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活的历史,活学历史课件(1)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总复习历史课件(人民版选修二)1-2(课时讲课)

高考一轮总复习历史课件(人民版选修二)1-2(课时讲课)

巩 固

立宪制。

基 础 落 实

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激化矛
点 突

共和 法兰西 背景 盾,1848年2月爆发了“二月革

政体 第二共
命”。
固 落

的确 和国的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宣布成
立 建立 建立 立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二共和
国。
法兰
西第 1852年,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建立
基 础
共 二帝 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落 实
7.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 考


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8.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 巩


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9.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
统治。
考点二 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基 础 落 实
①启蒙思想的传播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


想基础。②封建专制统治下矛盾激化, 背景
点 突 破

财政危机。③路易十六不得不召开三级
推翻波


会议。
固 落
旁王朝


①推翻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②

过程 通过《人权宣言》。③1792年8月,巴
黎人民发动起义,逮捕国王。
基 础 落 实



第2讲 英、法、美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巩 固 落 实
基 础 落 实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1单元模块总结课件(共18张PPT)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1单元模块总结课件(共18张PPT)
私安全问题凸显;网络使现实中真实的社会道
德关系日趋松散,人际关系渐趋淡漠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1)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互相 融合,二是多学科互相交叉,形成了综合性科学。三是两门学科交叉, 形成了边缘科学。
(2)科学技术发展的高速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数量增加 极快;二是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 短。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设备和产品更新率也大大加快。 (3)“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新兴技术应用于生产,使生产科学 化。
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人类的农业生产工具经 ①劳动工具变得多样化和精细化,人们
历了石器、木器到铁器 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也随之
古代 的演进过程,铁制工具 增加
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 ②在农耕时代,生产开始借助畜力、机
生产力
械力、自然力来提高生产能力
阶段 劳作方式的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①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主
①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会议、网上购
物、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新型的生活方式 新技术革命以
②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还 来,计算机技术
极大地降低了人类脑力劳动的强度,并可以辅 现代 的 应 用 与 推 广 ,
助人类进行数据分析或事务决策 进一步改变了人
③人们易沉迷网络;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的隐 们的生活方式
3.信息文明阶段 (1)工具:二战后,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 式,传统产业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劳作方式:互联网出现后,电子商务在改变传统贸易方式的同 时,也改变当代企业的生产方式,订单式生产、远程办公及智能控制使 现代企业纷纷出现。

浙江省嘉兴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观题随想课件

浙江省嘉兴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观题随想课件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 1688 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 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 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 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 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 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同一梯度,不同角度。所以要用solo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 A 第一章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 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 战 共和国的建立 目录 B 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 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 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 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 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 , 1972 年版 ——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 2011 年版
(2)好的立意必须要有令人信服的史实作支撑,揭示 历史的内在逻辑。 政治、经济、对外关系诸领域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我国的朝廷上 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 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 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 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欢迎参加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历史复习的重要性、复 习方法、复习技巧以及学科知识的复习。请留意每个环节的重点和实用技巧。
历史复习的重点
1 把握重点
了解历史复习涉及的重点知识,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内容,。
2 制定计划
建立复习计划和时间表,有序进行复习,确保全面而高效的复习过程。
资源利用
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如互联 网、教师、同学等,获取丰 富的信息和帮助,拓宽复习 视野。
学科知识的复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等。
复习方法
1
多样运用
2
灵活使用不同复习方法,如阅读、写作、
解题、讨论等,提高复习效果和兴趣。
3
选取资料
选择适合自己理解和复习的资料,如教 材、课堂笔记、参考书籍等。
设定目标
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明确知识 点和技能的提升需求。
复习技巧
记忆技巧
运用记忆法和技巧,如联想、 编曲、故事化等,提高记忆效 率和准确性。
拓展与巩固
掌握有效的拓展和巩固技巧, 如练习题、总结归纳、查找资 料等,提升记忆的持久性和应 用能力。
思维导图与笔记
使用思维导图和笔记整理知识, 帮助理清脉络、加深印象,便 于复习和回顾。
复习时的注意事项
专注与环境
选择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集中注意力,避免干扰,提 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合理休息
合理控制学习时间,制定休 息计划,充分放松身心,避 免疲劳影响记忆和理解。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整合提能课件新人教版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整合提能课件新人教版

