
“借鸡生蛋”的方式决定左翼电影的边界不能完全由编剧或导演的左翼身份来确定,相当一部分左翼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并不是左翼人士。
“反帝”、“反资”、“反封建”的主题是30年代国产电影的时代话语,不为左翼电影所专擅。
以电影检查制度和左、右翼对立的逻辑来确定左翼电影的性质,同样面临挑战。
实际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左翼电影”,“新兴电影”的称呼更为妥当。
“左翼电影运动”概念也只能在“左翼的电影运动”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理解为“左翼电影的运动”。
租界里的民国机制与左翼电影的边界本文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都的文学想象与国家观念的建构”(批准号:渝教人〔2014〕47号)和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都的文学想象与国家观念的建构”(批准号:14SKB10)成果103文艺研究2015年第4期制造”的标签呢?或者说代表了左翼电影的独特精神风貌,属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电影类型呢?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国开期末考试0882《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机考试题及答案(4套)
国开期末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机考试题及答案(第2套)(试卷号0882,整套相同,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分析题(共1题,共100分)要求: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幻灯片事件”对鲁迅的心灵创伤一定是太深重了,对看客,对示众,鲁迅是一写再写,接二连三。
在《示众》中,夏日炎炎的街头,无聊的看客成了作家描述和讽刺的主角。
在《肥皂》中,四铭先生在街头充当了一回看客,看孝女乞钱,又听了别的看客的风言风语,淫欲萌动,特意买了珍贵的肥皂回家。
在《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看客们的眼神,让他想到了狼的眼睛。
在《祝福》中,祥林嫂在丧子之后,反复地述说儿子阿毛死于狼口的不幸,周围的人们,始则好奇,诱导她来述说,继则冷淡,不愿再理睬她,终则厌弃,纷纷避她而去,甚至嘲弄她。
“狂人”周围的人们,兄长、医生、乡邻,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他的迫害。
魏连殳的遭遇,在为祖母办丧事时周遭人们的关注和预测,他“发迹”之后无聊小报的窥探和吹捧,足以令人扼腕。
《风波》呢,更是一群无知民众对时代风云的一种盲目的远观了。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2、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现代都市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使都市生活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们围绕着读者与市场展开新一轮争夺战的焦点。
而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在当时也成了各大流派文学创作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批判立场和态度,但也各有特点: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较多地看到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暴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而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印象和人性的迷茫。
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左翼小说与京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表现和贡献。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建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建构作者:刘昊来源:《电影评介》2020年第04期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艺术家,在电影理论批评领域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积极倡导电影意识批评原则,遵循现实主义电影观。
