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老家规集锦(深度好文)
家风家训家规内容大全【15篇】

家风家训家规内容大全【15篇】家风家训家规内容精选篇1中华文化如此光辉灿烂,那是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文化聚集合成,每个家庭的祖训,家风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份子,成就了很多优良传统,孕育了无数感人故事。
今天我也说说我们家的家风祖训。
我的祖先是在明朝从江西瓦屑坝迁移来合肥,在这里安家扎根,发展到现在有几千人口的地方大姓,祖祖辈辈安分守己,本本分分形成了一种淳朴的家风。
爸爸经常告诉我,做人要孝敬父母,乐于助人,只有孝敬父母才会让自己的子孙后辈学习自己,传承自己。
得到别人的尊重,所谓百善孝为先,如果对自己父母都不能尽孝,又如何与别人相处呢?帮助别人那是一种美德,所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非常感激的回报你,这样你帮我,我帮你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社会,大家友爱相处,相敬如宾,这也是我们的家风和祖训。
爸爸这样告诉我,他也是这么做的,我老家的叔伯和婶婶对我说了很多关于爸爸的往事。
爸爸小时候过继在爷爷门下,爷爷抚养他供他上学,他与爷爷相依为命,日子虽不富裕,但也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爷爷生了一场大病,不仅花光家里所有积蓄,还借了外债,爸爸一边打工一边照顾爷爷,爷爷卧床不起,经常大小便在床,都是爸爸清洗,从无怨言。
爸爸孝敬爷爷的事在家乡也流传开了,成就一段佳话,现在回到老家,经常有人夸爸爸是‘大孝子’。
每到春节,我们家真叫热闹,几乎每天都有客人到来。
大多都是爸爸的朋友,我才明白,爸爸每次送我去学校,路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和同学好好相处,遇事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切不可小家子气,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
做不了“诗书继世长”,要做到“厚道传家有”,这是爸爸对我最低的要求,也是我们家的淳朴家风。
我们家有很多优良传统,虽然我们家很穷,但这些优良传统是我受之不尽宝贵财富,我会继续把它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家风家训家规内容精选篇2每个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家训,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那可就要跟我小时候的几件事有关了。
这45条中国老家规,是教养,也是礼仪,学到了就是无价之宝!

这45条中国老家规,是教养,也是礼仪,学到了就是无价之宝!老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
中国自古被称作“礼仪之邦”,那些口口相传的家规,正是每个中国人礼仪教养的体现。
中国都有哪些重要的家规呢?下面,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五个方面来看一看:一、餐桌上的家规1.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长辈要坐在正中间,受宠的孩子可以坐在长辈身边,但不能高于长辈;2.与长辈一起吃饭,晚辈不能先于长辈动筷;3.吃饭时不要吧唧嘴巴,喝汤时不能发出吸溜声;4.筷子不能直立于饭中间;5.不能用筷子敲锅碗;6.吃饭时,不可一只手耷拉在桌下;7.吃饭时不要更换座位,更不能端着碗乱跑;8.帮客人添饭时,不能问还要饭吗;9.吃饭不许咬筷子;10.夹菜时,只能夹离自己最近的;11.去别人家做客时,主人动筷客人才能动;12.倒茶不能倒满,壶嘴不能正对人。
二、言行仪表中的家规1.不能抖腿;2.不能挽裤腿,不能撸袖管;3.不能趿拉鞋出门;4.不能压人肩膀;5.站不倚门,话不高声;6.客人在,不能扫地;7.不能斜眼瞧人;8.走路要稳重,挺胸抬头,目视前方;9.递人剪刀时,要把刀柄朝向对方。
三、出门在外的家规1.出门时要告知长辈;2.衣服必须整洁;3.不在马路上长久聊天;4.有人问路,知道的话,要详细描述;5.向别人问路时,不管对方知不知道,都要表示感谢;6.遇到老弱病残,要让路让座;7.不在繁闹的地方打招呼。
四、访问时的家规1.敲门时节奏要缓慢,不可急促;2.轻轻抠门,经得主人同意才能进去;3.发现主人家里有别的客人,要问好,不可就坐,可请主人到别的地方说明来访的目的;4.不经主人同意,不能翻主人家的东西;5.做客时,一定不要坐人家的床;6.做客时,不能去没有人的房间;7.看见主人打哈欠,或是看时间,就要起身告辞;8.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不要拜访别人。
五、与人交往时的家规1.不说人短处,不炫耀自己长处;2.面对失意者,不说得意的话;3.面对年老者,不说丧气的话;4.不交浅言深;5.与人绝交,不诋毁对方;6.见到残疾人,要格外恭敬;7.不要占小贩便宜;8.对别人施恩,不要求回报;受到别人恩惠,一定要报答;9.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可推给别人做。
中华传统家训家规

