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心事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你说心事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你说心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孩子年幼不懂事,什么话都藏不住,年幼的孩子没有什么心事可言。
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不见得,不少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甚至许多年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年时的一些想法,那为什么孩子当初不直接说呢?益智堂小编整理了几个以下原因。
1、不知道该怎么说有些孩子确实年纪太小,情绪上的东西有时自己也搞不清楚,也讲不清楚,于是就只有埋在心里了。
2、曾经说过,但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孩子是善于模仿和观察的,当他发现有类似的问题,或者曾经用类似的问题去找父母寻求帮助或者安慰,却没得到想要或者说是合理的结果后,他很可能就不再说出来浪费时间或者让自己心灰意冷。
3、没有分享习惯如果孩子的家长本身就不和孩子提及自身感受,只喜欢谈论一些事情的表面现象时,孩子也会学到这一点,在谈话中,自动忽略自身感受“就事论事”。
心中的情绪则通过别的渠道进行宣泄。
4、过期不候情绪和实际的物品一样都有保鲜期限,过期了就坏在那里。
孩子心中的负面情绪不说出来并不代表着不存在,粗心的父母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这些情绪,很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什么都不知道,沉溺在“父母根本不关心我”的想法中,使事情恶化。
5、被父母骂过,于是不说。
孩子顶嘴会在很大程度上触怒父母,父母急了会用粗暴的语言甚至行为让孩子安静,有些在育儿方面没什么研究的父母甚至会单纯的觉得孩子安安分分的不说话多做事是最好的。
然而突然有一天孩子内心的情绪崩溃爆发,父母全都傻了眼,以前的孩子不是这样的呀。
在有些时候,其实孩子顶嘴反而是好事,起码他还愿意说出来,有沟通的可能。
最令人担心的是什么都埋在心里的孩子,如果自家的孩子是这种情况,家长可要想方设法和孩子修复关系,以免之后亲子关系日渐冷淡甚至断裂。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嘿,各位家长朋友们,说真的,咱们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但真的了解他们吗?别以为他们整天只顾着玩游戏、看动画片,他们的脑子里可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想要和孩子们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可得花点心思,就像我最近就碰上了个事儿…我女儿最近迷上了画画,整天拿着笔在纸上涂涂画画,房间里堆满了五颜六色的画纸。
一开始我还挺高兴,觉得她很有艺术天赋,还特地给她报了绘画班,希望能培养她这方面的兴趣。
可后来,我发现画里的内容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有一次,我看见她画了一张画,画里是一个女孩站在一个巨大的树下,她的眼睛里闪着泪光,树上写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我当时就问她:“宝贝,这画的是什么呀?你为什么要画一个哭泣的女孩?”她低下头,眼睛里有点闪烁,吞吞吐吐地说:“没什么,就是画着玩玩。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孩子肯定是有心事啊!我强忍着想要追问的冲动,耐心地陪着她玩了一会儿,才试探性地问她:“宝贝,你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吗?可以和爸爸说说吗?”她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了:“爸爸,我最近总觉得你很忙,你都没时间陪我玩。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我最近确实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回家后也总是忙着处理事情,忽略了她的感受。
我连忙跟她道歉,承诺以后会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她玩,并鼓励她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我都会认真倾听。
她笑着说:“爸爸,你说话算数哦!”从那以后,我和女儿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了。
我会主动和她聊天,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会认真倾听她的想法,和她一起做游戏,一起看动画片。
我们之间的感情也更深厚了。
其实,和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放下大人的身份,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和他们交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感受。
不要总是想着去教育他们,而是要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和理解。
就像我女儿说的:“爸爸,你说话算数哦!” 我也希望所有的家长朋友们都能对孩子说话算数,成为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家庭教育中五十个常见的错误
家庭教育中五十个常见的错误爱孩子是做父母的天性,但未必是每个父母都爱的正确。
英国的教育思想家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清洗不掉的。
”有可能说得有一点夸张,但是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之前确实是有必要知道一些常识的东西,至少这样犯的错误更少,错误的影响也会更小。
