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软件开发测试流程及规范手册
软件开发测试流程及规范手册第一章软件开发测试概述 (3)1.1 软件开发测试的目的 (3)1.2 软件开发测试的原则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需求收集 (4)2.2 需求确认 (4)2.3 需求文档编写 (5)第三章设计阶段 (5)3.1 软件架构设计 (5)3.2 模块划分 (6)3.3 数据库设计 (6)第四章编码规范 (7)4.1 编码风格 (7)4.1.1 命名规范 (7)4.1.2 代码排版 (7)4.1.3 代码结构 (7)4.2 代码注释 (7)4.2.1 注释原则 (7)4.2.2 注释格式 (8)4.3 代码审查 (8)4.3.1 审查内容 (8)4.3.2 审查流程 (8)第五章单元测试 (8)5.1 单元测试策略 (8)5.1.1 测试范围 (8)5.1.2 测试方法 (8)5.1.3 测试优先级 (8)5.1.4 测试环境 (9)5.2 单元测试执行 (9)5.2.1 编写测试用例 (9)5.2.2 测试执行 (9)5.2.3 调试与修复 (9)5.2.4 测试报告 (9)5.3 单元测试报告 (9)5.3.1 测试概览 (9)5.3.2 测试详情 (9)5.3.3 错误分析 (9)5.3.4 测试覆盖率 (9)5.3.5 改进建议 (10)第六章集成测试 (10)6.1 集成测试策略 (10)6.1.2 测试策略 (10)6.2 集成测试执行 (10)6.2.1 测试准备 (10)6.2.2 测试执行 (10)6.3 集成测试报告 (11)6.3.1 报告内容 (11)6.3.2 报告格式 (11)6.3.3 报告提交 (11)第七章系统测试 (11)7.1 系统测试策略 (11)7.2 系统测试执行 (12)7.3 系统测试报告 (12)第八章功能测试 (13)8.1 功能测试策略 (13)8.2 功能测试执行 (13)8.3 功能测试报告 (13)第九章安全测试 (14)9.1 安全测试策略 (14)9.1.1 测试目标 (14)9.1.2 测试范围 (14)9.1.3 测试方法 (15)9.2 安全测试执行 (15)9.2.1 测试准备 (15)9.2.2 测试执行 (15)9.3 安全测试报告 (16)9.3.1 报告内容 (16)9.3.2 报告格式 (16)第十章测试管理 (17)10.1 测试计划 (17)10.2 测试进度管理 (17)10.3 测试风险管理 (17)第十一章缺陷管理 (18)11.1 缺陷报告 (18)11.2 缺陷跟踪 (18)11.3 缺陷分析 (18)第十二章测试团队管理 (19)12.1 测试团队组织 (19)12.1.1 团队规模与结构 (19)12.1.2 职责分工 (19)12.2 测试人员培训 (20)12.2.1 测试基础知识 (20)12.2.2 软件开发流程 (20)12.2.3 测试工具与技能 (20)12.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 (20)12.3.1 定期会议 (20)12.3.2 信息共享 (20)12.3.3 缺陷管理 (20)12.3.4 测试用例管理 (20)12.3.5 测试结果反馈 (21)第一章软件开发测试概述1.1 软件开发测试的目的软件开发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环,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维护成本。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手册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手册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软件测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通过验证和评估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为了有效管理和执行软件测试,制定一份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手册是至关重要的。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软件测试流程规范,以帮助测试团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测试活动。
以下是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手册的主要内容。
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和缩略语2. 测试策略2.1 测试目标2.2 测试策略概述2.3 测试级别划分2.4 测试类型2.5 测试资源分配3. 测试计划3.1 测试计划制定流程3.2 测试计划内容3.2.1 测试活动概述3.2.2 测试任务列表3.2.3 测试进度安排3.2.4 测试资源需求3.2.5 风险评估和缓解措施4. 测试设计4.1 测试设计原则4.2 测试用例设计4.2.1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4.2.2 性能测试用例设计 4.2.3 兼容性测试用例设计 4.3 测试环境配置4.4 测试数据准备5. 测试执行5.1 测试执行环境准备5.2 执行测试用例5.3 缺陷管理和追踪5.4 测试执行评估标准5.5 测试报告编写6. 测试完成和验收6.1 测试完成判定标准 6.2 验收测试准备6.3 验收测试执行6.4 交付和发布准备7. 测试质量保障7.1 测试质量评估和度量 7.2 缺陷分析和改进7.3 测试经验总结和分享8. 测试工具和环境8.1 测试工具概述8.2 测试环境配置指南9. 测试团队协作与管理9.1 测试流程角色和职责9.2 测试资源管理9.3 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10. 引用文献和附录以上是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手册的大致框架,具体内容和章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充。
在编写和使用手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手册的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避免冗余和重复。
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遵循手册规范。
其次,手册应体现规范性和实用性。
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手册
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手册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开发和测试成为公司和组织的重要工作。
为了保证软件品质和用户满意度,简化工作流程,我们特别编写了本手册,以便提供一套经过验证的软件开发和测试技术指南。
本手册将涵盖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关键步骤、技术工具和最佳实践方法,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团队确保软件按照预期质量标准进行设计、开发、测试和交付。
第一章:软件开发流程在本章中,将介绍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以确保项目成功完成并按时交付。
本章将探讨需求收集、系统设计、编码、软件集成和部署等关键步骤,并提供一些最佳实践方法,以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软件测试方法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例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
我们还将讨论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以确保高质量的软件交付。
第三章:自动化测试工具本章将重点介绍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我们将介绍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例如Selenium、Appium、Jenkins 等,并提供一些脚本编写和执行的示例,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第四章:性能测试与优化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性能测试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设计和执行性能测试。
我们将详细讨论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和容量规划,并提供一些优化技巧,以帮助您在项目中达到更高的性能水平。
第五章:安全测试与漏洞管理安全性是每个软件项目必须重视的方面。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安全测试的基本原则和技术,以及如何管理和修复软件中的漏洞。
我们还将讨论一些常见的安全漏洞和最佳实践方法,以提高软件的安全性。
第六章: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是一个不断追求的目标。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软件质量保证,并提供一些质量度量和指标。
我们还将讨论如何制定合适的质量保证计划,并使用一些工具和技术来实现质量提升的目标。
总结:本技术手册涵盖了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关键领域,旨在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软件质量。
软件测试安全测试与漏洞分析技术手册
软件测试安全测试与漏洞分析技术手册1. 介绍软件测试安全测试与漏洞分析技术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完备的方法和工具,用于评估软件系统在面临安全威胁时的强度,并配备相应的漏洞分析技术,以帮助开发团队和测试人员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手册将全面介绍安全测试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并重点关注漏洞分析的挖掘和修复。
2. 安全测试的基本原则安全测试旨在检测软件系统中潜在的安全漏洞,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在进行安全测试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1 网络风险评估首先需要评估软件系统所面临的网络风险,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身份丢失等。
通过识别潜在的风险,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测试。
2.2 安全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时,应明确安全需求,包括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
安全需求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安全测试提供指导。
2.3 安全测试案例设计根据安全需求,设计一系列的测试案例,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等。
测试案例的设计应覆盖软件系统的各个关键模块以及潜在的漏洞点。
2.4 安全测试执行根据测试案例,执行相应的安全测试,并收集测试结果和日志。
测试过程中,需模拟网络攻击、恶意软件等情况,以验证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2.5 漏洞分析和修复分析测试结果,确定存在的漏洞,并提供相应的修复方案。
开发团队应及时修复漏洞,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安全测试技术为了提高安全测试的效率和准确度,本手册推荐以下安全测试技术:3.1 静态代码分析静态代码分析是一种基于源代码级别的安全测试方法,通过对源代码的扫描和分析,检测潜在的安全缺陷。
静态代码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及早发现并修复代码中的漏洞。