王尘无作为左翼电影批评的代表人物,首次把“电影”和“意识”联系在一起,同时,在民族救亡的关键时期,提倡电影要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敢于揭露和批判时代的黑暗和错误的思想。
王尘无以犀利的文风、鲜明的观点,通过撰写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杂感等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影评风格,促进了中国左翼电影理论体系的建构,对探究当下中国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中,“剧联”(全称“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影评人小组”与所有左翼文艺团体一样,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民族救亡的革命文艺活动。
左翼影评人作为左翼文艺运动中的重要组成力量,以非常明确的革命姿态和主体思想,从事电影理论评论工作,引导电影创作实践。
其中,在左翼影评人中被誉为“威信最高的影评家”的王尘无,撰写了大量电影理论和批评文章,其坚持的“电影意识”“武器论”及现实主义电影观等批评原则,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影评的整体风格及话语范式,对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体系建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左翼电影理论的开拓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社会危机与民族危亡并存的关键时期,而在电影界仍然充斥着武侠神怪、恩怨情仇等题材与时代特征极不相符的影片。
苏联进步电影在中国的上映,为中国电影人和电影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主题、全新的人物以及全新的表现手法,为中国电影界带来了一股新风,使人眼前一亮。
加强对苏联电影理论和实践创作的译介和传播,成为党领导影评工作的意识自觉和理论自觉。
王尘无在左翼文艺家中率先介绍了列宁和苏共关于社会电影观念的论述。
1932年6月15日,王尘无所作的一篇题为《电影在苏联》的文章在《时报·电影时报》上发表。
左翼作家的革命叙事下潜隐的现代市民想象
左翼作家的革命叙事下潜隐的现代市民想象摘要:对于左翼叙事,研究者往往更多地关注其激进的革命主题与红色意义,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上海二三十年代现代都市发展与市民文化背景下,茅盾、丁玲等左翼作家的某些文表现出一种写作意图与实际流露情感的断裂。
这种断裂反映了他们的左翼革命价值观与内心真实的价值取向之间的错位。
本文试图对他们在革命叙事下潜隐的市民情感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左翼叙事;现代市民想象;现代市民价值观对于左翼叙事,研究者往往更多地关注其激进的革命主题与红色意义,但不可忽视的是,上海二三十年代现代都市发展与市民文化背景,形成了左翼叙事文学在商业时代语境中所隐含的现代市民想象。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现代市民小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独特的、接近于中产阶级的市民世界。
评论家苏雪林说:“当年住在上海一样的大城市,而能作其生活之描写者,仅茅盾一人,他的《子夜》写上海的一切,算是带有现代都市味,及穆时英等出来,而都市文学才正式成立。
”可见,对都市的市民式体验和想象,早在茅盾写作就开始了,而事实上,以前我们对于左翼文学的认识,过多强调了“革命文学的先锋性、革命性、严肃性、精神生产性,而相应则较少注意它的时尚性、流行性、商品生产性及某种意义上的媚俗性。
茅盾、丁玲等左翼作家的某些文本非常富于意味,往往表现出一种写作意图与实际流露情感的断裂。
这种断裂反映了他们的左翼革命价值观与内心真实的价值取向之间的错位。
透过文本表面分析他们在革命叙事下潜隐的市民情感,可以发现被他们人为遮掩起来的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存在。
一、左翼作家潜隐的现代市民叙事茅盾的创作时时在左翼视野下的宏大叙事与现代市民对个人欲望的关注之间流露出一种微妙的差异。
《子夜》中也表现出和穆时英等作家类似的对现代都市的激情与憧憬及对个人欲望的理认同。
虽然茅盾的国家表述框架中吴荪甫是必然失败的,但是朱自清在谈到对《子夜》的感受时曾说:“可是,吴(荪甫)、屠(维岳)两人写得太英雄气概了,吴尤其如此,因此引起了一部分读者对于他的同情与偏爱,这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罢。
中国电影史(2)
江兼霞署名发表文章,也这样批评: “中国电影,每一张新片开映,总有‘意识 正确’的影评人在检查它的成绩;内容是否 空虚,意识是否模糊,用着膺造的从西伯利 亚贩来的标准尺,来努力提高中国电影的水 准,使其不致成为资产阶级,甚而至于小市 民的享乐品,要使它负起教育大众的使命。”