以下是家庭教育中50个常见错误,请自我检索一下,你占了多少?1.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玩具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
”2.期待孩子的感谢很多母亲都认为:我养育了你,我有特权去指使你。
这些母亲在为孩子奉献的时候,其实也在内心对孩子有所期待,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所预想的方式去成长。
如果孩子并不如其所愿,她们就会深深地失望,并用这种失望去伤害孩子。
3.和孩子没有亲密接触著名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提过:对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除了需要被细心地照料之外,还需要和母亲有温柔的身体接触。
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情,美国纽约大学的曾做了一个触摸心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缺乏和父母身体接触的儿童,长大后普遍缺乏温情和体贴,而且也往往不自信,自我评价偏低,这样的孩子总是不懂得向别人传达自己的快乐情绪,对周围的人也冷漠没有亲和力。
4.不理会孩子的哭闹哭,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家长做沟通。
5.习惯责备孩子淘气孩子淘气并非全是坏事情,那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并且能从淘气的过程中学会不少东西。
6.对孩子缺少耐心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家长要耐心地期待着孩子的进步,不要试图超越自然规律对孩子的成长抱焦急的心态。
7.喜欢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世界上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特长也各不相同,但是很多家长却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然后一味地抬高别人,贬低自己的孩子。
孩子有心事让动作告诉你
孩子有心事让动作告诉你
【导语】有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有个什么事情都不跟家长说,其实是家长对于行情不是很了解。
专家表示:其实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体态和身体的细节部位,这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心事,及时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心理专家表示,其实通过观察孩子的身体姿势,家长就可以窥见孩子“心事”的端倪:如果孩子经常弓着背、拖着身体走路或很难站直,通常是情绪受挫、抑郁的表现。
孩子双肩内扣,通常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潜意识;而弯曲的脚趾和内八字脚的孩子则往往由于心情压抑、没有安全感。
专家提醒家长:只有当孩子在愉快、放松的状态下才能限度地激发学习潜力,集中注意力,因此当发现孩子的“心事”时要及时找到原因进行疏理,否则可能让孩子发展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幼儿亲子
与此同时,专家建议家长不妨用“身体疗法”来帮孩子找回积极的情绪:鼓励孩子多做运动,并借此机会深化亲子关系,引导孩子表达出心里的不愉快,并尽量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孩子总是心事重重到底根源在哪?
【导语】孩⼦⼼事重重的这种苦恼在孩⼦⼼中确实存在。
记者调查发现,别看⼩学⽣们年纪⼩,但“⼼事”还真不少,学业负担重、家庭暴⼒、过度溺爱、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的问题让孩⼦们过早地有了⼼理负担,下⾯的⼩编为您分析孩⼦⼼事重重的根源。
⼋成孩⼦因成绩烦恼 “我真想学习好,像有些同学⼀样快快乐乐的。
可是我的学习总上不去,我该怎么办呢?”——⼀名四年级学⽣的⼼⾥话 望⼦成龙、望⼥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家长把⾃⼰的孩⼦与别⼈孩⼦⽐较,让孩⼦在⼩学阶段就承担了不能承受之重。
青岛⾹港路⼩学“知⼼姐姐信箱”的调查显⽰,学⽣⼋成的烦恼来⾃上不完的辅导班和学习成绩。
负责⼼理辅导的焦锦荣⽼师告诉记者,学校的“知⼼姐姐信箱”每个学期都能收到上百封孩⼦写来的“⼼⾥话”,反映的都是他们成长中遇到的烦恼。
“知⼼姐姐,为什么我很努⼒,可是考试成绩却不好?”“每天都有这么多的课外辅导要参加,我快烦死了。
”焦锦荣说看着孩⼦稚嫩的笔迹,感到很⼼疼。
焦锦荣说,现在孩⼦⼼眼多了,懂事早了,但也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了来⾃⽗母、⽼师、社会等各⽅⾯的压⼒。
焦锦荣说,⼤约80%孩⼦的烦恼来⾃学习成绩不好。
背负着⼏辈⼈的“理想”,孩⼦们的负担是⽐较重的,很多学⽣有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忧愁。
“我真想学习好,像有些同学⼀样快快乐乐的。
可是我的学习总上不去,我该怎么办呢?”⼀名4年级学⽣写给“知⼼姐姐”的信中充满了焦急的语⽓。
溺爱让她被同学孤⽴ “这个孩⼦特别敏感,即使同学不⼩⼼碰她⼀下,她也会向⽼师、家长告状说同学打她。
”——⽼师对⼀名六年级⼥⽣的评价 “不懂感恩、以⾃我为中⼼……”这是很多⼈形容独⽣⼦⼥的词汇,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长辈、⽗母对孩⼦的过分溺爱已经影响到了孩⼦的⼼理健康,他们认为⾃⼰在家⾥被照顾,在学校⾥也得有⼈照顾⾃⼰;他们认为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别的同学都得让着⾃⼰;就连别⼈玩具也得给⾃⼰玩。
“这个孩⼦特别敏感,即使同学不⼩⼼碰她⼀下,她也会向⽼师、家长告状说同学打她。
初中生的心事:父母应如何多关心
