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管线设计导则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的通知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5.24•【字号】成建委发[2011]284号•【施行日期】201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的通知(成建委发[2011]284号)五城区建设局、高新区规建局,市质监站,在蓉各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市级有关部门:为提高我市中心城区道路建设质量,有效避免检查井周边路面病害,由我委组织编写的《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已通过相关部门、专家的审查。
现将该导则印发,请各单位按照《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认真执行。
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监督、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工作须严格按照本导则执行。
本导则适用于中心城区各级市政道路检查井建设工程,各区、市、县参照执行。
本导则从2011年7月1日起执行,各单位在执行期间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函告主编单位--成都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地址:西屠场街7号),以利于今后修订时参考和采纳。
本导则有效期为5年。
特此通知。
附件:《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附件: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1年版)前言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裂缝和破损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项质量通病,其不仅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美观性,更影响路面行车舒适及交通行驶安全,从而极大地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为了有效避免检查井周边路面病害,更好保证道路的使用品质,特制定《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 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 的整体效果。应严格控制和引导居民入住后对建筑外立 面的“二次施工”。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5.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 应强调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 灯光亮度;
6.住区的道路照明宜在15~20LX;
7.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 的独特景观。
1.住区内部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通风,如点条结合、 高低错落、底层架空等; 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宜构建绿化带、水道、花廊 等景观通道;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迎/挡风; 4.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
1.2 适用性
本导则适用于我国二十一世纪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它基于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住宅设计规范等,也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设计等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1.3 社会性原则
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并体现社区文化,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人(群)的交互行为及社区休闲健身活动。提倡公共参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
3.总体布局
3.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1.1 重视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时,应对住区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体化 考虑,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环境空间的整体效果, 采用合宜的用地配置方式(如硬、软质景观的结 合及比重),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施布局(水、电 管网设施,变电站、垃圾房、车库等辅助设施的布 局及美化等)来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 和谐。
室外管线设计导则
室外管线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
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管线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管线及各构筑物的布置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构筑物受腐蚀、沉陷、震动及重压。
一般情况下,居住小区的室外管线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中水管、热力管、燃气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有线电视电缆、路灯电缆、消防信号线等智能化管线,还有检查井、排洪沟、化粪池等构筑物。
给水管又分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且生活和消防给水又分市政直接给水管及二次加压供水管;消防给水又分消火栓给水及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管线;电力管一般分高、低压两种,高压电缆(10 kV)是从市政管网到开闭所,及开闭所到变配电室之间的管线;低压电缆(380 V)是从变配电室引出的至各用户之间的管线。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根据管线的种类、道路的宽度、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等要素,按照管线的布置原则,合理有效地把所需要的各种管线各就各位。
1布置原则1.1室外主要管线布置原则(1)由于居住小区的用地所限,雨水管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中心线上。
雨水管管径往往比较大,一般为DN300~600 ,小区内主干道上管径可达DN800甚至更大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可远离其他管线,有利于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此外道路两侧雨水口较多,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有利于道路两侧雨水口连接支管的接入。
(2)电力电缆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侧道路人行道上。
因电力电缆混凝土井盖较大,不宜放在车行道下。
(3)电信电缆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另侧的道路人行道上,因电信电缆混凝土井盖较大,不宜放在车行道下。
此外,将电信电缆放在电力电缆的道路对侧,可避免电磁波干扰。
(4)燃气管一般与电信电缆布置在道路的同一侧。
因另侧有电力管,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燃气管与电力管的净距由原0.5m 增加到1m ;同时,将燃气管与电力管分放在道路两侧是安全的。
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导则解读
导则核心内容
1、总体要求
广播电 视
供水 管线
排水 管线
工业
城市地下管
燃气
线功能分8
管线
大类
管线
通信 管线
电力 管线
热力 管线
1.4、 规划对象
重点为市政公用管线,主要包括城市给 水、再生水、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电 力、通信等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含地下 综合管廊设施)。
兼顾其他特殊管线,主要包括长输管道、 国防光缆和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工业管道、垃 圾气力输送管道等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整合规划、综合协调
