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中国模式》读后感——一本教会你如何看中国的书郑先生的《中国模式》,是一本针对中国现状描写得极为全面的书,其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政府,政策,执政思路,发展方向等内容,其涵盖内容之广让我对于我所生活的国家很多方面都有了崭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在改变了我以前对民主的一些认识的同时又让我对一些以前不了解的方面开拓了见识。
可是写读后感却难到了我,这本书的深度见解让我不知如何下笔,郑先生已经把中国模式分析到了我需要消化很久还不一定能理解的地步,因此我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去评说这本书,只能从文内的一些部分拓展出我的见解。
在21世纪,中国模式的崛起是震惊世界的一个大事件,它的影响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也就是20世纪,但“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和争论却发生在本世纪。
因为改革开放开始于对内改革,也就是上个世纪,但对外开放却是本世纪的重要任务,才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推动作用。
因此看中国模式不仅要在中国内部的角度往外看,也要从外部的国际环境往里看。
贯穿《中国模式》这本书最大的一个话题就是民主,然而民主政治如何建立,如何运行,如何发展,是国际范围内一个难题。
没有人说得清什么样的政治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即使人民有选举权,人民也觉得自己手里没有真正的权利,这是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尽管民主政治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但民主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果民主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得不到保证,那么只会引发社会不满,到时候没有人会在乎民不民主,只希望有人可以领导大家脱离这种困境;然而在政府领导下经济一般都会发展,可是个人利益问题又会让人民不满,所以民主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政治难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很重视国家制度的建设,也就是政治改革。
民主化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其中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
除了民主化,中国还有其他很多同样重要的目标,如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等。
中国模式观后感
中国模式既是对中国过去3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未来发 展战略的基本构架;要坚持内部与外部的统一,即中国模式是中国内部 的发展战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也需要中国的发展。 当然,中国模式还不完善,它需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也必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它的基本骨架是相对稳定的。中 国模式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国模式是开放的、是不断进步的、是不断的 扬长避短和学习他国好的发展经验的模式。
不管中国采取何种方式选择哪条道路都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错误的选择是因为失了民心而不得不放弃正确的道路是因为得了民心有了人民百姓的支持才越走越宽阔真正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何为“模式”?
那何为“中国模式”?
版中华体制。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是21世纪的新
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一、由四个支柱构成的“国民”经济体现独特的经济模式
世界如此之大,历史因素、现实因素如此不同,不可能只有一、两种 发展模式。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从本国实际出发。欧美模 式虽然可以归为一类,但是具体实际中也有很大差异。苏联模式对东欧 和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事实证明它们也不是绝对的翻版。南美、非洲 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如此之大,必定又将会产生很多种发展模式。如今, 中国的发展模式对一些国家的发展可能会有指导意义,但它们不可能完 全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结中国模式也许只提供了 这样的启示——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 基于5000年的文化积淀,以中化文明传统的延续性为主干;经过60的艰苦 摸索,以责任本位为思想基础,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建立了我们特有的中国模式。虽然还有诸多问题待解决,虽然很多时候 仍需“摸着石头过河”,但历史与现实充分显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前途一片光明!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书笔记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书笔记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书笔记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是一本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著作,作者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毅夫教授。
这本书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剖析。
首先,作者指出了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经济转型和市场化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此外,中国对外开放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
其次,书中也提到了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例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收入分配不平衡、金融风险增加等。
同时,中国还面临着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解决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中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推动创新是关键。
中国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其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需要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这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模式》读后所思
《中国模式》读后所思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模式的优势显露无疑,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
最近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感慨良多。
什么是中国模式?比较官方的定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以上定义太学术,通俗的讲,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的发展方式。
中国模式不能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也不能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加以教条式的理解。
中国模式是剑走偏锋的结果,它跳出“发展悖论”的陷阱,避免了种种预言中的风险,创造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一书,将中国模式归结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中国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发展经验问题,但是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来说,则是一个战略问题、价值问题,而对于中国的未来而言,这些发展经验将指引着中国继续高速发展。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中国模式的意义在于开拓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价值观的现代化道路。
