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交通位置图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交通位置图地质工程江油填图实习报告(孙xx)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填图实习报告I四川江油让水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摘要: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了地质工作的许多基本方法,在各种地质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地质填图实习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的全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层序、步骤以及数字化填图的理论与方法;学会对各类沉积岩的野外观察、鉴定和描述;初步掌握各类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描述的方法;掌握岩石地层和填图单位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学会测制实测地层剖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主要综合图件及地质报告的编制方法等??实习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区,龙门山分区北段。
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地层。
地层走向与区内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沉积岩为测区仅有的岩石类型。
其中地层以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
沉积岩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岩、泥岩和碳酸盐岩??匡南地区,西北以江油为界,东南以香水断层为界,其间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向北西倾斜的断层和倒转褶皱组成典型的叠瓦式断褶皱层。
江油市断层西北盘为泥盆系,石炭系组成的唐王寨大向斜,香水断层东南盘为中,新生界组成的四川盆地。
区内褶皱﹑断裂多处可见被中侏罗统千佛崖组以不整合所覆盖??关键词:江油、实习、三叠系、地层、侏罗系、产状、构造、断层、褶皱、灰岩、白云岩、砂岩、砾岩.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填图实习报告II目录第1章绪言 (1)1.1工作区域概述 (1)1.1.1地理位置及山川地势 (1)1.1.2交通情况行政区划 (1)1.1.3气候条件植被情况经济地理 (2)1.1.4工作区域露头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马角坝实习区地质报告
马角坝实习区地质报告一、实习区概况马角坝实习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马角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4,北纬3205。
实习区地处龙门山山脉的前山带,属于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龙门山分区)成都小区。
实习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深切割的中山,海拔大于1200m,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小于1000m。
实习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最低处为马角坝河,海拔630-640m,切割深度为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二、地层出露马角坝实习区地层出露较全,包括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代的第四系。
其中,古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实习区的西北部,中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实习区的东南部。
三、地质构造马角坝实习区位于龙门山造山带的南西段,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
实习区内的主要断裂有北东向的逆断层和近南北向的走滑断层。
这些断裂的活动对实习区的地层出露和地质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实习内容在马角坝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地层观察、地质构造分析、地质填图和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等工作。
1.地层观察:通过对实习区内的地层露头进行观察,识别出了不同的地层单元,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等。
观察了不同地层的岩性特征、化石含量和沉积构造,了解了实习区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演化历程。
2.地质构造分析:在实习区内,我们识别出了北东向的逆断层和近南北向的走滑断层。
通过观察断层产状、断层擦痕和断层破碎带等现象,分析了实习区内的断裂活动特征和地质构造演化。
3.地质填图:在实习区内进行了1:10000的地质填图工作。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绘制了实习区的地质图,展示了实习区内的地层分布、构造格局和地质特征。
4.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在实习结束后,我们根据野外观察和分析结果,撰写了野外实习报告。
报告主要包括实习区的地质背景、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和实习收获等内容。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一、前言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和掌握地质现象的实际表现,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实习地点选择在具有丰富地质条件的马角坝地区,实习期间,我们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积极开展实习工作,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习地点概况马角坝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地处龙门山山脉北段,是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的一部分。
该地区地层出露较全,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地质构造复杂,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理想地点。
三、实习内容及成果1. 实习内容(1) 地层观察:通过对马角坝地区地层的实地观测,识别不同地层的岩性、岩相和化石特征,了解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演化历程。
(2) 构造观察:观察马角坝地区的褶皱、断裂等构造现象,分析其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
(3) 岩矿鉴定:采集地质标本,进行岩矿鉴定,了解不同岩石和矿物的特征。
(4) 地质剖面测量:进行地质剖面测量,掌握地质剖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 实习成果(1) 地层观察:通过实地观测,识别了马角坝地区的主要地层,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