3.2 动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动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DAST)是一种基于运行时的安全测试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网络攻击,检测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DAST可以检测出应用程序中存在的漏洞,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3.3 渗透测试渗透测试是一种模拟真实黑客攻击的安全测试方法,通过对软件系统进行主动测试,发现系统中的潜在漏洞。
软件测试工具使用手册
软件测试工具使用手册项目环境:开发工具:Eclipse3.3+MyEclipse6.0测试工具:Junit3.8 、Junit4、JMeter2.3、Selenium1.0项目名称:Struts1.2Demo项目结构:项目介绍:1.TestServlet.java:一个Servlet,它接受一个名称为userName 的参数,同时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打印出页面传递的参数值。
请求地址:/servlet/TestServlet2.Demo.java:普通的Java类,里面包括一个exec 方法,该方法接受一个字符串作为参数,同时返回一个String 类型的对象。
方法功能:A、如果传递的参数为 null, 则返回一个”null”字符串B、如果传递的参数为 wcleye,则返回一个” wcleyeJunit” 字符串C、如果前面条件都不成立,则直接返回参数值。
3.LoginAction.java、LoginActionForm.java、login.jsp、successful.jsp、error.jsp:这几个文件完成一个用户注册的功能。
A、用户进入login.jsp页面,输入用户名和两次密码。
B、如果两次密码相同,则页面跳转进和successful.jsp,否则进入error.jsp页面。
Junit3.8 单元测试描述:使用Junit3.8 测试Demo.java 类中的exec方法,测试包括该方法的三种分支情况。
然后使用Junit3.8 Suite 来完成测试套件。
1、新建DemoTest3.java类,代码如下:2、在这个类中,需要注意:A、测试用例类必须继承TestCaseB、测试用例的方法名称:test+被测试的方法名(此方法不能有参数)。
C、对于测试过程中只执行一次的初始化操作放到重写父类的setUp()方法中D、如果测试结束后,需要做一些释放资源的操作,这些代码放到重写父类的tearDown()方法中。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及规范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及规范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 (3)1.1 软件测试概述 (3)1.2 软件测试目的与原则 (3)1.2.1 软件测试目的 (3)1.2.2 软件测试原则 (3)1.3 软件测试分类 (3)第二章测试用例设计 (4)2.1 测试用例概述 (4)2.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2.2.1 等价类划分法 (4)2.2.2 边界值分析 (4)2.2.3 错误推测法 (5)2.2.4 因果图法 (5)2.2.5 正交分析法 (5)2.3 测试用例管理 (5)3.1 测试用例的创建 (5)3.2 测试用例的维护 (5)3.3 测试用例的执行 (5)3.4 测试用例的跟踪 (5)3.5 测试用例的评估 (6)第三章功能测试 (6)3.1 功能测试概述 (6)3.2 功能测试方法 (6)3.3 功能测试工具 (7)第四章功能测试 (7)4.1 功能测试概述 (7)4.2 功能测试指标 (7)4.3 功能测试工具 (8)第五章自动化测试 (9)5.1 自动化测试概述 (9)5.2 自动化测试工具 (9)5.3 自动化测试框架 (9)第六章安全测试 (10)6.1 安全测试概述 (10)6.2 安全测试方法 (10)6.2.1 动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 (11)6.2.2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SAST) (11)6.2.3 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AST) (11)6.3 安全测试工具 (11)6.3.1 动态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1)6.3.2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1)6.3.3 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2)第七章兼容性测试 (12)7.1 兼容性测试概述 (12)7.2 兼容性测试方法 (12)7.3 兼容性测试工具 (13)第八章稳定性与回归测试 (13)8.1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概述 (13)8.2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方法 (13)8.2.1 稳定性测试 (13)8.2.2 回归测试 (14)8.3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工具 (14)第九章测试管理 (15)9.1 测试管理概述 (15)9.2 测试计划与管理 (15)9.3 测试团队管理 (15)第十章缺陷管理 (16)10.1 缺陷管理概述 (16)10.1.1 缺陷的定义 (16)10.1.2 缺陷管理的目的 (16)10.1.3 缺陷管理的内容 (16)10.2 缺陷跟踪与管理 (16)10.2.1 缺陷记录 (17)10.2.2 缺陷跟踪 (17)10.2.3 缺陷统计与分析 (17)10.3 缺陷分析 (17)第十一章测试文档与报告 (18)11.1 测试文档概述 (18)11.1.1 测试文档的定义 (18)11.1.2 测试文档的分类 (18)11.1.3 测试文档的作用 (18)11.2 测试报告撰写 (18)11.2.1 测试报告的定义 (18)11.2.2 测试报告的结构 (18)11.2.3 测试报告撰写要点 (19)11.3 测试报告评审 (19)11.3.1 测试报告评审的目的 (19)11.3.2 测试报告评审的内容 (19)11.3.3 测试报告评审流程 (19)第十二章测试流程与规范 (20)12.1 测试流程概述 (20)12.2 测试流程优化 (20)12.3 测试规范制定与执行 (21)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1.1 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旨在保证软件产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缺陷带来的风险。
软件测试与调试技术手册
软件测试与调试技术手册一、引言软件测试与调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旨在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技术手册旨在介绍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软件测试与调试技术,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二、软件测试2.1 测试概述软件测试是通过运行软件系统来发现缺陷、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需求以及评估软件系统质量的过程。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测试目标、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分析测试结果。
2.2 测试生命周期测试生命周期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评估和测试报告等阶段。
其中,测试计划是在测试开始前进行的规划,包括定义测试目标、制定测试策略和确定测试资源等。
测试设计阶段是制定测试用例的过程,需要考虑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方面。
测试执行阶段是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的过程。
测试评估阶段是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缺陷和评估软件质量。
最后,测试报告是向相关人员展示测试结果和评估结论的文档。
2.3 测试方法在软件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基于软件功能规格说明进行的测试,测试人员不需要关心软件内部的实现细节,只需关注输入和输出的正确性。
白盒测试是基于软件内部结构进行的测试,测试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软件的代码和逻辑,以验证软件的内部流程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
2.4 测试工具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测试工具来辅助测试工作。
常见的测试工具包括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安全性测试工具等。
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自动执行测试用例并生成测试报告,减少人工测试的工作量。
性能测试工具可以模拟多种负载条件,评估软件的性能指标。
安全性测试工具可以发现软件中的潜在安全漏洞,提供安全性评估结果。
三、软件调试3.1 调试概述软件调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定位和解决软件缺陷,保证软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的过程。
调试的目标是找出并修复软件中的错误,使软件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
软件测试报告系统集成测试
软件测试报告系统集成测试一、背景介绍软件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运行,并发现潜在的缺陷和问题。
在软件开发完成后,系统集成测试被用来检验软件的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和集成能力。
本文将对某软件测试报告系统的系统集成测试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二、测试环境系统集成测试是在特定的测试环境中进行的,包括硬件、软件、网络配置等。
在本次系统集成测试中,测试环境如下:1. 硬件环境:- 服务器:2台2.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 数据库:MySQL 8.0- Web服务器:Apache Tomcat 9.0- 浏览器:Chrome、Firefox、IE 113. 网络配置:- 网络拓扑:局域网(LAN)- 网速:100Mbps三、测试目标软件测试报告系统的系统集成测试旨在验证以下目标:1. 确保软件模块间的接口能够正常交互;2. 确保所需的硬件、软件及网络环境能够正确运行;3. 验证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是否符合需求;4. 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缺陷和问题;5. 确保系统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
四、测试内容在系统集成测试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内容:1. 模块间接口测试:- 验证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测试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否正确处理。
2. 功能测试:- 验证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按照需求正常运行;- 测试页面跳转、数据输入和输出等功能。
