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样本

合集下载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而有效地进行急救。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是医院内部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标准操作流程,旨在确保及时救治和提高生存率。

下面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详细步骤:1. 呼叫急救团队: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后,即将呼叫院内急救团队。

通常,医院内部设有专门的急救团队,他们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和设备。

2. 确认心脏骤停:急救团队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真的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常用的确认方法包括观察患者是否故意识、是否有呼吸、是否有脉搏等。

3. 启动心肺复苏(CPR):一旦确认心脏骤停,急救团队即将启动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胸外按压是通过按压胸骨来摹拟心脏的收缩,人工呼吸则是通过口对口或者口对鼻的方式给患者进行呼吸。

4. 呼叫医生和护士:在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同时,急救团队应该即将呼叫医生和护士。

医生和护士在到达现场后,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的紧急设备,它能够监测患者的心律,并在需要时赋予电击。

急救团队应该尽快使用AED对患者进行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6. 继续心肺复苏和急救措施:在使用AED之后,急救团队应该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措施,直到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恢复,或者医生宣布无法拯救。

7. 运送到重症监护室(ICU):一旦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恢复,急救团队应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重症监护室配备有先进的监护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8. 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心脏骤停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康复和恢复训练。

这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支持、药物治疗等,旨在匡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

以上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详细步骤。

请注意,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每一步都需要尽快而准确地执行。

在实际急救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院内部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医院心梗心脏骤停病人抢救流程

医院心梗心脏骤停病人抢救流程

医院心梗心脏骤停病人抢救流程咱今儿个来说说医院里心梗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流程,这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儿呢。

一、发现病人心梗心脏骤停。

当发现有病人可能是心梗然后心脏骤停了,那场面肯定很吓人,但咱可不能慌。

这个时候,医生护士或者周围的人得赶紧先确认一下病人的情况。

怎么确认呢?就看病人有没有意识,拍拍他的肩膀,大声喊他名字,看他有没有反应。

再看看有没有呼吸,耳朵凑近病人的口鼻,感觉一下有没有气流进出。

这时候的每一秒都特别宝贵,就像在和死神抢人一样。

二、呼叫急救团队。

一旦确定病人是心脏骤停了,那就要马上呼叫急救团队。

这就像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在医院里呢,就按呼叫铃,大喊“心脏骤停,快来人啊”之类的话。

要让整个科室的人都能听到,大家就会像超级英雄一样迅速赶来。

这时候声音越大越好,可别害羞,毕竟这是救命的事儿。

三、开始心肺复苏(CPR)这可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会有专门的医生或者护士来做这个,当然如果周围有人会的话也可以先做起来。

把病人平放在硬板床上或者地上,如果是软床可不行哦,心脏会被压得使不上劲。

然后双手交叠,放在病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垂直用力按压。

按压的频率就像咱们平时听的那种比较快的节奏的歌,大概每分钟100 - 120次呢。

按压的时候可不能太温柔,要按下去至少5厘米深,但也不能太用力把人家骨头按断了呀。

每按压30次,就停下来给病人做2次人工呼吸。

做人工呼吸的时候,要先把病人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然后嘴对嘴吹气,看到病人的胸廓起伏了才算是有效呢。

四、除颤。

要是医院里有除颤仪的话,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就像给心脏来一个强烈的刺激,让它重新跳动起来。

除颤仪的电极片要贴在正确的位置,一般一个贴在右锁骨下方,一个贴在左乳头外侧。

然后根据除颤仪的提示来操作,选择合适的能量,按下放电按钮的时候,就像给心脏打了一针强心剂。

不过这个操作得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做,不然可危险了。

五、药物治疗。

在抢救的过程中,药物也不能少。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他注射一些药物,像肾上腺素啊,这就像是给心脏加油打气的小助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来恢复心脏功能。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是医疗机构为应对此类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标准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份详细描述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文本:一、紧急通知1.在发现心脏骤停时,立即向院内急救中心或相关急救人员发出紧急通知。