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性、岩相和化石特征,为研究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演化历程提供了实际资料。
(2) 构造观察:观察到了马角坝地区的褶皱、断裂等构造现象,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加深了对地质构造的认识。
(3) 岩矿鉴定:通过对采集的地质标本进行岩矿鉴定,了解了不同岩石和矿物的特征,提高了对岩矿鉴定的能力。
(4) 地质剖面测量:进行了地质剖面测量,掌握了地质剖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在实地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和乐趣。
在观察地层、构造和岩矿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地质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时间:2021年7月5日到7月20日地点: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马角坝镇实习单位:四川省地质调查局实习人数:10人实习内容:马角坝镇地质勘查二、实习过程1.学习志愿在实习前,实习单位向我们介绍了马角坝地区的地质特征及勘查需要,我们对于即将展开的工作充满了向往。
2.前期调研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需要对于马角坝地区的地理、气候、建筑、民风民俗等信息进行了解和调研。
并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当地的习俗及风土人情。
3.实地勘查实习过程中,我们全程负责马角坝地区的地质勘查。
包括地质调查、地质测量、矿物鉴定、地面探查等配合工作。
这都需要我们与当地居民紧密配合,协调工作,做好防护工作。
4.勘查报告实习结束后,我们对于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地质勘查报告,向实习单位提交。
三、实习感悟在实习期间,通过对于地区地质的了解和实地勘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地质勘查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实地勘查的压力和艰辛。
在这里,我们感谢实习单位对于我们实习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感谢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专业知识的水平,也对于实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信这次实习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地质勘查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也加深了对于该地区地质特征和矿藏分布的认知。
同时,实习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
相信这次实习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第一篇: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1序言1.1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1.1.1交通位置工区为四川江油市马角镇,距江油市57km,距成都市214km。
马角坝地区交通方便,宝成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该区,国道108线从东南缘穿过,北经广元出川,南经江油、绵阳可达成都。
区内有公路,北通雁门坝,西至澄水,南达文胜等乡镇。
山区有矿山公路和山间大道通行。
附马角坝交通位置图1-11.1.2自然地理马角坝地区位于龙门山系的前山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中山区,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区,海拔<1000m。
工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马角镇海拔640m,切割一般为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工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
山间有马角坝、魏家坝等河谷平原。
工区河流属涪江水系,马角坝河自北向南流经工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水流量多,冬天减少,属于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点。
工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
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
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气温4-7º,夏天25º左右。
最低气温-3º,最高气温34.5º。
10月份降雨量74ml,气温8-25º,11月份降雨量25ml,气温2-21º。
1.1.3经济地理马角镇面积146.56km2,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1万。
农业耕地1.18万亩,播种面积2.22万亩。
主要出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蔬菜,年产粮食5300吨,农业总产值791万元。
马角镇以核桃、木耳、黄花为特色农产品。
马角镇有省、市属工矿企业和乡镇企业230多个,其中以水泥厂为主,还有锅厂、钢铁厂、磷肥厂、电石厂、砂厂等,工业总产值1.35亿元。
其中双马矿山是区内最大的企业,年产水泥100多万吨,双马水泥是四川的名牌产品。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江油马角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的著名凸起带,马岭山前缘,属于杂多复杂断裂构造的幕入侵带的主要构造单元之一、在地质构造方面,该区域由马岭山断裂、马角坝断裂和马岭山逆掩断裂构造组成,是典型川滇地质构造带之一在地质年代方面,马角坝地区的地质时代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下古生界的仰韶组、辉遂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以及上古生界的二叠系和三叠系。
仰韶组是该地区的特征岩层,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石灰岩组成,往往比较容易被侵蚀,形成了丰富的峡谷地貌。
辉遂组则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具有较好的储层特性,是马岭山地区的主要油气勘探目标。
在地质地貌方面,马角坝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类型。
主要包括高山峡谷地貌、丘陵地貌和盆地地貌。
其中,高山峡谷地貌是该区域的主要地貌类型,地势陡峭,峡谷纵横交错,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丘陵地貌则由起伏的丘陵构成,地势相对平缓,多用于农田开发。
盆地地貌主要分布在马角坝地区的西南部,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在地质资源方面,马角坝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主要包括油气资源、铅锌矿、钨矿和煤矿。