3. 性能测试:- 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验证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4. 安全测试:- 检验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验证用户访问权限和数据安全性。
五、测试方法在系统集成测试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1. 黑盒测试:- 测试人员独立于开发人员,仅关注系统外部行为;- 验证功能是否按照需求工作。
2. 白盒测试:- 测试人员了解系统内部结构,验证代码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实现; - 检查软件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3. 性能测试工具:- 使用JMeter工具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 模拟实际用户并发操作,验证系统性能。
软件测试文档
软件测试文档
软件测试文档是一种描述软件测试活动、结果、方法和标准的文档,它可以帮助测试团队更好地进行测试工作,同时也方便其他团队成员了解测试进度和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测试文档:
1.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是软件测试的第一步,它描述了要进行测试活动的范围、方法、资源和进度的文档。
包括明确的测试目标与范围、执行计划的角色与职责、任务的进度安排与资源分配、风险估计和应急计划、测试的准入准出标准等内容。
2.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是从测试的技术角度分析需求,明确怎么测,包括测试策略、测试环境规划、测试工具的设计和选择等内容。
3.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为特定目的而设计的一组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的文档。
它详细描述了测试人员如何测试每个软件功能,并列出了需要测试的输入、输出和预期结果。
测试用例可以保证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功能,从而提高测试效率。
4.缺陷报告
缺陷报告应该包括缺陷的详细描述、发现时间、严重程度、缺陷说明,以及漏洞原因和建议的解决方案等信息。
缺陷报告需要及时编写,以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找到并修复缺陷。
5.回归测试报告
回归测试是指在软件修改后重新进行测试的过程。
回归测试报告需要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列出已解决的缺陷和未解决的缺陷。
回归测试报告可以帮助开发人员了解软件修改所带来的影响,并决定是否要继续修改软件,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6.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是一份详细的说明文档,介绍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以及如何使用软件系统。
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软件系统。
软件测试员员工手册
软件测试员员工手册一、引言欢迎加入我们的软件测试团队!作为一名软件测试员,你将承担着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责任。
本手册将为你提供详尽的指导和流程,帮助你快速融入团队并高效地进行工作。
二、岗位职责作为软件测试员,你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参与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2. 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不同类型的测试工作;3. 定期对软件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4. 编写测试报告,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5. 协助开发人员分析和修复软件缺陷。
三、测试流程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采用以下测试流程:1. 需求分析和测试用例编写:在项目启动初期,你需要仔细研读项目需求文档,并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涵盖各种场景,确保所有功能和需求都得到全面覆盖。
2. 功能测试:一旦开发人员完成一部分功能开发,你将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
测试过程中需要记录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及时与开发人员沟通。
3. 性能测试:在功能测试通过后,你将进行性能测试,包括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负载能力等方面。
记录测试结果,确保系统在大负载情况下稳定运行。
4.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保证软件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你需要测试系统的漏洞和弱点,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5. 回归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随时会有功能变更、修复缺陷等情况出现。
你需要进行回归测试,确保变更不会引入新的问题,同时核对之前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四、工作规范1. 严格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确保测试全面和规范;2. 在测试过程中,及时沟通和协作开发人员,确保缺陷的及时修复;3. 记录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并详细描述重现步骤;4. 编写清晰、准确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和建议;5. 定期参加团队会议,分享测试经验和技术。
五、常见工具使用作为一名优秀的软件测试员,熟练掌握以下常见测试工具将极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1. 缺陷管理工具:如JIRA、Bugzilla等,用于记录和跟踪缺陷;2. 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Appium等,用于实现测试脚本的自动化;3. 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等,用于模拟并测试系统在负载情况下的性能。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1. 概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旨在为软件测试人员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帮助他们系统地进行测试工作,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手册将介绍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和工具,以及一些测试策略和最佳实践。
2. 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测试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及时修复。
其次,测试应该覆盖尽可能多的场景和情况,以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外,测试应该是可复现的,即相同的输入得到相同的输出。
最后,测试应该是全面的,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方面。
3. 测试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和工具为了高效地进行软件测试,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常用的技术和工具。
首先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关注软件的功能,通过输入输出来验证其是否满足需求。
白盒测试则关注软件的内部结构,通过检查代码和执行路径来发现问题。
其次,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执行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例如,Selenium用于Web界面测试,JUnit用于单元测试。
此外,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和安全测试工具(如Fortify)也是非常有用的。
4. 测试策略和最佳实践在进行软件测试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些测试策略和采用一些最佳实践。
首先,我们应该根据软件的重要程度和项目的时间限制来确定测试的优先级。
关键功能和核心模块应该首先测试,以保证软件的稳定性。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测试用例的设计,确保能够覆盖到各种可能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应该进行回归测试,以防止新的修改导致已解决的问题重新出现。
最后,我们还应该进行定期的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以保证软件的高性能和安全性。
5. 结论软件测试技术手册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指南,以帮助软件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工作。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缺陷,并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打开】、【存档】、【输出 Excel 文件】、【打印】的操作在连机或者是脱机 状态下都能使用。
1.【测量】 【测量】功能和【自动测量】功能是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最主要的功能,
通过【测量】和【自动测量】采集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上被测试材料的测试 数据,然后将测试数据在【统计测试数据】窗口显示和记录下来,并统计分析 测试数据。【测量】功能相当于手动测量,要求用户自行确定适合测试材料的 量程和电流后,再按下此按钮进行测量。【自动测量】功能会自动比较各电流 量程,然后确定最适合测试材料的量程,取得测试数据。
请用户在阅读本手册及操作本软件前先详读《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用户手册 因有的概念跟理论要了解后,阅读此手册和使用本软件时更容易理解、操作。
FMS2.1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概述
RTS-8 型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是一个运行在计算机上拥有友好测试界面的用户程序,程序操作直观易 用。测试程序在计算机与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连接的状态下,通过计算机的并口实现通讯。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软件测试系统
(软件版本:FMS2.1)
用户手册
目录
