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通信与网络管理制度
![通信与网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28595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6.png)
通信与网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通信和网络管理,确保通信和网络的安全、稳定以及合理利用,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全部部门和员工在办公场合和办公时间内的通信和网络使用。
第三条定义1.通信: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以及与外部客户、供应商等进行信息沟通和沟通的行为,包含但不限于电话、短信、邮件、即时通讯等方式。
2.网络:指连接各类终端设备的通信网络,包含有线和无线网络。
3.网络资源:指公司供应的各类网络设备、软件、应用和服务。
4.违规行为:指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通信管理第四条通信设备的使用1.通信设备(如电话、传真机、移动电话等)应当依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私自调整配置和关闭。
2.领用通信设备的员工应当妥当保管,而且不得将设备借用或转借他人使用。
3.使用通信设备进行沟通时,应当遵守公司的相关沟通规范和语言规范。
4.不得在通信设备上随便发布广告、传播违法信息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五条电子邮件的使用1.员工在使用公司电子邮件时,应遵守邮件的主题、格式、抄送和密送等规定,不得发送与工作无关的邮件。
2.不得发送涉及侵害他人隐私、泄露公司商业机密等违法行为的邮件。
3.对于紧要的邮件,应保存备份并妥当存档,以备需要时查阅。
第六条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1.员工在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时,应当注意文明用语,不得发布违法信息、传播谣言等内容。
2.不得私自添加陌生人为联系人,并应当避开将即时通讯工具用于个人生活或其他非工作用途。
第七条通信监督和记录1.公司有权通过技术手段对员工的通信进行监督,包含但不限于电话录音、邮件审查、即时通讯记录等。
2.通信监督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原则,不得滥用职权进行非法监控。
3.公司有权保管员工的通信记录,而且有权调取和供应相关通信信息作为法律诉讼的证据。
第三章网络管理第八条上网行为规定1.员工在上网时,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相关规定,不得访问、下载、传播含有淫秽、暴力、恐怖、涉及赌博或违法信息的网站或内容。
通讯机房、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通讯机房、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db98c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3.png)
通讯机房、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1. 为保障通讯机房和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通讯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员,以及操作人员。
3.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并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二、通讯机房的安全操作1. 进入通讯机房前,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并随身携带有效证件。
入口处设有刷卡,未经授权人员严禁进入。
2. 通讯机房内禁止吸烟、饮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
3. 管理员必须定期检查通讯机房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符合设备规定的工作条件。
4. 管理员必须定期对通讯机房内的设备进行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日志。
5. 通讯机房内的设备及线缆布线必须整齐有序,避免混乱或交叉。
设备故障及时修理,线缆维护要规范执行。
6. 通讯机房内必须安装火灾报警设备和灭火设备,并建立定期检查的制度。
发现火警,应立即启动灭火设备并报警。
7. 通讯机房内的普通员工不得私自接触设备,必须经过授权和培训的管理员指导下进行操作。
三、设备的安全操作1. 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警示。
2. 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防静电手套,避免静电对设备的影响。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禁止任何未经授权的操作。
4. 设备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管理员报告,在检修前禁止私自拆卸设备。
5. 设备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关闭设备电源,断开与外部的连接。
6. 设备维护保养时,必须按照设备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禁止随意更换设备零部件。
7. 设备报废时,必须经过管理员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防止泄露重要信息。
8. 设备的数据存储应定期备份,备份数据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泄露。
四、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规程的人员,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造成的设备故障或数据泄露,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赔偿。
网络通信管理制度
![网络通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ff3c6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f.png)
网络通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内部网络通信行为,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本领,保护企业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包含正式员工、实习生、临时工等。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中的网络通信指的是员工在企业内部使用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信息收发、传输以及其他相关操作的行为。
第四条全部员工必需遵守本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违反规定的将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及纪律处分。
第二章网络使用权限管理第五条员工必需依照所属部门的授权权限使用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不得私自修改、删除、更改权限设置。
第六条员工应妥当保管自身的网络账号和密码,不得将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不得使用他人的账号进行网络通信。
第七条企业将定期对员工的网络使用权限进行审查,发现异常情况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三章信息安全管理第八条员工在网络通信中,应注意保护企业机密信息和个人隐私,不得泄露、窜改、传播企业机密信息和他人个人隐私。
第九条员工应当严格遵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不得有意传播病毒、木马、广告等影响系统安全与稳定的信息,不得进行非法入侵行为。
第十条员工不得滥用网络通信工具,不得发布、传播不正当、不健康、违法违规的信息内容。
第十一条员工不得通过网络通信途径进行组织、策划、参加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利用网络进行恶意攻击、诽谤、辱骂他人。
