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演员必看——戏剧表演学习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演员培训与技巧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演员培训与技巧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古老的表演艺术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戏曲中,演员的培训与技巧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演员培训与技巧。
一、唱腔训练唱腔是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需要掌握各种唱腔技巧。
唱腔训练包括发声、咬字、音准、节奏等方面。
演员需熟练掌握各种唱腔,如昆腔、高腔、梆子腔、二黄腔等,并根据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唱腔。
二、表演技巧1.身段:戏曲演员需要掌握各种身段动作,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形象。
身段动作包括手法、脚步、眼神等,演员需根据角色特点进行训练。
2.表情:表情是戏曲表演中表达角色内心情感的关键,演员需训练眼神、微笑、哭闹等表情技巧。
3.翎子功:翎子是戏曲演员头戴的装饰品,翎子功是指演员运用翎子表现技巧,如挥、拨、挑、甩等。
4.水袖功:水袖是戏曲演员衣袖的一部分,水袖功指演员运用水袖表现技巧,如拂、扬、抛、接等。
5.扇子功:扇子是戏曲表演中的常用道具,扇子功指演员运用扇子表现技巧,如扇动、抛接、翻转等。
三、念白技巧念白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演员需掌握正确的念白技巧。
念白训练包括音准、节奏、语调、语气等方面,演员需根据角色特点进行训练。
四、戏曲舞蹈戏曲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需掌握各种舞蹈动作。
舞蹈训练包括身段、步伐、手势等,演员需根据角色特点进行训练。
五、戏曲乐器戏曲演员需熟悉戏曲乐器,如二胡、京胡、琵琶、笛子等,以便在表演中进行伴奏或合奏。
演员需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并与唱腔、表演相结合。
六、角色塑造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需根据角色特点进行塑造,包括性格、形象、气质等方面。
演员需深入研究角色,将其融入自己的表演中。
七、舞台经验舞台经验对于戏曲演员至关重要,演员需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
舞台经验包括舞台布局、灯光、音响、与其他演员的默契等方面。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演员培训与技巧包括唱腔训练、表演技巧、念白技巧、戏曲舞蹈、戏曲乐器、角色塑造和舞台经验等方面。
表演艺术基础知识

表演艺术基础知识
表演艺术是指通过表演形式来创作和呈现艺术作品的领域。
它包括戏剧、舞蹈、音乐、杂技等各种艺术形式。
下面是一些表演艺术的基础知识:
1. 戏剧: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讲述故事或表达观点的艺术形式。
常见的戏剧类型
包括话剧、歌剧、音乐剧等。
戏剧表演需要演员具备表演技巧、角色理解和情感表达
等能力。
2. 舞蹈:舞蹈是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是具
有特定编舞的舞蹈作品,也可以是自由舞蹈表达个人情感。
舞蹈需要舞者具备舞蹈技巧、协调性和肢体表达能力。
3. 音乐:音乐是通过声音的演奏和组合来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
表演音乐可以
是独奏、合奏或合唱。
音乐表演需要音乐家具备良好的演奏技巧、音感和音乐理解能力。
4. 杂技:杂技是通过身体柔韧性、力量和协调能力展示各种技巧和特技的艺术形式。
杂技表演包括空中飞人、柔术、马术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杂技演员需要具备身体素质、灵活性和平衡感。
除了以上的艺术形式,表演艺术还包括了其他形式的艺术,如戏曲、朗诵、魔术等。
无论是什么形式,表演艺术都要求表演者具备艺术敏感性、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
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和训练来提高演技水平。
认识基本的戏剧表演

认识基本的戏剧表演戏剧表演是一门独特而精彩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表演、舞台效果和剧情故事的展现,向观众传递情感和思想。
对于观众而言,了解基本的戏剧表演原则和技巧,有助于更好地欣赏戏剧作品,领会其中的深意。
本文将介绍认识基本的戏剧表演所需了解的内容。
一、戏剧的基本要素戏剧表演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剧本、演员和舞台。
剧本是戏剧作品的基础,通过对话和情节的叙述,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框架。
演员则是将剧本中的角色形象化的关键。
他们通过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将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观众。
而舞台,则是演员以及背景、道具等元素的展示平台,通过布景和灯光等手段,烘托出场景的氛围。
二、演员的表演技巧演员是戏剧表演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才能够生动地塑造角色。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演员表演技巧:1.肢体语言:演员需要通过动作、姿态和肢体表现来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不仅要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还需要有意识地运用身体语言来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2.语音表演:演员的声音是传递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他们需要熟练地运用语音技巧,包括音量、语调和节奏等,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所表达的意义。
3.表演情感:演员需要通过情感表演来真实地展现角色的情感变化。
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和肢体语言等方式来呈现,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发展。
三、舞台效果的运用舞台效果是戏剧表演中营造氛围和增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舞台效果的运用:1.布景:通过适当的背景布置,能够为故事情节提供合适的场景和环境。
例如,通过搭建道具和背景装置,来展示不同的地点、时间和气氛。
2.灯光:灯光的运用可以帮助观众集中注意力,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
通过灯光的明暗变化、颜色和强度的调整,能够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
3.音效:音效的运用可以为戏剧表演提供音乐、声音和音效的支持,增强观众对故事的体验和感受。
音效可以用来表达情绪、切换场景和烘托气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小演员学习戏剧表演技巧

