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4.要下雨了 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句子的朗读和表达。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询问是否有过要下雨的经历。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第一次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2. 第二次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
3. 第三次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和理解。
2. 举例说明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3. 让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 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句子,并给予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和生字词。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故事《要下雨了》的内容和生字词。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生字词造句,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拓展环节,学生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记录也增加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的逻辑关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六、课堂游戏(10分钟)1. 组织一个生字词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和巩固生字词。
2. 邀请学生上台参与游戏,其他学生观看并加油助威。
3. 游戏结束后,给予获胜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讨论如何在句子中运用这个生字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明确要下雨之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2、①课前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听准要求,先读准字音。
(指读生字)②师:它们都是轻声,齐读“呀”、“吧”、“吗”。
一会儿,会在朗读中体会这几个词的用法。
二、学习课文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是在哪几段写的?端好书。
眼离书本一尺远。
师:拿好书,听录音。
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过的问题?生:遇到三个好朋友。
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
遇见小燕子在二、三自然段,遇见小鱼在五、六自然段,遇到蚂蚁在第七自然段。
师: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它们说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按照顺序,我们先学第一段,第一段有两句话,自由读这两句话,看都说了些什么?同桌在下面说一说(画兔)。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第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小白兔在山上弯腰割草时,天气很闷热。
师:你讲的“闷”不准,听老师讲,“闷”是空气不流动,使人感到心烦。
师:直起身子的动作,大家做一做。
正在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齐读。
师:小白兔怎么对小燕子说的?举手的同学齐读。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小燕子从你们头上飞过,快喊!(生喊)师:声音太小,高一点儿就更好了,再来。
看这句话后面是个问号,怎么读?(小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师:老师把这个词去掉,读这两个句子,看一样吗?(第二句,小燕子你飞得这么低)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为什么”、“呀”、“?”一句是疑问句,说明它不知道燕子为什么低飞。
第二句小白兔早就知道小燕子为什么飞得很低。
师:老师为你补充一下,第一句话是个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再齐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腰、坡、沉”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边”等7个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实际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对话中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3.下雨时,自然界会有许多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完本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补上课题:要下雨了)二、读文识字1.自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圈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坡”与土地有关;“闷”与心有关。
(2)找出偏旁相同的生字“呀、呢、吗、吧”加以区分。
(3)指导书写“直”“边”“加”。
直:中间有三横。
边:走之旁是三画。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序号。
3.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3幅)4.再读课文,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5.指名汇报说,全班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抽读。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成词语。
二、由扶到放,学习课文1.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燕子的话。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新伙伴(点击课件),一个是在天上飞的小燕子,一个是在水里游的鱼儿,还有一个是在地上爬的蚂蚁,他们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见面,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句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这是为什么呢?3、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做到读准读通1、学生读课文:请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68页。
好好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问一问老师、同学。
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朗读情况:⑴四个语气词:吗吧呀呢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齐读。
⑵出示课文中有这四个语气词的句子:先自由读好这六个句子──再开火车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结:这四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语气助词。
有了它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也好听多了。
⑶出示生字坡、割、闷、伸:用坡,山坡的坡这种形式认认它们。
三、由生字坡、割、闷、伸引入教学第一节1、这三个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要跟你们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出示第一节:先自由读句子,再找生字凸现读词语。
然后指名朗读。
最后齐读。
2、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具体指导如下:⑴读着这些句子,你能配上那些动作?自由朗读,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⑵指名上台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⑶让学生表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动作,大概两分钟左右。
然后问:你们有什么感觉?⑷此时,再朗读这一节!四、教学第二、三两节1、这时候,一只小燕子正从它头上飞过,小白非常奇怪。
(指名学生)你奇怪吗?为什么?(同时打出课件)2、是,小白兔大声喊了起来──齐读: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3、学生字喊:⑴凸现生字,加拼音,指名读。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
2.2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学会观察大自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晴天、多云、雨天等不同天气,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要下雨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2.学生交流自己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生字词、句子理解等。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关注角色心情变化。
四、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要下雨的迹象?2.分组表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展示角色心情变化。
2.布置作业:观察天气变化,用日记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气变化。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2.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应对要下雨的情况?2.分组表演:展示小动物们应对下雨的场景。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天气变化的情景剧。
2.学生合作完成情景剧,展示自己的创意。
2.布置作业:创作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和作文。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如生动、形象等。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本课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能理解并复述本课课文的内容。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变化。
4.能感受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变化。
2.让学生感受不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让学生理解本课的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
2.教具:图片、小雨伞玩具等。
3.课前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展示图片或观察天空的方式引入话题“天气”。
2.引导学生谈论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步:学习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讨论1.引导学生谈论课文中的天气现象,以及这种天气对人们带来的影响。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天气的变化规律。
第四步:活动1.让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做简单的天气记录表。
2.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关于天气的图画或写一段小短文。
第五步:总结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彼此的成果。
五、课后作业1.完成天气记录表并写一篇小记。
2.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天气变化展开,通过观察、讨论、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热情,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要下雨了”的意思;2.能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词义及含义;3.能够初步体会“要下雨了”对人们的影响。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2.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简单表达自己对“要下雨了”的理解。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对即将到来的事情做好准备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熟读课文;2.学生能够初步体会“要下雨了”的含义。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要下雨了”里面的意思;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要下雨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课文的PPT、图片等;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学生教材等;3.活动准备: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参与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图片资源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乌云密布,风起云涌”等。
