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地理介绍剖析
【城市生活指南走进江城】走进襄阳

走进襄阳襄阳市地貌多姿,属于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构成汉江夹道向宜城开口的不规则盆地。
北部地处武当山、桐柏山之间,为波状土岗,素称“鄂北岗地”,西部为荆山山脉接武当山余脉的山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汉江和唐、白、滚、清河冲积的较开阔平原,东部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全区岗地面积占65.8%,低山丘陵面积占有13%,沿江河冲积平原占据21.2%。
1.汉江:发源地在陕西宁强县,汇入口在汉阳入长江,全长1542公里,流域面积为15900平方公里,其中河道占地面积1116.25平方公里。
2.清河:发源地在河南析川,汇入点在襄州区张湾镇李家店入汉江,全长91.4公里,流域面积1978平方公里,河道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3.唐白河:白河与唐河在湖北省襄阳龚家咀汇合后,始称唐白河。
汇入口张湾镇入汉江,全长531.6公里,流域面积为24001平方公里,河道占地面积11.52平方公里。
4.唐河:发源地河南伏牛山,汇入口双沟镇入唐白河,全长为279公里,流域面积为12270平方公里,河道占地面积11.09平方公里。
5.白河发源于河南嵩县攻离山。
河流全长约320余公里,流域面积12224平方公里。
6.滚河:发源地在枣阳市,汇入口在王河乡唐店村入唐白河,全长共157公里,流域面积2948平方公里,河道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
7.南河:南源于神农架阳日湾的粉清河,北源于武当山的马拦河,流经保康县珠藏洞汇流南河,由东庄峪入襄阳谷城县境。
经襄阳谷城县城至格垒嘴入汉水。
襄阳,位居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中国书法名城”。
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今天,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此番评价已经镌刻在诸葛亮文化广场的诸葛亮青铜塑像底座上。
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分析

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分析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分析——以南宋末年襄阳之战为例在历史军事地理⽅⾯,传统中国沿⾰地理著作主要表现在⼭川形胜的讨论和研究中,其所论述也⽐较零散,其中的集⼤成者当属清朝学者顾祖禹的《读史⽅舆纪要》,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中国军事地理⼤势和利⽤地理形胜的成败得失经验。
顾祖禹对襄阳的地位做出论断:“湖⼴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荆州乎?⽈:‘以天下⾔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之,则重在武昌;以湖⼴⾔之,则重在荆州。
”,i⽽在当代历史本⽂试图从襄阳的位置,交通,⾃然环境三个⾓度来分析其战略地位,并结合南宋末年的襄阳战役这⼀具体战役来分析。
参考宋杰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饶胜⽂的《布局天下》和胡阿祥的《兵家必争之地》等书的基础上,试图对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进⾏初步分析。
1总体分析地理位置: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与南阳分别处于南阳盆地的南北出⼝。
交通:襄阳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个⼗字路⼝。
离各个军事战略枢纽相去不远,是《孙⼦兵法》中所说的。
襄阳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东瞰吴越。
ii著名历史地理学者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所论述:“古代中国之疆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中隔秦岭、伏⽜、桐柏、⼤别诸⼭脉,使南北交通局限于东西中三主线。
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循嘉陵江⼊巴蜀。
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长江下游之吴越。
中线由关中东南⾏,由河洛西南⾏,皆⾄宛郡,再循⽩⽔流域,南下襄阳,复南循汉⽔⾄长江中游之荆楚。
”“襄阳向来就是联系长江中游与中原、关中地区的交通枢纽。
由襄、邓西北陆⾏过武关、蓝关,或⾃襄州溯汉⽔、丹⽔⼊商州,再转陆路经蓝关,或⾃襄州溯汉⽔⾄洋州,转陆路经梁州⼈褒斜道越秦岭,均可⾄长安;由襄州北⾏经南阳、⽅城可⾄洛阳;南⾏经荆襄⼤道⾄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岭⾄⼴州,或经沉⽔⼊桂,或西上⼊蜀,或东下吴越;东南循汉⽔⽽下,经邹、鄂⼊江,亦得联络吴越岭南。
襄阳介绍