2.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患者病情描述,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二、现场评估和准备1.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并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2.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确认是否出现心脏骤停。

3.确保有足够的急救设备和药物,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氧气、呼吸球囊面罩等。

三、心肺复苏(CPR)1.在确认心脏骤停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2.按照成人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包括:检查呼吸、进行胸外按压、进行人工呼吸。

3.根据需要,使用AED进行电除颤。

四、急救药物应用1.根据医生或急救人员的指示,及时给予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2.按照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途径进行给药,注意监测患者的反应和药物效果。

五、团队配合和轮换1.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保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配合,确保操作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2.根据需要,进行人员轮换,以保持操作的质量和效率。

3.定期进行团队培训和模拟演练,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急救的整体水平。

六、持续监测和评估1.在急救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急救措施和药物应用。

3.评估急救效果,如若无效,考虑其他急救手段,如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等。

七、转运和后续处理1.在恢复心脏功能后,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室或相关治疗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2.记录和报告急救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心脏骤停时间、急救措施、药物应用等。

3.进行心脏骤停的原因分析和讨论,以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急救的效果和质量。

八、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1.建立院内心脏骤停急救的质量控制机制,定期进行急救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是指在医院内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救治的标准化流程。

以下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详细步骤:1. 心脏骤停的识别与呼叫当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症状时,立即向医院内的急救人员发出呼叫。

可以通过呼叫按钮或电话联系到急救人员。

2. 心肺复苏(CPR)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按照国际CPR指南,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3. 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心脏骤停患者需要进行电除颤,所以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AED是一种简单易用的设备,可以监测心脏节律并提供除颤电击。

按照AED的操作指南,将AED连接到患者身上,按照设备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4. 心脏骤停团队的到达在进行CPR和AED除颤的同时,急救团队会尽快到达现场。

急救团队由医生、护士和其他急救人员组成,他们将进行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5. 药物治疗心脏骤停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恢复心脏功能。

急救团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和胺碘酮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6. 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如果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不足,急救团队会进行气管插管,并通过插管进行人工通气。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7. 心脏复律如果药物治疗和CPR无法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急救团队可能会进行心脏复律。

心脏复律可以通过电除颤或药物治疗来实现,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8. 转运至重症监护室在急救团队成功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后,患者将被转运至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重症监护室提供专业的护理和监测设备,以确保患者的稳定和恢复。

以上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详细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医院内的急救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救治,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恢复率。

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以下是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背景介绍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或无法有效泵血的紧急情况,常见原因包括心脏病、突发性心律失常等。

心脏骤停发生后,每分钟的存活率将急剧下降,因此及时进行急救至关重要。

二、急救流程1. 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心脏骤停时,第一时间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告知对方病情紧急,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2.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轻拍患者肩膀并呼唤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同时,仔细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

3. 开始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具体步骤如下:a. 建立通畅的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仰面朝上。

将头部后仰,提拉下颌,确保气道通畅。

b. 进行胸外按压:将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胸骨中下部,以肩膀垂直于胸骨为参考,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进行按压。

每次按压的深度应至少为5厘米。

c. 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鼻子捏住,用自己的嘴对患者的口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时间应为1秒钟,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4. 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附近,立即寻找并使用。

按照AED上的指示进行操作,贴上电极片并按下除颤按钮。

注意,在除颤前应确保患者没有任何接触物,以免发生电击伤害。

5. 继续心肺复苏(CPR)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3步骤中的描述,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三、注意事项1. 尽快开始心肺复苏(CPR):心脏骤停后每分钟的存活率急剧下降,因此要尽快开始CPR,不要拖延时间。

2. 切勿过度施力: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度施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等损伤。

3. 确保气道通畅:在进行CPR前,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以便呼吸顺畅。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是指在医院内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救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以下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一、场景评估和安全措施1. 确保急救现场的安全,确保没有危险物品或环境威胁。