小小演员学习戏剧表演技巧戏剧表演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和专业知识。
对于小小演员来说,学习戏剧表演技巧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表演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小演员学习戏剧表演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一、掌握基本的身体表达技巧身体是演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表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小演员在学习戏剧表演技巧时,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身体表达技巧。
比如,站姿要端正稳定,动作要饱满流畅,眼神要有神采,能够准确地传递情感和意思。
此外,小小演员还可以通过学习舞蹈、体操等课程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后续的戏剧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戏剧表演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而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小小演员来说尤为重要。
他们可以通过读书、背诵经典戏剧台词、参加朗诵比赛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小小演员还可以参加戏剧课程,学习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节奏鲜明等表演技巧,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三、熟悉戏剧剧本的解读和演绎小小演员学习戏剧表演技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熟悉戏剧剧本的解读和演绎。
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学校或社区的话剧演出,与其他演员一起合作演绎剧本,体验戏剧的魅力和乐趣。
在演绎剧本时,小小演员应该学会通过肢体表演、声音表演和情感表达等方式,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给观众。
他们还可以学习利用服装、道具和舞台设计等元素来营造剧情氛围,提高表演的逼真度和艺术感染力。
四、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戏剧表演是团队合作的艺术,小小演员在学习戏剧表演技巧的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他们可以参加戏剧工作坊、戏剧训练营等活动,与其他演员一起合作排练、创作和表演,学习倾听、合作、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
在团队合作中,小小演员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个人的特长和优势,为戏剧表演增加更多的看点和亮点。
总结:戏剧表演是一门艺术,需要演员付出大量的努力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
戏剧表演基础

戏剧表演基础一、形体,即舞台动作。
指演员表演时的各种姿态及其合理性。
要求是:节奏明快;动作优美,利索;造型好看。
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身体,借助舞台道具和服装,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绪。
这里讲述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地位的人物有着不同的身体语言,都应当把握住这一点。
二、语言,指对话。
包括:台词、内心独白、潜台词、动作语言等。
主要讲究口齿清晰、吐字准确、生动有力、感情充沛。
无论是念白还是对话,都应当注意做到:台词在脑海中浮现,面部表情传递给观众,眼神将情绪告诉对方。
并要求能做到以下几点:口齿清楚、吐字准确、生动有力。
尤其重要的是要声情并茂,情真意切,这样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实践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文而不文”的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情文交融”。
即:动作、语言、表情三者互相结合,都要围绕人物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特征去做。
对此,台上之人要有充分认识。
若是表演艺术中为了使观众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在有限的空间内要尽可能加大感情投入,调动观众参与角色。
那么,就必须进行艺术夸张,激发人们热烈的情绪,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做到“身未动,心已远”,以求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但这种“情”决不是无原则地宣泄,要“情理交融”,以感染观众。
语言包括发音、咬字、吐字等,它既是口头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戏剧艺术不可缺少的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动作性语言,主要靠演员用动作来表示。
如某个人物表现喜悦时,不但口中发出笑声,还可以用拍手、跺脚、用力点头、伸出双臂、摆动双腿等动作来表现。
所以,在台词与表情的配合上,两者关系处理不当,便成为一个问题。
而这些问题只有靠对动作的研究,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掌握一定的技巧很重要。
古人云:“一名家之小技,必欲学而精,一技之微妙,必使学而会。
”所以,表演艺术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
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勤学苦练,培养自己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锐观察,刻苦钻研的品质。
多学、多练,从中获得丰富的经验,锻炼扎实的基本功,多积累,从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是一个演员所应遵循的艺术规律。
学习戏剧和表演艺术提升表演技巧和舞台表达能力

学习戏剧和表演艺术提升表演技巧和舞台表达能力戏剧和表演艺术是一门具有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舞台上展现出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的多样性。
通过学习戏剧和表演艺术,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习戏剧和表演艺术的好处以及如何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达能力。
在戏剧和表演艺术中学习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学习戏剧和表演艺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和情感。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员们能够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和生活,进而增进对人类情感和人性的理解。
此外,戏剧和表演艺术还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在舞台上,演员需要展示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勇于面对观众的目光,这样的经历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害羞和社交焦虑,提升自己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另外,通过学习戏剧和表演艺术,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戏剧和表演艺术是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融合了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观赏和参与其中,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培养对艺术的独特鉴赏力,并从中汲取创意和灵感。
除了好处,学习戏剧和表演艺术也需要专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演员需要学习和掌握身体表演技巧。
身体是演员表达的重要工具,包括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姿态等,演员需要通过训练和实践来熟练运用身体表达,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表演中的情感和意境。
其次,声音的运用也是表演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演员需要学会运用声音的音色、音量和节奏来传递情感和信息,使观众更加真实地融入到表演中。
此外,学习戏剧和表演还需要注重角色的塑造和情绪的表达,演员需要通过深入分析角色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并能够通过表演将这些情感真实地展现给观众。
为了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达能力,除了学习和掌握专业技巧外,还可以进行实践和演出的锻炼。
参与学校或社区的话剧演出、参加表演培训班或工作坊等,都是提高自己表演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如何学习简单的戏剧表演技巧

小学生如何学习简单的戏剧表演技巧戏剧表演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简单的戏剧表演技巧是一项有趣又有益的活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学习戏剧表演技巧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他们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首先,小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学习戏剧表演技巧。
他们可以观看一些优秀的戏剧表演作品,如电影、舞台剧或电视剧,来学习演员们的表演方式和技巧。
通过模仿演员的动作、表情和语调,小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
此外,他们还可以参加一些戏剧课程或戏剧工作坊,由专业的戏剧导师指导,学习更多的表演技巧和技巧。
其次,小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剧本或故事,扮演其中的角色。
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表演方式和表达技巧,如改变语调、表情和动作,以更好地展现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通过角色扮演,小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此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戏剧演出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学校或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戏剧演出活动,小学生可以参加其中的演出,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演出一部戏剧作品。
在演出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其他演员合作,如何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并通过演出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通过参与戏剧演出,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另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练习和反思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他们可以定期练习一些简单的表演技巧,如肢体语言、声音控制和情感表达。
在练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录制自己的表演,然后观看录像,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小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表现能力。
最后,小学生学习戏剧表演技巧的过程应该是愉快和轻松的。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剧本或故事,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表演,通过游戏和玩乐的方式来学习表演技巧。
戏剧表演知识点总结归纳