1. 概述...........................1 2. 功能特点.......................1 3. 系统要求.......................1 4. 软件安装.......................1 5. 硬件安装.......................1 6. 启动/关闭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2 7.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的用户界面...2 8. 软件使用.......................3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手册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手册1. 引言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确保软件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手册旨在提供一套统一的测试流程,以确保测试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
本手册旨在帮助测试团队成员了解测试的规范流程并准确执行。
2. 测试策略2.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和需求,确保测试工作与项目目标一致。
2.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项目的进度和资源情况,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时间、范围和资源分配。
2.3 选择测试方法:根据软件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2.4 建立测试环境:搭建适合测试的环境,包括硬件、配置和网络环境等。
3. 测试设计3.1 编写测试用例:基于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确保涵盖所有功能模块和边界条件。
3.2 制定测试数据:根据测试用例,准备合适的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异常数据和边界数据等。
3.3 设计测试脚本: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设计和编写测试脚本,提高测试效率和一致性。
4. 测试执行4.1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工作,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
4.2 进行缺陷管理:将发现的缺陷记录到缺陷管理系统中,并按照优先级进行跟踪和处理。
4.3 进行回归测试:在修复缺陷后,进行回归测试,确保缺陷修复不会引入新的问题。
4.4 生成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和数据,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覆盖率、缺陷统计和测试评估等。
5. 测试验证5.1 进行用户验收测试:邀请用户参与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
5.2 进行性能测试:根据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确保软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5.3 进行安全测试:测试软件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和防止攻击等方面。
6. 测试关闭6.1 完成测试工作:根据测试计划,完成所有的测试工作,包括验证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软件测试流程手册作业指导书
软件测试流程手册作业指导书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 (4)1.1 软件测试概述 (4)1.2 软件测试目的与原则 (4)1.2.1 软件测试目的 (4)1.2.2 软件测试原则 (4)1.3 软件测试分类 (4)1.3.1 按照测试阶段划分 (4)1.3.2 按照测试方法划分 (5)1.3.3 按照测试内容划分 (5)第2章测试计划与策略 (5)2.1 测试计划的制定 (5)2.1.1 目标与范围 (5)2.1.2 测试依据 (5)2.1.3 测试方法与工具 (5)2.1.4 测试团队组织 (5)2.1.5 测试阶段划分 (6)2.1.6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6)2.2 测试策略的确定 (6)2.2.1 功能测试策略 (6)2.2.2 功能测试策略 (6)2.2.3 兼容性测试策略 (6)2.2.4 安全性测试策略 (6)2.2.5 用户体验测试策略 (6)2.3 测试资源与时间安排 (6)2.3.1 测试资源 (6)2.3.2 时间安排 (6)2.3.3 测试进度监控 (7)第3章测试需求分析 (7)3.1 需求文档审查 (7)3.1.1 目的 (7)3.1.2 方法 (7)3.1.3 输出 (7)3.2 需求测试范围确定 (7)3.2.1 目的 (7)3.2.2 方法 (7)3.2.3 输出 (7)3.3 需求测试用例设计 (8)3.3.1 目的 (8)3.3.2 方法 (8)3.3.3 输出 (8)第4章测试设计与规划 (8)4.1.1 测试级别 (8)4.1.2 测试类型 (8)4.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9)4.2.1 等价类划分法 (9)4.2.2 边界值分析法 (9)4.2.3 因果图法 (9)4.2.4 错误推测法 (9)4.3 测试数据准备 (9)4.3.1 测试数据收集 (9)4.3.2 测试数据整理 (9)4.3.3 测试数据创建 (9)4.3.4 测试数据管理 (9)第5章单元测试 (10)5.1 单元测试概述 (10)5.2 单元测试方法与工具 (10)5.2.1 单元测试方法 (10)5.2.2 单元测试工具 (10)5.3 单元测试用例编写 (10)5.3.1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10)5.3.2 单元测试用例编写步骤 (10)5.3.3 单元测试用例示例 (11)第6章集成测试 (11)6.1 集成测试策略 (11)6.1.1 目的与原则 (11)6.1.2 测试范围 (11)6.1.3 测试环境 (11)6.2 集成测试方法 (12)6.2.1 按照模块耦合度进行集成 (12)6.2.2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 (12)6.2.3 采用白盒测试方法 (12)6.2.4 灰盒测试 (12)6.3 集成测试用例编写 (12)6.3.1 用例设计原则 (12)6.3.2 用例编写规范 (12)6.3.3 用例管理 (12)第7章系统测试 (13)7.1 系统测试概述 (13)7.2 功能测试 (13)7.2.1 目的 (13)7.2.2 测试方法 (13)7.2.3 测试内容 (13)7.3 非功能测试 (13)7.3.1 功能测试 (13)7.3.3 安全测试 (14)7.3.4 兼容性测试 (14)7.3.5 可用性测试 (14)7.3.6 可靠性测试 (14)第8章验收测试 (14)8.1 验收测试策略 (14)8.1.1 目的 (14)8.1.2 范围 (14)8.1.3 测试环境 (15)8.1.4 测试团队 (15)8.1.5 测试时间安排 (15)8.2 验收测试方法 (15)8.2.1 功能测试 (15)8.2.2 非功能测试 (15)8.2.3 系统集成测试 (16)8.3 验收测试用例编写 (16)8.3.1 用例设计原则 (16)8.3.2 用例编写规范 (16)8.3.3 用例评审 (16)第9章回归测试与缺陷管理 (16)9.1 回归测试策略 (16)9.1.1 回归测试目的 (16)9.1.2 回归测试范围 (16)9.1.3 回归测试方法 (16)9.1.4 回归测试执行 (17)9.2 缺陷生命周期管理 (17)9.2.1 缺陷识别 (17)9.2.2 缺陷报告 (17)9.2.3 缺陷跟踪 (17)9.2.4 缺陷关闭 (17)9.3 缺陷预防与跟踪 (17)9.3.1 缺陷预防措施 (17)9.3.2 缺陷跟踪机制 (18)第10章测试总结与评估 (18)10.1 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18)10.1.1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统计 (18)10.1.2 缺陷统计与分析 (18)10.1.3 覆盖率分析 (18)10.2 测试报告编写 (18)10.2.1 报告结构 (18)10.2.2 测试报告内容 (18)10.2.3 报告撰写要求 (19)10.3 测试团队绩效评估与改进建议 (19)10.3.2 评估结果与分析 (19)10.3.3 改进建议 (19)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1.1 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和提升软件质量,保证软件产品满足既定需求及用户期望。
软件系统用户测试用例模板
输入到一定长
输入与用户名相关联的密码:PSW1
输入成功
TC5
系统登陆-成功
TC2,TC4,点击登陆按钮
登陆成功
TC6
系统登陆-用户名、密码校验
没有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登陆失败并提示:XXX
TC7
系统登陆-密码校验
输入用户名,不输入密码
登陆失败并提示:请输入密码。
TC8
闻西!我不能再编了。。。
TCN
请按设定场景继续。。。
2
用例ID:XXX-XXX-XXX
用例名称:XXXX
用例描述
用例入口
测试用例ID
场景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备注
TC1
TC2
TC3
TC4
TC5
TC6
TC7
TC8
闻西!我不能再编了。。。
TCN
请按设定场景继续。。。
软件系统用户测试用例
1
用例ID:XXX-XXX-XXX
用例名称:系统登陆
用例描述
用例入口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XX地址,进入登陆界面。
测试用例ID
场景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备注
TC1
初始页面显示
从用例入口处进入
页面元素完整
TC2
用户名录入验证
输入已存在的用户名:TEST1
输入成功
TC3
用户名容错性验证
软件使用手册
1测控系统简介本测控系统专为拉力机、压力机、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而研制;适用于测定各种材料在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撕裂、剥离、穿刺等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及有关物理参数;可做拉伸、压缩、三点抗弯、四点抗弯、剪切、撕裂、剥离、成品鞋穿刺、纸箱持压、泡棉循环压缩、弹簧拉压及各种动静态循环测试;1.1主要功能特性1. 硬件主控制器采用21世纪最先进的32位ARM处理器, 处理速度达到奔腾级通用计算机的水平,相比传统的8位单片机测控系统整体性能大大提高,运算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数据采集核心器件采用美国最新型超高精度24位AD,采样速率可达2000次/秒,可捕捉到力量的瞬间变化过程,全程不分档分辨力最高达500000分度;并采用独创的6点校准技术进一步提高精度,力量测量精度优于国家0.5级最高级标准;位移编码器计数采用4倍频技术,使位移分辨力提高4倍,最高可达0.0005mm;脉冲和电压两种输出控制方式,可控制具有脉冲或电压控制接口的任意伺服马达、变频马达或直流马达实现平滑无级调速,另还有上升、下降及停止等开关量信号输出可用于直接驱动外部继电器或电磁阀,可用于控制直流电机或气动、液压等动力装置;先进的速度、位移、力量三闭环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任意波形控制;丰富的接口扩展能力:多达4路24位模拟量输入,3路16位模拟量输出,3路脉冲输出,3路AB相光电编码器输入,9路开关量输入,8路开关量输出,1路USB接口,1路RS232接口,1路RS485接口,4种LCD接口,1个并口微型打印机接口,1个串口微型打印机接口,1个8×4矩阵键盘接口;所有输入输出接口均采用高速光电隔离技术,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2. 