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要人性化,但不能人情化
绝密奶茶店管理技巧资料 (1)

限于行业特性、工作环境、用工条件的不同,奶茶店人员的管理与一般意义上企业员工的管理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这些被管理的对象既有自身的优势:年轻、朝气、有活力,接受力强,但同时,他们也有自身的劣势:自我管理缺乏,容易“随大流”等等,加上他们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接受“管理”的形式和程度不同,这些都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那么,如何来去管理这样的奶茶店的员工呢?制度化管理。
奶茶店员工的管理,制度化仍然不可缺少。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无规矩不成方圆”之说,大凡管理,就必须要有这些“章法”作前提。
奶茶店的员工文化素质往往不高,因此,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在使用制度管理员工时,奶茶店要遵循如下几点:1、制度不要太笼统模糊。
制度如果条理不清,过于笼统模糊的话,奶茶店管理人员推行起来往往难度较大,如果执行不力,打了折扣,就会让很多制度流于形式,最后,会极大地损害整个制度的严肃性。
因此,要避开这一点,就要细化制度,实施“标准细则”计划,就要把平时经常使用的日常管理(比如出勤、着装等)、标准话术、商务礼仪、卫生制度、服务标准等全部标准细则化,并不断地向他们进行灌输,让他们耳熟能详,信手拈来,制度就容易落到实处。
2、制度管理要刚性。
管理的关键在考核,考核的关键在落实。
因此,在实施制度化管理时,在制度执行和落实上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了,作为奶茶店的服务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才能真正信服“法律”的严肃性,才能让大家心平气和地遵纪守法,制度才能发挥它的威力,让大家不敢“越雷池”。
制度化管理是奶茶店人员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一个没有章法的奶茶店注定会在经营管理当中破绽百出,从而难以做强、做大。
因为在所有的竞争要素当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作为以服务水准高低为“卖点”的奶茶店人员只有高举制度管理的大旗,管理出效益才能真正地得以体现“自治”管理。
奶茶店员工,不论是店长、领班、还是前台的服务员、后台的操作员,他们很多出身相似,或者是来自于同一个群体——打工一族。
管理要人性化,但不能人情化

学习《执行力战略》心得——管理:要人性化,但不能人情化通过学习王笑菲《执行力战略》中关于人性化与制度化平衡的原则,明白人性化管理的底线是对公司制度的执行;制度化平衡的底线是不忘对员工的尊重与肯定。
人性化管理的优势是对人尊重,对人理解。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需要人性化,人性化管理的总体导向是积极的,但如果一旦过度,消极导向也不容忽视。
因此老板与员工之间需要把握一定的距离。
做领导的和下属搞好私人关系,一定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
若一个下属可以和你走得很近,这时候你千万要小心。
你和他走得近了,也就被他控制了。
现实的确如此,由于文化差异,国内企业一直讲究“和”文化,比如所谓的“和气生财”。
加之近几年业界倡导的“人性化管理”,许多老板都容易走进误区,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
首先,大多数老板都会认为,好老板需要与员工打成一片,这样有利于公司的治理和发展。
殊不知,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对公司的制度建设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有些老板,总喜欢在上班的时候和员工开一些无谓的玩笑,或者是经常随意开玩笑式地给员工承诺(这种承诺一般是无法兑现的),等等。
这样,老板很容易给员工造成一种过于随便的感觉,在员工心目中的威严就会大打折扣。
虽然老板与员工保持密切关系有助于保持公司的和谐氛围,可是一旦考评工作结果或者进行奖惩的时候,碍于平时和员工的亲密关系,老板很容易下不了手惩治或批评,容易让其他员工产生一种“区别对待”的感觉,最终公司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企业管理也就无从下手了。
因此老板与员工之间需要把握一定的距离,老板必须保持作为领导的威严,这样才够把握住许多工作上原则性的问题。
此外,人性化管理并不能过于宽容。
有一个企业老板,在最初创业起家时,有一些员工跟随他,并且也做出了不错的业绩。
但是公司发展十几年,规模不断壮大,最初的这些员工,都做到了中层乃至高层的位置上,这个时期的问题就出来了。
其中有些人认为自己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服管束,经常视公司制度为无物,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更有甚者喜欢和行政部的制度对着干。
人性化管理和人情味管理

人性化管理和人情味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早在20世纪,人性化管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随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被全世界的学者认
可和研究。
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这个代表着西方管理成就的人性化
管理应该也要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那就是人情味。
中国是一个讲究关系和人
情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文化要求人性化管理要更注重人情味。
一、正确认识人性化管理
我本来打算把这篇论文当做我要发表的论文的,我的初衷是想说明西方的
管理更趋向于人性化管理,中方的管理更趋向于人情味管理,但是我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区分不了人性化管理和人情味管理,人性化管理和人情味管理是两个
不同的概念?还是说人性化管理包括了人情味管理?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管理+人情味管理?我不知道我接下来是要着重介绍人性化管理和人情味管理的区别
和联系。
还是着重介绍中西方管理在人情味管理方面的不同。
我彻底混乱了。
人性化与人情化管理区别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管理的区别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人情管理则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没有科学依据,非常主观。
