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广电传媒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拓策略

广电传媒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拓策略

广电传媒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拓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广电传媒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合作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广电传媒企业能够整合资源、分享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一、广电传媒行业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资源共享与互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电传媒企业在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共同制作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提升制作水平和效率。

例如,一家在动画制作方面具有技术专长的企业,可以与拥有丰富创意和故事资源的合作伙伴合作,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动画作品。

2、拓展市场和观众群体国际合作有助于广电传媒企业突破本国市场的限制,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需求,通过合作制作适合当地市场的节目,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扩大市场份额。

比如,中国的电视剧通过与国外制作公司合作,进行本地化改编,在海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国际合作使企业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国际先进的制作技术、传播手段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运营水平。

例如,一些新兴的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在发达国家率先应用,通过合作可以加快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

二、广电传媒行业国际合作的模式1、内容合作这是最常见的合作模式之一,包括联合制作节目、版权交易、节目模式引进等。

联合制作可以整合双方的创意、人才和资源,制作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版权交易则可以让优秀的节目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播出,实现价值最大化。

节目模式引进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节目模式,结合本地特色进行创新。

2、技术合作在技术研发、设备采购、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合作。

通过与国际领先的技术企业合作,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

3、平台合作包括与国际知名的广播电视平台、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节目、开展营销活动等。

融媒背景下CGTN对外传播策略分析

融媒背景下CGTN对外传播策略分析

声屏世界2021/9实践与创新采编经纬融媒背景下CGTN 对外传播策略分析阴彭义云摘要:中国国际电视台作为我国的对外传播旗舰型媒体,近年来在融合转型的过程中积极开拓进取,承担了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并且在内容创新、融媒体实践、团队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独有的传播路径,值得其它媒体学习和借鉴。

文章通过分析CGTN 在融媒体时代的对外传播策略和困境,为其克服现存困境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CGTN 对外传播传播策略在国际舞台上,由于传播话语权长期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媒体一直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局面:仅局限于宣传而非沟通,沟通过程并不畅通。

部分西方媒体常年对中国形象进行着刻板扭曲化的报道,或者选择性不闻和“限流”。

加上我国的对外传播主体基本以官方媒体为主,鲜有中国的民间力量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发声,媒体主持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官方语言,宣传意图十分明显,导致中国主流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和公信力均较低。

融媒体的发展使得国际传媒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给传统媒体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CGTN 的建立2016年12月31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 )正式开播,并且搭建了一个多语种、多平台的融媒体对外传播机构,其中包括英、西、法、阿、俄、纪录国际6个电视频道和3个海外分台(分别建立在北美、非洲、欧洲),1个视频通讯社和1个新媒体集群。

在社交媒体方面,CGTN 建立了庞大的社交媒体矩阵,在全球12大社交媒体平台运营了23个官方账号,入驻了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等西方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彰显了主流媒体承担提高媒体公信力,塑造国家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职责和使命。

CGTN 的对外传播策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

CGTN 在开播之初就以“电视主打,移动优先”为发展战略,采用“电视+互联网”的传播模式,着力引进先进技术,打造移动客户端平台,专注于开发运营多语种国内外社交平台。

中国电视剧在俄罗斯的传播和接受

中国电视剧在俄罗斯的传播和接受

声屏世界2021/9电视剧①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走出去”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大量国产电视剧传入俄罗斯,掀起了一阵文化交流的浪潮。

对国产剧在俄罗斯的传播(以下简称“俄传”)进行研究,不仅是对文化传播学研究的补充,而且可以借助其他文化的视角反观自己的文化,达到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关切。

[1]在优化对俄传播路径的同时,可以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传播提供借鉴,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此外,电视剧的海外传播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电视剧俄传历程及特点DoramaTV ②上共有689部2020年以前播出的国产剧被译为俄文(见图1)。

结合图1及国产剧俄传特点,可将国产剧俄传分为三个时期。

俄传空白期(2010年以前)。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逐渐恢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产业持续发力,两国交流明显增多。

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的“中俄电视合作论坛”,为电视领域的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2006-2010年,中俄举办“国家年”“语言年”,几百项活动并举,数万俄罗斯人访华。

各类活动的开展改善了早先的信息缺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固有的陈旧观念,营造了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围,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文化兴趣加深。

2009年,中国首个面向俄语国家的官方媒介平台———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开播,它主要服务12个独联体国家、东欧地区和波罗的海三国。

同时,全球都能在网上收看俄语频道节目,倾听中国声音、探究中国文化。

2010年11月,该频道在俄NTV PLUS 主流直播卫星平台开播。

但截至2011年,该平台主要播报新闻和纪录片,还没有对国产剧进行译制与播出。

可以说,这一时期国产剧尚未在俄传播,除了官方传播渠道的缺失,还和网络平台刚刚兴起、民间传播途径有限有关。

初步传播期(2011-2015年)。

一、时代背景。

201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中俄关系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的合作与交流迈向新的历史时期。