人的斗志,促进了秦统一六国;从材料“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 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 奏”可知,“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 础。
[答案] (1)流派:“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 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 官员。
[解析] (1)根据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 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 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自身认识的转变,“制度局成员由皇帝 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与君主立宪比较,皇权比较大,由此可 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和减少变法的阻力。(2)根据材料“设制 度局,负责‘审定全规’”可得出它是变法的核心机构,“制度 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其是维护皇帝权威的, “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 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可见其运行有议院的性质。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 意义。(9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此前……以在位年序纪 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得出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 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将当 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 出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第(2)问,根据材料信 息“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根据材料 “诸王国……易产生混乱”推出,有利于君主集权与国家统一; 根据材料信息“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 期使用,影响深远;根据材料信息“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 国”得出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选考部分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选考部分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取士之法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 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②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 绩优异者可直接为官。 ③唯才用人。 3.结局 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等反对派上台,废除了新法。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 (1)社会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民族融合加强。 ②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 主的定居生活。 ③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 文化。
(2)必要性 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不够完善,阶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3)个人因素 执掌朝政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使年幼的孝文帝深受影响。
(三)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①阶级矛盾尖锐: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中小农户的赋税负担日益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北宋初年加强专制集权的负面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在 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了“积弱”局面;机构重叠, 官职混滥,军队数量激增,军费开支高涨,形成了冗官、冗兵、 冗费的“三冗”问题, 导致严重的财政困难, 逐渐形成了“积贫” 局面。 (2)1043 年,“庆历新政”失败。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参 照汉族门阀制度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按照门第高低任命官 吏。 ④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⑤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3.作用 (1)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经济逐渐走向繁荣。 (2)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 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 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高考一轮复习(历史) 浙江专版课件必修Ⅱ 第4单元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新课标高考一轮复习(历史) 浙江专版课件必修Ⅱ  第4单元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运用提升】《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 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 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 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说明苏俄( )
A.改变了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B.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
C.坚持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掌控 D.遏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解读:这是1918年5月22日,列宁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 发表在 1918 年 5 月 24 日《真理报》上,题目为“论饥 荒”。 这份材料说明:当时苏维埃政府面临着严峻的粮 食和燃料的危机问题,提出“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 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 的罪犯”。为了获取粮食和燃料,苏维埃实行了严格 的余粮收集制。“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即绝 对禁止任何私人的粮食贸易,必须把全部余粮按照固 定价格交售给国家 ,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 粮。”
【运用提升】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 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四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当 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考点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这一考点的高考 命题,主要侧重于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 策的背景和评价。在高考复习备考中,除了要掌握相 关的具体内容外,还要注意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方 面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的异同,进而理解 把握实质性的东西,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认 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 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课件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课件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温故知新
北宋的建立: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兵” —集中军权
中央:分割宰相权力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地方: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察
“权” —集中行政权
1.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 • 影响: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2.消极:带来“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一﹑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
冗费 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 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 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二、王安石变法
1、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2、核心内容: 富国强兵
富国之法
3、具体措施: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富国理财之法
措施
农田水利法