初中生的心事:父母应如何多关心在孩子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面对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和身心发展的诸多问题,孩子们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助。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多关心孩子,帮助他们度过这个特殊的阶段呢?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多关心初中生的建议:1.倾听他们的心声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会遇到很多的烦恼和困惑。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无论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人际关系上的困扰,我们都要积极倾听他们的诉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2.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度初中生开始渴望独立和自主,他们需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度,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新的事物和体验不同的角色。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规矩,让他们学会权衡利弊,培养良好的自制力和责任感。
3.关注他们的学业进展初中阶段是孩子们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之一。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学业进展,帮助他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方法。
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奖励,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4.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除了学业压力,初中生也需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可以陪伴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或社团活动,让他们有机会结交新朋友、锻炼技能,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5.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沟通是家庭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可以定期进行家庭会议,让孩子有机会分享他们的心情和问题,同时也给予他们反馈和建议。
通过积极的沟通,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扰,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教育孩子发朋友圈感悟一句话
教育孩子发朋友圈感悟一句话教育孩子发朋友圈感悟1.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3.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4.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
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
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
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的找出一条路来。
你要自己找出来。
5.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6.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给你意义;第二,给你时间。
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7.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逸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逸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跟孩子聊“心事”:别学我,我差点儿“扑街”!最近啊,我闺女小樱桃突然有点儿奇怪,每天放学回来就闷闷不乐,还老是躲在房间里,搞得我心慌慌的。
我心想,这孩子是不是学校里遇到啥事儿了?可是一问她就跟个小哑巴似的,啥都不说。
哎,真是愁死我了。
后来,我灵机一动,想起以前看心理学的书,说要跟孩子沟通,就得“放下架子”,用“平等”的姿态,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
我寻思着,这“平等”不等于“跪舔”吧?不过为了闺女,我也是拼了!于是,我把我的“秘密武器”——一盒超豪华的巧克力拿出来,摆在茶几上。
这盒巧克力可是我从法国带回来的,香气浓郁,口感丝滑,平时可宝贝着呢。
我一边打开盒子,一边说:“来,小樱桃,爸爸给你看个好东西!”小樱桃闻着香气,探头探脑地看了过来,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丝光彩。
我顺势说:“爸爸知道你最近有点儿不高兴,是不是学校里有什么烦心事?”小樱桃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说:“没有,没事儿。
”我暗自苦笑,这孩子,嘴硬!我深吸一口气,决定放手一搏,继续“诱惑”她:“来,先吃一颗吧,这是爸爸专门给你买的,超级好吃!”小樱桃禁不住诱惑,拿了一颗巧克力,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说:“哇,好好吃!”我趁热打铁,一边陪她吃巧克力,一边假装漫不经心地说:“爸爸知道上学压力很大,学习任务多,考试也紧张,肯定会有很多烦恼。
