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c06dc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f.png)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社会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社会生产方式D. 社会制度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A. 历史唯物主义B. 阶级斗争C. 唯物辩证法D. 经济增长答案:D3. 下列哪个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剩余价值答案:A4. 下列哪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始激化的阶段?()A.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C.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D. 资本主义国家垄断阶段答案:C5. 下列哪个现象体现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A. 劳动力价值B. 劳动力使用价值C. 劳动力价格D. 劳动力工资答案:B二、判断题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
()答案:错误。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关系。
2.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
()答案:正确。
3.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答案:错误。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答案:正确。
5.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垄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它以生产力为基础,研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 简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使用价值则取决于商品的实际用途。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3. 简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答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二阶段是交换阶段,资本家通过交换实现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2d2f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5.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价值规律B. 生产关系C. 经济危机D. 经济增长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D. 阶级斗争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市场失灵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政府干预不足D. 技术落后4. 以下哪项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A. 私有制B. 雇佣劳动C. 社会化大生产D. 平均利润率5. 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是: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 剩余价值/总资本C. 可变资本/剩余价值D. 总资本/剩余价值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7. 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何影响?8. 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剥削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10.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答案一、选择题1. B. 生产关系2. A. 劳动价值论3.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4. D. 平均利润率5. 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二、简答题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它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为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7. 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根本原因。
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征表现为经济的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通常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三、论述题9.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剥削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本家通过对工人的劳动进行剥削,获取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工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并从中获取利润。
2015年4月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4月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ea711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4.png)
2015年4月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 000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关系B.生产力C.经济体制D.经济运行机制2.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3.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A.生产方式B.经济体制C.社会经济制度D.资源配置方式4.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A.排他性作用B.辅助性作用C.决定性作用D.替代性作用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体力劳动D.脑力劳动7.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A.纸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足值的金属货8.随着经济繁荣期生产的发展,商业信用规模A.扩大B.萎缩C,不变 D.不确定9.按照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发生在阶段的货币上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阶段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阶段上10.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工人日工资3元,每天生产皮鞋两双,每双社会价值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9元、新创造价值3元,则资本家获剩余价值元元11.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投在机器设备上的资本属于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1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v+m)=IIc (v+m)>IIc(c+v+m)=Ic+IIc (c+v+m)=I(v+m)+II(v+m)13.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A.个人联合B.信贷关系C.参与制D.资本输出1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A.科技革命B.资本积累C.资本集中D.固定资本更新1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C.混合所有制D.股份合作制1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A.重要补充B.必要补充C.重要组成部分D.可有可无的部分17.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B.企业职工C.社会组织D.企业经营者18.外延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A.生产要素增加B.生产效率提高C.经济结构优化D.技术进步19.我国实现现代化最困难的问题是A.市场化B.工业化C.信息化D.农业现代化20.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应放在加快发展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建筑业21.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A.物质生产领域内分配B.非物质生产部门内分配C.社会管理部门内分配D.整个社会范围内分配22.在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是A.辅助手段B.主要手段C.唯一手段D.可有可无的手段23.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对外输出商品B.对外贷款C.对外直接投资D.对外援助24.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保护贸易理论D.要素禀赋理论25.当前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组织主要是A.联合国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6.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C.不发达国家D.新兴市场国家27,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最根本的是靠A.自身经济发展B.国际援助C.区域经济合作D.国际经济规则谈判28.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年年年年29.对外贸易中的“出超”指的是一国在特定年度内A.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B.出口贸易总额小于进口贸易总额C.出口贸易总额等于进口贸易总额D.出口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总额都大幅增长30.我国经济特区的所有制结构以A.国有企业为主B.集体企业为主C.民营企业为主D.三资企业为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69f7146bd97f192279e975.png)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学60分一、名词解释3*4=121 货币的支付手段2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 过度竞争4 级差地租二、辨析5*3=155 在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上,生产决定分配,而分配只能被动地服从生产。
6 在科学技术进步并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较快增长,因此我们可以使生产资料生产脱离资料生产的制约而单独地增长。