中华传统家训家规中华传统家训家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中华传统家训家规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的基本道德要求。
作为子女,我们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不离不弃,不忘初心。
孝敬父母的方式可以包括经济支持、关心照顾、尊重意见等。
2. 忠诚正直中华传统家训注重培养忠诚正直的品质。
忠诚意味着对家人和国家的忠诚,不背离家庭和民族的利益。
正直意味着廉洁正直、真实无欺,不做虚伪的事情。
3. 乐善好施乐善好施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家庭的财富不仅是为了自己享用,更要善待他人。
乐善好施的方式可以包括捐助贫困学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
4.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
我们要遵守诺言,言行一致,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履行。
不撒谎、不欺骗他人,做到真实守信。
5. 尊敬师长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家训的核心要求之一。
尊重老师、尊重长辈,学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知识和经验,是一种传统的美德。
我们要向老师学习,向长辈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6. 勤奋好学勤奋好学是中华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也是为了家庭和社会的进步。
7. 注重身体健康中华传统家训注重身体健康,强调养生保健。
我们要注重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均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
8. 爱护环境中华传统价值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爱护自然环境,减少浪费,推广绿色出行,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9.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华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要尊重他人,注重友善、宽容,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不与他人产生争执和矛盾。
10. 培养家国情怀培养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家训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们要热爱祖国,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传统文化】我国历史上著名的20大家规家训

无锡鸿山钱氏(原籍浙水),先祖吴越王钱鏐。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玄同、钱三强、钱基博、钱钟书、钱复、钱穆、钱逊……包括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都是钱王后裔。三十多世,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有评论称钱氏家族千年兴盛,近代俊彦接踵的原因出自家族重视传统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而《钱氏家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七,《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531年~591年),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传统文化】我国历史上著名的20大家规家训
【传统文化】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20大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股和你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拏,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
22条中国老家规,既是教养,亦是礼仪,值得每个父母珍藏!

22条中国老家规,既是教养,亦是礼仪,值得每个父母珍藏!孟子曾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由此可以看出,规矩是何等的重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运用家规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一些传统大家族中,有些家规现在还在传承。
只是随着家庭规模变小,知道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下面整理了一些老家规:1、吃鱼不能说“翻”,翻鱼和翻船同音。
2、家里来客人了,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3、不许用筷子敲盘碗。
4、过年下饺子皮破了不能说“破”,要说饺子“挣”了。
5、筷子不许立插在米饭中。
因为米饭象征着香炉,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
6、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许发出吸溜声。
7、全家人一起吃饭,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先吃。
8、长辈做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坐。
9、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10、吃饭时,双手要扶碗,不许一只手放在桌下。
11、吃饭时,在盘子里乱翻,会被大人敲手。
12、吃饭时坐哪就一直坐哪,不能随意换位置,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
13、夹菜范围不过盘中线。
14、吃饭时不许咬着筷子。
15、不许壶嘴对着人。
16、吃完饭时一定要说“请慢用”,否则会被说没有教养。
17、递、接东西时,要用双手,尤其给长辈。
18、家里来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
19、不许拉拖鞋出门。
20、去别人家做客时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不随意坐别人的床。
21、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22、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出门要说一声。
有人片面地把这些老规矩视为“陈规陋习”。
其实,好的老规矩就是今天的礼仪,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中国传统的家规家训

中国传统的家规家训说起来咱们中华大地上的老规矩,那可真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尤其是那些家规家训,简直是咱们祖辈传下来的宝贝,里头藏着的是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
今儿个,咱们就聊聊这些传统家规家训里的那些事儿。
您想啊,从古到今,家家户户开门过日子,哪有不立规矩的?这规矩啊,就像那房子的梁和柱,少了它,家就不成家了。
咱家的老规矩,第一条就是“尊老爱幼”,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坐一桌,长辈没动筷子,小辈儿们那是动都不敢动,得恭恭敬敬地等着。
这不是迂腐,这是孝道,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再说那“幼”,家里有了小娃娃,那可是全家人的宝贝,但宝贝也得教,得让他知道啥是规矩,啥是礼数。
这样一来,家里头就和谐了,和和美美的,多好!还有啊,“勤俭节约”也是咱家的老规矩。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时候虽然苦,但心里头暖,因为知道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汗水换来的,得省着用。
现在条件好了,但咱也不能忘本,该花的钱得花,不该花的钱那是一分都不能乱花。
这“勤俭节约”,说到底,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
再来说说“诚实守信”。
这人啊,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个“信”字。
说话算话,一诺千金,这是咱们做人的根本。
记得我爷爷常跟我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意思就是说,人要是没了信用,那就跟树没了皮一样,活不长久的。
所以啊,咱家不管大人小孩,出门在外,都得记得这句话,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除了这些大规矩,咱家还有一些小讲究。
比如“吃饭不能吧唧嘴”,这是为了不影响别人;“走路不能踩门槛”,这是为了表示对家的尊重。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其实都是咱家规家训的一部分,它们像一根根细线,把咱家的每个人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说到这儿,您是不是觉得咱家的家规家训挺有意思的?其实啊,这些规矩啊训诫啊,都是咱们祖辈们用心血和智慧总结出来的,它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中华文化广为流传的家训家规