第四章职责与违规处理第十二条部门负责人应负责监督和管理本部门员工的网络通信行为,并定期检查网络通信相关记录,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对于发现违反网络通信管理制度的员工,企业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纪律处分,包含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降职、开除等。
第十四条员工在网络通信中受到到骚扰、侵害、诋毁等行为,应立刻向上级汇报,并搭配企业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五章监督与执法第十五条企业将对网络通信进行监控和记录,以确保信息安全和员工行为的合规性,相关记录将作为管理依据。
第十六条对于发现员工有非法行为或违反规定的情况,企业有权对员工的网络使用进行审查,收集相关证据,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77092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9.png)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 试行 )为规范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GB 3836.1 60079-0:1998)GB 3836.2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1 部份: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2 部份: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IEC 6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3 部份: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4 部分:本质安全型“ i ” ( GB 3836.4-2000,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22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N 065-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954-1998 《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22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2022) 146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2022) 49 号)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规范具有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象传输的功能。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6c46e184b35eefdc8d33356.png)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前言为规范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60079-0:1998)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 IEC 6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4-2000,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889251eabb4cf7ec4afed0d5.png)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前言为规范全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山西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辖范围内的煤矿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60079-0:1998)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 IEC 6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4-2000,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2024年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
![2024年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01c1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4.png)
2024年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愈发成熟,2024年将迎来一个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的新篇章。
在这个制度中,我们将看到一系列新的规定和措施,以保护用户隐私,提高网络安全性,并促进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随着2024年的到来,保护用户隐私将成为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将看到更加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实施,通信公司将被要求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更加严格的保护,包括加密传输、权限控制和信息销毁等措施。
此外,公众对于通信公司违反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行为将有更强烈的监督和投诉渠道,以保证用户隐私得到妥善保护。
其次,网络安全将成为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中的重点。
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频发,通信公司将被要求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这包括建立更加强大的防火墙系统,完善网络入侵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重要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能力等。
此外,通信公司还将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防范网络风险的能力。
除了保护用户隐私和加强网络安全,2024年的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还将加强监管和规范通信业的运营。
通信公司将被要求更好地管理其网络资源,以提高网络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通信公司在网络扩容和升级方面将需要更多的投资,并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以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外,2024年的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还将推动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信公司将被要求使用更加环保的设备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通信公司还将被要求加强电子废物的管理和回收,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不仅将促进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人们对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2024年的通信网络系统管理制度将注重保护用户隐私,加强网络安全,提高通信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并推动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规定和措施的实施将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可持续的通信服务。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6866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9.png)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煤矿通信联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规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通信联络系统在煤矿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煤矿井下,由于环境复杂和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和管理通信联络系统必须严格遵守规范,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