以超主义、超党派的形式出现,似乎是强 调的纯艺术纯电影的要求与立场,但在这样 的论者背后,也是有别样意识形态和审美趣 味的影子的。刘呐鸥们所提出的问题,相对 于社会派,也是一种质疑与刺激,是提供了 另一种历史观的方式。刘呐鸥、穆时英、江 兼霞等人爱贴标签(这是论争双方都采用的 法子),对“带有一点马化风味”的影片不 满,但对他们的一些观点,尤其是指涉电影 美学与电影形式的一些内容,需要作辩证解 析,不宜像我们过去的一些电影史著那样, 采取太过简单化的做法。
中国电影史
二
中国电影史(二)
1931—1937
第二章
新兴电影之路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坚持
(一)炮火中的电影人:现实作为象征
1932年1月28日,日本军队进攻上海,爆 发了“一•二八”淞沪战争。炮火直接摧毁掉 了设立在上海虹口、闸北、江湾地区的各影 片公司或摄影场,并迫使其他地区不少中小 影片公司歇业。在这民族危亡的关头,许多 电影从业人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变化。
客观地说,所谓“软性电影”论者,大抵 属于深迷于电影院的城市作家,对城市生活更 投入也更敏感,是一个个贪婪沉迷于影像世界 里的影迷。刘呐鸥认为“影艺是沿着由兴味而 艺术,由艺术而技巧的途径而走的”,同时坚 持“视觉的要素的具象化者就是一部影片形式 上的最后的决定者”。他写过不少关于电影影 像美学方面的文章。话题包括电影创作、电影 形式、电影节奏及从电影造型角度谈葛泰丽• 嘉宝、琼•克劳馥表演等。
论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中的左翼文化思潮及其影响
论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中的左翼文化思潮及其影响上海是中国左翼文化产生的现实土壤和文化根基,左翼文化理应是上海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中心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息息相关,更与上海的现代都市文化语境密不可分。
左翼文化运动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核心,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现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人们更多地把上海与重商业的海派文化和亲西方的洋场文化联系在一起,常常忽视它在文化和文学上的革命先锋“气质”,如鲁迅说它“没海者近商”,是“商的帮闲”[1];周作人说它“以财色为中心”,是“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2](P90);沈从文则说它染上了“玩票”和“白相”的脾气,是“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的结合[3]。
然而,重商亲洋的上海也具有硬性的政治文化品格和革旧鼎新的革命先锋气质。
上海是中国左翼文化产生的现实土壤和文化根基,左翼文化也应该是上海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兴起的左翼文化运动给原本以商业性为内核的上海文化注入了鲜明的政治性内涵和昂扬向上的活力,普罗文学一度成为创作的热点、阅读的期待和出版的卖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4](P191)。
一3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中心,并非空穴来风,这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息息相关。
从国际政治形势来看,1917年“十月革命”后,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带来了曙光。
20年代末至30年代,随着前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却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这种鲜明的对比刺激了国际左翼运动的高涨,一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浪潮席卷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因而被称为“红色的30年代”。
都市漩涡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路向_20世纪30年代郑伯奇在上海
作家作品研究都市漩涡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路向20世纪30年代郑伯奇在上海葛 飞内容提要:本文以30年代的郑伯奇为个案,考察了商业主义与左翼意识形态相互缝合的关系,以及 大众化与 通俗化在都市文化背景下的融合。
作为 良友的职员,郑伯奇既是左翼文艺、也是海派文化的生产者,身处市场之中,其文化身份发生了分裂。
游走于电影、戏剧、文学之间,郑伯奇又试图移用左翼电影的经验来解决小说 大众化问题,提出了 新通俗文学 大众化或通俗化等概念。
他的思路在文学界没有引起大的反响,却是对30年代左翼文艺(尤其是电影、戏剧)进入市场后发展途径的一个理论说明。
