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暨院内绿色通道项目总体解决方案
紧急用血预案绿色通道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临床医疗救治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血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紧急用血预案绿色通道。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快速、高效的紧急用血响应机制,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血液。
2. 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紧急用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保障患者用血安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临床各科室,在以下情况下启动紧急用血绿色通道:1. 患者因疾病或手术需要大量输血,且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血液。
2. 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需立即更换血液。
3. 患者突发严重出血,需紧急输血维持生命体征。
四、组织架构与职责1. 紧急用血领导小组成立紧急用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紧急用血工作。
领导小组由院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临床科室等相关负责人组成。
2. 紧急用血执行小组紧急用血执行小组由输血科、检验科、护理部、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紧急用血工作。
五、紧急用血绿色通道流程1. 临床科室报告临床科室发现患者需紧急用血时,立即向紧急用血执行小组报告,说明患者病情、所需血型、数量等信息。
2. 紧急用血申请紧急用血执行小组根据临床科室报告,向输血科提出紧急用血申请,并说明患者病情及用血需求。
3. 输血科评估输血科接到紧急用血申请后,立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符合紧急用血条件。
4. 绿色通道启动经评估符合紧急用血条件,输血科启动紧急用血绿色通道,包括:(1)联系血站,优先调配血液。
(2)通知检验科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3)通知护理部做好输血准备工作。
5. 输血检验科完成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后,输血科将血液输送到临床科室,由医护人员进行输血。
6. 监测与反馈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输血安全。
医疗绿色通道应急演练方案
一、前言为了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医疗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医疗绿色通道应急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检验医疗绿色通道的畅通性和有效性。
2. 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3. 优化急诊科、各相关科室之间的协作流程。
4. 提升医院整体应急救治水平。
三、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及各相关科室五、演练内容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2. 重大医疗事故应急演练3. 医疗绿色通道畅通性检验六、参演人员1. 急诊科医护人员2. 相关科室医护人员3. 医院行政、后勤等部门人员4. 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七、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阶段(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流程和参演人员职责。
(3)召开演练动员大会,向参演人员传达演练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 演练实施阶段(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模拟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验医院应急响应机制和医疗绿色通道的畅通性。
(2)重大医疗事故应急演练:模拟患者突发病情,检验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绿色通道的运行效率。
(3)医疗绿色通道畅通性检验:模拟患者就诊高峰期,检验急诊科、各相关科室之间的协作流程和绿色通道的畅通性。
3. 演练总结阶段(1)参演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演练领导小组对演练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将演练总结报告上报医院领导,为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八、演练评估1. 评估医疗绿色通道的畅通性和有效性。
2. 评估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3. 评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九、演练总结报告1. 演练过程记录2. 演练总结及改进措施3. 演练效果评估通过本次医疗绿色通道应急演练,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医疗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紧急救援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的作用是救治患者,在抢救时间和医疗技术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医院抢救任务的关键部分,下面将介绍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一、院前急救阶段院前急救阶段是指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
院前急救的时间非常关键,需要急救人员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病情,快速地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院前急救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接到呼叫:当急救人员接到呼叫时,需要尽快出发。
2. 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需要进行现场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受伤情况。
3. 实施急救措施:急救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氧气供应、止血等。
4. 运送患者:急救人员需要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
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阶段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内部的紧急救援系统,是院前急救和病人入院治疗之间的重要纽带,具有加快患者诊治的时间、提高救治效果的作用。
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的主要特点是快速、高效、全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项诊疗工作。
一般情况下,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可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接受患者:医院急诊部门的医护人员需要尽快接受急诊患者,并进行病情评估。
2. 注册登记: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患者的注册登记,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严重程度等。
3. 诊断治疗: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4. 医技检查:医院内部的各种医技检查、检测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检查和筛查服务。
