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合集下载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地质勘察是指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岩石性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地下情况、评估地质灾害潜在危险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城市的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以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一、地震预防措施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巨大的自然灾害。

地质勘察中,必须对勘察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地震烈度等进行准确评估,以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地震预防措施中,可以使用地震仪来监测勘察区域的地震活动情况,并制定地震应急预案,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此外,在选址和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到地震的影响,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建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抗震性能。

二、滑坡预防措施滑坡是指斜坡地区由于重力作用或其他因素而引起的地表土壤和岩石的滑动现象。

滑坡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地质勘察中,特别需要关注勘察区域的坡度、岩性、地下水位等因素,以确定潜在滑坡的位置和规模。

在滑坡预防措施中,可以采用蓄水池、加固坡脚、降低坡脚水位、植被保护等手段,防止滑坡的发生或减轻滑坡的危害。

三、泥石流预防措施泥石流是指在陡坡地带由于降水等因素导致的土石体下滑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

在地质勘察中,必须对勘察区域的降雨量、地形地貌等进行准确评估,以预测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和规模。

在泥石流预防措施中,可以采取固定边坡、加固沟道、设置拦砂坝等措施,以减少泥石流对勘察工作的干扰和危害。

四、其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除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外,地质勘察中还需要关注其他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

在地面沉降预防措施中,可以采用加固基础、注浆加固等手段,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地质灾害,可以采取合理排水系统、加固边坡等措施,以防止地下水位变化对勘察工作的干扰。

综上所述,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灾害地质调查与预防措施

灾害地质调查与预防措施

灾害地质调查与预防措施灾害地质调查及预防措施灾害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及灾害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而预防措施则是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灾害地质调查与预防措施。

一、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根据过去的经验,很多地质灾害都是可以预防的,只需通过对灾害地质调查,找出灾害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调查包括灾害区域的勘察、调查、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其中,地质条件的勘察是基础,有助于了解区域的地质背景、地下水位、地下地质结构等,为灾害的预测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地质灾害调查的方法和技术地质灾害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勘察、遥感技术和地质探测技术等。

1. 实地勘察:实地勘察是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之一。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地采样,获取灾害现象的有关数据,如地质构造、地下水位、降雨量等。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航空器、无人机等远距离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地形、植被、土地利用等数据,从而了解灾害区域的状况。

3. 地质探测技术:地质探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测量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获取更准确、更详细的地下地质信息,并为灾害预测提供依据。

三、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预防措施1. 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时预警地震的发生;另外,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提高人民的防震意识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2. 滑坡灾害:滑坡是由于地下水位变化、降雨等因素引起的土层失稳而发生的。

预防滑坡灾害的措施之一是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滑坡易发区进行建设;另外,加强对山区的监测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也是预防滑坡的重要手段。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及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及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及措施的思考与建议当前正值汛期,地质灾害易发频发,为进一步抓好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局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收集资料、与各乡镇(街道)相关人员、隐患点监测员和矿山业主等座谈和对各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危害程度资料的分析研究,并对XX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基础情况(一)地质灾害分布及受威胁程度县内存在的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为主,全县共存在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57处(按照灾种划分:崩塌14处,滑坡35处,泥石流1处,塌陷7处;按规模划分:大型3处,中型9处,小型45处;按诱发因素划分:自然45处,人为12处),威胁1088户4519人生命财产安全,共潜在预估经济损失9450.35万元。

其中银盏镇14处,威胁350户1464人;永和镇10处,威胁154户630人;猴场镇6处,威胁26户108人;江界河镇5处,威胁20户92人;建中镇6处,威胁199户808人;珠藏镇5处,威胁247户1013人;天文镇4处,威胁47户195人;瓮水街道3处,威胁14户48人;中坪镇2处,威胁8户31人;岚关乡1处,威胁8户39人;雍阳街道1处,威胁3户9人;平定营镇和玉山镇无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灾情险情2017年,XX县未发生地质灾害,无因地质灾害伤亡情况。