全面整合、协调各专业管线专项规划及其相互关系, 结合不同城市和行业实际,科学确定各类城市地下管 线的空间布局,加强与城市用地、城市交通、城市景 观、综合防灾、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以及人防工程等规 划相协调。
现状:满足行业建设与发展,编制了地下管线专项规划(编制年限、编制范围、编制 深度差异较大)
《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导则》 ——解读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杨帆 副总工程师 注册给水排水工程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2015年11月27日
交流主要内容
导则核心内容
总体要求 规划成果 技术指引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导则核心内容
1、总体要求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对全省城市地下管线规
导则核心内容
1、总体要求
1.3、 规划定位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的专项规划,是编制详细规划和进行
地下管线建设的依据。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在完成各 专业管线专项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对各类地下管线及其密切关联 的附属设施进行综合协调,明确各类地下管线之间平面和竖向的空间布局要求。
结构-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151012
2020/12/12
结构-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151012
主要内容
1. 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导则 2. 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
主要内容
结构-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151012
1、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导则
1. 重要的规划依据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 ➢ 《城市总体规划》 ➢ 《管线专项规划》 ➢ 《地下管线综合规划》 ➢ ……
支线综合管廊
结构-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151012
确定综合管廊的标准断面
2、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
1)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内部净高应根据容纳的管线种类、规格、数量、通行方 式、安装等综合确定,不宜小于2.4m。 2)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内部净宽应根据容纳的管线种类、数量、管线运输、安 装、运行、维护、检修等要求综合确定。 3)综合管廊通道净宽,应满足管道、配件及设备运输的要求,并应满足以下 要求: (1)综合管廊内两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最小净宽不宜小于1.0m; 当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最小净宽不宜小于0.9m。 (2)配备检修车的综合管廊检修通道宽度不宜小于2.2m。
➢ 必须按照体系文件要求事先进行项目技术和专业技术策划; ➢ 必须严格执行批准的设计原则,调整后设计原则必须得到批准; ➢ 必须按规定进行计算并保存计算书(包括套用工程验算的相关过程记录); ➢ 严禁使用过期设计规范; ➢ 严禁缺乏针对性的地勘报告的施工图放行。
结构-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151012
2、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
明挖现浇
结构-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导则151012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绿道游径系统指绿道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
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绿道连接线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
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绿道设施为满足绿道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驿站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武汉地区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维护技术导则》-(内含条文说明)
WJG 002-2017武汉地区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Utility Tunnels in Wuhan2017-03-22 发布2017-04-01 实施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为提高武汉地区综合管廊设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保障综合管廊维护质量和运营安全,编制组结合武汉地区实际,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武汉地区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系统规划;4 工程勘察;5 土建工程设计;6 管线设计;7 附属工程设计;8 施工及验收;9 主体工程维护;10 附属工程维护;11 综合管廊管理。
目次总则 (1)术语与符号 (2)术语 (2)符号 (4)系统规划 (6)一般规定 (6)总体布置 (6)容纳的管线 (8)标准断面 (9)电缆、光缆敷设 (9)支架、桥架 (11)管道敷设 (12)入廊管线设计 (14)一般规定 (14)给水、再生水管道 (14)排水管渠 (14)天然气管道 (15)热力管道 (16)电力电缆 (16)通信线缆 (16)附属工程设计 (17)消防系统 (17)通风系统 (17)供电系统 (18)照明系统 (20)监控与报警系统 (20)排水系统 (23)标识系统 (23)工程勘察 (25)一般规定 (25)勘察要求 (25)勘探、取样和测试 (28)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探测 (29)勘察报告 (31)土建工程设计 (32)材料 (32)结构设计 (34)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35)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 (35)构造要求 (38)施工及验收 (39)一般规定 (39)基础施工与验收 (40)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40)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 (41)附属工程施工与安装 (41)管线验收 (42)竣工档案验收和移交 (43)管廊主体结构维护 (44)一般规定 (44)检查与检测 (44)综合管廊结构维护 (47)附属设施维护 (48)防渗堵漏 (49)管线引入与地面设施 (50)附属工程维护 (51)一般规定 (51)消防系统 (51)通风系统 (51)供电系统 (52)照明系统 (54)监控与报警系统 (55)排水系统 (56)标识系统 (57)综合管廊管理 (58)一般规定 (58)入廊和维护费用 (59)维护过程管理 (61)作业安全管理 (61)备品备件和应急物资管理 (62)技术档案管理 (62)公用管线管理 (63)引用标准名录 (64)本规程用词说明 (66)条文说明 (67)总则1.1.1为集约利用武汉市建设用地,提高市政公用管线建设安全与标准,统筹安排市政公用管线在综合管廊内的敷设,保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施工和维护;并为加强城市综合管廊维护管理,统一维护技术标准,提高城市综合管廊维护质量,使城市综合管廊设施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赣建规[2002]8号
《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赣建规[2002]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及有关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是实施《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的具体指导性技术规定,适用于本省县政府所在地镇和设市城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其他工程设施。
本导则中的各有关控制技术指标为低限指标,在实施中各地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得降低。