中华文化广为流传的家训家规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家训家规那可真是宝贝呀!这就好比是咱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照亮咱前行的方向。
你想想看,一个家庭要是没有点规矩,那还不乱了套啦?就像一棵树要是没有主干,那还不东倒西歪的呀。
比如说“百善孝为先”,这可是咱中华文化里特别重要的一条家训。
咱得孝敬父母呀,他们辛辛苦苦把咱养大,咱要是不孝顺他们,那像话吗?这就跟你种了棵果树,它结了果子你不得好好收获一样。
你对父母孝顺,将来你的孩子也会学着你的样儿孝顺你,这就是传承呀!还有“勤能补拙”,这多实在呀!你要是不勤快,啥事儿都干不成。
就好比你想种出好庄稼,你不勤快浇水施肥,那能有好收成吗?一个人要是懒懒散散的,那这辈子能有啥出息哟!再说说“诚实守信”,这简直就是做人的根本呀!你要是说话不算数,老是骗人,那谁还愿意跟你打交道呀?就跟你去买东西,人家给你缺斤少两的,你下次还会去他家买吗?肯定不会啦!所以说,诚实守信才能让咱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呀。
“俭以养德”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呀。
你看现在有些人,稍微有点钱就大手大脚地花,一点都不知道节约。
这怎么行呢?老祖宗都说了,俭朴才能培养品德呢。
你要是天天浪费,那你的品德能好到哪里去呢?就像那流水,一直哗哗地流,不懂得节约,最后不就干涸了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更是至理名言呀!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事情,你干嘛要强加给别人呢?你不喜欢被人欺负,那你就别去欺负别人呀。
这道理多简单呀,可有些人就是不明白呢。
这些家训家规,都是咱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呀!它们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咱可得好好遵守,不能把它们给丢了呀。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家训家规,那这个世界不就乱了套啦?大家都随心所欲地做事,那还得了呀!咱得把这些宝贝一代代地传下去,让咱的子孙后代都能受益。
这可不是小事儿呀,这关系到咱家族的兴旺发达呢。
咱可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在咱手里给弄丢了,那咱可就成了罪人啦!咱得好好地守护这些家训家规,让它们在咱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家风家规作文(15篇)

家风家规作文家风家规作文(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风家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风家规作文1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
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家风家规作文2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古代二十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中国古代二十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
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股和你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
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一、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二、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收藏文)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收藏文)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
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股和你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
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一、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二、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李家人值得收藏)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李家人值得收藏)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李”,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李氏一家亲”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李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亲交流。
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祖德,敦亲睦族,造福宗亲,传播正能量!近日,小编看到这篇文章,感觉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小时候家规是很严格的,因为不守这些规矩,没少挨打!今天分享给家人,看看你家里是不是也有这些规矩呢?1、不许吧嗒嘴儿;2、不许叉着腿儿;3、不许斜楞眼儿;4、不许罗着锅儿;5、不许不称长辈为您;6、不许掳袖管儿;7、不许挽裤腿儿;8、不许搅菜碟儿;9、不许筷插碗儿;10、不许嘬牙花儿;11、不许抖落腿儿;1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13、不许当众喳呼;14、不许说瞎话儿;15、夹菜不过盘中线;16、不许吃饭咬着筷子;17、不许壶嘴对着人;18、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19、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20、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21、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22、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23、吃饭不能西里呼噜出声;24、不许压人肩膀;25、倒茶不能倒满;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27、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28、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29、站不倚门、话不高声;30、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31、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32、出门要说一声。
氖如檉今哾,樔这戢些躎崜老劭规觚矩饿,担懂囱的蝖人甯是拭越齊发艎少饮,穷老釕规欶矩武,伔既蛕是駋教噥养纨,迫亦斷是钌礼瘊仪槀。
这些老规矩不能丢!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们!。
祖训(家规)