一、通信联络系统的规范使用1. 优先通信原则。
在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的使用必须遵循优先通信原则,即在生产过程中,各级别的指挥者和应急救援人员优先使用通信联络系统。
2. 引导语更新。
引导语是通信联络中非常重要的话语。
为了保证煤矿的生产安全和高效,应及时更新和修订通信引导语,并注意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反复引导和培训。
3. 路况报告规范。
煤矿井下的状况往往变幻莫测,交通状况也时刻在变化。
在煤矿井下,规范通信联络系统使用时,必须要求从业人员对路况进行详细的报告,包括交通情况、道路情况、安全情况等,及时反馈给现场指挥中心,以便进行调整和处理。
4. 报警信号规范。
为了保证煤矿从业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求援,必须对通信联络系统的报警信号进行规范。
通信联络系统的报警信号必须明确、有效,并且必须保证从业人员学会并熟练操作。
二、通信联络系统的规范管理1. 安全防范。
在实际使用时,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对通信联络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加立有专职的人员进行管理,以确保其安全。
2. 设备主管责任制。
为了实现对设备的专业管理,必须建立起设备主管责任制,明确负责各个设备的管辖范围和管理职责,确保设备设施的高效、有效的使用。
3. 定期检查。
通信联络系统设备是煤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保证其稳定运行,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同时,建立设备维护检查记录,明确设备的维护管理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4. 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是保证通信联络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关键。
在煤矿使用通信联络系统时,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对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
三、总结通信联络系统是煤矿生产中的必需品,但是其使用和管理也必须遵守规范,加强安全和效率掌控,保证煤矿生产安全高效。
通信线路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通信线路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b9185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b.png)
通信线路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本通信线路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通信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的安全传输,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和可靠性。
重要通信线路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因此,本规程对通信线路的管理和操作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措施。
二、通信线路管理2.1 通信线路规划与布设2.1.1 按照通信线路需求和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通信线路规划。
2.1.2 通信线路布设应满足工程要求,避免与其他线路干扰。
2.1.3 通信线路的建设应确保线路质量和安全性。
2.2 通信线路巡检与维护2.2.1 定期对通信线路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2.2 通信线路设备维护时,应先停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2.3 对通信线路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并防止灰尘和湿气的侵入。
2.3 通信线路保密措施2.3.1 通信线路的布设应考虑保密需求,并采取相应的加密措施。
2.3.2 通信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应限制人员,确保安全性。
2.3.3 对于涉密通信线路,应严格控制访问权限,并建立防护措施。
三、通信线路操作3.1 通信线路启停操作3.1.1 在开启通信线路前,应检查线路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1.2 启动通信线路时,应按照操作规程依次操作,并记录启动时间和过程。
3.1.3 停止通信线路时,应先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规程操作。
3.2 通信线路故障处理3.2.1 对于通信线路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3.2.2 发现通信线路故障时,应立即记录故障信息,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2.3 在处理通信线路故障时,应按照规程操作,不得随意更改线路设置。
四、紧急情况处理4.1 突发事件处理4.1.1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
4.1.2 对于影响通信线路的突发事件,应及时评估影响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损失。
4.2 安全事故处置4.2.1 对于通信线路的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4.2.2 在安全事故处置过程中,应保证人员安全,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8828a5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8.png)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的通讯设备使用,确保通讯设备的安全、有效和经济利用。
适用于全体员工和访客使用公司的通讯设备。
二、制度内容1. 设备分类通讯设备主要包括手机、固定电话、传真机、无线网络设备等。
2. 设备申领2.1 员工根据工作需要,向所属部门申请通讯设备。
2.2 部门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审核申请,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提交设备申领单。
2.3 设备管理部门按照申领单上的信息,进行设备的发放和登记。
3. 设备使用3.1 员工应妥善保管所领用的通讯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得擅自转借或私自更换。
3.2 员工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和要求使用通讯设备,不得进行非法、违规的通信活动。
3.3 通讯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公司的安全政策和保密规定,严禁传输、存储任何违法或敏感信息。
4. 设备保养与维修4.1 员工应当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正确使用和保养通讯设备。
4.2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不得私自拆修或改动设备。