软件Windows标准风格,层次分明的操作方式加上详尽的帮助文档和提示使之成为目前试验机行业最简单易用的软件,您的调试和软件培训效率将显著提高;采用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测试过程中实时同时显示力量-位移、力量-时间、位移-时间、应力-应变等曲线,可随意切换到想看的曲线画面,并可查看用户设置等;标准化的测试过程控制和报表输出模版,使可以定义任意多个测试标准供用户调用,范围涵盖GB、ASTM、DIN、JIS、BS…等几乎所有测试标准;灵活强大的测试方法自定义方式,具备定速速、定位移、定力量、定力量速率、定应力、定应力速率、定应变、定应变速率等各种控制模式,可实现复杂的多步嵌套循环控制.可设置自动返回、自动判断断裂、自动归零等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统计和曲线图形分析辅助工具,具备放大、缩小、平移、十字光标、取点等功能;多次历史测试数据可调入图形同时显示做对比分析;多达7个区间设置、40个手动取点、120个自动取点功能;具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去高低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总体标准差、CPK值等多种统计功能;完全开放的测试结果编辑方法,用户可得到任何想要的测试结果;最大力、断裂力、剥离力、拉伸强度、剪切强度、撕裂强度、最大变形、屈服力、伸长率、弹性模量、环刚度、非比例延伸率、区间最小力、区间平均力、定伸长取力、定力量取伸长等多达400多个计算结果均由计算机自动算出,供用户选择调用;业界创新的Microsoft Word报表格式,简单易用,只要您会使用Word,就可编辑出您想要的精美报表;权限管理系统使您可以锁定软件的任意功能模块,将软件操作分为多个权限级别,没被授权的操作人员无法触及没被授权的模块,软件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全数字化的校准系统,校准过程简单高效,校准数据上下位机双重保护;功能强大的单位系统,可以适应世界上任何单位制,如力值单位有gf、kgf、N、kN、tf、lbf、ozf、tfSI、tflong、tfshort等供选择,更可扩展任意多种单位;更多重的保护机制:力量、行程、位移超量程保护设定,上下限位行程开关硬件保护设定;测试数据管理简单直观高效:单次测试数据以Windows标准的文档形式存储,自由设置储存路径和文件名;避免了传统测控软件以数据库格式储存测试数据时数据库文件会越来越大而导致软件运行越来越慢的缺点;只要您的硬盘足够大,测试数据可以无限量保存;所有操作均具有快捷键,并可连接外部手动控制盒,可外接快上、快下、中上、中下、慢上、慢下、置零、回位、测试、暂停、结束等全部常用按健.多国语言一键切换: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十国语言版更有日文、韩文、俄文、德语、法语、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即将推出;绿色软件,无需安装,直接拷贝到计算机即可使用需先安装串口驱动,维护升级更加简单;1.2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力量:分辨率:1/500000~1/1000可调精度:±0.1%采集速率:0.1~200Hz可调量程:0.01~1000000000N传感器类型: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灵敏度:0.1--1280mV/V激励电压:9VDC 通道数:4位移:一个编码器分辨率:由机械系统和光电编码器决定,可达0.0001mm 精度:仪表系统无误差.采集速率:50kHz 量程:0.0001~1000000000mm激励电压:5VDC 编码器线数:1~10000传感器类型:电压输出或差分输出或集电极开路型AB相正交输出光电编码器通道数:1橡胶伸长计又叫大变形或位移跟踪器:一个或两个编码器均可分辨率:由机械系统和光电编码器决定,可达0.0001mm 精度:仪表系统无误差.采集速率:50kHz 量程:0.0001~1000000000mm激励电压:5VDC 编码器线数:1~10000传感器类型:电压输出或差分输出或集电极开路型AB相正交输出光电编码器通道数:1金属引伸计又叫小变形、电子引伸计或应变规:分辨率:1/500000 精度:±0.1%采集速率:50Hz 量程:0.0001~1000000000mm传感器类型: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灵敏度:0.1--1280mV/V激励电压:9VDC 通道数:1速度输出控制:控制方式:脉冲或电压速度范围:0.001~1000mm/min脉冲: 适用于控制带脉冲输入接口的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频率范围:0.1 Hz -- 50 kHz 精度:0.069%分辨率: 5k~50kHz----0.14% 500~5kHz----0.014%50~500Hz----0.001% 5~50Hz----0.0001%0.1~5Hz-----0.00001%通道数:3电压: 适用于控制带模拟电压输入接口的伺服电机、变频器或直流电机范围:0~5V 精度:0.069%分辨率:0.0001V 负载能力:1mA通道数:3数字开关量输出控制:可用于驱动外部继电器或电磁阀等输出类型:集电极开路光隔离晶体管输出最大耐压:30V负载能力:最大150mA 输出通道数:8路数字开关量输入检测:可用于检测上限位和下限位输入类型:光隔离晶体管输入输入信号类型:无源触点输入或12V NPN型接近开关输入输入电流:6mA 输入通道数:9路与电脑通讯接口:接口类型:3线制RS232串口1.3正常工作条件温度:0~55℃;湿度:相对湿度<85%;电源:220±10%VAC,频率50Hz;远离强电磁干扰;2 软件安装和升级指南2.1本软件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最低配置要求:1. 中央处理器为Intel Celeron赛扬 2GHz以上的CPU2. 内存至少512MB,推荐1GB以上3. 硬盘空间在2GB以上4. 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5. 与操作系统兼容的打印机如果需要输出报告2.2 本软件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要求:1.适用的操作系统为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2.如果需要输出Word格式的报表,必须安装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Word 2003版软件.2.3 软件安装光盘内容介绍安装光盘中应包括有下面两个文件夹:1. ”TM2101Vx.xx”:此文件夹内为TM2101软件,此软件为绿色软件,无需安装,直接将整个文件夹拷贝到电脑任意位置即可.2. ”DriverV8.6”:此文件夹内为驱动程序,电脑上必须安装此驱动程序,才可以运行TM2101软件.2.4 软件安装指南:在一台未使用过本软件的电脑上第一次使用本软件,需要先安装软件驱动程序.软件安装过程如下:1.如果Windows在运行其它程序,请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2.双击” DriverV8.6”文件夹,显示如下图所示:3.双击”setup”, 安装程序启动,开始安装,出现欢迎画面,如下图所示,4. 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图所示画面5.单击”I accept the License Agreements”前的选中圈, 然后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图所示画面6.继续单击”Next>>”按钮,开始安装进程,安装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直到进入下图所示画面7.单击”Finish”按钮,完成安装.电脑会提示是否立即重新启动计算机.8.点击”确定”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9.将”TM2101V2.xx”文件夹拷贝到电脑的任意位置,然后双击”TM2101V2.xx”文件夹,如下图所示10.鼠标右键单击”TestMaster”程序,单击下图所示的”桌面快捷方式”选项,为软件在桌面上制作一个快捷方式11.软件安装完成.2.5 软件升级指南:如果本电脑上已经安装过驱动程序,且有可以使用的老版本TM2101软件,如下步骤教您如何升级到新版本软件.假设老版本软件为”TM2101V2.41”,新版本软件为”TM2101V2.42”.1.将新版本软件所在的文件夹”TM2101V2.42”拷贝到电脑的任意位置.2.找到老软件”TM2101V2.41”所在的位置,如果不知老软件存放的位置,可按下图所示方法找到: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软件快捷方式”TestMaster”:然后左键单击”属性”选项,弹出属性对话框:再单击”查找目标F…”按钮即可找到软件所在位置,打开软件所在的文件夹:3.鼠标右键单击老软件文件夹中的”data”文件夹,左键点击”复制”选项,如下图所示:4.双击新版本软件所在的文件夹”TM2101V2.42”,点击鼠标右键,再左键单击”粘贴”选项.如下图所示:将弹出下图:单击”全部A”按钮,覆盖新版本软件的”data”文件夹的所有内容.5.删除桌面上的快捷方式”TestMater”,然后为新版本软件制作一个新的快捷方式:鼠标右键单击新版本软件所在文件夹中的”TestMaster”程序,再鼠标左键单击下图所示的”桌面快捷方式”选项,桌面上就会有了一个新版本软件的快捷方式:6.软件升级完成.3 软件操作指南3.1 快速入门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包括三个步骤:测试前设置、执行测试和得到测试结果;1、测试前设置:①选择试样资料或者编辑新增一种试样资料,如图1 ;②选择测试方案或者编辑新增一种控制方案,如图2 ;图1图22、执行测试:点击开始测试按钮,或按开始测试快捷键F7 可参考4.1 快捷键说明,开始测试按钮成绿色吸合状态,表示当前正在测试过程中,等待测试自动结束或是手动结束测试;3、得到测试结果:测试结束后,将自动得到测试结果;也可以在测试结果选择下拉列表中选择其他项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图3注意:必须在联机成功的情况下执行测试;3.2 主界面介绍主界面如下图1和图2所示:图1图2软件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当前量显示栏、控制面板、试验时间显示、机台升降速度、手动取点、材料选择与修改、测试方法选择与修改、控制参数选择与修改、结果选择与修改、结果显示表格、历史记录操作、报表操作和力量-位移等曲线显示等;标题栏:软件名称、版本等信息菜单栏:软件的管理和功能操作等,详情见3.3 菜单介绍当前量显示栏:显示力量、位移等当前值,可通过下拉列表选择要显示的项目,如图3所示图4控制面板:控制机台上升、下降以及执行测试等操作机台升降速度:调节机台上升下降的速度手动取点:手动在曲线上抓取特征点,详情见3.4 各功能详解手动取点材料选择与修改:详情见3.4 各功能详解材料编辑测试方法选择与修改:详情见3.4 各功能详解控制方法控制参数选择与修改:详情见3.4 各功能详解控制参数结果选择与修改:详情见3.4 各功能详解测试结果结果显示表格:得到测试所需的结果历史记录操作:打开记录即打开一条历史测试记录,最多只能打开一条记录,当重复打开时将覆盖上次打开的记录;删除记录即删除一条或多条选中的记录;添加记录即在上次基础上新增打开一条或多条记录;报表操作:打印报表即输出报表到打印机执行打印;编辑报表即打开报表进行编辑;Word报表即根据Word报表模版产生一个Word格式的报表力量-位移等曲线显示:显示测试曲线,详情见3.4 各功能详解图形操作3.3 菜单介绍3.4 各功能详解1、登陆2、权限管理3、修改密码4、单位系统5、校准6、联机7、语言切换8、选项9、注册10、激活11、材料编辑12、控制方法13、控制参数14、测试结果15、报表编辑16、Word报表17、手动取点18、图形操作1. 登陆点击菜单“管理”→“登陆”,或者按住组合键Ctrl+L3.5快捷键一览,即可进入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图1选择用户,输入正确密码后,点击确定,即可在相应的用户权限下使用软件;管理员拥有最高的用户权限,匿名最低;当选中“始终以该用户登录”时,软件在下次启动时将自动以该用户登陆;2. 权限管理点击菜单“管理”→“权限管理” ,即可进入权限管理界面,如图2所示:图2当前登陆用户为匿名时,权限管理为禁用状态,因匿名拥有最低的管理权限,不具有权限管理的权限;用户各项功能的使用权限可在权限管理中设置,当某一项为选中状态时,表示具有该权限,反之不具有;例如,在上图中“权限管理”项目下,管理员为选中状态,试验员为未选中状态,表示管理员具有权限管理的权限,而试验员不具有;3. 修改登陆密码点击菜单“管理”→“修改登陆密码” ,即可进入登陆密码修改界面,如图3所示:图3修改的密码为当前登陆用户的密码;例如,当前登陆用户为管理员时,则修改的是管理员的密码,登陆用户为试验员时,则修改的是试验员的密码;4. 