其中,油气资源是该区域的主要矿产资源,已经进行了多次勘探和开发,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铅锌矿和钨矿则主要分布在马角坝地区的北部和南部,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煤矿主要分布在马角坝地区的东部和南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开采规模。
总的来说,江油马角坝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质年代较为久远,地质地貌多样,地质资源丰富。
在今后的地质实践中,需要加强对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的研究,深入探索矿产资源潜力,推动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马角坝地质实习分析报告
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1序言1.1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工区为四川江油市马角镇,距江油市57km,距成都市214km。
马角坝地区交通方便,宝成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该区,国道108线从东南缘穿过,北经广元出川,南经江油、绵阳可达成都。
区内有公路,北通雁门坝,西至澄水,南达文胜等乡镇。
山区有矿山公路和山间大道通行。
附马角坝交通位置图1-11.1.2自然地理,300-。
日照2.22万元。
187220、;将“广。
朱森、1942)首。
段片区。
1.3工作概况作为石油地质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的基础上,应该进行一次较完善的野外实习,以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的。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地层系统的建立和岩石地层的划分,剖面的测制,化石、岩石标本的野外采集和观察研究,各种构造观测以及填制地质图工作,编制一些基本地质图件,掌握区域地质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实测地质剖面,明白如何进行地质点的观察、描述以及如何进行地质填图。
本次实习工作主要分为4个阶段。
分别为:野外踏勘,实测地层剖面,野外自由填图,室内资料整理和作图、编写实习报告。
工作计划安排合理,除去因天气、计算机考试原因稍有耽搁,工作进展还算顺利,各阶段填图任务基本完成。
附完成工作量表1-12地层2.1概述马角坝地区地层属扬子区龙门山分区,其东南紧邻四川盆地分区,该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
其中泥盆系~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广泛发育为特征,第四系以碎屑岩松散沉积为主。
由于工区内发育F1-F7及F2’北东-南西走向的逆断层,所以除石炭系地层较全外,其余地层皆出露不全。
工区地层基本为北东-南西走向,地层(S1-2h),)和嘉陵2-1 (S)粉砂质泥岩及;可见三叶虫、笔石等化石;中统顶部不全,未见顶底,工区可见厚度大于100米,分布于工区西北角,工区内与二叠系栖霞组为断层接触。
马角坝实习实验报告
一、前言马角坝实习基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马角镇,是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对地质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理解,提高地质学素养。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马角坝地区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情况;2. 掌握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技术;3. 熟悉地质样品采集、鉴定和实验分析方法;4. 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1. 地质填图(1)实习地点:马角坝实习基地(2)实验目的:掌握地质填图方法,了解马角坝地区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情况。
(3)实验步骤:① 搭建测量架,放置经纬仪;② 选取测量点,测定其坐标;③ 利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确定地层界限;④ 记录地层名称、岩性、厚度等信息;⑤ 绘制地质填图。
2. 剖面测量(1)实习地点:马角坝实习基地(2)实验目的:掌握剖面测量方法,了解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
(3)实验步骤:① 搭建测量架,放置经纬仪;② 选取剖面线,测定其坐标;③ 利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确定地层界限;④ 记录地层名称、岩性、厚度等信息;⑤ 绘制剖面图。
3. 地质样品采集与鉴定(1)实习地点:马角坝实习基地(2)实验目的:掌握地质样品采集、鉴定方法,了解样品的岩性特征。
(3)实验步骤:① 采集岩石样品;② 样品鉴定:观察岩石的宏观特征,如颜色、结构、构造等;③ 样品描述:记录样品的详细特征,如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性等;④ 样品保存:将样品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分析。
4. 实验分析方法(1)实习地点:马角坝实习基地(2)实验目的:掌握地质样品的实验分析方法,了解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实验步骤:① 样品前处理:研磨、过筛等;② 实验操作: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③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质填图结果:马角坝地区地层分布较为完整,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
马角坝实习
部,与沙窝子组整合接触(岩性分界)。
3、石炭系(C):
工区石炭系分2个组,以石灰岩为主,岩石类型 多样。在川西地区有代表性。本次工区在矿山梁~ 海豹山露头良好,可作重点观察与实测。 (1)总长沟群(C1-2Z,群的代号z用大写斜体) (相当于以前的大塘组):厚度100米,岩性:底 部为紫红色泥岩含鲕状赤铁矿,横向上有变化,之 上是“似瘤状”灰岩,含珊瑚化石;中部为泥晶、 球粒、鲕粒、核形石灰岩组成;上部由砾屑灰岩、 介壳灰岩、砂屑灰岩等组成的风暴岩序列,介壳层 主要为细线贝、长身贝组成。分布于工区西北角。 与下伏茅坝组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分界紫红色 泥岩分界标志)
三叠系飞仙关组断层接触。
2、泥盆系(D):
(2)沙窝子组(D3s):分为三段。
沙一段( D3s1 ),厚度约100米。岩性:灰、浅灰、 灰黄色厚层状白云岩为主,夹有灰岩、白云质灰岩。分布 于工区西北部,与观雾山组整合接触。(豹斑灰岩分界) 沙二段( D3s2 ),厚度约100米。 岩性:灰、浅灰色 中~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夹薄层团块状、 瘤状泥质灰岩(有几层),最底一层瘤状灰岩约1米厚 (分界标志) ;分布于工区西北部,与沙一段整合接触。 沙三段( D3s3 ),厚度约120米,岩性:灰、灰黄色 中~厚层状白云岩为主,刀砍纹明显,分布于工区西北部, 与沙二段整合接触。(岩性明显不同分界标志)
(三)构造
龙门山是个巨大的推覆体,是从北西方向 的青藏板块推覆来的。 工区位于马鞍塘冲断带,存在一系列深断 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是三叠系 末印支运动的结果。沿塑性地层滑动。喜山运 动使构造进一步发展,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三)构造