作为管理的对象-—-员工,是有惰性的,而人类最大的弱点是喜欢或容易纵容自己.所以如果没有一个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企业的管理就会成一盘散沙、人心涣散。
因此,必须有相应约束及压力才能让员工产生动力,所以用制度还是用主观意志来管理,最终产生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ﻫ企业制度的缺失会滋生员工的惰性,导致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行为失控,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规范化就必须走制度化、模式化管理的道路,而企业的成长也要求他的行为必须要制度化、模式化,既不是家长制也不是所谓的抛弃了制度化的“人性化”模式,说到底抛弃了制度化的人性化管理事实上是企业的一种人治行为(即人情化管理),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人性化管理,他的一切行为措施没有相关的标准控制,没有相关的法规监控,一切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准则. ﻫ放眼世界,纵观全球每个知名企业,没有哪个不是在严格的企业法规管控下才使企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无论是IBM、可口可乐、诺基亚还是国内的海尔,他们的制度不但科学而且还相当严谨,一旦他们的员工触犯了某一条令,就会受到相应的严厉惩处。
在海尔员工有了问题,相关的主管领导也会受到牵连,甚至是更为严厉的处罚。
另外,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之所以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无一不是体现了海尔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海尔管理的严谨性还体现在,海尔独有的市场链管理,在海尔的市场链管理体系中,如果因上一道工序而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工作,下一道工序有权向上一道工序进行索赔。
如果企业的管理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严格而科学的制度来保证,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市场链管理"能做到吗?相信做不到!人都有惰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监管体系,自觉性在好的员工也会滋生惰性.然而,这些企业并没有因为有了严厉的管理制度而缺少人性化的管理行为,如海尔让员工和顾客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为员工提高福利待遇,请员工的家属来海尔参观等等这些,难道不是体现了海尔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战略吗?ﻫ人性化的管理是什么?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企业内外最重要的“资源”--人,以人为本位的企业管理.企业的人性化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日常的管理中关注、关怀我们的员工,让其体会家的温馨和关怀,培养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并让这种热情转化到工作中去.如:为公司每月过生日的员工派送生日礼物、开PARTY、为员工做职业规划、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尊重员工等等。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的比较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的比较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管理的时候要洞察人心人性,要符合人心人性。
也就是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利益为本,以利益为本就要尊重自私。
自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象,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也有别于个人的贪婪。
动物的本能是吃饱而已,没有占有剩余财产的欲望;自私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有尺度的占有,而贪婪是对占有的一种没有尺度的疯狂。
人如果不自私,社会就失去了立法的依据,所以,私而不贪,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自私的外在表现是“为我所用”。
因为人都需要为我所用,所以你必须先为他人所用,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自私需要心理平衡,心理不平衡是由比较产生的。
所以在管理中要特别注重当事人对利益分配的心理感受,不能用绝对平均来对待,“他”感觉合理才合理。
自私需要尊重个体的存在。
领导不可忽视任何员工的存在,您如果忽视了他的存在,他就要释放干扰。
自私要求团队成员共同成长。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其他团队成员不能跟着“升天”,他们就会拉住你不让你“得道”,如果其他团队成员能够跟着“升天”,他们就会托着你让你赶快“得道”,这也是民族的特点之一。
自私需要得到真正的实惠,这是培养员工忠诚度的基本要求。
所谓“人情化”管理,就是老板淡化了上面所说的几点,特别注重与员工培养“感情”,他们或者靠与员工掏心窝子拉近距离,或者画大饼让员工产生短暂的激情,要么就是额外给些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
这样的做法,有用有效但有限,久而久之,员工就会觉得老板淡如白开水。
人变化最快的也是最靠不住的就是“情”,过分讲情的人也必然为情所累。
作为公司的最高统治者,老板必须“不爱”自己的员工,因为无爱才能使管理更有效。
笔者早年曾对诸子显学进行过比较,发现流传下来的几大家都是不讲情的。
儒家讲仁,讲义、讲理、讲智、讲信,讲忠、讲恕,文讲理,诗言志,就是不讲情;道家忘情于山水之间,清心寡欲,自在逍遥;墨家尚贤、尚同,不管有情无情,情大情小,讲的是绝对服从;法家执法如山,绝不变通,可以说是残酷无情;就连后来传入中国的佛家也是是忌情绝情。
实施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实施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提高素质是人性化管理的关键。