4.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维修和日常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5. 设备退还与报废5.1 员工离职或调岗时,应将所领用的通讯设备退还给设备管理部门。
5.2 通讯设备到达报废期限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进行设备的安全处理,以避免信息泄露和环境污染。
6. 违规处理6.1 对于违反通讯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据公司员工纪律处分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6.2 对于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公司将视情况向有关部门报案。
7. 监督与检查7.1 设备管理部门将定期对通讯设备进行巡检和台账核对,确保设备使用安全、规范。
7.2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将定期对通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8. 法律责任8.1 对于故意损坏通讯设备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追究违约责任,并要求赔偿相应损失。
8.2 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相关规定,进行非法通讯活动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补充和修改,将及时进行通知。
网络通信与接入管理制度
![网络通信与接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88fa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a.png)
网络通信与接入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网络通信和接入管理,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和安全性,保护企业网络资源的合法使用,订立本《网络通信与接入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企业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和合作伙伴。
3. 网络通信与接入规范3.1 网络通信使用准则1.公司网络通信设备和资源只能用于工作目的,严禁用于个人非法活动或未经授权的商业用途。
2.员工在使用网络通信设备时,应保持秩序,不得发送或传播任何违法、淫秽、暴力、种族鄙视或羞辱性的信息。
3.禁止利用企业网络发送垃圾邮件、钓鱼邮件或恶意软件。
4.员工不得盗用、窃取、破解他人账号和密码,也不得试图进入未经授权的系统或网络。
5.严禁利用企业网络传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
3.2 网络接入管理1.企业网络接入账号和密码只能由授权人员发放,并定期更改,且不得随便外借或泄露。
2.员工应保护本身的账号和密码安全,不得将其泄露给他人,不得使用他人账号进行上网浏览或下载,如显现账号安全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3.禁止携带或连接未经批准的个人网络设备,如无线路由器、移动热点等。
4.任何外部网络接入点或设备的安装需提前向上级部门申请,并依照规定进行配置和管理。
5.外部网络接入点或设备使用完毕后,应立刻与企业内网断开连接,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6.组织内部网络使用应按需调配权限,员工只能访问与工作相关的资源,避开滥用权限或访问其他部门的数据。
3.3 网络安全管理1.员工应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补丁,使用正版授权软件,避开携带病毒或恶意软件入侵企业网络。
2.禁止在企业网络中安装或使用破解软件、黑客工具、代理软件等违法工具。
3.员工应定期备份工作文件,避开数据丢失或损坏,在离开办公场合前应关闭个人设备或加密文件系统,确保信息安全。
4.对于安全事件、病毒感染和可疑网络活动,员工应立刻向上级报告,并依照公司规定进行应急处理。
5.对于外部访客或临时员工,应限制其网络接入权限,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监管。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78bbb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7.png)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近年来,我国的煤矿事故频发,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井下通信系统的不规范使用和管理,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为此,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正式实施,旨在加强煤矿井下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煤矿工人生命财产安全。
一、井下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建设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是紧扣国家规范化管理要求进行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标准:技术性标准和管理标准。
技术性标准主要是指井下通信系统的设备、工艺、配件等方面,可以包括设备的型号,技术指标,使用程序等。
管理标准主要是指对井下通信系统的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使用方案,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规定管理人员配备和职责等。
所有的煤矿井下通讯系统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建设。
二、井下通信系统的使用规范1.井下通信线路的敷设应妥善规划和布置,严格按照标准规范,遵守敷设质量和安全要求。
2.使用井下通信时,必须经过身份确认,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独立操作。
3.在井下通信过程中,不得乱动通信设备和线路,不得随意更换通信配件。
4.使用井下通信时必须遵守通讯用语和规定操作程序,对于失灵的通讯设备,不得随意拆卸或更换配件。
5.井下通讯中涉及安全的信息和重要事项,不得随意流传和泄漏,遵守保密规定。
6.使用井下通信时,应当避免大声喧哗和携带易燃物品,以免引起意外。
三、井下通信系统的管理规范1.井下通讯设备的管理人员要有固定的人员,负责保障设备及时更新,检修,维护,以保证井下通讯的正常运行。
2.井下通讯系统的安全保障人员要建立完善的集中值守制度,24小时轮流班值守以保证通讯设备安全可靠。
3.制定使用井下通讯的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监督使用人员的合理合规使用。
4.对使用井下通讯的人员进行熟知操作和安全风险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5.井下通讯设备,在安全稳定情况下,应遵循不变更原则,防止无序购置更换,以免影响井下通讯的正常运行。
总之,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对于保障煤矿工人尤其是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模版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b668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3.png)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内部通讯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相关规范的执行。
适用范围为公司所有员工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定义1. 通讯设备:指公司供员工使用的手机、电话、传真机、电脑、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可实现通讯功能的设备。
2. 员工:指公司全体雇员,包括劳动合同工、实习生等。
三、使用原则1. 通讯设备的使用应遵循合法、公平、公正、方便、高效的原则,不得以个人利益为目的进行滥用。
