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苏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2018江苏高考生物真题

2018江苏高考生物真题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真题主要考察了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下是针对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真题的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部分1. 表示某个人或动物体细胞的有性生殖过程是A. 变态发育B. 卵受精C. 排卵D. 精子形成解析:B。
卵受精是一种有性生殖过程,表示某个人或动物体细胞的有性生殖过程。
选项A变态发育是指发育过程中个体形态、结构等发生特殊的改变,如蚕的变态发育。
选项C排卵是指卵子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选项D精子形成是一个生物体内精子产生的过程。
2. 激素是一些生物体内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它是内分泌腺细胞合成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血液运到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起到调节功能的物质。
下列不属于激素的是A. 催产素B. 胰岛素C. 甲状腺激素D. 抗体解析:D。
抗体虽然在机体内起到重要的免疫作用,但不属于激素。
其他三个选项均是激素的例子。
催产素是通过调节子宫平滑肌作用来帮助促进分娩。
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激素,调节血糖浓度。
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机体代谢调节激素。
3. 下列不属于缺氧实验的是A. 氢氰酸B. 无水乙醇C. 姜黄根茎煎液D. 浓盐酸解析:C。
缺氧实验是检测可呼吸氧气的方法。
其中,加入氢氰酸、无水乙醇和浓盐酸可吸收水合氧。
而姜黄根茎煎液内含有对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从而使呼吸发生深井氧化而呈缺氧状态。
二、非选择题部分1. 植物生长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植物内源性有机物。
请结合植物生长激素的种类和功能,谈谈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学意义。
植物生长素包括赤霉素、生长素、赤霉酮等,它们在植物的分生组织(幼嫩茎尖、幼叶尖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胚乳发育和胚乳组织分裂增殖。
生长素能够影响植物的伸长生长,促进茎、叶、花、果实的发育。
赤霉酮能够诱导贮藏器官(种子和块茎)形成,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扩大。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
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 ] C[ 说明 ] 本题以“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DNA的状态”和“DNA 复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例2 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B.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C. 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D. 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答案 ] B[ 说明 ]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8江苏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生物一、试卷总体分析江苏高考生物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及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在考查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注重从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注重从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
坚持立德树人、能力立意的基本原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下是对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卷的分析。
1.试卷结构全卷共计33题,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部分,分值分别为40分、15分和65分,共计120分,考试限时为100分钟。
其中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全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非选择题共8题,共计65分。
2.试卷特色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生物卷在保持近年命题风格的基础上,侧重对生物学重要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侧重能力立意。
试题素材新颖,图表形式多样,整卷既体现基础性又有层次性,重视实验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强化高考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1)考点覆盖全面,试题稳中有新2018年的生物学试卷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要求》和201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全面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考查核心概念和主干内容。
试卷基本覆盖了《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基础知识点,将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新情景、新素材的背景下,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选修)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201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生物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2018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选修)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攻击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A.磷脂和蛋白质B.DNA和酶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2.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3.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 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Bl4dvz1vxD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5.关于人们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比例与个体生长发育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7.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课增强密码的容错性8.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和发挥功能。
2018江苏高考生物试卷答案及解析

【答案】
【解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与对照组相比,随着IAA浓度的增加,平均生根数先增加后减少,平均根长先增加后略有减少。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IAA较少,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图中显示,100与300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的生物量不相等,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4.【2018江苏卷4】
【答案】
【解析】群体中的近亲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近亲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A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大多数是有害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选择材
料,B错误;某种群生物产生新基因后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说明生物进化了,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虽然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群体数量较少,因此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可能会发生改变,D错误。
3.【2018江苏卷3】
【答案】
【解析】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需要RNA为引物,A错误;真核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DNA和RNA,B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说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体外转化试验证明了其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D正确。
6.【2018江苏卷6】
【答案】
【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最新)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
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对实验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
a.了解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b.初步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c.具备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