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好坏,这就需要管理者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品德素质始终是首位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品德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高尚品德是无声的命令,有时比有声的行政命令要起更大的作用。
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魅力,它在员工中就会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二,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不论管理如何变化,但尊重人、信任人的基本原理是不应改变的。
因此,管理者要学会尊重,因为尊重意味着信任、理解、关爱和平等,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当别人给予他尊重与信任,他难道会自己打破这一现状,证明自己是不值得尊重、不值得信任的吗?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员工的尊重、关怀、理解和信任,才能充分挖掘员工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管理由被动变主动,使全厂干群形成“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促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情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的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完善,是严格管理前提下的人性化,是管理理念的升华。
绝不能脱离管理的严谨性而独立存在。
因为人性化管理不是放任管理,一味的迁就员工,更不是仁慈化管理,对于违反厂规厂纪的员工,同样按章办事毫不留情。
管理既是制定制度,更是执行制度,两者缺一不可,关键在执行制度时要一碗水端平。
总之,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管理模式,只要我们每个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交流、用“心”去实践,才能真正领会人性化管理之道,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管理:“人性化”不是“任性化”

舍 的人住人 员 ;同时 , 那 些被 制度拒 对 之 门外 的家属 ,则用 提供廉 价探 亲房 的 方式 ,给予人情化 的关爱 。
制度 与人 情可 以并 驾齐驱 ,但 人情 人 决 不能 凌驾 于制度 之上 。对企 业管 理者 规 章 制 度 为依 据 ,将 “ 性 ” 融 入 管 来 讲 ,以规 章制度 约束 人 ,以人情 人性 感化人 ,才 可 以达到 “ 刚性 制度 ,柔性 管理 ”的境界 。 正如 李嘉 诚所 说 : “ 将人 情与 制度 管 理结 合 ,充 分发 挥 员工 的主观能动 性
益 ,那 就本 末倒 置 了。人性 化管理 的首
要任 务就是 建立 一套科 学且 行之 有效 的 管理制 度 ,同时 ,尊重 人 的本 性 ,有的 放 矢 地 加 以引 导 ,塑 造 员 工 良好 的习
惯 ,营造员 工认 同的企业 文化 ,利用 文
近年来 ,不 少企业 都在 大力 推行 人 性化 管理 ,取得 了很好 的效 果 ,但也有
牌 ,他 们把人 性化 管理 当成 了一个 “ 大 智 ,值得企 业效仿 。
箩 筐” ,什么都 往里 面装 。事实 上 ,人 性 化管理 是指 在管理 中更 多地 注入 “ 人
性 ”的 东西 ,体 现柔 性 的一 面 ,但绝 不
意 味着可 以放松 对管 理 的严 格要 求 ,绝
本 和人性化 管理 。俗 话说 ,领导 提倡什
么 ,员工就 重视 什么 。管理 者在 生产管
理 中要针对 性地 做好 引导 ,防止人 性化 管理进 入误 区,导 致员 工误读 与 曲解 。 如有些 员工 违章 操作 ,对 违章 现象不 去
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和“人情化”

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和“人情化”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一直都非常注重人和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处理,人情也是被视为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认为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通过人的上下疏通来完成,对人情的研究也显得非常的丰富多彩。
基于这些由古至今的思想和价值观,我们对于现代管理思想的理解也会多少产生一定的偏差。
近年来,“人性化管理”是被大肆宣讲的一个概念,也逐渐被现代管理者接受,但是,在“人性化管理”的同时,我们的管理者们或多或少的都会加入人情的因素,把对下属的纵容和姑息冠以“人性化管理”的名头,用“讲人情”的方式来实施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个好的管理方法,但是“人性化管理” 绝对不是“人情化管理”,更不是“讲人情”,二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也变成为人性管理学。
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而很多的管理者,把这种好的管理方式用成了讲人情,以人情至上的行为准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首先,讲人情是对企业制度权威性的摧毁。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需要在一定的轨道中运行,才能使企业正常发展,减少风险。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不断强化组织的能力,而不是强调各人的力量。
这就需要一套明确且严格的管理方式,通过这套管理方式的明确化最终就形成了企业中的管理制度。
所以说,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规范化的基础,制度的执行力度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对于推崇人情化管理的管理者,在人情和制度面前,往往会倾向于人情的方面,为了卖面子给一些下属而不惜破坏制度的约束。
这样做的结果不言而喻,一次两次后,企业的成员会对制度产生怀疑,长此以往,那么企业的制度就会名存实亡。
我们曾经遇见国不少的企业,其实是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的,但是就是执行起来有很多问题,总是执行不下去,制度成为一套被搁置的文件,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
