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常见传染病检疫与处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第 5 期
Fra Baidu bibliotek
誗疫病防治
生猪常见传染病检疫与处理
李光伟 金 一 吉林省珲春市牧业局动物检疫站 (133300)
中图分类号: S851.34+7.1,S851.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2-2996(2012)05-0013-02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养猪业早 已成为养殖产业的一个重要生力军。然而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 断扩大,猪疫病尤其是传染性疫病日益增多,不但在猪群中广为扩 散,还可以通过屠宰、加工、烹调等食用环节传染给人类,危害人类 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动物检疫站卫生检疫工作,及时找出并处理 病源,早已成为动物检疫站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就检疫站对生猪 常见的传染病检疫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生猪,传染病,检疫,处理
1 猪丹毒
猪丹毒主要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 的传染病。猪丹毒多发于夏季,3~12 月龄的猪易感。 而人则是通过皮肤损伤而造成感染,症状多为身体发 热、不适,局部皮肤红肿。 1.1 屠宰前的猪丹毒病猪情况
屠宰前患有猪丹毒的病猪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以下 3 种临床症状:①急性败血症。其表现症状多为生 猪卧地不起,高热稽留,体温可达到 42℃以上,皮肤上 先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呈鲜红色向暗紫色弥漫。在 食欲降低的同时,便秘后拉稀,甚至便血;②亚急性疹 块。在生猪的肩、颈、背、胸、腹侧、腿外侧等皮肤上出现 高于皮面的特殊疹块,多呈现方形或圆形并伴随着体温 升高、精神沉郁等症状;③慢性心内膜炎。生猪明显消 瘦,呼吸困难,毛皮无光泽,关节变形易导致运动障碍。 同时生猪的耳、尾有可能发生坏死干脱。 1.2 屠宰后的猪丹毒病猪检疫
随着生猪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规模逐渐 扩大,饲养方式更是多种多样。然而正是由于生猪养殖 规模的扩大,其引进、交流、交易等活动日益频繁,加大了 生猪传染性疫病的传播,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 胁,也对动物检疫站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挑战。笔者针对 目前我国生猪传染性疫病日益增多、病情复杂多变等现 象,对几种常见的生猪传染病检疫与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胃肠道动力下降,消化酶的分泌不足,消化道器
龄最常见,阴雨潮湿、气候变化时易发生,主要临床 表现为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状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 2.1.3 痢疾 各种年龄均可发病,1.5~4 月龄常 见,可有地方流行,但一般流行较缓慢。常急性起病, 以腹泻、血便、贫血为主要表现,具有传染性。 2.2 病毒感染的常见疾病 2.2.1 猪传染性胃肠炎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 但以 10 日龄内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具有地方 流行性,且迅速传播,不易控制。多发生于冬季、初 春。以呕吐、绿色水样便、脱水为主要表现。 2.2.2 猪流行性腹泻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年 龄越小,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常有地方流行性,寒 冷季节多见。病猪常表现为呕吐、黄色水样便、贫血、 严重脱水、精神差。 2.2.3 轮状病毒感染 常发于 1~8 周龄仔猪,有 地方流行性,流行十分广泛。秋季、冬季、早春多发,
在发现生猪或屠宰后的猪患有猪瘟时,应该将 情况及时上报以避免疫情扩散。检疫站则应及时寻 找病源进行隔离。对患有猪瘟的无价值病猪应该尽 快予以捕杀,猪体进行焚化并深埋。而对被污染过的 猪舍、垫草等用品使用 2%的热氢氧化钠进行消毒。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在动物检疫站的实际工作 经验,就几种常见的生猪传染病的检疫与处理进行 粗浅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动物检 疫站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生猪的传染病 症状复杂多变,如何针对不同病状做出正确的综合 判断、必要的无害化处理,早已成为保障人们健康、 抑制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季节、饲养场环境温度、湿度、卫生、通风、光线 等因素均可成为猪消化道疾病的诱因。 1.3 喂养因素