戏剧表演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戏剧基本概念戏剧是一种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角色的扮演、剧情的展开来传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古典的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也有现代的话剧、音乐剧等形式。
二、戏剧表演基本要素1. 角色戏剧中的角色是表演者扮演的人物形象,是整个戏剧的主体。
角色的性格、言行举止、内心情感等都是演员需要通过表演来呈现出来的。
2. 剧情剧情是戏剧中的故事发展线索,它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以及发展变化来推动整个戏剧的发展。
3. 舞台舞台是戏剧表演的重要场所,通过其布景、道具、灯光等手段来营造出不同的戏剧氛围,为表演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4. 表演技巧表演技巧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需要运用的技艺,其中包括语言表达、动作表演、情感展现等多个方面。
5. 导演导演是戏剧表演的灵魂,是整个戏剧的创作和组织者,负责对剧本的解读和排练,指导演员表演。
6. 观众观众是戏剧表演的接受者,他们的反应和评价对于戏剧表演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戏剧表演的基本流程1. 剧本选择剧本是戏剧表演的基础,选择一部适合自己和团队的剧目至关重要。
剧本的题材、类型、人物特点、情节设置都应与表演团队的特点相匹配。
2. 角色分配角色分配是指演员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表演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以保证表演效果的最大化。
3. 排练排练是戏剧表演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演员和导演共同参与,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完善来保证表演的质量。
4. 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戏剧的呈现方式,演员通过舞台上的表演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5. 观众反馈观众的反馈对于戏剧表演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演员和导演在今后的表演中做出相应的改进。
四、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1.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需要运用的一种技能,它包括发音、语调、语速、语气等多个方面。
2.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演员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角色性格和情感的一种技巧,它包括眼神、动作、姿态等多个方面。
演员如何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和专业素养

演员如何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和专业素养表演艺术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素养的综合性学科,每个演员都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专业素养,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演员如何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和专业素养。
一、深入学习表演理论知识作为演员,掌握表演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演员应该学习戏剧、电影、舞台等表演形式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流派。
此外,演员还应该学习表演技巧、解读剧本的方法、舞台走位和声音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表演理论知识,演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表演的本质,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
二、多角度观察和学习优秀演员的表演优秀的演员是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表演技巧和专业素养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演员可以通过观看电影、舞台剧等作品,多角度观察和学习优秀演员的表演。
可以注意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语言等细节,分析他们是如何塑造角色、展现情感的。
同时,还可以学习优秀演员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比如他们对角色的深入研究、严谨的演技训练和与导演、剧组成员的合作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学习优秀演员的表演,演员能够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专业素养。
三、注重身体和声音的训练身体和声音是演员表演的基础,因此注重身体和声音的训练非常重要。
演员可以通过舞蹈、体操等训练来提升身体的灵活性和表现力,增强身体的控制力。
此外,声音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演员可以通过唱歌、朗诵等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声音技巧和表达能力。
身体和声音的训练可以使演员的表演更加自如、生动,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艺术体验。
四、加强角色研究和创造力的培养角色研究是演员表演的重要环节。
演员在接到角色后,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角色的性格、经历、目标等,以便更好地塑造角色。
在角色研究的过程中,演员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角色的更多细节和可能性。
同时,演员还可以与导演、编剧等进行沟通和探讨,共同打造一个更丰富、更立体的角色形象。
五、多参与演出实践和积累经验除了学习和训练,多参与演出实践也是提高表演技巧和专业素养的关键。
如何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提升个人表达能力

如何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提升个人表达能力戏剧表演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情节、角色和舞台表演来传达故事和信息。
除了娱乐价值,戏剧表演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个人表达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来提升个人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我们可以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需要清晰、准确地传达台词,以便观众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因此,演员必须学会运用正确的声音表达技巧,包括音调、语速和音量的控制。
正是这些技能的培养,让演员在演出中能够言之有物、娓娓道来。
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我们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第二,戏剧表演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有效地运用非语言表达。
演员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姿态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种非语言表达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我们可以学会运用身体语言来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
比如,站姿直立、挺胸抬头可以展现出自信和坚定;面带微笑可以传递友善和喜悦的情感。
通过练习和训练,我们可以更加灵活自如地运用非语言表达,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戏剧表演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演员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和情节,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这对于个人表达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有深入的洞察,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四,戏剧表演可以培养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演绎角色时,演员需要克服舞台恐惧、紧张和压力,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通过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面对观众的审视,我们可以逐渐建立自信心,并学会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这种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提升自己的个人表达能力。
学习正确的戏剧表演技巧

学习正确的戏剧表演技巧戏剧表演是一种通过演员的身体语言、音色以及表情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戏剧演员,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表演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习戏剧表演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部分:了解戏剧基础知识在学习戏剧表演技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戏剧的基础知识。
了解剧本的结构和要素,学习导演的演绎思想和表演理论,对于我们提升表演水平至关重要。
此外,了解不同戏剧流派和风格,如古代戏剧、当代戏剧、音乐剧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表达剧中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第二部分:培养身体素质戏剧表演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常规的身体热身运动,如拉伸、肌肉放松等,以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敏捷性。
其次,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姿势和体态,力求体现人物角色的特点。
最后,我们要学会利用呼吸和音色来表达人物的情感,通过练习声音的投射和控制来提升表演的逼真度和感染力。
第三部分:深入理解剧本和角色在表演戏剧时,深入理解剧本和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剧本,并注意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以及人物性格的转变。
通过分析剧本和角色,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和表演要点,进而更真实地演绎人物。
第四部分:观摩优秀演员的表演观摩优秀演员的表演是学习戏剧表演技巧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可以学习到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动作运用和情感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因此,我们要积极参观戏剧演出,多与优秀演员交流,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
第五部分:勤于练习和反思学习戏剧表演技巧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思。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排练、临时演绎和实际演出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在表演之后,我们要经常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总结:学习正确的戏剧表演技巧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和不断的努力。
通过掌握戏剧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深入理解剧本和角色、观摩优秀演员的表演以及勤于练习和反思,我们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并成为一名出色的戏剧演员。
戏剧表演技巧