本次实习工区内褶皱和断裂都比较发育,下面分 别介绍。 1、褶皱:工区褶皱可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褶皱:马角坝倒转背斜;分布于天子山~娃 娃岩一带,核部为飞仙关二段地层,翼部为嘉陵江、 雷口坡地层;北西翼正常,南东翼倒转,北西翼发育 一系列走向逆断层。 二级褶皱:小白岩山背斜;由飞仙关一段、二段 地层组成,南东翼被断层切割,发育不完整。 三级褶皱:灌林包背斜;由嘉陵江四段地层构成。 规模较小,属于穹隆构造。
4实际材料图编制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野外资料最终整理和实际材料图编制
2 实际材料图编制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野外资料最终整理和实际材料图编制
2 实际材料图编制 (2) 实际材料图的内容(针对实习区) 实际材料图的内容(针对实习区) 4)实测剖面线位置及编号; )实测剖面线位置及编号; 5)重要样品采集、化石样品采集地的符号; )重要样品采集、化石样品采集地的符号; 6)地貌形态符号——溶蚀谷地、漏斗、滑坡; )地貌形态符号 溶蚀谷地、漏斗、滑坡; 溶蚀谷地 7)井泉符号(蓝色)及编号; )井泉符号(蓝色)及编号; 8)岩石地层单位代号; )岩石地层单位代号; 9)图框外的图名、比例尺、图例、图签; )图框外的图名、比例尺、图例、图签;
野外资料最终整理和实际材料图编制
1 野外资料最终整理 (3)野外地质手图 野外地质手图 ▲ 地质界线的勾绘 和连接 连接相邻路线地 质界线之前, 质界线之前,首先 要了解实习区的地 地势(即坡向、 形、地势(即坡向、 坡角等), ),以及岩 坡角等),以及岩 层、断层的产状 (倾向、倾角 。 倾向、 倾向 倾角)。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野外资料最终整理和实际材料图编制
2 实际材料图编制 (1) 实际材料图编制的意义和目的 实际材料图是反映地质填图中调查研究程度 调查研究程度、 实际材料图是反映地质填图中调查研究程度、工作量分 及各类地质体控制程度的图件。因此, 地质体控制程度的图件 布及各类地质体控制程度的图件。因此,它是作为衡量地 质填图工作质量,检查各种地质界线、 质填图工作质量,检查各种地质界线、资料可靠性的重要 依据;也可以作为查阅各项原始资料的索引。因此,要求 依据;也可以作为查阅各项原始资料的索引。因此, 真实准确,内容完备,清晰易读,是野外验收的必备图件。 真实准确,内容完备,清晰易读,是野外验收的必备图件。 实际材料图是一种过渡性图件,是野外工作手图的综合, 实际材料图是一种过渡性图件,是野外工作手图的综合, 又是综合地质图的基础, 又是综合地质图的基础,一般在野外工作结束后编制该图 件。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实习区地质报告1.绪言1.1自然经济地理概况马角镇行政区划归属省市江油市。
理工大学实习基地就建于马角镇的中心。
地理座标为东经105°04′,北纬32°05 ′。
马角镇南西距江油市62km,距市214km,交通较为方便。
宝成铁路在区纵贯南北,108国道-高速公路从实习区东南侧通过,与宝成铁路相伴而行的江油-雁门坝公路通过实习区,其它级别的公路四通八达,村村皆能通行。
实习区地处岷山山脉,龙门山系的前山带的边缘;属我国第一地势与第二地势面的过渡带靠近盆地的一侧,实习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马角坝地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龙门山分区)小区。
马角坝地区的地层出露较全,其中包括古生代的寒武系、奥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代的第四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深切割的,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1000m实习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最低处为马角坝河,海拔630-640m,切割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山间有马角坝、家坝河谷平坝实习区河流属于涪江水系(长江-嘉陵江上游),马角坝河(梓潼江)自北向南流经实习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的雨季多,冬天减少,属于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点实习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
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
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气温4-7º,夏天25º左右。
最低气温-3º,最高气温34.5º。
10月份降雨量74ml,气温8-25º,11月份降雨量25ml,气温2-21º。
马角镇属于典型的“山区镇、工业镇、资源镇”,三大特点造就了马角镇特有的优势。
一、山区镇:马角镇属龙门山北段褶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西北是起伏不断的低,东南是以低山平坝及丘陵为主,境最高海拔1632米(梅花洞),最低海拔640米(两江口)。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马角坝地质实习一、实习概况本次地质实习的目的地是位于四川省江油市的马角坝,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 日至XX年XX月XX日。
实习期间,我们在成都理工大学实习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深入了解了马角坝地区的地质特征、地层结构、构造样式以及矿产资源等地质信息。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龙门山地区的地质演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地点自然地理概况马角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龙门山系的前山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中山区,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区,海拔<1000m。
实习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最低处为马角坝河,海拔630-640m,切割深度为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马角坝河自北向南流经实习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流量较大,冬春季节流量相对较小。
三、实习内容及成果1. 地层结构马角坝地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龙门山分区)成都小区。
实习期间,我们详细观察和研究了马角坝地区的地层出露情况,识别出了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代的第四系。
通过实地测量和采样,我们对地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等进行了详细记录,为后续的地层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 构造样式马角坝地区地处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
在实习期间,我们重点观察了马角坝地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
通过野外实地观察,我们识别出了多种褶皱样式,如背斜、向斜、倾伏背斜等,并观察到了断层崖、断层三角带等地质现象。