2. 确认患者处于心脏骤停状态,观察患者是否无意识、无呼吸或无脉搏。

二、呼叫急救团队和获取急救设备1. 拨打院内急救电话或呼叫急救团队,报告心脏骤停事件。

2. 获取急救设备,包括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氧气面罩、呼吸道管理器械等。

三、开始心肺复苏(CPR)1. 确认心脏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找出胸骨压迫点,将两手掌根部交叉叠放于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每分钟100-120次。

3. 每次按压后松开胸部,让心脏充分回弹,保持按压和松开的比例为30:2。

4. 尽量保持按压的深度和频率稳定,并避免过度疲劳。

四、除颤和高级生命支持(ALS)1. 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立即将其连接到患者身上,按照设备指示进行电除颤。

2. 如果没有AED,等待急救团队到达后进行电除颤。

3. 在等待电除颤期间,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4. 急救团队到达后,他们会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如气管插管、药物注射等。

五、记录和报告1. 在急救过程中,记录每个步骤和措施的时间和执行者。

2. 在心脏骤停复苏后,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事件细节和复苏结果。

3. 将心脏骤停事件纳入医院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中,进行持续改进和学习。

六、后续处理和患者关怀1. 在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需要进一步的监护和治疗,包括心电监护、血气分析等。

2.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安抚给患者及其家属,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切。

3. 安排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或其他适当的医疗病房,继续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以上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院的规定进行调整和执行。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在医院内,院内心脏骤停的急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而有效地处理这种紧急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以下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一、患者识别和呼叫急救团队1. 当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症状时,立即呼叫急救团队。

2. 在呼叫急救团队之前,确保患者的安全,例如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远离任何可能的危险因素。

二、心肺复苏(CPR)1.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在院内心脏骤停的情况下,CPR是最重要的急救措施。

2. 确定心脏骤停:检查患者是否没有意识、没有脉搏和没有正常呼吸。

3. 开始胸外按压:将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每分钟至少进行100-120次。

4. 人工呼吸: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对嘴或使用呼吸面罩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1. 在院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常备设备。

在进行CPR的同时,尽快使用AED。

2. 打开AED并按照设备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3. 紧随AED的语音提示,将电极片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上。

四、急救药物的应用1.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根据医生的指示,尽快给予急救药物。

2. 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胺碘酮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五、持续监测和评估1. 在急救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监测结果,调整急救措施和药物使用。

六、转运和进一步处理1. 在院内心脏骤停的急救过程中,一旦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应尽快转运到重症监护室或心血管科进行进一步处理和观察。

2. 与急救团队密切合作,确保患者的顺利转运和持续的医疗护理。

以上是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应熟悉这些流程,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和流程1

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和流程1

关于下发《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和流程》的通知医务科[2018] 37号各临床科室:为了规范在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抢救流程,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经过医务科、护理部及各相关临床科室讨论,制定了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对预案进行检验,最终制定《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和流程》,要求各临床科室组织认真学习并按照预案和流程严格执行。

&&医院2018年10月15日附件1.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附件2.白天院内患者心脏骤停抢救流程附件3.夜间院内患者心脏骤停抢救流程附件1.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进一步规范在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抢救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1.2编制依据参考《邵逸夫医院心肺骤停急救模式》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住院患者、在院就诊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

2.组织体系和职责2.1成立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2成员职责2.2.1组长、副组长:负责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的制定、审核,重大抢救的总指挥。

2.2.2职能科室负责人:负责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的制定、演练、培训、督导落实,抢救的现场指挥协调。

2.2.3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的落实,抢救现场的主持、协调、组织工作。

3.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预案3.1院内(住院或在院就诊的门急诊患者)发生心跳骤停时白天按照附件2相关流程执行夜间按照附件3相关流程执行3.2特别强调3.2.1麻醉人员接到抢救通知,立即带好气管插管设备,5分钟内到达现场。

