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第一,

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第二,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结构;第三,各阶段出现有一

`定次序;第四,前阶段是后阶段的结构基础;第五,两阶段间非截然划分;第六,

新水平的构成。①皮亚杰指出,儿童心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并具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 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并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会改变。各阶段由低到高,不能

逾越,也不能互换。实际上,每一阶段是形成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前后阶段之

间具有质的差异。此外,儿童心理发展并不是呈阶梯式的截然分成几个阶段,而

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

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着旧质。①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儿童的成长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具有一定规

律的,是经历由量变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

度时,于是新质就代替了旧质而跃上优势地位,量变引起了质变,发展出现了连

续中的中断,新的阶段开始形成。②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资料,

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的阶段:乳儿期(从出生到满1岁),婴儿期

(从1岁到3岁),学龄前期(从3岁到6、7岁),学龄初期(从6、7岁到n、

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从n、12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从

14、15岁到17、18岁)。同时他还指出,儿童发展相邻阶段既是相互区别的,又

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上一个年龄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年龄阶段的开始,也常表现

出很大的差别。一方面,相邻的年龄阶段有质的差别,不应该把学前儿童当作小

学儿童看待,也不能把小学儿童当作学前儿童看待。另一方面,每个年级阶段又

不是孤立的,前一个阶段和后一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

而是逐渐过渡的,6、7岁到n、12岁是属于小学时期的,但事实上,6、7岁儿

童还带有很多学前儿童的特征。③

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儿童发展的阶段性说明学前儿童

和小学生确有不同阶段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的年龄

阶段的特点分阶段的进行,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作幼儿看待,也不能幼儿教育成人

化。儿童发展的连续性说明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是按照顺序持续发展的,这一特点

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不断加深教

育内容,避免突击性和跳跃性。所以说,儿童的发展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又要受

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个性特点的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及连续性的特点,决定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儿童发展的特点出发寻求有效的途径。小

学一年级的儿童,正处于学前期与学龄期的过渡时期。在此阶段,儿童一方面保、

留着学前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以及以游戏为主的基本活动形式;另一方面

随着儿童进入学校,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飞速提高,使其

有可能从事学校的学习活动。但是,一个与幼儿园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以及新的作息制度、人际关系,给初入学的儿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过渡,对儿童的个体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3.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

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

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

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

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学生们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各得其所,使

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建立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素

质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为21世纪培养新型的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①

我国教育改革已转向重视教育内在规定性的表现。这里所言“素质”之主体

是由人组成的民族和每一个学生。以提高民族和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正是体

现了教育作为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之内在规定性,是提倡“以

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社会以人为本,教育以提高人

的素质为根本宗旨,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表明了素质

教育的进步性、合理性和应向教育内在规定性回归而具有的科学性。②

与应试教育相对,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并把素质的培养作为

学校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和关注,它也被公认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纲要》指出:“中小学生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

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

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职业、社会实践技能、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儿童每个年龄阶段的

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

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要考虑学生身

心全面健康发展。

2.1.2适应及适应性

(1)适应

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

的要求相符合,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就“适应”而言,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个体,这是“适应”的主体;②环境(情

境),它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

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其中人际关系是个体“适应”过程中环境(情境)的重要

部分;③改变,这是“适应”的中心环节。现代意义上的“改变”不仅包括个体

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满足自己的需要,其目的是

为了达到个体和环境的和谐。①

(2)适应性

关于适应性的概念国内有多种解释,普遍认为适应性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能力,

与外界己经变化了的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能力。郑日昌认为适应性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

为积极的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的心理平衡能力。②许峰从社会心理角度提出适应性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③车文博在其主编的《心理咨询百科全书》所指出的,适应性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

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实现相应的变化的能力”。④概括地说,适应性,就是指个体在这种使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

来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