•抛出问题:“你们知道现在的天气是什么样子?”2. 学习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认识生字词。
2.师生共同朗读,逐句解释含义。
3. 活动设计•分组讨论,互相解释课文。
•为课文配上简单的图画,让学生理解更加生动。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拓展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或家人在下雨前做了什么准备。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下雨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要下雨了”这个概念,培养了他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做好准备的态度。
六、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让家长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再读一遍。
2.情景作业: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小日记记录下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要下雨了》这篇课文;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和我讨论交流。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4.14《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4.14《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要下雨了》,是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课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天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天气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天气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天气的热爱,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掌握天气变化的表达方式。
2.能够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自由表达不同天气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天气。
五、教学准备1.课文《要下雨了》内容的教学课件。
2.天气图片或气象图表。
3.布置学生观察天气的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与学生通过图片或气象图表复习不同天气的名词,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词汇。
2. 学习课文1.教师呈现课文《要下雨了》,让学生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分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含义。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出现的不同天气情况。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描述自己常见的天气情况,为下面的表达做准备。
4. 情境教学1.教师设计多种情境,让学生根据情景表达不同的天气情况。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对话。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天气预报,培养学生对气象的兴趣。
6. 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不同天气表达的记念和掌握。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关于“今日天气”的小短文。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用语言描述。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不同天气的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口语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真实应用所学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要下雨了》的教案,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使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中更好地理解知识。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一、概述1、课题来源:《要下雨了》2、所需课时:3课时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
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
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14课,题目为《要下雨了》。
该课主要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下雨的前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自然现象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下雨的一些前兆,如乌云密布、树叶颤动等;–理解故事情节,明白故事中所传达的信息。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会故事中的情节,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乌云密布、树叶颤动等下雨的前兆。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判断下雨的征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讲解课文标题《要下雨了》,引导学生思考下雨的征兆。
3. 教学内容呈现•朗读课文,让学生听懂故事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情节。
4. 拓展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分角色表演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总结•导出本课教学要点,加深学生对下雨前兆的认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理解下雨的征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会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自然的认识。
六、延伸阅读我建议学生可以在课后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环境,寻找下雨的前兆,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
同时,可以阅读相关的童话或小故事,拓展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为《要下雨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
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学习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导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1、听录音,让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3、下雨了,自然界有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习了《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补上课题:要下雨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
2、同桌同学互查生字读音。
3、分段接读,纠正字音。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1、小白兔是怎样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2、燕子、小鱼、蚂蚁都说了什么?分别请扮演这些角色的同学来朗读。
3、大家替他们想一想:这时候燕子什么心情?读读说说,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李老师正忙着( )!( )正忙着( )!3、小鱼、蚂蚁什么心情?请其他的扮演者再读课文。
4、通过听读,大家讨论一下:要下雨了,你知道什么啦?5、小白兔知道了吗?他是什么做的?怎么说的? 齐读最后一段。
6、小白兔的想法前后一致吗?下雨前,小白兔自身有什么感觉呢?7、请同学再分角色朗读。
8、学了这篇课文,谁能解释一下: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低飞,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9、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吗?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1、同学们,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去读课外书,找一找答案。
2、练习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五、实践作业1、口头填空:⑴要下雨了,燕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认读“要、下、雨、了”等生字。
1.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1.3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培养观察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好习惯。
3.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认读生字。
1.2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2.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变化。
2.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张下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天气?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认读生字3.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轮流认读。
3.2教师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4.拓展活动4.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天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4.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天气谚语或天气变化的小知识。
5.2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动物们是如何应对下雨的?它们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6.课后作业6.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来,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四、教学反思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
3.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六、教学资源1.课文《要下雨了》2.生字卡片3.天气图片4.天气谚语及天气变化小知识资料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次数、互动情况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4 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4 要下雨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认读课文《要下雨了》。
2.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3.能够模仿朗读课文。
4.能够初步认识一些天气现象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懂、认读课文《要下雨了》。
•难点:初步认识天气现象的名称,如“下雨”。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要下雨了》。