戏剧表演技巧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戏剧表演技巧整理赵秀荣语言、发声是戏剧演员从事舞台表演专业活动的重要工具。
舞台上的语言、发声不同于生活中的语言、发声,其训练要求清晰响亮具有传送力,使观众听清台词;还需要音质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善于吸引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要学会语气、语调处理,掌握台词的节奏和语言发声造型的性格化技巧。
此外,演员的发声器官须通过锻炼达到经久不疲,保持健康和活力,以胜任繁重的演出活动。
演员的形体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工具。
培养演员必须训练其形体,使其能艺术地再现人物的体态仪表、举止风度,进而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创造出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训练一般从话剧表演对形体动作的要求出发,既要基本接近生活状态,又要区别于生活而具有舞台感,受到舞台的制约;既要有造型感,富有表现力,又不能有固定的程式,因而必须是具体的、鲜明的。
为此,演员的形体必须松弛灵活,协调自如,动作轮廓明晰,抑扬顿挫有致,感应机敏,可塑性强,既能传情又能达意,并且善于捕捉和模拟各种人物的外部特征,以适应扮演不同年龄、职业、性格的人物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性格上演变的需要。
演员化妆:话剧演出一般情况下油彩妆比较多。
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的创造,最终是在与设计和舞台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合作下,在观众面前完成的。
因此,学习与舞美设计和舞台各部门的合作,学会从观众的意见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创作,也是演员技巧训练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话剧表演之舞台语言在话剧表演当中,演员首先接触到的是剧本,剧本乃一剧之本,认真揣摩研究剧本(即舞台语言),对上台表演有很大帮助,下面从四方面来说明如何提高舞台语言的表现力。
一、普通话话剧主要通过表演者的动作和语言来传递内容。
因此,作为一个话剧表演者,能说一口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是比较关键的。
普通话的好与坏,主要区别在于一些读音的准与不准。
1)、尽量克服方言中的不标准发音。
小小演员学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小小演员学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在戏剧表演中,小演员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舞台上的动作、表情和台词,向观众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即使是“小小演员”,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才能表现得更加出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演员学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一、身体语言的使用身体语言是一个表演者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小演员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特点。
首先,他们要学会站姿与走姿的基本规范。
站立时应保持挺胸抬头,双脚略微分开,保持身体的平衡。
走路时要有自信,步伐要稳健有力,根据角色的特点来调整行走的节奏和姿态。
此外,小演员要学会运用手势来衬托角色的表情和台词,手势要自然流畅,不要夸张过度。
二、声音的运用在戏剧表演中,声音是表现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小演员要学会使用自己的声音来演绎角色。
首先要注意音量的掌握,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角色的需求,调整声音的大小,使之合情合理。
其次,要注意语速的控制,快慢适度地表达台词,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观众无法理解。
此外,小演员还要学会使用音调和语气来表达角色的情感,通过调整声音的高低、快慢和抑扬顿挫,更好地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三、表情和眼神的运用表情和眼神是戏剧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够直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图。
小演员要学会运用自己的脸部表情和眼神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练习,小演员可以掌握各种表情,如悲伤、愤怒、快乐等,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绪。
此外,眼神的运用也非常关键,通过凝视、对视、眨眼等动作,表达角色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增加表演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四、舞台动作和互动的技巧在戏剧表演中,舞台动作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小演员要学会运用自己的动作和互动来丰富角色的表演。
舞台动作包括走动、坐下、起立、举手等各种动作,要与角色和情节相协调,形成自然流畅的动作。
互动则是指与其他演员的配合和沟通,小演员要学会听从导演和其他演员的指示,配合他们的动作和台词,形成默契的演出效果。
五、情绪调控和角色塑造在戏剧表演中,情绪调控和角色塑造是小演员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戏剧演员的表演技巧与情感交流能力培养

戏剧演员的表演技巧与情感交流能力培养戏剧是一门艺术,它通过演员的表演将故事情节呈现给观众。
而戏剧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情感交流能力是他们成功塑造角色和打动观众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戏剧演员如何培养表演技巧和情感交流能力。
首先,表演技巧是戏剧演员必备的基本功。
演员需要掌握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声音运用等方面的技巧。
语言表达是演员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准确地发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演员能够更好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肢体动作则是演员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身体的姿态、动作的协调和舞台上的移动,演员能够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声音运用是演员表演的重要工具,通过音量、音调和语气的变化,演员能够更好地传递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其次,情感交流能力是戏剧演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演员需要通过情感交流与观众建立情感共鸣,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情感交流需要演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能够准确地捕捉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细微差别。
同时,演员还需要具备情感表达的能力,能够通过表演手段将角色的情感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情感交流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演员需要通过观众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表演,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角色。
要培养表演技巧和情感交流能力,戏剧演员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实践。
首先,演员需要接受专业的表演培训,学习表演技巧和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演员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技巧,培养自己的表演能力。
其次,演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演出,通过不断的舞台经验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演出是演员锻炼自己的最佳机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演员才能真正成长。
此外,演员还可以参加一些表演工作坊和戏剧训练营,与其他演员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表演视野。
除了专业的训练和实践,演员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情感是表演的灵魂,演员需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演员可以通过观察生活、阅读文学作品和参与各种体验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戏剧表演的知识

