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1)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
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
中国文化史复习
中国文化史复习1、文化、文明文化是人的生存状态,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社会规范,礼乐制度等。
人类生活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不受到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这就是说,人造就了文化,文化也决定了人的存在,决定了人的思维、行为、情感方式。
人存在的基础条件是种族、语言、地域、性别、宗教等等。
人类存在于天(宗教)、地(自然)、人(社会)、我(自我情感、自我意识)之间,人的存在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一般意义上讲,可以把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三种类型。
物质文化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为主的那部分文化产物(如生产工具—工艺艺术文化、生态文化);行为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如礼仪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心态和精神活动的对象化、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等诸多形式(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文明”中之“文”实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
“文明”一词首见于《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
按孔颖达的说法,则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他在疏解《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时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和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
”在中国古典载籍中也有将“文明”看作一种进步状态来与“野蛮”相对,如李渔《闲情偶寄》中就有“辟草昧而致文明”。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故又称大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
狭义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中国文学史知识提要
第一部分中国文学史知识提要先秦文学先秦时期是我国文学的发生期,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指的是秦代以前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
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
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离骚》,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散文,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渊源的叙事散文等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上古神话(一)一般了解神话的起源、性质、类型。
(二)能够就几个著名神话进行讲解分析。
比如《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反映了原始人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幼稚解释以及大胆的想象、探索。
《女娲补天》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斗争,概括了人类智慧和对自己力量的自信。
(三)理解掌握古代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神话历史化及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诗经》(一)了解《诗经》的编订和体制及“四家诗”。
(二)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
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一)掌握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和《春秋》的定义。
(二)掌握《左传》的叙事和记言的特点。
《左传》是先秦史家叙事文体式的最高典范。
首先,它以春秋时期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塑造、再现了一批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
其次,非常注重细节描写。
其三,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其四,章法谨饬有度,字句精严。
(三)了解《国语》的文学成就。
(四)了解《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1)
封建制
•那么“余子”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地位?周公不愧为周朝制度的缔造者,当时周朝急需巩固政权,于是周公又创立了“分封制”,或者叫“封建制”。他将周王室“余子”分封到东方各地,镇守一方。此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朝政权由此稳定下来。
轴心时代
•这一时期,世界各国文化都进入创制基本民族精神的阶段,纷纷出现自己的“圣贤”。
•金文是王室大事和贵族社会生活的铭记,内容有祭典、征伐、册命、训诰、追孝、约剂等。大多是颂扬周王室和为公侯祖先歌功颂德的文字。
三代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
•三代是一个神权弥漫的时期。鬼神观念盛行。《礼记•表记》: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
•这个时期,世界的几个文明同时出现了对人类历史、善恶取向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上。”
•“人类其后的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只不过是向轴心时代核心精神的不断复兴。”
•中国:孔、墨、老、庄
•印度:释迦牟尼
•希腊: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
中国文化史
初民的精神世界
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原始神话中就出现了山神、海神、雷神、风神等,表现出当时的自然崇拜的存在。
图腾崇拜
•“图腾”(Totem)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部落,意为“亲族”;那里的人把自己的氏族看做是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于是便使用它们的名字作为氏族的徽号,把它们当做氏族神来加以崇拜
生殖崇拜
•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
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中国文化史课程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四库全书》2.封邦建国制3.甲骨文4.玄学5.文化基本精神6.长善救失二、简答题:1.怎么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2.简述唐朝时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特点?4.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5.简述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三、论述题:1.请谈谈你对宋明理学的看法。
2.请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了解。
3.谈谈你对中国文化中“家国同构”现象的理解。
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5.试述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6.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7.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8.请谈谈你对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年间编纂而成,收书3503种,近8万卷,收录了从先秦到乾隆前的大量典籍文献,涵盖了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
整套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一共抄写了7套(现存4套),分藏各地。
《四库全书》既是清朝一项庞大的文化整理工程,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同时,清王朝也通过“寓禁于征”的方式,禁毁删改了不少古籍,体现了严密的思想文化控制,造成了很大的文化损失。
2.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分封制。
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生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是由周人创立的。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将王室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王室的屏障。
