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2章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版 (第一、二章的课后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版 (第一、二章的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习题1-2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时的反向电流为10μA ,试问它在20℃和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 1.25A Aμμ-⨯=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80A Aμμ⨯=习题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电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αU ,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动态电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100B i Aμ=80Aμ60A μ40A μ20A μ0Aμ0.9933.22安全工作区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1μA ,β=30;试估算该管在50℃的I CBO 和穿透电流I CE O 大致等于多少。

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时,I CBO 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时,β大约增大1% 。

解:20℃时,()131CEO CBO I I Aβμ=+=50℃时,8CBO I Aμ≈()()()05020011%3011%301301%39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βμ=+==习题1-12一个实际PNP 型锗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分别如图P1-12(a)和(b)所示。

①查看该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 O 约为多大?输入特性的死区电压约为多大?②为了使PNP 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其u BE 和u BC 的值分别应该大于零还是小于零?并与NPN 型三极管进行比较。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在学习电工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的答案往往是我们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程度、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参考。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呈现《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的课后答案,并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电路部分的习题。

在第一章中,关于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的题目,答案的重点在于对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时,我们需要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即 I = U / R 。

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根据给定的电路参数求出未知量。

在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分析方法。

对于复杂电路的分析,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是常用的工具。

在习题答案中,我们会看到如何正确地选择节点和回路,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

这需要我们对电路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接下来是第三章的暂态电路分析。

这部分的课后习题主要涉及到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答案中会详细展示如何利用初始值和时间常数来计算电路在不同时刻的电压和电流。

理解暂态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解决这部分的习题至关重要。

在电机和变压器部分,第四章的习题答案围绕着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性能参数展开。

我们需要了解电机的电磁关系、转矩方程和调速方法等内容。

例如,在计算电机的转速、转矩和功率时,要准确运用相应的公式。

第五章的变压器部分,课后答案重点解释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比关系和等效电路。

通过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掌握如何计算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变换,以及如何分析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在电气控制部分,第六章的习题答案涵盖了各种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需要学会读懂电路图,理解各种电器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例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同时,能够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电气控制电路。

第七章的电工测量部分,课后答案主要涉及到各种电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分析。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整套教学课件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整套教学课件
最后讨论电路的暂态分析。介绍用经典法和三要素 法分析暂态过程。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
路元器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1.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变压器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负载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 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1.2 电路模型
实为际了的便电于路分是析由与一计些算按实需际要电路起,不在同一作定用条的件元下件常或忽器 件略所实组际成部,件如的发次电要机因、素变而突压出器其、主电要动电机磁、性电质池,、把电它阻看器 等成,理它想们电的路电元磁件性。质是很复杂的。
(3)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
I
例如:图中若 I = 3 A,则表明电
+
流的实 际方向与参 考方向相同 ;反之,
E–
若 I = –3 A,则表明电流的实际方与参
R 考方向相反 。
R0
在电路图中所标电压、电流、电动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第 1 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5 基尔霍夫定律 1.6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7 支路电流法 1.8 叠加定理 1.9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10 戴维宁定理 1.11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1.12 电路的暂态分析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2)

按电路结构不同分 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之一
TTL 集成门电路
输入端和输出端都用 三极管的逻辑门电路。
CMOS 集成门电路
用互补对称 MOS 管构成的逻辑门电路。
CTMT按LO功S即能即T特rCa点onms不ipstl同oerm分-TenrtaanrsyisMtoretLalo-gOicxide-Semiconductor
uI 增大使 uBE > Uth 时,三极管开始导通,
B
uBE < Uth
C 三极管 截止状态 等效电路
E
iB > 0,三极管工作于放 大导通状态。
EXIT
一、三极管的开关作用及其条件
iC 临界饱和线 放大区
M IC(sat)
T
S
IB(sat)
uI=UIH
+ uBE
-

Q

截止区

A
O UCE(sat)
VCC
UCE(sat) O
上例中三极管反相 器的工作波形是理想波 形,实际波形为 :
t
EXIT
二、三极管的动态开关特性
uI UIH
UIL O iC 0.9IC(sat)
0.1IC(sat) O uO VCC
IC(sat)
ton
toff
UCE(sat) O
uI 正跳变到 iC 上升到 0.9IC(sat) 所需的时间 ton 称 为三极管开通时间。
3.6 3.6
V V
因此,输入有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
微饱和 放大 截止
EXIT
2. 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
• 输入均为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
VCC 经 R1 使 V1 集电结和 V2、