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应符合技术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技术规定执行。
第三条各类专门性用地项目应符合已颁布的专业技术规范及本导则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进行分类,必须执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本导则附表(一)执行。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附表(一)规定范围的,必须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改变地块使用性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不得对相邻地块及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保护造成负面影响;2、不得突破原用地开发强度,导致该区环境、质量建设目标失控;3、不得带来严重的交通问题,如新增大量人流、车流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有序运行;4、不得擅自侵占城市绿地、市政设施用地和非盈利性的公益设施用地。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下同)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的确定应以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要求为依据,综合考虑城市的用地分区、功能布局、环境条件和容量、建设工程规模、性质、功能、区位及用地情况等因素,实行分类、分层、分区控制。
长沙市城市管线综合设计技术导则(试行)doc
长沙市工程建设地方技术规程长沙市城市管线综合设计技术导则(试行)2017年7月6日发布 2017年9月1日实施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1.1编制背景 (2)1.2编制内容 (2)1.3编制目的 (3)1.4编制原则 (3)1.5适用范围 (3)第二章编制依据 (4)2.1法律法规 (4)2.2相关政策 (4)2.3规范及标准 (4)第三章管线综合设计标准研究 (5)3.1管线综合设计标准 (5)3.2管线迁改设计标准 (14)3.3碰撞分析 (25)附录:管线综合计费研究附图前言为贯彻落实《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长沙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和审批管理规定》(长住建发【2014】33号),规范各设计单位在城市管线综合及管线迁改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行为,加强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管理、统筹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工程建设与维护,以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有序,同时保护设计单位合法收益,经广泛的调查研究,依据现行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进行《长沙市城市管线综合设计技术导则》研究,以规范管线综合设计,明确管线综合设计技术审查有关要求。
本规定共分3章、1个附录、1个附图,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引用规范和标准、文件编制深度及附录、附表、附件以及附图等内容。
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由于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导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函告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或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市曙光中路181号,gxc762@),以供修改参考。
主编单位: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员:冯强、樊亮亮、李明、蔡洪都、杨建民、刘明敏、焦世珺、张鹏、殷虹主要审查人员:王伟胜、竺钦军、汤伟、汪东国、高守平、王新夏、肖南、李梦军1第一章总则1.1编制背景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就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的“生命线”。
室外排水管道布置方案
室外排水管道布置方案简介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室外排水管道布置方案,以确保高效排水和降低排水管道故障的风险。
此方案适用于室外环境下的排水需求,如园区、建筑物周围等。
方案概述我们的室外排水管道布置方案基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则:1. 材料选择:选择耐用、防腐蚀的材料,如PVC、HDPE等,以保证管道的长期使用和可靠性。
2. 管道直径:根据排水需求和流量计算,合理选择管道直径,以确保水流顺畅而不发生堵塞。
3. 重力排水:利用地势高低差,使排水管道在没有外部能量供给的情况下自然排水,降低维护成本。
4. 排气阀:在需要的位置安装排气阀,以防止管道中的空气阻碍排水,并减少水锤的发生。
5. 检修井:合理设置检修井,方便维护和修理排水管道,减少故障时的停工时间。
布置方案示意图布置步骤根据该方案,室外排水管道的布置步骤如下:1. 对排水区域进行勘测和规划,确定管道的起始点和终点,以及排水方向。
2. 根据设计计算,选择适当的管道直径,并确定所需的材料和数量。
3. 依照管道的走向和高低差,铺设排水管道,合理设置弯头和连接件,确保管道连接牢固。
4. 根据需要,在所需位置安装排气阀,以及检修井。
5. 完成排水管道布置后,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管道的功能正常。
维护与故障排除为保障室外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故障排除。
以下是一些建议:- 定期检查管道是否有破损、堵塞等问题,如有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 清理排水井和排气阀,确保其畅通无阻。
- 注意管道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受到挤压、破坏等。
总结本文提出了一种室外排水管道布置方案,旨在确保高效排水和降低管道故障的风险。
该方案基于材料选择、管道直径、重力排水、排气阀和检修井等原则,并给出了布置步骤和维护建议。
通过合理实施该方案,可以使室外环境下的排水系统更加可靠和高效。
外线管道方案范文
外线管道方案范文一、引言外线管道是指从建筑物外部输送液体、气体或其他物质的管道系统。
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用于输送饮用水、消防水、污水、气体等。
本文将讨论外线管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二、设计原则在设计外线管道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安全性:外线管道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安全要求,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可靠性:外线管道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正常运营。
3.经济性:外线管道系统的设计应尽量减少资金投入,降低运营成本。
4.环保性:外线管道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方案设计1.管道选材在设计外线管道方案时,应根据具体的输送介质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常见的管道材料包括铸铁、钢管、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2.管道布局在外线管道的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地形和地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避开高地势、水体等障碍物,减少管道的敷设长度。
(2)管道直径和流量:根据实际流量需求和压力损失计算确定管道的直径,合理选择管道材料,以减少能量损失。
(3)管道井室:根据需要设置管道井室,方便对管道进行检修和维护。
3.管道支撑及固定为了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应进行管道支撑和固定。
常用的支撑方式包括管槽、吊架和托架等。
4.管道绝缘对于输送冷热介质的管道,应进行绝缘处理,以减少能量损失和保护周围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常用的绝缘材料包括石棉、橡胶和聚氨酯等。
5.管道防腐为了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管道的维护和修复成本,应对管道进行防腐处理。
常见的防腐方法包括涂层、镀锌和包裹层等。
四、实施方案在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进行实施。
