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经济学流派政治主张
政治经济学发展主要流派思想简述

政治经济学发展主要流派思想简述1. 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早期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和自由放任主义。
他们认为,市场经济能够通过自由的竞争,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认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劳动价值论和经济自由。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学科,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会导致经济危机,并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
3. 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为基础的。
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短期波动和长期失业,需要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达到稳定和就业的目标。
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需求管理和政府干预,认为市场并不完全有效,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
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有效需求和国家干预。
4.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利奥纳德·瓦尔拉斯。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个体行为和市场分析,认为经济中的决策是理性的,并通过供求关系来解释价格和资源配置。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较少关注制度和社会因素,更注重市场的运作和效率。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边际效用和供求均衡。
5. 制度主义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视对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分析。
制度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规范和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起着关键的作用。
他们主张通过制度改革来解决经济问题,认为市场不能完全自主调节,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建设和监管。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一、国家干预主义⒈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⑴“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同时,政府必须根据市场情况,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熨平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的均衡增长。
⑵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模型是“哈罗德-多马”模型。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社会经常处于停滞或高涨状态,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而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⑶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其特点在于,把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和其他人提出来的“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通过对政府支出,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幅度。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根据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有助于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做出选择,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
⒉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⑴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分歧: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坚持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在经济分析的理论前提方面,新剑桥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分歧反映在两个问题上,即如何看待“萨伊定律”和如何认识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
⑵经济增长理论: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宏观经济学流派

宏观经济学学派总结一、古典经济学派(十九世纪中期之前)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2.基本观点:(1)“经纪人”理论;(2)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二、新古典经济学学派(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2.基本观点:(1)核心思想为萨伊定律;(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3)引入边际分析法;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学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代表人物:凯恩斯;2.基本观点:(1)反对萨伊定律,提出有效需求不足;(2)反对二分法,复活了宏观总量分析方法;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四、货币主义学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代表人物:弗里德曼;2.基本观点:(1)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长期则没有影响;(2)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3.政策主张:主张经济自由,反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五、供给学派(20世纪六十年代)1、代表人物:拉弗;2.基本理论观点:(1)肯定萨伊“供给创造需求”的定律;(2)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3、政策主张:减税、降低管制等类似措施可以增加供给和投资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1.代表人物:卢卡斯;2.基本理论观点:(1)价格和工资是灵活的;(2)人们的预期在遵循理性预期假说;(3)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4)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5)政策无效性;3.政策主张: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七、新凯恩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1、代表人物:曼昆、伯南克;2、基本理论观点(1)非市场出清假设:(2)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假设(3)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3、政策主张:(1)抑制价格粘性(2)国家干预劳工合同(3)国家干预信贷市场区别于原凯恩斯主义的名义工资刚性、缺乏微观经济基础以及新古典经济学脱离现实的市场出清假设,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名义工资粘性、引进经济人假设和理性预期假设、非市场出清假设,因此更具现实意义。
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观点及政策主张比较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摘要】本文按现行的一般标准将现代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划分为两大类,通过对各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历史渊源、主要特点进行简单阐述,进而详细比较了其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分歧。
通过对现代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两大类别中各流派和两大类别间各流派的比较、归纳,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流派理论观点政策主张一、现代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现代经济学一般指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某些其他国家与地区,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经济学说。
西方经济学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并且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
各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一致、又有冲突。
按照现行的一般标准,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家们对经济活动的基本指导原则,即以如何看待国家和市场对经济的作用为标准,将现代主要经济学流派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家干预主义的各流派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各流派。
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二、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流派起源概述1、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最早属于英国剑桥学派,以研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著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大萧条,而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却无法从理论上解释,更无法从政策上提出摆脱经济困境的办法。
正是这场经济大危机使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36年他发表了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充分就业的主张,提出了一整套新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
由于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认为是对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的革命,所以称其为“凯恩斯革命”。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及简介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及简介一、凯恩斯本人1、代表人物:凯恩斯2、理论特征:动摇了古典革命以来的自由主义信条(看不见的手原理);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3、基本观点:凯恩斯交叉图、有效需求理论4、政策主张: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以稳定经济为目标,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主张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经济过度膨胀时,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二、新古典综合派1、代表人物:汉森、希克斯、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
2、理论特征:将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与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和分配论融为一体。
3、基本理论:(1)IS-LM模型与AD-AS模型(2)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理论(3)哈罗德-多玛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4)乘数-加速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5)混合经济制度4、政策主张:(1)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多种政策的综合运用: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微观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浮动汇率政策、外汇管制政策、人口政策等。
三、新剑桥学派1.代表人物:琼●罗宾逊、尼古拉·卡尔多、皮罗·斯拉法等人。
2、理论特征:(1)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化分析(2)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3)强调收入分配理论(4)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5)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3、基本理论:(1)价值理论(2)收入分配理论(3)滞涨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均与收入分配有关。
4、政策主张:(1)实行累进税制,实现收入均等化(2)通过政府的福利措施,缓解“富裕中的贫困”的现象。
(3)对投资进行全面的社会管制,克服经济盲目增长,把经济社会纳入凯恩斯所设想的“长期充分就业长”的轨道。
四、新凯恩斯主义1、代表人物:曼昆、萨默斯、布兰查德、阿克洛夫等。
2、理论特征:(1)反对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2)反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理论的机械结合,试图给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一个不同于新古典传统的微观基础。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经济学派,是为研究经济学的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和政策主张的一系列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主流经济学是指一定时期和地理范围内,在各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学说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某种理论或学说。
其主导地位或者表现为它在经济学术界得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和赞同,或者是作为官方做出经济决策和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石,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目前最为活跃的经济学派是新自由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二者对政府干预的看法截然相反。
而国内比较流行的奥地利学派,并不处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位置。
当前,现代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如下: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形成的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
2.基本观点(1)“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2)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3)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基本理论