戏剧表演的知识戏剧表演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是通过身体、语言、声音等多种表现方式,展现出角色内心世界和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戏剧表演需要演员具备丰富的表演技巧和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呈现作品。
一、身体表演身体表演是戏剧表演中最基础的表演形式。
演员需要通过身体姿势、动作、眼神等多个方面,展现出角色的性格、情感、状态等。
身体表演的关键在于细节,例如角色的手势、姿态、走路姿势、眼神等,都需要根据角色的属性和情感表现得体。
除此之外,演员还要掌握气息的调节和呼吸技巧,对于长时间的演出非常重要。
二、语言表演语言表演是戏剧表演中表现角色心理和情节的关键手段。
语言表演需要演员通过语音、语言、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展现出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演员需要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角色所处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文化背景,根据不同的人物角色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口音,使观众更加贴近角色内部的情感。
此外,演员还要讲究语音语调,需要注意语言的韵律、音调和声音的大小,以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变化。
三、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戏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音乐的旋律、音色、音调等方面,加强角色内心世界的表现。
演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角色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风格和节奏。
同时,在表演时需要协调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使音乐与动作相得益彰,增强表现力。
四、舞蹈表演舞蹈表演是戏剧表演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通过音乐节奏、身体动作、节拍等多个方面加强剧情的表现,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状态。
舞蹈表演的关键在于形态和动态的平衡,形态包括身体姿势和舞台造型,动态包括节奏和动作的流畅性,演员需要在舞台上准确地表现出角色内心的情感和状态。
五、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整个戏剧表演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演员需要在舞台上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展现出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历程等。
舞台表演的要点在于舞台造型、灯光、音响调度和演员的协作配合。
演员需要正确把握舞台的气氛和气氛转换的机会,掌握好演员与舞台的距离和角度,尤其是对于前台同步的演员需要与舞台动态的完美配合。
谈演员训练中的观察生活练习——对戏剧表演教学的点滴体会

见解 ,并 把对 生活 的观察 和理 解应 用到 具体 艺 术实 践 当 中 ,赋予 艺术 新 的生命 和 内涵 。演 员 作 为 表演 艺 术 的 “ 心 ” 核 ,其 特殊 地 位 决定 了 演 员 的创 作 任 务 和 目的 是 塑造 鲜 明 的 人 物 形 象 。 因此 ,演 员 的观 察 生 活也 可称 为 观 察 人 物 . 即 演 员 通 过 “ 察— —创 造 ” 的有 机 规 观 律 ,来完 成人 物形 象 的塑造 。 观 察生 活 ( 察人 物 )的基本 内涵 观
一
、
( )观 察 生 活练 习 。是 指 演 员 在 亲身 观 一 察体 验 生活 的基础 上 ,通过 联想 与创造 ,编演 个 具 有简单 的事件 、有一 定 的矛盾 冲突 、有 准确 、鲜 明 、生动 的人 物形 象特 点 ,并 反 映 出 定 的思 想立 意 的作 品 。它具 有 “ 三位 一体 ” , 即 “ 察一揣 摩一 体验 ” 的特点 : 观 l 、观 察 人 物 的外 部 特 征 。 主要 是 观察 人 物 的神 态 、造 型感 、年龄 、职业 特点 、习惯 动 作 和语 言特 点等 等 。 2 、揣摩 人 物 心理 特 征 。 主要 是 观 察 人 物 的处 事 逻 辑 、思 维 方 式 、对 待 人 和 事 物 的态
一 一
美 ,往 往 是 我们 缺 少 发 现 ” 。演 员 应 当是 生 活
10 4
的有 心人 ,对所 观察 与体 验 到 的生 活 ,要 有 自 己 的真情 实感 和真 知灼 见 。演员 在观 察 与体 验 生活 中所积 累的素材 , 目的是 为 了用 来创 造 出 具 有 审美价 值 的艺术 形 象 。只有 对生 活具 有 鲜 明爱 憎 、真知灼 见 的演 员 ,才有 可能 在创 作 上 开创 一个前 人 未触及 的崭新 领域 ,创 造 出一 个 火热 的 、立 体 的 、有 感 染力 的新 的艺 术形 象 。 ( )观察 生活 和表 演创 作 的关 系 三 l 、观 察 生 活 为表 演 创 作 提 供 了 广 阔 的 空 间 ,可 以全 面生 动地 去设 计一 个艺 术人 物 。生 活 中不 同 的人 ,在做 同一 件事 时 的行 为方 式 是 不 一样 的 。譬如 看报 、吃饭 、喝茶 和 穿衣 服 等 这 些小 的细 节 。都会 不尽 相 同 。我们 可 以通 过 观 察 生 活 。去 选 择 更 符 合 创 作 要 求 的 表 演 方 式 ,丰 富 多彩 地 表 现 角色 人 物 全方 位 的特 点 , 避 开 套路 的 表 演 ,创 造 典 型 环 境 中 的 典 型 人
小学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小学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戏剧表演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展现角色、情节以及主题的方式。
小学戏剧表演可以提高孩子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小学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第一部分:身体表现戏剧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动作和姿态来展现角色的情绪和状态。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可以尝试的技巧:1. 走路时保持身体平衡,维持稳定。
脚步可以有所改变,例如放慢、加速、跳跃等,而不会失去平衡。
2. 尝试不同的姿势,如站立、坐下、躺下等。
想象一下自己是角色,根据角色的特点来决定如何站立或坐下。
3. 学习使用手势,手势可以帮助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手势也需要根据角色的特点来决定。
第二部分:台词表演学会朗读台词、做到表情、音调和语调的正确运用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可以尝试的技巧:1. 练习朗读,记住台词并理解台词的含义。
在朗读时,尽量避免模仿别人的风格或者习惯,采取自己的方式。
2. 为每个角色分配独特的语调和音调。
想象一下自己是角色,并根据角色的特点来分配不同的语调和音调。
3. 在表演台词时,注意语速和停顿的运用。
在适当的场合停顿可以让听众更好的理解和体验台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思。
第三部分:戏剧场景一个好的演出不仅需要演员的表现力,还需要一个适合的舞台和环境。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可以尝试的技巧:1. 想象和理解角色所在的环境和背景。
了解场景可以帮助演员更好的找到表现方式和情感。
2. 制作和使用道具和背景是戏剧表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选择和使用道具、背景、服装时,要注意与角色性格或情节的一致性。
3. 在台词和动作表演之间进行平稳的过渡,对于场景的呈现非常重要。
这可以使观众理解情节的进展。
结论以上是小学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在学习和尝试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逐渐掌握这些技能。
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后,孩子们可以逐渐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会促进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
戏剧表演知识:从角色身份到行为语言清晰转换,制造良好效果