这些构造样式的存在为我们研究龙门山地区的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3. 矿产资源马角坝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水泥、石灰石、煤炭等。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马角坝地区的水泥厂和矿山,了解了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的过程,并分析了矿山开采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023地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_1
2023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
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
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1.时间:5月4日—5月9日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3.路线: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4.目的: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二、实习地区概况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实习报告《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马角坝实习区地质报告
一、绪论马角坝实习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是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实习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习区地质条件优越,地层发育齐全,地质现象典型,为地质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通过对马角坝实习区的地质调查,对实习区的地质特征、构造背景、地层发育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二、地理位置与自然概况马角坝实习区地处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4',北纬32°05'。
实习区交通便利,距离江油市区62公里,距离成都市214公里。
实习区位于龙门山山脉前山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我国第一地势与第二地势面的过渡带靠近盆地的一侧。
实习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
地势西北部为深切割的中山,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1000m。
实习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最低处为马角坝河,海拔630-640m,切割深度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山间有马角坝、魏家坝河谷平坝,实习区河流属于涪江水系(长江嘉陵江上游),马角坝河(梓潼江)自北向南流经实习区;主要支流澄水。
三、地质特征1. 地层发育马角坝实习区地层出露较全,包括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代的第四系。
地层按时间顺序依次为:(1)寒武系: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夹砂岩、页岩,厚度大于1000m。
(2)奥陶系: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夹砂岩、页岩,厚度大于500m。
(3)志留系: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夹砂岩、页岩,厚度大于300m。
(4)泥盆系:主要为砂岩、页岩,夹灰岩、白云岩,厚度大于1000m。
(5)石炭系: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夹砂岩、页岩,厚度大于500m。
(6)二叠系:主要为砂岩、页岩,夹灰岩、白云岩,厚度大于1000m。
(7)三叠系:主要为砂岩、页岩,夹灰岩、白云岩,厚度大于500m。
(8)侏罗系:主要为砂岩、页岩,夹灰岩、白云岩,厚度大于1000m。
马角坝实习实验报告
马角坝实习实验报告马角坝实习实验报告马角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座以水力发电为主的大型水电站。
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马角坝每年为当地供应大量清洁能源,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马角坝的运行机制和能源转换过程,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参与了该水电站的实习实验。
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参观了马角坝的发电厂房。
这座建筑巍峨壮观,整洁有序。
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了解到马角坝是一座以水力发电为主的水电站,利用水的流动能量转化为电能。
马角坝的发电厂房内设有多台水轮发电机组,每台发电机组由水轮机、发电机和调速装置组成。
水轮机通过水流的冲击力带动转子旋转,而转子则与发电机相连,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马角坝的水源主要来自附近的山区。
为了保证水源的稳定供应,马角坝周边建有大型水库,通过调节水库的水位来控制水流量。
这样一来,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马角坝都能保持稳定的发电能力,为当地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除了参观发电厂房,我还有幸参与了马角坝的巡检工作。
每天,工作人员都会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巡检过程中,我们需要检查水轮机的叶片是否完好,发电机的绝缘是否良好,以及调速装置的灵活性等。
通过这些巡检工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确保马角坝的正常运行。
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参与了马角坝的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一座水电站,马角坝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对水域生态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种影响,马角坝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建设鱼梯、设置鱼类保护设施等。
我参与了鱼类调查工作,通过捕捞和观察,了解到马角坝对当地鱼类种群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进一步改善水电站的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这次实习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马角坝作为一座水电站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水力发电虽然是一种清洁能源,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和环境挑战。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实习区地质报告1.绪言1.1自然经济地理概况马角镇行政区划归属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
成都理工大学实习基地就建于马角镇的中心。
地理座标为东经105°04′,北纬32°05 ′。
马角镇南西距江油市62km,距成都市214km,交通较为方便。