2017年6月22日,珠藏镇方家寨滑坡隐患点监测由变化,紧急安全撤离受威胁群众,后续监测无变化,情况已稳定。

(三)矿山地质灾害隐患1. 隐患情况通过调查统计,全县共存在矿山地质灾害隐患7处(均为地面塌陷):其中银盏镇3处,永和镇3处,建中镇1处。

从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均为地面塌陷可以看出,是由煤矿和磷矿的开采(洞采)活动引起的。

2. 危及群众全县7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危及群众140户564人,潜在损失516万元。

其中:银盏镇54户220人,永和镇69户269人,建中镇17户75人。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地球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之一,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勘察是为了提前了解地质环境,评估灾害风险,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中常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旨在提高地质灾害的防范和减轻其对人类的危害。

一、地质勘察的基本原理地质勘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地质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了解地质构造、地下水、岩土力学性质等,为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勘察包括对地层岩土、地下水、地下构造的调查,以及通过勘测技术获取的地质信息。

这些核心内容提供了灾害发生、发展的基础数据,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二、预防性措施1. 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是地质勘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该数据库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地质灾害的数据信息,为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依据。

通过对历史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规模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地质灾害的规律,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完善监测系统地质灾害监测是地质勘察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态势,为人们提供预警信息。

监测系统可以包括地震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

这些监测系统的数据可以提供给相关部门,支持决策和应急响应。

3. 加强科技研究科技研究是地质勘察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预测预警、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地质灾害研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等,提高预测准确性和防治效果。

三、防治措施1. 巩固加固巩固加固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改善地质构造、加固岩土等方式,提高地质体的抗灾能力。

常见的巩固加固方法有填充法、浇灌法、注浆法等。

巩固加固可以减少地质体的变形和破坏,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

2. 隔离分离地质灾害的防治还可以采用隔离分离的方法。

通过设置隔离带、沟槽等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控制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控制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控制地质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它不仅会带来人员和财产损失,还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

本文将从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预防是最好的治疗,预防地质灾害也是如此。

预防地质灾害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和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地质灾害的方式:1.1 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前兆和规律,通过监测地面变形、地震、气象等因素,可以提前预警,从而避免灾害的发生。

1.2 山体治理山体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对于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塌方等灾害的山体,可以采取加固、挡土、排水等方式,减少灾害的发生。

1.3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减少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通过修建护岸、梯田、防洪堤等工程,抑制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1.4 科学规划在城市和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避免在地质不稳定区域建房或种植作物,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 控制地质灾害的措施即使我们采取了预防措施,地质灾害仍然可能发生。

因此,我们还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对灾害进行治理和减轻其影响。

以下是一些控制地质灾害的方式:2.1 应急处理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发事件,出现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应急处理包括疏散人员、提供救援、抢险等措施,可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2.2 治理地质灾害的治理包括加固、开挖、护坡等方式,可以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加剧。

治理也包括对灾害区域的生态修复和环境维护。

2.3 后期管理地质灾害治理后,需要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要做好后期管理,对工程设施进行维护和修缮,确保治理效果持久。

3. 建立协调机制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协调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为此,建立一套协调机制非常重要。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委员会等机构,加强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同时加强地质调查和研究能力,提升早期预警和灾害风险评估能力。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理滑坡地质灾害,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勘查和探究。

本文将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进行探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定义和特征滑坡是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因地下水的作用或地震等外力的影响,出现相对于原来的坡面或岩土体的位置发生相对位移,形成裂缝和破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大、危害范围广等特点,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 灾害区域地形较陡,岩土体坡度大;2. 地下水位较高或岩土体含水量较大;3. 岩土体含有易滑动的松散层或断裂带;4. 可能受到地震等外力的影响。

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为了及时发现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需要进行全面的勘查。

常用的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包括:1. 实地调查通过对潜在滑坡地区的实地调查,包括对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的了解,发现可能存在滑坡地质灾害的迹象。

2. 遥感影像分析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卫星影像和航拍影像,通过对影像的分析,可以发现可能存在滑坡地质灾害的迹象,包括裂缝、滑动面等。