电工学简明教程3

电工学简明教程3

E IS = R0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 电路而言, 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 内部则是不等效的 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 中不损耗功率, 例:当RL= ∞ 时,电压源的内阻 R0 中不损耗功率, 中则损耗功率。 而电流源的内阻 R0 中则损耗功率。 等效变换时 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②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a a + a a – E E – IS R0 + IS R0 R0 R0 b b b b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③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串联的电路, ④ 任何一个电动势 E 和某个电阻 R 串联的电路, 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I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U b a
−b
+ 5V –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 计算2 电阻中的电流。 计算2Ω电阻中的电流。
1Ω 2A 3Ω + 6V – 6Ω + 12V – (a) 1Ω 2Ω
解:
I 2A 3Ω 2A
1Ω 1Ω 2V 6Ω (b) – 2Ω I 4A (c)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4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 定律(KCL、KVL)列方程组求解。 定律(KCL、KVL)列方程组求解。 I1 I2 a + E1 − R1 1 I3 R3 R2 3 2 + − E2

2024版年度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2024版年度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目录•课程概述与教学目标•电路基础概念与定律•直流电路分析与应用•交流电路基本概念与性质•三相交流电路分析与计算•电机与变压器基本原理及应用•供电系统与安全用电常识•实验技能培养与操作规范课程概述与教学目标03适用范围适用于高职高专、成人教育等电气类专业教学01教材内容包括电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等内容02教材特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注重实践应用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介绍1 2 3掌握电工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素质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顺序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评估与反馈评估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多种评估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学生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电路基础概念与定律电路组成及基本物理量电路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基本元件组成,形成闭合回路以传输电能。

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功率等是描述电路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其中电流表示电荷的流动速率,电压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数所产生的电势差,功率则表示单位时间内转换、使用或耗散的电能。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在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即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应用欧姆定律是分析线性电阻电路的基本定律,可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还可推广至交流电路中的复数表示形式。

电阻串并联及等效变换电阻串联电阻串联时,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R=R1+R2+...+Rn,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电阻并联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处处相等。

电工学简明教程

电工学简明教程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1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组成;电源.负载.中间环节2)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1.2电路模型1)电路模型简称电路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所选的电流的参考方向并不一定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2)在参考方向选定之后,电流之值才有正负之分1.4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额定电压=U N 额定电流=I N 额定功率=R N2)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实际值不一定等于它们的额定值1.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两个串联电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R来代替,等效的条件是在同一电压U的作用下电流I保持不变.2)等效电阻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之和.R=R1+R23)两个并联电阻也可用一个等效电阻R来代替4) 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1/R2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2.1正弦电压与电流1)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秒)称为周期T.每秒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F,它的单位是赫[兹](HZ)2)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i,u及e分别表示电流,电压及电动势的瞬时值.瞬时值中最大的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下标m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Im,Um及Em分别表示电流,电压及电动势的幅值.3)正弦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大小往往不是用它们的幅值,是常用有效值(均方根值)来计量.4)t=0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位角或初相位5)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角之差或初相位角之差,称为相位角差或相位差,用φ表示6)在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同相的(相位差φ=0)7)在电感元件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流比电压滞后90°(相位差φ=+90°)8)在电容元件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流比电压超前90°(φ=-90°)9)在电阻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就是电阻R10)在电感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为ωL它的单位为欧[姆]11)在电感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为1/ωC它的单位为欧[姆]12)阻抗的实部为“阻”,虚部为“抗”13)对电感性电路(XL>XC),φ为正;对电容性电路(XL<XC),φ为负14)在交流电路中,平均功率一般不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如将两者的有效值相乘,则得出所谓视在功率S,即S=UI=∣Z∣I²。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2章.ppt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2章.ppt

返 回分析与思考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解零状态响应如图 (d) ,电容无初始储能,换路后利用 戴维宁定理电路可简化为图 (e),其中
2 3 6 3 R C 10 3 10 s 2 10 s 时间常数 3 t