随着中国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世界的走向不再单纯由美国和欧洲所决定。
中国模式是一个在自身经验教训的累积中不断反思和超越的发展模式,它既追求速度,又保持平稳;既保护暴富,又注重均衡。
这种自我调整、不走极端、善于化危为机的智慧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下面主要就人民比较关心并且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主政治和国家权力两个方面来简单谈谈个人看法。
“中国模式”是建构在复杂的国情和国家治理难度较大的现实之上的,法治经验严重不足,发展与稳定、繁荣与公平、民主与和谐的矛盾十分突出。
民主化作为国家建设的过程,必须进行精细的考量和细致的安排。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建立合法的、主权的、对人民负责的国家机器远比精英之间进行你死我活的政治游戏重要。
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及反思
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及反思2013-11-29 10:44 来源:人民论坛作者:郭英杰【摘要】当下,“中国模式”的讨论越来越热。
一部分人认为是“中国模式”将我国带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它会引领全世界走向一个新的时代;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中国模式”使我国进入了环境“三高”的境地,公平与正义严重缺失,贫富差距急剧拉大。
文章围绕“中国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正确看待“中国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模式”提出原因正确看待各种“模式”的提出世界上现存多种模式,例如“北欧模式”、“拉丁模式”、“东亚模式”、“自由主义模式”,还有曾经的“苏联模式”,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模式”出现。
一个“模式”的提出可以概括为三种原因:总结经验,学习借鉴。
古语说:不二错,必大成。
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关键在于此。
能够不二错,其实就是总结经验,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上面提到的这些“模式”,不管是自身提出来的,还是他人提出来的,目的是通过向“模式”学习借鉴,联系本国或区域的实际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
理论升华,填补空白。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模式”的提出,其实就是世界各国或区域发展方式的理论升华,它们填补和丰富着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
也充分表现出人类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包藏祸心,捧杀侵蚀。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两面性,多种“模式”的提出,其初衷各有不同。
首先就是谁提出的这个“模式”,有可能是这个国家或者区域的敌对者,意识形态中的对立国等;其次国家或区域自己本身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提出“模式”的层次,也没有什么特色值得总结、学习和借鉴,“模式”提出者的目的就值得怀疑了,一方面是捧而杀之,被对方抬的很高,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从而可能脱离本国的国情、民情、社情,导致以后的发展出现滞后甚至停止的危险;另一方面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世界各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反而由于没有战争的宣泄而愈演愈烈。
所以随时警惕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中国模式的思考——郑永年中国模式读书报告
对中国模式的思考——《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摘要:中国在过去30 年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都创造性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体制。
这种体制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模式。
郑永年对“中国模式”从概念、性质、内涵、特点、到对世界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都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归纳总结,这对我们进一步建构与“中国模式”相适应的、且能够和西方相沟通的话语和理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字:中国模式;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一、中国模式简介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模式”正逐步在国外媒体中升温,成为本世纪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模式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主要不是依靠引进西方式的政策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政策、规则、路径和方式,逐步实现国家的新制度安排。
中国制度渐受追捧的重要论据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高速上升。
这种“成功”让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考虑走中国式的道路,而一些发达国家在面对金融危机等经济问题时也试图从中国模式中得到启发。
在郑永年看来,“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中国6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客观事实。
不能否认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之处,但“中国模式”的确存在困局。
郑永年清醒地指出:“中国并没有什么模式可以效仿和追求。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不是从任何主义出发,来做些无结果的实践,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政治情形出发,对现行制度进行渐进式的重建。
”重要的不是定性,而是从学理上深入、理性地来思考这个“模式”是如何而来,它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又陷入了何种困局,如何才能改进它,使它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贯穿全书的基调。
二、中国模式的形成中国模式是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道路的总结;中国模式是将改革,发展和开放,三者贯穿于其中,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中国模式既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同时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另一方面体现了特殊时代的特征,民族特色和制度要求,在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创造了新的模式与经验。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这本书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次深刻思考和探究,其中包含了众多有关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精彩观点和分析。
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作者对“中国模式”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指出其具有多元性、实践性和革新性等特点。
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个道路被称为“中国模式”。
其次,作者对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改革开放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分析,强调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和适应性。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收入分配不均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最后,作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做出了一些展望和预测。