凯恩斯主义税收思想的主要税收理论凯恩斯及其继承人都把财政税收看作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并使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工具,所以,他们都很重视对于财政税收理论和政策的研究。
一、税收是刺激需求的手段凯恩斯认为,税收是刺激需求的手段。
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经济危机和“非自愿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即消费和投资不足。
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不能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而必须靠国家的干预,特别是财政税收的干预。
他主张不应把年度财政收支平衡作为理财的基本原则,只要能够促成经济的平衡发展,增加就业和国民所得,国家可以用发行公债,实行赤字财政的办法刺激需求,增加政府投资,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二、补偿税收政策补偿税收政策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等人提出的一种税收理论。
汉森把税收看作是迅速调节经济、“熨平经济波动”的一种工具。
这种调节,通过补偿税收政策和用年度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办法实现。
他认为这种税收的目的在于限制繁荣时期的过分扩张,而在衰退时期停止征收这些税款,并退还以前所征税款,就可以刺激消费。
繁荣时期的财政盈余同衰退时期的财政亏损相抵,即可实现周期内的财政收支平衡。
三、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主要是指失业补助金、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和自动改变的税收制度。
①根据经济活动的趋向,及时实施有助于经济稳定的财政税收政策;②要使财政税收制度具有使经济自动稳定的内在性能他称前者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后者是自动稳定器。
他认为“自动稳定器”很重要,时时都在帮助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和稳定经济的活动。
四、凯恩斯主义税收思想的挑战凯恩斯主义及其税收思想在西方世界风行了半个多世纪,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曾奉若神明。
在生产相对过剩的历史条件下,凯恩斯主义及其税收思想对于缓和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需求的矛盾,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以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因此,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多,过分强调刺激需求,税收负担重,政府开支大,规章制度繁琐,必然会影响资本家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观点及政策主张比较

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观点及政策主张比较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对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有着重要影响的学科,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在西方世界,有几个主要的经济学流派,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合理期望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
本文将比较这些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一种基于供求关系的经济学流派,强调个体的理性行为和市场的自由运作。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决策的制定。
政府的干预应该最小化,市场有能力自发地调节供需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包括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和私有产权的保护。
他们主张取消或减少政府的管制和干预,追求经济自由和竞争。
他们认为市场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刺激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和福利提高。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存在失业和经济不稳定等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以实现全面就业和稳定增长。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是,在经济衰退期间,政府应该增加支出,通过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以使经济能够稳定增长。
他们主张适度的财政赤字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以应对不同的经济情况。
新古典合理期望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合理期望主义经济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它融合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并强调了市场和个体的合理预期行为。
新古典合理期望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是基本有效的,但也承认市场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他们主张在市场无法实现理想结果时,政府可以干预以纠正市场的失灵。
新古典合理期望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制定长期稳定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他们还主张开放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自由化,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学流派,强调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及思想