如果你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跟爸爸说,爸爸会帮你解决!”小樱桃愣了一下,然后抬起头,小心翼翼地说:“爸爸,其实...我最近不喜欢班里的小明,他总爱欺负我。
”我内心狂喜!终于找到突破口啦!我面带微笑,轻轻地说:“哦?小明欺负你?怎么欺负你?可以详细跟爸爸说说吗?”小樱桃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小明如何嘲笑她,如何孤立她,甚至还故意把她的作业弄丢等等。
我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最后,小樱桃眼泛泪光,说:“爸爸,我真的很不喜欢他,怎么办?”我笑着说:“别担心,爸爸会帮你解决!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比如你可以跟老师反映,或者试着跟小明沟通,让他明白你的感受。
家庭教育理念有哪些
家庭教育理念有哪些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老。
孩童时代所受的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家庭教育理念有哪些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
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
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
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
“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5.做人要厚道。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
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
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
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
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
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8.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9.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
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10.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让孩子把心思说出来的方法
让孩子把心思说出来的方法*导读:让孩子把心思说出来的方法有哪些?有些孩子有心事总是把它埋藏在心理,不愿与人交流。
那么让孩子把心思说出来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小编给各位家长一些建议,请好好看一下。
*一、让孩子把心思说出来的方法1、例一宝宝4岁多了,聪明、主意多,是个喜欢跑喜欢闹的小男孩,可就是有一个习惯改不了喜欢耳语。
妈妈,你过来,我跟你说老师,我跟你说边说边举起小手半捂着嘴往别人耳边靠。
要是你让他大声说,他就脸胀得通红,把话又憋了回去。
心理原因:耳语是一种特有的交流方式,它声音低,不让他人听见。
孩子很喜欢耳语,因为它有一种不让别人知道的神秘感。
教师也经常使用耳语游戏来发展孩子的听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而且当孩子不高兴或者闹脾气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也常用耳语的形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我告诉你,我有一个礼物给你,我们不告诉别人。
我告诉你,我在房间里藏了一个好东西,你去找找。
通常还会伴随一些好处一粒糖或者一个好玩的玩具。
不良后果:孩子年纪小,分不清游戏与现实的区别。
而且,孩子喜欢模仿成人,他从耳语中体验到的快乐更加强化了他不断模仿成人的这种行为,从而导致孩子不分场合、不分事情大小、不分对象都习惯于耳语,举止不大方。
久而久之还会害怕人多的场合,不敢大声地在人前说话。
建议:帮助孩子分清耳语使用的场合。
比如,在做客时,爸爸妈妈会轻声耳语提醒宝宝怎样用正确的方式打招呼,宝宝看到不对的地方也可以轻声告诉爸爸妈妈等,但在其他的时候和场合,家长要示范并且鼓励孩子大声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例二心理原因:随着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和道德感的初步萌芽,孩子会因为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符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的满足感。
为了避免一些消极的情绪,孩子会寻找一种小心翼翼、安全系数比较高的表达方式耳语。
不良后果:等到入小学后,面对非要在人前说话的场合时,容易遭受挫折,并会因为失败而使心灵受到伤害,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而且不容易恢复。
心理医生:孩子有心事不和家长说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蕊蕊是一个敏感细腻的孩子,从读书到就业的成长历程,各种挫折和苦恼不断,眉间总是萦绕着心事。
可在父母面前,她总是表现出一种开朗无忧的快乐面孔。
父母不知道的是,除了一个好朋友当她的树洞外,她就靠着一个带锁的日记本,独自消化着大大小小的烦心事。
连被校外的小混混敲诈、被同校的女霸王欺凌这样的大事,她都强忍着没告诉父母。
要不是来做客的高中同学偶尔说漏了嘴,蕊蕊爸妈根本不知道女儿经历这么多暗黑的往事。
他们一方面心疼女儿,一方面又深感痛心:女儿有了心事,为什么都不愿意向父母倾吐?这不是个例,许多父母都很难过和不解,为什么自己辛苦抚育大的孩子,跟自己不亲近?有了心事,都不愿意向自己求助。