3. 地质勘探通过钻孔、地震勘探等地质勘探手段,了解地下岩土体的情况,包括岩土体的组成、含水量等,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三、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方法针对滑坡地质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治理措施,包括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

1. 预防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采用地质监测仪器对潜在滑坡地区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合理规划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对潜在滑坡地区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盲目开发;(3)改善地质环境对潜在滑坡地区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减少地下水位、加固岩土体等,降低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

2. 治理措施(1)加固治理对已存在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加固治理,包括地下排水、植被覆盖、支护结构等;(2)灾后重建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加剧和自然环境破坏,滑坡地质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滑坡地质灾害的防范和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二、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滑坡是指在地表或岩层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地层发生变形,使地表或岩层产生相对滑动的现象,从而导致地面的变形和移位,引发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地质、水文、地形和人为因素几个方面。

1. 地质因素:地质因素主要是指地层的稳定性,包括岩石的性质、构造和变形作用等。

在地球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地层经历了多次的地质变动,形成了各种构造和岩性。

当地层的稳定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就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2. 水文因素:水文因素是指地下水位的变化、降雨和地表水流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

在山区地势较高、降雨较多的地区,地下水位和地面水流较为复杂,容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4.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人类的开发活动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

在山区开展采矿、植树造林、水库兴建等活动时,往往要对地表或岩层进行破坏和改造,容易影响地层的稳定性,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地勘查和防治治理。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是防治治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特征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才能有效地制定防治治理方案。

根据勘查对象的不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查、水文勘查和地形勘查。

1. 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是指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地层、岩性、构造和变形等方面进行调查。

地质勘查主要通过野外实地勘查和室内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野外实地勘查主要是通过对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地点周围环境的观察,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裂隙和断裂等情况,从而分析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滑坡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勘查和防治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勘查方法、以及防治治理措施,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滑坡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体的破坏和迁移引起的,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地貌作用和地震等自然因素是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化会引起降水量的增加和变化,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位的升高,进而增加了地质体的饱和度,从而加剧了滑坡的发生。

地貌作用会造成地质体的破坏和变形,例如河水的冲刷和岩石的侵蚀。

地震是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地震会导致地层产生破裂和错动,进而导致滑坡的发生。

2.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地质体的破坏和改变也会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例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山体开发矿产会导致地质体的松动和破坏,进而加剧滑坡的危害。

不合理的植被砍伐和土地利用也会加速地质体的破坏和滑坡的发生。

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勘查是采取防治治理措施的前提,只有了解滑坡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科学合理地勘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基础,通过实地察看地质体的构造、岩性和地形,以及对滑坡发生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滑坡的发展状态和趋势,从而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利用地震勘探、地层钻探和地下水勘探等技术手段进行,以获取地下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影像遥感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等影像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滑坡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措施针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滑坡的特点,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质灾害防治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地质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探索新的防治技术模式、方法和思路势在必行。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思路。

一、多学科融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新模式传统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往往是由地质学、工程学等单一领域来研究和实施的。

然而,地质灾害的成因常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多学科融合的新模式来进行综合防治。

通过将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可以实现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中。

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GIS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应用,为地质灾害的预测、监测、评估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材料技术也为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模式和方法。

三、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治理技术传统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往往是以人工工程为主,如围堰、引水渠等。

然而,这些方法常常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长期来看并不可持续。

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治理技术成为了一种新的思路。

通过生态恢复、植被修复、泥石流治理等自然手段,结合人工工程措施,可以实现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社会参与和风险管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新模式还需要注重社会参与和风险管理。

在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应用。

通过对地质灾害风险的科学评估和管理,可以提前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思路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岩土体以及地表地质形态的不稳定而产生的自然灾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勘察报告中需要详细描述和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勘察方法以及常见的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地质灾害类型和成因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滑坡是指由于山坡岩石受力异常或者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而导致山坡土石体失稳并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是由于雨水侵蚀、山体崩塌等原因导致大量土石体混合流动,并具有流动性和破坏性的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是由于地下空洞的形成或者地下水抽采引起地表沉降的现象。