2 R R // R Ω 0 . 667 Ω 1 2 k 3
例如图 (a) 所示电路,换路前电路已稳定,t=0 时将开 关由 a 端换接到 b 端,已知 US1 = 3 V, US2 = 15 V, R1 = 1 kΩ, R2 = 2 kΩ,C = 3 μF ,求 uC。
a
U
S1
S
b
U
S 2
R1
uC
C
R2
R 2 u ( 0 ) U 2 V C S 1 R R 1 2
u ( 0 ) U R I ( 6 5 ) V 30 V C 0 2 S
换路后电容经 R3 及 R1 与 R2 的并联电阻放电,响应为零输入 响应。电路可简化为图所示,其中等效电阻设 3 6 R ( R // R ) R ( 8 ) Ω 10 Ω 1 2 3 3 6 6 4 电路的时间常数 iC RC 10 10 10 s 10 s 所以
返 回分析与思考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2.2 (2) 【答
可否由换路前的电路求 iC(0) 和 uL(0)? 不可以。
返 回分析与思考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2.3 (1) 如果换路前电容 C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uC(0) = 0,而 t 时, iC() = 0,可否认为 t = 0 时,电容 相当于短路, t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 C 不 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答 换路前若电容 C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uC(0) = 0 ,又 t 时, iC() = 0 ,故可认为 t = 0 时电容相 当于短路, t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而若换路前电容未处 于零状态,则 uC(0) 0 ,电容不可视为短路,但 t 时仍 有 iC() = 0 ,电容仍可相当于开路。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R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 ( A ) 1.4.2 (C ) 1.4.3 (C ) 1.4.4 (B ) 1.5.1 (B ) 1.5.2 (B ) 1.6.1 ( B )1.6.2(B ) 1.8.1 (B )1.9.1 ( B )1.9.2 (B )1.9.3 (B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 1.4.5 ( 1)略 (2)元件 1 和 2 为电源 ,元件 3, 4 和 5 为负载(3)( -560-540+600+320+180)*w=0 平衡 1.4.6 380/(110 2/8+R)=8/110 ,所以 R ≈3.7K , W =(8/110 )2× 3.7K ≈ 20W1.4.7 电阻 R=U/I=6/50* 103=120,应选者( a )图.1.4.8 解: 220/ (R1+315)=0.35A ,得 R1≈ 314 .220/ (R2+315)=0.7A , 得 R2≈ 0 .1.4.9(1) 并联 R2 前, I1=E/(R 0 +2R e + R 1 )=220/ (0.2+0.2+10 )≈ 21.2A.并联 R2 后, I2=E/(R 0 +2R e + R 1 ∥R 2 ) ≈ 50A.(2) 并联 R2 前, U2=R1*I1=212V,U1=(2R e + R 1 )*I1=216V.并联 R2 后, U2=(R 1∥ R 2)*I1=200V,U1=2R e +R 1∥ R 2=210V.(3) 并联 R2 前, P=212*21.2=4.5KW.并联 R2 后, P=200*50=10KW.1.5.3 I3=I1+I2=0.31 uA ,I4=I5-I3=9.61-0.31=9.3u A , I6=I2+I4=9.6 uA.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 S 断开还是闭合 =200 .R ab = R 5 ∥(R 1 + R 3 )∥( R 2 + R 4 )1.6.4 解: U a =U 1 =16V,U b =< [(45+5) ≈5.5]+45 >× 16/ <[(45+5) ∥5.5] ∥5.5+45 > ≈ 1.6.U c =( 45+5) ∥ 5.5 × U b / R 总 ≈ U b /10=0.16V , 同理 R d ≈U c /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 U 2=(R1+RP ) U 1 / (R1+RP+R )2 ≈ 8.41V.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 U 2 =R2*U 1 / (R1+RP+R )2 ≈ 5.64V.所以输出范围为 5.64-8.14. 1.6.61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 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带入数据得 I1=I2=20A,IL=40A1.8.2 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 R1 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 单独作用:解I ' R 1 (R U 1 2 //R 3 ) R 4 1 2 A 1 1 1 5 2II2 R I 1 3② I S 单独作用:分流'' R 411* 2 4 SAR 4 R 1(R 2 // R 3 ) 1 1 0.55所以 I 1' '' 113 6 A , 5I 30.5 * I 1A 51.9.4解:根据 KCL 得则I 3I 2 - I 12 - 1 1AU 1 R 1I 320* 1 20V, U 2U 1 R 2 I 220 10 * 2 40V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 : P 1U 1I 120 * 1 20WP 2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 :-U 2 I 2 -40 * 2 -80WR 1电阻吸收功率 : P R1220* 1220WR 2 电阻吸收功率 : P RR 2 210* 2240W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I11 2 1 1 (1//1)3 ,I35A1.9.6 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2I稩 II8 - 21A 2 1 1 21.9.7 解:设E单独作用u ab’ = E/4 = 1/4 ×12 =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u ab - u ab ’=10-3=7V1.10.1 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 (从上到下)U oc =4×10-10 = 30VR eq=4ΩI=30/(4+1)=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U OC R eq 2 8 6V 4则IU OC R eq 21A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 I 1, I 220 I 1 10 I 1 U OC 10I 2 150 14I 2 I 1 I 25 A 5 20 10I 1 1204 I 250VR eq0 IU OC R eq 105 A1.10.4解:先用网孔法求出I1(R3 I2R4) I1I 2 AR4 I2 U I 28I12 A2 I210I7A1 4U OC REQ U R2IR2 410 8 2该R1的电流从下到上为I11.10.5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图等效为有U1=E1=4V(b)图等效为有I 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1.11.4 解:V AV B VAV AV C V B1.12.9解:1. 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 后, uc(--)=0, t 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 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 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Uc(2*10E-2s)=10-6.32exp(-3)v=9.68v3. 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i(0+)=i(0-)=-6/5AI(--)=6/5AT=i/R=9/5sI(t)=6/5-12/5exp(-5/9t)A利用叠加法得:i(t)=9/5-8/5exp(-5/9t)A1.11.2 解:S断开时,UA243 3.9X 20 12205.8V S闭合时,UA1223.9X 20 12 2V1.11.3 解:利用叠加定理计算1.50v单独作用VA' R2 // R3 X 50 100R1 (R2 // R3) 72. 50v单独作用VA'' R2 // R3 X ( 50) 200R2 ( R2 // R3) 7VA VA' VA'' 100 / 71.12.6 解:(a)i(0+)=i(0-)=0,i( )=3A(b)i(0+)= i(0-)=0,i( )=1.5A(c)i(0+)= i(0-)=6A,i( )=0(d)i(0+)= i(0-)=1.5A,i( )=1A1.12.7 解: uc(0+)=uc(0-)=R3I=60VUc( )=0=RC=[(R2//R3)+R1]C=10mS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Uc( )=18v=RC=4mSUc(t)=36e-250t+181.9.9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 I U1 单独作用 :I ’=U1/(R1+R)=5A IS 单独作用 :I ’ =R1/(R1+R) IS=1A 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 IU1=IR3-IR1=6A UIS=RI+R2IS=10V(3) PU1=60W 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 PU1+PIS=PR1+PR2+PR3+PR=8功0W 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 A 选择题第 2.2.2 题B 基本题2.2.3U=220V,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一二章习题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一二章习题答案