电视对外传播要注重境外法律法规

电视对外传播要注重境外法律法规

电视对外传播要注重境外法律法规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电视对外传播事业,1992年开播了第一个国际卫星频道CCTV-4。

2009年到现在,我国电视对外传播正迈入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关于境外法律法规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业界还未就此启动系统、深入的研究,学界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鲜见于论著或刊物。

预先做好海外法律法规研究、市场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的调查工作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目前要重点关注和系统掌握节目引进、节目内容和电视广告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

一、与节目引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节目引进规定,这主要与政府的文化政策、外交政策以及族裔政策等方面相关。

为了对抗美国文化,委内瑞拉政府在2011年规定,有线电视频道中播出的内容最少有70%是由本国制作的。

加拿大因为受到美国文化的威胁,严格控制外来电视节目的引进。

不过,加拿大广播电视及电讯委员会(简称CRTC)从2005年开始逐渐改变过去保护本国文化和本土广电产业的政策,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陆续批准国外电视频道的进入。

就整频道引进和播出而言,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和日本对于外国卫星频道实行“天空开放”,没有颁布限制国民收看境外卫星电视频道的法律法规。

马来西亚和伊朗等国则颁布法规,禁止国民接收境外卫星频道。

中国香港采取控制性的开放政策,允许个人接收境外频道,但禁止通过有线电视进行转播。

①《韩国2000年广电法案》规定:分配给外国频道的频道数量不能超过总频道数量的10%(经济特区为20%)。

据此,电信和卫星载波可用频道的能力范围是从4到8(经济特区是从8到16)。

就节目内容的引进而言,韩国政府原来规定,在一个频道播出的节目内容中,从一个国家引进的节目在这个频道中整体节目中的最高比例为60%,目前将这一比例抬高到了80%。

欧洲传媒立法历史较为悠久,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和全面。

欧洲是我国目前电视对外传播的重点,关于频道准入方面的法律法规值得深入研究。

制片人如何处理电影的海外宣传

制片人如何处理电影的海外宣传

制片人如何处理电影的海外宣传制片人在处理电影的海外宣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确定目标市场。

制片人需要根据电影的主题、类型和风格,
选择最适合的海外市场进行宣传推广。

例如,一部动作片可能更适合
在北美市场进行宣传,而一部文艺片可能更适合在欧洲市场进行宣传。

其次,寻找合适的宣传渠道。

制片人可以通过与当地的电影分销商、影院、媒体和社交平台合作,将电影的预告片、海报和宣传资料推送
给目标受众。

此外,参加国际电影节、电影展览和行业活动也是有效
的宣传方式。

第三,定制本土化宣传策略。

制片人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习
俗和口味,调整宣传内容和形式,确保吸引当地观众的注意力。

可以
选择当地名人代言或参与节目宣传,提升电影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
口碑。

最后,监控和评估宣传效果。

制片人需要及时跟踪宣传活动的效果,通过观众调查、票房数据和社交媒体反馈等方式,评估宣传效果,并
及时调整宣传策略,以提升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制片人可以有效处理电影的海外宣传,
提升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票房表现。

电视对外传播要关注海外观众特征的变化

电视对外传播要关注海外观众特征的变化

在年龄为1 8  ̄ = J 2 4 岁的观众群体 中, 4 2 %的人会在观看电 视节 目的同时, 通过手机 、 平板电脑等浏览与节 目相关的
钟的电视 。 根据尼尔森公司2 0 1 3 年3 月公布的调查结果,
美国人每周平均收看电视节 目的时间为4 1 小时, 其中3 4 内容 。 而且, 4 4 % 的人会 通 过 移动 设 备查 找 电视节 目中播
( F a c e b o o k ) , 比例为7 4 %。 排在第五位 的是办理 网上银
另外一 项研 究 发现 , 在英 国、 法 国和西 班语 等 国年 龄处 于 十几 岁阶段 的电视观 众群 体 中, 四分之三 的人 在收 看 电视 节 目时会 同时在 社 交网络 上就 这个节 目 进行讨论。 另外 ,
国际 钡野
N 3 E R N A T 1 0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l O N S
电视 对外传播 要关注海外观众特征 的变化
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 中央电视 台海外传播中心制片人
我 国电视对外传播需要认真研究海外电视观众特征 做着家务或其他事情。 因此 , 研究受众 的收视行 为时, 既
界前 列 。 ( t wi t t e r ) 用 户针 对 电视 节 目的单 周微 博 发送 数 量 超 过 了2 0 0 万条 。 西 班 牙电视社 交 网络用户 增 长迅 速 , 在2 0 1 3 1 5 0 万, 共 发 表 了8 0 0 万条 评 论 。 目前 , 1 5  ̄ J 2 4 岁年龄 段
I N TE RN A T I ON AL C0M MUNl CA T } oN S
国际 钡 野
的观感和心得。 2 0 1 2 年, 美国约有3 2 0 0 万人针对电视节 过视频网站收看电视节目。 针对这一情况, 尼尔森公司从 目使用推特 ( t wi t t e r ) 发表或转载信息 。 根据美 国尼 尔森 2 0 1 3 年秋 天开始在进行电视收视率调查时, 将把拥有宽