祖训(家规)祖训(家规)1、严家训三条笃亲:孝为百行之原,苟能立身行道,以成父母志,虽菽水亦可承欢。
若履险抅怨,失身匪人,以成父母辱,虽日奉甘,其能安亲之心乎?世有怒色恶声而触犯,甚至缺奉养而不顾,此与禽兽无异。
至於兄弟一体,所分当以和为本,和气致祥,家道兴矣。
慎勿以小忿伤同气之爱,其有误信傍人语,及偏听妇人言,以相争讼者,此衰世之甚也。
尤宜戒之。
闺范:闺阃之间,风化之始,所系尤重。
礼云:外言不入於阃,内言不出於阃。
又云:书不游庭,夜行以烛,其所以防微杜渐者,深矣。
是故治家先须辨内外,别男妇,妇人非至亲友,女人丧,毋许出吊。
至亲无事,毋烦往来。
男子系至亲者,请揖。
其余亲属,但令传谢,不容相见。
即教以读书识字,亦不过“列女传”、“女训”、“女戒”之类,毋给延僧道诵经暨朔望岁时禁止寺庙烧香,不许师巫媒卖两婆入门。
有事争论只许其夫向前理质,不得妇女出头露面,有乖妇道。
以上如有犯者,罪在其夫。
官箴:士子读书成名,在家为孝子,在国为良臣,其理一也。
无论高爵厚禄,以至一命,皆有本分当尽之事。
若贪秽不职,意欲肥家、荫子,殊不知祖父积德百余年而后,发祥于我,一旦贪污取辱,则祖父之泽自我斩绝矣。
况降调黜罚,尤世所共笑乎?诚世守清白之训,冰兢自持,可以告君父,亦可以慰祖宗,福泽绵绵,家馨亦由是远矣。
2、明宗亲三条宗子:国统於尊,家统於长,然后事有所秉而成。
古人立宗所以收散涣之心,而使之萃於一也。
记曰:继祖为大宗,继祢为小宗,此言大夫不得祖诸侯,而各自为宗,相承百世莫不皆然。
故以大宗统众小宗,而众小宗又各统其所分之宗,以奉祭祀,有所猷为,必受命於宗子,自非大奸魁诈,灭绝先祖者,罔敢擅易,其有他故,则以次嫡及之、推之,小宗亦犹是也。
由是而冠婚必告,死葬必告。
善有赏,过有惩,无私恩,无积怨,无二亲疏,无畏强暴,即敛怨於己,而规弗狥,此大小相维相属之义也。
宗长:族中尊卑长幼自有一定名分。
古人虽富贵,不敢加於父兄宗族。
近世以来,子弟依藉门势、傲慢尊长、残害乡邻及放荡礼法之外,见尊行不呼不揖,而反谓脱俗,甚至傲睨弄玩,以自附於防旷达,此不肖之尤者也。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
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
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一、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二、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规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规家训咱们来聊聊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那些个家规家训,那可是咱老祖先留给咱们的宝贵财富,跟咱过日子,教孩子,那是一点都不含糊。
一、孝顺为先,家和万事兴你想啊,咱们中国人讲究个“百善孝为先”,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你瞅瞅村里老王头,每天早上给老爹老娘端茶送水,晚上还陪他们唠嗑,那邻里间谁不夸他孝顺?孝顺啊,就像是家里那盏不灭的灯,照亮了咱前行的路,也让家里头暖洋洋的。
家和了,外面的风雨再大,咱们心里也有个避风港,啥事儿都能顺顺当当的。
二、诚实守信,立人之本“人无信不立”,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小时候,我妈就常跟我说:“说话算话,吐个唾沫都是个钉儿。
”那时候不懂,长大了才明白,这诚实守信啊,是咱们做人的根本。
你答应了别人的事儿,就得想方设法给人家办到,不然啊,以后谁还敢信你?再说了,你自个儿心里头也过不去那道坎儿,对吧?三、勤劳节俭,持家之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是咱们中国人勤劳节俭的真实写照。
你看看那些个老辈人,天不亮就起来忙活,晚上黑灯瞎火还舍不得歇着,为啥?还不是为了给家里多挣点,让日子过得宽裕点。
咱们啊,也得学学这股子劲儿,别整天想着天上掉馅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是硬道理。
至于节俭,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咱们得学会精打细算,别大手大脚地花钱,那样儿可不行。
四、尊老爱幼,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话听起来就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
咱们中国人啊,最看重的就是这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你看那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你看那幼儿园里,老师耐心地教孩子们唱歌跳舞。
这些都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品质啊!咱们得把这些好传统一代代传下去,让咱们的孩子也学会尊重长辈,爱护幼小。
五、读书明理,知书达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俗气,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
咱们中国人啊,历来就重视读书学习。
为啥?因为读书能让咱们明理啊!明理了才能知道啥是对啥是错,才能做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
中国的老家规