(a)
(b)
b
I s1
U s1 R1
10 1
10A
Is2
Us2 R2
6 3
2A
网络简化如图(c)所示。 对图(c)电路, 可按分流关系求得R的电流I为
a
I
Is1 R1 Is2 R2 R
Is
a I
R12 R b
(b)
b
(c)
3
I
R12 R12
R
I
s
4 12 3 6
4 3
1.333A
4
注意:用电源变换法分析电路时,待求支路保持不变。
1.375e100t
A
波形图
例:电路如图,t=0时合上开关S,合S前电路已处于
稳态。试求电容电压 uc和电流 i2、iC。
t=0 S
9mA
R 6k
uC+-
iC
C 2F
i2
3k 9mA
R 6k
+
uC (0-)
t=0-等效电路
解: 用三要素法求解
t
uC uC () uC (0 ) uC () e
w 2pf 2p ´ 50 100prad / s U1 10V , q1 60° U2 20 2V , q2 30°
所以 u1 2U1 sin(wt q1) 10sin(100pt 60°)V u2 2U2 sin(wt q2 ) 40sin(100pt 30°)V
例10、如图(a)、(b)所示电路中, 已知电流表A1、A2、A3都是
S闭合后, 各支路电流的初始值和电感上电压的初始值。
解 (1) 由已知条件可得
uC (0 ) 0 , iL(0 ) 0 (2) 求t=0+时, uC(0+)和iL(0+)的值。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第二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第二章

