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窗口

合集下载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的成就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的成就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的成就
深圳经济特区自1980年代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下是其中几个方面:
1. 经济增长:深圳经济特区以其快速的经济增长而闻名。

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GDP增长率超过了20%。

现在,深圳已
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2019年,深圳
的GDP达到了28754亿元人民币。

2. 对外贸易:深圳是中国的重要贸易港口之一。

特区政策的引入使得深圳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和出口基地。

深圳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之一,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3. 科技创新:深圳经济特区被赋予了"创新高地"的称号。

深圳
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腾讯、华为等知名科技公司的总部设在深圳,深圳也成为了中国和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之一。

4. 基础设施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城市水电供应、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等方面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改善。

深圳的地铁系统已成熟,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也十分完善。

5. 对外开放:深圳经济特区开展了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国企业。

目前,深圳拥有众多的跨国公司和外国领事馆,成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

总的来说,深圳经济特区在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

八年级历史下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常考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常考知识点

八下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常考知识点夯实基础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时间:1980年。

3、经济特区: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成就:在短短的几年内,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意义)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6、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到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三、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1)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开放区到内地(2)特点: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拓展延伸1、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1)广东、福建(2)①靠近国际市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练习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为什么“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和港澳侨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与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市县。

※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内地:1992年,对外开放纵向推进,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

随后又开放内地的一些市县。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的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是A.深圳B.厦门C.汕头D.珠海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三合一特色教案】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三合一特色教案】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三合一”特色教案】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学思之窗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

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答:a.水陆交通方便,与港澳台邻近,便于连接国际市场;b.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C.这一地区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传统;d 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可以发扬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e.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

】①“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所以“特”在经济管理权限大;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予以扶持;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

作用和影响:设立特区后,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对外开放》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人教版2018 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涉及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对外开放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材料:材料一:据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统计,1978 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 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 元。

有1.12 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 9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三分钱,……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

——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材料二:1978 年,我国企业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 9 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 5万美元1952 年到1983 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 亿材料三:1972 年,中国政府曾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中国也不向外国输出资本。

1974年外贸部的一篇文章也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中国需要对外开放吗?学生回答:需要。

教师提问:据你们所了解,中国有哪些属于开放的区域呢?学生回答:深圳、汕头、上海 ...........教师提问:这些区域是什么时候成为开放区域的,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展示学习目标: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专题05 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2022年高考真题专题整理(解析版)

专题05 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2022年高考真题专题整理(解析版)

专题05 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1.(2022·全国甲)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

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

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中心,但是上海进口货物值不断下降,这必然会使列强认为并未打开中国市场,因此进口货值的下降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D项正确;进口货值的下降不等于外国货物不进入中国,因此其不能阻止自然经济的解体,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取代了广州贸易中心的地位,这意味着在当时的通商口岸中,上海具备更加优越的对外贸易条件,因此上海进口货值的减少并不能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排除B项;进口货值的下降和传统手工业的恢复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而且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冲击了传统手工业,排除C项。

故选D项。

2.(2022·广东甲)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执先孰后【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认为应该先炼铁然后修筑铁路,李鸿章认为应该先修筑铁路然后炼铁,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张之洞与李鸿章争论“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方面的信息,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2022·浙江卷)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由材料“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可知,1895—1911年各阶段的商办工业企业中,轻工业的创办企业数和资本额始终增长较快,说明清末时期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B 项正确;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由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传统的小农经济形式一直存在,直到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淡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深圳经济特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窗口

深圳经济特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窗口

摘要: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政策的窗口”的著名论断,其完整的内涵表现在:经济特区是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窗口;经济特区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窗口;经济特区是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的窗口。

不能简单地把经济特区定义和解释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大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中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外经济政策窗口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特区;对外政策窗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深动和形象地把经济特区描述“对外政策的窗口”。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国际背景下,经济特区始终发挥着中国外交战略格局前沿阵地作用,尤其是广东经历了SARS的考验之后,使我们深刻地感到邓小平这一判断的高度科学性、深刻性和战略性,而决不仅仅是“对外开放”或者是仅仅只是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中国的对外政策。

经济特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中国整体发展发挥前沿支撑和样板作用,进而带动全国的发展,发展起来的中国,必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一、政治上,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同第三世界团结和合作的窗口作用(一)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窗口作用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而经济特区是这个重要力量的窗口。

