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框架43806
高中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框架
高中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框架高中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框架必修三的政治内容,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感受文化的魅力,体会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三的政治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识框架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意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类迁移、教育是重要途径。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中。
3.大众传媒的含义+阶段: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
大体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4.大众传媒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5.大众传媒意义: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传媒的主要手段。
6.文化交流:意义①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对外国影响)对待文化传播的态度: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②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①对中华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对世界文化:有利于世界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识要点传统文化的继承1.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最新)
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形式(如文学、艺术等)丰富多彩文化的外延·文化活动(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什么是文化·文化特色(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文化生活各有特色)·文化形态(有古今地域之别)·文化性质(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文化的定义和组成部分p.6文化的内涵特有”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字)·文化素养非天生,而是在教育和实践中形成·精神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p.7·含义(转化为物质力量)p.9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表现(不仅表现而且表现)·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不同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与文化的作用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综合国·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力竞争化;不同性质的文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科技、人才、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用·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成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越来越突出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在文化发展的国际竞争中应如何应对·(国内)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参政意识和能力,推动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国际)文化渗透加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对·文化影响人的来源人们的·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文化影响人的基本特点、对我们的要求影响·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赏析的意文化塑义)造人生·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p.18下·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无穷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和要求 )为什么(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框架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框架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知识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性质、政体、政党制度、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
2.法治建设:包括法治原则、宪法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和刑事法律
制度等。
3.公民权利与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的经济、
文化和社会权利与义务等。
4.政治参与:包括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知识。
5.国际政治:包括国际关系、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一个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框架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和总结。
1。
政治必修三每单元框架高中政治必修3思维导图
政治必修三每单元框架高中政治必修3思维导图
政治必修三每单元框架高中政治必修3 思维导图
高中政治的学习需要有一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行梳理,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政治的学习也是非常帮助的。
1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框架图
1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重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低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现实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为: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个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政治必修三的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三的知识框架政治必修三必备的知识框架相比较模块的政治知识,必修三的政治内容似乎有趣得多了,在这个模块,我们将会接触到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政治必修三重点知识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传统文化的继承(1)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 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政治必修3知识点框架总结
政治必修3知识点框架总结一、概论政治学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1 政治学的定义1.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3 政治学的基本任务2.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2.1 古代政治文化的形成2.2 中世纪政治学的发展2.3 近代政治学的兴起2.4 现代政治学的完善3.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3.1 政治学的实证研究方法3.2 政治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方法3.3 政治学的理论分析方法二、国家的起源和发展1. 国家的本质和种类1.1 国家的概念和本质1.2 国家的种类及其特征1.3 国家与政治权力2.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2.1 国家的起源2.2 国家的发展历程2.3 国家的发展趋势3. 国家的基本职能和特征3.1 国家的基本职能3.2 国家的主权、领土和公民3.3 国家的政权形式及其特征三、国家的组织和运作1. 国家的组成1.1 国家的政权机构1.2 国家的政府机构1.3 国家的立法机构2. 国家的运作机制2.1 国家的政治决策2.2 国家的行政管理2.3 国家的司法审判3. 国家的权力运行3.1 国家的权力机制3.2 国家的权力制衡3.3 国家的权力监督四、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1. 政治制度的种类和特征1.1 政治制度的定义和本质1.2 民主政治制度1.3 集权政治制度2. 政治文化的内涵和作用2.1 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2.2 政治文化的功能2.3 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3. 政治文化的建设和转变3.1 政治文化的建设3.2 政治文化的转变3.3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五、政治参与与政治发展1. 公民的政治参与1.1 公民的政治权利1.2 公民的政治义务1.3 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2. 政治发展的内涵和特征2.1 政治发展的概念和内涵2.2 政治发展的特征2.3 政治发展的现实挑战3. 政治发展的路径和模式3.1 政治现代化的途径3.2 政治民主化的模式3.3 政治发展的前景和方向六、政治社会学1. 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基础1.1 政治社会学的概念和内涵1.2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3 政治社会学的理论来源2. 政治社会学的基本理论2.1 政治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2.2 政治社会学的冲突理论2.3 政治社会学的符号交互主义3.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3.1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领域3.2 政治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3.3 政治社会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七、中国政治的发展1.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1.1 中国政治的特质与环境1.2 中国政治的历史发展1.3 中国政治的现代转型2. 中国政治的制度安排2.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2 中国政治的立法体系2.3 中国政治的行政机构3. 中国政治的民主建设3.1 中国政治的参与机制3.2 中国政治的监督机制3.3 中国政治的权力制衡以上就是政治必修3知识点的框架总结,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框架摘要:1.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框架概述2.政治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与关系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法治建设与依法治国6.宪法与法律7.公民权利与义务8.政府职能与责任9.国家与国家机构10.政治文化与法治文化正文:一、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框架概述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是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培养法治意识。
本课程的知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与关系2.坚持党的全面领导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法治建设与依法治国5.宪法与法律6.公民权利与义务7.政府职能与责任8.国家与国家机构9.政治文化与法治文化二、政治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与关系政治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总体,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
法治是指国家依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和社会,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政治与法治密切相关,政治制度是法治的基石,法治是政治制度的保障。
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确保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途径。