饲料或其他喂养物质霉变或加工不当可产生霉 菌毒素、生物毒素等,从而导致胃肠道发炎、扰乱消 化道酶的活性进而导致腹泻的产生。此外,喂养过量 或者改变饲料品种、断奶等都可能导致腹泻的产生。 1.4 消化道自身因素
2 猪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2.1 细菌感染的常见疾病 2.1.1 仔猪黄痢 常于 1 周龄内发病,1~3 日龄 为发病高峰期,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黄色水样便、
1 猪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病因
含乳凝块、迅速衰弱、脱水、消瘦、昏迷甚至死亡,发 病率、死亡率均较高。
1.1 感染因素
2.1.2 仔猪白痢 常于 7~30 日龄发生,7~14 日
质性疾病等均可导致腹泻、吸收障碍、营养不良。
以呕吐、水样便、脱水、厌食、萎靡为主要表现。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接上页)
膜、浆膜以及内脏等位置有部分出血外,其它组织并 无病变。而患有急性和亚急性型猪瘟的病猪则病状 相似,均伴有全身淋巴边缘出血,多数器官的黏膜、 浆膜有出血点。尤其是脾脏病变明显,在脾脏边缘 出现黑紫色突起梗死。患有慢性猪瘟的病猪则多见 于回肠未端、盲肠和结肠黏膜上出现纽扣状溃疡。 2.3 对检疫出猪瘟的病猪的处理
韧带后明显可以看出韧带增厚,有液体渗出。在心内膜 上可发现有菜花状赘生物。另外,部分患有猪丹毒的病 猪由于发病时间短,不具备典型的病发症状,仅见皮肤 有红斑、淋巴结轻度水肿以及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等症 状,检疫时不易发现,应予以重视。 1.3 对检疫出猪丹毒病猪的处理
通过动物检疫站的详细检疫发现屠宰后的生猪患 有猪丹毒时,应予以谨慎处理,以避免传染病扩散,危 害人类健康。首先,对猪胴体及其内脏皆被伴有显著病 变者,应立即全部销毁;其次,对猪胴体极其内脏伴有 轻微病变者,应在检疫站经过特殊的高温处理后予以 出厂,但猪血必须全部销毁。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患有 猪丹毒的病猪在进行高温处理时,必须在 24 h 之内完 成,否则全部销毁;最后,对病愈的猪丹毒病猪,如其仅 为皮肤存有黑色痕迹,而皮下无任何病变,可将表皮的 病患处切割后销毁,其余部分正常出厂。
患有最急性型猪瘟的病猪其在屠宰后除在黏
13
疫病防治誗
2012 年第 5 期
猪消化道疾病的病因及诊治策略
马艳萍 河北省涞源县畜牧业服务发展中心 (074300)
中图分类号: S858.286.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2-2996(2012)05-0014-02
摘要: 猪消化道疾病是以呕吐、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便血、贫血 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为主的综合征,其病因与感染、环境、喂养方式以 及猪消化道自身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猪的消化道疾病的病因、 诊断、治疗、预防做一综述。 关键词: 猪,消化道疾病,诊治
1.1.1 细菌感染 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密螺旋体、 魏氏梭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弯曲杆菌等。 1.1.2 病毒感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 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 征病毒、假性狂犬病毒等。 1.1.3 寄生虫感染 仔猪胞属球虫、隐胞子虫、蛔 虫、猪胃线虫、弓形虫、猪类圆线虫、小袋纤毛虫。 1.2 环境因素
对屠宰后的生猪进行猪丹毒传染病检疫,是动物 检疫站的首要工作之一。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得知,典型 的猪丹毒病猪胴体,一般情况下皮肤上都会有大小不 等的疹块高于皮面;胴体大片皮肤充血发红,在耳后、 颈、腹侧、腿外侧等地方可发现密集红斑。同时全身淋 巴充血肿胀,脾脏急性肿大,胃底及幽门部和小肠黏膜 处,具有较多粘液伴有出血;四肢关节严重变形,切开
参考文献
1 周万超,邓兴洲.屠宰检疫的强化举措[J].中国牧业通讯,2010(15). 2 朱祥.生猪屠宰检疫关键点[J].吉林农业,2011(10). 3 韩战强,刘长春,张红超.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体系初探[J].畜
牧与饲料科学,2009(06).