三、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的工作流程为了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势,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协调工作流程,使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个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1. 呼叫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后,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立即调度急救车和急诊科医生。
医院一体化急诊救治解决方案(卒中、胸痛、新生儿、危重孕产,创伤五大中心)
创伤性灾害
l 自然灾难 l 人为事故 l 社会安全事
核辐射灾害灾害
l 群体性疫病 l 传染病疫情 l 重大食物中毒 l 职业中毒
化学性灾害
l 危险化学品事故 l 化学品中毒
国家政策
“大急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卫办医函 [2019]588号文件《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试点 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末,完成 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建立 急救中心与区域内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 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及新生 儿救治中心。
交班系统 急诊叫号 急诊电子病历 急诊医生工作站 急诊科室 质控统计
自行来院的患者,先分诊后 挂号、先挂号后分诊流程均 可。(依据就诊卡、身份证 、医保卡等方式登记建档)
实现工具: 全过程时间同步系统 时间自动采集系统
患者进入分诊台,护士给其 进行三区四级分诊、如分诊 本科抢救、留观、诊疗室这 些工作站同步信息,同时相 关人员APP同步提示。
广东省政策
解决方案
总体目标:构建智能一体化协同应急救援体系
急救SaaS云平台
标准化急救电子病历
SaaS
数据分析与挖掘
移动协同救治终端 远程急救与监护
生命体征传输 GPS定位与跟踪
标准接口
患者就医轨迹与跟踪
区域时钟同步
心电AI
胸痛AI
影像AI
知识库 预警分析
辅助决策 质量控制
云120
急救调度
电话管控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解决方案
区域协同急救与紧急医学救援—与死神赛跑 时间就是生命
• 急救 平时对个体的紧急救治,以保存生命恢复呼 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防止病情恶化 、处理伤口、固定骨部,促进复原。分院前 急救和院内急救。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改善方案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改善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优化急诊分诊流程1. 设立专门的急诊分诊区域,配备经验丰富的分诊护士。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一、急诊绿色通道定义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达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流程、拯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达的诊断过程,该通道的全部工作人员,应付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供给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断服务。
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范围各样危重症需马上急救患者;“三无”人员(患者无姓名、无家眷、无经费)。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 6 小时)内危及病人生命。
分类以下:(一)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急性创伤惹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碎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余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重度休克、急性颅脑损害。
(二)心脑血管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弱竭、急性脑卒中、各样昏倒。
(三)妇产科绿色通道: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四)其余危及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严重哮喘连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一)院前急救急诊科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电话后,咨询病员数目及病情,如为成批病人,马上报紧迫诊科主任协调全科力量做好急救准备,急诊科力量不足时报告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启动成批病员急救方案。
急诊科接电话后马上( 3 分钟内)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医务人员初步判断病情,予现场急救,必需时转总医院院内办理。
转运前应先与急诊科电话联系,做好绿色通道启动准备工作。
(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连接1.急诊科与“ 120”患者转接流程:急诊科接市120急救中心电话后做好接诊准备→两方交接(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纪、单位、受伤经过、诊断、处理状况、当前病情)并署名→交接完成。
2.如为患者自行入急诊科,接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需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时,上报所在专业二线班及急诊科主任,如为工伤需同时上报医务部(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3.接诊科室遇成批患者时,应马上报告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主管院长,动员全院力量急救,各有关科室医务人员一定无条件听从医院指挥和安排。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应急预案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应急预案一、引言急诊手术绿色通道是医院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而设立的特殊通道。
为了确保这一通道的高效、顺畅运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需要通过急诊手术绿色通道进行救治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因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急性创伤等导致生命垂危的患者。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一)应急领导小组成立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主管医疗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手术室、麻醉科、检验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
职责:全面负责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二)急诊科职责:负责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诊,及时发现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护送患者至手术室。
(三)手术室职责: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手术准备,包括手术器械、设备、药品等;安排手术人员到位,确保手术能够及时开展。
(四)麻醉科职责:负责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和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保麻醉安全有效。
(五)检验科职责:及时完成患者的各项检验工作,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六)输血科职责:做好血液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手术中有充足的血液供应。