宝成铁路在区内纵贯南北,108国道成都-广元高速公路从实习区东南侧通过,与宝成铁路相伴而行的江油-雁门坝公路通过实习区,其它级别的公路四通八达,村村皆能通行。
实习区地处岷山山脉,龙门山系的前山带的边缘;属我国第一地势与第二地势面的过渡带靠近盆地的一侧,实习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马角坝地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龙门山分区)成都小区。
马角坝地区的地层出露较全,其中包括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代的第四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深切割的中山,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1000m实习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最低处为马角坝河,海拔630-640m,切割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山间有马角坝、魏家坝河谷平坝实习区河流属于涪江水系(长江-嘉陵江上游),马角坝河(梓潼江)自北向南流经实习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的雨季多,冬天减少,属于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点实习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
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
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气温4-7º,夏天25º左右。
最低气温-3º,最高气温34.5º。
10月份降雨量74ml,气温8-25º,11月份降雨量25ml,气温2-21º。
马角镇属于典型的“山区镇、工业镇、资源镇”,三大特点造就了马角镇特有的优势。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资料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资料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江油马角坝地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龙门山山脉和成都平原过渡地带。
该区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条件复杂,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良好的实习条件。
在为期一个月的区域地质实习中,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区域地质背景江油马角坝地区地处于扬子准地台与秦岭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复杂的地质历史。
该区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和侏罗系沉积岩构成。
前震旦系变质岩主要由片岩、片麻岩、变粒岩等组成,而侏罗系沉积岩则主要由砂岩、泥岩、石灰岩等构成。
这些岩石由于长期受地质作用的影响,发育了多种地质构造现象,如褶皱、断裂、节理等。
三、实习内容1.地层观察与描述在实习期间,我们对马角坝地区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描述。
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标本,我们了解到该区发育了前震旦系板岩、片麻岩等变质岩和侏罗系砂岩、泥岩等沉积岩。
这些地层受地质作用影响,发育了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如褶皱、断裂、节理等。
我们通过对比地层图和实地观察,对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岩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2.地质构造解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马角坝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通过观察和描绘各种地质构造现象,我们了解到该区发育了多个褶皱和断裂构造。
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构造的形态、性质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深化对地质构造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3.矿藏与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对马角坝地区的矿藏和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该区主要分布有煤炭、铁矿等矿藏资源。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该区存在一些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泥石流等。
我们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对这些矿藏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和潜在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系统地了解了江油马角坝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地层序列;2.深入研究了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形成机制;3.调查了该区的矿藏资源和地质灾害状况;4.提高了对地质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角坝实习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质实习作为地质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对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马角坝地区的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马角坝地区的地质特征,对地质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锻炼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概况马角坝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4',北纬32°05'。
实习区地处龙门山系的前山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实习区海拔在600-1200米之间,最高点为大圆包,海拔1028米。
马角坝地区属于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龙门山分区)成都小区。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地质观察与测量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实习区进行了地质观察与测量。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罗盘、水准仪等工具进行地质测量,了解了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掌握了实习区地层的基本特征,如岩性、层序、厚度等。
2. 地层剖面研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实习区的主要地层进行了剖面研究。