襄阳是湖北省省辖市。位于湖北省西
北部,汉江中游,地处秦巴山系和大 别山之间。东南距省会武汉约300公 里。介于东经110°45′~113°43′,北 纬31°14′~32°37′之间。东邻随州市, 南界荆门市,西与十堰市、神农架林 区为邻,北连河南省南阳市。东西最 大横距22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4公 里,辖区总面积19720平方公里,其 中市区面积33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 区面积51.69平方公里。现辖襄城区、 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保康县、 谷城县、枣阳市、宜城市等3区3县2 市,代管老河口市。总人口555.2万, 其中城市人口65.1万。汉族占总人口 的99%以上,还有满、回、蒙古、壮、 土家等23个兄弟民族。境内东北有桐 柏山,东南有大洪山,西南有荆山山 脉,西北有武当山余脉。境内最长河 流汉江流经老河口市、谷城县、襄州 区、宜城市,并将市区一分为二(南为 襄城区,北为樊城区),流长216公里。
阳成为湖北省惟一获得该称号的城
市。
•
近年来,襄阳市每年投入60多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举办各类书法活
动,并先后出台了“弘扬米芾书法
艺术,推动襄阳书法名城建设工作
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把书 法艺术内容纳入全市中小学教育教 学体系,设定为学生考试科目,新 命名了“米公中学”等一批书法特 色学校,使书法的发展传承有了各
项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襄阳市还 先后举办了“国际米芾书会”“全 国历史文化名城风采书画大赛”、 “全国财税系统书画大赛”、“全
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全国知
名书画家邀请展”、庆祝新中国成 立六十年书画展、纪念改革开放30 年优秀书画展等全国性各类展览活 动。
经济腾飞
•
08年金融海啸袭来,襄樊处变不惊,
湖北襄阳市的详细情况介绍

湖北襄阳市的详细情况介绍襄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地处汉江中游,地理坐标为32°15′N,111°29′E。
襄阳市东与河南省南阳市接壤,南与湖北省十堰市交界,西与陕西省安康市相邻,北与河南省南阳市和陕西省商洛市相邻。
襄阳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湖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一、历史文化襄阳市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
襄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文化遗址:1. 襄阳古城: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襄阳古城历史悠久,曾是战国时期楚国、秦朝、东汉、三国时期等多个朝代的边陲重镇。
2. 古城墙: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古城墙规模宏大,保存完好,为研究古代中国城市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3. 襄阳白马寺: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白马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兴建的寺庙之一。
此外,襄阳市还有许多其他历史文化遗址,如襄阳市南漳县的南漳县城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为襄阳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襄阳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经济发展襄阳市经济发展较快,是湖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以下是襄阳市的一些主要产业:1. 汽车制造业:襄阳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多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武汉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工厂等。
2. 钢铁工业:襄阳市钢铁工业发展较快,拥有湖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
3. 化工产业:襄阳市化工产业发展较快,拥有一批知名的化工企业,如湖北化肥厂、襄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4. 高新技术产业:襄阳市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设立了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湖北光谷襄阳光电产业园、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三、城市建设与发展襄阳市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襄阳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供水、供电和通讯设施。
中国历史地理——襄阳.ppt