1932年春,郑伯奇化名 郑君平,进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成为一名编辑,直至1935年因故离开;1935年6月,他又化名 席耐芳,和阿英、夏衍一道成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兼职编剧顾问。
郑君平和 席耐芳在一定场合的使用是恒定的,它们不仅仅是为了躲避迫害而使用的化名,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的文化身份。
我们不妨把 身份看作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一个联结点,它既联结着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公司或团体,也与一定类型的受众相联系。
郑伯奇是创造社元老,又是 左联发起人之一, 席耐芳是影评人、电影公司编剧, 郑君平则是商业书局的编辑。
当事人的回忆和史家的追述,更愿意称郑伯奇是为了实行秘密任务(扩大左翼的影响)化装为 郑君平和 席耐芳。
回到历史,我们将会看到,郑伯奇的三个名字其实意味着三种社会角色,它们既相对独立又有交叉影响。
由于篇幅关系,本文难以对郑伯奇在20世纪30年代的活动作全面考察,只能以其在良友公司的编辑活动为线索,以他提出的 大众化或通俗化概念为核心,融入电影、理论批评等方面的活动。
左联成立伊始,视 大众化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郑伯奇也参加了大众化讨论,立场与 左联一系列决议精神相应:由工农大众创作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普罗文学。
∀此时的 左联试图通过工人通信员运动培养 大众作家,刊物则主要通过地下渠道流通,以保证纯洁性。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3)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3)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了明确的肯定。
积极提倡“爱美剧”的较大团体有民众戏剧社和上海戏剧协社。
戏剧协社:成立于1921年,是个有演出实践的话剧团体。
欧阳予倩与洪深加入该团体成为重要人物。
天知派新戏: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的戏剧人才的进步团体,这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
文明新戏:春柳社以研究用言语动作感动人为主的新派戏剧为主,为适应现代文明的需要,主要借鉴西方以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创作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新戏剧模式。
辛酉剧社:1927年成立于上海,领导认为朱粮承。
其前身为1921奶奶成立的辛酉学社,以“爱美”和“提高话剧艺术水平”为其宗旨。
该社注重表演技巧,1929年创办《戏剧与园地》半月刊,于1930年加入左翼剧团联盟。
春阳社: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1907年由王钟声、任天知等人在上海组织成立。
他们用“春柳社”编写的剧本在上海等地演出,该团体演出新剧为我国话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成立不到一年即告解散。
北京实验剧社:1921年由陈大悲、李健吾等组织创办。
该社以“实验的精神,提倡现代的戏剧”为宗旨,以爱美的旨意实验一切,从而把“单有剧本的文学”与“单有舞台的演作”结合起来,造成一种真正的现代戏剧,为初期戏剧综合艺术实践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春柳社:春柳社是最早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社团。
小剧场运动: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揭开了西方现代戏剧的帷幕。
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倡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话剧体制,使中国的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与科学化的道路。
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以导演为中心。
二、提出与建立一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表演体系和模式。
由此而创造了后来在中国话剧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剧场戏剧的创作和表演模式。