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立项和审批:根据设计方案编制立项报告,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2.施工准备:准备所需材料、设备和人员,并进行施工计划的制定和组织。
3.施工过程: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包括挖掘、敷设管道、连接管道和测试等。
合肥市城市道路设计导则20076(修改版)
合肥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DB/DL-2015合肥市城市道路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合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导则》编制组经过广泛地调查研究,参考国内有关标准、规范以及安徽省、合肥市等地方标准,结合合肥市大建设的实际和“精品城市”的建设理念,总结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经验,遵照“确保质量、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导则》中术语、技术标准等均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及相应专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本《导则》主要内容:1 总则、2 道路、3 桥梁、4 排水(设施)、5 交通设施、6 照明、7 绿化、8 管线综合、9 附则。
本导则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组织,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编制完成。
编制过程中,征求了合肥市规划局、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合肥交警支队、合肥市政工程管理处、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局、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发展局、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局以及参加合肥大建设的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单位的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形成本《导则》,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建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导则条文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函和有关资料寄给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建处(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阜南路51号;邮编:230001)。
主编单位: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建处、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xxxxxxxxxxx主任委员:(待定)主编:浦玉炳主审(内):李炜,樊建全,唐振忠,张乾坤,成国保,吴祯,江军、张班、杨家发、程峻峰参编人员:高文乔,莫安生,李运虎,蒋鹏,朱浩良,黄春梅,卫丽,陈俊1 总则 (1)1.1 目的 (1)1.2 术语 (1)1.3 适用范围 (1)2 道路 (2)2.1 横断面 (2)2.2 平面和纵断面 (2)2.3 道路与道路交叉 (4)2.4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6)2.5 公共交通设施 (2)2.6 路基路面 (3)2.7 其他 (5)3 桥梁 (8)3.1 设计荷载及选型 (8)3.2 附属设施 (8)3.3 人行天桥与地道桥 (9)4 排水 (12)4.1 排水设施 (12)4.2 低影响开发 (14)5 交通设施 (15)5.1 标线 (15)5.2 标志牌 (15)5.3 挡车柱 (16)5.4 护栏 (16)5.5 防眩设施 (17)5.6 限高架 (17)5.7 信号灯 (18)6 照明 (19)6.1 常规道路 (19)6.2下穿桥 (19)6.3高架、立交 (19)6.4控制系统 (19)6.5节能 (19)6.6 灯具、灯杆及灯臂 (20)7 绿化 (21)7.1 树种 (21)7.2 行道树 (21)7.3 绿化带设计 (21)7.4 绿化施工 (21)7.5 桥梁绿化 (22)7.6 绿化养护周期 (22)8 管线综合 (23)8.1管线综合设计一般规定及要求 (23)8.2 管线位置 (23)8.3 管线交叉原则 (24)8.4 图例标准 (24)8.5 各阶段设计深度 (25)8.6 与其他设计衔接 (27)9 附则 (27)9.1本导则由合肥市城乡建委负责解释 (27)9.2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7)1 总则1.1 目的为适应合肥市大建设实际需要,指导城市道路设计,提升道路设计水平,打造“精品城市”,按照“确保质量、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合肥市实际,制定《合肥市城市道路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前言为贯彻落实《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XXX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为XXX、XXX、XXX、XXX、XXX。
本导则由XXX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XXX 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第三章绿道功能与组成第四章绿道分级与分类第五章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第六章绿道选线第七章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本导则旨在指导各地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
同时,本导则总结了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为绿道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第二章术语本章对绿道规划设计中常用的术语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以便各地在规划和设计绿道时使用统一的术语。
第三章绿道功能与组成本章介绍了绿道的功能和组成,包括绿道的生态、文化、社交、交通等多种功能,以及绿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绿道分级与分类本章对绿道进行了分级和分类,以便各地在规划和设计绿道时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进行分类和分级。
第五章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本章对绿道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进行了说明,包括绿道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内容、程序等方面。
第六章绿道选线本章对绿道选线进行了说明,包括选线原则、选线方法、选线评价等方面。
第七章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本章对绿道要素进行了规划设计要求的说明,包括绿道路线、景观、设施、管理等方面。
同时,本章还对绿道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1.总则绿道是指一种以绿化景观为主要特色,沿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城市景观带、河道、湖泊、海岸线等城市公共空间和自然景观廊道为基础,构建城市和自然景观空间的线性公共空间系统。
管廊配管设计导则