通过对剖面岩性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实习区地层的成因、沉积环境以及地质历史变迁。
例如,在观察寒武系地层时,我们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如三叶虫、珊瑚等,这为我们研究古生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3. 构造解析实习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
我们通过对实习区构造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了该地区的构造类型、构造运动特征以及构造演化历史。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了如何识别和描述这些构造。
4. 水文地质调查实习期间,我们还对实习区的水文地质进行了调查。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水文地质仪器进行地下水观测,了解了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温等基本参数。
通过调查,我们掌握了实习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水质状况。
5. 实习总结与讨论实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实习总结与讨论。
在总结会上,我们分享了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交流了实习心得体会。
江油马脚坝地区实习报告
江油马角坝地区实习报告一、前言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实习区概况马角坝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成都理工大学实习基地就建于马角镇的中心。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4,北纬3205。
马角镇南西距江油市62km,距成都市214km,交通较为方便。
宝成铁路在区内纵贯南北,108国道成都广元高速公路从实习区东南侧通过,与宝成铁路相伴而行的江油雁门坝公路通过实习区,其它级别的公路四通八达,村村皆能通行。
三、实习内容1. 野外地质实习:我们按照实习计划,对马角坝地区的地层、构造、地貌进行了实地观察和测量,了解了实习区的地质结构,掌握了地质罗盘、地形图的使用方法,提高了野外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2. 室内地质实习:我们通过整理野外采集的标本,进行了岩石、矿物鉴定,了解了各种岩石、矿物的特征,提高了室内鉴定的技能。
3.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实习:我们学习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地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提高了数字化地质调查的能力。
四、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具体收获如下:1. 掌握了地质罗盘、地形图的使用方法,提高了野外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2. 学会了岩石、矿物鉴定方法,提高了室内鉴定的技能。
3. 学会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的基本操作,提高了数字化地质调查的能力。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了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真完成了各项任务,严守纪律,积极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感谢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1序言1.1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1.1.1交通位置工区为四川江油市马角镇,距江油市57km,距成都市214km。
马角坝地区交通方便,宝成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该区,国道108线从东南缘穿过,北经广元出川,南经江油、绵阳可达成都。
区内有公路,北通雁门坝,西至澄水,南达文胜等乡镇。
山区有矿山公路和山间大道通行。
附马角坝交通位置图1-11.1.2自然地理叶连俊等(1942)将“白石铺灰岩”进一步划分为“养马坝系”和“观雾山系”。
朱森(1942)首次在马角坝地区发现下石炭统地层,称“总长沟系”;并在嘉陵江灰岩之上划分出“天井山灰岩”。
解放后,西南石油地质处对唐王寨、仰天窝向斜两翼的系统研究;北京地质学院在江油地区测制的石炭系剖面。
60 年代,四川省地质局对龙门山区开展1∶20 万区域地质测量。
90 年代初四川省地质矿产局编制出版《四川省区域地质志》,并开展1∶5 万区域地质调查,马角坝属龙门山北段片区。
1.3工作概况《岩石、《构造地质学》、作为石油地质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普通地质学》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的基础上,应该进》《行一次较完善的野外实习,以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的。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地层系统的建立和岩石地层的划分,剖面的测制,化石、岩石标本的野外采集和观察研究,各种构造观测以及填制地质图工作,编制一些基本地质图件,掌握区域地质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实测地质剖面,明白如何进行地质点的观察、描述以及如何进行地质填图。
本次实习工作主要分为4个阶段。
分别为:野外踏勘,实测地层剖面,野外自由填图,室内资料整理和作图、编写关系,黄龙组与梁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三叠系从底到顶出露了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飞仙关组二段与嘉陵江组五段为断层接触。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对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进行了实测。
在实测中,我们发现飞一段中基本为灰岩,但是地层在岩石构造和结构方面变化颇多。
通过厚层的灰岩;在结构变化-细致的划分,在构造变化上,我们能够观察到从纹层.上,我们见到了圆柱状灰岩、核形石灰岩、蠕虫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微晶灰岩、细晶灰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含膏溶孔微晶灰岩;飞二段基本为泥岩、钙质泥岩,其中夹一定数量的灰岩条带,可见克氏蛤化石。
附工区地层简表2-12.2地层分述2.2.1志留系(S)工区仅出露一组志留系地层——韩家店组(Sh),岩性以暗紫红色页1-2岩为2 ),厚度约100米。
沙二段(Ds岩性以灰、浅灰色中~厚层灰岩为主,3底部有约1米厚瘤状灰岩为分界标志;分布于工区西北部,与沙一段整合接触。
附图2-4瘤状灰岩3 ),厚度约sD120米,岩性以灰、灰黄色中~厚层状白云岩为沙三段(3主,刀砍纹明显,分布于工区西北部,与沙二段整合接触,二者岩性区别明显。
附图2-5白云岩刀砍纹2.2.2.3茅坝组(Dm)3厚度为50米,岩性为浅灰、灰白中~厚层状微晶灰岩、球粒灰岩、粒屑灰岩。
本组岩性较纯,化石较少。
分布于工区西北部,与沙窝子组整合接触,与沙三段白云岩区别明显。
.工区内泥盆系地层的岩性为较纯的碳酸盐岩,且含有的生物碎屑较少(本次实习在泥盆系地层中未找到化石),表明在地层沉积时期,沉积水体不深,水循环受到限制,氧化作用不明显,盐度较大,为潮间带—潮下带泻湖环境的中—低能带。