单位系统点击菜单“设置”→“单位系统”,或者按住组合键Ctrl+U3.5快捷键一览,即可进入单位系统界面,如图4所示:图4可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单位,并选择一个精度,精度表示小数点后的位数;单位系统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单位,所有量的现实与操作都以此单位系统来执行.5. 校准点击菜单“设置” “校准”,或者按住组合键Ctrl+Shift+C3.5快捷键一览,即可进入校准密码输入界面,如图5所示:输入正确的密码后,即可进入校准界面,如图6所示:图5图6校准界面有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橡胶伸长计、金属引伸计和系统设置五个选项卡,选择各个选项卡分别进行对应传感器的校准或设置;1、校准力传感器选择力传感器选项卡,如图6所示;左侧显示的力传感器通道共有四个:“50kg”、“0.0kg”、“0.0kg”、“0.0kg”;校准过程如下:1. 插上欲校准的力传感器,如量程为50kg的力传感器,在左侧选中一个力传感器通道;2. 在“量程”输入框输入传感器的量程,如“50”kg;3. 在“零值”输入框输入传感器的零值力,一般输入“0”;4. 点击“清空”按钮将校准表清空;5. 校准第1点:将传感器空载,并在“标准砝码值”右侧的输入框输入“0”kg,再点击“取点”按钮,则第1点的AD值和标准砝码值被取入校准表;6. 校准第2点:将传感器加载一定值的负荷,如挂上5kg的砝码,并在“标准砝码值”右侧的输入框输入负荷值“5”kg,再点击“取点”按钮,则第2点的AD值和标准砝码值被取入校准表;7. 校准第3点:方法同第2点,如果继续校准第3点,则“AD值”和“标准砝码值”均只能比第2点更大,否则校准会不准确;8. 校准第4点:方法同第2点,如果继续校准第4点,则“AD值”和“标准砝码值”均只能比第3点更大,否则校准会不准确;9. 校准第5点:方法同第2点,如果继续校准第5点,则“AD值”和“标准砝码值”均只能比第4点更大,否则校准会不准确;10. 校准第6点:方法同第2点,如果继续校准第6点,则“AD值”和“标准砝码值”均只能比第5点更大,否则校准会不准确;11.点击“将校准数据写入采集卡”按钮,如果提示“写入成功”,则完成一个力传感器的校准,如果提示“写入失败”,请再重试几次;12.如果需要接第2个力传感器,则重复以上1~11步,否则请将其他传感器的量程全部设置为0,再点击“将校准数据写入采集卡”按钮;注意:至少应校准2个点,第7~10步可不进行;根据目前国内大多数传感器的特性,一般进行3点校准就能达到非常好的精度,第2个点一般取值传感器量程的3~5%,第3点一般取值传感器量程的30~50%;如果校准3个以上的点含3个点,必须保证后一个点的“AD值”和“标准砝码值”均必须比前一个点更大,否则校准会不准确;如果“标准砝码值”增大时“AD值”变小,可通过调换力传感器的两根信号线来让其增大;空载时“AD值”一般为8400000左右,传感器加载时“AD值”成比例变化,如果加载时“AD值”不变,说明硬件工作不正常,可能是力传感器已损坏或是采集卡有故障,请与厂家联系更换;如果校准后发现测量力值与标准砝码有微小差别,可通过重新校准一次来解决,也可通过直接修改校准表中的标准砝码值数据来实现,如软件测量值比标准砝码值大,则可将校准表中的第2个点的标准砝码值改小一些,再点击“将校准数据写入采集卡”按钮,再重新清零比对,直到两值相等为止;2、校准行程传感器选择行程传感器选项卡,如图7所示:图71. 在“行程系数”右边的输入框输入行程系数值,行程系数指采集卡每接收到1000个脉冲对应的行程值,采集卡对编码器线数进行了4倍频,如编码器线数为n,丝杆导程为Lmm时对应的行程系数为L/n/41000,如果不清楚编码器线数或是丝杆导程,可任意输入一试探值如“1”;2. 点击“将校准数据写入采集卡”按钮,将“行程系数”值写入采集卡;3. 点击“行程归零”按钮,将“当前行程”归零;4. 点击“上升”或“下降”按钮是机台行走一定距离,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此距离;5. 查看“当前行程”值是否与量测值相等,如果“当前行程”值比量测值大,请将“行程系数”值改小,否则改大,再点击“将校准数据写入采集卡”按钮,将新的“行程系数”值写入采集卡;6. 重复3~5步,直到“当前行程”值与量测值相等为止;7. 完成行程传感器校准;3、校准橡胶伸长计如果机台接有橡胶伸长计又叫大变形,则需要对橡胶伸长计进行校准,在校准之前请务必先将“用户参数设置”->“控制参数”->“传感器”下的“位移”选择为“橡胶伸长计”,否则无法进行橡胶伸长计的校准;橡胶伸长计校准界面如图8所示:图8橡胶伸长计的校准过程同行程传感器;4、校准金属引伸计如果机台接有金属引伸计,则需要对金属引伸计进行校准,在校准之前请务必先将“用户参数设置”->“控制参数”->“传感器”下的“位移”选择为“金属引伸计”,否则无法进行金属引伸计的校准;金属引伸计校准界面如图9所示:图9 金属引伸计的校准过程同力传感器;5、系统设置选择系统设置选项卡,如图10所示:图10速度限制:设置机器运行的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拉伸压缩方向反向:是否让当前拉伸压缩方向反向;上升下降方向反向:是否让机器上升下降方向反向;试用期:选中后可设置软件试用期,试用期达到后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必须注册后才可以继续使用;修改校准密码:修改进入校准界面时的密码;修改注册码:修改软件注册码;将校准数据写入采集卡:当前所有校准数据写入采集卡,只有成功写入采集卡校准数据才有效;从采集卡读取校准数据:读取采集卡里的校准数据到当前显示;从电脑读取校准数据:读取电脑里的校准数据到当前显示;确定:当前所有数据保存到电脑,力传感器通道切换到当前选择通道上;与校准数据写入采集卡相独立,确定后并不能说明当前校准数据有效,只有成功写入采集卡才算有效;取消:所有数据不保存到电脑,设置无效;6、校准机台运行速度校准机台速度前请先校准行程传感器,在校准速度之前请务必先将“用户参数设置”->“控制参数”页面中的“开启速度闭环控制”前的“勾”去掉,否则无法进行速度校准;6. 联机点击菜单“设置” “联机” ,选择正确的COM口进行联机,如图11所示:图11如果联机失败,会弹出失败提示窗口如图12,如果联机成功,则不会弹出提示;软件在启动时会自动进行一次联机,如果联机成功,则下次软件启动时自动以该COM口进行联机,只有在联机成功时才能进行测试;图127. 语言切换点击菜单“视图”→“语言” ,可进行软件语言切换,如图13所示:图13普通版软件带有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三种语言;高级功能版软件具有10国语言选择,如有特别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8. 选项点击菜单“视图”→“选项” ,或者按住组合键Ctrl+Shift+O3.5快捷键一览,即可进入选项界面,如图14所示:图14选项中有颜色和显示两个选项卡,分别进行一些颜色和显示设置;9. 注册点击菜单“帮助”→“注册” ,或者按住组合键Ctrl+R3.5快捷键一览,即可进入注册界面,如图15所示:图15软件会有一段试用期限,当过期后输入正确的注册码进行注册才可以继续使用;10. 激活点击菜单“帮助”→“激活” ,或者按住组合键Ctrl+Shift+A3.5快捷键一览,即可进入激活界面,如图16所示:图16根据本系统的序列号,输入正确的激活码后,可将软件激活为高功能版;如果联机失败则序列号显示为0,只有在联机成功时才能进行激活操作;如果软件功能不能满足您的测试要求,需升级为高功能版,请与我们取得联系;11. 材料编辑可通过“试样资料选择”中的下拉列表选择一种已存在的试样如图17,或点击修改来新增或编辑试样资料如图18;图17图18增加:新增一个材料删除:删除选中的材料确定:保存所有修改取消:不保存修改12. 控制方法可通过“控制方法选择”中的下拉列表选择一种已存在的控制方法如图19,或点击修改来新增或编辑控制方法如图20;图19图20控制模式值:即结果参数列表中第1-20步控制模式值切换条件值:即结果参数列表中第1-20步切换条件值转换条件:即达到切换条件值的百分比时开始转换进入下一步的动作名称列表:列出所有已存在的测试方法预紧力量:不选中时默认为最大速度增加:新增一个测试方法删除:删除选中的测试方法确定:保存所有修改取消:不保存修改13. 控制参数可通过“控制方法选择”中的下拉列表选择一组已存在的控制参数如图21,或点击修改来新增或编辑控制参数如图22;图21图22传感器:力量和位移传感器的选择方向:即力量、行程和位移值是否取负或者取绝对值保护:当前量超过保护值时将自动停机,选中表示启用该项保护采样速率:即每秒采点数量,进行长时间的定载荷测试时可以选择较低的采样率测试结果保存路径:测试数据将保存在此路径下滤波系数:滤除不稳定的数据,为0或1表示不滤波断裂去除点数:试样断裂时把最后几个采样点去掉力量分辨率:分辨率越大,精度越高名称列表:列出所有已存在的测试方法使用默认值:用系统默认的控制参数增加:新增一组控制参数删除:删除一组选中的控制参数确定:保存所有修改取消:不保存修改14. 测试结果可通过“测试结果选择”中的下拉列表选择一组已存在的测试结果如图23,或点击修改来新增或编辑测试结果如图24;图23。
GENEX Probe 无线空中接口测试软件 用户手册
Probe用户手册第1章系统简介 (7)1.1 系统概要 (7)1.2 主要功能 (7)1.3 如何使用本手册 (9)第2章快速入门 (10)2.1 概述 (10)2.2 测试准备 (10)2.3 语音业务测试操作流程 (10)2.3.1 语音业务测试操作流程概述 (10)2.3.2 建立测试工程 (11)2.3.3 设置测试计划 (11)2.3.4 设置测试工程其他参数 (11)2.3.5 开始测试 (12)2.4 数据业务测试操作流程 (12)2.4.1 数据业务测试操作流程概述 (12)2.4.2 建立测试工程 (12)2.4.3 设置测试计划 (13)2.4.4 设置测试工程其他参数 (13)2.4.5 开始测试 (14)2.5 室内测试操作流程 (14)2.5.1 室内测试操作概述 (14)2.5.2 步测 (14)2.5.3 楼测 (14)第3章Probe的安装 (15)3.1 概述 (15)3.2 安装环境 (15)3.3 安装Probe (15)3.4 安装目录说明 (20)3.5 软件版权保护措施 (20)第4章外接设备硬件的设置 (22)4.1 概述 (22)4.2 设置UE (22)4.3 设置GPS接收器 (22)4.4 设置安立Scanner (23)4.5 设置DTI Scanner (23)第5章Probe用户界面介绍 (24)5.1 概述 (24)5.2 Probe工作平台 (25)5.2.1 Probe工作平台概述 (25)5.2.2 添加标签页 (25)5.2.3 删除标签页 (25)5.2.4 重命名标签页 (25)5.3 Probe菜单 (26)5.3.1 Probe菜单概述 (26)5.3.2 File Menu (26)5.3.3 Logfile Menu (27)5.3.4 Configuration Menu (28)5.3.5 View Menu (28)5.3.6 Test Menu (30)5.3.7 Window Menu (30)5.3.8 Help Menu (31)5.4 Probe导航器 (31)5.4.1 Probe导航器概述 (31)5.4.2 Test Control (31)5.4.3 View (33)5.4.4 Property (34)5.5 Probe参数窗口 (35)5.5.1 Probe参数窗口概述 (35)5.5.2 Chart View模式 (35)5.5.3 List View模式 (35)5.5.4 信令模式 (36)5.5.5 统计模式 (37)5.5.6 地图模式 (38)5.5.7 室内地图模式 (38)5.6 Probe工具条 (39)5.6.1 Probe工具条概述 (39)5.6.2 Standard工具条 (39)5.6.3 Logfile工具条 (40)5.6.4 Map工具条 (41)5.6.5 Indoor Measurement工具条 (42)5.6.6 BTS Information工具条 (43)5.6.7 设备列表工具条 (43)5.7 Probe状态栏 (43)5.7.1 Probe状态栏概述 (43)5.7.2 系统状态栏 (44)5.7.3 Log回放状态栏 (44)5.7.4 图例状态栏 (44)5.7.5 地图状态栏 (45)5.7.7 信息统计状态栏 (45)第6章测试工程设置 (46)6.1 概述 (46)6.2 工程设置 (46)6.2.1 工程设置概述 (46)6.2.2 新建工程 (46)6.2.3 保存工程 (47)6.2.4 打开工程 (47)6.2.5 关闭工程 (47)6.3 设备设置 (47)6.3.1 自动设置 (48)6.3.2 手工设置 (48)6.3.3 添加设备 (48)6.3.4 删除设备 (52)6.3.5 扫描端口 (52)6.4 基站设置 (53)6.4.1 打开基站配置窗口 (53)6.4.2 基站信息导入 (53)6.4.3 基站信息编辑 (54)6.4.4 基站信息导出 (55)6.5 地图标注 (55)6.6 系统设置 (56)6.6.1 设置测试计划 (57)6.6.2 设置LOG MASK (71)6.6.3 设置事件 (73)6.6.4 设置告警 (77)6.6.5 其他设置 (79)第7章测试过程控制 (83)7.1 概述 (83)7.2 