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JING 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LTD.设 计 导 则管廊配管设计导则CERTIFIED第一次出版MGR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CLIENT_________ DATE__________版 次 REV.说 明 DESCRIPTION设 计 BY校 核 CHK.审 核 APPR.日 期 DATETOTAL 35 PAGES 56WI-DGM-0708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PIPING DESIGN GUIDEDGM-07.08BYCHKDATEAPPR管廊配管设计1 OF 35REV. 0前 言管廊是连接各设备的桥梁其上敷设工艺管线公用工程管线仪表管线和电缆通过管廊输送进出装置的原料成品中间产品蒸汽氮气凝结水等它是石油化工厂不可缺少的辅助设施本书主要介绍了管廊的型式管架的结构和功能管廊的布置管廊的管线布置及附属设施同仁使用后若发现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或提供资料以作为下次进版之参考完善本设计文件方便同仁工作使用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PIPING DESIGN GUIDEDGM-07.08BY CHK DATEAPPR管廊配管设计2 OF 35REV. 0目 录页 数第一章 管廊的概述 3第一节 管廊型式简介 3 第二节 管架结构简介 6第三节 管架构件的名称和功能 14第二章 管廊的布置 15第一节 管廊的布置简介 15 第二节 管廊宽度的确定 19 第三节 管廊支柱的间距 24 第四节 管廊的高度 25 第五节 配管专业应必备的数据和资料 26 第六节 管廊P/R布置范例 29第三章 管廊P/R的管线布置 31第一节 管廊的管线布置 31者有者有者有2.2 管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者一般采用较为普遍设计施工也较简单如图有A B 者有它与一般独立式管架不同点在于把柱顶的横梁改为纵向悬臂者在纵向梁上按需要架设不同间距有有者交通干用花而且拉杆金属易被腐蚀性气体腐蚀可采用小垂直度悬索管架悬索下垂度一般可选者有依靠柱脚的不完全铰者适用特别当采用钢结构时能收到适有者有者有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J D E C C O R P O R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A L I N F O R M A TI O N O F A P R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E . T H I S IN F O R M A T I O N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PIPING DESIGN GUIDEDGM-07.08管廊配管设计3.1主构架 (MAIN TRANSVERSE BENT):由COLUMNS 及TRANSVERSE BEAMS 组成为支撑管线的主要构架3.2主横梁MAIN TRANSVERSE BEAMS连接COLUMNS 用以支撑管线的横向水平梁3.3中间架INTERMENDIATE BENT两个主构架间用以支撑小管电缆仪表管的构架3.4横向中间梁INTERMENDIATE TRANSVERSE BEAMINTERMENDIATE BENT 上的横梁3.5短柱POSTINTERMENDIATE BENT 的柱或管架顶层的电缆支柱3.6纵向支撑梁LONGITUDINAL STRUT连接两个主构架的纵向水平梁传递纵向水平力至垂直斜撑兼支撑进出管架的管线 3.7垂直斜撑VERTICAL BRACING维持管架纵向稳定的斜撑构件 3.8水平斜撑HORIZONTAL BRACING维持管架水平向稳定并传递水平外力的斜撑构件3.9管桥PIPE BRIDGE管线跨越马路时所做的构架称之为管桥3.10跨度SPANS主构架MAIN TRANSVERSE BENT二柱间的横向间距3.11间距BAYB两个主构架MAIN TRANSVERSE BENT 间的纵向间距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PIPING DESIGN GUIDEDGM-07.08管廊配管设计第二章 管廊的布置第一节 管廊的布置简介1.1 管廊依据其服务的对象可分为对全厂范围内各生产装置提供服务的厂区主管廊对装置内部设备等提供服务的区域内部管廊我国人多地少节约占地减少能耗进行经济合理的布置是基本原则尽管确定管廊的基本方案制定的因素很多但首先是装置所处位置占地面积地形地貌其次是周围环境如原料罐成品罐的位置相邻装置的布置形式等等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管廊的基本方案一般石油化工装置在管廊两侧按流程顺序布置设备其管廊的形式不能事先确定或固定不变要根据设备的平面布置而定应以能在装置内处于能联系尽量多的设备的位置为宜1.1.1 有关管廊布置的具体规定请参考石油化工装置布置设计导则及消防法规规定(DGM-01)中要求1.2 管廊的位置:管廊在装置中的位置以能联系尽量多的设备为宜一般管廊布置在长方形装置占地的适中位置且平行于装置长边其两侧布置设备可以缩短装置的占地长度节约占地面积节省投资1.2.1下面为管廊布置的几种方案的比较其中各布置方案的工艺设备面积都是相同的者有配电室罐区等者有如按右图的方法可比左图省者储罐放在管廊两侧减少管廊长度扩建时有旋转90度减少管廊长度者合并管廊减少投资有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N C O N F I D E N T I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B EC O P I ED O R D I S C L O S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PIPING DESIGN GUIDEDGM-07.08管廊配管设计2.4由于整个管廊的管线布置密度并不相同通常在首尾段的管线数量较少因此在必要时可以减少首尾段的宽度或将双层变单层2.5管廊宽度计算公式 W = 0.5 N/T W管廊宽度 单位米N 设计初给出的管线数T设计初给出的管廊层数 2.6确定管廊宽度的步骤1.6.1依据公用工程流程图UFD确定布置形式1.6.2统计出管线数 1.6.3画出立面剖视图SECTION1.6.4估算管廊宽度和管廊层数2.7管廊上布置的设备仪电槽架管线等都有一定的方式如图2.2.1如图2.2.2如图2.2.3中显示了常用的管架断面及其支撑物化工厂中若有空冷器AIR FANCOOLER时通常也都把它安置在管架的顶层由于操作上的需要管架也需要设置爬梯LADDER 或楼梯STAIR及人行走道WALKWAY与地面或其它结构体连通者有者泵操作检修通道有者有操作区通常为如中小型装置中小直径的管线较多时可在两根支柱之间者有T H I S D O C UM E N TC O N T A I NS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N FO R M A T IO N 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PIPING DESIGN GUIDEDGM-07.08管廊配管设计4.1 在确定管廊高度时要考虑到管廊横梁和纵梁的结构断面的型式务必使梁底或桁架底的高度满足下列确定管廊高度的要求对于双层管廊上下层间距一般为1.2-2.0M ,主要决定于管廊上多数的管线直径通常情况管廊为南北高东西低或东西高南北低4.1.1横穿道路的空间管廊在道路上空横穿时其净空高度为装置内的检修道不低于4.5M工厂主干道不低于5.5M铁路不低于5.5M管廊下检修通道不低于3M当管廊有桁架时要按桁架底高计算4.1.2 管廊下管线的最小高度为有效地利用管廊空间多在管廊下布置泵考虑到泵的操作和维护至少需要3.5M 高度;管廊上管线与分区设备相接时一般应比管廊的底层管线标高低或高600-1000mm 所以管廊底层管底标高最小为3.5M 管廊下布置管壳式冷换设备时由于设备高度增加需要增加管廊下的净空4.1.3管廊外设备的管线进入管廊所必需的高度 若为大型装置其设备和管径较大为防止管线出现不必要的袋形管廊最下一层横梁底标高应低于管嘴500-700 mm若管廊附近有冷换框架冷换设备的下部管线要从它的框架平台下接往管廊此时至少要保证管廊的下层横梁要低于冷换框架第一层平台4.1.4同其他装置的协调 若管廊与有关装置的管廊衔接宜将与相接的管廊布置成一条直线可以节约投资并有利于全厂的美观和整齐4.1.5垂直相交的管廊高差若管廊改变方向或两管廊成直角相交其高差以500-750 mm 为宜当高差为500 mm 时DN150以下的管线用两个直角弯头和短管相接大于DN150的管线用一个45弯头一个90弯头相接当高差为750 mm 时DN250的管线用两个直角弯头相接对于大型装置也可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PIPING DESIGN GUIDEDGM-07.08管廊配管设计采用1000 mm 高差至于装置之间的管廊的高度取决于管架经过地区的具体情况如沿工厂边缘或罐区不会影响厂区交通和扩建地段从经济性和检修方便考虑可用管墩敷设离地面高300-500 mm 即可满足要求第五节 配管专业应必备的数据和资料5.1管线的重量应包括EMPTY WT.,OPER.WT.,TEST.,INSULATION WT.等对于1.5TON 以上的VALVE 应以集中载重列出. 5.2特殊大管比该层总平均管径大2号以上者(约大4)应以集中载重(P)考虑集中载重P=S(W-pd)S 管跨距 W 大管重Kg/M P 平均管重Kg/M 2 d大管管径M5.3管架上的设备重量:5.3.1空气冷却器及附属设备如马达齿轮箱等5.3.2其它设备重量 5.4 仪表配管重量5.5 电缆重量5.6 填写PIPE RACK 表(见图2.5.1见图2.5.2)者有者有者格条盖需要处设置有者有P/R的管线布置者有时由于管口高度及位置关系在配管时会产生袋形为了避POCKET之现象为了节省材料则将此等管线配置于上层管架上孔板ORIFICE之牛角有INSULATIONHEADER LINE应将此阀放在支管线BRANCH LINE 上之水平位置不可置于垂直位置积存液体于阀上端之管线而无法排出者一般常见的方法为设回环管线有最大而温度最高的管线应排列于回环管线之最外侧同时回环管线应考虑放在易于支撑之处此外大管线若由于空间高度不够时可将大管线以常用的方法是把管廊之支柱延长做型支架再决定其位置一般都配置在管廊支柱的外侧气体或蒸气管线的支管由上方进出主管而液体管线LIQUID LINE的支管BRANCHES则由下方进出主管HEADERT H IS DOC U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I DE NT IALI N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 B EC O PI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PIPING DESIGN GUIDEDGM-07.08管廊配管设计在火炬主管FLARE HEADER 上的支管BRANCH LINE 应顺流向而从上方以45斜插1.14管廊上的管线与相邻单元区域UNIT AREA 内的管线相接时若其方向有改变则高度也应改变一般以管架上的管线为中心采用上下500-1000mm 范围内的高度最常采用的是上下750mm 但外侧的大管线可以水平转向以节省FITTING 1.15 