普罗文学:普罗列塔利亚是无产阶级的英语译音,普罗文学是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的简称,即无产阶级文学。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一)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一)上海是个传奇的诞生地,更是可以肆意放飞青春的处所。
在这个现代都市里,如过江之鲫的文学膜拜者不远千里来到这陌生的异乡,蜗居在亭子间,试图一展身手。
相对而言,穆时英似乎较为幸运些。
上海就是他的出生地,甫登文坛便受到了缪斯女神的垂青,一切好像水到渠成,可他本人却似乎不甘如此顺遂,硬是将自己的写作人生变作了流星一样的耀眼与倏忽。
他的升起与陨落恰好贯穿了上海黄金一般的梦幻1930年代,而他的小说创作则可以说是对这个东方巴黎的印象速写。
既是印象速写,自然是免不了有些夸张的,这让沈从文觉得有些做作,不真实,因此而言道:“‘都市’成就了作者,同时也限制了作者。
”①不过,这个优美的乡村歌者大概还算客气的。
其实,他们的美学风尚相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呢!正是在巨大的反差中,穆时英年轻的生命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了。
一穆时英1912年出生于上海,家境相当优越。
16岁这一年,家道突然中落,虽不至于困窘不堪,但从富裕之境跌至温饱状态,足以给这个少年相当的刺激。
鲁迅曾经悲愤地设问:“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②作为长子,穆时英与鲁迅一样感受着这个巨变。
所不同的是,鲁迅在中年以后方才开始的新文学创作中进行了淋漓的国民性解剖,多年前的家庭变故做了沉郁文字的底子。
穆时英则很快开始了写作,家变的郁闷与青春期的叛逆化作了文字上的狂野之气,这个并不熟悉劳工大众的青年于是能够在《咱们的世界》(1930)、《南北极》(1931)、《生活在海上的人们》(1931)等小说中生动描摹出地道的大众神气与口语,一时之间让左翼文坛大为震惊,认为出现了左翼文学的新秀。
然而,穆时英正处于信马由缰的年岁,哪里能够受一点约束呢?他的人生刚刚起步,文学事业更是如此,渴望尝试与改变的激情很快便在他的文字中显现了出来。
在发表《南北极》《手指》这些具有普罗风味的小说之后几个月,穆时英就发表了一篇名为《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引起了左翼批评家的激烈反弹。
上海文化与左翼电影
上 海 文 化 与 左 翼 电影
李 峰
20 1 ) 5 0 4 ( 山东 司法 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部 , 山东 济南
[ 摘
要 ] 上世纪 3 O年代左翼 电影在上海 的诞生 、 发展 与辉煌 , 中国百年 电影史上一 个有趣 而奇特 的 是
现象 。作为革命话语 的左 翼电影与充满商业气息 的上海 文化融为一体 , 被上海大众欣然接受 , 并 革命 话语甚 至
分是 直 接或 间接 在外 国资 本 势力底 下 讨生 活 的奸 商; 一部 分是 卖 伪 造 的 西洋 药 品发 财 票 的诈 欺 取 财者 ; 部分 是 淫业妇 人 ; 部分是 无 恶不作 的流 一 一 氓 , 打 听 , 白党 ; 部分 是做 红 男绿 女小 说 , 包 拆 一 做
种种 宝鉴 秘诀 , 冒牌 新 杂 志 骗 钱 的黑 幕 文 人 和 做 书贾 ; 部分 是流 氓政 客 ; 一 青年 有 志 的学生 只居 一
[ 中图分类号 ]J0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0 0 2 1 ) 20 8 -4 6 20 4 ( 00 0 —0 10
心 、 通 通 讯 中心 、 交 工业 中心 , 中 国最 大最 繁荣 是
的商业 城市 , 随之政 治 、 思想 、 化迅 速发 展起 来 。 文
交 织成 不 解 的孽 缘 ” 对 海 派 文 化 的 这 种 言 说 。 从2 0世 纪初 延 续 到 2 0世 纪末 , 上海 成 为 一 个 符
派 ’多 多少 少 总 带 有 一 点 瞧 不 起 这 种 文 化 和 文 , 学 的神气 ” _ 但 是 , 来 随 着 经 济 、 易 的迅 猛 。l 后 贸 发 展 , 海 一 跃 而 成 为 全 国 的金 融 中 心 、 贸 中 上 商
左翼思潮与上海电影文化
左翼思潮与上海电影文化近年来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研究,有某种“去政治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或从微观上发掘左翼电影与鸳鸯蝴蝶派电影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把它们共同归于“商业化”氛围的同时取消了政治的作用;或从宏观上强调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其深厚的电影文化积累滋养了左翼电影,同时也软化了它的政治锋芒,甚至认为电影文化传统起到了某种纠正政治偏颇的作用……上述研究确实对我们在更宽广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左翼电影”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但问题在于,如果取消了左翼电影的“政治性”,那么,它在中国电影历程中的独特地位该如何来界定呢?本文认为,上海电影文化以及鸳鸯蝴蝶派电影固然对左翼电影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可是,左翼电影却因一种新的“政治”视角介入,超越了当时的商业电影,“回溯性”地将上海电影文化中的“潜力”激发出来,从而创造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高峰。