分封制的具体内容,古代文献称之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左传》桓公二年)。
即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各级贵族依次分封土地,建立邦国、采邑等,形成一系列的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
分封制在周代和西汉初期一度盛行,后世也经常采取类似的分封,但权力和义务关系各有变化。
分封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绪论一、文化的概念、结构和传承(一)文化和文明1、文化的概念中国:“文”本意指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纷繁复杂的事象;“化”本意为改易、生成与整理,含有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西方:“文化”本意为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后引申为对人类精神的培养化育。
“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统计从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现在有两百余种甚至上千种。
梁启超、梁漱溟、钱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几种文化界说: 广义文化说: 凡是把社会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作为文化涵盖对象的文化定义。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77年版《辞海》“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82年《现代汉语词典》把文化涵盖对象限定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方面的文化定义。
“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专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归结为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知识系统等等文化多义兼容说”广义地说,指人类的活动方式几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义而言,它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法律、道德、伦理、习俗风尚等观念性的东西。
狭义指人类的一般知识及运用文字的能力、水平等。
“ 2、文化与文明文化、文明同义说施宜圆《中国文化辞典》1987年; 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1991 认为文明与文化没有多大差别文明大于文化说钱学森、罗大冈”文明包括文化,而文化不能替代文明”最早见“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易?乾?文言》指社会生活光彩绚烂,其义包括文化文化大于文明说汪澍白“濬哲文明” ——孔颖达《尚书?舜典》疏解:“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文化史总复习
文化史总复习(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习题精练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 ①②B.①③C. ①④D. ②④2.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①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②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③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D.①③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 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荀子之所以被称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A.主张礼法并用B.主张以礼治国C.主张制天命而用之D.主张“性恶论”5.战国时期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糅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积极合理成分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 D韩非子6.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 D韩非子7.韩非在批评某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墨家学说D.法家学说8.下列对老子哲学中“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C.具体的物质D.无为的自然本体9.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③“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②D. ①③④10.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的富贵”。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1)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
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1].doc
绪一、文化的定义有三种:1.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2.是泛指一般知识3.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文化广义上大体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两类,主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亚文化分为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二、文化的特性: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民族性、地域性这五个基本特征。
三、中国文化史的主要任务:1.阐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2.对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文化艺术人物及其著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3.整理文化古籍4.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民族文化传统5.认识国情,承继传统,务实创新第一章一、中国自然和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总体影响:1.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2.形成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和人与天地参的文化观念3.促成了中国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格局4.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封闭性5.形成一方区域文化,从而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二、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a.强化了中国人重土、思乡的情感,形成了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文化心态b.培养了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精神c.造就了中国人的务实精神和民本主义传统d.形成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和精神三、广义文化分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文化、亚文化。
第二章一、《周易》是什么?是一部以占卜为形式,以符号文字表示上古朴素科学思想和文化精神的奇书。
二《周易》的基本文化观念和精神:1.一是刚健有为的人生观2.二是法象天地、厚德载物的崇德观3.三是太极两仪的宇宙生成观4.四是穷变通久、物极必反的辩证发展观5.五是统合直观或辩证直觉的思维方式三、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在科技上,中国古代比较发达的科学技术几乎都渗透着阴阳五行学说2.在社会历史观上,形成了五德终始历史循环论3.在政治伦理上,形成了尊阳卑阴观念4.在哲学上,形成了几乎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概念和辩证直觉的思维方式5.消极影响,在神秘化过程中形成了汉代谶纬神学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第三章一、早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1. 自然无为的老子学说a以“道”为本的自然主义世界观;b无为而治的政治观;c去理取道的伦理观;d回归原始的社会历史观;e冥想直觉的认识论;f有无相生的辩证法;g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审美观评价: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大师和智慧大师,《道德经》上承远古文化,下启百代私学,集上古文化之精华,开中国学术思想之先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中国文化史》复习.