戏剧表演知识:从角色身份到行为语言清晰转换,制造良好效果演员是戏剧表演艺术的核心,能够演绎出一个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则是演员表演的核心能力之一。
如何从角色身份到行为语言进行清晰转换,是制造出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了解角色身份在演戏前,演员需要充分了解所饰演角色的身份,即了解角色的生活背景、经历过的故事以及身份地位等。
只有把握好角色的身份才能真正地把握好角色的言谈举止,从而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把握心里活动演员在表演角色时,需要深入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
通过情感和思维等方面的揣摩,能够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并使观众与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演员能够更好地传达角色的思维和情感内核,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三、善于观察演员需要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谈举止,揣摩人性中的共性和特殊性。
在学习别人的语言文化、面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演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表演技巧,才能融于角色表演中,更真实、更出色地刻画角色。
四、理解和运用语言语言是表达角色性格、心理状态的重要途径。
演员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把握好角色语言的关键点,如语速、音调、语气等,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创造出角色的鲜明个性。
五、行为肢体语言的运用肢体语言是演员对角色的特殊塑造,是角色存在的独特标志。
在肢体表演中,演员需要对角色身份进行细致分析,使其行为举止更加地符合角色的特色。
并且,运用肢体语言,使角色的性格更加鲜明、具有感染力。
六、合理发挥小动作小动作是演员塑造角色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演员通过小动作,增强角色形象的视觉效果,达到更细致的表演效果。
例如:微笑、盘腿、摆头等,能够让观众快速了解角色性格,感受角色情感。
七、激情演绎演员在演出过程中,需要表现出各种人物角色的不同情感。
激情演绎是演员外在形象的展现,也是演员表达角色情感的关键。
演员需要发挥自己的激情,将自己的情感与角色融合在一起,将情感表达得更加真实、深刻。
总之,演员将角色身份、心理活动、语言以及肢体语言等要素综合运用,并且巧妙地相互配合搭配,能够更好地刻画和深入表现角色形象。
演员必备的7大表演技巧

演员必备的7大表演技巧情感表达是演员必备的关键技巧之一。
演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来传递角色的情感状态,使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情感表达需要演员对角色的情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通过细腻的表演技巧将情感传递给观众。
身体语言也是演员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
演员需要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步态等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角色。
身体语言的运用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灵活性,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形象和意图。
声音控制是演员必备的重要技巧之一。
演员需要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语速等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图,使观众能够清晰地听到和理解角色的台词和表达。
声音控制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声带和呼吸技巧,能够准确地调节声音的大小和音调。
角色研究是演员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演员需要对角色的背景、性格、经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角色。
角色研究需要演员具备扎实的表演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够创造出真实、立体的角色形象。
台词记忆是演员必备的基本技巧之一。
演员需要准确地记忆和掌握角色的台词,使演出更加流畅和自然。
台词记忆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地掌握并准确地表达角色的台词。
舞台意识是演员必备的重要技巧之一。
演员需要在舞台上准确地把握角色和情节的发展,合理地运用舞台上的道具、布景和灯光等元素,使演出更加生动和有趣。
舞台意识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和变化。
团队合作是演员必备的重要技巧之一。
演员需要与导演、剧组成员和其他演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演出的各项任务。
团队合作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演出的成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感表达、身体语言、声音控制、角色研究、台词记忆、舞台意识和团队合作是演员必备的七大表演技巧。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演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创造出更加真实、生动的角色形象,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学习舞台表演与戏剧技术的方法