中国的老家规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7年第10期
老规矩,既是教养,亦是礼仪。
不管城市如何变迁,传统文化都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下面的老家规你还记得几个。
1. 不许吧嗒嘴儿;
2. 不许叉着腿儿;
3. 不许斜楞眼儿;
4. 不许罗着锅儿;
5. 不许不称长辈为您;
6. 不许掳袖管儿;
7. 不许挽裤腿儿;
8. 不许搅菜碟儿;
9. 不许筷插碗儿;
10. 不许嘬牙花儿;
11. 不许抖落腿儿;
12. 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
13. 不许当众咋呼;
14. 不许说瞎话儿;
15. 夹菜不过盘中线;
16. 不许吃饭咬着筷子;
17. 不许壶嘴对着人;
18.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19. 吃饭前要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
20. 做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21. 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
22. 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23. 吃饭不能稀里呼噜出声;
24. 不许压人肩膀;
25. 倒茶不能倒满;
26.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27. 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
28.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29. 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30. 出门要说一声。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家规,意味深长,读懂受用一生!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家规,意味深长,读懂受用一生!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家规,意味深长,读懂受用一生。
1.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
--彭玉麟贫穷并不是羞耻的事情,可羞的是贫穷却没有志向;低贱并不会让人觉得可恶,可恶的是低贱却又没有能力。
2. 古人仕学兼资,吾独驰驱军旅。
君恩既重,臣谊安辞?--卢象升《居官日省录》古人为官时也兼及治学之道,从以不断充实自身,而我却只能整日忙碌奔波于军旅之中。
皇恩如此浩荡,作为臣子的又怎么能不誓死效命呢?3.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博士:战国时称博学的人,秦、汉为官职名,秦有博士七十人,汉武帝时置五经博士,后泛指儒生学士。
博士买驴,书契写了三张纸,还未写到驴字。
讥讽酸儒言语拉杂,不着边际。
也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绕了半天圈子不及正题。
4.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
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朱子家训》。
每天刚刚微亮的时候,就会起床。
用水洒湿台阶上有灰尘的地方,用扫帚扫地,使得房子里面和外面都要整洁。
黄昏的时候便休息,睡前将房门关好,一定要亲身检查。
5.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
--《贾昌朝家训》今天教诲你们,居家中要懂得孝顺长辈,在朝为官要懂得忠君为国,待人要和善谦恭,对待晚辈要慈爱。
6.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我性不喜华靡。
--司马光《训俭示康》我出生在一个历代贫寒的家庭,清正、节俭的家风作为古训历代传承。
我的性格也崇尚简朴,不喜欢华丽奢侈。
7. 立志之始,在脱习气。
习气熏人,不醪而醉。
其始无端,其终无谓。
--王夫之《示侄孙生蕃》立志最开始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改正和革除自身不良的习气。
不良习气时刻影响着人生,就像不喝酒也会因为酒气而醉醺醺一般。
这种坏习气来去没有踪迹可寻,没有开始的预兆也没有最终结束的迹象。
8.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清·蒋伊《孝友堂家训》。
家风家规家训集锦(精选170句)

家风家规家训集锦家风家规家训集锦家训作用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
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
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
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
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家风家规家训集锦(精选170句)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规家训集锦(精选170句)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家风家规家训11、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2、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3、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
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
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5、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6、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家规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家规家训
1.朱柏庐《朱子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颜氏家训》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君子必慎交游焉。
4.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治家格言》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
6.《家诫要言》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
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
7.《家庭谈训》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8. 曾国藩《家书》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不许筷插碗儿;
10.不许嘬牙花儿;
11.不许抖落腿儿;
1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
13.不许当众喳呼;
14.不许说瞎话儿;
15.夹菜不过盘中线;
16.不许吃饭咬着筷子;
17.不许壶嘴对着人;
18.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19.吃饭前要礼貌性地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
20.做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21.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
22.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23.吃饭不能稀里呼噜出声;
24.不许压人肩膀;
25.倒茶不能倒满;
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27.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
28.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29.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30.出门要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