在和平与发展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条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华政策逻辑仍然是“遏制+牵制+分化+推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其核心内涵就是最终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

中国经济特区都设置在东部沿海地区,他们的榜样力量不只是表现在经济发展能力和财富积累手段方面,还表现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政治立场的辐射能力和吸引力,对全国都会产生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这样如此关键的地方进行渗透的力度和重视程度是很容易推测到的。

针对和平演变,国内有这样几种消极的情况:一种是出发点善意者,他们认为经济特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中国的颜色,使之演变为西方反华势力的桥头堡,持这种想法的人既不代表“左”,也不代表“右”,他们只是表达了一种本能的担心,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第二种则是“左”,就是邓小平批判的“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者;第三种则是“右”,这些人虽然不多,但是非常危险,他们“非常希望中国被和平演变,只要中国领导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这就正中了和平演变的下怀”。

总结四特区

总结四特区

总结四特区引言四特区,指的是中国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四特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四特区的发展进行总结和评价。

1. 深圳深圳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个经济特区。

多年来,深圳以其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快速崛起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以下是深圳发展的主要特点:•经济快速增长:深圳的GDP增速迅猛,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得益于深圳在科技、制造业、金融和物流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深圳拥有众多创新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

政府支持创新创业,提供了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吸引了大量人才。

•产业结构优化:深圳积极推进产业升级,逐渐摆脱了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制造业模式,转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

•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圳拥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综上所述,在多个方面,深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珠海珠海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毗邻澳门和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另一特区,与深圳类似,珠海的发展也充满了活力和机遇:•旅游业发展:珠海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制造业转型:珠海正积极转变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珠海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港口经济:珠海港成为南中国海的重要港口之一,发挥着枢纽和物流中心的作用,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珠海的兴起离不开海洋优势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

3. 汕头汕头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三个经济特区。

汕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多元化:汕头以其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而闻名。

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汕头经济的快速增长。

•学术交流和教育:汕头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私立大学,以其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而闻名。

重点强化:初中历史八下“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点汇总,快来看_

重点强化:初中历史八下“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点汇总,快来看_

夯实基础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时间:1980年。

3、经济特区: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成就:在短短的几年内,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意义)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6、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到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三、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1)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开放区到内地(2)特点: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拓展延伸1、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1)广东、福建(2)①靠近国际市场。

从深圳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

从深圳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
深圳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中国 其他地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深圳的开放之 窗
深圳的对外贸易
深圳是中国对外 贸易的重要窗口, 拥有得天独厚的 地理位置和政策 优势。
深圳的对外贸易 额逐年增长,成 为中国对外贸易 的重要枢纽。
深圳的高新技术 产业和电子产品 出口额占据较大 比重,成为中国 高新技术产品出 口的重要基地。
深圳的未来展 望
深圳的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提高国际影响力
深圳的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政策支持: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和创业,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 有力保障。
深圳的对外贸易 结构不断优化, 服务贸易、跨境 电商等新兴业态 蓬勃发展。
深圳的国际合作
深圳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深圳举办国际会展和论坛,吸引全球目光和资源 深圳建设国际港口和航空枢纽,加强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深圳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深圳的国际投资
吸引外资:深圳是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许多跨国公司都在深圳设立了总部或分支 机构。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深圳改革开放的 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路深
窗深
望深

















深圳中国经济的特区奇迹

深圳中国经济的特区奇迹

深圳中国经济的特区奇迹深圳:中国经济的特区奇迹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以其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和经济奇迹闻名于世。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政策支持,迅速崛起为中国经济的窗口和先行者。

本文将探讨深圳这一特区的发展历程、政策优势以及取得的成就。

一、特区背景及发展历程深圳特区成立于1980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紧邻香港的优势。

当时,中国政府决定选择深圳作为特区的原因之一是其地跨两个经济体,可以吸引香港企业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特区成立初期,深圳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然而,深圳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改革措施,例如放宽外资准入、实行市场调节价等,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外资,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推动了深圳的快速发展。

二、政策优势深圳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优越的政策环境。

深圳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如设立自由贸易区、实行市场调节价、降低税收、简化审批程序等,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乐观的投资环境。