国际传播视域下外宣纪录片的传播策略——以《中国面临的挑战》为例

国际传播视域下外宣纪录片的传播策略——以《中国面临的挑战》为例

NEWS WORLD影视传播一、背景与问题毋庸讳言,近十年中国经济规模急速扩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对此,国际社会由于对真实中国的认识不足或理解偏差,开始出现“中国威胁论”。

这一印象偏差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国际传播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远未参与到对异质文化的影响中。

事实上,造成这一问题或窘境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

如同赛缪尔·亨廷顿所揭示的那样,一个大国的崛起,意味着新的利益调整周期的开始。

[1]更进一步说,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的调试周期,迄今,身处其间的各方仍未找到最合适的相处之道。

如果我们放眼全球,从国际传播的视角,深入考察世界主要国家的传媒实力时,不难发现:长期以来,西方媒体不仅在综合实力、技术装备、品牌人才等多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而且牢牢掌握了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话语权。

曾有研究者粗略统计过,目前国际新闻尤其是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和后续报道,大约90%来自西方媒体,而其报道往往是非颠倒,或是非不分。

[2]不得不说造成上述窘境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国际传播力不高。

二、国家战略:提升我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按照美国学者托马斯·麦克费尔的观点:“在传播领域内,对于全球大赢家来说,战略性计划就是‘全球性’计划,而不是‘国家’计划”。

[3]因此,近年来,党和国家着力优化传媒产业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习近平总书记的“8·18”讲话进一步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皮璟璇国际传播视域下外宣纪录片的传播策略——以《中国面临的挑战》为例【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规模急速扩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国际社会由于对真实中国的认识不足或理解偏差,开始出现了“中国威胁论”,这一印象偏差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中国环球电视网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中国环球电视网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1352022年3月下 第06期 总第378期1. CGTN 英语频道背景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频道经历了多次的变革与更名,1997年6月27日到2000年9月25日,是英语传送频道开始试水试播的时期,随后英语国际频道乘风正式开播,呼号为CCTV -9。

经过10年的节目定位调整和形式报道上整改,为了其更好地对外传播发展能力。

最终在2010年4月26日,英语国际频道(CCTV -9)被更名成英语新闻频道,(CCTV -NEWS),频道的内容更加的合理、丰富、细致化了。

2016年12月31日,央视正式成立了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环球电视网(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CGTN),它覆盖着更广阔的国际类的传播频道,而CCTV-NEWS 就被列入该网中主流的频道,并重新被命名为CGTN。

CGTN 频道是一个由中国集中其电视台的各类优势与资源,典型的外宣旗舰频道。

有着全球轮流制播和高质高量的深度访谈栏目,使得频道具有国际的视野及专业的品质特征,并且还获得过纪录片类“金相机奖”,时事类、社会问题类、纪录片人文类银奖,亚太广播联盟制片人评选大奖等。

2. CGTN 的现状分析2.1 现状概况CGTN 英语频道的起步、发展和资源虽然不拖后腿,但是依旧不能与世界一流的媒介媒体相提并论。

在碎片化的时代,媒介的多种多样传播方式会分散央视英语频道的注意力,且当今网络舆论占据着舆论的大量空间,这也迫使传统媒体不断地改变其固有的传播方式来塑造全新的媒介生态。

CGTN 现在已是海外观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可海外用户对于频道的兴趣程度却日渐下降,再加上受制于国内的话语体系中,难以抵抗互联网、社交平台、新媒体的强势冲击。

即便CGTN 一直针对外界的刺激在不断的做出一系列的调整,但央视英语频道依旧处在不温不火、不上不下的国际传播媒介的位置上。

现阶段唯有CGTN 去树立好媒介品牌的特色、对外宣传的权威性、努力促使国际信息的平衡度与公平性才是追赶一流媒介的正确道路[1]。

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

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

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从2001到2010年间,我国广播影视在海外传播力不断增强。

2014年广电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45部中国电影走进4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达到14.14亿元,同比增长33.02%。

一批描写中国历史文化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电视剧作品在海外畅销,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超级工程》《甄?执?》《泰?濉返茸髌范汲晌?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像符号,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充满活力的现实场景展现在世界观众面前。