测试操作 (83)7.3 测试方式 (85)7.3.1 手动测试 (85)7.3.2 自动测试 (86)7.4 测试数据录制 (86)第8章测试数据显示 (87)8.1 概述 (87)8.2 技术参数图表窗口 (87)8.2.1 技术参数窗口操作步骤 (88)8.2.2 技术参数窗口右键菜单 (88)8.2.5 Scanner参数窗口 (90)8.2.6 Data Service参数窗口 (91)8.2.7 AMR参数窗口 (92)8.2.8 UE State参数窗口 (92)8.3 信令消息窗口 (92)8.3.1 信令窗口操作步骤 (92)8.3.2 信令窗口右键菜单 (92)8.3.3 MAC/RLC Messages参数窗口 (94)8.3.4 RRC Messages参数窗口 (94)8.3.5 GSM RR Messages参数窗口 (94)8.3.6 NAS Messages参数窗口 (94)8.4 事件窗口 (94)8.4.2 事件窗口操作步骤 (95)8.4.3 事件窗口右键菜单 (95)8.5 信息统计窗口 (96)8.5.1 信息统计窗口操作步骤 (96)8.5.2 信息统计窗口右键菜单 (97)8.6 地图窗口 (98)8.6.1 地图窗口介绍 (98)8.6.2 地图操作步骤 (100)8.6.3 地图工具条操作 (100)8.6.4 地图窗口右键菜单 (108)8.6.5 栅格图导入 (111)8.6.6 GPS校正 (112)8.6.7 静态校正 (113)8.7 室内测试地图窗口 (114)8.7.1 室内地图窗口介绍 (114)8.7.2 步测流程 (114)8.7.3 楼测流程 (115)8.7.4 室内测试工具条操作 (117)8.7.5 室内测试右键菜单 (119)8.8 窗口模板 (119)第9章Chart View窗口控制 (120)9.1 概述 (120)9.2 Chart–View窗口模式 (120)9.3 Chart–View窗口操作 (121)9.3.1 放大 (121)9.3.2 移动 (121)9.3.3 鼠标右键菜单 (122)9.4 自定义Chart 窗口 (124)9.4.2 Chart General属性页 (124)9.4.3 Info Element属性页 (125)第10章List View窗口控制 (128)10.1 概述 (128)10.2 ListView窗口模式 (128)10.3 自定义List View窗口 (128)第11章LOG 回放控制 (133)11.1 概述 (133)11.2 Log回放控制 (133)11.3 Log回放操作步骤 (134)11.4 Log文件信息 (134)第12章LOG 数据导出 (135)12.1 概述 (135)12.2 Log文件导出操作步骤 (135)第13章常见问题处理 (139)13.1 概述 (139)13.2 Probe提示校验失败无法正常启动 (139)13.3 Probe搜索不到手机 (139)13.4 Probe搜索不到GPS (140)13.5 Probe搜索不到安立Scanner (140)13.6 重启计算机后鼠标不受控制 (141)13.7 Logmask设置不当导致部分消息不上报 (141)13.8 设备连接异常 (141)13.9 无法打开地图窗口 (142)13.10 无法打开基站配置窗口 (142)13.11 无法打开图表窗口 (142)第14章附录A参数列表 (144)14.1 设备参数列表 (144)14.2 基站配置列表 (144)14.3 技术参数列表 (145)14.3.1 Power Info (145)14.3.2 Bler (146)14.3.3 Step 1/2/3 Search (147)14.3.4 Active, Monitor, Detective Set (147)14.3.5 Finger (147)14.3.6 RACH & PRACH (148)14.3.7 DRX Mode (149)14.3.8 Transport Channel (149)14.3.10 RM UL (153)14.3.11 Cell Param, Channel Param, Hopping Param (153)14.3.12 GSM Serving and Neighbor Cell Lis (154)14.3.13 GSM CCCH Param & RACH Param & Reselect Param (155)14.3.14 GSM RF Parameter (156)14.3.15 BA List (156)14.3.16 Pilot Info (157)14.3.17 Finger Info (157)14.3.18 RSSI 3.84M (157)14.3.19 CW Test (158)14.3.20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Io] (158)14.3.21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Ec] (158)14.3.22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EcIo] (158)14.3.23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TOffsetORDelay] (158)14.3.24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Aggregate EcIo] (159)14.3.25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EpsIo] (159)14.3.26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EssIo] (159)14.3.27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DelaySpread] (159)14.3.28 TopN Pilot Scan/ Pilot Scan–[SIR] (160)14.3.29 Time Slot–[EcIo] (160)14.3.30 Spectrum Analysis (160)14.3.31 App Throughput (160)14.3.32 RLC Throughput (161)14.3.33 AMR (161)14.3.34 UE State (162)14.4 信令参数列表 (162)14.4.1 MAC/RLC Messages (162)14.4.2 RRC Messages (163)14.4.3 GSM RR Messages (167)14.4.4 NAS Messages (173)14.5 指标参数对应消息包 (176)第15章附录B快捷键 (181)第16章附录C缩略语 (183)第1章系统简介1.1 系统概要Probe是WCDMA/GSM空中接口测试工具。
软件测试工作手册作业指导书
软件测试工作手册作业指导书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4)1.1 软件测试基础 (4)1.1.1 定义与概念 (4)1.1.2 测试对象与范围 (4)1.1.3 测试类型与方法 (4)1.2 软件测试目的与原则 (4)1.2.1 测试目的 (4)1.2.2 测试原则 (4)1.3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 (4)1.3.1 测试计划阶段 (4)1.3.2 测试设计阶段 (5)1.3.3 测试执行阶段 (5)1.3.4 缺陷分析阶段 (5)1.3.5 缺陷修复与回归测试阶段 (5)1.3.6 测试总结阶段 (5)第2章测试计划与策略 (5)2.1 测试计划制定 (5)2.1.1 目标与范围 (5)2.1.2 风险评估 (5)2.1.3 测试标准与验收准则 (5)2.1.4 测试环境与工具 (5)2.1.5 交付物 (6)2.2 测试策略制定 (6)2.2.1 测试类型 (6)2.2.2 测试方法 (6)2.2.3 测试层次 (6)2.2.4 缺陷管理 (6)2.3 测试资源与进度安排 (6)2.3.1 人力资源 (6)2.3.2 硬件与软件资源 (6)2.3.3 进度安排 (6)2.3.4 测试评估与改进 (6)第3章测试类型与级别 (6)3.1 功能测试 (7)3.1.1 目的 (7)3.1.2 范围 (7)3.2 功能测试 (7)3.2.1 目的 (7)3.2.2 范围 (7)3.3 兼容性测试 (7)3.3.1 目的 (7)3.4 安全性测试 (8)3.4.1 目的 (8)3.4.2 范围 (8)第4章测试用例设计 (8)4.1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8)4.1.1 用例编号规则 (8)4.1.2 用例标题 (8)4.1.3 用例前提条件 (8)4.1.4 用例步骤 (8)4.1.5 用例期望结果 (8)4.1.6 用例优先级 (8)4.1.7 用例状态 (9)4.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9)4.2.1 等价类划分法 (9)4.2.2 边界值分析法 (9)4.2.3 错误推测法 (9)4.2.4 因果图法 (9)4.2.5 决策表法 (9)4.3 测试用例管理 (9)4.3.1 测试用例库 (9)4.3.2 用例维护 (9)4.3.3 用例复用 (9)4.3.4 用例版本控制 (9)4.3.5 用例评审 (9)第5章缺陷管理 (9)5.1 缺陷报告与跟踪 (9)5.1.1 缺陷报告 (10)5.1.2 缺陷跟踪 (10)5.2 缺陷生命周期 (10)5.3 缺陷分析 (10)第6章自动化测试 (11)6.1 自动化测试概述 (11)6.1.1 自动化测试定义 (11)6.1.2 自动化测试分类 (11)6.1.3 自动化测试适用场景 (11)6.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12)6.2.1 支持的测试类型 (12)6.2.2 易用性和可维护性 (12)6.2.3 支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平台 (12)6.2.4 扩展性和集成性 (12)6.2.5 成本 (12)6.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12)6.3.1 脚本编写规范 (12)第7章功能测试 (13)7.1 功能测试基础 (13)7.1.1 功能测试概述 (13)7.1.2 功能测试类型 (13)7.1.3 功能测试指标 (13)7.2 功能测试工具 (13)7.2.1 常用功能测试工具 (13)7.2.2 功能测试工具选型 (14)7.3 功能瓶颈分析 (14)7.3.1 功能瓶颈概述 (14)7.3.2 功能瓶颈分析方法 (14)7.3.3 功能优化策略 (14)第8章非功能测试 (14)8.1 可用性测试 (15)8.1.1 目的 (15)8.1.2 范围 (15)8.1.3 方法 (15)8.2 可靠性测试 (15)8.2.1 目的 (15)8.2.2 范围 (15)8.2.3 方法 (15)8.3 压力测试与稳定性测试 (16)8.3.1 目的 (16)8.3.2 范围 (16)8.3.3 方法 (16)第9章验收测试与上线 (16)9.1 验收测试 (16)9.1.1 目的 (16)9.1.2 测试范围 (16)9.1.3 测试流程 (17)9.2 上线审批流程 (17)9.2.1 提交上线申请 (17)9.2.2 审批流程 (17)9.2.3 上线通知 (17)9.3 上线支持与监控 (17)9.3.1 上线支持 (17)9.3.2 上线监控 (17)第10章测试团队建设与管理 (18)10.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18)10.1.1 团队组织概述 (18)10.1.2 团队组织架构 (18)10.2 测试人员能力要求 (18)10.2.1 基本能力 (18)10.3 测试团队绩效评估与改进 (18)10.3.1 绩效评估指标 (18)10.3.2 绩效改进措施 (19)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1.1 软件测试基础1.1.1 定义与概念软件测试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软件产品进行操作以发觉错误、验证功能、功能等是否满足需求的过程。
PDS-M90_软件用户手册_V1.1.0.4
PDS-M90数据分析软件软件用户手册V 1.1.0.4华乘电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华乘电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PDStars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版权所有© 2017 保留所有权利软件版本号:V1.1.0.4文档修订日期:2017.04.27本文档所有披露的信息受版权法保护。
未经华乘电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授权,任何机构、个人禁止复制、印刷、引用本手册任何部分。