首先,深圳特区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允许企业自由进出口,加强了深圳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其次,市场调节价政策的实施使得深圳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自由调整产品价格,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深圳特区政府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并简化了审批程序,加快了企业的办事效率。

三、深圳特区的成就深圳特区凭借其创新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0多年来,深圳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10%,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深圳已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一流的研发设施和创新能力。

深圳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内企业投资,形成了多个重点产业集群,如信息技术、电子、生物医药等。

深圳的制造业和科技产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深圳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深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以高效、现代化为目标,形成了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个经济特区

四个经济特区

四个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经济特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实验区域,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多的政策优惠,旨在吸引外资并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

本文将对这四个特区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深圳是中国经济特区中最著名的一个,也是最早建立的一个。

深圳特区成立于1980年,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深圳特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如今,深圳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科技中心和国际经济枢纽,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

珠海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特区中的另一个重要代表。

珠海特区成立于1980年,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岸,毗邻澳门和香港。

珠海特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珠海特区致力于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并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力度。

珠海特区的发展潜力巨大,成为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厦门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特区中的第三个特区。

厦门特区成立于1980年,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

厦门特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旅游资源。

特别是近年来,厦门特区积极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成为福建省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心。

厦门特区的发展迅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汕头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特区中的最后一个特区。

汕头特区成立于1981年,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

汕头特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投资。

特别是近年来,汕头特区致力于推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并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力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练习题(有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练习题一、填空题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我国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3.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选择题5.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D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6.“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主要强调了( B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C.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D.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7.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D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 )A.设立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放沿江、边境城市9.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D )A .上海B .深圳C .南京D .厦门10.“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C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经济特区的建立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11.1980年,经济特区的稳定,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过关训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过关训练+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要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概况: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兴办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4个经济特区。

其中,_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________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__________三角洲、_________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一带。

3.1988年,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4.1990年,_____________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边境城市、昆明等内地省会。

6.形成了“____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加入:______________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意义:为我国参与__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难点释疑1.本课对外开放重要历史事件:2.建设经济特区的意义: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一五”计划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改革开放2.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小作文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小作文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小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深圳经济特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扇重要窗口。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小作文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小作文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小作文
《深圳,那扇神奇的窗口》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深圳经济特区哈。

要说这深圳那可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扇超厉害的窗口哇!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深圳出差,刚到那儿我就被那一片繁华热闹给惊到了。

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那灯光闪烁得跟满天星星掉地上了似的。

我在街上走着,就看到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可真热闹。

我随便进了一家小吃店,哇塞,那菜单上各种美食,中式的西式的啥都有。

我点了一份炒河粉,结果端上来那分量足得哟,我都怀疑老板是不是把锅都给我端上来了。

味道那叫一个棒,吃起来特别过瘾。

然后我就去逛那些大商场,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好多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

我还看到有个外国大叔在那兴致勃勃地试穿一件中式的唐装,还一个劲儿地对着镜子摆造型,那模样真是太逗了。

从商场出来,我又去了海边,看着那辽阔的大海,还有来来往往的船只,就感觉深圳这个地方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机遇。

真的,深圳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通过它,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让外面的世界认识了我们。

它就像一扇永远敞开的窗口,让各种新鲜的空气和阳光照进来,推动着我们不断地向前发展。

咱可不能小看了深圳这扇窗口的作用呀,以后它肯定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化呢!加油吧,深圳!。

课时作业25: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时作业25: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经济特区,“特”系指特区( )A.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制度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C.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D.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地区便于交流2.“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歌反映的事件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在广东、福建沿海搞经济特区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放开发上海浦东3.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

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B.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C.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D.深圳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4.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D.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长江三角洲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D.经济技术开发区6.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

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较早地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A.上海B.广州C.南京D.厦门7.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设置海南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开放内地各省会城市8.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政策的窗口”的著名论断,其完整的内涵表现在:经济特区是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窗口;经济特区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窗口;经济特区是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的窗口。

不能简单地把经济特区定义和解释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大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中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外经济政策窗口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特区;对外政策窗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深动和形象地把经济特区描述“对外政策的窗口”。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国际背景下,经济特区始终发挥着中国外交战略格局前沿阵地作用,尤其是广东经历了SARS的考验之后,使我们深刻地感到邓小平这一判断的高度科学性、深刻性和战略性,而决不仅仅是“对外开放”或者是仅仅只是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中国的对外政策。