省 级
襄阳城西13公里的隆中山
市
级清
襄阳城南街中段西侧
市
级清
襄阳城西门外
市
级清
樊城友谊街
市
级明
汉水南岸,万山至襄阳城
市
级清
樊城陈老巷口
市
级明
樊城解放路西头
市
级明
樊城定中街
市
级明
樊城桥头
市
级清
樊城火巷口
市
级清
樊城邵家巷口
文物简况
建于明弘治七年的金刚宝座式塔。 建于明朝,是用材特殊的一字形龙纹影壁。 明代在旧城基址重建的砖墙。 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为抵御前秦进攻,保卫襄阳,率家奴婢及城中
省
春秋战 级国
樊城西北10公里
市 级
真武山
市 级
岘首山
春秋时期邓国的都城,战国秦汉到刘宋的邓县遗址。 民间传说刘备马跃檀溪的马蹄印及溪流。 纪念西晋名将羊祜的建筑遗址,原来著名的堕泪碑已佚。
四
古墓葬
30
山湾蔡坡古墓群
31
叫花子坟
32
朱见淑墓
33
杜甫衣冠塚
34
王叔和墓
市
春秋战 级国
郊区余岗蔡坡村
市 级
序号 名称
一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1
多宝佛塔
2
绿影壁
3
襄阳城墙
4
夫人城
5
诸葛亮故居
6
谯楼
7
铁佛寺大殿
8
襄樊清真寺
9
老龙堤
10
抚州会馆
11
屏襄门
12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中门
13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湖北省襄阳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毗邻长江和汉江两大水系,是湖北
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襄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强烈的文化底蕴,是一座被誉为“东方古堡博物馆”的城市。
襄阳市地处中国中部地区,北与陕西相连,东邻河南,南接江西,西
靠湖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襄阳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楚文化
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这里留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宋城遗址、襄阳古城墙、世界独一无二的木雕博物馆等等。
这些遗
迹见证了襄阳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瑰宝。
其次,襄阳还拥有丰富的美食资源。
特别是三国历史上刘备用“空城计”骗取襄阳的故事流传至今,因此襄阳的空心菜、空洞饼等传统小
吃名扬中外,吸引了众多游客远道而来品尝。
除了历史文化和美食资源,襄阳还有着其他许多地方值得探访的景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襄阳段的坝区旅游区、宜昌至南宁铁路的梅子峪景区、嘉鱼古城等等。
这些景点虽然不如襄阳历史悠久,但是各具特色,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最后,襄阳市的人民热情好客、团结友爱。
不管是来自其他地方的人
们还是海外游客,襄阳人民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襄阳的美丽和温暖。
总结来说,襄阳市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美食资源和自然风光为亮点,以人民热情好客为特色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和文化,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互相繁荣的和谐共处之美。
因此,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中国,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襄阳的这份魅力和温暖。
湖北地形图之襄阳地形战略——关乎整个南方的锁钥之地

湖北地形图之襄阳地形战略——关乎整个南方的锁钥之地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除了青藏高原和大西北外的大陆地区,也就是传统的“汉地十八省”,湖北几乎是居于正中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湖北的省会——武汉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九省通衢。
但是,在地形上,湖北最重要的城市并不是武汉,而是襄阳。
特别是古代南北分裂时期,湖北更是战略要地,其中最为关键所在就是大名鼎鼎的襄阳。
金庸武侠剧中的郭靖就是在此地抵御蒙古人入侵的。
襄阳的地理战略位置郭靖为什么要守襄阳而不是守其他地方呢?抛开郭靖的个人经历与武林奇遇,郭靖选择守襄阳自然不是吃饱撑的随便选了个地方。
襄阳对于偏安江南的南宋来说可谓是生死所在。
请看襄阳周边地形地势图:自古以来,南方想要割据,必须依赖长江,长江是南方政权生存的最后一道屏障。
如果长江失守,那么离国破家亡就铁定不远了。
在古代,没有机械化设备,大队人马想要通过长江,就必须依赖大量的船只,也就是需要水军。
到了长江的北岸再打造水军是不现实的,因为再怎么昏庸的君主也知道派南岸的水军把你的造船大业给搅和了。
所以,就必须有个安全的水道来安安稳稳的造船,造好了再来一波团战或打过长江去或一路平推到南京。
而长江北岸安全的水道也不过只有3处而已。
一是汉水,二是南淝河,三是邗沟(从淮河至长江之间的一段大运河河道)。
南淝河与邗沟位于江淮地区,河网纵横,对北方以骑兵见长的军队来说,很是不利。
且靠近南方统治中心,一般来说难以攻取。
另外,由于离长江也比较近,容易被南方水军北上袭击,安全性上并不高。
当年蒙古人在江淮地区打了几十年也难以更进一步就是明证。
因此最优解只剩下汉水,从汉水可一路往东驶入长江,顺流而下,拥有地利。
汉水离长江又足够远,南方水军逆流而上突进到襄阳比较困难。
加上地处南阳盆地,粮食自不用担心。
周围山岭环绕,造船所需的木材也比江淮地区多得多。
襄阳简介概况