他认为,中国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重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模式》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历
程和现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为人民谋求更多福祉。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中国模式”之我见——《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谈到“中国模式”,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一般指两样,一是“中国经济模式”,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新型发展道路。
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尽量降低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把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努力探索出来的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由邓小平提出并坚决执行的。
社会主义是唯一的,但道路可以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经济上来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
实践证明,单一的和过分超前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模式是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践证明这是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我们党还在经济运行体制方面作出了重要选择。
根据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体制只能是计划经济。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为时尚早自盘古开天劈地,泱泱华夏到今天,已经流淌五千年;自领袖毛主席带领人民翻身做主,新中国也走过了六十二年;千年以来,生产总值占世界约三分之一,人口约占世界三分之一,中国中国一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类科技教育的高峰、人类文明的灯塔。
中国第一,一直是常态,其必然遵循着一个模式,然而这个模式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
因为1840后,百年国耻,中国从各个方面都一落千丈。
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1949年以后,以朝鲜战争和两弹一星为标志,中国重新站立起来了。
六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勤劳奋争,顽强进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绩。
2005年,中国总产值世界第四,2008年,总产值超越德国,世界第三。
2010年超越日本,世界第二!当百年前的积贫积弱和今天的辉煌成就摆在眼前,人们不禁开始变得骄傲与自豪,而我们也的确有理由骄傲和自豪。
可这种骄傲与自豪现在真的能够变成一种能推广的世界的、成熟的、可复制的所谓中国模式吗?中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但目前,所有的这些理论研究还不构成更普世、更完备、可复制的“中国模式”。
提出中国模式的学者的依据无疑是中国今天的成就,主要是经济上的和由经济成就带来的政治上的地位与军事上的发展。
然而我们应该清楚,今天经济发展的原动力:1、包揽一切的大政府;2、欣欣向荣的民营企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过抗日战争和内战,中国百废待兴,中国进入了三年的稳定与调整期,到1952年,国家经济稳定,一切走向正轨,接着就是为期四年的三大改造,到1957年,国家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私营、个体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49年的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与零。
至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地位。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的崛起可以说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改革开放到现在已有30多年,30多年的历史对于我们这样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国家,看上去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其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但我们也应理智的看待这之前的30年时间,正是因为那么多年的经验积累才会有改革开放的成绩斐然,因此这建国以来的60年时间都是中国模式的范畴。
这60年的时间包含着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发生的深刻变革,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可喜的成绩,但是这样的中国模式不是一个完成时,而是一个进行时。
在我们当今的时代,不能被成绩冲昏头脑,中国模式还有它的缺陷。
如书中所言,中国模式的核心就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这两者的弊端必须得到不断地纠正,使之不能对中国模式造成致命伤。
由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来看,我们的体制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好在中国模式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才是可持续的,才会是永久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借鉴和探索。
但需注意改进不是激进的变革,历史经验表明,激进变革经常是没有变革,而是重新走一遍,改进或渐进才会带来真正的进步。
对于中国模式,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不同的声音,书中告诉我们中国模式仍需改进,但这也不意味着要对我们的中国模式失去信心,我们需要客观公允的评价。
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深刻、客观地理解中国模式,并坚定不移的将中国模式发展下去,唯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获得长足持久的发展。
汇报人:汪雪婷
2016.3.3。
中国模式读书报告
前一段时间,拜读了郑永年老师的大作:《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说一句实在话,没读懂全部的意思。
我想这是有原因的,第一,这是一本政治学学术著作,要是一个政治素养不高的工科男就能够轻易读懂,那这本书也称不上“学术经典”了;第二,在中国真正的政治生活距离我们遥远,比如没有明显的感觉到权力分配和制约我又如何去理解中国的权力结构呢?所以对于很多独到的见解却不能引起共鸣;第三,很多概念也是朦胧中的一点感受,盗用一个网络用词“不明觉厉”(不明真相,感觉很厉害或者有道理)。
到底存不存在中国模式?这个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是举世共睹的,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成果是巨大的。
在我看来“中国模式”不是凭空而来的,正如《旧制度与大革命》里面所讲的那样:经历过大革命过后建立起来的“新制度”不能完全脱离被革命对象的“旧制度”,完全脱离的“旧制度”的“新制度”必然是要被历史所遗弃的。
我认为“文革”所走的弯路,正是从侧面验证了这样的一个历史规律,遗弃所有过去的制度、文化甚至是风俗习惯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并且最终这样建立在“空中楼阁”的“新制度”最终还是要被历史所遗弃的。
想要理解“中国模式”,我认为一定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的历史出发,中国的文化出发。
中国的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可能在一个地方跌倒很多次,可能每次的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从实际来看历史惯性是巨大的。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已经深深植入到每一个中国的脑子里,存在于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今天,很多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中国文化背景。
我就写一些我觉得有感触的东西。