目录1.软件简介 (1)1.1.软件功能 (1)1.2.软件特点 (1)2.安装说明 (2)2.1.概述 (2)2.2.运行环境 (2)2.3.安装方法 (2)2.4.卸载方法 (2)3.软件使用 (3)3.1.启动 (3)3.2.主界面 (3)3.3.新建测试 (4)3.4.数据分析 (5)3.4.1.数据分析窗口 (5)3.4.2.任务管理 (6)3.4.2.1.新建任务 (6)3.4.2.2.下载任务 (7)3.4.2.3.上传测试任务和数据 (8)3.4.3.断路器数据趋势分析 (8)3.4.4.数据编辑 (10)3.4.5.图谱查看 (11)3.4.6.数据诊断导出报告 (19)3.4.7.原始图谱查看 (19)3.5.数据管理 (20)3.6.系统配置 (21)3.6.1.系统配置 (21)3.6.2.断路器标准参数设置 (22)3.6.3.断路器速度定义 (22)3.6.4.行程传感器设置 (23)3.7.系统信息 (23)4.维护 (25)4.1.注意事项 (25)4.2.问题与对策 (25)1.软件简介1.1. 软件功能PDS-M90数据分析软件是专为电力高压开关设备分合闸动作的机械特性检测而设计的。
为开关设备的状态检修决策提供依据。
软件主要包含数据采集控制、数据查看分析和数据诊断报表三部分内容。
数据采集控制部分主要控制PDS-M90型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采集断路器高压开关设备在动作过程产生的电磁铁电流、电磁铁电流电压、电机电流、电机电压、振动、开关量等数据;数据分析功能主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和处理;数据诊断报表功能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诊断分析高压开关设备是否故障以及故障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对此窗口操作是确定样品测试点的位置,用 来计算直径修正因子及记录测量点坐标。“标准点测 试”项包含的测试点有中心、半径中点、边缘 6mm 共 9 点。用户可以结合这 9 点进行各种标准点测试方 案,例如:表格 3 的 6 种标准点测量方案。
1
2
3
4
5
6
表格 3 用户只需点击要测量点,就选择了将对此点进行 测量。如果要进行(表格 3)某一测量方案只需点击 各测量点,逐点测量。 当用户要测量的点不是标准点,可以选择“任意 点测试”,在“任意点测试”中输入样品大概要测量 点的坐标 X 和坐标 Y,就确定了样品的测量点(程序 默认中心测量点坐标(0,0))。用户可以在标准点测试和任意点测试间切换,结合二者进行更多测量点的 测试方案。当测量完成后,在【统计测试数据】窗口(如下图所示)中记录了测量点位置的坐标。(备注: 如果用户要测试的类别是模拟电阻、棒才电阻率、双面扩散层方块电阻不需要记录测量位置,可以忽略 对此窗口操作,因以上三种测试类别的测量结果不需要直径修正因子值。)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软件测试系统
(软件版本:FMS2.1)
用户手册
目录
1. 概述...........................1 2. 功能特点.......................1 3. 系统要求.......................1 4. 软件安装.......................1 5. 硬件安装.......................1 6. 启动/关闭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2 7.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的用户界面...2 8. 软件使用.......................3
表 1. 电阻率测量时电流量程选择表(推荐)
电阻率(Ω·cm)
电流量程
< 0.03
100mA
0.03 ~ 0.3
10mA
0.3 ~ 30
1mA
30 ~ 300
100uA
300 ~ 3000
10uA
>3000
1uA
表 2. 方块电阻测量时电流量程选择表(推荐)
方块电阻(Ω/□)
电流量程
< 2.5
100mA
。
-3-
FMS2.1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为了更详细和准确采集、记录、分析被测试材料的测量数据,请用户在对测试样品进行测量前在【测 试参数】窗口(如图 4)选择测试类别、输入材料的相关属性参数值、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选择测试类别窗口
输入测试基本参数窗口
确定 测量 位置 窗口
图 4 测试参数窗口
2.输入测试基本参数
此窗口输入测试时的环境参数和被测试材料的各种基本属性项的数据 值。对此窗口的操作会在【统计测试数据】窗口上记录属性项的数据值。 【输入测试基本参数】窗口的属性项会因选择测试类别不同而变化(某些 属性项会变灰色表示操作无效)。 【温度】、【温度】:测试材料时的环境温度、湿度。 【晶片标识】:对测试的材料作标识,可输入长度为 6 位的中英文组合字 符串,辅助记录测试的数据。 【厚度】:输入被测试材料的厚度,此属性项只有当测试材料类别是”薄 圆片(厚度<=4)电阻率”时才有效。 【直径】:可以直接点击列表栏选择或者手动输入被测试材料的直径值。 【电流量程】: 选择适当的电流量程来测量样品的电阻率或方块电阻,电 阻率测量时可参考(表 1)来选择量程,方块电阻测量时可参考(表 2)。对 此项的操作可以直接控制四探针测试仪主机的电流量程档的切换而不用手 动到四探针测试仪去调,用户可通过点击选择电流量程档观察到四探针 测试仪主机电流量程档的变化(如果在切换不同量程档时主机电流量程档没变化请检查四探针测试仪主 机跟计算机是否已经正确连接)。如果用户进行的是【自动测量】可以忽略对此电流量程选择,程序会自 行比较各量程档找出适合此测试材料的电流量程。
-4-
FMS2.1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下面对【选择测试类别】、【输入测试基本参数】、【确定测量位置】三个窗口操作进行说明。
1. 选择测试类别
在此窗口中请用户对要测试的样品选择适当测试类别,共有 8 种测试类别供选择,如果被测的类别不在其中,可以选择属性相近 类别代替。由于选择不同的测试类别它的相关基本属性不同,对此 窗口的操作会影响到【输入测试基本参数】窗口和【统计测试数据】 窗口一些属性项的变化。用户可以尝试选择不同的测试类别观察到 这二个窗口中的一些属性项的增加否者减少(减少的属性项字体颜 色会变灰,表示这些属性项相对于选择测试类别无效)。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的用户界面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启动后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用户界面。
测试参数窗口
统计测试数据窗口
操作栏
软件测试系统的用户界面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说明如下: 1. 【测试参数】窗口:用户可在此窗口中选择测试材料的类别和输入测试材料基本属性数据值(厚度、
直径等)、测试环境数据(温度、湿度)及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2. 【统计测试数据】窗口:记录和显示测试材料的各项属性数据值、测量数据和统计分析后数据。 3. 【操作栏】:供用户进行测量、重测、自动测量、打开、保存、打印等操作的执行按钮
2.0 ~ 25
10mA
20 ~ 250
1mA
200 ~ 2500
100uA
2000 ~ 25000
10uA
>20000
1uA
-5-
FMS2.1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探针系数】:此属性项只有当测试材料类别是”棒材电阻率”时才有效。 探针系数值计算方法:2×π×S。因本公司现时跟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搭配使用的四探针探头的探针 间距都为 S=1,所以四探针测试系统探针系数默认值为 6.28。如果用户使用的探头的探针间距 S 不为 1 请重新计算此值并输入。
-6-
FMS2.1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当用户确定已经把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上的电流值调节为窗口上计算出来的电流值。请按下【确定】 按钮,此时程序将弹出以下窗口(图 11)表示测试正在进行,计算机与四探针测试仪正在通讯中。如果 用户想退出此次测试可以按【取消】按钮。
图 11 当测试数据采集完毕,此时图 11 的窗口将会消失,同时【统计测试数据】窗口将会记录和显示出此次采 集到的测试数据和相关的的统计分析数据。【统计测试数据】窗口如下图(图 12)所示,
【输入测试基本参数】窗口在用户选择不同测试类别时,厚度、 直径、探针平均间距、探针间距修正因子、探针系数 5 个属性项会 因不同的测试类别需的测试参数不同会自动变无效(属性项变灰用 户不能操作)
【统计测试数据】窗口记录和显示的数据也会因不同的测试类 别一些属性项会变无效,无效的属性项字体变灰色,属性项数据无 显示。
在进行【测量】、【重测】、【低阻扩展】、【自动测量】时一定要与 RTS-8 型 四探针测试仪连机才能使用,
【打开】、【存档】、【输出 Excel 文件】、【打印】的操作在连机或者是脱机 状态下都能使用。
1.【测量】 【测量】功能和【自动测量】功能是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最主要的功能,
通过【测量】和【自动测量】采集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上被测试材料的测试 数据,然后将测试数据在【统计测试数据】窗口显示和记录下来,并统计分析 测试数据。【测量】功能相当于手动测量,要求用户自行确定适合测试材料的 量程和电流后,再按下此按钮进行测量。【自动测量】功能会自动比较各电流 量程,然后确定最适合测试材料的量程,取得测试数据。
-2-
软件使用
FMS2.1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软件所有使用功能都位于主程 序窗口右端【操作栏】的 11 个按钮上,如图 2 所示。用户只需按下按钮就可 以实现相关的功能。
【操作栏】共有 11 个类别:【测量】、【重测】、【低阻扩展】、【自动测量】、 【采样时间设置】、【新建测试】、【打开】、【存档】、【输出 Excel 文件】、【打印】、 【关于】。软件的使用也是围绕这些按钮功能来实现的。以下将对每一操作按 钮的使用进行说明。
请用户在阅读本手册及操作本软件前先详读《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用户手册 因有的概念跟理论要了解后,阅读此手册和使用本软件时更容易理解、操作。
FMS2.1 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用户手册
概述
RTS-8 型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是一个运行在计算机上拥有友好测试界面的用户程序,程序操作直观易 用。测试程序在计算机与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连接的状态下,通过计算机的并口实现通讯。
系统要求
请确定你的电脑是 IBM PC 兼容型并具备以下最低的系统要求: z Intel 兼容 586DX-500MHz 中央处理器或者更高; z 一个 IEEE-1284 标准并行通讯端口; z 显示卡分辨率支持 1024*768 模式;
软件安装
本软件可安装在 Win98、Win2000、XP 操作系统上。请按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1. 将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执行光盘目录下的【Setup.exe】进行安装。 2. 软件安装完成后,请重新启动计算机。 软件安装完成后,因计算机和 RTS-8 型四探针测试仪是通过并口通讯的,请确认并口(Parallel Port)在 BIOS 中的基地址设置为“378”,模式(Parallel mode)设置为“EPP”模式。
测试程序控制四探针测试仪进行测量并采集测试数据,把采集到的数据在计算机中加以分析,然后把 测试数据以表格,图形直观地记录、显示出来。用户可对采集到的数据在计算机中保存或者打印以备日 后参考和查看,还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输出到 Excel 中,让用户对数据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功能特点
z 可以选择进行手动测量或者是自动测量; z 对可疑测量点的数据进行重测; z 详细记录被测试材料各种参数,结合测试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z 以直方图形式统计分析数据; z 打开、保存、打印测试数据; z 把测试数据导出到 Excel 中进行更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