襄阳简介概况襄阳,古称“襄城”,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是湖北省东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
襄阳市的行政区域面积为1.9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50万人。
襄阳市是湖北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区。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襄阳的基本情况吧。
一、历史沿革襄阳市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襄阳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襄阳属楚国。
秦朝统一后,襄阳成为襄阳郡治所。
东汉时期曾设襄阳太守府,三国时期曾为蜀汉的重要城池。
唐朝时期,襄阳成为襄州刺史府所在地。
宋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南、湖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处,是当时的重要商业城市。
元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北、河南两省的交界处。
明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广总督府所在地。
清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北省省会。
1949年后,襄阳市成为湖北省的地级市。
二、地理位置襄阳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东临江苏省,南接安徽省,西连荆州市,北毗十堰市,是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
襄阳市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襄阳市境内有长江、汉江、襄河等多条水系,是湖北省的重要水运枢纽。
三、经济发展襄阳市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区。
襄阳市的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工、轻工、建材、电力等为主,其中机械制造业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
襄阳市的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烤烟等是襄阳市的主要农产品。
此外,襄阳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炭、石灰石、石膏等。
四、文化底蕴襄阳市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襄阳市的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如襄阳古城墙、明清古建筑群、楚文化遗址、汉阳陵等。
襄阳市还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如楚剧、秧歌、龙舞、鼓乐等。
襄阳市的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如襄阳国际汽车文化节、襄阳楚文化节、襄阳秧歌文化节等。
五、旅游资源襄阳市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
襄阳市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遗存、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
襄阳地理气候

襄阳(襄樊)气候资源南北兼宜
襄樊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
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
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
全市热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
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
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
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
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故全市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襄阳概况

【地理位置】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是汉江流域中的一座中心城市。
实行市管县体制。
地理范围为:北纬31。
14’一32037’,东径1100 45’一113。
43’。
平面版图晕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
其东线北端起自枣阳新市镇的白竹同寺林场,与随州市新城镇的界牌口村相连;南端止于宜城市流水镇马头村,与钟祥市的长寿镇和张集镇相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09.5公里。
西线北端起自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与河南省浙川县相连;南端止于保康县马桥镇。
与房县和神农架林区相连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22.8公里。
辖区南北纵距最远两端点。
北端点为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
南端点为南漳县东巩镇苍坪村.两端点直线距离约157公里;东西横距最长两端点,东端点起自枣阳市新市镇白竹园寺林场最东端.两端点止于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两端点直线距离约228公里。
边界线全长1 332.8公里。
汉江将襄樊市域分为东西两半,市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襄樊市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
城区规划面积49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其中襄阳古城区面积2.4平方公里汉江白西向东穿越襄樊城区。
出城东而南去。
江北为樊城、襄阳两区,樊城是襄樊市城Ⅸ繁华商业区.也是鄂西北的交通、邮电、物流中心.襄阳是传统的农业Ⅸ域。
江南为襄城,是襄樊市市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学校相对集中.形成全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城区汉江上建有铁路公路两用桥和公路桥各一座。
襄荆高速公路大桥一座,勾通南北城的交通。
樊概貌新建成的孝襄高建公路和即将竣工的樊(城)魏(河南魏集)高速公路.在襄樊境内与原有的襄十、襄荆高速互相交叉连接。
形成高速互通网络。
从襄樊往东可走孝襄高速至随州、孝感,转京珠高速往南达武汉后直通中国东部;往西可沿襄十高速至十堰、两安后与两部高速网连通;往南由襄荆高速直抵荆州.与湖南等南部路网贯通;往北可经樊魏高速至河南与北部路网贯通。
这“两纵两横”四条高速公路襄樊段全长273.3公里,在襄阳区郜营西互通交会,形成枢纽。
襄阳介绍ppt详解