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篇一: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单位名称:姓名:职务:日期: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依靠人才,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企业最关心的事情,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内容。
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由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正向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而其中的人性化管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和认可,而有效的管理过程则显得极为重要。
人性化管理是目前管理中比较热门的话题。
人性化管理可以加强职员对公司的忠诚度,可以加强团队合作,可以促使其发奋为公司工作,等等。
人性化管理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层次上。
然而,企业实施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部分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确实带来了一些成果,加强了大家的沟通。
然而,有些员工不按时完成工作,犯了一些错误,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这样会加深员工对公司的依赖,会对公司感恩,认为这样人性化管理更彻底。
这样就扭曲了人性化管理的根本。
然而,如何才能做好人性化管理呢?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呢一、人性化管理并不是人情化管理首先有必要分清人性化管理与人情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人情管理则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没有科学依据,非常主观。
而作为管理的对象——员工,是有惰性的,必须有相应约束及压力才能产生动力,所以用制度还是用主观意志来管理,最终的产生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目前很多的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人性化管理,误把人情管理当作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是在完善管理制度前提下的“人性化”,是建立在“社会人”的假设之上的,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在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味”,让管理不再“冷冰冰”,而是充满父母般的关怀、妻子般的体贴。
而很多做的失败的公司人性化管理明显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将“放任”、“听之任之”看成为“人性化管理”,是个认识误区。
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企业内外最重要的资源——人,以人为本位的企业管理。
人性化管理的认知误区

人性化管理的认知误区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人为本,强调每个人尊严和权利平等性,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
人性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全方位和谐发展。
但是'在人性化管理过程中或对人性化管理的认知上,常走入歧途,认识偏差。
首先,人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但决不是“以我为本”。
企业讲“以人为本”,是以全体员工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为根本前提,这个“人”首先是社会人,其次他还是企业一员一团队人,而不是单纯的某一个体。
这个“人”实际就是要放在手板心里的爱岗敬业守规矩的员工。
这些员工才是企业的根本。
其次,“人性化”管理也不是“人情化”管理。
严格地执行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并不冲突。
譬如:职工私驾机动车,如果人情过关,'下不为例〈结果就可能使职工变本加厉,最后,可能发生交通意外。
那是违背“关爱'的初衷的。
人性化的对象是企业所有员工。
人情化的对象绝不可能是所有员工,可能是“熟人”。
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在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味,人情管理则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没有科学依据,非常主观。
第三,“人性化”管理也不是“人冶化”管理。
“人治化”在我国可谓是历史悠久。
几千年来,“人治化”大行其道。
综观历朝历代,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独断专行,“天下之事皆决于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由于历史和企业成熟度原因,现在我国多数企业尚处于“人治化”阶段。
在这些企业中,要么根本就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要么有也只是行同虚设,’老板意志”就是企业的“最高准则”。
员工只是“会说话”的机器,一切行动唯“老板”是瞻。
相反,科学的管理制度则是企业真正实现管理"人性化''的基础和前提。
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将“人性”融入管理,使每一名员工能够在“环境和谐”“人际和谐”富有“人情味”的管理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每一项管理目标能够顺利落到实处,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的比较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的比较作者:方墉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09年第03期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管理的时候要洞察人心人性,要符合人心人性。