地裂缝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表岩石断裂而产生的缝隙。

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与自然条件、地质构造、气候等因素有关。

例如,在高降雨量和地形陡峭的地区,滑坡和泥石流容易发生;在地下煤矿开采区域,地面塌陷常常是由于煤层崩塌引起;而地裂缝则与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二、勘察方法和数据分析勘察报告中需要准确描述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范围、历史活动情况以及可能的危险性。

为了获得准确的信息,勘察人员通常采用多种勘察方法,如现场调查、采样分析、遥感技术和地质雷达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勘察人员获取有关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土壤性质和地表形态的数据。

在勘察报告中,需要结合勘察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分析,勘察人员可以确定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同时,他们也需要评估地质灾害对基础设施和人类生活的潜在危害程度,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滑坡防治措施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种类型。

为了预防和控制滑坡的发生,勘察报告中可以提出以下几点防治措施:(1)加固坡面:通过改变坡面的结构或者增加支护措施来提高坡面的稳定性;(2)排水措施:合理排水,减少降雨对土石体的侵蚀和饱和作用;(3)生物防护:通过植被恢复和植被覆盖来增加土壤的抗侵蚀能力;(4)监测系统:建立滑坡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滑坡的动态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滑坡地质灾害因其危害性大、发生频繁,成为极具威胁的自然灾害。

针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成为当前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需要深入探究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方法。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形成机理滑坡是指松散物质在重力作用下,由于水的润滑和地下水位上升等因素的作用,引起松散物质沿滑动面发生向下滑动的现象。

根据滑坡的类型和形成机理,滑坡可分为不稳定坡面滑坡、滑动沉陷性滑坡、岩屑流滑坡、泥石流等多种类型。

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地震、地下水位变化等,人为因素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开采和施工等。

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时,就可能引起滑坡地质灾害。

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1.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观地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规模和规律。

在现场调查时,需要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等进行详细的观测和记录,以便为后续的工程勘察提供重要的参考。

2.地质雷达勘查地质雷达勘查是一种非破坏性勘查方法,通过测量地下岩层、构造和地下水位等信息,来辅助分析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预测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地质雷达勘查可以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地面变形监测地面变形监测是一种通过GPS或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的地表变形监测手段,可以动态地记录和分析地表位移、地形变化等信息。

通过地面变形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过程和规律,及时预警和减轻滑坡灾害的危害。

1.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可以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生物工程的修复和重建等措施,来减缓和控制滑坡地质灾害的扩散和发展。

生态恢复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人类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适应能力。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条件。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是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预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包括地震监测网络、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地质灾害评估软件等。

这些仪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加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不仅仅是政府和专家的事,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3.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避免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

同时,应合理安排土地用途,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地质灾害的应对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紧急救援。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对受灾人员进行紧急救援,确保受灾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和安置。

同时,应尽快恢复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2.灾后重建。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及时组织专家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根据重建计划,应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确保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加强监测和防范。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加强地质环境的监测和防范工作,防止类似灾害再次发生。

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加强预警体系建设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防范地质灾害的方法

防范地质灾害的方法

防范地质灾害的方法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地质过程和现象,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的事件。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下面将对防范地质灾害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1.地质调查和监测地质调查是了解地质构造、地质地貌、岩层性质等的途径,有助于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通过对地质监测网的建设,可以实时监测地震、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预警和措施。

2.合理规划和土地利用合理规划是防范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城市建设中,应避开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如山区、河流附近等。

对于已经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应采取必要的改建或迁移措施,确保人们的安全。

3.加强工程建设和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基,采取加固措施以增强抗震能力。

对于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应通过土石方工程、挡墙等方式进行固土治理。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要求,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以增强抵御地震的能力。

4.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宣传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防范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级科研机构应加大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力度,提高预测和监测技术的准确性。

同时,要加强对公众和学生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地质灾害往往突发且破坏力巨大,因此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对地质灾害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疏散、抢救被困人员、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等。

