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人口经济增长长波(人口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库兹涅茨周期
• 1,西蒙·库兹涅茨1901年生于俄国乌克兰一个皮毛商 人家庭,1922年随父亲移民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 学习经济学,192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26年获得哲 学博士学位。1927年进入国民经济研究局工作,从事 经济周期研究。1946年担任中国国家资源委员会经济 顾问,1954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54-1960Leabharlann Baidu年担任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1960-1971年任哈 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71年因为在国民生产总值和经 济增长的开创性研究方面的成就,被授予诺贝尔经济
• 从户籍人口数的增长与人口总数的增长 情况比较,2003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数为 1148.8万人,2004年的户籍人口数为 1162.9万人,户籍人口增量只有14.1万人。 与158万的就业人口增量相比,明显可以 看出北京市就业增长的大部分来自非户 籍人口进京就业人数大规模增加。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1.2020 .11.20Friday , November 20, 2020
2004年全国和各地区就业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100%
80%
60%
40%
20%
0%
全 国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西
藏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新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4.3北京市人口控制失效?
• 2,他对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 究,著作和论文有:《历史地观察美国的婴儿 高峰》(1962年),《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 长长波》(1968年),《生育率的经济学和社 会学:一个综合》(1978年)。
• 3,伊斯特林认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 国人口变动主要由移民起作用,20年代 以后由于美国对移民加强了限制,人口 变动主要由人口生育率起作用。同时引 起生育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的变动引起人口变动,人口增 长长波、劳动力增长长波又与经济增长 长波相联系。
• 5,库兹涅茨在考虑生产与价格的第二次变动 时,把总产值、价格、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 联系起来研究,他发现价格运动是改变投资方 向的机制,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引起工业部门从 属性的扩张和收缩。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 收入向下现对变动,这可以通过储蓄减少和就 业增加来弥补,同时,工资减少使利润增加, 导致劳动力就业需求增加,引起劳动生产率下 降。
2.2 人口与劳动力变动长波
• 1,伊斯特林认为,美国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 的波动,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受国外出生人口 波动的影响,从30年代以后受美国本土出生人 口的影响。
• 2,美国人口与劳动力增长长波的特点是:第 一,人口和劳动力增长长波在非农业居民中最 为典型,全国总人口中的波峰、波谷同非农业 地区、大都市的波峰波谷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第二,农业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动同全国总 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动基本是不一致的,正 好呈反向运动。
4.2 北京市就业的产业结构
• 北京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61.6万,第二产业 就业人数为236.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 597万人,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分别为6.9%, 26.4%,66.7%。全国的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分别为46.9%,22.5%,30.6 %。北京市农业就业人口比例很低,服务业就 业人口比例很高,说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已经 完成的升级过程,进入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 时代。
• 6,通过对人口与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分 析,库兹涅茨发现,从19世纪70年代到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是 由国际移民的迁入引起的。移民规模的 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非农业居民建筑 的波动,移民规模的波动与铁路投资波 动相一致。
1.3 伊斯特林对人口经济长波的 分析
• 1,理查德·A·伊斯特林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 学教授,是美国人口学会的倡建者之一,长期 任《美国经济评论》编委,并任美国国民经济 研究局研究员。
第十一讲 人口经济增长长波
• 一、人口经济增长长波理论概述 • 二、人口与劳动力增长长波 • 三、人口增长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 • 四、北京市的案例
1.1 经济周期现象
• 1,经济发展存在波动和周期现象,这种波动 和周期有长短之分。
• 2、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1919-1922年 提出了长波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50、 60年一次的长波。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 1930年提出了大体以20年为周期的长波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人口经济学家理查德·伊 斯特林根据库兹涅茨的长波理论认为存在人口 增长和劳动力增长的长波,它与经济长波相应, 构成人口经济变动长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5:26:00 15:26:0 015:26 11/20/2 020 3:26:00 PM
• 2,新家庭户的产生,不仅对住宅和城市服务 产生新需求,而且对新式家具也会产生需求, 从而带动城市的高速发展,表现为城市住宅建 设投资和市政服务的投资。
• 3,政府对住宅建设和市政工程的投资,可以 使家庭户增加和收入提高,通过乘数效应进一 步引起消费支出增长、私人和公共投资增加。
3.4 新家庭户的建立与库兹涅茨
• 3,家庭户行为的特征是分析人口经济长波的 钥匙。人口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家 庭户的形成和孩子的出生,创办工商业和耐用 品的资本投资等,共同的特征是长期决策和长 期义务。