2.天气模仿道具(如伞、雨衣等)。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师生一起唱《小雨点儿落在我头上》。
2. 学习课文《要下雨了》
(1)呈现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要下雨了》,让学生认真听。
•教师指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要下雨了”。
(2)讲解课文
•联系课文情景,向学生解释课文中的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进行讨论,包括“下雨”是什么样的现象等。
(3)朗读课文
•师生一起朗读课文,学生模仿语调、情感。
3. 情景模仿
•让学生模仿天气现象,如“下雨”、“刮风”等,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来。
4. 活动设计
•分组讨论天气现象,提出不同的天气情景描述给同学猜。
五、课堂小结
•教师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和理解。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要下雨了》。
•练习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表达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下雨”等天气现象,培养他们观察、描述天气的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描绘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体会雨天的气氛,对雨天生活有直观了解。
3.能够朗读教材中相关课文,并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主要情节。
2.描绘主要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入戏。
三、教学难点1.感知雨天气氛,体会情感表达。
2.用简单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四、教学内容分析教材《14、要下雨了》是一篇生活化的散文,以写雨天的情况为主线,通过描写人物和环境,抒发了作者对雨天的情感。
内容简单,情感真挚,适合一年级学生。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雨天场景,激发学生对雨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前导教师带领学生整体性地读一遍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细读课文逐段分析课文,介绍理解每个小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4. 讨论分享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雨天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5.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自由发挥即兴表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6. 情感体验通过互动游戏或手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雨天的气氛,加深对雨天的印象和理解。
7. 复述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练习或绘画任务,巩固今天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对雨天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加深对雨天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展示了雪莱的小生活,教师能够抓住故事的重点,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
七、延伸拓展学生可自行布置雨天生活的图片日记,或撰写与雨天有关的小故事等,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本节课《14、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雨天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描绘。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能力,了解阴雨天的一些特点。
2.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引导学生关心自然环境的变化。
3.通过本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要下雨了”这一天气信号。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相关的词语意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变化。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准备和课文熟读。
2.班级环境的调节,确保教学秩序良好。
3.老师准备一些图片或小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老师利用图片或者课文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谈论天气的变化。
2.询问学生“当天要下雨时,我们会发现哪些现象?”第二部分: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听读课文,理解要点,老师解释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出课文中的天气信号。
第三部分:拓展与巩固(15分钟)1.老师请学生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所见的一些天气变化的信号。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创作一些与天气相关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表演小短剧,表现出不同天气下人们的生活场景。
五、教学反馈1.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适时表扬学生的表现。
2.请学生背诵课文,巩固对内容的理解。
3.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例如画画课文中的情景或写一篇小短文讲述自己所见的天气变化。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考查等形式进行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记录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多经验丰富的案例或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是关于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要、下、雨、了”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读和理解生词。
2. 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
2. 学会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图片、动作等直观教具。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动作,引导学生说出与雨相关的词语,如“雨滴、雨伞、雨衣”等。
(2)引出课文《要下雨了》,引导学生猜猜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如“谁要下雨了?为什么?”(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词(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2)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词。
4. 课堂练习(1)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 观察自然现象,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3. 家长协助完成课后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观察自然现象的敏锐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生词构造简单的句子。
5.通过绘本、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
三、教学难点1.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课文《要下雨了》课本。
2.课文录音机。
3.黑板、彩色粉笔。
4.课文绘本。
5.与《要下雨了》相关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课文绘本,激发学生对下雨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下雨的经历和感受。
第二步:听说训练(15分钟)1.播放《要下雨了》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音语调。
3.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对话。
第三步:阅读训练(20分钟)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重点理解关键词。
2.分组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3.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创作,写几个相关句子。
第四步:拓展延伸(10分钟)1.进行与《要下雨了》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模拟下雨、猜谜语等。
2.利用观察云朵的形状,引导学生绘制云朵画,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想象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写一篇有关下雨的段落。
2.要求学生检查自己的作业,明天做好课文的复习准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学生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上就是本节课《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4.要下雨了教案
14要下雨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4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
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
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②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边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
(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集体朗读全文。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
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
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下面几个字。
直加呀边吧
2.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生这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红、临写。
3.用“直、边”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三、词句训练
1.学生先自己口头试着练习3里的词语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题可以组成两句。
2.让学生书面完成练习3。
3.读课后练习的句子。
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
具体。
四、扩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
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14 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要下雨了
蚂蚁搬东西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基本达到了预设效果。
在教学中,运用动作充分理解“直”的意思,同时通过动作体会小白兔由半信半疑到坚信不疑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对这些重点词句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学生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请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学生对重点词句的领悟可谓水到渠成。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
我在教学中通过以读助讲,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使他们较好地感受、体验了课文深刻的现象联系,从而较有实效地挖掘了这个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觉得本节课内容设计有些过多,使整节课进程过于紧张,使朗读时间不够,所以,还应对本节课仔细斟酌,进行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