2. 员工在使用通讯设备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不得从事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四、设备领用和归还1. 员工在入职时可申请领用公司提供的通讯设备,并签署相关协议。
2. 通讯设备的领用需经上级主管审批,并进行登记备案。
3. 当员工离职或更换通讯设备时,应将设备归还公司,并进行交接手续。
4. 通讯设备的损坏、遗失或被盗,员工应及时报告并向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五、使用规范1. 员工在使用通讯设备时应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不得超越其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
如需超出权限的使用,需经上级主管批准。
2. 通讯设备的使用应遵循保密原则,不得将设备用于非法获取他人信息或泄漏公司内部敏感信息。
3. 员工不得私自更改或删除通讯设备上的软件、设置和文件,如有必要需要进行更改的,需征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4. 员工在通讯设备上的通讯信息、文件等,应分类保存,并按规定进行备份和归档。
5. 员工应保障通讯设备的安全,避免将设备遗失、被盗或受损。
在设备离开工作场所时,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放置或外借给他人。
六、违规处理1. 如发现员工违反通讯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公司将会采取相应的纪律处理措施,包括扣减奖金、记过、降职甚至辞退。
2. 如通讯设备被滥用、损坏、遗失或被盗,员工需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并按公司规定受到纪律处分。
七、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制度将以内部公告的形式通知全体员工,并应立即执行。
以上为通讯设备管理制度模版,要求不含指定的分段语句。
无线通信操作规程
![无线通信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5fa4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c.png)
无线通信操作规程一、无线通信操作规程的目的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保障通信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规范无线通信操作行为,减少通信事故的发生,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制定无线通信操作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明确无线通信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地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无线通信操作规程的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无线通信设备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通信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员等。
三、无线通信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1.无线通信设备的正确使用(1)合理布设设备位置,确保信号传输的畅通。
设备应避免与大型金属物体、高压电源等产生干扰的物体靠近。
(2)在使用设备时,应避免大面积阳光直射或者雨雪直接打湿设备。
(3)设备的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参数或者进行未经授权的修改。
2.无线通信频率的合理配置和管理(1)无线通信频率的配置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超出规定的范围。
(2)不得私自占用他人正常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确保各个频段之间不发生干扰。
(3)必要时,应与周围频段进行协调,确保频谱资源合理利用。
3.无线通信安全的保障(1)设备的登录、操作和管理应设置相应的权限级别,并定期更新登录密码,防止非授权人员擅自进入或获取设备信息。
(2)无线通信数据的传输应通过加密等方式进行,防止数据泄露或被非法窃取。
(3)对于发现的安全漏洞或者异常操作,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无线通信故障的处理(1)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2)在故障维修期间,应有备用设备进行替代,以保障通信的连续性。
5.无线通信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1)无线通信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技术和操作知识,能够熟练操作无线通信设备。
(2)无线通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考核,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昭通学院校园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昭通学院校园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bbf411da38376bae1faebd.png)
昭通学院校园通信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校园通信网络管理,规范校园网络和通信设施建设行为,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维护校园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有效发挥信息系统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序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根据《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令第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有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校园通信网络是学校区域内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含有线网络、无线网络)、通信网络(含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校园通信缆沟(管道)、线路、建筑物内部弱电设备间和桥架等设施设备及场地(所)的总称。
第三条信息系统的建设采用“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学校、业务主管部门、使用部门分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逐步实现“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安全可靠”的建设目标。
第四条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校园网络的总体规划、建设和管理。
网络信息中心是校园通信网络的管理、运行和维护机构,负责校园通信网络的总体规划、建设管理、技术维护等相关业务。
具体职责包括:(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通信网络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
(二)维护校园网络的运行秩序。
负责通信网络系统资源建设项目的实施、资源(包括光缆、管道、设备间、桥架等)使用调配、日常运行与维护。
(三)统筹通信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对外合作、资源使用的相关合作事项,监督其按照合同和协议开展业务。
(四)负责学校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各种应用系统技术保障。
(五)保障校园网络畅通,开展信息化服务、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第五条任何运营商校内通信服务行为均须由网络信息中心提请学校审核,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在校内实施。
未经学校批准,任何运营商、单位或个人不得实施以下行为:(一)在校内接入网络、开设专线等业务。
(二)在校内布设通信线缆和地下通信网络管道。