尽管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美国仍占据着国际传播的主导话语权,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电视节目海外传播不仅与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关,而且还与传播的效果有很大关系,如何做到“入耳入心”,引起受众的共鸣,获得较多的认同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真实与客观。

在德国,《来看吧-中国时间》节目凭借其真实与客观的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该节目是一档向德主流人群全方位介绍中国的专题电视栏目,由北京华韵尚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其分公司德中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在德国北威州电视台(NRW TV)推出。

内容包含社会民生、美食健康、文化艺术、旅游名胜等方面。

本文以该节目在德国的成功传播为案例,通过对传播对象心理把握、内容题材选择,以及渠道选取策略的分析,总结我国电视节目在德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策略一:把握受众心理该节目从新闻专业主义出发,尽可能符合德国受众批判性的思维习惯,以人物访谈方式播出了一些准确把握受众心理的节目。

长期的科学研究发现,德国受众的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批判性。

这里的“批判”主要不是斗争、反对、否定和打倒的意思,而是考察、研究、分析和思考。

①德国人在言语表达中会遵循公正、公开、客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当你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他时,他会认同你的看法。

②德意志民族不仅是一个有批判精神的民族,更是一个善于理性分析的民族,他们不会因为批评就全盘否定,也不会因为赞美就附和盲从,而是喜欢在批判中追寻真理。

CGTN平台的传播策略分析——基于CGTNYouTube英文主频道

CGTN平台的传播策略分析——基于CGTNYouTube英文主频道

声屏世界2021/8争鸣与探讨路标与航向CGTN 平台的传播策略分析———基于CGTNYouTube 英文主频道阴曾旭东胡安琪摘要: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凭借较低的门槛、开放的内容和智能算法,视频平台逐渐成为集内容分享、社交沟通、应用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成为重要传播方式。

文章通过对CGTN 在YouTube 平台内容生产进行分析,从CGTN 的议程设置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外宣旗舰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探索与成果,并基于此就如何提升视频平台国际传播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CGTN 传播策略国家形象基金项目:本文系“‘一带一路’背景下CGTN 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与探索”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010435017)。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成立于2016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新闻国际传播机构,自诞生以来不断地探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有学者在对同级别外媒YouTube 账号的横向对比中,提出利用短视频做好对外传播,设定适合当前对外传播实情的新闻比例等建议。

在对多语种频道的传播探索中,提出尝试多平台矩阵化传播,与西方本土媒体合作以扩大传播影响力等思路。

本文将对CGTN YouTube 英文主频道在特定时段内容进行分析,对现阶段CGTN 的内容生产策略与发展思路进行讨论。

CGTN 在视频平台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继续深入实施,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新兴媒体在不断分割传统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分化了西方媒体的信息渠道优势,使国际传播的信息流向失衡现象有所改观。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交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国内外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仅YouTube 平台用户总人数已超过20亿,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 在国际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

国产影视剧跨文化传播中“他者”凝视与共情策略--以电视剧《三十而已》为例

国产影视剧跨文化传播中“他者”凝视与共情策略--以电视剧《三十而已》为例

2021·5(下)《科技传播》116作者简介:沈彤扬,助教,苏州城市学院,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

国产影视剧跨文化传播中“他者”凝视与共情策略——以电视剧《三十而已》为例沈彤扬摘 要 电视剧《三十而已》被国家广电总局评选为2021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之一,为国产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路径。

当前国产剧的跨文化传播之路一直困难重重,通过研究具体案例,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他者化”和“文化折扣”现象。

从共情传播的角度分析《三十而已》成功之处,分别从传播动机、内容选择和传播方式三个层面分析国产影视剧该如何消解“自我”对“他者”的排斥和敌意,降低内容出海面临的“文化折扣”与摆脱灌输式传播思路。

从而为提高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水平,加速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产影视剧;“他者化”;共情传播;跨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83-0116-03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影视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是检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输出却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许多在国内流量和口碑双丰收的作品,在“走出去”以后却面临无人问津的冷漠状况。

然而2020年都市主题电视剧《三十而已》却打开了国产影视剧出海的新局面,为更多国产影视剧的出海提供了借鉴意义。

随着《三十而已》在国内的爆火,其“大女主”的角色塑造和女性独立的内容主张也吸引了一众海外的用户,甚至在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社交网站上掀起一波对中国女人独立意识赞许的舆论浪潮。

美国著名流媒体平台Netflix 也购买了《三十而已》的网络播放权,并在该网站的韩国页面置于榜首。

2021年广电总局评选出的十大海外传播优秀电视剧中,《三十而已》位列其中。

因此,本文将以《三十而已》为例,反思国内影视剧跨文化传播所遭遇的困境,认真研究以西方“他者化”主导下的传播环境中如何破圈出发,让更多人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浅谈对海外受众的精准有效传播