7 “两权分离”的股份公司出现后,资本主义企业的财产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
三、简述题3*7=218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9 简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0 简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的内容。
四、论述题1211 试论述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二部分西方经济学90五、解释术语(如有可能附几何图示说明)5*6=3012 期望效用13 隐含成本14 自然垄断15 潜在的GDP16货币幻觉17 购买力平价六、论述题(如有可能附几何图示说明)10*4=40全心全意因才思教18 请根据古诺模型推论完全竞争市场均衡。
19 请说明(要素和商品)双边垄断市场就业和工资的不确定性。
20 请说明总供给的形式,并解释劳动生产率变化对总产出的价格的影响。
21 请说明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过程。
七、证明题(如有可能附几何图示说明)10*2=2022 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1,X2)=X1^(1/2)X2^(1/2),请给出均衡条件的需求函数,并证明其收入将均摊于商品X1,X2 。
《政治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a959ef783e0912a3162a09.png)
《政治经济学》题库及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无关。
2.价值形成过程——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们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劳动本身创造的新价值,是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并成为产品价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劳动不仅可以创造使用价值,还可以转移旧价值,这既是对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应用,又是对它的进一步扩展。
在这个价值形成过程中,如果工人在一天里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它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预付的资本价值没有增殖,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来,货币也没有转化为资本。
所以,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不符合资本家生产的目的,资本家必须要把它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3.资本技术构成——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
这种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决定的资本构成状况,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4.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是指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的内在必然联系。
它是对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总结,也是对资本积累过程对无产阶级命运影响的科学概括,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阶级对抗性。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2)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重要地位。
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社会生产的前提,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交换、消费的形式和方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_试题(附答案)
![政治经济学_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9ec7000066f5335a812170.png)
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A、越多B、越少C、不变D、无法确定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A.体力劳动为尺度B. 脑力劳动为尺度C.简单劳动为尺度D. 复杂劳动为尺度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A.成正比B.联系不大C.成反比D.无直接联系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7、.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8、.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A、保管费B、运输费C、包装费D、广告费9.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A.一般产品生产过程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C.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D.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10.超额剩余价值是()A.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商品的价值高于商品价格的差额D.商品的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差额1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A.社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B.部门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C.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D.行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12.货币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A.P… W′—G′—W … PB.W′—G′—W … P… W′C.G — W —G … P … WD.G —W … P … W′—G′13.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一个国家利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A、历史和道德B、生活习惯和法律观念C、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D、商品的供求关系14.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一块离市场较远,租用前者必须多交一定地租,它属于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II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15.20世纪中叶兴起的混合联合公司是A、一个部门中从事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B、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C、从事同类产品和相关产品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D、从事跨部门跨行业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16.股票价格是()A.股票的票面金额B.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C.公平收入的转化形式D.股票收入的资本化17.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经济特征是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资本输出C.金融资本的形成D.金融寡头的统治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将一定资本注入私人企业B.垄断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C.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形式上的结合D.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19.“二战”后,资本国际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跨国公司D.世界银行2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A.制裁与反制裁,侵略与反侵略B.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C.战争与和平,奴役与自由D.掠夺与反掠夺,倾销与反倾销二、多项选择题2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A.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态22.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C.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D.具有特定目的和形式的劳动E.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23.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117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c.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探讨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4.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供求、价格)来完成,企业和个人在法律框架下自主决策、自由竞争。
5.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填空题1. 劳动的二重性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具体劳动、抽象劳动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3.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答案:生产资料、消费资料4. 利润率是______与______的比率。
答案:利润、预付总资本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品的属性?()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价格D. 需求答案:D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 生产过剩B. 需求不足C. 通货膨胀D. 失业增加答案:A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A. 计划B. 市场C. 行政命令D. 国家干预答案:B5. 下列哪种经济体制属于计划经济?()A. 美国经济体制B. 苏联经济体制C. 德国经济体制D. 日本经济体制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价格?()A. 商品的价值B. 市场需求C. 市场供应D. 政府政策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公有制为主体B. 私有制为主体C. 集中统一的宏观调控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ACD3. 下列哪些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D.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答案:AB4. 下列哪些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A. 改变税收政策B. 改变公共支出政策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调整利率答案:AB5.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答案:B五、判断题1.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奥鹏2015春西交《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2015春西交《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edef4da8956bec0975e321.png)