通讯信息工作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通讯信息工作管理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bf2da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5.png)
通讯信息工作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通讯信息工作,提高通讯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水平,加强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本规章制度,并按规定执行。
第二条通讯信息工作是指组织和协调本单位通讯信息设备的管理维护、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通讯信息安全保密的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通讯信息工作应坚持保密和服务并重,遵循依法办事、科学运作、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或涉及通讯信息工作的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二章通讯信息设备管理第五条通讯信息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
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禁止私自拆卸、改装或私藏本单位的通讯信息设备,不得私下接入其他未经授权的设备。
第七条使用通讯信息设备时,应注意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八条发现通讯信息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协助解决问题。
第三章信息资源管理第九条信息资源是指本单位在通讯信息工作中收集、整理和利用的信息资料和数据。
信息资源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统一管理。
第十条信息资源的分类、命名和存储要符合规定的标准,便于检索和利用。
第十一条对于涉密或机密级别的信息资源,应按照相关保密规定进行保密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权限控制机制。
第十二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应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不得私自传播和使用他人的信息资源。
第四章通讯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第十三条通讯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是指保障通讯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工作。
第十四条在通讯信息工作中,应当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的稳定与安全。
第十五条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通讯信息工作时,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篡改或损坏通讯信息。
第十六条对于涉及重要会议、文件等机密和秘密级别的通讯信息,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
第十七条发现通讯信息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向网络安全部门报告,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ff27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5.png)
通讯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的通讯设备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内部所有通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手机、传真机等。
二、设备购买与配备1. 所有通讯设备的购买需要提前向设备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公司的需求和预算,购买合适的通讯设备。
3. 配备通讯设备的数量需要根据员工数量和工作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每个员工有必要的通讯设备。
4. 购买的通讯设备必须具备保修期限,并及时进行保修和维护。
三、设备使用和保管1. 员工在使用通讯设备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南。
2. 每位员工必须对自己使用的通讯设备负责,并妥善保管,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遗失或被盗。
3. 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员工需要将通讯设备锁定或关闭,并妥善保管,防止他人使用或触碰。
4. 不得将通讯设备外借给他人使用,包括员工之间的借用。
四、设备维修与报废1. 员工在发现通讯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并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2. 通讯设备达到报废标准的,需要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处理。
3. 不得私自拆卸、更换、修理通讯设备,遇到问题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五、通信安全与保密1. 员工在使用通讯设备进行工作时,应遵循公司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资料、业务数据等。
2. 不得使用通讯设备进行非法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传播色情、暴力、违法信息等。
3. 使用公司的通讯设备进行外联工作时,必须经过授权,并严格遵守公司的外联流程和规定。
4. 员工在通讯设备上存储或传输重要数据时,应加密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六、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规定,经核实属实的,设备管理部门将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职、开除等。
2. 对于故意破坏通讯设备、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等严重违规行为,设备管理部门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系统使用规范
![系统使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062a5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a.png)
系统使用规范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系统,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
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这些系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使用准则。
本文将介绍系统使用的一些规范和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系统资源。
1. 系统登录与账号安全系统登录是使用各类系统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确保账号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 设置强密码:密码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换密码。
- 不共享账号: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账号,并妥善保管账号信息,不随意分享他人。
- 注销及退出:使用完系统后应及时注销或退出,以免他人利用你的账号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2. 系统权限管理不同的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权限设定不同的功能和操作范围。