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含有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2.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3.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
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
封邦建国是一种社会制度4.文字狱:中国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5.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
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6.今文经: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7.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8.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
产生于魏晋。
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二、判断改错,指出错误并改正。
1、佛教在魏晋时传入中国,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
(正确2、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对太阳、大地等的崇拜形式属于图腾崇拜。
(错误改正:因为图腾崇拜是对动物的,而太阳、大地不是动物。
3、杨师道、王勃、杨炯、骆宾王、七岁女等是唐朝文思敏捷的神通诗人.(错误改正:神童诗人4、公元前1世纪中叶到公元7世纪中叶的朝鲜三国时期,是指魏国、蜀国、吴国时期。
(错误改正: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前57年-935年。
5、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南方的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
(错误改正: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
6、公元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其中地支是“壬”,天干是“辰”。
中国文化史复习重点内容
中国文化史复习重点内容1、中国的文化定义:①《辞海》条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在日常生活中,也泛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
②我们的定义: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成果的总和。
2、文化的基本属性①超自然性②时间性或时代性③地域性或空间性④民族性⑤承袭性和变异性3、文化的基本形态(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3)精神文化4、文化的主要功能即作用:凝聚功能、规范功能、认知功能、技术功能、教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愉悦功能5、文化史的定义:文化史广义指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与社会发展史相近。
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发展史,也即精神文化及其精神文化的物化现象的发展史。
6、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伦理文化(伦理型文化)7、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同化、融合、延续)(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6)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7)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8、地形地貌特征对中国影响:①影响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与延续性②影响中国文化的多样性③影响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与保守性9、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10、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
)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
(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
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①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一、重要名词: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的言行整理汇编,就是《论语》,《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资料。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和贵中庸。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主要学说有性善论、仁政学说。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
精通《公羊春秋》。
在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从此成为官方哲学。
董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德教思想;人性的“性”、“情”说;宣扬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
总之,董的思想体系核心是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也使儒家学说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
理学:宋代,儒学吸收了佛教思想,从理论上还进一步完善,到明代时儒学达到极盛时期,故史称宋明理学,它是儒学发展史上的最高阶段。
宋明理学从实质上讲,是把先秦的儒学、汉代的公羊学以及玄学、佛学各种思想糅合在一起的产物。
从发展阶段来看,宋明理学发端与北宋“理学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创始人为周敦颐、程颢、程颐。
成熟于南宋,其代表人物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学体系,故称为“程朱理学”。
理学兴盛于明代,王守仁将其发展成心学。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继承发挥了二程的“义理之学”,并吸收了其他一些理学思想乃至佛脚华严宗的思想,建立了他的“理学”体系。
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学(程朱理学)。
心学:中国的儒学,发展至明朝中期出现了王守仁的心学。
必修三文化史复习提纲(1~6)
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1、时间:春秋战国2、背景: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大变革时期3、概念:指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内,一批学者或思想家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他们著书立说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代表:⑴儒家:孔子、孟子、荀子⑵墨家:墨子⑶法家:韩非子⑷道家:老子和庄子5、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儒学的创立和发展1、孔子:春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⑴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⑵政治上:主张统治者以德治民;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己复礼”⑶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2、孟子:“亚圣”,战国儒家代表主要思想:⑴“仁政”⑵“民贵君轻”⑶性善论3、荀子:战国儒家代表主要思想:⑴“仁义”⑵“君舟民水”⑶性恶论▲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⑴都有“仁”的思想:孔子——“仁”;孟子——“仁政”;荀子——“仁义”⑵都有“民本思想”: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三、道家1、老子:春秋末,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⑴世界本原“道”;⑵简单辨证法;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2、庄子:战国道家代表四、法家——战国韩非子主要思想:法治(法、术、势)——迎合大一统专制国家需要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社会背景:1、儒学的发展历程:创立(春秋孔子)——发展(战国孟子、荀子)——遭到打击(秦朝“焚书坑儒”)——逐渐复苏(汉初)2、西汉国力强盛3、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二、董仲舒的新儒学1、新儒学的特点:糅合道、法、阴阳五行思想继承先秦儒学“仁”、民本思想,新增“君权神授”、“天人感应”2、主要内容:⑴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⑵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新儒学基础)⑶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五常”3、实质:思想文化专制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1、汉武帝尊儒措施:(1)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2)教育上: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结果:儒学独尊;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中国文化史期末考复习资料