小 结 1、促进生 产发展 2、增加财 政收入 3、一定程 度上改变 积贫局面
①青苗法:一是一些地方官强制农民借贷;二是 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 ②免役法:免役钱太高,对贫苦百姓来说是沉重 的负担
强国之法
措施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减 少了军费开支。 减少了政府开支 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设军器监 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
1、增强国 力,一定程 度上改变积 弱的局面 2、巩固封 建统治秩序 3、增强军 队的战斗力
428万(贯)
355万(贯) 1233万(贯)
1710万(贯)
715万(贯) 4400万(贯)
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6年)
“冗官”的形成
2. 4万 1. 7万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历史人物分析
古代历史人物
秦始皇
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 制度,奠定中国封建社会 基础。
汉武帝
开疆拓土,巩固大一统, 推行儒学,开创汉朝盛世 。
唐太宗
开创贞观之治,促进民族 融合,完善科举制度。
中世纪历史人物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巩固唐 朝统治,促进经济发展。
朱元璋
建立明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定《 大明律》,推动文化发展。
古代历史
古代史概述
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 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不 同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
点。
古代政治制度
介绍古代国家的政治体 制、官僚制度及权力结 构,分析其对当时社会
的影响。
经济与文化
探讨古代社会的经济基 础、贸易交流以及文化 成就,如哲学、文学、
艺术等。
科技与发明
概述古代科学技术的进 步和重要发明,如四大 发明等,及其对后世的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通过专项练习和强化复习,提高掌握程度。
复习方法与计划
01
模拟考试
02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 试环境和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 力和心理素质。
应试技巧与策略
审题技巧
学会准确把握题意,提取关键信息,避免因为审题不清而失 分。
应试技巧与策略
答题规范
按照规范要求答题,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答案一 目了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历史复习策略与技巧
复习方法与计划
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将知识点按照时间线和主题进行分类,合理安排每天的学 习任务和复习时间。
复习方法与计划
思维导图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整合 探究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整合 探究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选
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 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 文帝改革。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 革开放。
——摘编自程广生《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
-12-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期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原因。 参考答案:原因:为实现武力统一整个德意志;普鲁士王国周边(如 法国)战略环境险恶(军事实力强大);拿破仑军事体系的历史经验、 教训(仿拿破仑军事体系存在不足);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 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影响:推动了普鲁士军队的现代化,增强了军事实力;为 武力统一(铁血政策)德国创造了重要条件(奠定军事基础);加强了 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对外发动战争的冲动;对其他国家军事改革 产生了重大影响。
-11-
对点训练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军事改革,是普鲁士统治集团基于对 周边战略环境的正确认识,为赢得军事优势,以武力统一德国而主 动进行的。这次改革是对19世纪初沙恩霍斯特等人以拿破仑的军 事体系为蓝本重建的普军,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和完善,使军队的 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指挥方式和指挥体制适应了产 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从而把普军的正规化现代化提高到一 个新的水平。这次军事改革的成功,对普鲁士1864年对丹麦、1866 年对奥地利、1870—1871年对法国战争的胜利,起着重大的作用; 进而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结束了德国持续许多世纪的分崩 离析的局面,实现了德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统一。改革的成功使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改革课件选修1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改革课件选修1课件

