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14课《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不会叫的狗》优秀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小学低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不会叫的狗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2.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3.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角色特点。
2.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会叫的狗的原因。
2. 如何让学生将故事中的情感体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狗吗?狗会叫吗?会叫什么声音?引发学生对狗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生动讲述《不会叫的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知角色形象。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这只狗不会叫?你们觉得它的心情会如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同情心和理解力。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设想自己成为这只不会叫的狗,体会它的孤独和无助,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身边的动物。
三、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围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动物的习惯。
2. 学生绘制一幅关于关爱动物的画作,可以是手抄报、连环画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2. 学生对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3. 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学生表现出对动物的关爱行为?4. 教师是否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将故事中的情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5.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并简要说明不会叫的狗的原因。
2. 学生能够表达出对故事中狗的情感理解,展现出同情心。
3. 学生能够阐述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义,并能够在生活中体现出来。
不会叫的狗-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不会叫的狗-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故事主题以及人物特点;•能够大声、清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情感变化和人物心理;•能够从课文中感受到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
难点•理解课文中情感变化和人物心理。
三、课前准备•准备好教材《不会叫的狗》和教辅用书;•物品准备:黑板、粉笔、卡片;•预习教学内容,熟悉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1. 课前热身(5分钟)在黑板上贴一些与狗有关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并猜测图片中的狗名字。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谈论关于狗的知识,让学生感兴趣并产生学习与探究的冲动。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播放《不会叫的狗》的音频或自己读课文,让学生同桌间互相朗读或是全体跟读。
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并且在课文中找出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人物或情节。
3. 阅读课文(20分钟)学生们利用10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课文,并在课文后的空白区域上写下对这篇文章的评价。
接下来,教师把学生分为小组,每组用10分钟的时间讨论相信课文讲述了什么道理和教育意义。
4. 建立思维导图(15分钟)教师将黑板分成两部分,左边用来写人物名称及形象,右边用来写人物心理,并在黑板上建立思维导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总结出课文中关于人物的描述来,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表格中包含人物名称、专有名词及人物形象、人物表情等等。
5. 分组扮演人物(20分钟)学生们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然后让这些扮演角色的学生一个一个地去表演并让其他学生猜测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6.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10分钟)教师让学生回答关于本篇文章中人际关系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五、课后延伸教师可以留作业,让学生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并汇报给其他同学,来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估,以此来了解学生们学习阅读的提高程度。
2018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14 不会叫的狗 公开课教学设计
14* 不会叫的狗文本简析: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
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
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长做出不同的启示。
可以说是一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佳文。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测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阅读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在探究、评价的过程中提炼预测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听音揭题,练习预测【课件播放小动物叫声】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同学们,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不会叫的狗。
【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第一次读到课题时,你能猜到故事可能讲了什么吗?预设:不会叫的狗会去学叫,但一直没有学会;不会叫的狗被别人嘲笑;不会叫的狗勤奋地学习,最终学会了叫;不会叫的狗拜了很多师傅。
设计意图:通过听动物叫声,既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叫声的独特性。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预测,在实践中运用,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时预测的乐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第一章:故事梗概1.1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介绍:一只不会叫的狗的故事。
故事主题: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故事梗概,理解故事情节。
第二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
第三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第二章:角色分析2.1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动机。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2 教学内容主要角色:不会叫的狗、其他动物。
角色性格特点和动机:不会叫的狗的胆小、自卑,其他动物的嘲笑和鼓励。
2.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故事,了解主要角色。
第二步: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第三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第四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角色性格特点和动机的理解。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2 教学内容情节发展:不会叫的狗的冒险经历。
情节与主题关系:情节的发展展示了狗如何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3.3 教学方法采用情节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故事,了解情节发展。
第二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第三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情节与主题关系的理解。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思考主题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14课《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14课《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1、师出示童话的结局,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童话的结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童话的特点。
2、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挖掘童话的深层内涵,明确童话的第三个特点:童话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因此阅读童话要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情节发展等方面,探究童话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
(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三个特点。
)3、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童话中汲取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四、巩固练1、请学生就童话中小狗的形象特点,写一篇小短文,并进行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请学生就童话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写一篇小短文,并进行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XXX与想象的能力,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在了解小狗形象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童话的深刻内涵。