以下是一些建议:- 合理分配权限: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责,给予适当的权限。
- 定期审核权限:定期审核用户的权限,避免权限滥用或者过度。
- 遵守权限规则:使用具有特殊权限的账号时,要谨慎行事,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 文件和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文件和数据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重要资源,合理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数据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 文件分类和命名:建立合理的文件夹结构,命名规范,方便查找和管理。
-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丢失或意外删除。
- 删除无用文件:定期清理系统中的无用文件,减少系统负担。
4. 通信和协作系统的通信和协作功能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交流。
以下是一些建议:- 文明用语:尊重他人,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
- 回复及时性:及时回复他人的信息和邮件,保持有效的沟通。
- 共享文件:将需要共享的文件上传至系统,方便团队成员查看和使用。
5. 系统维护和更新为了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能的优化,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以下是一些建议:- 及时更新系统:了解系统提供商发布的更新和修复补丁,及时进行系统更新。
- 限制软件安装:限制对系统的软件安装权限,以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通信与数据管理制度
![通信与数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1877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1.png)
通信与数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通信与数据管理行为,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要求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全部员工、外部劳务人员以及其他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定义•通信:指企业内部与外部进行信息传递的行为,包含但不限于口头沟通、书面文件、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方式。
•数据:指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件、数据库、电子邮件、短信、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信息。
•通信与数据管理:指对企业通信与数据进行有效、安全、合规管理的活动。
第二章通信行为管理第四条通信工具选择1.员工在进行通信时应选择符合企业规定的通信工具,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通信设备或软件,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员工通过企业供应的电子邮件系统进行邮件通信,不得使用私人邮箱或其他非企业授权的邮箱。
第五条信息保密1.员工在进行通信时应遵守企业的信息保密规定,不得泄露企业内部的紧要信息及涉及商业机密的内容。
2.员工应妥当保管本身的通信账号和密码,不得将其泄露或转借他人使用。
第六条电子邮件使用1.员工在使用电子邮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主题明确:邮件主题应准确反映邮件内容,避开使用模糊、误导或欠妥的主题;–收件人选择:仅将邮件发送给相关人员,禁止发送垃圾邮件或不与工作相关的邮件;–附件安全:对于紧要机密的附件,应进行加密或设置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访问;–禁用外部图片:禁止在电子邮件中使用外部图片链接,以防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第七条即时通讯使用1.员工在使用企业供应的即时通讯工具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仅限工作用途:禁止在即时通讯工具中进行私人闲谈、传播不良信息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严禁泄露信息:禁止在即时通讯中传递涉密信息、商业机密或欠妥言论;–文明用语: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进行沟通,禁止使用庸俗、羞辱性言辞。
第八条书面文件管理1.员工在撰写、处理企业的书面文件时应遵从以下原则:–文字清楚:文件应使用规范的文字、排版,并注意语法、标点等的正确使用;–行文精炼:避开冗长、废话,精准明确表达要点,便于读者理解;–复核签名:涉及紧要决策或文件的,应经过复核并签名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前言为规范全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山西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辖范围内的煤矿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6 0079-0:1998)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 IEC 6 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 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4-2000,eqv I 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3.2 有线通信系统设备与设备之间完全以有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
3.3 无线通信系统设备与设备之间完全或部分以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
3.4 广播系统以无线或有线的传输方式实现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等。
3.5 基站移动通信系统中,连接固定部分与无线部分,并通过空中的无线传输与移动设备相连的装置。
4 技术要求4.1 有线通信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地面调度交换机、不间断电源、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安全耦合器、线缆、接线盒、避雷器、接地装置和其它必要设备组成。
4.2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地面计算机、交换机、不间断电源、井下基站、本质安全型手持移动电话、安全耦合器、线缆、接线盒、避雷器、接地装置和其它必要设备组成。
4.3 广播系统的组成系统一般由广播主机、话筒、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音箱、线缆、接线盒、避雷器、安全耦合器、接地装置和其它必要设备组成。
4.4 一般要求4.4.1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和广播系统及其设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符合MT209、MT/T1 004、MT/T1008、MT287-92、MT209-90、GB3836.1-3836.4等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按照国家安标证使用规定取得“MA”安全标志。
4.4.2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和广播系统及其设备应工作稳定、性能可靠,用于爆炸性环境的设备必须采用本质安全型,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为本质安全信号。
4.4.3 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必须具备数字中继接口能力和用户环路(模拟)接口能力。