它保证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五、法治建设与依法治国法治建设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六、宪法与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宪法与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
七、公民权利与义务公民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合法权利,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
公民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履行的责任,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等。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思维导图全书知识体系【课标要求】1.1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1.2 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3 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2.1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2 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2.3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2.4 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3.1 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2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3.3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个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个历史性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个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2大主要任务: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2个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个就是:改革开放的3个目的。
4个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1个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1个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个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个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3个作用:共产党要发挥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4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8个模范: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个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高中政治必修三必备知识点框架虽然必修三的政治知识比较简单,但是知识量却非常大,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就准备好知识框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三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四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当代,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1)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2)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既要借鉴世界各国的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
3)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框架43806
②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
史中。(1.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综合国力繁荣的重要体现。
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文化经济化、 经济文化化)科技作用↑文化生产力作
特点
文化的力量
2.文化是 文化与 相互影响 经济
相互交融
文 化 与 生 活
第一单元
文化的 内涵与特点
用↑
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总体知识框架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定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人们的一种素养:后天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 一种精神现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实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过程中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化 的 作 用
文化与
政治经济
相互影响
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文化与民主政治交融;与国际政治交融)[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世界反文化霸权主义]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
文化与 相互交融
政治 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措施: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意义/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为综合国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根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潜移默化(过程) 深远持久(效果)Βιβλιοθήκη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政 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政治必修三主要围绕“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包括文化的内涵、作用、传承与创新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为您构建的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一、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3、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深远持久: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最新政治必修三知识框架
增加税额
全 18000元 年一 18001元 次性 19283.33元 奖金 54000元 临界 54001元 点节 60187.50元
1500 1500.08 1606.94 4500 4500.08 5015.63
3%
0
10%
105
10%
105
10%
105
20%
555
20%
555
540元 1695.10元 1823.33元 5295元 10245.20元 11482.50元
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王先生应纳税额为:
[24100-(3500-3400)]×10%-105=2295(元)
2.当月工资超过3500元时
全年一次性奖金÷ 12个月, 按照得出的数额, 找出对应的税率, 需要缴纳的税款额=奖金全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年终奖÷12
目前计算法:年终奖×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活
落后文化
忧
含义、存因、态度
选择
腐朽文化
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作用)
请归纳:面对多种文化相互激荡,国家、企业、 个人应如何应对?
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 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 朽文化;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大力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⑤发展和谐文化。
现在对年终奖计算有两种方式
2011.9.1新《个税法》
1.当个人月工资不足3500元时
先算(工资+全年一次性奖金—3500元) ÷ 12个月,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对 应的税率,需要缴纳的税款额=(工资+全年一次性奖金—3500元)×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e.g.王先生在2011年12月3日取得的工资收入为3400元 (扣除三险一金后),当月又一次取得年终奖金24100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一、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政治生活的概念与特征- 政治生活的定义- 政治生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 政治制度的类型与功能- 政治制度的基本类型- 政治制度的功能与作用- 政治制度与社会稳定的关系3. 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民主政治的挑战与发展4. 非民主政治的形态与特点- 非民主政治的主要类型- 非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 非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与转型二、政治权力与政治参与1.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分配- 政治权力的基本概念- 政治权力的合法来源-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制衡2. 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 政治参与的意义与功能- 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效果3.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的内容与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与影响- 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4. 政治组织与政治领导- 政治组织的类型与结构- 政治领导的作用与影响- 政治组织与领导的互动关系三、政治决策与政治执行1. 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机制- 政治决策的定义与特点- 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步骤- 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估2. 政治执行的主体与手段- 政治执行的基本概念- 政治执行的主体构成- 政治执行的手段与效率3. 政策分析与政策评估- 政策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政策评估的标准与程序- 政策调整与优化的策略4. 政治监督与政治责任- 政治监督的体系与功能- 政治责任的内涵与要求- 政治监督与责任的互动关系四、政治发展与政治变革1. 政治发展的动因与路径- 政治发展的基本概念- 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因- 政治发展的模式与路径2. 政治变革的类型与影响- 政治变革的主要类型- 政治变革的触发因素- 政治变革的社会影响3. 政治稳定与政治秩序- 政治稳定的条件与维护- 政治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政治稳定与秩序的关系4.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 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的互动 -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适应性五、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的体系与格局- 国际政治的基本体系- 国际政治的主要格局- 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2. 全球治理的机制与挑战- 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 全球治理的主要机制- 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3.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互动4.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应用-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协同作用以上是政治必修三的知识点框架,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详细的子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框架(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框架(可编辑修改word版)·专题一体会文化狭义与广义定义(非政治、经济、纯“自然”的东西)文化与文明文意识形态:世界观、人一辈子观、价值观化组成部分非意识形态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内是人们的一种素质(怎么形成)涵是一种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别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别开物质载体。