图 2.4.3(a)
VuCE = (4.5 – 7.5) V =
-3V
精品课件
AuΔ Δu uC BE E0.0347 5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当输入正弦波 uI 时, 放大电路中相应的 uBE、 iB、iC、uCE、uO 波形。
图 2.4.6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的电压电流波形
精品课件
二、图解法的应用
= (50 0.04) mA =
图 2.4.3(a)
2UCEmQA= VCC – ICQ Rc = (12 - 2 3)V = 6 V
精品课件
2.4.3 图解法
在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直接用作图的方 法求解放大电路的工作情况。
1. 图解的基本方法
(1) 图解分析静态
① 先用估算的方法计算输入回路 IBQ、 UBEQ。 ② 用图解法确定输出回路静态值
第二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1 放大的概念 2.2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3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5 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2.6 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2.7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8 多级放大电路
2.1 放大的概念
本质:实现能量的控制。 在放大电路中提供一个能源,由能量较小的输入 信号控制这个能源,使之输出较大的能量,然后推动 负载。
的输出 uo 波形。
ICQ
O
tO
O
t
Q UCEQ
uo = uce
精品课件
uCE/V uCE/V
2. i真C
Q 点过高,引起 iC、uCE的波形失真—饱和失
iC / mA
Q
ib(不失真)
ICQ
NPN 管 uo波形

《电路分析教程(第三版》第二章习题与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教程(第三版》第二章习题与答案解析
题2-26图
解按等效概念,图(a)、(b)的等效电压源如题2-26解图所示。
题2-26解图
2-27(略)
2-28(略)
第3章习题解析
3-1如图示电路,试用网孔法求电压u1。
题3-1图
解在各网孔中设网孔电流i1,i2,i3,可列各网孔方程如下:
2i1–i3= 10 – 5
2i2–i3= 5
2i3–i1–i2= –2u1
(2)全电路消耗功率为多少?说明什么规律?
题2-2图
解(1)根据所标示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有
P1=u1i1=9 × 1W= 9W
P2=u2(i1)=5 × (1 )W=5W
P3=u3i2=(4 ) × 2W=8W
P4=u4i3=6 × (1 )W=6W
P5=u5(i3)=10 × 1W= 10W
(2)全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P=P1+P2+P3+P4+P5= 0
该结果表明,在电路中有的元件产生功率,有的元件消耗功率,但整个电路的功率守恒。
2-3如图示电路,(1)求图(a)中电压uAB;(2)在图(b)中,若uAB=6V,求电流i。
题2-3图
解对于图(a),由KVL,得
uAB=(8 +3 × 16 + 2 × 1)V= 7V
I5= = 0.5mA
由KCL,得
I2=I4+I5= 1.5mA
设流过2k电阻的电流为I,得
I=I1+I5= 3.5mA
由KVL,有
US2I= 3I3
解得
US= 13V
2-15对图示电路,试求uAB。
题2-15图
解由KVL,可得
uAB=( × 12 + 56)V= 5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第2章
2.1 2.2 2.3 2.4
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电压与电流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2.5
2.6 2.7 2.8 2.9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电路中的谐振 功率因数的提高 三相电路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1.3 初相位
u i u i
u Umsin( t 1 )
i Im sin( t 2 )
t
0
2
1
i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角之差或 是初相角之差,称为相位差,用 表示。 u 和 i 的相位差为
( t 1 ) ( t 2 ) 1 2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例 1] 若已知 i1 = I1msin(t + 1) = 100sin(t + 45) A、 i2 = I2msin(t + 2) = 60 sin(t 30) A ,求 i = i1 + i2。 [解] 正弦电量的运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把
正弦电量 (时间函 数) 所求 正弦 量 变换
i Im sin( t )
上式中
的相量式为 (有效值相量)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I I (cos jsin ) Iej I
j 1
按照正弦量的大小和相位关系画出的若干个相量 的图形,称为相量图。
[例]
若 i1= I1msin(t + i1) i2 = I2msin(t + i2), 画相量图。
电感不消耗功率,它是储能元件。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3.3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设在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 (1) 电压电流关系
i
+ u C