2.内容和特点
领域
项目
措施
(1)废除
,设立军功爵制度
政治
(2)什伍连坐制世度 卿世禄制
(3)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4)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经济
(1)废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
和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颁布标准器,
.
特点
(1)核心是鼓励“耕战”和实行“法
治”
(2)实质是建立
.统治
重点识记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社会矛盾 ①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 ②少数民族鲜卑族主政北魏,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激化, 统治出现危机。 (2)有利条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社会较安定,民族融合趋势 加强。 (3)个人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
2.内容
领域
经济 方面
选修部分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知识系统整合
名师课堂在线
知识系统整合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重点识记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 ①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新的阶层。 ②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3)军事: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形势下,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 动力。 (4)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 论武器。 (5)各国变法: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改革;战国时期,李悝、吴起在魏国改革。
实行汉制俸与移禄风制易俗,禁穿胡服,
.
,与汉族通婚
改汉姓
改穿汉服,讲汉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 在“自强”的口号下,清王朝开始利用西方的 近代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工业企业,主要有江 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70年代以后,又在 “求富”的口号下,以“官办”、“官督商办” 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企 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 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
A.抵抗派林则徐 B.洋务派张之洞 C.维新派谭嗣同 D.革命派孙中山
“其学堂之法约有六要。一曰新旧兼学:《四书》 《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
艺、西史为新学。……一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
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 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西政之刑 狱,立法最善。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习武备者 必宜讲求。)才识远大而年长者宜西政,心思精敏而 年少者宜西艺。小学堂先艺而后政,大中学堂先政而 后艺。西艺必专门,非十年不成;西政可兼通数事, 三年可得要领。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 艺。”
同学们, 下午好!
“求富”
例题 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
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
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
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 的含义是
A.“求富”“自强” 技”
B.“师夷长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自强”
2014年,浙江文综卷,15
“……于1881年建成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 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历史》必修二P70“知识链 接”)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
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表现
□是强学会和《时务报》的有力支持者
强学会筹办之初即捐款5000两;直接拨 款1500两建立上海强学会;拨出官银订阅 《时务报》发给湖北各级官员阅读。
□其辖下湖南是维新最有成效的地区
《湘报》、《湘学报》破土而出,以传播 新思想为己任;时务学堂创办,聘请梁启超 为总教习;南学会成立。
变式 清末某官员谈到当时中国政府的铁路
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 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 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 矣。” 下列四人中,“某官员”最有可能是
A.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1850) B.《海国图志》编者魏源(1794—1857) C.洋务派大员张之洞(1837—1909) D.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1866—1925)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章、 邹
推翻清政府;民主共 和
资产阶级
激进民主 派
陈、李、 胡、鲁
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科学
原创 关于向西方学习,某重要官员在1898 年4月写成的著作中主张“宗经”“以君兼 师”,同时应“政艺兼学”,并认为“大抵 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 下列 四人中,“某重要官员”最有可能是
……冯桂芬……明确提出兴办洋 务的宗旨,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 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 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 最初渊源。此后,“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历史》必修三P49“知识链接”)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 务通,以开风气。”所谓“本”, 指的是有关世道人心的纲常名教, 不能动摇;所谓“通”,指的是工 商学校报馆诸事,可以变通举办。
——《历史》必修二P31“知识链接”
变式 清末某官员谈到当时中国政府的铁路
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 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 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 矣。” 下列四人中,“某官员”最有可能是
A.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1850) B.《海国图志》编者魏源(1794—1857) C.洋务派大员张之洞(1837—1909) D.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1866—1925)
全书贯穿“中体西用”精神, 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 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 技艺,并以这种新技艺“补” 专制旧制之“阙”,“起”清 廷统治之“疾”。张之洞倡导的
“新旧兼学”中的“新学”亦包括 “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 论者的“西学”=“西艺”的观点 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理、度 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 商”诸项,但对“设议院”等涉及 政体的部分讳莫如深。 ——冯天瑜《张之洞及其<劝学篇>》
——吴剑杰编著,《张之洞年谱长编》上卷,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2009年9月,第154页
回顾:近代前期主要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林、魏 师夷长技以制夷
奕、曾、 师夷长技以自强;自
地主阶级 洋务派 李、左、 强、求富;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资产阶级 维新洋派务派后康谭期、、代表梁严张、之洞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光绪十五年(1889)三月初三日(4月2日)
奏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卢汉干路。
“……苟有铁路,则机器可入,笨货可出,本轻费省,土 货旺销,则可大减出口厘税以鼓舞之。于是山乡边郡之产,悉 可致诸江岸海壖(ruan),而流行于九洲四瀛之外。销路畅则 利商,制造繁则利工,山农、泽农之种植,牧竖、女红之所成, 皆可行远,得价则利农。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 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 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方今强邻环伺,外患方殷。内而沿海 沿江,外而辽东三省,秦陇沿边,回环万里,防不胜防,费不 胜费。若无轮车铁路应援赴敌,以静待动,安得无数良将、精 兵、利炮、巨饷而守之。夫守国即所以卫民,故利国之与利民 相表里。……”
“故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 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 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夫所谓道、本者,三纲、四 维是也。若并此而弃之,法未行而大乱作矣。”
——张之洞《劝学篇·内篇》
原创 关于向西方学习,某重要官员在1898 年4月写成的著作中主张“宗经”“以君兼 师”,同时应“政艺兼学”,并认为“大抵 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 下列 四人中,“某重要官员”最有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