综上所述,防范地质灾害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

通过地质调查和监测、合理规划和土地利用、加强工程建设和建筑设计、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宣传以及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等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工程建设单位和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作和持续的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地质灾害的挑战,保护我们的家园。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地质灾害G eologic hazard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肖海军(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 惠州 516000)摘 要: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种类非常多的国家,其分布范围非常广、破坏程度比较大,尤以西部矿山地区为主要多发带。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多,使得很多山体的地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之人们对植被环境的破坏,就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越来越大,为了避免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程度,本文从地质灾害的成因、灾害的种类和其产生危害的程度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有效的勘查方式及预防灾害的方法,以求将灾害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4-0180-2Discussion on geological hazard exploration methods and prevention ideasXIAO Hai-jun(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 seventh Geological Brigade,Huizhou 516000,China)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variety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its distribution is very wide, and the degree of damage is relatively large,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mining area as the main frequent zo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more and more mineral resources are exploited, and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many mountains is seriously destroyed. In addition, people's destruction of vegetation environment makes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more and more large. In order to avoid the degree of damage caused by disast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disaster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types of hazards and the degree of hazards are analyzed, and then some effectiv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damage caused by disasters.Key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exploration methods; preventive measures1地质灾害的成因地质灾害又分为人为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人类对矿山资源的肆意开采就是导致地质灾害产生的直接性人为原因;自然因素就是由于地壳的变动使得各个板块之间出现上升和下沉的现象。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81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

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小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

我国是采矿大国,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

近年来,各种矿山地质灾害明显上升,该文作者结合在湖南省多年矿山勘查的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矿山各种地质灾害的类型、产生、危害和防治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勘查方法。

1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采矿时对地下水必须进行疏干排水,甚至要深降强排,由此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

首先是矿井突水事故不断发生。

许多煤矿的上覆和下伏地层为含水丰富的石灰岩,特别是北方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不仅煤系内部有含水性强的地层,其下伏为巨厚的奥陶纪灰岩。

这些矿床随着开采的延伸,地下水经深降强排,产生了巨大的水头差,使煤层受到来自下部灰岩地下水高水压的威胁,在一些构造破碎带和隔水薄层的地段发生突水事故,严重威胁着矿井和职工生命的安全。

其次是由于疏干排水,使许多岩溶充水矿区引起地面塌陷,严重影响地面建筑、交通运输以及农田耕作与灌溉。

各矿区附近均有地面塌陷现象,水位下降很多,使厂矿、工业和生活供水原有系统发生吊泵,形成无法供水的局面。

2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和治理措施2.1 泥石流泥石流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但人们并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泥石流灾害,而是通过科学研究,不断认识其成灾机理和成灾规律,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加强防御建设,与泥石流灾害进行斗争。

矿山建设对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并加速松散固体物质的积累。

露天开采及坑采剥离废石速度较快,产生大量废土,是泥石流源地的主要形成原因,另外矿山修筑公路破坏山坡植被,产生大量弃土,矿山选矿排出的废渣也是泥石流物质来源。

(2)增大了水体补给量。

矿山建设中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改变了地面结构,调节雨水的能力显著降低,汇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增大,暴发泥石流的可能性也增大;矿山废石堵沟成湖,蓄积了大量的水体;有时在掘进坑道的过程中,掘开了地下水的主要通道,形成地下水突涌,使水体补给量增大。

地质灾害勘察方法及思路探讨

地质灾害勘察方法及思路探讨

地质灾害勘察方法及思路探讨发表时间:2019-04-16T10:33:02.0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高德强岩正雄黄杰[导读] 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以更加完善的技术手段与勘察内容保障地质灾害勘察的有效性,再以地质环境的保护,达到减少与避免地质灾害的目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50051 摘要:地质灾害对于人们生活环境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在地球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化过程中受到人为影响或自然环境影响以地质作用形成灾害性地质事件。