接到界区BATTERY-LIMIT 的接点TIE-IN LINE在管廊PIPE RECK的阀门VALVE 应交错配置必要时设操作平台以利操作若经过界区BATTERY LIMIT 后接点TIE-IN LINE 是配置在管墩GRADE SLEEPER 上时其阀门VALVES 也应上下错开以减少配置空间以上的高度是从地上算起的净空高度,不包含管廊的梁1.16 为了有效利用管廊下方的空间一般都将泵PUMP控制阀组CONTROL SET以及公用工程UTILITY STATION 等设置于管架下方或支柱旁同理空冷器AIR FAN COOLER 及安全阀SAFETY VALVE等则利用支架而支撑于管廊上方的适当位置1.17高温管线因热膨胀移动将干扰到邻接的管线为避免此种现象应预留充分的空间1.17.1 两条管线相邻布置时,设其最外侧间隔为75 mm1.17.2 两个法兰FLANGE邻相邻布置时, 设其最外侧间隔为25 mm 但一般为了减少管架(RACK)的宽度都把法兰FLANGE错开安装1.7.13 管线与法兰FLANGE 邻相邻布置时设其最外侧间隔为25 mm以上管线若有保温INSULATION 时要加算其厚度1.18管廊宽度应另加约20%的余量以当作今后追加新的管线1.19管廊下方应提供3 M 通道供叉车通行以便保养设备所提供3 M 通道不必完全成一条直线若管廊PIPE RACK 下方不提供叉车通道则应提供1.8 M 通道,以便操作维修1.20管廊支柱的间隔由于结构上的限制有时不能太小一般为6M 因此对于小管者1.20.1 高温管线1.20.3 在管线上有阀门有者有(中国石化出版社ABOVEGROUND PIPING DESIGN GUIDE石油化工管线设计。
汉市深厚软土区域市政与建筑工程地面沉降防控技术导则
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1)3 岩土工程勘察 (3)4 基坑工程设计 (5)5 建筑工程设计 (6)5.1 总平面设计 (6)5.2 建筑设计 (7)5.3 小区道路设计 (7)5.4 结构设计 (8)5.5 给排水设计 (8)5.6 暖通空调与动力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电气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市政工程设计 (12)6.1 道路工程设计 (12)6.2 排水工程设计 (13)6.3 桥梁工程设计 (14)6.4 隧道工程设计 (14)7 市政与建筑工程施工要点 (15)7.1 一般规定 (15)7.2 基坑工程施工 (15)7.3 道路工程施工 (17)7.4 排水工程施工 (18)7.5 隧道工程施工 (18)8 工程监测 (19)附录A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软土分布图(2014年版) (21)附录B 给水引入管接口方法与节点详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C 排水排出管接口方法与节点详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D 给水系统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如阀门井、水表井等的接口方法与节点详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E 排水系统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如检查井、化粪池和隔油池等的接口方法与节点详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F 典型管道补偿方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G 室内外交界处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的构造处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1.1 为了给武汉市深厚填土、软土分布区域因市政与建筑工程等工程建设诱发地面沉降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制定本导则。
车辆基地室外管线施工方案
车辆基地室外管线施工方案
1. 管线的选材
1.1 管道材料的选择
室外管道的选材应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在综合经济、耐腐蚀、耐高低温和耐压强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
常用的材质有HDPE、PVC、铁皮、
玻璃钢等。
1.2 管道直径的选择
在进行管道设计时,应将管道的流量和所涉及的压力损失作为一种基础设计准则。
在选择管道直径时,应考虑到其与管道流量的关系,应该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2. 施工方案
2.1 管线布置
地面管道应安装在管道沟槽中。
路面管道应遵循不在道路中央安装,特别是在
雨水系统中,一定要离开路面%5米以上。
在施工时,应注意管道的沿线高度控制,避免在施工中与其他设施发生冲突。
2.2 断面设计
在设计管道断面时,应注意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确保管道不受外力影响,并且保证装置设备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堵塞管道。
2.3 管道安装
管道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避免因不合理的安装方式而影响品质。
在安装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装方式,并逐级检查。
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密封性检查,杜绝漏水。
2.4 管道保护
为了确保管道在使用中不会发生问题,必须进行保护。
在管道沟槽的前、后和
下方应设有防止侵蚀的材料。
在管道入地后,应进行地基处理,防止地基沉降而影响管道的使用效果。
3. 总结
在实际的管线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在选材、管道布置、断面设计、安装和保护上进行相应的正确处理。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作业方式,可为车辆基地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微型管廊建设技术导则
微型管廊建设技术导则一、工程设计1.设计理念:微型管廊的设计应遵循绿色、智能、高效的原则,确保管廊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2.设计流程:根据需求分析、场地勘察、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步骤,逐步完成工程设计。
3.设计内容:包括管廊的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等,确保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功能性。
二、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设备材料准备等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管廊的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管廊安装:按照设计图纸,依次完成管廊的安装工作,确保管廊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4.验收交付:完成管廊施工后,应进行验收工作,确保管廊的质量和功能性符合要求。
三、管廊布局1.布局原则:管廊的布局应遵循安全、合理、高效的原则,确保管廊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
2.布局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直线式、曲线式、混合式等布局方式,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3.配套设施:在管廊布局时,应考虑通风、照明、监控等配套设施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管廊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管线安装1.管线选型:根据管廊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线类型和规格,确保管线质量和安全性。
2.管线安装工艺:按照规定的安装工艺和技术要求,完成管线的安装工作,确保管线安装质量。
3.验收检测:完成管线安装后,应进行验收检测工作,确保管线质量和功能性符合要求。
五、维护保养1.维护保养计划: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管廊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管廊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保养内容:包括清洁、润滑、紧固、检查等日常保养工作,以及定期对管廊进行全面的保养和维护。
3.故障处理:对于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确保管廊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六、安全注意事项1.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确保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
青岛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技术导则