(七)其他相关科室职责: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四、应急流程(一)患者接诊1、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接到患者后,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受伤情况等。
2、对于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立即启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
(二)术前准备1、急诊科医生在完成初步评估后,迅速开具相关检查和医嘱,并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
2、手术室接到通知后,在 15 分钟内完成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手术间的清洁消毒、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准备、手术人员的安排等。
3、麻醉科医生在接到通知后,在 10 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和准备。
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提升创伤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按照**省卫健委创伤中心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通过创伤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为创伤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我院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建立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成立医院创伤中心建设领导组织(一)成立医院创伤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创伤中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医院医务科。
主任:协调员:成员:秘书:数据管理员:创伤中心委员会职责:1、审议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培训方案、计划,并监督实施。
2、审议由办公室提交的创伤中心工作计划、发展思路、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等。
3、制定创伤中心建设进程有关的工作目标及资金预算。
4、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制定考核标准,确定考核指标,定期评估考核;不断完善救治工作流程,建立奖惩机制。
5、每季度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总结分析上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导各项措施的落实;遇重大、特殊事项,随时召开紧急会议商议。
6、创伤中心委员会具有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为创伤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权力。
创伤中心办公室职责:1、全面负责创伤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直接对创伤中心委员会负责。
2、组建创伤中心救治团队,主持制定创伤中心发展规划和计划、培训及演练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3、制定并组织实施创伤中心的工作流程、目标和计划。
4、负责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对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组织调研并提出报告。
5、根据创伤中心建设要求和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定期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会和科室反馈。
6、负责创伤中心的急诊及院前急救的协调工作,负责与120建立制度化联动机制。
7、制定创伤救治数据规范制度,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质量分析,主持典型病例讨论会、质量分析会,制定定期质控总结和改进措施。
智慧医疗云-院前急救系统核心业务流程及其解决方案
– 专家远程指导,利于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检伤分类及分诊; – 通过检验检查数据,如远程心电图诊断,对病情严重程度做出准确评估; – 院内根据诊断和院前急救情况,迅速指定入院后的抢救方案; – 按照抢救方案,绕过急诊科和ICU,直接送入手术室抢救; – 从而为危急重症患者开辟一条安全准确的绿色通道。
– 依附型(重庆模式):依托一所综合性医院的院前急救,形成院前急救、医疗监 护运送、院内急救、ICU等完整的急救医疗功能。投资小,见效快,占大多数。
– 附属消防型(香港模式):院前急救由消防局负责。呼救后,消防部门排除救护 车送病人到医院。消防分布广泛,反应快,分钟到达。
• 急救存在问题:
– 急救医疗服务相对滞后,所引发的急救供求问题; – 重视程度低于其他学科,人员稳定性差,缺乏高水平的急救队伍; – 医生经验不足,难以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急救现场孤立无援; – 救护车配置落后,对运送途中的医疗救护不利; – 医院差距大分布广,盲目送达,无法准确送至最有利救治的医院; –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急救事业发展亦不平衡。
• 环境特点(发散性强):
– 急危重症病人多数来源于家庭,发散居住常导致急救情况估计不足; – 地域偏僻、路途远、天气变化等因素; – 强调:充分的物资准备(救护车辆、通信器材),医患人身安全。
• 规模特点(群体危害大):
– 突发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出现众多伤病人员; – 强调:快速实现院前或突发事件现场急救。
– 急救现场的各项数据,如:患者生命体征、检验数据、监测图像等,能实时传送 到指定院端;
– 院内专家通过高清视频会话,实施远程指导现场急救及转运途中的持续救治工作; – 院内数据库病历,及社区健康档案能够快速被救护车及值班专家调阅查询; – 有效缓解急救医疗队伍年轻及经验不足的矛盾,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急救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急救绿色通道实施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急救绿色通道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
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在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发生时,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救助和医疗服务的一种机制。
本文将针对急救绿色通道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参考。
一、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的必要性。
1.1 社会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集度增加,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上升。
因此,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可以为受害者提供更快速、更及时的救助,降低因等待救援而导致的伤亡率。
1.2 医疗资源利用。
急救绿色通道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可以更好地协调医院、急救中心、交通部门等多方资源,实现快速救援和转运。
二、急救绿色通道的实施方案。
2.1 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中心。
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是急救绿色通道的核心,它可以对各方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协调,实现快速响应和快速救援。
在城市各个区域建立应急指挥调度中心,配备专业的应急指挥人员和先进的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响应各类突发事件。
2.2 建立多级医疗救助网络。
建立多级医疗救助网络,是急救绿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急救中心、急救站点等多个级别的医疗救助设施,可以实现对受伤患者的快速救助和转运,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2.3 完善交通救援体系。