本文以左翼电影中较有代表性的《神女》为例,对些进行了分析和阐明。
一将中国“早期电影”和生产这些电影的城市——“上海”联系起来,并不是近年来随着“上海热”的兴起而产生的叙述策略。
早在1983年,柯灵发表《试为“五四”与电影画一轮廓:电影回顾录》时,他就注意到“电影”与“上海”的关系:“鸳鸯蝴蝶派,文明戏,电影,孳生地都在上海,鸳鸯蝴蝶派和文明戏一样,集海派作风之大成,是同气连枝的兄弟行。
要了解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结晶状态,‘十里洋场’的社会面貌,都是最完美的标本。
电影正当童年,天真未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自然容易和鸳鸯蝴蝶派、文明戏合流。
”[1](P299)尽管他的论述依然服从于中国电影史的主流叙述,套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标准,把中国“早期电影”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是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海派电影”,这种影响已经复杂化为好莱坞电影模式和都市大众趣味的结合;第二个阶段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左翼电影”,这种影响同样也复杂化为阶级分析话语和新文学趣味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左翼电影对上海都市的批判(一)〔摘要〕本文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出发来论述中国左翼电影是怎样呈述和阐释上海都市景观的,并进而揭示出隐藏在其视像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及其建构策略。
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中,对上海都市景观的“捕捉”或想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叙述策略。
结合众多的左翼电影作品来看,它们对城市进行批判的一个重要意图在于宣扬阶级对立观念和揭示都市社会的腐朽黑暗。
除了通过城市场景来揭露阶级对立,一部分左翼电影还以蒙太奇组合镜头来影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统治下上海都市的半殖民地性质。
〔关键词〕左翼电影;现代性;都市;批判一电影与城市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城市生活方式的异质性、多元化、碎片化、开放性等特征都为电影叙事提供了深广的意义表现空间。
城市成为电影叙事的重要生成场域,同时也是作家经验与叙述方式的诞生之地。
上海的西方现代性体验成为促使中国左翼电影发生的最原初动力之一,上海现代性给中国左翼知识分子所带来的重要体验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城市的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与财富的巨大悬殊;其二是上海的西式建筑作为西方现代性的产物给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带来的一种殖民主义创伤。
左翼知识分子对上海城市的自我体验的主体性,势必要在电影文本中予以客观化,因此,分析中国左翼电影是怎样呈述和阐释上海都市景观的,并进而揭示出隐藏在其视像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及其建构策略很有必要。
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中,对都市景观的“捕捉”或想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叙述策略。
一般说来,都市性格的心理基础包含在强烈刺激的紧张之中,这种紧张产生于内部和外部刺激快速而持续的变化。
左翼电影将目光聚集在上海都市的某一特定的时刻和特定场景,这种反反复复的刺激性印象毕竟是现代都市的产物。
在左翼人士眼中,上海都市基本上是一个异化和非人格化的场所,所谓“都市问题”,如失业、贫困、社会动荡、拥挤、无根漂泊,等等,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国左翼电影对上海都市空间的想象、建构和审视,是与阶级、民族等意识形态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正如孙绍谊先生所言:“左翼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双重政治使命及意识形态立场,决定了上海这座城市在其彻底政治变革的吁求中只能处于负面的位置。