4.4.4 调度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
4.4.5 使用非开放频段的无线设备,必须获得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
4.4.6 系统产品生产单位应负责产品的终身维修、备件供应、软件升级和技术支持。
4.4.7 设备组网选型必须满足相关行业规范标准。
4.5 环境条件4.5.1 系统中用于地面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10℃~30℃;b)相对湿度:40%~70%;c)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结露;d)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e)GB/T 2887规定的尘埃、照明、噪声、电磁场干扰和接地条件。
4.5.2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0℃~40℃;b)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c)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d)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
4.6 供电电源4.6.1 地面设备交流电源;a)双回路供电,具备防雷和电涌保护;b)额定电压:380V/220V,允许偏差-10%~+10%;c)谐波:不大于5%;d)频率:50Hz,允许偏差±5%。
4.6.2 井下设备交流电源a)额定电压:127V/380V/660V/1140V,允许偏差(专用于井底车场、主运输巷:-20%~+10%;其他井下产品:-25%~+10%;)-20%~+10%;b)谐波:不大于10%;c)频率:50Hz,允许偏差±5%。
4.7 功能要求4.7.1 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通信功能a) 通信系统应具有井下固定电话和手持移动电话与地面固定电话和手持移动电话之间互联互通的功能;b) 广播系统应具有广播主机向所有连接音箱进行广播和播放的功能,广播系统宜具有井下音箱与地面主机的对讲功能;广播系统应具有广播主机向特定用户(组)选择播放功能。
4.7.2 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管理功能a)通信联络系统应能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优先权和呼叫权限;应具有紧急呼叫功能;b)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实时故障显示功能;c)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可在线实时查询录音、监听、回放、存储等;d)井下固定电话和手持移动电话与地面调度室具有直通功能;g)调度交换机应具有单呼、组呼和全呼功能;h)调度交换机应能召开多方会议,用户可随时发言,也可以由调度控制发言;i)调度交换机应能同时处理多路呼叫;j) 调度交换机应具有与地面专网(公网)组网的功能;k)无线通信系统应支持手持移动电话的自动漫游、越区切换;l)无线通信系统宜具有非法用户禁用功能;m)无线通信系统手持移动电话宜具有短信功能;n)无线通信系统手持移动电话应具有抗震、防水、防腐功能;o) 广播系统应具有紧急广播功能,广播室只需打开紧急发送器,可强行切掉所有广播而转入紧急播放内容,讲话完毕后自动恢复原有状态,用于紧急通知、灾情通报等,紧急播放内容也可连续重复播放;p) 广播系统宜具有组播和选播功能。
4.8 主要技术指标a)故障率通信联络系统中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少于2000小时。
系统累计全年故障时间应不超过80小时(≤1%),可用性大于99%。
有计划的停机、检修、升级和更新所耗时间不记为故障小时。
b)系统容量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总容量不少于200门;无线语音通信系统总容量不少于200门。
采用网络电话(VOIP)技术,通过统一的数据网络(TCP/IP协议)传输语音时,应根据网络带宽情况,对全网或特定节点可同时通话的终端数做出规定,以保证服务质量(QoS)即呼叫的接通率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建议每个井下基站可以支持的同时通话的无线终端数应不小于12部。
c)传输距离:地面交换机与井下基站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10km。
无线基站之间、基站和手持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传输距离随巷道环境的变化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无线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通信传输距离应达到如下水平。
直巷且巷道全程截面积不小于7平方米时,手持移动电话与基站语音通信的距离不小于100米。
直巷且巷道全程截面积不小于13平方米时,手持移动电话与基站语音通信的距离不小于300米。
d)无线设备接收灵敏度≤-80dB,其中:手持移动电话灵敏度≤-75dB;基站灵敏度≤-85dB;其它无线设备和终端灵敏度≤-75dB;e)井下各种通信设备如网络交换机、分站、无线基站等的备用电源必须达到2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
f) 手持移动电话一次充电后应能保证正常工作8小时以上。
5 安装、使用与维护5.1 安装与维护5.1.1 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变电所、上下山绞车房、水泵房、压风机房、爆炸品材料库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井下主运输皮带转载点、移动变电站、巷道分支处、溜煤眼处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
5.1.2 掘进工作面距端头30米~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距两端10米~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顺槽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顺槽中部应安设电话。
采煤工作面电话的设置:如图a、b、c、d、e所示,U型、Z型、Y型、H型和W型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电话的设置。
5.1.3 在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采掘工作面、爆炸品材料库、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5.1.4 在关键节点应有通信线路和设备的冗余及热备用。
5.1.5 井下基站、基站电源、电话、广播音箱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
5.1.6 通信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小时,合格后方可使用。
5.1.7 通信联络系统中任何设备应有必要的备用,发生故障,应能及时更换故障设备,确保通信系统的不间断工作。
5.1.8 手持移动电话严禁擅自拆开。
5.1.9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的线路,严禁利用大地做回路。
5.1.10 维护人员对通信设备及通信线缆应每天进行检查,每月测试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检查、测试、处理结果报调度中心站。
5.1.11 每季度应对备用电源的放电容量或备用工作时间进行测试。
当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两小时时,应及时更换。
5.1.12 入井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设施。
5.1.13 应配备专业维护人员,保证24小时都有维护人员值守。
5.1.14 通信电话线路严禁与其它动力电缆、安全监控设备等电缆共用。
5.1.15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发生故障,必须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否则,应停止作业;矿井某一作业点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在8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否则,立即停止该作业点的一切作业。
5.1.16 新建、改扩建、改造等矿井的通信联络系统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