西交《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42 分。
)V1. 资本积聚()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答案A满分:3 分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 劳动资料B. 劳动对象C. 生产工具D. 生产的产品答案C满分:3 分3.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超额剩余价值D. 超额利润答案A满分:3 分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 简单劳动B. 商品的使用价值C. 价格标准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D满分:3 分5.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答案A满分:3 分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答案 B满分:3 分7.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 抽象劳动答案B满分:3 分8.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A. 一般的价值形式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 货币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答案D满分:3 分9. 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A. 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B. 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C. 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D. 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答案C满分:3 分10.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答案C满分:3 分11. 计件工资是()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答案A满分:3 分12.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答案A满分:3 分13. 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A. 劳动力B. 原料C. 厂房D. 机器答案B满分:3 分14. 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A. 有形磨损B. 无形磨损C. 精神磨损D. 自然磨损答案A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4e1e0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a.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从物品的使用价值无法判断其生产关系的性质。
3.用现金购买商品是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经济行为。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7.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
8.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11.资本有机构成是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1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是前者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后者会。
1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等级差别。
15.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是v。
16.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17.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生产价格。
18.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19.产业资本能够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
20.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21.如果资本周转一次需要三年时间,那它一年的周转次数是1/3次。
22.为了更科学的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需要将预付总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
2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运动。
A.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领域中B.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领域中C.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领域中D.数学和统计学的交叉领域中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D)A.个人主义B.自由放任C.实用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3.商品的价值是由(B)决定的A.生产成本B.劳动时间C.市场需求D.稀缺程度4.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是(A)A.劳动力商品化B.生产资料商品化C.货币商品化D.资本商品化5.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目的是(D)A.满足人们的自然需求B.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C.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D.获取利润6.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是(B)A.利息B.利润C.地租D.工资7.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C)A.个人B.私人企业C.全体人民D.政府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的基本方式是(B)A.政府干预B.供求关系C.价格管制D.垄断控制9.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B.各取所需,按资分配C.平均分配D.按需分配10.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D)A.提高了经济独立性B.促进了本土文化发展C.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D.加剧了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B)A.实现产权私有化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扩大国有资产规模D.实现股份制改革12.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B)A.竞争激烈B.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C.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D.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D)A.私人资本和国家资本相结合B.私人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C.国家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D.私人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D)A.实行计划经济B.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C.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D.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15.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B)A.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B.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C.货币作为支付手段D.货币作为世界货币1.这些选项是关于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9b6d2c192e45361066f5ce.png)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5;CDDBC;6—10:BDDAA二、多项选择题1—5;BC;BD;ABCD;ABDE;ABDE;三、辨析题1.政治经济学是既研究经济又研究政治的学科。
答:蒙克莱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首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时,它主要是想说明政治经济学学科不同于古希腊社会色诺芬的经济学是研究家庭管理问题的学问,而是研究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内经济问题现象的意思,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政治学+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现代经济科学的学科,它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分支。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学说,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既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又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学。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因而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答: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相对应的什么生产关系,适合的生产关系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超前或滞后于生产力水平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导致生产力被破坏或暂时的倒退。