非主流经济学派
02
货币主义学派
总结词
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认为货币供应的变化是引起经济 波动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述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货币政 策应该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该学派主张货币政策应具有前瞻性,对未来经 济走势做出准确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物价。
总结词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认为政府干预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自然平衡。
详细描述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政府干预只会破坏市场 经济的自然平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因此,该学派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 挥作用。
经济学思想史
04
重商主义思想
总结词
重商主义思想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最早的经济学派,它强 调国家应通过增加出口和限制进口来积累财富。
详细描述
重商主义思想认为,财富的源泉在于对外贸易,通过增加出 口和限制进口可以增加国家财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 应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税保护、鼓励出口等。
古典经济学思想
现代经济学流派
03
演化经济学
总结词
演化经济学强调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和演化过程,研究经济现象的长期变化和适应性。
详细描述
演化经济学借鉴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经济主体在其中不 断适应环境变化而演化。该学派关注市场机制、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试图解释长期 经济增长和产业演变的规律。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总结词
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强调非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
详细描述
政治经济学发展主要流派思想简述

政治经济学发展主要流派思想简述摘要:本文简略阐述和归纳了政治经济学发展在各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流派的思想,回顾了政治经济学发展的过程关键词:经济学发展史流派一、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发展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自己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确定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经济规律。
他认为,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制定经济政策应该以经济规律为依据,确定了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斯密的经济理论的特点有:首先,斯密的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国际贸易和自由竞争,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才能协调发展;其次,斯密的经济理论是立足于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在他看来,各人都有谋求一己利益的本性。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主要有:认为个人利益的总合等于社会的利益;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演绎法与抽象法;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虽然不能完全作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劳动量决定的;建立了重要的地租理论;李嘉图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不必生产他们所需的一切产品,只需生产占优势的一些产品,然后通过国际商品交换,就能获得比较优势。
2.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有萨伊,马尔萨斯等人。
萨伊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生产、分配和消费等三个部分,认为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运用于政治经济学,否认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历史性的科学性质,并提出劳动—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的三位一体公式。
LoCalhOst马尔萨斯提出了庸俗的人口理论。
他认为,人口增长要无限的大于土地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
他主张用战争、疾病、灾荒、饥饿、贫困和瘟疫手段“积极的抑制人口”,他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决定的,认为利润是商品所售卖的价格超过它在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认为地租是“自然对人类的赠予”。
3.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有西斯蒙第和普鲁东。
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现代经济学流派归纳凯恩斯经济学一、定义指凯恩斯在《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
不包括凯恩斯追随者补充、修改和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
二、学术渊源1.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2.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3.曼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寓言4.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三、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它以凯恩斯1936年《通论》的出版为标志,是对传统经济学的背离,在资产阶级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称为“凯恩斯革命”。
1)方法上,凯恩斯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
2)理论上,否定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一)就业理论充分就业:就是指没有非自愿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暂时或偶然的供需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客观上有工作岗位,但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去就业所造成的失业。
新古典学派从资本主义经济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出发只承认上面两种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个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
(二)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既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又是指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总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社会上出现较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来纠正这种失调。
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流动偏好或灵活偏好(三)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成倍增加。
当代西方经济学派别

当代西方经济学派别当代西方经济学派是指20世纪以来影响深远的一系列经济学理论和思想流派。
本文将介绍几个当代西方经济学派的代表以及它们的主要观点。
I. 新古典主义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派之一。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主张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机制,追求市场自由和个体理性行为。
供求关系在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均衡价格也是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
II. 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认为经济发展受到社会、政治和制度因素的影响。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
结构主义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问题,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发挥积极的角色,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III. 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关注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奥利弗·威廉姆森、道格拉斯·诺斯等。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市场交换并非完全摒弃规则,而是基于一定的制度框架进行,制度对市场行为有重要影响。
IV. 进化经济学派进化经济学派认为经济行为和结构是逐渐演化、适应环境的结果。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克洛夫、布莱恩·亚瑟等。
进化经济学从生物学的进化原理中借鉴,将经济行为视为一种适应和学习的过程,强调演化和创新对经济系统的重要性。
V. 行为经济学派行为经济学派认为人们的经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卡尼曼、理查德·塞勒等。
行为经济学关注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行为偏差,通过实验证据研究人们的行为模式,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经济学派涵盖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多种视角。
不同的经济学派在解释经济现象和制定政策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了解并综合运用这些经济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将更有利于问题的全面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经济学的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经济学的流派及其主要观点第一节经济学流派概述经济学理论也是在各大流派的论战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研究各个流派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了解它是如何为发展经济服务的,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经济学发展变化的趋势,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而且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参考的价值。
一、经济学流派划分标准二、经济学流派的发展演变●1.早期经济思想(公元4世纪~公元15世纪)●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虽然经济生活比较简单,但是中世纪时很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很多经济问题发表过杰出的见解,这些见解成为经济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早期的经济思想只是零星的依附于其他学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亚里士多德YɑlishiduodeAristotle古希腊思想家。
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伊拉城,该城是安德罗斯人在哈尔基季基半岛上的一个殖民地。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
亚里士多德青年时代曾在雅典柏拉图的“阿卡德米亚”学园中学习,前后约20年。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雅典,到小亚细亚地区讲学,开始自己的独立的学术活动。
公元前343年,他受聘担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公元前335年重返雅典,创办学园,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
他的丰富的著作实际上总结了公元前4世纪以前希腊科学的成就,对后来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名著中。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希腊奴隶制开始进入危机和衰落的年代。
他提出了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家组织,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亚里士多德把“家庭管理”(经济)作为政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比色诺芬更加精确地规定了“家庭管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他认为,“家庭管理”一是研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是研究致富的技术。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
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要理论流派