浅谈对海外受众的精准有效传播

浅谈对海外受众的精准有效传播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日渐提升,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如何在国际舆论场上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让海外受众看到我们,听到我们,实现对海外受众的有效和精准传播,对于更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而言非常重要。

本文以“海外受众传播”为中心,从创新表达方式、细化受众研究、制定分众策略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表达;精准投放;融媒传播时代发展至二十世纪第二十一个年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同往日。

与此同时,我国的主流媒体也纷纷加速“走出去”,加大海外机构的投入,扩展覆盖面,以期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但是由于社会制度、政治生态、文化背景、媒体环境等多种因素存在的差异性,导致一些国家特别是欧美及周边个别国家对我国存在误解和偏见,对外的“有效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我国许多媒体向外延展日渐增加,然而真正做到“走出去”,能够充分融入海外本土和受众生活的有效传播却并不很多。

当前面临传播的内容方式、渠道平台、受众需求与传播效果等新的变革与冲击,对于各家媒体来说打磨精准传播策略,提升传播实效迫在眉睫。

入乡随俗,融入当地市场。

“本土化”是媒体为适应传播对象国家、地区市场特点与受众需求所进行的语言转换和文化对接等改造的过程,以突破各自障碍与制约,更好地“入乡随俗”。

精准定位传播对象,提供与当地受众群体更加匹配的节目产品,进一步提升传播的有效性与精准性,贴近当地受众,获得认同感与支持度。

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当传播内容与对象自身利益相关时,受众才能产生强烈的需求动机。

加大对外传播国家、地区本土事务的报道内容与力度,与受众心理更贴近,引起对象国受众的广泛关注,产生认同与共鸣,才能有效提升传播效果。

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针对不同国家、地区,逐渐从“主要传播中国内容”向“中国内容与本土内容相结合”转变,适当增加与本土受众息息相关的新闻信息与报道内容,并在传播中融入体现中国价值观,努力在想要传播的信息和受众想要掌握的信息之间找准结合点,从而提升传播的实效性、精准度。

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

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

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传播在构建国家形象、传播文化价值观、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提升影响力的策略,以期为中国媒体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特点和变化。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当前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现状,包括传播渠道、内容制作、受众接受度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挑战,如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国际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影响。

为了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文章将提出一系列策略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媒体品牌建设、提高内容质量与创新性、拓展多元化传播渠道、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有望推动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本文旨在对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中国媒体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不断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这些阶段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变革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推进紧密相连。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媒体传播主要集中在国内,对外传播相对较少。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也逐渐发展并扩大了影响力。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开始逐渐打开国门,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

此时,中国媒体开始尝试对外传播,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例如,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英语新闻节目,中国日报等英文媒体相继创刊,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

全球拍客模式下国际传播策略探究——以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为例

全球拍客模式下国际传播策略探究——以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为例

MEDIA OBSERVER 媒体观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1 闪电新闻在发展全球拍客、加强国际传播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实践闪电新闻客户端作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融媒体新闻旗舰产品,自2017年上线以来,坚持直播、短视频双核驱动,立足山东,放眼全球。

3年来,直播足迹已经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重大新闻现场。

专业记者、全球拍客共同探索的“移动小屏直播+短视频+电视网站融合报道”的生产模式,让闪电新闻在与同类媒体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跻身移动视频传播第一阵营。

目前,闪电新闻旨在力争用2~3年时间,建成“国际视野、国内领先”的新闻媒体品牌和媒体融合典范和样板。

1.1 深耕UGC内容,省级媒体进军国际传播新生态圈2017年10月1日是新中国68周年华诞,闪电新闻客户端发起16小时“我的中国心”大型融媒体接力直播,与中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日本等12个国家近20个直播点的拍客进行视频连线,搭配慢直播、弹幕、互动留言、双视窗等多种形态呈现,沉浸式讲述山东故事。

这是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重磅打造的由驻外记者、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华人华侨、留学生等组成的“全球直播拍客”首次大规模公开亮相。

直播点设置别出心裁,将点连成线,画出的是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心”型图案,寓意全球华人心系祖国。

中国重汽、中铁十局等“走出去”的品牌企业纷纷亮相,世界各地的“山东元素”令人振奋。

直播在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早安山东》、电视公共频道《新闻午班车》《民生直通车》等栏目进行融合播发,央视新闻移动网“闪电新闻”矩阵号、新华社客户端“闪电新闻”现场云、“山东广播电视台”微博、“齐鲁网”微博等平台进行并机直播。

“国庆节16小时直播丨来闪电新闻周游世界感受中国力量”直播全网播放量突破1.34亿人次。

浅谈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

浅谈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

民族特色。

只有利用国际化表达方式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引发受众共鸣,提高中国纪录片的吸引力。