青岛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地下管线越来越复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青岛市开始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
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制定了青岛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技术导则。
一、工程建设的目的青岛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管线的混乱和重复建设问题,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建设的原则青岛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原则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监管”,即在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和监管方面实行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三、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青岛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设计要合理: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和地下管线的布局,合理规划设计综合管廊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
2.施工要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3.材料要优质:在材料选择上,要选择优质的材料,确保综合管廊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设备要先进:在设备选择上,要选择先进的设备,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5.管理要规范:在工程建设后,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综合管廊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工程建设的实施步骤青岛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设计阶段:制定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方案,确定综合管廊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
2.施工阶段: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验收阶段:对综合管廊进行验收,确保综合管廊的质量和安全性。
4.管理维护阶段: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对综合管廊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综合管廊的正常运行。
五、工程建设的效益青岛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效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城市管理效率:通过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解决城市地下管线的混乱和重复建设问题,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成都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导则
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导则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前言根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要求,主编单位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规范和其他省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导则,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规划;5勘察;6总体设计;7管线设计;8附属设施设计;9结构设计;10人防工程。
本导则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进行管理,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地址:成都市三色路269号,邮政编码:610023)。
发布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编单位: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谢鲁郑轶丽张敏曾小云罗晶唐红蒋天跞刘琰杨刚孙成军贺栋才张勇刘勇孙海军李海涛王伟杰唐卉解国君吴洋罗丹王玉辉蒋进主要审查人:陈俊材钟翔唐云华罗国康唐志岗黄建熙王珏段政汪强朱钢李莉汪春目录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2)3基本规定 (4)4规划 (5)4.1规划布局 (5)4.2断面组合 (6)4.3规划位置 (6)4.4旧城改造及市政道路改扩建 (10)5勘察 (11)5.1一般规定 (11)5.2勘察要求 (11)6总体设计 (14)6.1一般规定 (14)6.2标准断面 (14)6.3平面设计 (22)6.4纵断面设计 (22)6.5节点设计 (22)6.6监控中心 (25)6.7旧城改造及市政道路改扩建 (26)7管线设计 (27)7.1 一般规定 (27)7.2压力水管 (27)7.3重力流排水管渠 (27)7.4天然气管道 (29)7.5电力电缆 (30)7.6通信线缆 (30)7.7其他管道 (30)7.8支吊架 (31)8附属设施设计 (33)8.1消防系统 (33)8.2通风系统 (33)8.3供电系统 (34)8.4照明系统 (35)8.5监控与报警系统 (36)8.6排水系统 (37)8.7标识系统 (37)9结构设计 (40)9.1一般规定 (40)9.2材料 (40)9.3结构上的荷载及作用 (40)9.4抗震设计 (41)9.5结构设计 (43)9.6构造要求 (45)9.7防水设计 (46)10人防工程 (50)10.1一般规定 (50)10.2主体结构防护 (50)10.3孔口防护 (52)10.4管线穿越防护 (52)10.5人防附属设施设计 (53)10.6平战转换 (54)本导则用词说明 (55)1总则1.0.1为切实推进本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工作,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敷设,保证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导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外管线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
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管线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管线及各构筑物的布置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构筑物受腐蚀、沉陷、震动及重压。
一般情况下,居住小区的室外管线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中水管、热力管、燃气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有线电视电缆、路灯电缆、消防信号线等智能化管线,还有检查井、排洪沟、化粪池等构筑物。
给水管又分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且生活和消防给水又分市政直接给水管及二次加压供水管;消防给水又分消火栓给水及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管线;电力管一般分高、低压两种,高压电缆(10 kV) 是从市政管网到开闭所,及开闭所到变配电室之间的管线;低压电缆(380 V) 是从变配电室引出的至各用户之间的管线。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根据管线的种类、道路的宽度、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等要素,按照管线的布置原则,合理有效地把所需要的各种管线各就各位。
1 布置原则1.1室外主要管线布置原则(1)由于居住小区的用地所限,雨水管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中心线上。
雨水管管径往往比较大,一般为DN300 ~600 , 小区内主干道上管径可达DN800 甚至更大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可远离其他管线,有利于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此外道路两侧雨水口较多,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有利于道路两侧雨水口连接支管的接入。