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设计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小狗的三种结局,他们认为哪一种最好,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两分钟,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只要他们的观点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童话的内涵,明确童话的第三个特点:童话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光,它的形象和情节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
因此,阅读童话不能孤立地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去理解,而应该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
接下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并说明他们的设计理由。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童话中的幻想和夸张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不会叫的狗优质教案3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不会叫的狗(优质教案)《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3.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4.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1.从对话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
就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3.探究拓展法。
如续写童话的多种结局,从而达到对童话主题的多元阐释。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或图书查找有关童话的相关资料,了解童话的特点。
2.熟读课文,掌握文中“哞、嘶、喔、滑稽、寻思、怜悯、诧异、叼、谨慎、聘请、天赋、匍匐、吠”等字词及弄懂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入)说起童话,大家一定会兴趣盎然,因为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很多美丽的童话一定已在你们的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下面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哪篇童话对你的影响最大呢?(生举例)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醉的,今天我请同学们和老师再次满怀激情地重温一下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将要学习意大利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的一篇童话,它有着很奇怪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
(板书课题、作者)(教学设想:童话是青少年喜欢的文体之一。
利用学生对童话的喜爱,让他们对童话进行介绍,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1.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14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4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狗、猫、鸡”等生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的情感。
3.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态度。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的情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体会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挂图2. 生字词卡片3. 彩色粉笔4. 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录音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利用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狗是怎么叫的吗?那么,你们听说过不会叫的狗吗?二、自主探究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词。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1. 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感受语言美。
2.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小动物的情感。
四、交流讨论1.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来说一说?二、深入学习1. 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小动物的情感。
三、朗读展示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四、写作拓展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动物的短文。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不会叫的狗》这个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他们的行为。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技能,能够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要尊重和理解每个生命的特点。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角色行为。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能够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故事,自主获取知识。
3.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不会叫的狗》故事文本,黑板,粉笔。
4.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引入《不会叫的狗》这个故事。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不会叫的狗》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行为。
5.3 课堂讲解:教师对故事进行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寓意,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5.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故事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不会叫的狗》板书内容:故事情节角色行为寓意:尊重和理解每个生命的特点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
6.2 总结性评价:通过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角色行为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7.2 课后作业: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
部编三上《14、不会叫的狗》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
14.不会叫的狗14 不会叫的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看拼音,写词语。
tǎo yàn tè bié pī pínɡ( ) ( ) ( )二、组词。
仿( ) 没( ) 哄( ) 猪( ) 从( ) 访( ) 设( ) 洪( ) 猎( ) 丛( )三、错别字门诊。
1.小狗天天都炼习。
()2.他已经学得想当不错。
()3.子弹察过小狗的耳边。
()参考答案—、讨厌特别批评二、模仿没有哄笑野猪从前访问设计洪水猎人草丛三、1.小狗天天都炼习。
(练)2.他已经学得想当不错。
(相)3.子弹察过小狗的耳边。
(擦)【板书设计】14 不会叫的狗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嘲笑、看不起杜鹃——同情、关心狗——找准老师很重要【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一、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对狗的嘲笑、看不起;杜鹃对狗的怜悯、关心。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狗的内心世界。
二、巧借课文空白,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
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第一章:故事梗概1.1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把握故事的主题。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4 教学准备准备故事文本,提前让学生预习。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1.5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让学生简单复述故事梗概。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角色分析2.1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分析角色的特点和性格。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理解角色的特点和性格。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3 教学难点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角色。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4 教学准备准备故事文本,提前让学生预习。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
2.5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让学生简单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角色的特点和性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评价。
第三章:故事讨论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3.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3.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4 教学准备准备故事文本,提前让学生预习。