经济特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中国整体发展发挥前沿支撑和样板作用,进而带动全国的发展,发展起来的中国,必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一、政治上,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同第三世界团结和合作的窗口作用(一)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窗口作用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而经济特区是这个重要力量的窗口。

在和平与发展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条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华政策逻辑仍然是“遏制+牵制+分化+推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其核心内涵就是最终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

中国经济特区都设置在东部沿海地区,他们的榜样力量不只是表现在经济发展能力和财富积累手段方面,还表现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政治立场的辐射能力和吸引力,对全国都会产生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这样如此关键的地方进行渗透的力度和重视程度是很容易推测到的。

针对和平演变,国内有这样几种消极的情况:一种是出发点善意者,他们认为经济特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中国的颜色,使之演变为西方反华势力的桥头堡,持这种想法的人既不代表“左”,也不代表“右”,他们只是表达了一种本能的担心,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第二种则是“左”,就是邓小平批判的“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者;第三种则是“右”,这些人虽然不多,但是非常危险,他们“非常希望中国被和平演变,只要中国领导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这就正中了和平演变的下怀”。

在国际上,西方国家都希望中国被全盘西化,首先是要把中国变为西方国家的精神奴隶,进而政治上让中国成为西方的附庸,其方式主要是加强思想渗透、利用经济科技杠杆、培植亲西方势力、争取下一代亲西方派、进行宗教渗透等等;从战略上,正如邓小平早就告诫我们的,“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西方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作长期谋划和打算;从地缘选择上,西方国家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键区域――特别是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

他们的基本假设是,中国东部沿海相对于内陆,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最先受到西方的感染,所以最容易被西化,因为在他们看来,“十九世纪以来,中国对西方和日本的感情复杂。

诸如殖民地占领、反共产主义活动、和平演变都来自沿海方向和被分割的中国沿海地区”。

但是深圳发展的事实和结果正好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愿望完全相反,经济特区反其帝国主义之“道”而行之,不但经济科技蓬勃发展起来,政治上也成长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突出代表,这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者大为迷惑不解,他们认为中国的这种表现实属西方政治文化和政治思维所不能解释。

他们简单地认为,中国肯定会因抵御和平演变而必然采取“收”的政策,中国必然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实际上,中国抵御和平演变,正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开放。

中国在坚定地反和平演变的情况下而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健康发展,中国不是“收”,而是更加“放”了,这些都是西方学者感到非常“困惑不已”之所在。

实践充分证明,经济特区不但充当了中国经济起飞的领头羊和试验田,而且也实实在在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方面发挥模范堡垒和示范作用。

(二)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窗口作用在传统安全领域,深圳特区等沿海经济重镇,正如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一位中校所描述到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沿海地区作为生产基地、经济市场和战略防御目标变得日趋重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果冒然发动对华军事冒险行动,这些地方必然首先成为攻击目标。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维护国家安全,其实主要是维护中国关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的安全。

深圳这样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经济重镇,它在中国总体外交政策中的地缘前沿地位,也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深圳人参与外交的意义自然非同小可。

在非传统外交领域,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盲目乐观。

中国既然是国际反恐联盟主要成员,恐怖主义针对中国经济特区密集沿海地区发难,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关键是要早作好防范的各项准备,将之消灭于萌芽状态。

再比如严重流行病问题,在广东曾经肆虐一时的SARS对中国内政外交的考验和影响,值得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探讨。

中国应对SARS的动员能力、运用手段、国际合作都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所能达到的水平。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普遍受到世界公认。

但也不可否认,就在SARS肆虐过程中,除了世界一些媒体对中国作了与SARS有关的诸多善意和客观报道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主要是西方的媒体借SARS 进行煽动性宣传,制造的舆论恐慌和紧张可以说空前绝后、前所未有。

