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资料及问答题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带英文)
病理⽣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带英⽂)病理⽣理学考博资料名词解释:病理⽣理学(Pathologic Physiology或Pathophysiology),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
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机理,从⽽揭⽰疾病发⽣、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肿(edema):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过多,称为⽔肿2、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由于⾎浆中NaHCO3原发性增加,继⽽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H2CO3>20/1,⾎浆pH升⾼的病理改变。
3、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由于⾎浆中NaHCO3原发性减少,继⽽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H2CO3<20/1,⾎浆PH值下降的病理过程。
4、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由于⾎浆中H2CO3原发性减少,使⾎浆NaHCO3/H2CO3增加,⾎浆pH 值升⾼的病理过程。
5、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由于⾎浆中H2CO3原发性增加,使NaHCO3/H2降低,⾎浆pH值下降的病理过程。
6、缺氧(hypoxia):是指因组织的氧⽓供应不⾜或⽤氧障碍,⽽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缺氧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类病理过程,脑、⼼脏等⽣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且,由于动脉⾎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称为低氧⾎症(hypoxemia )。
7、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称为发热。
8、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特异性全⾝反应称为应激。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习题库
答案: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3.药物靶标(drug target)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
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物靶标。
4.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5.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6.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
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已患病。
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9.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10.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病。
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普遍规律。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汇总【最新版】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汇总1、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系统病理生理学。
2、病生的主要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急性和慢性动物实验)优越性:避免在人身上进行实验;临床上不易见到的疾病可用动物复制;可以克服某些人类疾病潜伏期长、病程长和发病率低的特点;可严格控制条件,增强研究材料的可比性;可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的手段;有助于更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包括诱发性动物模型和自发性动物模型。
(2)临床观察(3)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3、水肿的发病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可致有效流体静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淋巴回流不能代偿。
常见血栓栓塞静脉腔、右心衰。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白蛋白减少,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常见白蛋白合成障碍、丢失蛋白多。
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从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壁滤过,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促使溶质和水分滤过,常见于感染、烧伤。
④淋巴回流受阻:常见于恶性肿瘤、丝虫病。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①肾小球滤过降低(GFR);②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强:心房钠尿肽(ANP)减少、滤过分数增加、肾血流重分布、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都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4、心性水肿发生机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ADH分泌增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体静脉压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钠水潴留使血液稀释、胃肠道淤血使蛋白质的摄入与吸收障碍、胸、腹水形成使蛋白质丢失增加、长期的肝淤血水肿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淋巴回流障碍。
5、肾性水肿发生机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中心环节,肾病综合症时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钠水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促进远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解答题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4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5、细胞死亡:指细胞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6、细胞凋亡: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7、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8、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9、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过程,失钠>失水,11、等渗性脱水: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12、水肿(显隐性):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聚积的病理过程。
显性水肿: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留有凹陷。
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时,皮下组织液增多,当水肿液不超过原体重的10%时,手指按压不会出现凹陷征。
致体温升高,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脱水热。
15、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7、代谢性酸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
18、代谢性碱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PH升高。
19、呼吸性酸中毒: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血浆中PH下降。
20、呼吸性碱中毒:指因通气过度,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血浆中PH升高21、阴离子间隙(AG):实质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Na+]-[Cl-]-[HCO3-],正常为12mmol/L。
22、乏氧性缺氧(低张性):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外界环境氧气不足,呼吸功能障碍引起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031619093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任务是以患病机体为对象,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疾病(disease):是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机体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此时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3、脑死亡(braindeath):是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大脑、小脑、脑干功能永久性消失。
4、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nydration ):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5、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是指患者肾排水功能降低,或再输入大量水,使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加,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6、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7、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 ):在一些病理情况下,由于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体液酸碱度稳态破坏,形成酸碱平衡紊乱。