地质环境与人类生活活动的影响是相互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地质环境,给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需要以地质灾害勘察对地质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查与勘察,就地质情况作出分析,更好的保护地质环境。

当前在地质灾害勘察中已经有较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设备,能够在提高勘察水平的同时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就地质灾害勘察技术方法与技术思路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勘察;自然环境地质灾害是一种具有突发性性质的岩土体移动事件,突发性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自然演化与人为诱发两重性影响,既属于自然灾害,又属于人为灾害,从地质灾害对于社会的影响角度而言,其已经能够作为一个社会属性问题进行探讨。

为了创造更好的人类生产生活环境,需要在地质环境上就地质灾害问题作出预防、躲避与治理。

通过对地质灾害勘察技术的使用,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以更加完善的技术手段与勘察内容保障地质灾害勘察的有效性,再以地质环境的保护,达到减少与避免地质灾害的目的。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影响地质灾害是指区域性地质生态环境变异引起的危害,其对于人类生活环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对生产生活区域造成了破坏,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黄土湿陷、土地冻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火山、地热害等,这些由于地质情况不良造成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但究其原因,其产生也是由多种因素影响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地质界又将地质灾害称为缓慢性地质灾害,这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关键点,地质灾害的形成并不是突然性的,但其爆发且具有较高的突发性。

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

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

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地质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由地质构造活动、地质体变形和地下水等因素引起。

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监测与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

一、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首先,地质灾害监测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监测地壳运动、地下水位变化、地质体位移等数据,可以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和趋势,从而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地质灾害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风险区域,及时发现风险源头和异常现象,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比如,对于地质滑坡的监测,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和地面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滑坡体积和速度,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从而采取紧急疏散和防护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最后,地质灾害监测可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变化,可以预测灾害的发生时间和范围,为应急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及时采取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地质灾害监测的方法与技术地质灾害监测的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现场观测与监测、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数值模拟等。

首先,现场观测与监测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置监测站或地质灾害感知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过程。

比如,利用地震仪、GPS测量设备等,可以监测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为地震灾害的预警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利用卫星、航空遥感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实时监测地表形变、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情况。

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挖掘,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

此外,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为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新手段。

比如,借助智能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地下水位、岩体位移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措施探讨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措施探讨旺 扎,吾金多吉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工业产能的快速增长,我国对矿产开采的需求不断增加。

地质灾害的勘查与防治成为了地质工作者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出发,结合现代地质勘查常用的技术手段,从技术引进应用、法律法规制定、人才队伍建设与工程处理等五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勘查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探讨1 地质灾害相关概述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山体塌陷和泥石流等,具体介绍如下。

(1)滑坡。

由于地震、地下水活动和河流冲蚀等因素,导致斜坡上土体或岩体因重力作用沿剪切破坏面整体或分散滑移的现象被称为滑坡。

滑坡多发生在土体松散、岩体抗剪强度低的地区。

持续性降水会极大程度增加滑坡发生的概率。

一方面,雨水的渗入会大幅增加松散土体的整体饱和度,增加土体和岩体的整体质量,从而引发滑坡;另一方面,风化带和半成岩等岩层内部的滑动面在受降水影响后,整体抗剪强度降低,进一步增加滑坡发生的概率。

(2)崩塌。

崩塌的地质活动发生条件与地质构造环境和滑坡基本一致。

在实际的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崩塌和滑坡往往相互关联,并相互转化。

一方面,多次崩塌所形成的崩塌结构整体抗剪强度较差,容易形成滑体,从而引发滑坡;多层次滑体在下滑过程中由于质量和结构差异,会发生碰撞,导致土体和岩体的滑坡转化为崩塌;另一方面,崩塌岩层冲击到滑体会引发新的滑坡灾害,而滑体遇到陡峭地势则会直接导致新的崩塌灾害。