1、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来看,文化主义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战争年代为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敌热情,民族主义才占据着主导地位。
其实,就是这样战时的民族主义也不是自发的形成的,必须需要一个领袖,如孙中山、毛泽东就是这样的精神领袖。
战后,这样民族主义情绪也日渐衰弱,中国人民谋求和平和发展是最重要的事,意识形态日趋淡化。
《中国模式》读后
读《中国模式》后的思考甲午战争后,中国政治精英重新调整和思考中国革命的方向。
技术和军事力量的发展并不能让中国变得真正的强大,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家主权、民族主义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当时,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以及共产党统治地区施行的大量措施和“主义”都是对其的实践。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欧洲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别。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毛泽东时期的“激进”革命,中国的改革与“中庸”之道逐渐衔接更加紧密。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所有制问题,而中国领导人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总结,提出了改革开放和“三个代表”以及其他有意义的理论,卓有成效。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资产阶级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一个代表阶级,这个阶级对国家制度、政策有强大的影响力,稀缺性资源将不断流入这个阶级。
他们与其他阶级利益相对立。
主要利益阶级之间和内部都有很多的矛盾,财富缓和了这些矛盾。
现代的西方国家提倡的资本主义是一定意义上的民主资本主义,工人以及相应的阶级组织能够很好的产生、成长,在阶级斗争中各自寻觅自己的利益,行使权利和义务。
各种利益代表积极对西方民主和国家发展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即使单纯的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和民主进行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改变了很多。
中国有大量的农民在贫穷落后的农村,这些农民的所经历的历史和由此形成的本性,使得他们与其他国家的农民有许多的不一样,没有多少经典理论对其有深刻的研究。
历史上看,农民在中国每个朝代力量和作用是巨大的。
农民,这一角色在中国形成了特别的阶级。
民国以来,中国治理从组织和和意识形态为基础想政治制度转变,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当然意识形态也将在未来中国治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国党和政府也有了深刻的变化,由于中国是“党政合一”的行政治理模式,党内出现问题能反映到政府的执政过程中。
“意识形态衰落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党内大规模的腐败”,行政治理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政治方法在调控越发突出,过去的中国政府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主义”和意识形态的作用,现今应该与制度建设放在同样的位置。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书体会郑永年先生在《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一书中,围绕中西方发展的比较,中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由来、重合(联合)、矛盾等复杂关系,中国国家建设与政治民主建设的关系,中国政党制度及其内在转型革新,中央地方关系(集权与分权)沿革,公民社会建设在中国的前景,乡村民主和中国政治进程等课题,对建国三十年的“中国模式”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认为,中国并没有什么模式可以效仿和追求。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不是从任何主义出发,来做些无结果的实践,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政治情形出发,对现行制度进行渐进式的重建。
重要的不是定性,而是从学理上深入、理性地来思考这个“模式”是如何而来,它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又陷入了何种困局,如何才能改进它,使它朝好的方向发展。
全书以此为基调,议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读来发人深省。
首先,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对国家发展道路,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道路的探索,无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中国的迅速崛起。
全书将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四点,一是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二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及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三是先易后难的优先顺序,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四是不断地试验、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制度创新。
从政治体制上讲,它保证权力与力量的集中,从而能一方面为人民提供权利保障,焕发社会活力,使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获得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另一方面集中民力,民智,集中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实现国家稳定而有效的发展。
从经济体制上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结合;国家的主导作用与市场的基础作用相结合;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中央集权与地方集权相结合。
正是中国模式的这些优势,使得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能迅速得以缓解。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第一篇:《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是受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
从此以后,在国际层面产生了两个全然不同的预测,一个是“中国世纪论”、另一个是“中国残局论”。
对于中国模式的两种判断,我一直存有疑惑。
这次在党校封闭学习期间,我终于放下了繁重工作,静心研读了《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这本书,系统了解了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总体上是一种“稳健改革模式”,它有自身的独到之处。
一是作为一个有长期动荡历史的超大型国家,中国在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方面找到了平衡点。
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方针非常务实,即集中精力满足人民最迫切的需求,首先就是消除贫困,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是实事求是,一切都要经过试验,不断地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地进行大胆而又慎重的制度创新。
四是推行渐进改革,不是砸碎现有的不完善的制度,另起炉灶,而是尽可能利用现有不完善的体制来运作,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改革这个体制本身,使之转化,为现代化服务。
五是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
六是以开放的态度,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以我为主,绝不盲从。
当然,中国模式也衍生出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峻,但回望历史,中国今天遇到过的问题,欧洲历史上也都遇到过。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虽然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但这些问题最终大都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不妨碍工业革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