也就是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利益为本,以利益为本就要尊重自私。
自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象,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也有别于个人的贪婪。
动物的本能是吃饱而已,没有占有剩余财产的欲望:自私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有尺度的占有,而贪婪是对占有的一种没有尺度的疯狂。
人如果不自私,社会就失去了立法的依据,所以,私而不贪,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自私的外在表现是“为我所用”。
因为人都需要为我所用,所以你必须先为他人所用,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自私需要心理平衡,心理不平衡是由比较产生的。
所以在管理中要特别注重当事人对利益分配的心理感受,不能用绝对平均来对待,“他”感觉合理才合理。
自私需要尊重个体的存在。
领导不可忽视任何员工的存在,您如果忽视了他的存在,他就要释放干扰。
自私要求团队成员共同成长。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其他团队成员不能跟着“升天”,他们就会拉住你不让你“得道”,如果其他团队成员能够跟着“升天”,他们就会托着你让你赶快“得道”,这也是民族的特点之一。
自私需要得到真正的实惠,这是培养员工忠诚度的基本要求。
所谓“人情化”管理,就是老板淡化了上面所说的几点,特别注重与员工培养“感情”,他们或者靠与员工掏心窝子拉近距离,或者画大饼让员工产生短暂的激情,要么就是额外给些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
这样的做法,有用有效但有限,久而久之,员工就会觉得老板淡如白开水。
人变化最快的也是最靠不住的就是“情”,过分讲情的人也必然为情所累。
作为公司的最高统治者,老板必须“不爱”自己的员工,因为无爱才能使管理更有效。
笔者早年曾对诸子显学进行过比较,发现流传下来的几大家都是不讲情的。
儒家讲仁,讲义、讲理、讲智、讲信,讲忠、讲恕,文讲理,诗言志,就是不讲情:道家忘情于山水之间,清心寡欲,自在逍遥;墨家尚贤、尚同,不管有情无情,情大情小,讲的是绝对服从;法家执法如山,绝不变通,可以说是残酷无情;就连后来传入中国的佛家也是是忌情绝情。
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情关怀

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情关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对员工的人情关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情关怀对企业发展和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性。
首先,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对待,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例如,通过建立灵活的工作时间,提供适当的工作休假,鼓励员工自我发展等,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而员工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关心和照顾,将更加愿意留在企业并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注重员工的需求和关怀,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
例如,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工作资源和设备等,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此外,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平衡,可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再者,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
当企业能够展示自己对员工的人情关怀和对其需求的关注时,将赢得员工和公众的信任和尊重。
这种信任和尊重不仅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还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
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与其合作。
然而,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情关怀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如何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同时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关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企业可能需要进行艰难的决策,例如降低成本、裁员或削减福利待遇,这可能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
此时,企业需要权衡各种利益,寻找平衡点,确保人性化管理制度的实施。
其次,根据不同的企业文化和行业特点,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如何做好一名区域经理

如何做好一名区域经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对这份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各店的基本情况也掌握了。
我觉得要干好这个区域经理,自身要具备以下几个能力:一、适应能力从别的行业领域跨入这个行业领域,适应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风格,必须要有较强的适应性。
这一点我认为没问题。
因为我从事过多个跨度大的行业,都能较快进入状态。
二、管理能力要带好一个团队,管好一个团队必须制定一套制度。
人管人,累死人,只有制度管人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用制度管理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区域经理也在制度的约束中,在平等和公平管理环境下更能产生效益。
充分的运用制度来管理部属的能力就是一种强势管理能力。
但最关键的是作为经理,首先要起好带头作用,要以身作则,才能带好团队。
当然,用制度管理的前提是你至少要具备维持区域销售工作正常运转的能力,如果连这点也达不到,你这个区域经理肯定不合格。