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要理论流派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学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它研究了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从经济角度解释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主要理论流派,这些理论流派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反映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1. 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流派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英国。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人。
他们认为市场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自由竞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古典经济学家还认为自由市场是可以自我调节的,不需要政府干预。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流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自我矛盾的,并且会导致生产力的退步和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人资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效率的方案。
3. 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
该学派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命名。
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在经济周期低谷时提高支出以抑制经济下滑,并在经济稳定时削减支出以控制通货膨胀。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市场在某些情况下是无法自我调节的,政府必须采取干预措施以保证经济的稳定。
4. 新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发展的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
其特点是强调市场自由竞争的重要性,主张市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市场价格的形成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他们认为市场价格的形成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5. 制度主义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较晚的一种政治经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道格拉斯·诺斯以及埃克哈特·汤姆斯。
经济学的各流派

经济学的各流派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经济学主要流派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关注生 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强调阶 级斗争和经济危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
代表人物与著作
代表人物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等。
著作
《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主要观点与理论
主要观点
主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存在剥削和阶级斗争,最终将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增加而 增加,但在新增收入中用于增 加消费的部分会越来越少。
投资边际效率递减
随着投资的增加,预期利润率 递减,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05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 逐渐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以修正和补 充传统凯恩斯主义为主旨,强调非市场因素 (政府干预)在调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与著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阿尔文·汉森:《凯恩斯学说指南》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主要观点与理论
乘数效应
凯恩斯认为政府投资可以产生 数倍于原始投资的收益,通过
乘数效应带动经济增长。
流动性陷阱
指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 货币供应增加无法再刺激投资 和消费,经济陷入停滞。
特点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干预 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波动,同时强调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非
完全竞争性,以及工资和价格的粘性。
代表人物与著作
代表人物
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等。
著作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自由贸易的神话》等。
主要观点与理论
要点一
主要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主要西方学流派的划分现代学一般指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某些其他国家与地区,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学说。
西方学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变化,并且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
各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一致、又有冲突。
按照现行的一般标准,基本上是以西方学家们对活动的基本指导原则,即以如何看待国家和市场对的作用为标准,将现代主要学流派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家干预主义的各流派和自由主义的各流派。
其家干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二、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流派起源概述1、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的思想最早属于英国剑桥学派,以研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著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大萧条,而传统的新古典学却无法从理论上解释,更无法从政策上提出摆脱困境的办法。
正是这场大危机使凯恩斯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36年他发表了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否定了新古典学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充分就业的主张,提出了一整套新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生活进行积极干预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萧条。
由于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认为是对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学自由放任思想和政策主张的革命,所以称其为“凯恩斯革命”。
这标志着现代宏观学的产生,也形成了以国家干预思想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学长期占据主流地位。
在“凯恩斯革命”之后,为了、运用和推广凯恩斯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补充甚至改进,这些人形成了后凯恩斯学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凯恩斯学派形成了两大主要分支,一支是以美国学家为主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另一支是以英国学家为主的新剑桥学派。
2、新古典综合学派。
被称为“凯恩斯时代”的20世纪40—60年代,美国持续稳定增长,此时新古典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逐渐回归,并渗透、融合进凯恩斯的理论,于是新古典综合学派应运而生。
新古典综合学派在理论体系最完整的体现就是1948年萨缪尔森的《学》教科书。
此外,随着形势的发展,70年代后新古典综合学派还广泛吸纳了其他学派的观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出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平息了“凯恩斯革命”后西方学界的争论和分歧。
凯恩斯的理论也基本上被大多数学家折中的接受了。
3、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是“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在英国的重要分支。
因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而其理论又与以马歇尔为代表人物的剑桥学派的新古典学理论相背离,于是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的学家认为新古典综合学派把新古典学的微观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结合起来,以弥补凯恩斯学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凯恩斯思想原意的歪曲,是理论发展的倒退。