14
2 猪瘟
猪瘟主要是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 疾病,无论在任何季节,任何年龄的生猪均易感染,其 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并伴有高热稽留、血管变形等症 状。此种传染性疫病仅限于猪发病,不会传染给人类。 2.1 屠宰前的猪瘟病猪情况
猪瘟属于一种典型性猪类传染疾病,其发病率、致 死率较高,最先为急性,随后为亚急性,到后期为慢性, 其在临床上可分为典型性猪瘟及非典型性猪瘟两种。 其中典型性猪瘟,在患病初期,急性病猪体温会高达 41℃,高热稽留,耳、唇、鼻、四肢及外阴等处皮肤有点 状出血。此时的病猪喜欢在草堆上滞留,喜欢饮食污 水,并伴有便秘、拉稀、呕吐等现象。后期转为慢性病猪 则日渐消瘦,体温忽高忽低,皮肤则出现紫斑、坏死、干 痂等现象;而患有非典型猪瘟的病猪可分为神经型、温 和型、颤抖型 3 种。患有神经型猪瘟的病猪常常会在短 时间内死亡,日常伴有间发性神经症状,如磨牙、嗜睡、 痉挛、触碰时发出尖叫等症状。温和型病猪,其情绪则 相对温和,发病历程较长,常表现为耳部或四肢末端坏 死,致死率较低。颤抖型病猪则多见于新生仔猪,主要 是因为胚胎体内感染所患,降生后数天内就会死亡。 2.2 屠宰后的猪瘟病猪检疫
Fra Baidu bibliotek
誗疫病防治
生猪常见传染病检疫与处理
李光伟 金 一 吉林省珲春市牧业局动物检疫站 (133300)
中图分类号: S851.34+7.1,S851.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2-2996(2012)05-0013-02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养猪业早 已成为养殖产业的一个重要生力军。然而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 断扩大,猪疫病尤其是传染性疫病日益增多,不但在猪群中广为扩 散,还可以通过屠宰、加工、烹调等食用环节传染给人类,危害人类 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动物检疫站卫生检疫工作,及时找出并处理 病源,早已成为动物检疫站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就检疫站对生猪 常见的传染病检疫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生猪,传染病,检疫,处理
1 猪丹毒
猪丹毒主要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 的传染病。猪丹毒多发于夏季,3~12 月龄的猪易感。 而人则是通过皮肤损伤而造成感染,症状多为身体发 热、不适,局部皮肤红肿。 1.1 屠宰前的猪丹毒病猪情况
屠宰前患有猪丹毒的病猪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以下 3 种临床症状:①急性败血症。其表现症状多为生 猪卧地不起,高热稽留,体温可达到 42℃以上,皮肤上 先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呈鲜红色向暗紫色弥漫。在 食欲降低的同时,便秘后拉稀,甚至便血;②亚急性疹 块。在生猪的肩、颈、背、胸、腹侧、腿外侧等皮肤上出现 高于皮面的特殊疹块,多呈现方形或圆形并伴随着体温 升高、精神沉郁等症状;③慢性心内膜炎。生猪明显消 瘦,呼吸困难,毛皮无光泽,关节变形易导致运动障碍。 同时生猪的耳、尾有可能发生坏死干脱。 1.2 屠宰后的猪丹毒病猪检疫
随着生猪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规模逐渐 扩大,饲养方式更是多种多样。然而正是由于生猪养殖 规模的扩大,其引进、交流、交易等活动日益频繁,加大了 生猪传染性疫病的传播,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 胁,也对动物检疫站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挑战。笔者针对 目前我国生猪传染性疫病日益增多、病情复杂多变等现 象,对几种常见的生猪传染病检疫与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胃肠道动力下降,消化酶的分泌不足,消化道器