因此区域经理应该懂得基本管理手段并能灵活运用,管理要人性化,而不要人情化。
三、计划能力区域经理应该把各项工作按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分配部属来承担。
但在这方面我感觉有些乱,感觉有许多事要做,但一要制定目标就感觉没底。
不知道我的目标会不会让她们反感抵触。
但没有目标计划是绝对不行的,我一定要立即行动。
计划能力就是制定小型战略。
计划落实要有执行力,“计划+不落实=0,抓住没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总之应该“事事落实,事事督导”。
四、沟通能力区域经理需要沟通的对象很多,如上司,公司各部门,客户,员工,当地社会关系等。
善于沟通是一个区域经理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区域经理作为团队的领导,加强和团队每个成员的沟通尤其重要。
1,沟通时只针对事,而不针对员工。
也就是在批评时对事不对人,更不要有人格上的侮辱。
2,不要力图使员工承认自己是错的,讲清道理最重要。
作为经理既是领导也是下属的同事,不要以凌驾人上的态度和属下沟通。
3,倾听员工的想法。
给员工留90%的时间,让员工表达他们的意见。
4,强调你需要员工的帮助,征求解决方案。
人性化管理的优缺点

人性化管理的优缺点
在真正的人性化管理之下,每个员工的优点和特长,都有它得以发展的空间。
这也就是在一些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团队里面,为什么会人才辈出的原因。
人性化管理的优点:
1、人性化管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和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2、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通过生产效率;
3、人性化管理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的氛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更大的改善,减少和化解矛盾,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友善、文明的社会新秩序。
人性化管理的缺点:
1、人性化管理容易被误解为软弱化,讲了人性化,大家就一团和气,有错也不纠正,不敢与不正之风作斗争;
2、人性化混为人情化,有的管理人员公私不分,大讲人情;
3、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企业员工高度自觉和守纪的基础上,如果部分员工素质不高,纪律散漫,则会影响人性化管理的效率。
学校管理人性化

学校管理人性化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完善各项制度相对容易,但要持续发挥教师积极作用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学校管理人性化,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学校的管理者真正要花大力气去做的是使老师们感受到自己是学校主人,要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去发挥个性,在个性的发挥中成长,在个性的发挥中去开辟学校新的走向。
一、融洽关系,打造和谐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干群关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是学校管理中最具人性化的精髓之处。
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
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个召集人和协调者,在管理工作中要把尊重每一位教职工的人格放在首位,平等地对待自己和每一个教职工;同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人格,师生平等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
其次,让教师主人翁的地位得以体现。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应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重大事项必须通过民主讨论,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教师在工作中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工作。
再者,学校管理者应加强与广大教师的联系与沟通。
要尊重教师的合理要求,在学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勤奋好学的良好氛围。
根据老师的特长、能力分配恰当的工作,力求做到知人善任,体贴尊重,热情激励,帮助老师以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来弥补依据考核所决定的利益上的不满足。
学校管理者应富有关爱之心。
要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提高,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机会,引进合理而公平的竞争机制,合理选拔和使用中青年教师,使他们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老教师要体贴、关怀,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产生自我效能感、胜任感与自豪感。
二、尊重个性,自由发展制度管理、人本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两大支柱与基石,在制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教育法规、学校各种岗位的职责规范、最新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
在人性化管理中,首先是给予自主。
在遵守共同的规则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主人,教师的职业充满了创造力与挑战性,对自主发展的要求就更高。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认为中国太多企业的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人性化管理太多,职业化管理太少,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第一,没有真正理解人性化管理的内涵,第二,把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混为一谈,有鉴于此,我们来探讨一下:第一,什么是人性化管理;第二,什么是人情化管理;第三,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中国企业管理的出路。