8、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 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 ):是指CO?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H2CO3(或PaCO2) 增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10、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是指细胞外液H+丢失或碱过多而引起血浆HCO3「浓度升高为特征的酸碱紊乱。
病理生理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从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角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3、基本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DIC、休克等。
4、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的机体代谢、功能、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6、分子病:由于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7、衰老:是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
8、病因: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特征的因素。
诱因:指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因素。
9、疾病发生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1、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病因转化;疾病时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12、疾病转归的经过:病因侵入(潜伏期)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特异性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结束(转归期)13、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4、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功能不可逆行的丧失。
15、植物状态和脑死亡的区别:植物状态:①自己不能移动;②自己不能进食;③大小便失禁;④眼不能识物;⑤对指令不能思维;⑥发音无语言意义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扩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与问答题(右医学子)...(共五则)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与问答题(右医学子)...(共五则)第一篇: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与问答题(右医学子)...病理生理学问答题1.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1)呼吸心跳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2.哪种类型脱水易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什么?低渗性脱水。
因为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使细胞外液量减少;又由于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相对呈低渗状态,水分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另外由于细胞外液低渗,对口渴中枢的刺激减少而饮水减少;细胞外液呈低渗使ADH分泌减少,早期尿量增多可加重细胞外液量的进一步减少,故易导致休克。
3.分析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水中毒又称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有:(1)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2)细胞内水肿:血Na+浓度降低,细胞外液低渗,水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造成细胞内水肿(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细胞的肿胀和脑组织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引起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受压症状,如头痛﹑记忆力减退﹑神智混乱等。
(4)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降低,早期多尿,尿比重下降。
4.试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水肿的机制。
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平衡。
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主要有:① 细血管流体静压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②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液流体静压,是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的力量;③ 淋巴回流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当上述一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影响了这一动态平衡,使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就会引起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而发生水肿。
组织液生成增加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① 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见原因是静脉压增高;②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主要见于一些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的疾病,如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③ 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大量滤出,使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上升,促使溶质和水分滤出,常见于各种炎症;④ 淋巴回流受阻,常见于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阻塞淋巴管、丝虫病等,使含蛋白的水肿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
病理生理学名解和简答.
第一章水电解质1•低渗性脱水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2. 水中毒特点是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 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3. 高渗性脱水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均减少。
4. 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5. 显性水肿(凹陷性水肿皮下组织内有过多的游离液体积聚时, 用手指按压出现凹陷的水肿。
6. 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i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但未出现凹陷特征的水肿, 此时组织液明显增多,可达体重的10%。
7.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8.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简答题1. 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最主要危害有何不同。
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严重高渗—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静脉破裂、脑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低渗性脱水:①大量细胞外液丢失②细胞外液低渗、大量细胞外水分进细胞—低血容量性休克2. 高渗性脱水机体可通过哪些措施使细胞外液高渗有所回降?①口渴,增加饮水;②少尿,减少水分排出;③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起自我输液”作用。
3. 患儿一岁半, 发热一天, 水样便6-7次, 最可能发生何种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 为什么? 高渗性脱水:主要因发热经呼吸道和皮肤失水过多又未饮食水,腹泻丢失大量消化液。
低钾血症:腹泻丢失大量钾离子。
代谢性酸中毒:腹泻丢失大量碳酸氢根。
4. 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哪些?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T如充血性心衰时,全身毛细血管流体静压T②血浆胶体渗透压J如肝硬化时,蛋白合成J③微血管通透性T如炎性水肿时,炎症介质使微血管通透性T④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 可引起阻塞性淋巴性水肿。
病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完整版)
病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2.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
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
肥大与萎缩相对应。
3.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6. 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
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
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 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
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