• 4,人口迁移加快和新家庭户形成、创办工商 业、投资耐用品等,真正获得成果的过程是缓 慢的,消退也很缓慢,这就给产值和资源开发 带来了长波。
兹涅茨把生产与价格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周期称 为长波,平均长度为20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 斯把库兹涅茨提出的经济增长长期波动称为 “库兹涅茨周期”。
• 3,库兹涅茨把经济变动区分为“最初变动” 和“第二次变动”,把根据原始经济资料描述 的短期变动称为最初变动;把经济长期的起伏 波动称为第二次变动。库次涅茨主要研究第二 次变动。
学奖。主要著作有:《生产和物价的长期运动》 (1930年),《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收入的长期变化》 (1951年),《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其形成和财 源》(1961年),《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和传 播》(1966年),《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 结构》(1971年)
• 2,在《生产和物价的长期运动》一书中,库
• 因此可以把总人口、劳动力人口和家庭户作为人口变量, 经济变量则包括收入和就业机会。收入上升和就业机会的 增加就意味着劳动需求增加。人口变量与经济变量的变动 可以归结为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的变动。
• 由于青年人的结婚、生育和迁移与人口规模的变化密切相 关,因此焦点是青年人口的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问题。
• 4,库兹涅次对美国、英国、法国的小麦、谷 物、煤炭、石油、铁、钢、铜等几十种产品的 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特别是这些产品的生产与 价格的第二次变动情况,发现了二者存在良好 的相关关系。他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价格 变化在前、生产变化在后,生产变化有明显的 滞后现象。价格变动存在长度约为23年的周期, 生产变动存在大约长度为22年的周期。因此可 以看出经济发展存在长度约为20年的周期。
3.2 投资增长的影响
• 1,当投资增加时,将会引起总需求增加,同 时劳动力需求增加。但是在空间分布上,劳动 供给不一定与增加的劳动需求相适应。比如城 市投资大多数集中于非农产业,这会导致城市 劳动力供不应求,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 2,美国迁入的移民总是来自工资率低的地区。 劳动市场条件的改善取决于劳动需求。投资减 少时,劳动需求减少,工资下降,失业增加, 导致青年人推迟结婚、延长与父母居住在一起 的时间,推迟建立新的家庭户,同时推迟生育 时间和延长生育间隔等。
2.1 人口与经济增长长波的特点
• 第一,长期波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过程,无论 以50年、30年或者20年为一个波动周期,在人 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都存在负责的相互作用 关系。
• 第二,长期波动是人口变量与经济变量时间序 列趋势。人口长波与经济增长长波本身体现出 各自独立的时间序列趋势。
• 第三,人口变量变动受经济条件制约,包括收 入和就业机会的制约,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市场 条件如劳动参与率、工资率、劳动需求和劳动 供给等。这些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口规模、劳 动力规模起着制约作用。反过来,人口变量的 变动可以减缓经济变量波动的波峰。
• 3,因此随着劳动市场条件的恶化所产生 的人口效应加大,生育率出现下降趋势。 伊斯特林十分重视家庭户的分析,他认 为劳动市场条件的改善就意味着劳动需 求增加,如果通过移民来满足,那么移 民流量直接增加了家庭户的数量。
3.3家庭户增加的乘数效应
• 1,新的家庭户建立之后,户主和成员从就业 机会中获得的收益,可能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和 新的消费支出,从而导致新的工商业投资。
周期
• 1,家庭户的行为包括结婚、家庭户形成和迁 移等行为。结婚、组成家庭和迁移是个人生命 周期中的关键决策。为了承担结婚、组成家庭 户和迁移所需的各种费用,在生命周期的这个 阶段就要向亲戚和金融机构大量借债。
• 2,在家庭户增加时,人口大量增加。这样不 仅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而且消费偏好也发生变 化。较长时间的消费结构和偏好转变形成了承 担长期支出的义务,这种义务要求人们又长期 收入来源,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市场 条件。
• 第三,非农业人口和劳动力波动在地理上是从 中心城市逐步向外扩散的。如果某个地区的人 口和劳动力波动与全国的波动不一致,则说明 该地区的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 第四,建筑业、运输业、贸易、金融、保险、 不动产、专业服务和娱乐活动、国内服务以及 个人服务等行业的劳动力增长的波动与这些部 门的总产值、工资率等波动大体一致。制造业、 伐木业、渔业的劳动力增长则没有这种趋势。
• 3,20世纪20年代以前,人口增长的长波 是对美国劳动力需求的一种反应。首先, 移民是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变动而 变动的,其次,小时工资率上升和失业 率下降导致移民率上升。劳动力市场供 不应求时,工资上升,移民率提高,反 之亦然。可见,人口与劳动力增长的波 动是经济增长率波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 2,伊斯特林通过研究1830-1964年上述两类 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当经济负增长时,工商 业生产下降,建筑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率 明显上升,工资率美国多大变动,这样迁入移 民的增长率也明显下降。
• 3,当经济高涨时,建筑业生产扩大,市 政建设扩大,国民生产总值明显增长, 这时人口增长也出现上升趋势。
• 第四,在人口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的联系点是 劳动力。人口规模决定劳动力规模的大小,从 而决定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伊斯特林认为,美 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劳动力供 给的基础上。早期是移民的增加,提供劳动力 供给;1940年以后生育率是人口增长中的最重 要因素,经济增长的高涨同人口激增几乎是同 时发生的。
• 4,大批移民的进入引起建筑业、市政业 的发展,并带动了木材加工业、石料、 石灰、玻璃业、油漆业等的发展。资本 品产业的高涨和与资本品相关的产业的 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业和城市 住宅的需求,而后者又与移民的波动相 关。
3.1人口变量与经济变量的波动
• 1,以国民生产总值、建筑业产值的变动以及 工资率、失业率、每周工作时数等来代表经济 变量,以家庭户增长率(特别是非农业家庭户 增长率)和迁移率来代表人口变量。
4.1 北京市就业人口猛增
• 北京市近几年的劳动就业人数增长十分迅猛, 2003年北京市的就业总数为737万人,2004年 增长为895万人,增长量为158万,增长率高达 21.4%。与全国相比,2003年全国总就业人数 74432万人,2004年增加到75200万人,增长量 为768万,增长率仅为1.0%,北京市的就业增 量占全国就业总增加量的19.6%。因此无论从 就业增长率还是就业增长量上来看,北京市就 业的增加都是十分惊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