二者的相互转化和影响会大大增加该类型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3)泥石流。

泥石流通常作为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出现。

其地质活动发生条件与地质构造环境(除水体条件外)基本相同于滑坡和崩塌。

滑坡和崩塌转化为泥石流的情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在滑坡和崩塌过程中伴随着强降雨,直接转化为泥石流;另一种是滑坡和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携带的土体和岩体物质堆积在水源环境附近,并由降水等条件触发形成泥石流。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措施与应对策略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措施与应对策略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措施与应对策略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对于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勘察报告中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应对策略。

一、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措施1.1 案例分析在编写勘察报告时,首先要进行地质灾害的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历史上发生的地质灾害,可以了解潜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来源,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1.2 地质灾害调查在勘察报告中,地质灾害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可以确定灾害类型、规模和发生概率等因素,为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1.3 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在风险评估中,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通过对灾害潜在影响范围、频率和严重程度等进行评估,可以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4 风险管理策略在勘察报告中,需要提出对应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预防措施:通过改变工程造价或者设计方案等,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预防措施可以包括加强地质勘查、合理规划用地、采用可靠的材料和设计等。

(2)监测与预警: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使用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

(3)应急响应:在地质灾害发生后,需要有应急响应机制。

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和提供紧急救援设备等,以减少灾害损失。

二、应对策略2.1 技术手段地质灾害应对中的一项重要策略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这包括使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卫星等,以获取地质灾害的准确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 法律法规在勘察报告中,应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包括土地使用法、环境保护法等,以确保在工程建设中遵守相关规定,从而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2.3 人员培训为应对地质灾害,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摘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勘查,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来防治。

本文首先对矿山开采引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分析,其次探究了主要的地质灾害特征及其控制措施,包括泥石流,崩塌和滑坡,最后,指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探方法,包括地球信息技术,水文地质和岩土测试方法,地球物理调查方法,以作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勘查;勘查方法
1地质灾害问题与防治措施
1.1山体塌陷
在开采矿石期间,矿山的开采人员不断从地下挖掘矿石,并将其通过工具运输至地上。

长此以往,采矿区与地面之间的顶板岩层失去了矿层的支撑力,矿石覆盖层的重力不断向下施加压力,导致表层下沉弯曲,产生拉应力。

当应力增加到岩石层无法承受的范围时,表层将逐渐产生裂纹,直至其破裂并坠落,从而顶部的覆盖层彻底失去岩石层的支撑。

随着采矿的持续进行,采矿区的面积逐渐扩大,从地表开始,相继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崩塌盆地,并且越来越大。

虽然矿山在采矿后造成了地质灾害,但如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补救措施,还有可能对其进行修复。

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采矿企业的缺少科学的计划,并且在采矿过程中手段不够规范。

长期以来,采矿企业对矿山的盲目开采导致一个又一个采空区的形成,这对采矿人员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采矿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这需要采矿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操作规范,与此同时能够正确使用采矿设备,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

1.2泥石流
这种灾害发生的非常突然,且危害性较大,发生之后会使整个矿区无法正常运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一般来说,为了控制采空区的坍塌,人们会利用现场的矿床使地表堆积更松散的物料。

此外,采矿业中更多的废石堆积在矿区,为水流的聚集提供了机会与场所,此外,矿井下的水源可能也会在施工过程中不慎被挖掘出来,长期聚集形成泥石流。

采矿过程中矿山地形的变化也会导致泥石流的发生,例如在长期的采矿过程中改变了山体的结构,令原本平缓的山体坡度变得陡峭,从而引发泥石流。

对于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人们普遍会采取生物控制措施。

此外,相关企业还会开展工程控制,有效控制并规范各项采矿作业,认真调查对工程开展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尽量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1.3山体滑坡
通常情况下,往往是各类因素交织在一起,引发山体滑坡灾害,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暴雨气候中发生。

因为矿井长期暴露在外,矿井的外部往往会露出很多岩石,岩石成分不同,材质有所差异,风化程度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密度较大的岩石比较突出,因此在空气和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它不断进行风化反应,内部结构发发生变化,强度逐渐降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它会因自重而断裂和掉落。

此外,矿区的地质环境如果发生变化,其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较大的岩石分裂成几个部分,导致矿井周围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极有可能引发山体滑坡。