1、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左心衰竭严重肺淤血时,漏出到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将其分解为橙黄色的含铁血黄素。
由于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见于心力衰竭时,故称之为心力衰竭细胞。
2、槟榔肝(nutmeg liver):右心衰竭引起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崩解,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发生脂肪变性。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带英文)
病理生理学考博资料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Pathologic Physiology或Pathophysiology),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
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水肿(edema):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过多,称为水肿2、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由于血浆中NaHCO3原发性增加,继而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H2CO3>20/1,血浆pH升高的病理改变。
3、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由于血浆中NaHCO3原发性减少,继而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 H2CO3<20/1,血浆PH值下降的病理过程。
4、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由于血浆中H2CO3原发性减少,使血浆NaHCO3/H2CO3增加,血浆pH 值升高的病理过程。
5、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由于血浆中H2CO3原发性增加,使NaHCO3/H2降低,血浆pH值下降的病理过程。
6、缺氧(hypoxia):是指因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缺氧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而且,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氧血症(hypoxemia )。
7、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8、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
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使体内凝血系统激活,从而引起微血管内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集,形成弥散性微血栓,并继而引起凝血因子损耗、纤溶系统激活和多发性微血栓栓塞的综合病症。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库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库【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基本病理过程fundamental pathological process】【健康】【疾病】【脑死亡brain death】【水肿edema】【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低钾血症hypokalemia】【高钾血症hyperkalemia】【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标准碳酸氢盐SB】【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CO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SO2】【动静脉氧含量差CaO2-CvO2】【缺氧Hypoxia】【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呼吸性缺氧repiratory hypoxia】【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发绀cyanosis】【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解剖分流anatomic shunt】【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应激Stress】【应激原Stressor】【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休克shock】【休克肺shock lung】【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氮质血症azotemia】【假性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综合征syndrome】【跨细胞液(第三间隙液)】【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ocus ceruleus-norepinephrine/sympatheticadrenal medullatty system,LC/NE)】【蓝斑】【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HSR)】【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APR)】【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尿毒症uremia】【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心肌肥大Myocardial hypertrophy】【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劳力性呼吸困难dyspnea on exertion】【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端坐呼吸orthopnea】【急性肺水肿】【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1、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试就其中一个规律举例说明?2、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3、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4、高血钾症对机体的影响?5、低血钾症和严重高血钾症均可导致骨骼肌弛缓性麻痹,简述其机制有何异同?6、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7、低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8、高渗性脱水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9、低渗性脱水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10、等渗性脱水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11、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不减少,晚期尿量减少机制。
病理生理学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问答
、代谢和形态改变的异常生命活动。
2、脑死亡: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包括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3、健康:没有疾病和痛苦,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4、病理过程:也叫基本病理过程,或典型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肯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
2、氧反常:低氧溶液灌注组织器官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不仅不能够恢复,反而更加严重,称为氧反常。
3、钙反常:预先用无钙溶液灌注组织器官后,再用含钙溶液灌流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现象。
4、PH反常:缺血引起组织酸中毒,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加重细胞损伤。
低钾血症时,心电图改变主要有T波低平、U波增高,S段下将,QRS波增宽,心率增快和异为心率。高钾血症时,T波高尖,P波和QRS波振幅降低,QRS间期增宽,S波加深,出现多类型心绿失常心电图。
1、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稀释毒素,运送抗体等抗损伤作用。不利:(1)细胞营养障碍,液体在组织间隙聚集,使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距离增大,增加了营养物质在细胞间弥散的距离。(2)影响器官功能活动,如心包腔积液影响心脏活动,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等。
1、细胞调Leabharlann 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细胞调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主性有序死亡,形态学特征是细胞首先变圆,随即与邻细胞脱落离,失去为绒毛,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呈泡状,与细胞膜融合,线粒体无太大变化,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呈半月形,并凝聚在核周围,核仁裂解,使细胞膜内陷,形成细胞调亡小体,这种死亡过程不导致溶酶体以及细胞膜破裂,没有细胞内容物外泄,因此不引起炎症反应和次级损伤。属于生理性或病理性,具有特异性,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耗能,电泳呈梯条状。而细胞坏死则为:病理性,非特异性,强烈刺激,随机发生,是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不耗能,细胞机构全面溶解,破坏,电泳呈均一DN片状,溶酶体破裂,局部炎症反应,无调亡小体,不受基因调控。
病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问答题)
病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问答题)一、名词解释萎缩(atrophy):正常发育的器官和组织,因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而导致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器官的萎缩常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化生(metaplasia):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代替的过程称化生。
常见的化生有:上皮细胞的化生,间叶组织的化生。