他们觉得自己为孩子百般操劳,理应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占据孩子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排行榜的前三名才对。
孩子并非无情无义,从实际的角度上看,绝大多数子女对父母的照顾和养育是有感恩之心的,他们能够理解父母的不易和艰辛。
但亲子的心理距离远近,主要靠有效交流的质量,是否和父母聊得来,能否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相容和接纳。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不选择向父母吐露心事呢?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家长交流态度粗暴。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是不成熟的,而自己经历了社会种种磨练,有资格做孩子的表率。
孩子需要俯首帖耳地听取自己的宝贵经验,按照自己说说的、正确的模式来行事。
所以,家长总抱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和批评的态度。
无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事,家长总要以“我是正确的”的心理,对孩子加以否定和打击。
孩子在和家长相处过程中,感受不到应有的肯定、赞赏和喜欢,在父母面前不得不表现出一种畏惧、胆怯甚至被动服从的姿态。
孩子将父母视为一种不愉快的存在,显而易见,他们不太乐意与父母主动沟通。
第二、家长不理解年轻人的世界,交谈容易出现代沟。
每代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的语言体系和风格。
如果想顺利地进入年轻人的世界,多少需要了解一些年轻人的关注点和语言。
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不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在交流中容易引起尴尬。
王金战教育名言
王金战老师总结的教育之33条:花约三分钟时间,愿每个父母认真阅读,仔细品味,一定会受益匪浅。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
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阶层是会遗传的。
”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
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
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
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
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
“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吴稼祥语)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
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
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
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
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怎样培养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心事重重,多愁善感,怎么办
怎样培养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心事重重,多愁善感,怎么办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常常会变得复杂多变,这是由于荷尔蒙和情绪的波动所导致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心事重重、多愁善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容易波动。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应对这种情况。
一、理解孩子的情感变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正常的。
荷尔蒙的波动和情绪的变化是生理和心理上的自然反应。
孩子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失落或孤独等负面情绪,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变化,并给予他们支持和理解。
二、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孩子进行沟通是解决心事重重、多愁善感问题的关键。
我们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打断或批评他们。
同时,我们也需要向孩子表达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被支持。
三、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青春期孩子的心事重重、多愁善感问题可能与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们可以教孩子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
此外,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教他们如何表达和处理负面情绪。
四、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青春期孩子正在逐渐成熟,他们需要逐渐获得自主权和独立性。
如果我们过度干涉孩子的决策和生活,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感。