(2)电力电缆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侧道路人行道上。
因电力电缆混凝土井盖较大,不宜放在车行道下。
(3) 电信电缆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另侧的道路人行道上,因电信电缆混凝土井盖较大,不宜放在车行道下。
此外,将电信电缆放在电力电缆的道路对侧,可避免电磁波干扰。
(4) 燃气管一般与电信电缆布置在道路的同一侧。
因另侧有电力管, 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 —2006) ,燃气管与电力管的净距由原0.5 m 增加到1 m ;同时,将燃气管与电力管分放在道路两侧是安全的。
燃气管应布置在人行道或慢车道下,避免因燃气泄漏与汽车产生的火花接触引起灾害。
应强调的是,燃气管与其他管线、构筑物的净距均为强制性条文,在设计中应引起重视。
(5) 给水管一般与燃气管放在同一侧道路人行道上。
(6) 污水管从卫生角度考虑,应与给水管分设在道路两侧。
一般, 污水管管径化粪池前的为DN200 ,化粪池后的为DN300 。
(7) 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②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埋深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 kV 电力电缆、大于10 kV 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8) 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①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②小管线避让大管线;③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④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9) 地下管线之间水平与垂直净距见表1 、表2。
表1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单位:m)附表二:地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表注:(1)排水管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其净距不小于2.5米,如埋深深于建筑物基础时,其净距不小于3.0米;(2)并列敷设电力缆互相间间距不小于下列值:10及10千伏以上的电缆与其他任何电压电缆之间一0.25米;10千伏以下的电缆之间一0.1米控制电缆之间一0.05米非同一机构电缆之间>0.5米(3)与现况大树距离应不小于2.0米;(4)表内所列数据,系按照一般所有各种管线统一安排时的位置及其彼此间距,不能作为某一种管线的安排位置,也不能作为具体城市道路断面下安排的管道位置;(5)在各种道路宽度,步道宽度不同的情况下,应根据规划永久断面考虑地下管道的安排,本表不适用作为这种安排的依据。
一般而言,电力、电信、给水、燃气等管线列入压力管道,可自由调整标高,因此压力管道尽量从覆土层的上部走,在管道交叉处标高排布可局部降低或提高,电力、电信等管线可以在标高调整的地方加设手孔井。
如因标高变化而引起管线埋深不足时,可采用加设钢管防护。
雨水和污水管道基本属于重力流管道,有沿排水方向找坡的要求,同时要满足与市政管线接口的标高问题,因此在设计中要优先考虑重力流管道的管位、走向、埋深等要求。
以上这些只是室外管线综合的一般设计原则,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根据市政管线条件、场地标高、道路坡向和宽度、建筑物间距、需要埋设的管线种类、根数、管径的大小、埋深等各方面因素予以综合考虑,尽量沿道路的中心线均匀展开,对称布置管线,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
1.2室外主要构筑物布置原则1.2.1雨水口小区的雨水口一般设置在交叉路口、路侧边沟以及绿地的低洼地带,道路雨水口的间距通常为25~30 m ,双向坡路面应在道路两侧设置,单向坡路面应在路面低点一侧设置,雨水口的型式和数量,通常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径流量和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确定。
雨水口的布置要注意道路的找坡方向,应布置在各找坡段的最低处。
雨水口不宜设在建筑物门口、楼梯踏步的正下方等影响使用的地方,建筑总平面图宜示出雨水口的位置。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道路室外工程施工中,土建和水电的施工单位不同,经常会出现雨水口设置位置不当,找坡方向有误,雨水口漏设等现象,特别是由于景观工程一般都滞后设计,绿地的低洼地带雨水口经常漏设或者设置的位置不合理,造成积水。
这就要求水电设计要与建筑总平面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及施工单位加强配合,及时沟通协调,更改图纸,才能有效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
1.2.2化粪池小区化粪池一般应设于室外,不应设于室内。
多设于建筑物背向大街一侧靠近卫生间的地方,并应尽量隐蔽,不宜设于人经常活动之处。
化粪池外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 m ,并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基础。
池外壁距室外给水构筑物外壁不小于30 m ,距用地红线不小于1 m。
化粪池宜设置在接户管的下游端、便于机动车清掏的位置。
化粪池应根据每日排水量、地形、交通、污泥清掏和市政排水的接管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散或集中设置。
当受条件限制化粪池设置于建筑物内时,必须采取通气、防臭、防爆等措施。
建筑总图应表示出化粪池的位置,结构专业应校核该位置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化粪池的荷载要求,如不满足,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改变设置地点。
2 室外管线综合设计常见问题2.1电力管线的管位问题小区管线综合设计中最容易引起疏忽的是电力管线的管位问题,小区内的高压电缆一般为2~3 根Φ100~150的钢管,而从变配电室出来的管线就更多了,经常是十几二十根Φ100的管分2~3 层并排出线,所占用的地下空间既宽又深,所以变配电室的设置位置要考虑有足够的空间来敷设进出管线,一般要设于小区比较空旷、周边管线比较少的地方,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分开、均匀设置,以减少出线电缆的根数。
所考虑的管位间距要留足,特别是电力管线的电缆井都很大,电缆井尺寸最小的也为2740 mm ×1940 mm ,如果还按通常管中间距1 m 设计,电缆井根本无法安装,所以设计时要让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先提出管线的走向,所需的管线大小、数量予以综合考虑,留出相应的管位,如果暂时没有相关资料,应尽量把电力管线的位置安排在最边上,周围留有扩展的余地,才不会碰到现场安装不下,又没有管位可调的尴尬。
2.2地下室顶板的管线敷设及覆土深度的问题现在很多居住小区经常建有大型地下室,如果上部管线的连接管敷设在地下室内,会影响地下室净高,特别是人防地下室要求与人防无关的管线不能穿越,造成很多管线要走在地下室顶板上,这就牵涉到地下室顶板覆土深度的问题。
雨水管通常敷设在车行道下,而且管径较大,埋设深度要1 m 以上才能满足要求,再加上排水坡度,埋设深度就更深了,这就造成地下室顶板的荷载很大。
所以重力流管线尽量不要放在地下室范围内,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式: ①结构板及重力流管线均跟随建筑找坡方向找坡,一般情况下,建筑路面的坡度会大于管线的坡度,这样整个室外覆土深度按照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要求即可; ②尽量不设雨水管道,改用雨水沟排水,这样地下室顶板的覆土深度就可以根据排水管的埋设深度来确定,即0.8~1.2 m ,该深度可满足表2中其他管线的埋深要求;如无重力流管线,地下室顶板的覆土深度一般就可定为0.7 m.这里所指的覆土深度均为管顶外壁至地面的高度,工程中所说的覆土深度还要加上管线的管径及建筑面层。
需要提醒的是雨水沟的尺寸(包括建筑物四周的明沟或暗沟) ,应由给排水专业计算确定,以避免下雨时排水不及。
雨水沟盖板的几种常见做法有:盖板上设圆孔排水;盖板间设条形缝排水;用格栅盖板,上面敷设鹅卵石间接排水等,这些盖板的开孔尺寸需经过计算确定。
2.3地下室顶板覆土层的排水问题由于覆土层的渗透作用,下雨时有一部分雨水会渗透在覆土层里,这部分水如果滞留在覆土层内,一方面会增加荷重,另一方面会造成植物烂根死亡。
如果地下室上面的建筑是平行布置,两边无遮挡,可以利用地下室顶板找坡,让这部分积水自流到地下室外的土壤内;如果地下室上面的建筑是围合布置,那这部分积水就无法自行排出,解决的方法是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柔性透水管,以排除渗透在覆土里的水。
具体做法是根据地下室顶板建筑找坡方向,在其低点设置柔性透水管,再排至地下室外的雨水管网;如果地下室顶板范围较大,建筑找坡困难时,建议由结构专业配合,地下室顶板设计结构找坡。
3 各专业间所需互提资料的内容及注意事项3.1建筑专业(1) 提资内容。
建筑总平面图,其中应包含以下内容:建筑用地面积、占地面积、绿地率;住宅总户数,商业、办公面积,最高建筑总高度,最大建筑总体积(多层建筑) ;地下室范围线及结构顶板标高,总平竖向标高,小区道路剖面及找坡方向,周边的市政道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