坏疽(gangrene):是指大块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常发生于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根据形态不同,坏疽可分为三种: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所组成,并伴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肉眼观,表面呈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名为肉芽组织。
心力衰竭细胞:肺泡腔处有水肿液及出血,急性肺淤血时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高度扩张淤血,肺泡腔中有较多漏出的水肿液和不等量红细胞、巨噬细胞,随着病变的进展,一些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槟榔肝(nutmeg-liver):在慢性肝淤血时,肉眼见肝脏体积肿大,包膜紧张,小叶中央淤血区呈暗红色,周边区因肝细胞脂肪变性呈黄色,以致切面上可见红(淤血)黄(脂肪变性)相间的网络状条纹,状如槟榔的切面,称“槟榔肝”。
血栓(Embolism)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而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白细胞沿着浓度梯度向炎症组织的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
肿瘤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起源的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称为肿瘤异型性。
病理学问答题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健康:人体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查不出任何疾病,其各种生物
参数都稳定地处在正常变异范围以内,对外部环境日常范围内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二、脑死亡:24小时的观察时间内持续满足:(1)病人无自主呼吸;(2)一切
反射消失;(3)脑电心电静止。
三、应激: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四、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
液供应。
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五、肝性脑病:是由于急、慢性肝病或各种原因的门-体分流所引起的,以代谢
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
六、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身体和心理异常。
七、内生致热原:是指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由产致热源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致
热物质。
机体内能够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源的细胞,主要有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
八、休克:指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九、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
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附答案)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适应(adaptation) 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Atrophy(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包括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数量减少*Hypertrophy(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包括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常伴数量增加*pseudo hypertrophy (假性肥大) 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细胞增生,以维持器官的体积,甚至造成器官组织的体积增大*hyperplasia (增生)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体积增大*metaplasia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取代的过程;不可能发生于神经纤维组织*squamous metaplasia (鳞状上皮化生) 慢支时,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的过程*intestinal metaplasia (肠上皮化生) 慢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转化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degeneration (变性) 又称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伴细胞功能低下。
*cellular swelling (细胞水肿) 又称水变性,是细胞损伤时最早出现的改变。
系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Na-K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K过多。
无机盐、乳酸等蓄积,导致渗透压升高,加重水肿*fa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 (脂肪变性) 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脂蓄积于非脂肪细胞中*tigroid heart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脂肪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myocardial fatty infiltration(心肌脂肪浸润) 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深入心肌细胞间*hyaline degeneration (透明变性) 又称玻璃样变hyalinization,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HE染色呈嗜依红均质状;Rusell小体由于粗面内质网中免疫球蛋白蓄积而形成。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大题汇总
名词解释部分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如水肿,缺氧,休克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临床死亡的标志: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 3.5mmol/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 5.5mmol/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 5.5mmol/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生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答案1.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2、健康:健康指的是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3、疾病: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病因:能够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称为病因。
5、诱因: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
6、脑死亡(brain death):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的标准7、低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其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8、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其特点是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外液量均减少。
9、脱水热: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0、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1、高钾血症:血清中钾浓度高于5.5mmol/L12、低钾血症:血清中钾浓度低于3.5mmol/L 。
13、酸碱平衡紊乱:病理情况下引起的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而产生PH异常的情况。
14、四型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 原发性减少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呼吸性酸中毒:CO2排除障碍或吸进过多引起以血浆[H2CO3]原发性增高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碱增多或H+丢失,以血浆[HCO3-]原发性增加和PH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呼吸性碱中毒:肺通气过度,以血浆[H2CO3]原发性减少和PH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15、水中毒是指水摄入量超出人体排水量的能力,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的病理现象。
又称水过、水潴留性低钠或稀释性低钠血症。
16、同一病人有两种或三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形式,通常把两种酸中毒或两种碱中毒合并存在,使pH向同一方向移动的情况称为酸碱一致型或相加性酸碱平衡紊乱。
如果是一个酸中毒与一种碱中毒合并存在,使pH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称为酸碱混合型或相消性酸碱平衡紊乱。
17、缺氧(hypoxia):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8、发绀(cyanosis):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均匀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
19、四型缺氧:乏氧性缺氧、血液型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20、肠源性紫绀:若因进食导致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1、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症。
22、SIRS 及CARS:全身炎症反应(SIRS):指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失控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是指感染或创伤时机体产生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和对感染易感性增加过于强烈的内源性抗炎反应。