邓小平同志当年反复讲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就是因为他预料到了在中国走向富强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认为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只有这样,中国才有伟大的未来。
这是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历史会证明邓小平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非常惭愧的讲,虽然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从未沉下心来认真地去思考、去体会我们这个大家庭从贫困落后走到现在的每一步艰辛,以及在这个貌似平静的世界里所面临的各种荣辱是非。
而仅仅是把自己当做是一介浮萍,任凭社会上各种风浪的突然来袭,不知所向的随遇而安。
若不是因为老师精心推荐的这本“中国模式”,真是很难想象该怎样把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各种理论与当下的中国面貌加以融合。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向来对时事政治并无刻意关注,我也就只能管中窥豹,从自己较为狭隘的观念出发来谈一下对此书中一些方面的理解了。
就书中所述,中国模式的范畴应当涵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的六十年。
前三十年可以理解为“试错”式的发展,从而为后三十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继续革命”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共和国的主要特点。
中国模式反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
那么,中国模式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战略、政策、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呢。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发展经验问题,对西方国家来说则更多的是价值理念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实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正是因为学者们对中国模式的理解不同,认识不够深入,加之其自身还处于发展变化中,所以作者才在书中强调说对中国模式的探讨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的努力。
中国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成为能够让其他各国不敢轻视的大国,是有很多成功经验的,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殊环境,前辈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出了中国发展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方面:政治改革、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正义是持续发展的前提、用政治和行政手段保护产权、社会多元促进政制改革,实践证明,这可以作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同时可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模式。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的未来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挑战与机会。
那么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又该怎么办。
中国的模式经验在以前的30年里,为其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财富。
同样,其地位在国际上也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对于多元化的21世纪,中国的模式又会怎样的表现?这本书间接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最初并没有认识到“中国模式”这个概念,但是知道中国所走的道路是独特的。
那时候还是从最基础的政治学里边了解到,中国是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通过很多教训得出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不拘于任何一个国家。
同时,中国独具一格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中国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走到了可以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对恒。
直到2008年那场席遍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个概念迅速的贯穿了地球的每个角落,相信所有人都有深切的体会。
2008年金融危机,一向走在国际前端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都以为自己的模式,遭受了金融危机的重创。
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也是第一个从金融危机当中走了出来。
中国是当时所受损失中最少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让其他国家对中国模式刮目相看。
包括我们本身,当时也在暗自窃喜。
中国改革模式的一些优势,让其他西方国家不得不重视。
不过,这个概念到了中国便经常武断的认为其完全应当取代西方经济模式;但是西方,人们则把中国模式视为对西方模式的威胁。
因为中国模式成功的抵抗了金融危机,因此有人推论出,中国模式优越于西方模式。
实际上,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有一些人开始给西方上课。
同时西方人对中国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连他们也认为自己国家的模式不如中国模式。
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很多年里,中国的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一支最主要的力量。
有些西方人因此有种危机感,中国模式所给中国带来的飞速发展,很有可能威胁到西方的经济模式。
也就是说,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很有可能在其国家部分的推动下,去替代原本的模式。
张继为 中国模式观后感
张继为中国模式观后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读张继为《中国模式》有感建国6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成就,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学者逐步开始思考日渐强大的中国将为世界带来何种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交流不断增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出现,国人也在讨论中国的发展道路正确与否,是否该学习西方。
因此,继“北京共识”后,“中国模式”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热词”。
中国的发展是否有模式?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张继为的《中国模式》给了我许多启发。
何为“模式”?《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的解释是:事物内在机理的展开,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系统地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属性。
综合起来,“模式”主要有三层涵义和特征:内在性,即模式是一个事物内在本质的展现;外在性,即模式有许多外在的表现形式;可借鉴性,即模式可以供人们借鉴和学习。
而潘教授给出的解释是:模式与“描述”历史道路不同,与总结历史“教训”也不同,它是对“成功”原因的“归纳”。
那何为“中国模式”?是中国发展的标准形式?是可以使人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还是中国发展的内在机理的展开?潘教授给出的解释是:中国模式是关于人民共和国60年“成功之路”的理论解释,即因果抽象。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模式是21世纪的新版中华体制。
该书将中国模式分解成三个子模式,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每一模式又分别由四个支柱构成。
一、由四个支柱构成的“国民”经济体现独特的经济模式。