别同民族文化妨碍别同民族和国家的进展道路对别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进展起着别同的作用社相互妨碍(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的相互妨碍(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影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民主政治交融;与国际政治交融)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民族凝结力和制造力的重要源泉,越化文化与综合作用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力▲关于进展中国家,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的怎么文化建设作为XXX现代化建设的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激应对发全民族文化制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别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作根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妨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用表现▲妨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对个潜移默化(过程):要求(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同意人特点▲文化熏陶)的深远持久(效果):要求(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一辈子观、价值观)影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别断丰富自身的精响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XXX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优秀文化因何能增强塑造人一辈子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社会进展与人的进展的关系能促进人的全面进展全面进展的表现专题二文化进展文化是民族的(缘故)含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是世界的(缘故)民族节日:集中展示、集中表达文化表现、集中表现文化遗产: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魅力文化是进展本民族文化(意义)的内在要求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定要求(前提),是人类▲生存和进展的基础要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坚持的原则:一律平等(尊重差异,明白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繁荣)▲求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途径其他途径形式文化传播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特点、作用(文化交流)意义:对中华文化、外域文化和文化创新热情欢迎、主动推动对象传统习俗(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造(重要标志)表现传统文艺(火炬)、传统思想相对稳定性、鲜亮的民族性(维系民族生存和进展的精神纽带)传统特点历史继承性文化双重作用、正确对待的意义(从国家、个人方面分析)文化正确对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继承关系:必要前提、必定要求;要求:文化传承,别断推陈出新与文化进展妨碍文化进展的因素:社会制度更替、科技进步和思想运动、教育文化进展的实质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是源泉、动力和基础、全然目的、检验标准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引导、制约和推动社会实践的进展是社会实践进展的必定要求;是文化自身进展的内在要求必要性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时代召唤文化创新缘故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重要性▲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进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创新主体:人民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怎么全然途径:立脚于社会实践创新的追求创新途径基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握好古今、中外文化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专题三中华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制造力和凝结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精神动力;P81 探索)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XXXXXX伟大实践.专题四文化建设充实精神日子;传播文化知识;文化市场和大众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推动生产进展传媒的妨碍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文化产品、媒体挑选健康加强治理,正确引导有益的文大力进展先进文化(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定义、进展大众文化的缘故▲)化日子努力改造降后文化区不(含义、国家政策等);存在的缘故坚定抵制腐朽文化怎么克服妨碍(从国家、公民等方面分析)坚持先进文化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荣辱观)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义必要性:多种文化并存、人们思想活动特点推动社会重要性: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主义文化体系▲怎么建设(从内容上分析)大进展全然目标(哺育“四有”公民)、全然任务大繁荣(在当代中国,发大力进展教育的地位、作用、进展的要求展先进文化即)教育科学科技的地位、进展的要求建设XXX如文化事业进展文化事业的要求精神文明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哺育文明风尚(开展多种形式创建活动)★建设社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指导地位,用武装,用凝结力量,用和鼓励斗志,用引领风尚。
政治必修三知识框架课件
华
文 中华民族 形成和发展,认同感
化
熔铸,激励
中华文化
原因
包容性
内涵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意义 有利于
是什么
基本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内涵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意义
核心 爱国主义(意义、具体的、主题)
民
族
重要性 三个精神一个魂
精 为什么
精神状态、全民族综合素质
神
意义 国际竞争力、社会主义道路
主心骨、优良传统 怎么样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产和传播先进 健康文化。
①提高辨别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自觉投 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 辱观; ④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 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首先目标。
发展先进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指导思想 马’(由来、一元化与多样化)
追求更高的的思想 改造主观世界
道德目标
实践
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和特征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经济)
社 思想道德建设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政治)
会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文化)
主
义
荣
辱 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观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是什么 根本目标 “四有”公民
发
特点 三个“面向”,民族科学大众的
展
先 为什么 先进文化的作用(单元一)、精神文明
进
坚持前 关键坚持马’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文
进方向 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理论体系
化 建设社’ 马’武装教育(灵魂)
怎么样
核心价
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主题) 精神鼓舞斗志(精髓)
政治结构图
文 化
作用、影 作用、 响 对个人影响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的 性 的 —— 的 文化 性与 性的 —— 文化 的 文化的 文化 的 的
文化 的文化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文化与 文化的 文化 文化 的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
的 的
文化 文化
的 性 文化
续上表
意义: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 意义: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要求; 要求;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要求: 要求: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认同本民族文化,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 化 相互借鉴,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主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 主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特点
2.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书籍、 2.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书籍、艺 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书籍 术品、历史文物、 术品、历史文物、社会行动 3.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 3.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 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4.具有相对独立性 4.具有相对独立性 5.具有区域性 5.具有区域性
构成
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世界观、人生观、 世界观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 自然科学和技术
作用: 作用: 下表
续上表 1.文化与经济 相互影响、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 文化与经济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济是基础, 济是基础,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对社会 2.文化与政治 相互影响、 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政 文化与政治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治决定文化, 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表现:1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 表现: 式;2.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2.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和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指三观一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经形成具有确定的方向) 经形成具有确定的方向) 优秀文化:1.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增 优秀文化:1.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增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强人的精神力量;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强人的精神力量;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已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已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对综合国力 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总体知识框架第一单元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定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文化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内涵与特点特点是人们的一种素养:后天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