重点景点介绍——隆中
隆中风景区山峦叠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园风光, 罗贯中曾这样描写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 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 篁交翠”。进入古隆中山口,必经一座三门石坊, 正中雕刻着“古隆中” 三个大字,背阴写着“三代 下一人”。两边除镌刻着杜甫“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外,还有摘自诸葛亮《诫 子书》一文中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 转过石坊,就是诸葛亮曾“躬耕垄亩”逾十亩的躬 耕田,土地方方正正,很是整齐,前行为小虹桥, 刘备二顾茅庐时,在这桥边遇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 彦,见老人衣着不凡,误以为是孔明,便滚鞍下马, 趋前问候,闹了一场误会,小虹桥却因此著称于世。
1986年襄阳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域内现已 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200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
秦汉以前,襄阳为邓、卢、鄀、罗、鄢、谷、厉、随、唐等诸 侯国之城,随后为楚境,秦汉以后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域和 历朝历代的重镇。古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3000年的历史 长河中,大小战役难以数计,著名的战例就有:白起水灌鄢城 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岳飞收复襄阳 之战、宋元襄阳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以及解放战争中 的襄樊战役等。
31
襄 阳 城 卫 星 俯 视 图
32
重点景点介绍——襄阳城
• 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城址疑 在今襄阳城西北的汉水边,刘表迁荆州治于襄 阳前后在城东另筑新城。宋时由土城改为砖城, 并将直进直出式城门改为屯兵式的瓮城门。
• 现存城墙基本上是于明代所建,外砌城砖,内 用土夯筑。东、西、南、北城墙分别长2.2公 里、1.6公里、1.4公里、2.4公里,城墙均高8.5 米,宽5至15米。共有6座城门:东门曰"阳春", 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成",大北门曰"拱宸 ",小北门曰"临汉",东长门曰"震华",城门由 明万历年间的知县万振孙题额。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襄阳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
襄阳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古城之一。
襄阳市地处汉江之滨,东临江陵,南界襄河,北靠武当山,地势平坦,水系发达。
下辖6个区和3个县,总面积142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0万余人。
襄阳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襄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据考古学家研究,襄阳至少有5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是长江流域文明的摇篮之一。
襄阳曾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的军事据点,也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争夺的焦点。
襄阳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激烈的战争历史赋予了襄阳独特的文化内涵。
如今,在襄阳的多个景点和博物馆中,游客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古代遗迹和文物,如襄城楚墓、襄阳古城墙、昭忠祠等。
襄阳自然风光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襄阳地处江汉平原,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多样。
襄阳还有湖泊、江河和山脉等多种自然景观。
襄阳的武当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二山”。
襄阳的民俗风情独特,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节日和习俗。
例如襄阳的襄垣夜梳头节,是中国唯一以梳头仪式为主题的民俗节庆活动。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在子夜时分前往襄垣温泉度假区,将自家头发绑成长辫,在篝火旁男女老少围坐,进行梳头、聊天、唱歌等活动,以庆祝一年的丰收和新年的到来。
此外,襄阳还有著名的巴陵文化、躲避煞舞等传统民俗艺术,为游客提供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体验。
襄阳的经济发展日益繁荣。
襄阳市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连接了襄阳与周边城市。
襄阳还是湖北省内重要的工业基地,电力、化工、冶金和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
此外,襄阳还依托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了农业和农村旅游产业,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襄阳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壮丽自然风光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城市。
襄阳的多元文化和繁荣经济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这座城市的魅力。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还是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襄阳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襄阳概况导游词3篇_湖北导游词_

襄阳概况导游词3篇襄阳的地理位置在湖北省西北部,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襄阳概况,希望大家喜欢。
篇1:襄阳概况导游词襄阳位于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
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分设襄城、樊城两区。
20xx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
襄阳市已形成以汽车、高新技术和纺织等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汽车工业、军工企业的聚集地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技术、智力最密集地区,其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
20xx年襄阳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
20xx年襄阳入围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著名景点有隆中风景名胜区、襄阳城等;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襄阳古城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中国古城文化中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主要体现在:一是古城遗址富集、历史悠久。
在市区建成区1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三座古城遗址,西周邓城遗址有3000多年历史,樊城、襄阳城都有2800多年历史。
在一个城市内有三座独立建城的古城,且历史都如此悠久,在全国是少有的。
古城军事文化印迹深刻、声名远播。
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军事文化的烙印。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
其中,元宋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铁打襄阳”之称名噪海内外。
“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阳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襄阳诞生了鄂西北第一个党组织、第一支正规红军武装,中国早期革命家萧楚女两次到襄阳传播革命火种,贺龙带领红三军转战鄂西北、中原突围鏖战襄阳、“五路大捷”之一的襄樊战役等,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襄阳的介绍