变革生产关系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四、回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理论贡献?答(1)研究对象:指出是研究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重点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关系产生、发展及其历史趋势的科学。
(2)理论贡献:a.首次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关系。
b.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c.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答: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存在对立阶级的情形下,政治经济学的客观内容就是表现为阶级性。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讲解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39e3e01f12d2af90242e675.png)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讲解6.凯恩斯极端:【才思教育解析】凯恩斯极端是指凯恩斯主义的一种极端情况。
如果LM 越平坦,或IS 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 曲线为垂直线而LM 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
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如下图所示。
(二)论述题(必配几何图示说明:每题10分,共40分)1.请根据斯威齐模型的假设,推证存在于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
【才思教育解析】斯威齐模型也被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这一模型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在以上的假设条件下可推导出寡头厂商的弯折的需求曲线。
现用下图加以说明。
图中有某寡头厂商的一条dd 需求曲线和一条DD 需求曲线,dd 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变动价格而其他寡头厂商保持价格不变时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状况,DD 需求曲线表示行业内所有寡头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价格时的该厂商的需求状况。
假定开始时的市场价格为dd 需求曲线和DD 曲线的交点B 所决定的P ,那么,根据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该垄断厂商由B 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 需求曲线上的JB 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 需求曲线上0 y 0 r 0 r y LM IS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BD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
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B点。
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4月《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4月《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592494b84ae45c3a358c4f.png)
4月《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1.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组成( )。
【选项】A.生产方式B.生产资料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答案】 B【分析】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一定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人的劳动 ;(2)劳动资料 ;(3)劳动对象。
在上述三个基本因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组成生产资料。
【考点】导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记是( )。
【选项】A.劳动者技术的提升B.资本市场的发展C.生产工具的改革D.科学技术的创新【答案】 C【分析】生产力的组成包含人和物两大体素。
人的因素就是指有必定生产经验、劳动技术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的因素就是指生产资料,此中生产工具据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由于生产工具的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记,也是区分经济发展期间的主要标记。
【考点】导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老是从( )。
【选项】A.经济基础的变化开始B.上层建筑的变化开始C.生产力的变化开始D.生产关系的变化开始【答案】 C【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老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考点】商品经济的基来源理——经济制度的改革与经济体系的演化——经济制度改革的过程及规律4.商品的实质属性是 ( )。
【选项】A.使用价值B.价值C.互换价值D.节余价值【答案】 B【分析】作为一个历史范围,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实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它表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比较劳动耗资量和互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考点】商品经济的基来源理——商品和价值——商品及其内在矛盾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86e7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f.png)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政治经济学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理论和概念,需要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政治经济学的练习题及其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答案: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以及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
政治经济学通过分析经济体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分配方式,以及政治力量对经济决策的影响,来研究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什么是市场经济?答案:市场经济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和分配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是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求。
市场经济强调私有产权和自由竞争,鼓励个体和企业自主决策和自由交易。
3. 什么是垄断?答案: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商控制着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
垄断通常会导致价格上涨和低效率,因为缺乏竞争的压力。
垄断可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限制或打破,以促进竞争和市场效率。
4. 什么是外部性?答案: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对于除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如教育的外部性效益,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成本。
外部性通常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内部化,需要政府干预来解决。
5. 什么是货币政策?答案: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一种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利率、购买政府债券和调整银行准备金率等方式来实施。
6.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答案: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和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包括关税、配额、补贴和非关税壁垒等。
政治经济学试题 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 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ba7feaeaad1f346933f9c.png)
一、单项选择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2.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D)A. 简单劳动B. 商品的使用价值C. 价格标准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4.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A. G—W…P…W’—G’B. W…P…W’—G’• G—WC. P…W’G’• G—W…PD. G’—W…P…W’5. 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B)A. 劳动力B. 原料C. 厂房D. 机器6.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A. Ⅰ(v+m)=ⅡcB. Ⅱ(c+v=m)=Ⅰ(v+m) +Ⅱ(v+m)C. Ⅰ(c+v+m) =Ⅰc+ⅡcD.Ⅰ(v+△v+m/x)=Ⅱ(c+△c)7. 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A)A. 按相反方向变化B. 按相同方向变化C. 按反比例关系变化D. 按正比例关系变化8. 股票的价格与(A)A.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 股息成反比,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不成比例D. 股息不成比例,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9.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D )A. 全部剩余价值B. 租金C. 平均利润D. 超额利润10.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B)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C. 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 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D)A.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B. 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外部的结合D.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12.