如“SARS已经演变为一场削弱中国经济和动摇共产党统治基础的信任危机”啦!,声称“细菌所导致的威胁远超过恐怖主义”,还无不幸灾乐祸地说,“防止全球性SAILS流行为时已晚”,恶毒中伤中国政府,说“中国喜欢埋葬坏消息以政治目的操纵有关数据的倾向造成了人类苦难(human suffering)”,“从一开始,中国似乎害怕信息远远甚于肺炎本身”,“中国常常把卫生健康数据,特别是那些尴尬的部分看作是官方秘密,北京要求绝对守口如瓶”,“中国的政治结构和其在世界舞台上迅速发展的经济地位不能并驾齐驱。

毫无疑问,中国仍然是孤立的,亚洲和西方国家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视民主价值为敌人”,更有煞有介事,故弄玄虚者:“SARS可能起源于一次小事故,它是非常不寻常的爆发,说不清楚是否它是有意而为还是非人为的”,断定中国封锁SARS信息的行为破坏了五年来中国外交意欲改变“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地区大国形象(as a pricklyregional power)和改善和邻国关系的努力”。

(三)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的窗口作用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成功,曾经对苏联解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很大吸引力,他们先后来中国的经济特区进行考察、访问,都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经验给予很高的评价,冷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也十分地感兴趣,纷纷到中国来“取经”,印度准备参考“广东模式”,俄罗斯在建设经济特区时将主要借鉴中国经验,朝鲜也准备如深圳和珠海一样,在它和南朝鲜接壤的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集人、财、物的优势于一身,此外还有一定的制度优势,加大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力度,既是经济目的,也是营造和谐世界的政治目的。

中国西部地区周边国家的一些消极因素严重阻碍西部大开发顺利发展,在阿富汗、缅甸等西部地区的邻国,由这些国家的黑恶势力造成的贩毒问题成为中国和其相邻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威胁,而且也严重地威胁着东部改革开放的所取得的成果。

已经发展起来的东部沿海,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央权威的大力支持之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和这些国家的政府、非政府组织,联合国的相关机构等合作,推动从根本上消灭毒品的战略性的、从外向内推进的工作,这一方面支持了周边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西部大开发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使自身的发展环境变得更加优越。

深圳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样板,也是邓小平所说的“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技术的窗口”,一方面它发挥了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的窗口作用,另外一方面它又是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科技水平的重要平台。

正如学者指出,“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哨,自成立以来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外国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慷慨无私地把先进科学和技术传递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圳在其中发挥骨干和战略支撑作用,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政策的题中应有之意,能不能做到“慷慨无私”,可以说是用事实来检验中国的发展是不是和平发展,是不是谋求为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主张真实性的核心检验指标,是中国区别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检验指标,当然也是深圳能不能抓住推动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和新使命,从而真正发挥中国对外政策窗口作用的核心检验指标。

二、经济上,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窗口和示范作用在邓小平的对外政策思想中,不但反映的是政治问题,而且也高度关注经济问题,他在1990年3月3日同几位中央负责人时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相应的贸易机制,通常包括国际分工、国际协议及惯例和贸易规则等。

(一)中国必须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真正接轨,经济特区则是中国按照国际规则办事的前沿阵地深圳从改革开放前的边陲渔村发展成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确实是邓小平高瞻远瞩谋划的结果,它和广州一起,共同成为中国华南经济圈的领头羊之一,而由于它政治上拥有经济特区政策优势,使它总是处于时代弄潮儿的特殊地位。

中国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按照国际惯例和规范办事实现双赢――即满足中国的经济政治利益的同时,又很好地遵守了国际规范?深圳在如何按照国际规范办事的经验与教训,对全国毫无疑问具有巨大的启发价值。

国际规则有3个明显的特性:即“外部性”、“约束性”、“非中性”。

“外部性”指规则运用越频繁,使用者获得的潜在收入就越大,在深圳这个窗口,可以说规则运用的频繁程度,是任何内陆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深圳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各个省和地区,为了本地区利益的最大化,也纷纷借助深圳这个窗口;就“约束性”而言,单个国家将无权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当然无权要求豁免。

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这样的经济前沿如何实施国际惯例和规则,如何应用之,在无权豁免的情况下如何适时地对这些国际规范在未来的修改和变通提出中国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条件;“非中性”即同一项规则会对不同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概念对深圳来说也很重要,既然中国是以“平等互利”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宗旨,那么从深圳这个窗口所发生的对外经济活动和具体的经济贸易业务,就自然应该充分体现“平等互利”这一基本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