关于襄阳的介绍
襄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湖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襄阳市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下辖6个市辖区、3个县和2个自治县,人口约780万。
襄阳市地处湖北省中部,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襄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襄阳古城墙和三国名将黄忠墓。
此外,还有鄂托克旗草原、武当山和白果林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点,以及华夏神武遗址、秦楚之间遗址等历史文化景点。
襄阳市是湖北省的重要工业中心,工业以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为主。
同时,襄阳市也是湖北省的重要农业产区,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襄阳市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民间节庆有襄阳葫芦瓢节、秦王锡别人、七夕文化节等。
此外,襄阳市还是湖北省的文化教育中心,有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知名学府。
襄阳简介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现辖3个县级市、3个县、3个城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全市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93.6万。
市区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147万。
襄阳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魅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襄阳作为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四大城市群地理区间的中心城市,形成了“铁、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襄阳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工业基础较好,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中国织造名城”和三线军工企事业单位聚集地。
现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汽车产业为龙头,食品、装备制造、纺织、医药化工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方兴未艾,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襄阳是中国中部地区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是国内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优、收费最低、监管最好、效率最高”的城市。
《福布斯》曾连续三年把襄阳列为“中国大陆最佳百名商业城市”和“中国大陆20个最适宜开办工厂的城市”,国家商务部把襄阳确定为国内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被仲量联行评为“中国新兴城市50强”。
襄阳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城市。
2008年进入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的城市行列,排在88位,2009年排在78位,2010年排在75位。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32.2亿元(排在67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7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4.6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189.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7.4亿元。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01.96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269家,比上年增加164家;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1亿元,同比增长39.3%;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1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32.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同比增长14.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84元,同比增长15.04%。
学年论文2011113148襄阳地理环境背景下历史文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以三国文化为例

学年论文襄阳地理环境背景下历史文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以三国文化为例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二〇一三年六月摘要襄阳,湖北第二大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
其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自古即为交通要辏,有七省通衢的美誉。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
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和樊城,隔汉江相望,两城在历史上都曾是军事与商业重镇。
三国起始终结皆与襄阳有关,历史似乎从襄阳出发,绕了一个大圈子后,又回到了襄阳。
历史年表记载的只有60年,即从曹丕公元220年登基算起,直到孙皓灭亡(公元280年)为止。
但是,《三国志》所录史籍则是从东汉未年算起,大约有90年。
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
这段历史,《后汉书》有录,《三国志》亦有录,呈现交叉状态。
正是在这个社会剧烈动荡时期,魏蜀吴三家凸现出来。
三国局面的形成,很关键的是刘备的崛起。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诸葛亮于隆中。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天下走势已作出了三分的规划。
三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标志是公元280年晋灭吴。
晋立朝是公元265年,实际上,晋立朝以后,就在精心准备灭吴的计划。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讨吴之事被提上议事日程,其标志就是派羊祜镇襄阳,都督荆州军事。
襄阳和三国联系的太紧,诸如诸葛亮登楼去梯,隆中对策,刘备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携民渡江,关羽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王粲登楼赋诗,羊祜爱民恤民,杜预立碑沉潭。
关键词:襄阳三国地理环境AbstractXiangyang, hubei province,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and the provincial deputy center cit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hanjiang river middle reaches, qinling dabashan mountain flows. The linking the north and south, period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since ancient times is the transport to central, there are seven provices. Xiangyang, named after the deep water is located in the duct of Yang chu for north tianjin has been 2800 years of history of the past for economic and military region, known as the first city of huaxia iron xiangyang, and mohican title. Through the city hanjiang river, north and south on both sides of the xiangyang and FanCheng,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an river, two cities in history had been a military and commercial hub.Starting end are related to xiangyang, history seems to be from xiangyang, around a big circle, back to xiangyang. Recorded in the historical chronology of only 60 years, namely from xelloss reign, 220 AD until Sun Hao perish (AD 280). The "reflection", however, you can through the changes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not years, about 90 years. Sussing out years (AD 196-196), the eastern han regime has expired. This period of history, has recorded "were", "" center also has a record, show cross state. It is in the social upheaval period, wei shu Wu Sangu salie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Three Kingdoms situation, it is key to the rise of liu bei. Sussing out twelve years (AD 207), zhuge liang gu LiuBeiSan in longzhong. Zhuge liang in "longzhong", has made three points about the movements of planning. Three kingdoms eventually withdrew from the historical arena, mark is 280 jin wu. JinLi dynasty is in 265 AD, in fact, JinLi dynasty, wu out on elaborate plan. Thai beginning five years (AD 269), woo woo things are put on the agenda, the logo is sent Hu sheep town xiangyang, military viceroy, jingzhou.Xiangyang and The Three Kingdoms contact too tight, such as ZhuGeLiangDeng downstairs to ladder, longzhong strategies, liu bei have visited the cottage thrice in succession, jump TanXi, with people crossing, guan yu scraping the bone healing poison, flooded seven army, Wang Can floor composing poetry, Yang hu Compassionate People, du yu made a sunken pool.Keywords: xiangyang the Three Kingdom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一、交通—襄阳古代军事战略地位所谓战略要地无非就是交通要塞、富有、物产丰富、地势险要、山水能作为屏障的地方。
襄阳乡土地理