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1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B)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 抽象劳动14.生产价格是(A)A. 价值的转化形式B. 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C. 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D. 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15.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以(B)A. 劳动的实际耗费来计算的B. 资本的耗费来计算的C. 预付的不变资本来计算的D. 获取剩余价值的多少来计算16.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A)A. 利息和企业利润B.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C. 利息和超额利润D. 产业利润和超额利润17.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C)A. 商品输出B. 原料输出C. 资本输出D. 劳动力输出18. 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C)A. 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B. 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C. 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D. 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1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A)A. 固定资本的更新B. 流动资本的更新C. 不变资本的更新D. 可变资本的更新20.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A. 完全相等B. 完全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D. 无法比较二、多选1.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BD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2.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ABDE)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 资本的有机构成D.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E.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3.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ACD)A.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B. 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C.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D. 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E. 资本有机构成的平均化过程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有(A C D )A.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B.具体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抽象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C.具体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D.不同商品的具体劳动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抽象劳动则能在量上进行比较E.不同商品的具体劳动能在量上进行比较,抽象劳动则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5.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A C D E)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C.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D.预付资本数量的大小E.不变资本节省的程度三、简答1.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2)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XXX15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满分答案
![XXX15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3ff2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3.png)
XXX15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社会化大生产,是由()A.分工联系起来的B.劳动联系起来的C.协作联系起来的D.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正确答案:D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正确答案:C3.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源泉是A.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B.附加在商品上的费用C.商业店员创造的利润D.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正确答案:D4.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即将被消除的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正确答案:C5.资本主义的土地价格是A.资本化的地租B.由天然土地本身的价值决定的C.由地租加利息组成的D.相当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正确答案:A6.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关键是A.扩大进口B.扩展出口C.稳定原有外贸体制D.实行国家垄断经营正确答案:B7.我国现阶段的一切制布局中,还必然存在多种经济成份,这是由我国现阶段A.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决定的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C.劳动者的劳动还有差别决定的D.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决定的正确答案:B8.社会总资本扩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 I(V+M)=IICB. I(V+M)〉IICC. I(V+ΔV+M/X)=II(C+ΔC)D. I(V+ΔV+M/X)=IC+IIC正确答案:C9.所谓市场机制是指A.经由过程市场举行各种交易活动的过程B.支配市场活动并相互作用的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C.买卖双方举行商品交换的场合和关系D.各种物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总和正确答案:B10.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B15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政治经济学(资)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资)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f7143be1e650e52ea9984.png)
政治经济学(资)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忙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分析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9cdf05bb68a98271fefa75.png)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分析一、解释下列经济范畴(每个2分,共10分)1.需求收入弹性【才思教育解析】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 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 的函数,即)(M f Q =。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QM M Q E M ⋅∆∆=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Q M dM dQ Q M M Q E M M ⋅=⋅∆∆=→∆0lim根据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值,可以将所有的商品分为两类:0>M E 的商品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0<M E 的商品为劣等品,劣等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减少。
在正常品中,10<<M E 的商品为必需品,1>M E 的商品为奢侈品。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有所增加,但对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较多的,或者说,是富有弹性的。
在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基础上,如果具体的研究消费者的收入量和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量的变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西方经济学中的恩格尔定律可以用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表述,它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2.内在不经济【才思教育解析】又称规模不经济,指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的现象.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在经济,即规模经,指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正是由于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 形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 000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关系B.生产力C.经济体制D.经济运行机制2.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3.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A.生产方式B.经济体制C.社会经济制度D.资源配置方式4.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A.排他性作用B.辅助性作用C.决定性作用D.替代性作用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体力劳动D.脑力劳动7.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A.纸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足值的金属货8.随着经济繁荣期生产的发展,商业信用规模A.扩大B.萎缩C,不变 D.