因此,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让他们自己探索生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五、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问题比较严重,如出现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为孩子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校或社区等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青春期孩子应对心事重重、多愁善感的问题:六、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和压力。
7岁女儿心事重,怎么办?
7岁女儿心事重,怎么办?作者:卜晓红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2年第8期宝宝像“墙头草”,怎么办?山东聊城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两岁了,由农村的公婆带我和先生每周去看他一次,看到不良习惯,就批评他,但却因为宠爱他的爷爷奶奶在场,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儿子喜欢“告状”,像“墙头草”,我担心长期如此对孩子人格培养不利请问我该怎么办呢?答:隔代教育有其优势的一面,但隔代教育重物质轻精神、重感情轻理智、重静轻动,同时祖辈、父辈教育理念不一致,容易引起亲子感情隔阂。
这位家长遇到的,正是隔代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孩子与父母“不亲”,哪边对孩子“有利”,他就倒向哪一边。
建议1、正确认识隔代教育。
父辈要主动与祖辈加强交流,想方设法引导祖辈加强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尽力与祖辈达成教育思想上的一致。
特别是在对孩子习惯培养和道德教育方面,必须达成一致。
如果确实无法达成一致,则父母要克服困难,以”三世同堂”的方式,坚持与孩子住在一起。
2、克服以物质换感情。
隔代教育现状下,父母因长时间没和孩子在一起,容易以物质“引诱”孩子亲近自己。
父母给孩子丰厚的物质保障无可厚非,但切忌以物质换感情。
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只要不是深层次的感情隔阂,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培养。
但如果走上物质换感情的方向,则可能对孩子成长不利。
3、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不少家长在处理孩子与事业的问题上徘徊,难以抉择。
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所取舍,尽量多陪陪孩子,特别是不与孩子一起住的情况下,要坚持多看望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出门玩耍等,丰富与孩子的交流渠道及方式,实现亲子情感互动。
另外,在隔代教育中,父母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善于肯定和鼓励。
不少家长长期不与孩子在一起,而一见到孩子,看到的又都是缺点,不是批评就是指责和要求,导致孩子与父母不亲,更不利于孩子成长。
7岁女儿心事重,怎么办?江苏镇江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7岁,上一年级、这学期开始,因为一些小事,比如掉了块橡皮,衣服弄脏了等,她总会反复地问怎么办,睡觉前、起床时、吃饭时都问来问去,要不就哭,为此,我和她讲了很多道理,也严厉教育了她,甚至打了屁股,可一点效果都没有。
小孩子也有心事文案
小孩子也有心事文案1. 小孩子也有心事,他们也需要被倾听和理解。
2. 家长应该敏锐地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主动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
3. 小孩子的心事可能是学校里的问题,也可能是家庭中的矛盾。
4. 家长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心事。
5. 与孩子沟通时,家长不要使用贬低或批评的语言,而是应该用理解、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内心。
6. 孩子内心的疑惑和恐惧,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引和安慰。
7. 家长要教给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以便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困难。
8. 如果孩子的心事涉及到家庭中的问题,家长应该和孩子站在同一立场,一起解决问题。
9.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家长需要通过观察和了解来判断如何更好地支持他们。
10. 小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到焦虑、害怕或不确定,这是正常的人类情感反应。
11. 家长可以通过提供情感安全感、鼓励儿童表达情感,来帮助他们处理心事。
12. 如果孩子的心事超出了家长自己所能承担的范畴,家长要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13. 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爱护自己,倾听自己的心声,并且坚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4. 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心事,家长可以用绘画、写作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
15. 家长要以普通话的方式和孩子交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难懂的语言。