一、人性化管理我给的定义是依据人性的特点及人性的需求引导并规范人的行为,培养人的成长,实现企业与人的双赢。
这就是人性化管理,是高层次的职业化管理,也是我们管理的终极目标。
那么,人性的特点是什么呢?人性的需求又是什么呢?我们的圣人孔夫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深刻体会其真正的含义。
在彼得德鲁克高峰论坛上,希拉德教授在《领导者如何自我领导》的报告中也着重阐述了人的管理要依据人性来管理。
我们先来看个案例:在HP的某工厂,负责清洁的员工向上司报告说厕纸常有不见的现象,HP的管理者知悉这个情况之后,怎么办呢?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告诉负责清洁的员工放纸,要求保证厕所中随时有纸。
清洁员照办了,果然不多久,清洁员报告上司没有厕纸不见的问题了。
原来厕纸不见是因为某员工他自己怕入厕时没纸就将纸给拿走了,后来当他看到厕纸天天是满的时候发现再也不用担心厕所没纸了。
这就是HP的管理--尊重人性。
我们再回到人性化管理的问题上来,人性化管理的真谛:其一,就是尊重人性。
HP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HP的管理者采取各种各样的诸如通告、停止厕所放纸、调查出拿纸者再做处理等管理措施的话,也可能取得一时的效果,但我肯定不是永久的太平。
同时大家也可以设想一下,HP这样做所付出的管理成本将远高于几卷纸的成本。
所以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思考人性,尊重人性,使我们的管理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其二,尊重人。
最近世界经理人论坛上有一个核心讨论,是讲韩国某大公司的一名清洁工在保护公司财产时与歹徒殊死搏斗,事后有人问他的动机时,他说当总经理从他身边经过时,总时不时赞扬他扫的地很干净。
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情关怀

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情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企业管理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以绩效为核心,忽视了员工的个人需求和情感关怀。
然而,随着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员工的满意度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情关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这样的管理制度。
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注重人情关怀的企业,能够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忠诚度,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生产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反,忽视员工需求和情感关怀的企业,往往容易导致员工离职率的上升,招聘和培训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实施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呢?首先,企业应该重视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利,鼓励员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不仅能够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和荣誉感,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和改进的机会。
此外,企业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
包括提供合理的工资、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健康保险等。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互动活动、培训和团建,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除了上述措施,人情关怀也是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关心员工的个人需求和情感状态,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和困惑。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个人面谈,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需求,并根据员工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举办员工活动、庆祝生日和节日等,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归属感。
当然,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管理制度中。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顶层管理和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情感关怀意识。
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开放和信任的文化氛围,让员工感到安全和舒适,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人性化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情关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还能够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表现。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目前管理中比较热门的话题。
人人都在谈人性化管理,似乎人性化管理可以解决目前企业中存在的一切问题:人性化管理可以加强职员对公司的忠诚度,可以加强团队合作,可以促使其发奋为公司工作,等等。
人性化管理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层次上,企业为此各显神通:有的为职员过生日,对其生活关怀备至,有的企业甚至把员工家里的事情都帮助处理好。