学习舞台表演与戏剧技术的方法学习舞台表演与戏剧技术包括以下方法:
1. 注册戏剧课程:参加专业的戏剧学校或大学的戏剧/表演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和知识。
2. 参与业余戏剧团体或社区剧场:加入当地的戏剧团体,参与他们的演出和排练,与其他戏剧从业者一起学习和分享经验。
3. 阅读相关书籍和剧本:阅读与舞台表演和剧本创作相关的书籍和剧本,学习不同的表演技巧和理论。
4. 观看戏剧演出:观看各种类型的戏剧演出,从中学习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舞台技术,并观察他们如何运用舞台效果和道具来增强表演效果。
5. 练习和实践: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自己的表演技巧,参加各种演出和戏剧活动,积累经验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6. 参加工作坊和培训班:参加与舞台表演和戏剧技术相关的工作坊和培训班,学习专业演员和导演的技巧和经验。
7. 和导师合作:寻找一位有经验的导师或表演教练,与他们合作学习,获得指导和反馈。
8. 实践身体和声音训练:通过舞蹈、体操、瑜伽等身体训练来提升肢体表达能力,通过声乐训练来提升声音技巧。
9. 学习舞台技术:了解和学习舞台技术,包括灯光、音频、舞美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使用舞台设备和道具来增强表演效果。
10. 参与角色深入研究:为每个演出的角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了解角色的背景、心理、动机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演员必看——戏剧表演学习演员必看——戏剧表演学习[一]走出“我”的圈子对于初学表演或是对于即将步入成熟演员行列而又未在这一行列中的人来说,“自己”永远是最大的敌人,演员在表演中无意识地演出自己,而不是角色。
在元素阶段看来,演出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表演专业是一种量化的、循序渐进的专业,从“我演我”逐步上升到“我演他”是需要一段时间,所以随着演员成长其对自己的要求也就不同,演员本身就不拘泥于演自身,而是想方设法地想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从“自身”到“角色”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本色演员向性格演员过渡的过程,其中的艰辛只有演员本人知道。
所以,今天笔者要提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走出…我?的圈子,”也就是说:“怎么可以不演自己,而是塑造一个角色,” 要成功地塑造好一个角色,首先必须面临的问题就是构思,具体地说是对将要演出的人物的构思。
谈到构思,必定要引入“想法”这个名词,什么是构思,什么是想法,其中又有怎样的区别,以表演的角度来说,构思决定表现力,而想法决定演员在舞台上的形体动作,语言动作。
两者的区别在于构思是系统的,全面的;而想法却是图解的,片面的。
前者具有完整性的特点,而后者就显得支离破碎。
例如有这样一个练习,老师要求以5幅画为素材,构思一个5分钟的小品,很多同学慌忙去图书馆找画,更有甚者竟拿出5幅世界名画,结果可想而知。
很多同学做的时候,远远脱离了正常的想象,而进入了另一个误区,即杜撰。
想象和杜撰有着本质的区别,想象是有根据的,所想象的客体在某时某刻的行动是真实的,形体动作、心理动作、逻辑顺序都很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规律。
建立中国话剧正规的表、导体制的洪深先生就说过:“我们在表演的时候,倘使真能设身处地,想象某种境界,生理会自然起变化,身体各部皆然,于是许多表情,面部或身上其他部分的,因为肌肉的动作微妙而演员自己做不来主又用不出力气的,此时无不恰到好处。
”(《洪深文集》一卷,P485),而杜撰只是在胡编乱造,演员的行动没有依托,甚至于背离生活逻辑。
剧作家或许可以杜撰他的作品,小说,但演员不能,这或许也就是演员的局限性吧。
北京人艺著名演员于是之在回忆《茶馆》排练情况中说到:“要想塑造好一个与自己相差甚远的角色,就要生活于角色;要想生活于角色,先要叫角色生活于自己,要创造形象,首先得有心象。
”所谓“角色生活于演员”指的是演员必须首先获得对扮演的角色的感性认识,或者说,要让角色的形象在演员心中具体、感性的呈现,而心象必须是内外的统一,形神的兼备。
此刻,我们就可以给心象下一个全新的定义:心象就是在演员通过对角色的一个虚拟的、感性的认识,在心中形成的形象,它是演员通过构思和想象,从“我”走出的一个有力途径,但是心象只是角色塑造的第一步,因为要把这种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还需要一段漫长而又痛苦的阶段。
我给这一阶段取了一个名字--“寻”,要走出“我”,首先要寻找角色与我的异同,角色与我曾饰演过的角色的异同,打个比方,我在饰演话剧小品《看海》中的一名女大学生时,一拿到剧本,我就努力地寻找“我”--“她”的桥梁,即找寻角色与演员自我之间能重叠的地方,首先角色是名军艺文学系的大学生,与我身份相似,从大陆到一个海岛体验生活,这一点与我也不尽相同,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这也就是我,所以留给我的难题就是寻“异”,寻找我与“她”相背离的一面,如果单从重叠的方面饰演的话,那演出的还是我,而不是角色,在“我”的圈子里,我艰难地找寻我与角色的不同,在分析和不断的排练中,我发现角色与我所不同的是,角色比我更热爱生活,更拥抱生活,她生活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她决不是单单的体验就能饰演好,因为她是军艺文学系的实习生,所以会经常“诗人抒情怀”,从表演的角度分析,在塑造她时,要借用布莱西特的“间离”,在“诗人”与“大学生”双重身份的基础上跳进跳出,她时而面对着大海,吟诵高尔基的《海燕》,看着远处的小岛兴奋地手舞足蹈,时而鼓励老兵考军校,学文学。
在找出角色与我的异同后,我就开始寻找角色与我曾饰演过的角色的异同,有人就问我:“有这个必要吗,为了这个小角色而如此劳师动众,”这一道程序是必须的,清`李渔说:“若人人如是,事事皆然,则彼未演出而我先知。
”(李渔《闲情偶记》)在我饰演的一些角色时,我赋予角色一些习惯性的动作,但在塑造新角色的时候,我必须完全地放弃那些习惯性动作,而赋予角色其他更新更适合角色身份的动作,女大学生决不是我曾饰演的金子,首先年龄阶段不同,她没有金子的成熟,泼辣,她有的是单纯,调皮,完全是不同的两种类型的女性,这样区别开来,对塑造角色有着推动的作用。
任何角色的塑造都是以“我”为基石,从自我出发去塑造多种性格的人物,但演员在创作中不应失去自身魅力,至始至终保持自我的创作优势,同时却又不能因为重视展现自我魅力,仍徘徊于“我”的圈子,两者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抵制。