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学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
三、自由主义主要流派起源概述1、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重要学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对刺激发展、缓和危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引起了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
60年代通货膨胀继续发展,到70年代初出现了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的局面。
于是,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英美等国异军突起,他们自称是“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鼓吹货币的重要作用,主张以控制货币数量的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的正常发展。
但是现代货币主义者内部仍存在着分析方法、理论模型和假设条件的不同,无法将其看作完全统一的流派。
因此,这里介绍的现代货币主义流派,主要是介绍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有关理论和政策主张。
2、理性预期学派。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停滞并存的困境,战后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既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该困境,因而陷入危机。
而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改变滞胀局面时,也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效果,于是一些年轻的学家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这就是理性预期学派。
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与其他坚持古典学或新古典学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主张大致类似,于是在中这些学派便以理性预期学派为主体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新古典宏观学。
四、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流派观点及政策比较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中,凯恩斯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得出中产品需求、劳动力需求和投资需求三大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
正是由于中“有效需求不足”情况的存在,所以得出需求,即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但在具体政策主张上,凯恩斯又以“流动性偏好陷阱”的存在为依据,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采用财政政策对进行干预,而不重视货币政策。
而通观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可以明显发现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在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走的更远。
其理论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宏观方面接受了凯恩斯的理论,在微观方面仍采取传统的新古典理论。
其核心理论是对凯恩斯理论的重要解释,即希克斯—汉森(IS—LM)模型。
这是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一步细化,加入了货币市场分析后得到的模型。
以该模型为依据,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重要。
同时,“菲利普斯曲线”使他们在政策的应用上更为灵活,如果说凯恩斯时期的政策还较为保守的话,那么他们的政策已经成为较为激进的以增长为目的的相机抉择的政策。
新剑桥学派自认为是凯恩斯理论的正宗和嫡传。
他们认为凯恩斯在从传统的新古典学束缚中摆脱的并不彻底,他们一方面要弥补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同时还要纠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歪曲。
在理论上,新剑桥学派在继承了凯恩斯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
在政策主张上,他们仍然主张实行政府干预,不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只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症结在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因此,政策制定的重点应该在调节收入分配、理顺阶级关系、创造稳定的环境来推动增长。
五、自由主义各流派比较理性预期学派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中逐渐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新古典宏观学。
可见,他们有较深的渊源,其基本理论和政策主张也非常类似。
这两个学派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理性预期学派更为激进一些。
理论上,相对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增加了对理性预期的论述,因此政策主张上也更信奉自由。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政策主张上强调货币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承认国家干预对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即“政策长期是无效的,但短期还是有效的”。
而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的混乱,为保持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简言之,就是他们认为“政策不仅长期无效,短期也无效”。
六、国家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各主要流派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比较1、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
两大类流派的根本不同在于关于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不同,进而产生后续一些推论与结论的差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其货币需求方程为L = L1(Y)+L2(r);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货币数量论,其货币需求函数为M/P = f(y,w;rb,re,rm,dp/pdt;μ)。
从以上两个重要的方程可以看出,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L与收入Y和利率有关,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M/P 与收益与财富y,w和各种资产收益率rb,re,rm等主要因素有关。
并且两个需求函数中收入Y和收益与财富y,w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凯恩斯的Y表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中的现期收入,在该理论中现期收入和消费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即现期消费随现期收入改变而变,进而收入改变消费,财政政策有效。
而弗里德曼的收益与财富y,w则表示恒久收入消费理论中的恒久收入,该理论认为消费只与恒久收入有关,而与现期收入无关,即现期消费不会随现期收入变化而变化,进而收入无法改变消费,同时恒久收入又相对稳定,因此最终财政政策无效。
弗里德曼还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在长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所以,最好的政策应该是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根据增长率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2、对菲利普斯曲线解释和理解的不同。
学的主要流派中较为典型的分歧在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解和解释。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这就意味着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通过适合的政策可以使达到一个预想的状态。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推移在保持原有状态的情况下会发生移动,这就意味着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只有在短期才存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长期这种关系并不存在。
即政策只有在短期才能显示出作用,而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回到原始状态,也就是说政策长期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比以上学派都更为激进。
他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且位于失业率的位置。
这就是说除了自然失业率发生改变菲利普斯曲线会发生平移外,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存在任何关系,即政策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没有任何的效果。
【】[1] 王志伟:现代西方学流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理论和方法史[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