然而,企业实施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部分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确实带来了一些成果,加强了大家的沟通。
然而,有些员工不按时完成工作,犯了一些错误,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这样会加深员工对公司的依赖,会对公司感恩,认为这样人性化管理更彻底。
这样就扭曲了人性化管理的根本。
然而,如何才能做好人性化管理呢?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呢?不要过于注重"人性化”有些企业家非常崇拜西方管理模式,期望通过导入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杜绝所有的管理漏洞,因此企业的制度极端完善,有一家企业声称其制度达到一万条以上,其结果往往陷入了"制度至上”的泥潭当中。
而有些企业家则过分强调人性化管理,对人性的假设以"善”为唯一标准,因此对所有员工都强调"宽容”之心,期望通过感化来改变员工,对屡屡犯错的员工一再姑息,这也掉入了"精神至上”的陷阱之中。
赞成"制度至上”的企业家,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发现,就算你的制度有多完善,肯定还是有空白的地方,或者制度是出台了,但实施不了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因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执行制度和被执行制度的人在内心是不赞成或反对这些制度的话,那么再完善的制度执行起来也会变了味。
对于赞成"精神至上”的企业家而言,如果仅仅强调"宽容”是肯定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人的本质还有恶的一面,就算是圣人,你也难保在完全缺乏监督的时候他会洁身自好,更不用说一家企业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层次的员工,用太过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基层员工是一项成本很高的管理行为,而且效果不如严格管理来得好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执行力战略》心得
——管理:要人性化,但不能人情化通过学习王笑菲《执行力战略》中关于人性化与制度化平衡的原则,明白人性化管理的底线是对公司制度的执行;制度化平衡的底线是不忘对员工的尊重与肯定。
人性化管理的优势是对人尊重,对人理解。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需要人性化,人性化管理的总体导向是积极的,但如果一旦过度,消极导向也不容忽视。
因此老板与员工之间需要把握一定的距离。
做领导的和下属搞好私人关系,一定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
若一个下属可以和你走得很近,这时候你千万要小心。
你和他走得近了,也就被他控制了。
现实的确如此,由于文化差异,国内企业一直讲究‚和‛文化,比如所谓的‚和气生财‛。
加之近几年业界倡导的‚人性化管理‛,许多老板都容易走进误区,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
首先,大多数老板都会认为,好老板需要与员工打成一片,这样有利于公司的治理和发展。
殊不知,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对公司的制度建设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有些老板,总喜欢在上班的时候和员工开一些无谓的玩笑,或者是经常随意开玩笑式地给员工承诺(这种承诺一般是无法兑现的),等等。
这样,老板很容易给员工造成一种过于随便的感觉,在员工心目中的威严就会大打折扣。
虽然老板与员工保持密切关系有助于保持公司的和谐氛围,可是一旦考评工作结果或者进行奖惩的时候,碍于平时和员工的亲密关系,老板很容易下不了手惩治或批评,容易让其他员工产生一种‚区别对待‛的感觉,最终公
司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企业管理也就无从下手了。
因此老板与员工之间需要把握一定的距离,老板必须保持作为领导的威严,这样才够把握住许多工作上原则性的问题。
此外,人性化管理并不能过于宽容。
有一个企业老板,在最初创业起家时,有一些员工跟随他,并且也做出了不错的业绩。
但是公司发展十几年,规模不断壮大,最初的这些员工,都做到了中层乃至高层的位置上,这个时期的问题就出来了。
其中有些人认为自己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服管束,经常视公司制度为无物,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更有甚者喜欢和行政部的制度对着干。
受到上面的影响,其部下也往往找出各种理由应对制度管束,给公司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
该老板意识到了这种问题,但往往下不了狠心整治这种现象。
‚他们都是跟我一起打江山的老人了,不能太驳他们面子‛,‚我可不想留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名声。
‛显然,这个老板的领导方式太过于亲和,是典型的中国民营企业老板,他们重感情、讲义气,‚人性化‛是他们的口头禅。
因为如此,这类老板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人际关系的修补上,而不是带领企业取得成就。
但是,作为企业家而言,业绩以及永续经营才是根本落脚点。
老板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并非‚企业内无冲突的人际关系‛,而是不断增值的企业利润。
而且,伴随着企业的成熟和市场竞争加剧,老板的这种所谓的‚情感管理‛会成为规则、流程、考核、奖惩的杀手锏,从而阻碍企业快速发展和规模化。
可以说,人性化管理的总体导向是积极的,但如果一旦过度,消
极导向也不容忽视。
老板一旦过于宽纵,员工进步就会呈现出缓慢的状态,工作惰性会急速增长,造成积极进取的员工流失率增大,而平庸的员工却与日俱增。
此外,老板太过于人情化,就会让员工在突然面临新任务或新情况时产生依赖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己的方向。
真正的人性化管理,一定要一丝不苟地执行公司制度,要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不能为私情而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老板这种貌似严肃的处理方法,却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也会对公司整体利益产生正向影响。
毕竟,如果过于宽纵员工造成的损失,最终结果仍是老板负责。
这个时候,老板的‚人情化‛很容易给自己打耳光。
化广平 2014年4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