高行健在《文艺研究》杂志上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表演便是回到说书人的地方,从说书人再进入角色,又时不时地从角色中自由地出来,还原为演员自身,因此在成为说书人之前,他先是作为一个人的演员自己,一个好的演员善于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又保持一个中性的说书人的身份,再扮演他的角色。
”此种表演,是在扮演角色的同时再去扮演另一角色,完完全全地从“我”的角度超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对演员是种挑战,也是一种要求,走出“我”的圈子,溶入角色的生活。
[二]漫谈舞台紧张剧场是使观众放松娱乐的地方, 但对于许多表演者(演员)来说,剧场的中心,舞台确让他们感受到舞台紧张的折磨。
大学剧社的一些朋友和课堂学生有时问我如何克服舞台紧张。
我至今难忘第一次当众表演时的那种感觉。
那是在小学4年级时的一次班会上,大家表演小节目。
我当时是被安排讲一个小笑话。
可从班会开始那一刻,我就开始听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剧。
到了表演的时候,自己的双手,嗓音都在不住地颤抖。
引起观众笑声的并不是笑话本身,而是我紧张的窘态。
我想许多初次登台的朋友都会有过我这种经历。
这种感觉就是舞台紧张,俗话说是“怯场”。
舞台紧张对表演者是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的。
首先,它会破坏演出效果甚至整个戏剧作品的质量。
可以说,表演者是舞台的核心,是阐述作品内涵的最主要表现要素。
但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表演者的紧张,说错台词,动作僵持,嗓音沙哑……即使有一个不错的剧本,灯光布景都很好,演出质量也大打折扣。
其次,舞台紧张会给表演者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成为每次演出的一个心病。
由此可见,舞台紧张应成为表演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来对待,要引起表演教学的足够重视。
有人认为舞台紧张是表演者(演员)经验不够成熟的表现,随着演出的增加,是可以自然克服的。
这种看法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够全面的。
在古今中外有许多表演艺术家都存在舞台紧张的问题。
艾德蒙•基恩是英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曾经这样对他妻子讲述他在一次伦敦演出时的紧张:希望在上场之前能被人用枪毙掉。
还有一个关于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恩里科•卡鲁索的有趣故事。
没有演出经验的年轻的女高音梅森在一次演出前在后台紧张的不得了,无意中她看到了卡鲁索,另她吃惊的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歌唱家像寒风中的叶子一样正在瑟瑟地发抖。
梅森不解地问他:难道您也怯场吗,卡鲁索回答说:当你演唱时,观众的期望值是百分之百,可对我的演唱,他们的期望值是百分之一百五十呀。
说着他颤抖地向舞台走去,但当他上场后,漂亮的男高音立刻响彻了整个剧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可见,舞台紧张是当众表演中常见的一种心理身体反应,不仅是舞台新手,表演大家也会遇到。
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
当然,这种紧张有时候是有一些可以避免的,因为许多的紧张是由于演出准备不足或缺少演出经验等方面原因造成的。
比如说,台词没有认真记好等。
对于这些方面,我们要通过细心准备和增加演出经验来避免。
在平时,要勇于在各种人多场合大胆表现,逐渐适应大的观众环境。
另外,要锻炼自己的注意力,提高专注能力。
如果你能全神贯注地进行着表演,你就会因为太忙而无暇顾及紧张了。
在舞台上,我们可以通过注意表演的细节,被饰演者主观心理,和其他演员的表演来提高注意力。
其实克服并不是目的,我们应该发挥舞台紧张的有利方面。
心理学认为:单纯的紧张性心理生理状态可以成为身心活动的激发心素,在某些场合有积极作用。
怯场由于精力高度集中,造成的全身兴奋和精神压力,紧迫感可以提高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从而化为对舞台表演任务挑战的准备。
表演需要精力的喷发和一定的张力,为了达到这一严峻要求和考验,内分泌系统发挥了作用。
如果能将这种能量化为动力用于表演,那么将会富于激情,避免死板,枯燥的表演。
像刚才提到的卡鲁索一样,优秀演员能够很好地利用演出过程中的紧张。
[三]如何分析剧本与角色一、阅读剧本的初次印像剧本是演员再创作的基础,剧中人物是演员塑造形像的兰图。
演员进入人物塑造,是从深入分析剧本和研究自己在剧中所担任的角色开始的。
怎样去分析剧本和研究角色呢?每个演员有自己不同的工作方法和习惯,不能强求一致。
尽管如此,从许多演员的工作经验来看,还是有个基本的方法,大体归纳如下: 一、阅读剧本的"初次印像" 经验丰富的导演和演员常常谈到阅读剧本的第一次印像和感受对今后的创作很重要。
第一次阅读剧本之所以重要,在于它的新鲜感。
拿到个新剧本,它的内容如何还不清楚,翻开剧本一页页读下去,随着故事的发展,就有了对它的了解和感受。
有的剧本开始就能抓。
住你,让你越看越放不下,忍不住一口气把它读完,你的思想感情完全跟着剧情的发展起伏激荡,直到全剧结束,合上剧本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或是感到振奋,或是引起你的深思。
有的剧本开头很平淡,慢慢看下去,会逐渐吸引住你,给你许多可回味的东西。
有些剧'本也许第一次还不能完全看懂,需要仔细看一遍才能摸清情节线索的众多头绪或是人物的思想脉络。
有的剧本其中某几场戏、某个段落让你感兴趣,可是对整个剧本却觉得意思不大。
当然也有那样的剧本,看看就不想再看了,需要强制自己耐下心去把它读完。
……。
这种种印像都是第一次阅读剧本时才能得到的。
"初次印像"对今后的创作会产生很大影响,它能激起你的创作激情,点燃创作的火花,也能使你发现剧本的不足,找到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
由于它是剧本直接给予你的新鲜感受,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剧本的客观实际。
往往第一次阅读剧本感到激动的地方,也正是创作完成时人物"放光"的地方,反之也一样,正如有的同志所说:"艺术创作毕竟是通过创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工作的,凡是自己激动过、产生过共鸣的地方,才有可能通过再创作去感染观众。
如果自己不激动,脑子里还打着很多问号,那么要去感染观众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