23、DIC(弥散性血管内出血):是一种在致病因子作用下,以凝血系统被激活并引起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导致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一个病理过程。
24、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25、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泵功能障碍,心输出量尽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过程。
26、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输出量不能与静脉回流相适应,故血液可在静脉系统中淤积。
当心力衰竭呈慢性经过期,往往伴有血容量和组织间液的增多并出现水肿。
27、心肌紧张(肌)源性扩张:心肌紧张源性扩张:由于每搏输出量减低,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前负荷增强导致心肌纤维初长度增加,此时心肌收缩力增强,代谢性增加每搏输出量,这种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腔扩大称为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肌源性扩张: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心力衰竭以及扩张型心肌病,主要引起肌节过度拉长,使心腔明显扩大,这种心肌过度拉长并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心腔扩大称为肌源性扩张。
28、呼吸衰竭: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病理过程。
29、限制性通气不足: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30、阻塞性通气不足:由于气道狭窄或阻塞所引起的通气障碍。
31、肺性脑病:由于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病人可表现为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定向、记忆障碍、精神错乱、头痛、嗜睡、昏迷等。
32、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时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所致的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以急性呼吸衰竭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33、肝性脑病: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症。
34、肝肾综合症:是指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所发生的功能性肾衰及重症肝炎所伴随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35、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GFR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症。
36、慢性肾功能衰竭:任何疾病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在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后,残存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因而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37、肾性高血压:因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
38、尿毒症: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代谢产物和毒物在体内积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系列全身性功能和代谢障碍的综合症。
问答1.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判定脑死亡的根据是①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
2.哪种类型脱水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答案要点]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胶水)易引起失液性休克。
(1)细胞外液汳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
(2)细胞外液汳透压降低,ADH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少。
(3)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3. 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和防治细胞外液因水过多而被稀释,故血钠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
加之肾脏不能将过多的水分及时排出,水分乃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而引起细胞水肿,结果是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多而渗透压都降低。
由于细胞内液的容量大于细胞外液的容量,所以潴留的水分大部分积聚在细胞内,因此在轻度水中毒患者,组织间隙中水潴留的程度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凹隐性水肿。
急性水中毒时,由于脑神经细胞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故脑症状出现最早而且突出,可发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如凝视、失语、精神错乱、定向失常、嗜睡、烦躁等并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严重者可因发生脑疝而致呼吸心跳骤停,轻度或慢性水中毒患者,发病缓慢,症状常不明显,多被原发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可有嗜睡、头痛、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及肌肉挛痛等症状。
6.试述水肿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机制?机制:7.简述低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8.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均可引起肌麻痹,其机制有何不同?请简述之。
低钾血症主要是由于超极化阻滞。
低钾血症时[K+ ] /[K+ ]e 的比值增大,因而肌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大,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隔增大,细胞兴奋性于是降低,严得时甚至不能兴奋,亦即细胞处于超极化阻滞状态。
高钾血症由于骨骼肌静息电位过小,因而快钠孔道失活,细胞外于往极化阻滞状态而不能被兴奋。
10.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剧烈呕吐易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机制:①胃液中H+丢失,使消化道内HCO3-得不到H+中和而吸收进血;②胃液中Cl-丢失,可引起低氯性碱中毒;③胃液中K+丢失,可引起低钾性碱中毒;④胃液大量丢失,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继发醛固酮增多。
1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什么类型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酸碱平衡指标会有哪些变化?答: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其发生原因:①GFR(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②肾小管分泌H+和NH3能力降低,使NaHCO3重吸收减少;③分解代谢增强,固定算产生增多。
酸碱平衡指标:12.试述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并说明尿液的变化。
答:⑴低钾血症可以起代谢性碱中毒。
发生机制①细胞外液K+浓度减少,此时细胞内液K+外出,而细胞外液H+内移,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②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增高,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减弱而H+-NA+交换加强,尿排K+减少,排H+增多,加重代谢性碱中毒,且尿液呈酸性。
⑵高钾血症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生机制是①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升高,此时细胞外液K+内移,而细胞外液H+外出,引起细胞外液酸中毒;②肾小管上皮内K+增高,造成肾小管H+-NA+交换减弱,而K+-NA+交换加强,尿排K+增加,排H+减少,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且尿液呈碱性。
16.试述初上高原的人呼吸急促的机制。
[答案要点]由于高原空气淡薄,大气中O2分压低,当初上高原的人吸进氧分压低的空气时,会造成机体PaO2下降,PaO2<60mmHg时可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故出现呼吸急促。
17.动脉血压高低可否作为判定休克发生与否的指标?为什么?不能,由于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通过自身输血与自身输液,以及肾脏重吸收水钠增加,增加转意血量,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加上外周总阻力升高,所以血压降低可不明显。
28.试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代偿意义。
休克早期微血管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等收缩,动-静脉短路可开放,其毛细血管床开放减少,血液灌流急剧减少,使组织缺血缺氧。
主要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大量儿茶酚胺开释,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加压素等其它多种缩血管物质增加引起。
以上变化主要发生于腹腔内脏、皮肤与骨骼肌。
19.休克Ⅱ期微循环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答案要点]进进休克Ⅱ期后,由于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液滞留在肠、肝、肺等器官,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转意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和血压进行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