这四个支柱依次是:①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权和民间的有限土地使用权,②国有的金融和大型企业及事业机构,③(以家庭和社区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自由的劳动力市场,④(以家庭和社区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自由的商品——资本市场。
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有过挫折、有过错误,但我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使中国实现了腾飞,使中国人民从战争的苦难进入了和平的幸福。
中国模式的启示
中国模式的启示建国仅仅六十周年,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成功举办了举世睹目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世博会又即将在上海开展,加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成就,已经引起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广泛关注:中国全新的国家发展模式是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新模式?中国这种新颖的发展模式是否是适应大多数国家未来发展的最佳模式?这种模式能否被其他国家借鉴和采用并且适应人类新时代发展?在20世纪年代初期,还流行着“中国崩溃论”,可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又出现了“中国威胁论”。
但中国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中国没有崩溃,更没有对世界的和平构成任何的威胁,反而为了世界的和平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在过去的30年内,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世界有目共睹的,这种成功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可以是一个模式或是一种典范。
“中国模式”,既是西方学者探索的结晶,亦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发展态势的重新审视。
所谓的“中国模式”,实质上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的一种战略选择,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独立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的一整套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笼统的说,中国模式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二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及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三是先易后难的优先顺序,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四是不断地试验、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制度创新。
中国模式有以下特质:第一、它有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比较强势、比较有效的政府,它能够制定一种比较长期的符合自己民族利益的长远战略和政策,而且有能力把它付诸于实践。
第二、它有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一切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先试验,然后再逐步推广。
第三、集中精力关注民生,特别是把老百姓最迫切的要求像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放在首位,这个从世界范围内就很了不起。
“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与挑战
“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与挑战
赵鲜
【期刊名称】《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0)003
【摘要】在30多年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中国模式的经验,首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其次要归功于政府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再次得益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第四是坚持不懈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中国模式是适应国情的发展方式,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并非最完美,我们需应对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种种挑战。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赵鲜
【作者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运城0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不差钱""不高兴""不折腾"——"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及其省思 [J], 陈潭
2."中国奇迹"与"中国模式"——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与基本经验 [J], 李炳炎;向刚
3.互联网“中国模式”最大挑战来自哪里? [J], 余丰慧
4."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J], 包月强;童亚新
5.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 [J], 郑永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是受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
从此以后,在国际层面产生了两个全然不同的预测,一个是“中国世纪论”、另一个是“中国残局论”。
对于中国模式的两种判断,我一直存有疑惑。
这次在党校封闭学习期间,我终于放下了繁重工作,静心研读了《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这本书,系统了解了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总体上是一种“稳健改革模式”,它有自身的独到之处。
一是作为一个有长期动荡历史的超大型国家,中国在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方面找到了平衡点。
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方针非常务实,即集中精力满足人民最迫切的需求,首先就是消除贫困,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是实事求是,一切都要经过试验,不断地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地进行大胆而又慎重的制度创新。
四是推行渐进改革,不是砸碎现有的不完善的制度,另起炉灶,而是尽可能利用现有不完善的体制来运作,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改革这个体制本身,使之转化,为现代化服务。
五是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
六是以开放的态
度,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以我为主,绝不盲从。
当然,中国模式也衍生出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峻,但回望历史,中国今天遇到过的问题,欧洲历史上也都遇到过。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虽然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但这些问题最终大都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不妨碍工业革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
邓小平同志当年反复讲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就是因为他预料到了在中国走向富强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认为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只有这样,中国才有伟大的未来。
这是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历史会证明邓小平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