准备相关的问题,帮助引导学生思考。
3.5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会叫的狗》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角色的特点和行为。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学会尊重生命。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会叫的狗》的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生动地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教材:《不会叫的狗》故事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课的主题《不会叫的狗》。
4.2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故事,讲解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3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词汇和句型表演故事情节,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4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寓意,教育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第五章: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给家长听,并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关爱动物。
板书设计:《不会叫的狗》狗不会叫遇到问题寻求帮助学会叫快乐生活寓意: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6.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扮演、课堂回答问题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6.3 评价内容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词汇和句型的运用能力以及关爱动物的情感态度。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故事续写,想象狗学会叫后发生的故事,并进行分享。
7.2 拓展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
7.3 拓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故事续写,关注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趣味性。
第八章:教学反馈8.1 反馈内容教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人教部编版《不会叫的狗》教案优秀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不会叫的狗14 不会叫的狗一、教材分析《不会叫的狗》是第四单元的第二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写出了小狗被嘲笑,它开始学习别人的技能,学小公鸡叫,引来了贪吃的狐狸,又学习杜鹃叫,差点送命。
最有特点的是,开头和故事情节都很完整,而故事结局却有三个,分别写小狗继续学习,将成为语言大师;仍然不会叫,但碰上了一位农民;学会叫,找回了自我。
文中通过大量对话描写表现出小狗的迷茫和无助,给读者带来很多触动和思索。
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在阅读时,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有依据地预测合理的故事结局。
二、教学目标1.认识“吗、讨”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狗的迷茫和无助,多元解读主题,启迪学生的成长。
3.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运用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有依据地预测合理的故事结局。
三、教学准备(一)学生:借助资料了解作者。
(二)教师:查阅资料了解原文结局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4* 不会叫的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了两篇国内著名儿童文学家写的童话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写的童话故事,它有着很奇怪的名字《不会叫的狗》。
2.板书课题:不会叫的狗。
齐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自主学习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词语的自主学习。
干吗.讨厌..发怒.批.评来访.担.保压.根忍.者模.仿中弹..疯.狂汪汪..差.不多搞.不清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模、忍”,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担”,结合释义并组词,指导读准文中相关句子。
结合理解和经验,自主尝试读准“吗、压、中、弹”在相关句子中的读音。
2.出示生字:去拼音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方式练习。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学教案(附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狗不会叫的原因及的结果。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为故事编造不同的结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思维导图、故事情节发展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和善待身边的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会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为故事编造不同的结局。
(2)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不会叫的狗》故事文本。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思维导图、故事情节发展图等教学工具。
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布置舒适,有利于学生专注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角——狗。
(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分组讨论,分享故事心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故事解析:(1)分析故事中狗不会叫的原因及的结果。
(2)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狗要学会叫?怎样学会叫?4. 小组活动:(1)分组讨论,为故事编造不同的结局。
(2)分享各组成果,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5.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即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2)布置作业:以故事结局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五、板书设计:板书《不会叫的狗》板书内容:1. 故事主题:关爱动物,尊重生命2. 故事情节:狗不会叫的原因狗的遭遇狗学会叫的结果3. 学生创意结局:各小组为故事编造的不同结局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其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和创意表达能力。
《不会叫的狗》的阅读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不会叫的狗》的阅读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狗不会叫的原因,以及狗学会叫的经过。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不同,培养包容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狗不会叫的原因,以及狗学会叫的经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不会叫的狗》2. 多媒体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狗的特点。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语意思。
4. 理解故事内容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为什么狗不会叫?”“狗学会叫了吗?”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口语表达学生分组表演故事情节,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语意思。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表演等。
2. 朗读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表情和流畅度。
3. 生字词掌握:通过提问和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道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会叫的狗教案教学方案
不会叫的狗教案教学方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故事情节,理解狗为什么不会叫。
1.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1.3 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情节,理解并体会角色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不会叫的狗》故事全文。
2.2 生字词:通过故事学习新的生字词,如“嚎叫”、“兴奋”等。
2.3 语法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通过故事,学习新的生字词。
3.4 语法点讲解:讲解一般过去时,并通过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4.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故事情节,理解并体会角色的情感。
4.3 分享心得: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故事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书写作业: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用一般过去时写一篇小短文。
5.2 阅读作业:学生阅读类似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5.3 家长作业: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
6.2 评估内容: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语法点的应用等。