也就是说,中国纪录片要接轨国际表达,以中国故事为切入点构建共性话语空间,进而增强中国纪录片国外传播的渗透力。

在2018法国戛纳电视节上,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制作的《长城》举行了全球首发仪式,并很快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先后有奥地利ORF、法国FRANCE 5购买了其电视播映权,开创了中国原创纪录片改编版预售的新纪录,此举可谓极具开创性。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在海外市场的“走红”,绝非意外,而是充分发挥了中国纪录片“讲故事”的巨大魅力。

该片用影像本身表达故事,在满足观赏性需求的基础上,又为受众提供了多层次的观感震撼,这种深层触动就极具中国特色的故事所引发的广泛情感共鸣。

可以说,讲故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如何讲好。

电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探析

电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探析

电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探析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媒介市场化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还有各种国外商业化纪录片涌入中国市场之后,国内的纪录片发展现状和前景也令人担忧。

当前,国内很多曾经创下收视纪录的电视纪录片,其收视率也开始不断下滑。

而很多国外纪录片在中国市场却节节挺进,国外纪录片成熟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经验,相较于中国纪录片来说更加成熟,这也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存空间造成了严重挤压。

但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中国电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引言:在文化渗透、入侵形势越演越烈的背景下,各国开始针对跨文化传播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近年来电视媒体的飞速发展,各国逐渐认识到电视纪录片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从而将本国文化以纪录片的形式加以呈现。

目前,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因此,本文以促进我国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围绕电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1电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作用1.1纪录片的真实性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本身文化就有着多样性的特征,这是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而来的,由于地域差异和历史发展等变量的影响,不同的文化都带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那么,在电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就满足了人们对于获取真实、具体知识和信息的追求,而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艺术性和情感性,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消除文化差异。

人们能够通过电视纪录片,了解不同民族、群体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其客观真实的传播特性,让其中包含大量的信息。

另外,通过生动的影像技术,可以有效消除语言、文字障碍等,能够让这些信息更好地被人们接收和认可,对于文化传播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1.2电视纪录片能够促进文化的保存和交流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主流文化对于边缘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很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各种文化的交流、冲击下,有着逐渐被同化的情况。

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国际化传播策略

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国际化传播策略

奖答 题 , 专项 调查报告等 , 及时 了解 收视市场真实
环 境 。 次 是 根 据先 期 了解 的信 息 到 达 地 的 收视 基 其
后, 它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究竟是什 么?

是寻找切 口, 有效传播成为可能 。针对性 传
本 信息 , 及时调整节 目内容 和形 态 , 随时收集 与 并
同性 , 这些 共 同性 恰 恰 就 是 “ 金 时 间 ” 黄 这类 中 国 地
要 的信息 。 内容包括每 日时讯 、 各地要 闻 、 突发的焦 点事件等 , 目有“ 日浙江 ”“ 栏 今 、千里眼 ”“ 、财经信 息” 2 等。 . 特定需要的信息。 每一个 目标观众群因需
适 应 他 们 的 生 存 区域 环 境 而 特 别 需 要 一 些 特 定 的
此 次调 整 有 关 的 反 馈 意 见 , 行 再 次 调 整 。 如此 循 进 环 , 步 提 高 节 目的 针对 性 。 逐 三 是 有 效 设 置 , 本 土 化 ” 传 播 成 为 可 能 。从 “ 20 0 7年 上 半 年 起 ,黄 金 时 间 ”就 尝 试 把 用 “ 土 “ 本
目内容 。第一类 是单 一信 息需求 的节 目内容 , 如寻 找信息 ;第二类是针对 复合信息需求 的节 目内容 ,
如 探 亲 投 资 、 游 考 察 等 信 息 ; l类 是 针 对 多 样 旅 第一 信 息 需 求 的 节 目内 容 , 政 经 、 文 等 信 息 。 述 三 如 社 上
准 进 入 的“ 口” 切 。
二 是 提 炼 个 性 , 对 性 传 播 成 为 可 能 。 在 大 多 针 数 进 行 中 的 国际 传 播 中 , 有 参 与 媒 体 都 会 根 据 自 所
责 任 编 辑 : 宏 法 章

如何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I.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文化之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传媒工具,海外传播有助于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海外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和策略。

II. 建立文化交流平台1. 设立文化交流中心- 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交流中心,提供展览、演出、讲座等文化活动,吸引当地民众参与。

- 与当地的博物馆、剧院、学校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文化活动。

2. 开展文化交流项目- 定期举办中华文化节,在当地展示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精彩节目,吸引观众的兴趣。

- 组织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茶艺等,让当地民众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III. 利用新媒体推广中国传统文化1. 创建官方社交媒体账号- 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如Facebook、Instagram 等,发布关于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故事等内容,吸引海外用户关注。