交通救援体系是急救绿色通道的重要保障。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急救车辆的通行需求,确保急救车辆能够快速、畅通地到达事故现场和医疗救助点,提高突发事件的救援效率。
2.4 建立全民急救培训体系。
建立全民急救培训体系,是急救绿色通道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使更多的人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为突发事件的救援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急救绿色通道的实施效果。
3.1 救援速度显著提升。
医疗绿色通道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救治效率,确保在突发事件、重大疾病救治等紧急情况下,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各类紧急情况下的医疗绿色通道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急性外伤等急危重症患者;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 灾害事故;4. 其他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的情况。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疗绿色通道领导小组负责医疗绿色通道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领导协调各部门、各科室的应急救治工作。
2. 医疗绿色通道办公室负责医疗绿色通道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医疗绿色通道的规章制度;(2)组织培训、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3)收集、整理、分析医疗绿色通道运行数据,不断优化救治流程;(4)协调各部门、各科室的应急救治工作。
3. 医疗绿色通道救治小组负责患者的现场救治、转运和后续治疗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救治;(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3)协调各部门、各科室的应急救治工作;(4)做好患者的转运工作,确保患者安全到达目的地。
四、应急预案1. 紧急情况报告(1)各科室、各部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向医疗绿色通道办公室报告;(2)医疗绿色通道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疗绿色通道领导小组报告。
2. 紧急救治(1)医疗绿色通道救治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救治;(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3)协调各部门、各科室的应急救治工作。
3. 转运与后续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转运;(2)确保患者安全到达目的地;(3)做好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
4. 信息报告(1)各科室、各部门应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医疗绿色通道运行情况;(2)医疗绿色通道办公室负责汇总、分析、上报医疗绿色通道运行数据。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2. 演练内容包括:急救技能、救治流程、信息报告等;3.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制定本流程。
第一条院前急救(一)120救护车出诊快捷(小于3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合理的救治处理措施。
(二)急危重患者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及途中的搬运过程中,做好急救、处理及监护,并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三)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第二条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一)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患者病情通报; 120中心-急救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二)患者转送与安置:危重患者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接诊的医生、护士等有关人员,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三)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患者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室→抢救室→(ICU/CCU/导管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第三条患者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患者交接:指急危重症患者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患者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
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一)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二)院前工作要求:确定生命体征,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并作出“拟诊”,做好到院交接准备→到达急诊科→正确、迅速地将患者转至院内(推)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和病情交接。
第四条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一)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诊(分诊)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抢救。
急救绿色通道
急救绿色通道标题:急救绿色通道引言概述: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在突发疾病或者意外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快速、专业的急救服务的通道。
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可以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从急救绿色通道的意义、建立方式、运作流程、应急措施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急救绿色通道的意义1.1 提高急救效率急救绿色通道可以减少患者等待急救的时间,提高急救效率,降低因等待时间过长导致的病情恶化风险。
1.2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可以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急救救治,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急救绿色通道的建立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形象,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
二、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的方式2.1 制定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流程,保证急救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培训急救人员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急救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救治。
2.3 完善急救设施和设备医疗机构应该配备齐全的急救设施和设备,确保在急救过程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急救处理。