作为一座中国政府只拥有有限控制力的半殖民地城市,上海在左翼人士眼中当然只能唤起其民族耻辱感和危机感。
但另一方面,由于上海被视为是帝国主义势力控制中国的典型表征,因此它常常被想象成某种新的社会和文化秩序得以再生或重建的废墟。
从这一层面上说,上海这座城市或可被视为是某种‘必要的邪恶’,因为正是由于它对‘中国性’的越轨挑战及其政治经济上对外国势力控制的无言默许才使民族自救和民族革命的左翼吁求变得合法化。
”①因此,左翼电影人士的都市批判立场明确基于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观点以及面对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所产生的国家民族危机感。
但是迫于国民政府当局的电影审查,左翼电影剧作家对中国观众的思想影响并不是直截了当地向他们灌输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观念,而是通过描写那些局限于很小的城市空间中的小市民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来折射社会等级,并用善、恶世界之间的对比来隐喻城市与乡村。
在这种隐喻式的叙事模式中,用来影射上海城市的色调往往以灰暗的面貌出现,成为反面形象;而乡村则成为人们心目中道德上的理想“他者”。
结合众多的左翼电影作品来看,它们对城市进行批判的一个重要意图在于宣扬阶级对立观念和揭示都市社会的腐朽黑暗。
由夏衍编剧、沈西苓导演的《上海二十四小时》中,影片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城市场景:马路上车水马龙、摩天大楼俯视下的街道犹如两条爬行的蚁阵。
编剧夏衍采用了小说式叙事体,以童工被机器轧伤为契机,通过精心设置的平行蒙太奇镜头,叙述了工人与资本家在一天之内所经历的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一边是被机器轧伤的童工及其家人的异常痛苦处境,一边是富裕的厂主一家人的奢侈荒淫生活,两个阶级不同的生活状况令人一目了然。
这是作者出于“对社会的正义感和严肃性”②而对上海都市社会所作的真实写照。
此外,影片还较为详细地以对比性蒙太奇镜头勾勒了大上海的夜景:按摩院、妓院里的浪笑、牌声;大餐间里调情的绅士和淑女;电影院里的情侣;热闹非凡的跑狗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厅;垂死的受伤的童工;冒着风寒的小商贩;疲劳不已的女工。
在影片的最后,编剧以辛辣和反讽的语言谴责了上海都市富人与穷人的巨大反差。
由洪深任编剧、张石川任导演的《压岁钱》中,影片一开头就用了一组平行蒙太奇镜头来表现除夕夜晚的上海南京路景观,显然是编导试图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见证上海都市的现代性面貌,其中包含了一种对上海都市夜景的震惊与晕眩体验。
此外,《压岁钱》还以一枚银元的流转作为线索,勾勒了上海大量典型市民包括舞女、女仆、交际花、司机、小商贩、银行家、医生、职员、强盗、工人、监工、小偷、走私贩、警察等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场景。
这些摄影机“眼睛”所捕捉到的都市生活片段对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以揭露城市的腐败与堕落:奢侈淫逸、金融丑闻、街头行骗与抢劫、贫民窟的穷困潦倒,等等,将上海都市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表现得十分真实而深刻。
蔡楚生编导的《都会的早晨》也是以一组上海街景的蒙太奇镜头开场的:南京路上行驶的第一辆电车唤醒了熟睡的城市,早上去上班的人流急急忙忙在马路上行走,一群工人涌向工厂的大门;飞速运转的机器、神色紧张的工人、流浪街头的行乞者……导演通过摄影机捕捉上海都市中的下层劳动人民早晨的生活和繁忙片断,来展示无产者所处的被压迫地位。
由蔡楚生导演的另一部影片《新女性》中有两个这样的分区银幕画面:一边是富人所穿的高档服装和皮鞋,一边是穷人所穿的破旧衣服和布鞋;一边是富贵男女在豪华舞厅的寻欢作乐,一边是穷苦人们在上海外滩做牛做马,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不言自明。
费穆导演的《城市之夜》呈现出了两个截然矛盾对立的上海都市景观,袁牧之编导的《都市风光》(1935)对物欲横流、人性堕落的上海都市社会以喜剧的方式进行了一番辛辣的讽刺。
除了通过场景和情节来揭示上海现代都市的阶级对立和丑恶现实之外,左翼电影还通过片中人物的语言来直接鞭挞都市之罪恶。
《风云儿女》中,辛白华直言不讳地向好友梁质夫表达了他对阿凤的担忧:“这万恶的都市,谁能保证不会使她走向堕落呢?”《天明》中,按照惯例,即乡下人从农村来到上海之后总是先要对这个不夜城观光一番,于是胖姐夫带着菱菱及其表哥来观看夜上海。
当看到浓妆艳抹的女子站在街道边时,胖姐夫轻声地告诉他们俩:“这就是上海的火阱了!……你们当心一点!”根据这些言论,“万恶的都市”“火阱”,这就是左翼知识分子对当时上海都市的总体印象。
除了通过城市场景来揭露阶级对立,一部分左翼电影还以蒙太奇组合镜头来影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统治下上海都市的半殖民地性质。