3.2.2ICU人员接到抢救通知,安排人员5分钟到达现场。

3.2.3抢救现场由职称最高、资历最深、抢救经验最丰富的医生主持,在不能迅速明确抢救主持人时,由ICU医生负责主持。

3.2.4科主任接到通知立即赶赴现场。

附件2.白天院内患者心脏骤停抢救流程附件3.夜间院内患者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1、目击病人昏倒或发现病人情况不好: 医护人员应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心脏骤停, 经过轻拍重喊判断是否有意识, 随后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 时间不超过10秒钟) , 同时观察是否呼吸不正常及存在紫绀。

如确定病人已经心脏骤停, 应立即求救( 如身边有人, 请通知医生或护士) ,
并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如身边无人应视是成人或儿童, 成人可先离开求救, 儿童应进行5个循环心肺复苏后离开求救。

求救应在通知到一名医护人员后立即返回实施心肺复苏急救。

建议建立医院院内心肺复苏小组专项急救电话( 总值班电话) , 可由总值班负责通知复苏小组到位。

也可考虑在各电脑上设置复苏报警器, 经过网络
直接通知复苏小组。

2、一人及多人心肺复苏: 围绕生存链( 早按压且少中断按压; 早除颤; 早气管插管和早期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 要点先后或同时进行。

3、复苏小组应在接到求救后10分钟内赶到, 协助抢救, 重点分析心脏骤停原因及未能复苏原因( 6H6T) , 注意脑复苏及超长期复苏。

建议医院在各病区配置A E D
, 或由复苏小组携带。

4、当班医护人员在抢救空隙应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相关领导。

5、注意医疗相关证据的收集与保存, 与家属做好沟通, 必要时启动医疗纠纷预警。

1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检查
1.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 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
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
2.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
( 1) 胸外心脏按压: 患者平卧硬板床, 拳击胸骨中点一次, 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80~100次/分。

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 2) 畅通气道: 输氧。

( 3) 人工呼吸: 如无自主呼吸, 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 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 安上人工呼吸机。

( 4) 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 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 5) 建立静脉滴注通道: 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 如肾上腺素1mg
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 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
5%碳酸氢钠100ml静滴。

( 6) 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
1) 电击除颤: 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 所需能量为200~360焦耳。

2) 药物治疗: 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硫胺、溴苄胺等; 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注。

3) 对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三重症监护室处理
( 1) 维持有效的循环: 纠正低血压,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 防治急性
左心衰竭等等。

( 2) 维持有效呼吸: 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 也可用呼吸兴奋剂,
自主呼吸恢复前, 要连续使用人工呼吸机。

若气管插管已用2~3天仍不能拔除, 应考虑气管切开。

( 3) 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
1)低温疗法: 头部冰敷, 冰帽, 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降温。

2)脱水疗法: 可用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及白蛋白等药物。

3)应用镇静剂。

4)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 应用ATP 、辅酶A, 细胞色素C, 谷氨酸钾等。

( 4) 防治急性肾衰: 尿量每小时少于30ml, 应严格控制入水量, 防治高血钾, 必要时考虑血透治疗。

( 5) 防治继发感染: 最常见的是肺炎、败血症、气管切开伤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等, 抗生素
一般选用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 不宜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以防继发真菌感染。

四、疗效标准
1.第一期复苏胸外按压有效时, 可扪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瞳孔缩小, 对光有反射。

皮肤转色, 收缩≥8kpa; 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2.第二期复苏有效时, 病人自动心搏恢复, 皮肤色泽改进, 瞳孔小, 出现自主呼吸及意识的恢复, 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3.第三期处理是心搏恢复后继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 如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神志清楚,
肾功能正常, 又无继发感染等表现即为痊愈, 未全部达到以上标准即为好转
抢救药品常识
心三联( 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
呼三联( 洛贝林、回苏灵、可拉明)
老三联针: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新三联针: 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
( 但经查阅相关资料有些说回苏灵已淘汰)
肾上腺素【别名】副肾碱副肾素盐酸肾上腺素
【外文名】Adrenaline
【药理作用及用途】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受体, 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 传导加速和心率增快。

激活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的β2受体, 特别是肾动脉明显收缩, 骨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