三、急救绿色通道的运作流程3.1 接警与指挥中心急救绿色通道的运作流程通常是由接警与指挥中心接到急救求助后,即将启动急救程序,指挥相关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3.2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即将进行急救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3.3 医疗机构的急救处理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情的危(wei)险性。
四、急救绿色通道的应急措施4.1 预防为主医疗机构应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急救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降低急救事件的发生率。
4.2 快速响应在急救事件发生时,医疗机构应迅速启动急救程序,派出急救人员进行救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雅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市政协第四届第1次会议第229号提案答复的函
雅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市政协第四届第1次会议第229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7.05.27•【字号】雅卫计函〔2017〕25号•【施行日期】2017.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正文雅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市政协第四届第1次会议第229号提案答复的函雅卫计函〔2017〕25号冉雪梅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雅安市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22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近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特别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整合有限资金集中力量修建了雅安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并及时投入使用,极大的改善群众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同时缓解了全市儿科床位紧张的供需矛盾。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纳入今年改革重点内容之一。
着眼我市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着力缓解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问题,2017年2月初,我委会同市医改办组织开展了全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活动,进一步摸清我市儿科医疗资源的有关情况。
2017年4月1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叶壮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雅安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送审稿)》,2017年4月5日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雅安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初实施意见》(雅卫计发〔2017〕9号),对我市儿童医疗服务服务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着力推进我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与发展,实现区域内儿童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切实做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儿童健康服务需求,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市设置儿科的医疗机构共有51家,其中:设置儿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13家,能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29家,儿童专科医院1家,妇幼保健机构8家。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 有效衔接制度及工作流程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统组成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承担三个部门功能:①院前急救;②医院急诊科急救;③院内ICU(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护。
从发挥总体的急救功能方面来看,三方面紧密配合,构成了EMSS的一个急救链,作为整个急救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急救工作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窗口,是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救急诊医学的首要和重要环节,其技术与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急诊服务的最终效果。
院前急救的服务过程包括:1.目击者或患者行为(包括自救.互救.按急救电话指导要求行动等)。
2.呼救受理与调度.咨询指导.联络指挥(包括记录患者必要信息.按原则和程序分流调度.必要的技术指导与精神支持.必要的联络/上传下达/协调指挥等)。
3.现场急救(指在患者发病/呼救场所,按医疗原则.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救治措施)。
4.搬运途中救护(指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
5.急救车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
6.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7.其他(指完成单次急救任务后的一系列工作)。
三.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急救一体化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与互助互补,表现在如下多方面:①通信调度: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医院急诊科预报,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②病人转送与安置:病人送达医院急诊科时的快捷.准确.正确转运与安置必要位置,并实行进一步救治等医疗护理操作;③病情交接:院前急救医生将患者的必要病史信息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④器材.设备交接。
1.通信.调度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2.病人转送与安置医院的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等工作。
院内转送工具保证:指接收医院的接诊护士.护工将担架(车).推床.轮椅等转送工具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
暨院内绿色通道项目总体解决方案
(商榷稿)
目前,我国急救体系建设尚不能很好的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急救模式与发达国家对比存在较大差距。
雅安市人民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
嘉事堂医疗作为团中央直属国有上市公司,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愿意为雅安市人民医院科学、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以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影响力,发挥其作为四川西部地区中心医院的作用。
一、建设目标
基于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规划在雅安市人民医院建设
“一系统一平台三大临床救治中心四大数据库”。
一系统指
卫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一平台指急救云平台;三大临床救治中心指创伤中心、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四大数据库指创伤数据库、交通伤数据库、胸痛数据库、脑卒中数据库,以此作为雅安市人民医院整体信息集成系统的一个子项目,推动雅安市人民医院医疗信息化发展,加强整体急救工作的建设。