16. 家长需要组织家庭活动,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17.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互相帮助。
18. 如果孩子的心事与抑郁、自闭等问题相关,家长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19.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和支持。
20. 最重要的是,小孩子需要被认可和尊重,家长应该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包容的成长环境。
如何预防和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如何预防和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哎呦喂,说起来孩子的心理问题,这可是个大话题啊!现在孩子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家长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搞得孩子心事重重,很容易就出问题。
不过,咱们别慌,只要提前预防,及时应对,就能帮孩子度过难关。
就拿我前几天去接我侄子放学来说吧,这小子平时活蹦乱跳,那天却闷闷不乐,坐在教室门口,一看就是有心事。
我走近一问,才知道他在学校跟同学闹了矛盾,说对方故意嘲笑他打球技术不好,还故意抢了他的球。
这孩子平时大大咧咧,但内心还挺敏感,被戳到痛处就不开心了。
我当时脑子转了一下,心想光安慰肯定不行,得找到问题的关键。
我就问他:“你说他故意嘲笑你是吧?那他真这么做了?你怎么证明?”这孩子愣了一下,低头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他只是说我打球姿势有点怪。
”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觉得他在嘲笑你呢?是不是你心里本来就在意自己打球技术不好?”你看,我就用了点小技巧,一步一步引导他去反思。
慢慢地,孩子也意识到是自己先入为主了,同学可能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恶意。
最后,我再鼓励他,说:“打球技术是可以练的,只要你坚持练习,总有进步的一天。
而且,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快乐地享受运动的过程。
”你看,通过这次小小的“心理疏导”,孩子很快恢复了心情,也更加理解了同学,这件事也就圆满解决了。
其实,预防和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外界环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也别忘了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充满阳光!最后,我想说,孩子的心理问题跟成人一样,都是需要耐心和理解的。
别把事情想的太复杂,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沟通,就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怎么办
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怎么办孩子有事“瞒”着大人,总是有原因的,我们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1、为给成人一个惊喜而暂时保密,以成人的惊讶换取心理的愉悦,如觉得“好玩”、“有意思”等。
这类行为往往是从故事、儿歌或影视中模仿来的。
对此,成人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耐心等待,成全孩子的美德,并肯定其良好动机。
千万不可误认孩子是有意捉弄自己,烦躁恼怒,使他委屈、扫兴。
2、出于好奇,做成人不许做的事。
知道不应该做,却又克制不住强烈的探究欲望,便愉愉去做。
如玩手表、打火机等。
对此,成人不要只责怪孩子不听话,而应讲明道理。
也不妨指导孩子摆弄一会儿,以缓解其好奇心理。
3、坚持自己正当要求,不顾成人阻挠而暗地行事。
这体现了孩子的独立性,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因此,成人应以民主的态度,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他们一定的活动自由。
4、为维护“自尊”,不愿暴露缺点。
如不让成人看自己的作业,是不愿接受成人的指责或嘲笑,这种行为是自我意识的另一种表现。
成人应注意:(1)从孩子实际出发,不提过高要求。
(2)保护孩子“自尊心”,多肯定成绩,不讽刺挖苦。
(3)以建议方式指出缺点,耐心帮助。
(4)教育孩子虚心接受批评意见。
5、为自我保护、逃避惩罚而隐瞒过错。
这主要是由于成人过分严厉造成的。
因而,平时成人对孩子应理解、宽容,心平气和,耐心说服,教育孩子勇于承认错误。
切忌简单粗暴,酿成“猫鼠”关系,导致连锁反应。
6、受个性特点影响。
内向型或抑郁型孩子往往少言寡语,似乎“心事重重”。
他保守“秘密”,往往并非是有意的,多半是与腼腆、羞怯、被动的个性有关。
因而,成人不应责怪孩子“不坦诚”、“不贴心”。
而应耐心疏导,培养其活泼开朗、乐于交往的良好性格。
总之,孩子的“秘密”是复杂多样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有意的,也有无意的。
上文所列是几种主要情况,成人不能简单地给他们下“对”还是“错”的结论,应本着尊重、理解的原则,积极探究孩子的心态,因势利导。
对于某些不涉及道德原则的小秘密,不必追究,无须揭穿,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有心事,为何不愿和父母说?
近日,曾伴随几代少年成长的“知心姐姐”卢勤发出倡议,将每年10月25日设为知心“倾听日”。
据悉,知心姐姐面向两万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超七成中小学生有心事不愿和父母说,而其中中学生首选父母作为倾诉对象的比例为17.79%,小学生的比例为34.21%,这一比例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逐年下降。
对于这一结果,大多受访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并不意外。
孩子有心事,为何不愿和父母说?