不确定9.按照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发生在阶段的货币上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阶段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阶段上10.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工人日工资3元,每天生产皮鞋两双,每双社会价值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9元、新创造价值3元,则资本家获剩余价值元元元元11.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投在机器设备上的资本属于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1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v+m)=IIc (v+m)>IIc(c+v+m)=Ic+IIc (c+v+m)=I(v+m)+II(v+m)13.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A.个人联合B.信贷关系C.参与制D.资本输出1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A.科技革命B.资本积累C.资本集中D.固定资本更新1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C.混合所有制D.股份合作制1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A.重要补充B.必要补充C.重要组成部分D.可有可无的部分17.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A.国家B.企业职工C.社会组织D.企业经营者18.外延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A.生产要素增加B.生产效率提高C.经济结构优化D.技术进步19.我国实现现代化最困难的问题是A.市场化B.工业化C.信息化D.农业现代化20.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应放在加快发展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建筑业21.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A.物质生产领域内分配B.非物质生产部门内分配C.社会管理部门内分配D.整个社会范围内分配22.在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是A.辅助手段B.主要手段C.唯一手段D.可有可无的手段23.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对外输出商品B.对外贷款C.对外直接投资D.对外援助24.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保护贸易理论D.要素禀赋理论25.当前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组织主要是A.联合国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6.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C.不发达国家D.新兴市场国家27,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最根本的是靠A.自身经济发展B.国际援助C.区域经济合作D.国际经济规则谈判28.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年年年年29.对外贸易中的“出超”指的是一国在特定年度内A.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B.出口贸易总额小于进口贸易总额C.出口贸易总额等于进口贸易总额D.出口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总额都大幅增长30.我国经济特区的所有制结构以A.国有企业为主B.集体企业为主C.民营企业为主D.三资企业为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管理E.信息3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有A.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B.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C.是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经济D.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开放性经济E.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方式33.以下属于企业信用的是A.个人住房贷款B.银行贷款C.国库券D.企业债券E.企业股票34.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分割为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利息D.银行利润E.地租35.以下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有A.金融市场B.消费资料市场C.房地产市场D.技术和信息市场E.劳动力市场36.第一产业包括A.农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E.房地产业37.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有A.主要由个人筹集保障基金B.主要由企业筹集保障资金C.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筹集保障资金D.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E.社会保障体系纳入法制化轨道38.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国际分工的发展B.国际垄断的发展C.资本国际化的发展D.生产国际化的发展E.跨国公司的发展39.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有A.土地匾乏B.人口稀少C.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D.依附于发达国家E.经济发展不平衡40.我国引进国外技术必须坚持的原则有A.有利于提高国内经济效益B.有利于外商企业的发展C.注重保护国内民族产业的发展D.注重引进禁止输出E.引进与独创相结合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商品经济的经济特征。
42.简述银行信用的特点。
43.简述固定资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产生的原因。
44.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45.简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47.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48.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答案(课程代码 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5:ADCCB 6——10:ADACD 11——15:BACDA16——20:CAADC 21——25:DBCDC 26——30:BACA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
(2分)(2)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2分)(3)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2分)42.(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债务人是职能资本,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信用关系。
(2分)(2)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2分)(3)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2分)43.一、产生有形磨损的原因有:(1)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选成的磨损;(2)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引起的磨损。
(3分)二、产生无形磨损的原因有:(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产同样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下降;(2)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生产出了效率更高的机器,使原有机器贬值。
(3分)44.(1)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
(2分)(2)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
(2分)(3)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
(1分)(4)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1分)45.(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2分)(2)发达国家在生产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1分》(3)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1分)(4)发达国家在贸易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分)(5)发达田家在投资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3分)二、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3分)(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分)(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2分)47.(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足在工作口长度不变时,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分)(2)为了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话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这些生话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生产率成反比。
(3分)所以,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要提高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了,商品价值就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分)(3)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的差额。
(2分)48.(1)资本占有更加社会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中,股份制、国有制、法人制和合作制等成为国有制结构的主体。
资本的私人属性不断弱化,社会属性不断增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部分质变。
(3分)(2)经济运行相对有序化。
在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之外.“看得见的手”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日益加强。
(3分)(3)收入分配趋向兼顾公平。
在剩余价值规律依然占统治地位的同时,资产阶级开始注重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增长,保护劳动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