二、项目简介
(一)一系统:卫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卫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一键群呼电话和短信并自定义其框架内容, 达到紧急情况下的快速通知和快速反应(详情见附件
1)。
(二)一平台:雅安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云平台雅安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云平台——建立集现场急救、院前转运、院内诊治三位于一体的急救网络体系,逐步建成雅安市人民医院协同创伤救治网络体系(详情见附件2)。
(三)三中心:创伤、胸痛、脑卒中中心创伤、胸痛、脑卒中中心——基于一系列远程移动的医疗设备,多媒体的信息化方案,通过3G/4G 移动网络技术,以伤病患者为中心,将相关部门和相关需求纳入并融合为新型的远程医疗救助方案,并通过个方面合作,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减少致残率及伤亡率(详情见附件3),建立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创伤中心、胸痛中心、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
(四)四大数据库:创伤/ 交通伤/ 胸痛/ 卒中数据中心建立创伤、交通伤、胸痛、脑卒中数据中心,以相关数据库作为载体,为大数据分析提供物质基础(详情见附件4)
三、项目推进为了更好地协助贵院完成项目的整体打造,参照行业内急救体系的建设经验,我们建议按照下列步骤来推进:第一步:全面启动建设方案评审和立项以上工作的规划和实施需要院内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创伤相关临床科室、设备科、检验科、信息科等具体
临床科室的配合和协同。
建议医院成立工作小组,院领导牵
头,统筹项目实施。
第二步:创伤急救系统的建设
创伤急救系统的建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院前急救
系统与院内信息的共享,医疗物联网的整体打造;二是院内绿色通道的建设,做到院前到院内创伤相关科室的数据无缝连接。
在此基础之上,打造医院的创伤救治中心。
增加医院在创伤救治方面的影响力,并寻求保险公司合作,共建保险公司医疗救治战略合作单位,引流优质创伤病人。
第三步:突发疾病急救系统建设
主要指胸痛和脑卒中中心的建设,在创伤急救系统基础
之上打造脑卒中及胸痛的院前急救物联网系统以及院内的绿色通道,缩短脑卒中和胸痛的救治时间,数据共享及绿色通道流程规范管理提高救治效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第四步: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可选)
应急指挥系统是针对大型卫生应急灾难事故以及需要
紧急医疗救援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调度和应急指挥,在院内建立卫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起到“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迅速、处置果断”的作用。
第五步:下级急救点的建设(区域中心)
为了增加医院的影响力以及医院的病人量,建议借助国家医联体的政策优势以及分级诊疗的工作部署,在雅安市人
民医院下辖医疗机构内整体打造区域急救系统的建设,加强对创伤、胸痛、脑卒中病人的及时救治、转诊、会诊等工作的开展,引流创伤(相关如骨科)、心内介入、神经介入的病人。
并且注重对高危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以及卒中病人的筛查和健康干预,引流治疗心律失常如
起搏器植入、导管消融的病人。
附件: 1. 卫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系统架构示意图
2. 雅安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系统框架示意图
3. 创伤、胸痛、脑卒中三中心医联网
4. 四大数据库
附件1:
卫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系统架构示意图
--------- 星城刚坯
--------- 电活內髀
附件2:
院前急救云平台系统框架示意图
附件3:
仓M伤、胸痛、脑卒中三中心医联网
一、创伤急救医联网
创伤急救医联网基于一系列远程移动的医疗设备,多媒体的信息化方案,通过3G/4G移动网络技术,以伤者为中心,将伤者、交警部门、120、急救中心、急救车、接诊医院纳入并融合为新型的远程医疗救助方案,通过多学科及医警合作、院内外合作,优化流程,提高效
率,减少致残率及伤亡率。
救护车上装置远程监护仪、自动呼吸机、心肺复苏机、便携式B 超、自动输液泵,通过医护专业救助移动端动态采集伤者信息,救护车、120、接诊医院三方联动,数据共享,打造立体化的求助体系。
二、胸痛急救医联网胸痛急救医联网基于一系列远程移动医疗设备,多媒体的信息化方案,通过3G/4G 移动网络技术,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120、急救中心、急救车、接诊医院纳入并融合为新型的远程医疗救助方案,通过院内外合作,优化流程,在急救的“快速反应”和“有效救助”两个重要环节发挥作用,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胸痛救治效率,减少死亡率。
救护车上装置远程监护仪、远程心电图机、POC 丁生化
分析仪、血常规检测仪、血气分析仪等,通过医护专业救助移动端动态采集胸痛急救病人信息,救护车、120、接诊医院三方联动,数据共享,打造立体化的救助体系。
三、脑卒中急救医联网
我国每年新增脑中风患者约250 万,发病率正以每年9% 的速度快速上升,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4 的人不
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脑卒
中院前医联网专注于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及健康管理,通过搭建医疗卫生合作平台,以医疗仪器物联网为主要手段,检查高危老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神经内科医疗专家的指导下,构
建精准医疗及健康管理的新模式,主动筛查脑卒中病人,引导后续治疗,从而合理应对脑卒中带来的重大公共卫生威胁,提升患者的整体救治效率和水平,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脑卒中院前医联网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中筛查患者;区域中心医院对上述信息及时响应,以及跟进后续介入治疗措施。
注:创伤、胸痛、脑卒中三中心医联网所需心电设备、
血气分析仪、POCT雅安市人民医院已购置,需将医疗设备数据接入本系统,需院方协调医疗设备厂商提供医疗设备数据接口。
创伤、胸痛、脑卒中三中心医联网所需生化分析仪、血常规检测仪需院方采购。
附件4:
四大数据库基于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建设雅安市人民医院医疗急救四大数据库(后期的大数据分析中心),即:交通伤数据库、创伤数据库、胸痛数据库、脑卒中数据库。
一、数据库特点
(一)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包含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包括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共享。
(二)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同文件系统相比,由于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避免了用户
各自建立应用文件。
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
(三)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和物理独立性(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四)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
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五)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
②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
(六)故障恢复
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
数据库系统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物理上或是逻辑上的错误。
比如对系统的误操作造成的数据错误等。
二、数据库作用
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发现突发疾病的规律,更好的指导救治;二是卫生应急工作的数据统计,向上级汇报工作;三是数据亦可应用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