综合其他时期工区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水体的变化,在中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马角坝地区皆位于半封闭的泻湖-滨海环境中,其沉积环境是稳定的,主要处于潮间带-潮下带之间,局部发育泻湖沉积。
在局部环境中主要受蒸发作用、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控制,形成了一套以潮上蒸发坪白云岩和开阔台地灰岩为特征的岩相组合。
2.3石炭系(C)工区石炭系分为2个组,以灰岩为主,含有白云岩、泥岩,岩石类型多样。
由于水泥厂的开发,石炭系地层在工区矿山梁~张一沟之间露头较好,分布于体沉积鲕粒。
附石炭纪古地理背景图2-8从整个石炭系地层岩性的变化来看,底部出现的几层紫红色含鲕状赤铁矿泥岩表明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氧化、半封闭的浅水环境,常产于局限台地浅滩,相对能量较低的搅动环境。
向上有似瘤状灰岩的出现,其瘤状为珊瑚化石。
珊瑚化石的出现代表了台地边缘生物礁的环境,由局限台地相岩石到有生物化石出现的岩层,表明短期内海平面上升。
之所以会形成似瘤状灰岩而没有形成国内珊瑚礁,是由于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垮塌作用而形成。
地层中上部出现介壳灰岩与砾屑灰岩的互层。
其中,砾屑灰岩的出现,表明沉积环境演变成了斜坡相,之前的碎屑沉积物垮塌后的砾屑与后来的碳酸盐岩同时沉积,形成了砾屑灰岩。
.同时,出现的介壳灰岩,也可以认为是台地边缘的浅滩相形成的。
结合其他岩性的沉积环境,砾屑灰岩沉积时的斜坡应为较缓的斜坡。
黄龙组的紫红色砾屑灰岩表明曾经出现过短暂的氧化环境,含有铁质胶结物,因此,作为与总长沟群的分界标志,比较可靠。
黄龙组中上部发育一大段质地较纯的灰白色灰岩,在结构上有一定变化,总体上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
黄龙组上部可见豆粒灰岩以及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可见,在开阔台地之后海平面开始下降,出现了浅滩动荡环境、以及蒸发环境。
总体而言,石炭系沉积环境是在水体较浅的台地边缘、斜坡、浅滩相下的较小幅度的水体深浅变化引起了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和水体能量由弱—中到较强水体能量的变化。
2.2.4二叠系(P)11灰岩、微晶灰岩、蠕虫状灰岩、纹层状灰岩、核形石灰岩、细晶灰岩、鲕粒灰岩、砾屑灰岩、含膏溶孔灰岩;由于断层的作用,可见到揉皱现象,见图2-10。
2):厚约130T飞仙关组二段(f米,以紫红色页岩为主,部分层位为钙质泥1岩,并夹有灰岩条带,其底部有5、6层泥灰岩与泥岩的互层,化石有克氏蛤。
从上述岩性特征看,显然本区的飞仙关组一段为碳酸盐岩相,飞二段为泥岩相,代表较典型的浅海潮坪潮间沉积环境。
飞仙关组地层在工区刺林包出露良好,从龙宫寺至庙子梁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剖面实测,实际分为41个小层.详见下表2-22.2.5.2嘉陵江组(T )j1.主要分布于工区东南部天平山~娃娃岩一带,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
1):厚45米,灰、灰白色中-嘉一段(Tj厚层微晶灰岩,可见缝合线,见图12-11 2):厚35米,紫红色薄层钙质泥岩、夹泥灰岩条带。
嘉二段(Tj 13):厚21米,浅灰、灰白色中~厚层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嘉三段(Tj 1岩、灰质白云岩,是一段岩性递变的地层,且向上白云质增加。
4):厚68米,紫红色薄层钙质泥岩,夹灰色薄层灰岩及灰岩透嘉四段(Tj 1镜体。
5):厚85嘉五段(Tj米,浅灰、灰白色厚层~块状微晶白云岩,白云质灰1岩,可见似角砾状白云岩,可见溶蚀孔洞,白云岩中发育方解石脉,系为方解石坡组地层由底到顶也呈现出泥质含量减少,碳酸盐岩含量增加的趋势,且碳酸盐岩中多为白云岩,说明沉积环境已进一步变化为局限台地,甚至为位于潮上低能带的台地蒸发岩相。
2.2.6第四系(Q)第四系地层在工区内占较大面积,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
Ⅱm):二级阶地,主要分布于天平山、白鹤土一带。
Q 绵阳组(3spl f)Q:主要为坡洪积物堆积,分布于龙宫坝及马角政府一带,还涪江组(4有部分为滑坡体。
小结2.3实习工区未见岩浆岩、变质岩,出露的岩石均为沉积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
碳酸盐岩包括:灰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球粒灰岩、核形石灰岩、圆珠状灰岩、瘤状灰岩、豹斑灰岩、泥晶灰岩、微晶灰岩、细晶灰岩、含膏溶孔灰岩等)、白云岩、泥灰岩、云泥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等。
碎屑岩包括粉砂质泥岩、泥岩、页岩等。
实习工区第四系主要为松散堆积物,如冲积砂砾岩。
工区以浅海台地沉积为特征,碳酸盐岩所占比例较大,古生物化石较多,且以珊瑚化石和介壳化石居多,种类繁多。
由此推测,马角坝地区当时的沉积环境古生物较为发育。
尤其是在观雾山组、总长沟群、黄龙组、吴家坪组、飞仙关组二段这些地层沉积时,生物尤其繁盛。
3.2.2小白岩山背斜小白岩山背斜为马角坝倒转背斜北西翼向北延伸的次级构造,其规模次于马角坝倒转背斜,在工区内长约一千米,轴迹走向也是北东-南西向,经过小白岩山-谢家坡,轴面倾向为北西向,枢纽在谢家坡东北方向300米左右倾伏,小白岩山背斜南东翼被小白岩山断层切断,是一个典型的断背斜。
由于断层的作用,南东翼的飞仙关组一段可见到揉皱现象。
背斜两翼地层倾角均在35°-45°12f厚层微晶灰岩,两翼主要为Tf之间,其核部主要为为T-地层,为灰白色中11地层,为紫红色泥岩。
附图3-2小白岩山背斜核部3.2.3灌林包背斜灌林包背斜为穹隆构造,周围大部分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
轴迹为北东—南西向,经过四三八仓库-灌林包,该背斜在工区长约五百米,轴面倾向为北3地层,为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枢纽在四三八仓库倾伏。
核部地层为Tj西向,1和T1j54地层,Tj为紫红色钙质泥岩和白云岩。
由于该背斜北东侧的嘉两翼地层为1陵江组五段地层遭到F8平移断层的错动,此处地层并不连续。
3.2.4小竹林背斜小竹林背斜为马角坝倒转背斜在天平山的次级构造。
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经过天平山-白鹤土,在工区内长约一千米,轴面倾向为北西向,枢纽在小竹林3地层,为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两翼地Tj背后倾伏。
小竹林背斜核部地层为14地层,为紫红色钙质泥岩。
附图3-3小竹林背斜核部素描图j 层为T13.2.5小池塘向斜2破碎带。
在1附图3-7飞仙关组二段中的揉皱现象。
3.3.4F4:滚柴坡断层滚柴坡断层为逆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延伸,经滚柴坡-银石子-庙子梁,在工区内长约3.5千米。
断层面倾向为北西向,倾角为48°。
上盘地层为Pw地层,为灰白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含古蜓化石微晶、细晶灰岩;下盘地32地层,为紫红色泥岩。
断层两盘地层产状较稳定,在320°∠45f层为T°左右1变化。
3.3.5 F5:中梁山断层田家祠堂-龙宫垭-经中梁山南西向延伸,-走向呈北东中梁山断层为逆断层,-刺林包底部,在工区内长约2.8千米。
断面倾向为北西向,倾角为68°。
上盘地层为P3w地层,为灰白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含古蜓化石微晶、细晶灰岩;下盘地层为T1f2地层,为紫红色泥岩。
断层两盘地层产状较稳定,在320°∠45°左右变化。
3.3.6 F6:漆树湾断层漆树湾断层逆断层,走向呈北东-南西向延伸,经下湾里-漆树湾-棺山-田家祠堂,在工区内长约2千米,该断层被F8断层错断。
断面倾向为北西向,倾角为65°。
上盘地层为T1f2地层,紫红色泥岩;下盘地层为T1j5地层,灰白色厚层-块状微晶白云岩。
断层两盘地层产状较稳定,在320°∠45°左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