龄最常见,阴雨潮湿、气候变化时易发生,主要临床 表现为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状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 2.1.3 痢疾 各种年龄均可发病,1.5~4 月龄常 见,可有地方流行,但一般流行较缓慢。常急性起病, 以腹泻、血便、贫血为主要表现,具有传染性。 2.2 病毒感染的常见疾病 2.2.1 猪传染性胃肠炎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 但以 10 日龄内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具有地方 流行性,且迅速传播,不易控制。多发生于冬季、初 春。以呕吐、绿色水样便、脱水为主要表现。 2.2.2 猪流行性腹泻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年 龄越小,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常有地方流行性,寒 冷季节多见。病猪常表现为呕吐、黄色水样便、贫血、 严重脱水、精神差。 2.2.3 轮状病毒感染 常发于 1~8 周龄仔猪,有 地方流行性,流行十分广泛。秋季、冬季、早春多发,
在发现生猪或屠宰后的猪患有猪瘟时,应该将 情况及时上报以避免疫情扩散。检疫站则应及时寻 找病源进行隔离。对患有猪瘟的无价值病猪应该尽 快予以捕杀,猪体进行焚化并深埋。而对被污染过的 猪舍、垫草等用品使用 2%的热氢氧化钠进行消毒。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在动物检疫站的实际工作 经验,就几种常见的生猪传染病的检疫与处理进行 粗浅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动物检 疫站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生猪的传染病 症状复杂多变,如何针对不同病状做出正确的综合 判断、必要的无害化处理,早已成为保障人们健康、 抑制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季节、饲养场环境温度、湿度、卫生、通风、光线 等因素均可成为猪消化道疾病的诱因。 1.3 喂养因素
饲料或其他喂养物质霉变或加工不当可产生霉 菌毒素、生物毒素等,从而导致胃肠道发炎、扰乱消 化道酶的活性进而导致腹泻的产生。此外,喂养过量 或者改变饲料品种、断奶等都可能导致腹泻的产生。 1.4 消化道自身因素
2 猪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2.1 细菌感染的常见疾病 2.1.1 仔猪黄痢 常于 1 周龄内发病,1~3 日龄 为发病高峰期,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黄色水样便、
1 猪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病因
含乳凝块、迅速衰弱、脱水、消瘦、昏迷甚至死亡,发 病率、死亡率均较高。
1.1 感染因素
2.1.2 仔猪白痢 常于 7~30 日龄发生,7~14 日
质性疾病等均可导致腹泻、吸收障碍、营养不良。
以呕吐、水样便、脱水、厌食、萎靡为主要表现。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接上页)
膜、浆膜以及内脏等位置有部分出血外,其它组织并 无病变。而患有急性和亚急性型猪瘟的病猪则病状 相似,均伴有全身淋巴边缘出血,多数器官的黏膜、 浆膜有出血点。尤其是脾脏病变明显,在脾脏边缘 出现黑紫色突起梗死。患有慢性猪瘟的病猪则多见 于回肠未端、盲肠和结肠黏膜上出现纽扣状溃疡。 2.3 对检疫出猪瘟的病猪的处理
韧带后明显可以看出韧带增厚,有液体渗出。在心内膜 上可发现有菜花状赘生物。另外,部分患有猪丹毒的病 猪由于发病时间短,不具备典型的病发症状,仅见皮肤 有红斑、淋巴结轻度水肿以及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等症 状,检疫时不易发现,应予以重视。 1.3 对检疫出猪丹毒病猪的处理