襄阳乡土地理襄阳乡土地理襄阳位于东经110045‘—113043’,北纬31014‘—32037‘,湖北省西北部,总面积19700多平方千米,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的大城市。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有“南船北马”之说,又有“九省通衢”之誉,历来是我国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汇之地,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条汉江、两座机场(老河口、襄阳)、三条铁路(焦柳、襄渝、汉丹)、四通八达公路”,是襄阳水陆空立体交通的真实写照。
孝襄、襄十、襄荆和魏樊四条高速公路在襄阳市交汇。
襄阳市场现辖三县(南漳、保康、谷城)、三市(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三个城区(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三个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洲开发区、隆中风景名胜区)。
襄阳人口580多万,平均密度为287人/平方千米。
襄阳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有28个,其中千人以上的有回族、土家族。
超过500不足1000人的有蒙古族、满族。
襄阳有广德寺(沸教)、真武山(道教)等名寺。
襄阳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的特点。
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岗地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
襄阳为中纬度、湿润区、亚热带。
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常出现的自然灾害有:水灾和旱灾。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主要油料作物:油菜、花生。
主要河流属长江水系的有:汉江。
襄阳乡土地理

襄阳乡土地理专题整理人:张沛一、襄阳概况襄阳,地处中国中部,汉江中游,湖北省西北部;现辖3个县、3个县级市、3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其中襄阳古城面积2.4平方公里;全市人口588.88万;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唯一的大城市,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
二、地理位置襄阳市城区位于东经112°00′-112°14′,北纬31°54′-32°10′襄阳市位于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接壤地区: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边境界线长1332.8公里。
平面直角坐标距离:东西最大横距220公里(东起枣阳市新市镇最东端,西止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南北最大纵距154公里(南起南漳县东巩镇最南端,北止老河口市纪洪岗镇最北端)。
城区东西最大横距21公里(西起隆中华严寺最西端,东至东刘庄三董水库),南北最大纵距29公里(南起永丰水库,北至叶家店北1公里)。
三、地形地貌襄阳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
地貌特征: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枣阳东部的新市镇、鹿头镇、刘升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等,最高点是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
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枣阳西部各乡镇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乡镇,宜城孔湾镇八角庙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点。
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 000米,是全市最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产业:201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67.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03.7万吨(100.7亿斤);棉花产量3.0万吨;油料产 量24.9万吨;蔬菜产量320.8万吨;茶叶、水果产量分别达到1.2万吨和128.9万吨。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644.8万头;羊 出栏174.1万只;牛出栏70.6万头;家禽出笼8780万只;水产品产量19.8万吨。 第二产业: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654家,比上年的1529家净增 12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44家,过十亿元的企业87家,过五十亿元的企业8家,过百亿元的企业4家。汽车产业实 现产值1695.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826.6亿元;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 业分别实现产值821.8亿元、531.1亿元、402.7亿元、200.7亿元和30.1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白酒产量17.5万千升; 纱产量68.1万吨;布产量21.9亿米%;服装产量13258.8万件;化肥产量29.1万吨;水泥产量1098.5万吨;汽车产量13.4万 辆;钢材产量128.1万吨。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26.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5.7亿千瓦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4665.8亿元。实现利税359.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44.6亿元。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3.2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 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48.3亿元。在固 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2.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20.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14.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 投资1135.5亿元。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0.9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42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78万平方米,其中, 住宅销售面积474.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50.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 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该地区特产山珍和野 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 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 辣。 襄阳大头菜: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诸 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孔明菜含有丰富的氨 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 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牛油面:主要出现在早点摊位,以及小饭馆。由于面条已经提前煮至8~9成熟, 上桌速度很快,顾客无需等待再加上其口味特点一辣二麻三鲜;经常配襄阳黄酒 (当地一种乳白色的低发酵米酒)同食。 金刚酥: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 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 “酥口易化”。
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给予了极高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 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 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此番评价已经镌刻在诸葛 亮文化广场的诸葛亮青铜塑像底座上。