诞生礼。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诞生礼包括求子、怀孕、催生、三朝洗三、满月—生男:弄璋之喜;生女:弄瓦之喜冠礼: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男子二十而冠”,冠礼要为冠者加三种形式的冠:(1)缁布冠;以为首冠者从此可拥有治人权;(2)皮弁:便是从此具有参与战事的权利和服兵役的义务;(3)爵弁:表示其从此有了参加宗庙祭祀的资格和权利。
婚礼七去:是离婚的规定。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婚礼中的六礼:纳采:男方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并准备礼物请女方收下。
问名:纳采之后,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年月日,然后到祖庙占卜吉凶,卜到吉兆后,再进行下一个程序。
纳吉:男方卜得吉兆以后,准备礼物请媒人通知女方,决定缔结婚姻。
纳徵:即纳决定缔结婚姻关系以后,男方准备聘礼送给女家。
请期:纳徵以后,男方选定吉日作为婚期,准备礼物送往女方家中,请求其同意。
亲迎:新郎亲自到女方家中迎娶丧礼:五服在九族亲属中,如果有人死去,与之有亲属关系的人要行不通时间不同服装的丧礼。
这种丧礼分为五类,叫做“五服”。
其中第二类有分四个等级,所以又叫做“五服八等”。
1、斩衰:五服中最常见的一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不缝衣边的丧服,手执粗竹杖(俗称哭丧棒),脚穿草鞋,丧期为三年,即两周年。
这是最终的丧礼,通常适用于子为父母(包括继母、嫡母),承重孙为祖父母、妻妾为夫。
(《仪礼》:父为嫡长子,子为父,不包括母)。
2、齐衰:五服第二等。
以熟麻布制成,缝边整齐。
具体又分四等:(1)齐衰杖期:粗麻衣缝边,执削杖,即孝杖,为桐木。
丧期一年。
适用于:夫为妻、嫡子为庶母;(2)齐衰不杖期:手不执杖,其余同上。
适用于孙为外祖父母、侄为伯叔父母、已出嫁女为父母、男子为兄弟;(3)齐衰五月:适用于曾孙为曾祖父母;(4)齐衰三月:适用于玄孙为高祖父母。
中国文化史 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林刚(副教授)主讲绪论▪一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内容和目的▪1.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文化,一般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一切活动成果或现象。
▪文化是人类现实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
▪广义文化史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及其创造的手段、规则、制度、习惯等;狭义的文化史,则仅指人类精神文明的建树。
绪论▪2.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和目的▪(1)意义: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通过文化的途径,能够获得社会进程的深层次信息。
▪(2)目的:▪一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创新的信心、智慧和本领;▪二是深入地了解国情(历史和现实);▪三是能够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素材。
绪论▪二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1.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伦理性▪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1)广泛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质态文化融汇到一起,形成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
▪(2)连续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以来,数千年间,条理有贯,记载分明,从未中辍,这在世界各文明形态中是独一无二的。
原因如下:绪论▪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变易性。
▪二是中国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宏大气魄。
▪三是文化发育程度高。
▪(3)平和性▪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倾向。
它是贵和尚中的文化基本精神在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操守上的体现,▪(4)独特的价值取向▪指中国文化受其伦理道德基本精神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地方。
▪例如: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义利关系、理欲关系绪论▪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指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刚健自强、贵和尚中▪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宋代理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
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
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面临比较劣势,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民族、国家危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危机。
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工艺、制度和观念文化,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机器制造技术,民主共和制度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等现代科学被引入中国。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心态文化成果也纷纷出现,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文化开始走上了近代化阶段。
简述青铜时代的天命观念。
•天和天命观念的产生和农业有关。
农耕民族是靠水吃饭,靠水吃饭就是靠天吃饭,很容易产生上帝的观念。
•殷人是敬天的,是敬天命的。
•周是商文化的继承者,天和天命的观念也为周所接受、继承。
•重民思想——和民、敬神成为春秋时期国家的大事天命观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但在东汉以后,天命思想就衰竭了,在三方面有保留:A在民间保留着。
愚民无知,还信天命,求老天爷保佑;B、在皇家保留。
皇帝还自称“天子”。
其实他也自知不是天子,仍以此欺骗人民;C、在知识界保留。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的问题,被继续讨论。
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各种学派蓬勃发展,士人大量崛起2、春秋战国后保有较多原始民主的遗存,为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传统基础。
3、周天子尸位素餐,列国各行其是,为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4、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私学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简述中国早期知识人从巫史到士的转变。
1.巫史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
当时社会分工细化,专司人神交通的巫,由单一的占卜扩大为参与政治管理,“掌官书以赞治”。
史与巫通常是二任合一身,故后世并称“巫史”。