由 有
u U m sin t
iC
i = CUmcost = Imsin(t + 90)
j
• I2m
i2
O
设 i1= 65,i1 = 30。
i1
相 • 量 I1m 图 1
注意
只有正弦周期量才能用相量表示; 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
相量是表示正弦交流电的复数,正弦交流电是 时间的函数,两者之间并不相等。
想一想,正弦量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它们各适 合在什么场合应用?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例如:
t = 0 时,
i
i Im sin t
i0 0
i Im sin( t ) i0 Im sin 不等于零
i
O
t
O
t
t 和 (t + ) 称为正弦量的相位角或相位。它表明正弦量
的进程。 t = 0 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位角或初相位。 若所取计时时刻不同,则正弦量初相位不同。
i i
U, I
O u i
t
+
O

t
实 际 方 向

+

u
R
+


u
R
表征正弦量的三要素有 幅值 频率 初相位
正半周
负半周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1.1 频率与周期
周期 T:正弦量变化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 f:正弦量每秒内变化的次数; I m 1 f T
0 –Im i 2 t T/2 T t T


u Ri RIm sin t Um sin t
Um U R Im I
式中 U m RIm 或
可见,R 等于电压与电流有效值或最大值之比。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3.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1) 电压电流关系
i Im sin t
平均功率
P=0 t 2 0 – – U 2 无功功率 Q UI X L I XL 当 u、 I 实际方向相同时(i 增长)p > 0 ,电感吸收功率; 电感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规模称为无功功率。其值为瞬 当 u、 I 实际方向相反时 ( i 减小)p < 0,电感提供功率。 时功率的最大值,单位为 (var) 乏。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电路分析是确定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关系及能量的转换问题。
2.3.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设在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i + u R
(1) 电压电流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 设
u iR
i Im sin t
瞬时值是交流电任一时刻的值。 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i、u、e 分别表 示电流、电压、电动势的瞬时值。 最大值是交流电的幅值。用大写字 母加下标表示。如 Im、Um、Em。 有效值与交流热效应相等的直流定 义为交流电的有效值。 根据上述定义,有 得
i Im 0 –Im 2 t T/2 T t
i Im sin( t i )
u
O
p i
t
i Im sin t u Um sin t
瞬时功率
p ui UI (1 cos 2 t)
P=UI
O
t
平均功率
转换成的热能
1 P T
W Pt
U2 2 p d t UI I R 0 R
T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3.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当电流为正弦量时:

T 0
Ri 2dt RI 2T
Im I 2
同理可得
1 T 2 I i dt 0 T
Um U 2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Em E 2
2.1.3 初相位
正弦量所取计时起点不同,其初始值(t = 0 时的值)及 到达幅值或某一特定值所需时间就不同。
2 2f 角频率 : T
[例]我国和大多数国家的电力标准频率是 50 Hz,试求其 周期和角频率。 [解]
1 T 0.02 s f
= 2f = 2 3.14 50 rad/s = 314 rad/s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1.2 幅值与有效值
u
相量图 +j

i O
U
t
O
I

电压超前电流 90 电压与电流大小关系
+1
电压与电流相量式
U = IXL jI X L U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 功率
i + u – L
波 形 图 u i
0
p + +
t
i Im sin t u U m sin( t 90 ) 瞬时功率 p ui UI sin 2t
O XL与 f 的关系
XL = L
f
感抗与频率 f 和 L 成正比。因此, 电感线圈对高频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 而对直流可视为短路。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3.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1) 电压电流关系 i + u – L
波 形 图
i I msin t
u U m sin( t 90 )
相量图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 功率
+ u –
i C
波 形 图 O p + O
i
u

t
u U m sin t
i Im sin( t 90)
瞬时功率 p ui UI sin 2 t 平均功率 P=0
+


t
无功功率
Q UI X C I 2
本章还将讨论三相交流电路和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交流电路具有用直流电路的概念无法理解和无法分析 的物理现象,因此在学习时注意建立交流的概念,以免引
起错误。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1 正弦电压与电流
直流电路在稳定状态下电流、电压的 大小和方向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如右上图 所示。 正弦电压和电流是按正弦规律周期性 变化的,其波形如右下图所示。 电路图上所标的方向是指它们的参考 方向,即代表正半周的方向。 负半周时,由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 反,所以为负值。
2.3.3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1) 电压电流关系
i + u – 波 形 图 C i u +j • I
u U m sin t
i Im sin( t 90)
O
t
O • U +1
电流超前电压 90 电压与电流大小关系 U = IXC jI X C 电压与电流相量式 U
当u 、 i 实际方向相同时(u 增长)p > 0,电容吸收功率; 电容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规模称为无功功率。其值 为瞬时功率的最大值,单位为 (减小 var)) 乏。 当 u、 i 实际方向相反时(u p < 0,电容提供功率。
电容不消耗功率,它是储能元件。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du dt

XC
XC 1 2 fC
1 Im X C 式中 U m Im C 容抗 X 1 C C
O XC 与 f 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