调查:有了心事不愿意告诉父母
“如果有心事,你会告诉父母吗?”对于这个问题,导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中学生。
“不一定,有些会有些不会。
”“额,一般不会。
”……受访的三名高二学生都表示,如果有心事一般不会告诉父母。
高二学生小林说,所谓心事,就是不大适合和父母说的事,比如说每个人都会有暗恋对象,和同学闹矛盾或碰到什么挫折等问题,这些小林选择和好友说,而不会和父母说。
“如果说是心事的话,一般比较少和父母说。
”另一名高二学生小陈说,他所在的同学和朋友圈子,很少有同学什么心事都和父母讲。
不过,小陈认为,设立“倾听日”,提醒大家关注“亲子沟通”,对加强亲子沟通多多少少有个提醒作用。
采访中,一初三学生小陈告诉记者,平时有心事他很少和父母讲,但他周围有几个同学和父母很聊得来。
“我同学爸妈知道我同学早恋,并不是马上制止,而是慢慢开导,这样的父母太难得了。
”小陈说,与父母特别聊得来的,都是从小培养的。
孩子不愿意把心事告诉父母,大体有三个原因;一是感觉和家长没共同语言,二是认为家长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三是担心家长小题大做。
个案:父亲专制,女儿选择沉默
厦门六中心理老师告诉导报记者,在平时工作或生活中,她接触了不少因家长不懂倾听或没时间倾听孩子心声,最后导致亲子关系僵化,严重的还导致孩子抑郁。
王玉凤说,她接触过一名初中女生,长得很漂亮,也很乖巧,却长了很多白发,平时很忧郁。
孩子妈妈告诉她,孩子长白发并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孩子“忧”出来的。
这个女孩,平时一开口说话,就很容易掉眼泪。
后来经过了解,王玉凤了解到这个女孩家境很好,从小父母要她学钢琴,孩子不喜欢家长就硬逼。
由于生性乖巧,孩子虽不情愿但也每天练。
孩子的爸爸有些专制。
女孩在学习上碰到难题,问爸爸,爸爸如果讲完一遍,孩子不懂,爸爸就烦了。
如果孩子跟爸爸探讨还有第二种方法时,爸爸还会质疑“怎么可能?”爸爸的武断,让女孩选择了沉默。
王玉凤说,这名女孩找她倾诉后,或许是憋太久了,讲完后哭了好久。
还好后来父母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与孩子加强了沟通,女孩渐渐好转。
“这完全是因为父母太忙,太专制,没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导致孩子不敢说也不愿说,最后导致抑郁。
”
声音: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
作为妈妈,初三学生家长佳佳妈是幸福的。
孩子有什么心事,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孩子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她。
“我们基本是以朋友的方式相处的,有时朋友还会觉得我们是姐妹、是玩伴。
我们什么都谈。
”
在佳佳妈看来,孩子不愿意把心事和家长说,是因为很多家长老把自己当家长,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对于孩子的教育,佳佳妈很民主。
孩子向她寻求帮助时,她会耐心地听孩子讲完,然后给孩子提些相关建议,但最后是否采用,则让孩子做主。
除了倾听,佳佳妈也“诉说”。
这几年为了照顾孩子经常换工作,会遇到各种状况,她会把这些告诉孩子;孩子考砸了,佳佳妈会安慰孩子,告诉孩子妈妈有时工作上也会犯一点小错误。
“有的家长不敢把自己的缺点让孩子知道,觉得自己不如孩子很丢脸,我觉得没有什么,就因为我也有很多不懂和不足的地方,这样她才不会有压力。
”
在佳佳妈看来,父母不应把孩子当做自己的财产,而应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体,家长要多想想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观点: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流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把心事告诉家长?原因可能是因为家长在沟通方式上存在问题,不会、不懂倾听,甚至是没有倾听、不愿倾听。
倾听很重要。
家长要主动去倾听,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要急于下结论和判断,多用一些开放性、鼓励性的问题让孩子继续说下去。
倾听过程中,要与孩子多一些互动交流,多一些情感上的反应。
比如孩子因伤心向家长倾诉,家长第一时间要在情感上给予回应,孩子有种被理解的感觉后,就更愿意把心里话和父母说。
在倾听的角色扮演上,家长应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居高临下,孩子不爱说;说了半天,每次最后都绕到学习问题上,孩子会觉得没必要和家长说。
与孩子沟通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些心事不愿意和家长说。
家长应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说,要给孩子相对独立的空间,因为孩子希望家长把他当成人看待,如果此时家长仍按孩子小时候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更不愿意说了。
而如果说出来,又得不到理解,此后孩子就更不爱对父母倾诉了。
当然,光家长学会倾听还不够,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倾听的能力。
倾听是双方的。
作为孩子,应把父母当成最要好的朋友。
与父母沟通,父母会从父母的角度给孩子一些建议,虽然有时父母表达不是很恰当,但出发点都是好的,孩子要多理解父母的用意。
人与人之间沟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不光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要学会倾听,人与人之间也要彼此学会倾听。
设立“倾听日”,这个建议很好。
但单单设立一个“倾听日”并不够,更重要的还是平时要重视倾听,重视与他人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