6.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图片:收集与故事相关的图片,用于课堂导入和情境创设。
7.2 教学视频:寻找与故事相关的视频资源,用于辅助教学。
7.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课件,提高课堂趣味性。
第八章:教学延伸8.1 主题活动:举办以“我的宠物”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宠物的趣事。
8.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一个关于宠物的手工艺品。
8.3 参观动物园: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深入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
第九章:教学反思9.1 反思内容: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不会叫的狗》教案及反思
《不会叫的狗》优秀教案及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故事《不会叫的狗》的主要内容介绍。
动物叫声的特点和分类。
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观察活动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
2.2 教学手段使用PPT展示故事情节和动物叫声图片。
提供动物标本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触摸。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狗狗图片,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猜测狗狗为什么不会叫。
3.2 故事讲述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动作讲述《不会叫的狗》的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动物叫声和角色的互动。
3.3 观察活动展示不同动物的叫声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动物叫声特点。
学生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并描述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培养了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理解了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
4.2 教学反思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进行思考,看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反思,看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观察活动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来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和动物叫声的理解程度。
5.2 教学反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延伸阅读提供相关的动物故事或科普书籍,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6.2 创作活动邀请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关于不会叫的狗的故事。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创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
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我不会……我是外来的……”“这算什么回答啊。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干吗要叫?”“狗会叫,因为它们是狗。
它们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对着满月叫。
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它们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许是这样,可我……”“可你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
去,去!总有一天你会上新闻的。
”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
它不会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会。
“你跟我学。
”有一次,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鸡对它说。
那只小公鸡喔喔喔地叫了几声。
“我觉得很难。
”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不难,容易极了。
你好好听着,看我的嘴,注意观察我,学我的样子。
”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
小狗试着照小公鸡的样子做,但嘴里只发出一种滑稽的咯咯声,吓得旁边的小母鸡都逃走了。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你再试试,来!”小狗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没能成功。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
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
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
可以想象,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只狗蹲坐着,一声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四单元
《不会叫的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难点: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出示与狗有关的童话故事,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与狗有关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既能感知童话的特点,又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从而有效的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理解童话形象
1、请学生根据预习简介作者,教师做以补充。
多媒体出示作者资料:贾尼•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
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
2、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达到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等,使学生能初步感知形象的特点。
在朗读结束后,对学生的朗读给以简单而准确的评价。
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童话的第一个特点:童话常常用人格化的手法。
因此阅读童话要善于将各种事物看做活生生的人去理解、去体会。
(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一个特点。
)
3、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请同学复述课文,同时多媒体配以动画提示,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形象特点。
4、师设计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注意学生的回答一定要有理有据。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仔细体会小狗的形象特点,明确童话的第二个特点:每篇童话都有一个重点刻画的对象,这就是童话的主人公。
因此阅读童话要注意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二个特点。
)(三)、探讨童话结局,挖掘童话的深层内涵
在了解形象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一下文章的深刻内涵,但这个过程师要注意把握好尺度。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钟结局,你觉得哪一种最好?为什么?
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先独立思考两分钟,然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能言之成理,均可给予肯定。
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童话的内涵。
从而明确童话的第三个特点:童话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光,它的形象和情节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
因此阅读童话不能孤立的仅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去理解,而应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
(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三个特点。
)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发挥你的想象力,为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并说一说你的设计理由。
(多媒体出示友情提示)
学生可以大胆设计,只要能说明依据就可以,但师在评价时要使学生明确:童话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
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他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
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童话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教师由学生设计的结局出发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方法。
以此照应前面的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童话的热爱。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设计的小狗的第四种结局形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四、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贾尼•罗大里
学会各种叫声发挥特长,但迷失自我
不会叫的狗看守鸡舍甘于平庸
做一只会叫的狗找到真正的自我
修订说明:之所以修改导入部分,是因为通过学习,我觉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入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之中,进入学习状态.所以,依据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导入部分进行了重新修订.
<p align=right>邢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