在左翼电影中,摩天大楼往往是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上海现代都市的象征,它意味着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经济掠夺。
按照黑格尔的观点,“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它以一种人们可以感性观照的现成的外在事物,暗示某种普遍性的意义。
”“象征型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物质的表现形式压倒精神的内容,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仅是一种象征的关系,物质不是作为内容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而是用某种符号、某种事物,来象征一种朦胧的认识或意蕴。
”③从黑格尔的象征理论出发,笔者认为在左翼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摩天大楼无疑成为一种符号,左翼用它们来象征在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的现代上海都市。
比如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中,影片一开端就以角度奇特的摩天大楼、汽车拥挤的街道、娱乐区闪烁的霓虹招牌以及众多的旁观者等这一系列的蒙太奇组合来展示上海都市景观。
马宁认为,上述这些城市景观序列会令观众把它们视为“中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之间的隐喻性强行联姻”④。
影片中还出现了汇丰银行大楼门口狮子的四个隐喻蒙太奇镜头,直接暗示了帝国主义对上海的殖民侵略。
与《马路天使》类似的城市蒙太奇镜头在沈西苓编导的《十字街头》中也屡屡出现:影片以南京路和外滩交界的俯拍镜头开片,摄影机从很低的角度拍摄的倾斜的上海摩天大楼,包括外滩北端的百老汇大厦和福州路上的汉密尔顿公寓大楼,用“淡出”连接起来。
在拍摄这些大楼的时候,导演采用了非正常的机位,少用定场镜头,非常规的特写与大俯摄的长镜头相接续,打破了传统的连续性剪辑原则,使得它们看上去似乎变了形,给人以摇摇欲坠的压抑感觉。
这种对都市空间的“陌生化”呈现方式使得观众不由自主地将它与现代城市社会的压抑、异化、冷漠感联系起来,从而反映出上海都市在道德上的颓废和政治上的殖民地位。
二笔者认为,左翼电影人士之所以展开对城市的批判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左翼认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于底层人们,即工人、农民和其他广大的劳苦大众。
而这些下层劳动人民有很多都是从乡下迁移而来的,他们占据了上海人口的绝大多数,当他们离开破产的农村涌入黑暗的上海都市之后往往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屈辱地接受统治阶级的政治与经济压迫,一种是走向堕落。
因此在很多左翼电影中,有的通过对众多城市场景的展示来揭示上海都市社会中存在的巨大阶级差异,有的则通过城市富人与农村穷人两者之间的道德对比来批判前者的罪恶。
在左翼人士眼中,城市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类社会的诸多不平等,都是在城市中体现出来的。
很多道德善良的农村人们,在腐朽、颓废的城市生活影响下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自我。
正因为这个原因,有些左翼电影将农村描写得十分美好,似乎它就是人们理想中的家园(像孙瑜编导的《天明》《小玩意》就是如此,而由费穆导演的《城市之夜》更是主张人们离开万恶的都市回到农村)。
但事实上,广大农民之所以来到都市,都是因为农村经济破产而不得不来上海谋生,毕竟农村美好的乡村风光和淳朴的道德风尚代替不了面包。
因而左翼主张回到农村的观念显然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空想而已,但我们也不能随意否定他们对理想生活家园的憧憬。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在左翼眼中,上海都市印上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深深烙印,因而对上海城市的批判也就意味着对帝国主义的谴责。
而且在当时国民政府严格的电影审查下,在电影中公开反对帝国主义是当局不允许的,而通过城市场景来间接地隐射资本主义侵略是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即左翼电影对城市的批判显然是基于一种阶级观念和民族主义意识。
在30年代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上海无疑是了解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最佳窗口,因而左翼电影人士展开对上海城市的批判在情理之中。
问题在于,就左翼人士自身而言,他们对上海都市的情感就仅仅只是“批判”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