通过动物检疫站的详细检疫发现屠宰后的生猪患 有猪丹毒时,应予以谨慎处理,以避免传染病扩散,危 害人类健康。首先,对猪胴体及其内脏皆被伴有显著病 变者,应立即全部销毁;其次,对猪胴体极其内脏伴有 轻微病变者,应在检疫站经过特殊的高温处理后予以 出厂,但猪血必须全部销毁。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患有 猪丹毒的病猪在进行高温处理时,必须在 24 h 之内完 成,否则全部销毁;最后,对病愈的猪丹毒病猪,如其仅 为皮肤存有黑色痕迹,而皮下无任何病变,可将表皮的 病患处切割后销毁,其余部分正常出厂。
患有最急性型猪瘟的病猪其在屠宰后除在黏
13
疫病防治誗
2012 年第 5 期
猪消化道疾病的病因及诊治策略
马艳萍 河北省涞源县畜牧业服务发展中心 (074300)
中图分类号: S858.286.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2-2996(2012)05-0014-02
摘要: 猪消化道疾病是以呕吐、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便血、贫血 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为主的综合征,其病因与感染、环境、喂养方式以 及猪消化道自身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猪的消化道疾病的病因、 诊断、治疗、预防做一综述。 关键词: 猪,消化道疾病,诊治
1.1.1 细菌感染 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密螺旋体、 魏氏梭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弯曲杆菌等。 1.1.2 病毒感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 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 征病毒、假性狂犬病毒等。 1.1.3 寄生虫感染 仔猪胞属球虫、隐胞子虫、蛔 虫、猪胃线虫、弓形虫、猪类圆线虫、小袋纤毛虫。 1.2 环境因素
对屠宰后的生猪进行猪丹毒传染病检疫,是动物 检疫站的首要工作之一。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得知,典型 的猪丹毒病猪胴体,一般情况下皮肤上都会有大小不 等的疹块高于皮面;胴体大片皮肤充血发红,在耳后、 颈、腹侧、腿外侧等地方可发现密集红斑。同时全身淋 巴充血肿胀,脾脏急性肿大,胃底及幽门部和小肠黏膜 处,具有较多粘液伴有出血;四肢关节严重变形,切开
参考文献
1 周万超,邓兴洲.屠宰检疫的强化举措[J].中国牧业通讯,2010(15). 2 朱祥.生猪屠宰检疫关键点[J].吉林农业,2011(10). 3 韩战强,刘长春,张红超.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体系初探[J].畜
牧与饲料科学,2009(06).
14
2 猪瘟
猪瘟主要是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 疾病,无论在任何季节,任何年龄的生猪均易感染,其 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并伴有高热稽留、血管变形等症 状。此种传染性疫病仅限于猪发病,不会传染给人类。 2.1 屠宰前的猪瘟病猪情况
猪瘟属于一种典型性猪类传染疾病,其发病率、致 死率较高,最先为急性,随后为亚急性,到后期为慢性, 其在临床上可分为典型性猪瘟及非典型性猪瘟两种。 其中典型性猪瘟,在患病初期,急性病猪体温会高达 41℃,高热稽留,耳、唇、鼻、四肢及外阴等处皮肤有点 状出血。此时的病猪喜欢在草堆上滞留,喜欢饮食污 水,并伴有便秘、拉稀、呕吐等现象。后期转为慢性病猪 则日渐消瘦,体温忽高忽低,皮肤则出现紫斑、坏死、干 痂等现象;而患有非典型猪瘟的病猪可分为神经型、温 和型、颤抖型 3 种。患有神经型猪瘟的病猪常常会在短 时间内死亡,日常伴有间发性神经症状,如磨牙、嗜睡、 痉挛、触碰时发出尖叫等症状。温和型病猪,其情绪则 相对温和,发病历程较长,常表现为耳部或四肢末端坏 死,致死率较低。颤抖型病猪则多见于新生仔猪,主要 是因为胚胎体内感染所患,降生后数天内就会死亡。 2.2 屠宰后的猪瘟病猪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