他们地位崇高,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学坛,对中国的早期文化发展有着特殊贡献。
“巫史文化”是一种“官学”。
2.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动乱,各国招揽人才等原因,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出走,学术授受从官府转向私门,私学勃兴,士也随之勃兴。
士本为贵族的最低等级,他们多受过六艺之教,分为文士和武士。
后来,士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无论是庶人还是贵族子弟,只要是人中佼佼者,皆称士,并为公卿大夫所惜重,养士、蓄士风行。
简述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1、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
今文经用汉隶抄写,古文经用六国古文书写。
2、学术取向不同。
今文经的视角是政治的,发掘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主张合时;古文经学的视角是历史的,着重探讨经文本义,主张复古。
3、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今文经学崇奉孔子,古文经学崇奉周公。
4、学风不同。
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又往往流于荒诞;古文经学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却常常失之繁琐。
简述魏晋玄学兴起的原因与主要特征。
•玄学兴起的原因:•A、儒学的道德规范和人生准则在宫廷黑暗、污浊的政治斗争中显得苍白、可笑•B、庄园经济——关注个体而不是国家•玄学是一种主题面貌与西汉儒学大不相同的学术思潮。
两汉儒学着眼于实实在在的王道秩序与名教秩序的建构,玄学却以探求理想人格的本体为中心课题。
两汉儒学热衷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魏晋玄学却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辨深邃的本体论。
哲学是文化的魂灵,玄学的特质自然而然在魏晋南北朝人文心态上打下深刻烙印。
主要特征:1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2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魏晋玄学把老庄哲学中的“有无”问题当作讨论的中心课题。
3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魏晋玄学主要讨论宇宙本体问题。
玄学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体”的本体论思想。
4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5以“得意忘言”为方法。
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6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
简述科举制度兴盛的原因1、科举制度的经济前提是北魏始行的均田制在隋唐得以推行。
2、科举制度还反映了“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的利益,这是他们在北方政权中获取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
3、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有利于考试的实施。
4、隋唐时代的经学大统一为应考士人提供了必备的教科书,规定了法定的经义文本。
简述道教的产生条件与思想渊源。
•产生的条件: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经学虽然含有浓重的神学迷信因子,但它没有完整的教义体系、严密的教会组织形式和教规教仪,因此还不能如同严格意义上的宗教那样有效地执行统摄社会精神的职能。
这为道教的萌生,留下了精神领域的缝隙。
•道教的思想渊源:巫术、神仙传说和成仙方术、阴阳五行化的谶纬之学、黄老思想简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特征与影响特征:1.科举制得以完善是文官政治的基石。
制度走向严密与开放,实行三级考试,扩大招生名额,加上词科、明经、明法等科目,录取人数超过隋唐时期。
2.重视学校教育,北宋时期就有四次兴学热潮,宋代学校分官学和私学两类。
3.文官待遇之高、地位之隆,诶中国历史之罕见。
4.开明的文化政策,在制度层面,实行台谏制度。
影响:利:1. 完善科举制度和重视教育举都为广大贫困学子拓宽致仕之路。
2. 台谏制度使御吏、谏官成为人君之耳目。
以防范大臣之专擅。
同作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举措,为士大夫参政议政提供了言论最为自由的舞台。
3.畅所欲言带来了学术创新的繁荣局面。
弊另一方面也导致宋代政治弊病丛生。
宋代优礼士大夫的政策如制禄丰厚,使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冗官、冗兵的长期存在,终于促成积贫积弱格局的形成,是百姓承受着繁重的赋役。
台谏制固然可以掣肘百官,但也造成权力角逐的内哄局面,朋党之争一发不可收拾。
简述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来华的历史作用。
1、通过著作、书信向欧洲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使欧洲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2、利玛窦等人作为传教手段带来的西洋学术,特别是在数学、天文历算学、军火制造方面,对中国明清之际的经济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打开了一部分中国先进士人的眼界,使之开始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致力于研究新问题。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论述老子的主要思想。
1、以“道”为本的自然主义世界观。
《老子》第一章里,开头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是万物之所由来,是一切起源的起源,同时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2、的政治观。
道作为宇宙、社会、人生的唯一规律,规律的表现是自然的运行。
既然是自然运行,当然也就是“无为”。
老子认为,“道常无为”,无为而治。
天上人间都应该依循无为的法则。
如果有人故意地有所作为,那便违背了道与德,必致大乱。
3、去礼取道的伦理观。
老子主张天道、人道自然无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对束缚人的自由个性的礼乐概不认可,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和儒家大唱反调,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4、回归原始的社会历史观。
老子对现实极为不满,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并且大声疾呼,“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5、冥想直觉的认识论。
老子主张“不盈”、“不争”。
在事物的认识上也主张“塞其兑,闭其门”,“不出户,知天下”6、有无相生的辩证法。
受《周易》文化影响,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早最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相反相成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
其重要命题有四个:①“反者道之动”;②“万物负阴而抱阳”;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复归于无物”。
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审美观。
老子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法自然,朴素淡然就是艺术的最高生命和审美的最高标准,因此他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观点。
意思就是:最大最美的声音就是无声之音,最大最美的形状就是无形之象。
当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后,忘了一切,达到“无”的境界,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但实际上已经听到了最美的声音,看到了最美的图像。
这是一种朴素自然、恬淡无为的审美意境,一切声色礼乐和各种人为的雕饰,都是对这种意境的破坏。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对文学的影响自东晋起佛经在中国翻译流传后,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思维理念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佛经中丰富的譬喻故事令中国文士大开眼界,而主要是佛教思想特别是唐以后兴起的禅宗思想开拓了文学家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
禅宗的语录(宋代程朱语录之模范)及宋代兴起的以说唱、诗歌合体的佛经变文(“唱导”)实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式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