2. 制作精美文化短视频- 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精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视频,包括传统音乐、绘画、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简洁清晰的方式吸引观众。

3. 合作与推广- 与当地知名博主、YouTuber等进行合作,邀请他们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制作相关内容并分享给他们的粉丝。

- 与当地媒体合作,撰写专栏文章、录制电视节目等形式,深度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IV. 文化节庆活动1. 举办中国传统节日活动- 在海外举办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展示传统的习俗和文化艺术表演。

- 邀请当地民众参与,为海外民众带来亲切的传统节庆体验。

2. 文化艺术展览- 在海外举办中国传统艺术展览,如中国书法、国画、工艺品等展览,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 邀请当地艺术家参与展览,增加当地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V. 孔子学院与合作学校1. 建立孔子学院- 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成为海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 提供中文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以及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当地学生和社区居民参与。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电视对外传播是评价一个国家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展示一国形象,把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观念的显著差异直接阻碍了国际交流进程。

本文通过系统综述当前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对性的改进策略,旨在对我国电视对外宣传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字:电视;对外传播;问题;策略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国电视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可是仍然不能摆脱收视群是国内观众,主要收视目的竟然是学外语的局面。

发展中国电视对外传播事业,必须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追根溯源,对症下药,推动中国对外电视媒体早日成为国际媒介的主要力量。

一、目前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1)受众错位现象依然存在。

以之前的cctv-9为例,调查显示,中国受众占绝大多数多半,而外国受众远没有预期得那么多,这种受众情况违背了中国英语电视媒体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初衷。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部分中国受众中又以英语学习者居多。

这种受众结构会直接影响中国英语电视媒体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

所以,“对外传播”的意愿与“内部接收”的现实,是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媒体仍需不断努力解决的问题。

(2)传播资源分散,制约了对外传播品牌的形成。

地方媒体对外传播往往各自为政,依靠小型分散的单薄的传播资源,难以在对外传播上成大气,作大事,使得中国电视的对外传播缺乏整合的力量,在打造传播品牌上,缺乏强有力的基础。

中国电视品牌“走出去”的多,但做大的少,中国电视在国际电视传播格局中,还难以形成一支强大的力量。

(3)符合需求的信息量不足。

由于中国电视对外传播中的目标受众是境内外的外国观众,所以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要符合外国观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

这就要求中国的电视新闻记者和节目制作人员在进行信息采集、编写、播报的过程中努力寻求适合他们的收视习惯和兴趣的报道方式和内容,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对新闻舆论和信息进行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引导,只有这样的引导,才能产生最大和最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
从2001到2010年间,我国广播影视在海外传播力不断增强。

2014年广电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45部中国电影走进4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达到14.14亿元,同比增长33.02%。

一批描写中国历史文化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电视剧作品在海外畅销,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超级工程》《甄?执?》《泰?濉返茸髌范汲晌?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像符号,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充满活力的现实场景展现在世界观众面前。

尽管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美国仍占据着国际传播的主导话语权,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电视节目海外传播不仅与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关,而且还与传播的效果有很大关系,如何做到“入耳入心”,引起受众的共鸣,获得较多的认同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真实与客观。

在德国,《来看吧-中国时间》节目凭借其真实与客观的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该节目是一档向德主流人群全方位介绍中国的专题电视栏目,由北京华韵尚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其分公司德中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在德国北威州电视
台(NRW TV)推出。

内容包含社会民生、美食健康、文化艺术、旅游名胜等方面。

本文以该节目在德国的成功传播为
案例,通过对传播对象心理把握、内容题材选择,以及渠道选取策略的分析,总结我国电视节目在德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策略一:把握受众心理
该节目从新闻专业主义出发,尽可能符合德国受众批判性的思维习惯,以人物访谈方式播出了一些准确把握受众心理的节目。

长期的科学研究发现,德国受众的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批判性。

这里的“批判”主要不是斗争、反对、否定和打倒的意思,而是考察、研究、分析和思考。

①德国人在言语表达中会遵循公正、公开、客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当你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他时,他会认同你的看法。

②德意志民族不仅是一个有批判精神的民族,更是一个善于理性分析的民族,他们不会因为批评就全盘否定,也不会因为赞美就附和盲从,而是喜欢在批判中追寻真理。

例如,2012年12月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一期节目,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村民、工程队长、南水北调负责人的看法,虽然其间有对工程的抱怨或不满,但这种客观真实的视角却更容易被德国受众接受。

另外,对“工程款”“拆迁款”等问题的深入讨论,也使德国观众对中国的认识更为全面,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德国受众的另一特征,是喜好具体故事,善于从细节入手。

在德国有效地传播中国,就要讲好中国故事。

这不仅需要传播者在选题立意方面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重要
的是要传播一种能引起普遍共鸣的价值。