此外,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山体滑坡。

对于这些地质灾害,如若想
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应在开采前探索场地环境,研究岩层的稳定性和山体的陡度。

对于一些陡峭的矿体,应采取保护措施,例如使用防滑挡土墙,防滑链或加固挡土墙。

也可以利用人力进行山体加固,或进行土层加固和山地土壤固结。

2勘查方法
2.1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方法
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法的核心就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RS)主要用于大面积区域的勘查工作,它可以形成不同尺度,并且根据所需的不同尺度,对勘查出的结果进行解释分析。

其可使用航空和卫星电影进行解读,具有直观,真实,准确和有效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GPS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的科技属性,且勘查的精准度极高,设备操作便捷灵活,且设备体积小巧易携带。

目前,GPS定位仪一般被用作勘查矿山环境,技术人员可通过该设备获取矿山的三维坐标,掌握准确的数据[1]。

矿山地质灾害的诸多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GPS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其可以将多源因素进行叠加,并对其中信息进行分层处理,得出分析结果。

因此,GPS可以充分实现矿山环境勘查和灾害问题的动态模拟评估。

2.2水文地质与岩土力学试验方法
水文地质测试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测试矿山地质水质、测试有害物质等多项内容。

岩土力学测试指的是岩石物理性质以及原文力学等各项内容的测试。

由此可见,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的依据相应规范和要求,完成对水文地质、岩石物理性质等各项内容的合理测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精准的判断矿山环境,以及其地质结构,若地质结构稳定性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相对来说也就较低[2]。

由此可见,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应依据矿山开采的具体特点,以及相应的要求,定期对矿山区域的水文和力学情况进行测试,这一方面提高判断矿山地质结构稳定性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如果在测试过程中,矿山地质结构出现不稳定时,相应的工作人员可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通过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控制地质灾害发生时,造成的损失,从而保证开采矿山作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利用岩土间电导率差异来进行地质勘查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其可以研究深度方向上的电气变化以及水平方向上的电气变化,并通过参数转换获得更突出的有效异常比率参数。

并借助参数结果来对潜在灾害的深度和范围进行推断与解释。

此种方法对于较深的采矿区,地面下水系统,岩石风化层等的勘探非常有效[3]。

浅层地震方法是通过人为手段来激发地震波,然后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规律。

其本质上是一种通过识别地下地质构造,来以此获取地层岩性信息的地球物理方法。

浅层反射法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界面的波动,还可以检测埋藏的断层和空洞。

其对于勘查坍塌柱和各种异常物体效果非常显著,如滑坡,裂缝面和采空区。

3预防矿山地质灾害
随着人们对矿山资源开擦的不断深入,矿山灾害越来越严重,各种灾害隐患对会对矿山的开采造成一定制约,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恶化日益加剧的矿山环境表明,人们必要将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尽量降低灾害造成破坏[4]。

政府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矿山环境与灾害原的监管,以及相应的治理力度,降低灾害的发生几率。

矿山企业自身要对自身的开采行为进行规范,确保矿产资源开采的合理性,处理好短期效益和长远发
展两者间的关系,从设计到闭坑都要做好防灾减灾。

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工
作的重视程度,将矿灾害、安全生产等各项内容进行统一,并且要合理的应用先
进的科学技术,研究灾害发生机制,构建灾害检测、评估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
合理应用。

结语:
本文主要是针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探方法进行探索。

并提出相应
灾害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关技术人员还需不断优化勘查方法,发挥出勘查方法的最大优势,从而加强矿山环境管理工作,促进中国矿业可持续
发展。

参考文献:
[1]霍然.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勘查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18(07):168-169.
[2]胡志涛.浅析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对策[J].世界有色金
属,2018(02):189-190.
[3]李青燕,符万鹏.新邵县DS滑坡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方案优化研究[J].采矿技
术,2016,16(05):32-35.
[4]侯俊东,肖人彬.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治理的社会网络结构优化及策略[J].管理
评论,2015,27(02):1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