是一种精神现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实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力量②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综合国力繁荣的重要体现。
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文化与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科技作用↑文化生产力作用↑化文化与相互影响(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相互交融(文化与民主政治交融;与国际政治交融)作政治[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世界反文化霸权主义]用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措施: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综合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意义/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为综合国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根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化特点潜移默化(过程)(影响思想和行为)对深远持久(效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优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影塑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响人生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③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单元含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内容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不可缺少的色彩 集中 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 文化 表现 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魅力 多样性 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尊重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 原因/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意义)的内在要求(精神根基) 多样性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前提) 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繁 途 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径 其他途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文化的主要传播手段:大众传媒 方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作用: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 文化传播 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文化交流) 意义: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要求: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德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 ②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化国际影响力。
继承形式:传统习俗(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重要标志)、传统文艺(火炬)、传 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历史继承性 传统 影响:双重作用、正确对待的意义(从国家、个人方面分析)文化 正确对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文化 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 文化的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更替)、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教育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是源泉、动力和基础、根本目的、检验标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引导、制约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原因 文化发展: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文化创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 主体:人民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创新 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如何 继承传统(创新的根基),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创新 具体途径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把握好古今、中外文化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第三单元辉煌历程:春秋战国雏形、秦统一、隋唐全盛源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一脉相承)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条件: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独特性:文学艺术(作用);科学技术(特点、意义)形成原因(历史地理因素等)中华 地域性 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 文化 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基本 民族文化的意义特征 民族性 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文化与 民族文化有中华文化的共性,是其瑰宝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含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形成的原因:包容性 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意义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中华 文 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化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 内 核心:爱国主义 族 涵 精 神 民 表现 族 精 民族精神 精神动力;是民族之魂; 精神火炬神 的作用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激荡,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原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重要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历史上形成的和长期革命中形成的怎样弘扬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吸收先进文明,又要抵制外来腐朽的侵蚀和培育与时代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相结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四单元充实精神生活;传播文化知识;文化市场和大众带来可喜的变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生产发展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文化产品市场自发性、媒体商业性引发选择健康[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有益的文(个人)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化生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大众文化的定义、发展大众文化的原因)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区别(含义、危害及政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存在原因(根本目标)(性质)根本要求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四有”公民、“三面向”、三“的”、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义必要性:多种文化并存、人们思想活动特点(社会意推动社会核心价值重要性: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主义文化体系如何建设(从内容上分析)(见★①)大发展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根本任务大繁荣(在当代中国,发大力发展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的要求(见★②)展先进文化即)教育科学科技的地位、发展的要求(见★③)建设社会主义如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的要求(见★④)精神文明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开展多种形式创建活动)★①建设社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②发展教育的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发展科技的要求: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④发展文化事业的要求: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和灵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其性质方向理论建设: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加强社义思想道德建设理想教育:引领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三观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建设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树立社会主义内容:“八荣八耻”荣辱观原因:地位(集中体现、基础)、意义(全面表达、提供、反映了)区别:含义思想道德修养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原因)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联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原因)(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品德的人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
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8分)1.下列关于文化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就是语言、文字B、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力量C、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D、文化决定于经济,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2.有人说:“只有民族文化深入地渗透到社会主流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是真正强大。
”这里民族文化渗透的范围可能有()①交往行为②交往方式③实践活动④思维方式⑤认识活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3.“如果全世界都是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