《来看吧-中国时间》正是从普通民众关心的衣食住行入手,通过中德比较来引起观众的好奇或共鸣。

“一部影视艺术作品只有真正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在思想与艺术能量时,才能使这种思想和能量跨越地域、民族、政治、文化等种种界线,直抵不同民族受众的心灵深处,使人心悦诚服。

”③“善用真实”这一特点成为《来看吧-中国时间》海外传播中成功而有效的重要策略,无论是政治人物,还是普通市民的反馈信息都印证了这点。

节目播出后,德国观众反映,原来对中国的那种片面的认识,正因这些短片而逐步改变。

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市长迪尔克?埃尔博斯说:“这个节目对拉近中德两个民族间距离,促使彼此相互学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呼吁大家要经常收看这档节目,因为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中德文化间的差异对德国民众是十分
重要的。

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总是落后、遥远或者难以让人理解。


策略二:挖掘文化细节
随着中德两国关系日趋紧密,德国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现代演出、旅游及美食等也表现出更为浓烈的兴趣。

《来看吧-中国时间》题材上选取了德国观众感兴趣的美食、时尚、人物纪录、艺术欣赏、旅游等类型专题片,向他们介绍中国目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情况。

另外,德国受
众在接收信息时,既不希望是政府的直接传播,也不会完全依靠人际传播,而是更愿意在进行主观批判后,接受来自第三方组织的信息。

从这点出发,德中传媒公司及北威州电视台很好地扮演了这个“第三方”的角色。

他们一方面了解德国观众向往中国传统文化神秘感的心理,另一方面也知道中国多元化的现代生活情景。

中德团队的合作较好地用德国方式讲述了中国故事。

从德国受众反馈来看,他们认可了节目的传播内容。

例如在一期介绍元宵节的记录片中,德国观众对此主题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特别是对元宵节的来历、民情风俗和现代演绎有了一个新认识。

很多德国观众强调:“大多普通德国人的头脑中只有一个德国媒体描绘的‘中国形象’。

看到中国老百姓每天发生的事,我们觉得中国人的生活既有相似的喜怒哀乐,也有新奇之处。

”德国观众喜好这种真实性、平民化、丰富性的节目内容。

而就事论事、信守承诺,某些时候还略显死板的民族性格,使他们更喜欢纪录片类型的节目,该节目恰好满足了这种受众需求。

电视节目海外传播在题材选择方面主要应该把握两点:一是明确受众定位,分众传播。

明确某类受众希望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这是电视节目开拍之初的重要环节。

二是挖掘文化细节,简化信息。

日常生活中文化的体现无所不在,但却因司空见惯,而容易被忽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
细节的积淀,体现在人物细节上,就包括人物的妆容服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语言语态等,这些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可以说,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着当时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情况。

如果能在文化细节上进行适当的强调或说明,就可以增强整个节目的感染力。

策略三:找准传播渠道
在渠道选择策略上,《来看吧-中国时间》主要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

该节目于2010年8月18日登陆德国北威州电视台,在德国时间晚上6:30-7:00黄金时段播出,每天30分钟。

这个时间段基本上能覆盖25-59岁的受众人群。

当时选择北威州电视台,是因为北威州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整个欧洲的心脏地带,在16个联邦州中人口最多、密度最大。

该节目在此播出,不仅能够覆盖德国最密集的观众群,还能直接影响到相邻的比利时、荷兰等国家。

2009年北威州电视台的发送范围可覆盖420万个家庭,每天的收视率达100万人次。

新媒体方面,通过该公司(德中传媒公司)自有视频网站以及海外最大视频网络YouTube的专属频道Laikanba网络同步播出,以覆盖所有德语观众及网络用户。

德国社交媒体报告2012/2013调查显示,YouTube在德为第二大社交网络平台,有38.7%的德国民众通过该平台获取信息,其中每天使用的人数占德国互联网用户的41.60%。

在德国,使用社交
媒体的人数不仅逐年递增,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来看吧-中国时间》根据年轻人的需求,上传了一些网络热点人物与话题。

例如2012年9月21日有关音乐家郎朗的节目,点击次数就高达3600多次,网友的评论与转载也很多。

总之,中国电视节目要立足于国际市场,充分了解各国受众的真实需求,以符合当地传播习惯的方式来做好电视节目海外推广。

同时要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到理念创新,节目形式与内容创新,文化产业链管理方式创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为核心内容,借助其他国家的成功文化推广经验,让文化以电视节目这种直观、形象的视觉传播方式,将真实、客观、接地气的题材向世界各国传播。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AXW006)
「注释」
①曹兴、姜丽萍:《两级理性:德国人的哲学智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陈正:《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传播效果的跨文化分析》,姜加林、于运全主编:《世界新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499-505页。

③张敬华:《中国电视的海外传播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
提升与影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5期,第78-8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