荆楚文化: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历史800多年,在襄阳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长达500多年。 三国文化: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 《隆中对》,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 汉水文化:古有“江河淮汉”之说,汉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 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阳成为历史上的区域性经 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汉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区域。 诗赋文化: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 女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江河女神形象. 书画文化:襄阳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 杜审言,北宋时期的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米芾世称“米襄阳”,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 家”,他的画以“米点山水”著称于世,他的《研山铭》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习书临摹的法帖。 古城文化:襄阳古城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中国古城文化中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都市文化:悠久深厚,曾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都会。唐代元和年间,襄阳是全国4个人口达10万户以上 的州治所之一。 红色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襄阳诞生了鄂西北第一个党组织、第一支正规红军武装,中国早期革命家 萧楚女两次到襄阳传播革命火种,贺龙带领红三军转战鄂西北、中原突围鏖战襄阳、“五路大捷”之一的襄 樊战役等,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诸葛亮文化节:“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又称“诸葛亮文化节”,是襄阳为纪念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 家——诸葛亮而举办的一项节日文化活动,是“文化襄阳”中重要组成部分,形式灵活多样。
植物:襄阳市有维管束植物189科828属1698种;其中蕨类植物93种,隶属27科50属;种子植物1605种,隶属162科778属。 境内珍稀植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有国家级珍贵树种61种,其中国家一级珍贵树种有8种,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有16种;湖北省 级珍贵树种有3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0多种。发现有地径57公分、长1500米的世界罕见的古老藤本植物——常春油麻藤。 动物:按保护级别分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别有10种、50种和190种。襄阳市有野生动物268种,其中鸟 类151种,兽类60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按保护级别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50 种,国家“三有”保护和湖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8种. 矿产金属:矿产较为丰富,种类多样,属湖北省主要矿产区之一。襄阳市发现各类矿产57种,矿产地520余处,其中24种 有探明储量,探明各类矿产保有资源储量10.3亿余吨。磷矿总储量5亿吨以上,保康磷矿是中国八大磷矿之一;铝土矿探明储量 湖北省第一,平均品位达22.15%;重晶石储量居中南五省区第二;稀有矿种金红石总储量56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水文: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襄阳市 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襄阳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境内 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襄阳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 的莱茵河相当。襄阳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地下水储量也极为丰富。地表水矿化度低,总硬度适中,多属软 水,可广泛用于灌溉和饮用,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也较低,多属中性及弱碱性水,均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为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水资源条件。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边境界线长 1332.8公里。襄阳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适中,雨热同季等 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区境内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时 年均气温15.1℃-16.9℃之 间。 襄阳地形为东低西高,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 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 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 分别为20%、40%、40%。东 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 90~250米之间,最高点是与 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 拔778.5米。中部为岗地丘 陵,兼有平原。西部为山区, 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 官山海拔2000米,是襄阳市 最高点。
人口流动: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 2010年11月1日零时,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襄 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 州。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 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市常住人口中,男性 为2783550人,占总人口的50.61%;女性为2716757人, 占总人口的49.39%。市常住人口中,0至14岁的人口为 824860人,占总人口的15.00%;15-64岁的人口为 4208288人,占总人口的76.51%;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467159人,占总人口的8.49%。截至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560.0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 上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01%。人口出生率为11.04‰;死亡率为3.88‰,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7.16‰。 民族概况:襄阳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2009年有少数民族人口2.5万余人,占襄阳 市总人口的0.4%,其中回族两万余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80%。襄阳市有40个少数民族成 分,分别是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羌族、 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 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仡佬族、锡伯族、拉祜族、景颇族、克尔克孜族、 达翰尔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罗斯族、京族、独龙族、门巴族。
襄阳,湖北省辖地级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 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 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 一称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2010年12月更名为襄阳市。辖3个区(襄州、襄城、 樊城)、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襄阳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襄阳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著名景点:隆中风景名胜区、襄阳城等;刘备“三 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襄阳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2013 年襄阳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襄阳入围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